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养起庞大的军队的?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养起庞大的军队的?
-----
网友解答:
-----
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河南大败,37天失城38座,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双双被撤职查办,蒋介石第一心腹陈诚临时出任司令长官,并在西安举行中原战事检讨会议。陈诚经过调查惊讶的发现,战区各仓库平时把作战用的军粮以高利贷的形式发放给民众坐吃利息,盗卖军粮更是司空见惯,洛阳城内出售的粮食有一半是军官倒腾来的,与之对照的是,河南百姓已经饿的卖儿卖女了,坊间盛传“宁愿敌军烧杀,不愿国军驻扎”。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和之后的粮食紧张是怎么造成的呢?重要原因就是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四省边区总司令汤恩伯盲目扩军和“与民争粮”,汤司令把自己的基本部队从一个第31集团军扩充成为四个集团军约40万人马,而再加上第一战区其它派系的部队,以及第八战区(胡宗南的部队)和第五战区在河南境内的驻军,这一数字达到100万之众,尚不计侵占河南部分地区的日本侵略军。
粮食是战争时期的重要战略物资,战时一般由国家统一控制和调拨,吃不饱饭的军队是没有办法作战的,而军队又是完全脱产的庞大耗粮群体,因此在抗战时期只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军粮问题,一是在驻扎区域就地征收,二是通过粮食高产区的交易和流通,三是从国外进口或得到援助。
本地自产和征收军粮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的重要粮食产区迅速沦陷,供给出现严重失衡,粮食已经非常紧缺,部队的口粮标准一再下调,从抗战前的每天三顿饭改为二顿,还未必每顿吃的饱。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就是河南和湖南,湖南是鱼米之乡,所以薛岳第九战区的几十万大军尚可维持,甚至还可以结余一部分转运西南大后方,所以湖南的坚守意义非常重大。
1943年日寇第11军发动常德攻略战,其重要目的就是摧毁这个粮秣重镇,破坏重庆政府的抗战后勤。而河南却只能依靠风调雨顺,一旦出现“水旱煌”灾,粮食产量就会锐减。比如1942年河南大旱波及全省82%的耕地,超过1200万人需要救济,粮食产量比战前平均水平下降了40%,尽管重庆政府决定当年河南军粮配额从420万石减为250万石(一石约120斤),这仍然大大超出了河南民众的承受能力。
结果蒋鼎文和汤恩伯等人最终征收了285万石约3亿4千万斤,如此的横征暴敛终于让危机在1943年春天终于爆发,河南粮价飞涨,耗尽冬季存粮的灾民开始大批逃荒或死亡。
粮食贸易和区域流通
侵华日军自然清楚粮食的重要性,所以对河南地区进行了严密的物资贸易封锁,此时中条山防区已经全部沦陷,黄河以北都是敌占区,黄河自然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封锁线;而豫南自信阳到武汉地区被华中日军第11军所占,豫东地区也被日军华北方面军所控制,河南等于三面被封锁,粮食等重要物资根本无法运进来。狠毒的日军同时严禁灾民流向日占区,百姓唯一有活路的只有经豫西前往陕西,这就是大批灾民西逃的原因。
河南大灾爆发的时期,日军占据了河南三分之一的领土,即河南全省111个县中的43个;国民党部队则控制着其余68个县,军队驻扎范围位于黄河以南,贾鲁河以西和淮河以北;另外还有豫北和豫东地区的新四军抗日敌后根据地,如此混乱的战场局面不仅使得粮食大幅减产,粮食流通也至为困难,
国外采购和国际援助
抗战期间这个渠道获得的粮食数量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国民政府有限的外汇储备要用来购买更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一方面是海外物资进入中国的通道被鬼子基本封闭,从1939年苏联和日本签定《日苏中立条约》开始,北方已无外援通道,而华东、华南沿海全部被日军封锁,甚至是大西南通过越南的出海口也被切断,唯一的输血管仅剩滇缅公路,其有限的运输能力只能保证优先保证进口军用物资,到1942年夏季中国远征军滇缅失败以后,这条通道也不复存在。
而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的严密封锁和“三光政策”下更为困难,1940年以后各部粮食普遍不足,不得不以黑豆、麦麸等充饥,129师甚至发布命令:部队不得扒榆树皮吃,以免“与群众争食”,可见情况之严重。但是八路军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同时各部队能够开展大生产自救,比如359旅的南泥湾,这是国民党部队所做不到的。
总体而言,抗日战争毕竟是民族战争,中国军民还能够同仇敌忾共渡难关,重庆政府实施“粮饷划分、主食公给”的军粮供给政策,并对军粮供给机构、办法、渠道、标准进行了一些列调整,同时尽最大努力挖掘大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能力,在抗战中后期有了较显著的增长,稻、麦、棉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上升,总产量虽有起伏,大体上呈较明显的成长趋势。
以1939年国统区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抗战前的1936年相比,水稻产量增长了54%,棉花产量增长了77%,麦产量增加幅度竟达11倍,基本还能够满足军队粮食需求,但是非战斗人员和百姓的日子要苦得多了。
解放战争则是另外一回事了。看过《北平无战事》的都应该记得,北平200万市民和几十万军队,竟然全部要依靠美援粮食度日,陈明仁坚守四平成功,却因为用大豆包垒工事落下个“糟蹋美援物资”的罪名而被撤职。
而淮海战役解放区民众支前粮食却达2亿2千万斤,鲜明的对比证实:国民党之败,首先是经济上的失败,尤其是粮食这一战略物资的供给崩溃。
-----
网友解答:
-----
战争期间部队吃饭的事情可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最关键性问题!“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统帅们首先要想到和解决的问题!要不然传说:诸葛亮出岐山的时候制造了“木牛流马”呢?甚至《三国演义》当中多次出现了敌对双方截粮道和焚烧敌方野战粮库的场景…目的就是让对方没饭吃挨饿,最后只能投降战败,秦军坑杀赵军“60万”(《史记》有误,不可靠的数字)就是截断了赵军的后勤补给线…使赵军成了“饿兵”。
农业社会是冷兵器战争,士兵的体能很重要!吃不饱饭没体力怎么可能去肉搏?所以一般“兵勇”,那个时候的个人粮食消耗就多于常人,古代战争当中不乏十几万或者几十万人的战争场面……那这么多军队的口粮是怎么来的?既然要去征讨和灭其国,首先就要做战争准备工作,秦国统一华夏那个年代,秦国由于位置处在接近西北与楚国、赵国地理位置相比较属于较干旱地区,为了积攒统一华夏所需要的军粮,从秦惠文王(芈月她老公)、秦昭王(芈月儿子)开始,秦国相继改造了“八百里秦川”引渭河之水进行灌溉,除此之外还修建了“郑国渠”,派李冰父子入川修建“都江堰”,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产量低和耕地不足的状况!所以,大军的粮食问题是国策,要从战略高度去解决,仅靠在老百姓嘴里抠粮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至于往前线运粮食更是问题,当时交通不便,而且运输工具也差得很!为了防止粮食霉变都不进行脱壳处理,还需要大批的青壮劳力和牲畜去运输,遥远的路程加之运粮队自身的消耗,一石粮食运到前线仅剩下五分之一!所以,这就需要不断的运输!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征讨匈奴时就为了节省运粮时间,在从咸阳到塞北边关800里的路程上修建了“秦道”,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运粮时间也从一开始的月余缩短到十天左右。在野战粮库达到一定储备之后快速的解决战争速战速决!根本消耗不起!《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就是这个道理,攻城不但死人多而且时间也久!
而秦朝和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因为军队太多(一个“兵勇”需要十个以上的青壮劳力供养),土地承载有限(宋朝每亩地才120斤)…正常年份军粮缴纳和自身口粮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是一遇到灾荒年份…肯定要引起民变的!秦朝也是因为这个垮掉的!
电影《一九四二》的剧照,当时河南受了严重的旱灾:“省主席”李培基与负责河南防务的蒋鼎文的对话…李希望蒋免除河南上交的军粮,蒋则说:现在是抗战时期,一两个老百姓没饭吃饿死了不打紧 !当兵的要是都饿死了谁去打仗?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就已经说明了灾荒之年保民还是保军的政治问题。
进入到工业化时代的战争粮食消耗就更加巨大了!会战(战役)级别的战争双方参战兵力超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由于工业的进步对于农业的促进极大,当时的参战工业化国家军队都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粮食短缺问题,就连德日这样的国土面积狭小国家,国民虽然出现了食物短缺和配给制度,但是整体国民大面积挨饿甚至饿死的现象只是极个别现象,而德日军队虽然没有美军食物那样丰盛,在不被围困的情况下吃饱不是问题。这与农业社会战争中的粮食问题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战期间著名的美军口粮,里面有著名的“斯帕姆”午餐肉和好时巧克力。在后方加工、包装后,通常情况都是以班为单位整箱供养,可以完全提供所有人需要的“卡路里”。
所以,当战争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也只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才有资格发动战争!农业国家只有挨打的份!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极大的发展,不但可以让指战员们在任何作战环境当中吃饱并且吃好!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要比祖辈父辈那一代人有了本质上的提高!
-----
网友解答:
-----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后勤补给一定要跟上。粮食都是由农民种出来的,在古代,农民每年都要向国家缴纳一部分粮食,而国家也会修建大量粮仓,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在人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都流离失所,那么粮食从哪里来呢?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这些群雄为了养活军队难免强制征粮或是纵兵抢粮,如董卓权倾朝野之时,就派兵搜刮民财,劫掠财物。曹操为了赚钱养活军队居然去盗墓,为此还设立了一个摸金校尉的官职。不过光靠这些是难以长久维持军需,毕竟军队多吃一口饭,老百姓就得少吃一口饭,而战时军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光靠从老百姓手中获取粮食是不够的,所以后来干脆将士兵拿去种地,即兵农合一,亦战亦耕。
民国乱世,老百姓过得也很惨,特别是抗战时期,国府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真是伤透了头脑,毕竟当时我国大部分肥沃的土地都已经被日寇侵占,所以国府在努力争取外援的情况下能省则省。而我军就不同了,除了老百姓提供粮食外,我军还自己种植,如开发南泥湾。
在苏联建立时,苏维埃政权就采取“余粮收集制”,即农民除了保留自己的口粮和种子外,其余余粮全部上缴,这样虽然损害的农民的利益,但是也使苏维埃政权消灭了敌人,保卫了革命成果。所以说,在战乱年代,人民才是最痛苦的。
-----
网友解答:
-----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粮食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土地得依靠农民去种植。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外国进口。但进口得有钱。还可以接受支援。但外来的援助毕竟是有限的。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人口流离失所,饿馁遍野的正常的人口会大幅度下降。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损失最利害的就是人口。日本侵华战争,据说我国人口死亡达到三千多万。
战争,毕竟只是局部的战争,即使是发动全面战争,也有区分前方和后方。并不耽误农业生产,而且会加强粮食种植,实行增产节约,粮食配额制,价格暴涨是肯定的,而且会出现黑市交易。
在战争年代,不管是军队,市民、行政官员⋯⋯都得依靠农民养活。其实在和平年代也一样。农民就是生产维持生命食品的人。
不管社会怎么发展,汽车代替不了粮食,手机代替不了肉类,飞机代替不了蔬菜……高科技的产品只能促进社会进步,但当不了饭吃。大不了回到原始时代,人类依然能够生存。
农民是衣食父母,不管科技怎么进步,都是不可否定的。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这样。
-----
网友解答:
-----
(原创答问)
和平年代也好,战乱年代也罢,无论何时,粮食都是从地里出来的。
土地是粮食的母亲。
关于战争,你应当看一看有关军事书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军事常识。
未雨绸缪啊,人是要吃饭的。战争年代,兵马未动,大战之前,得提前一年筹备粮草后勤物资。
粮食那里来?
买。买来的。
粮食是地里出来的,粮食在种地的人手里。你需要粮食,你就去买粮食,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粮商买散户的粮食,集团买粮商的粮食。
国家储备粮草,早已是国家稳定的国策。历史书籍,多有记载。
于是就有了妇孺皆知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警句。
打仗,自古以来都是打后勤。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上方谷战役,以粮食为中心开展战争。你去看看吧,会受益匪浅的。
国仓丰殷,储备充足,才是开战的先决条件。
没有准备的战争,败亡之象已显,仗没打,就输了。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战则必胜。这是军人的信念。
养兵,乃国之重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了军人的奉献,国家才会享受太平。
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因此我们生活中,必须要敬重军人,尊重军人。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护佑国民的安全。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护他们。
各行各业,都有军人优先的政策,你理解了吗?
兵荒马乱的年代,你指的可能是国内军阀战争时期。
那时候,诸候乱国,群雄逐鹿,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背乡离井,饥民遍野,十室九空…
土匪争掠,军阀抢夺,你争我抢,祸国殃民,烽火浪烟,尸横遍野。
比拳头的年代,史上多有记载。他们的后勤保障,稳定的时候,靠买卖积累,非常的时候,靠抢夺杀戮取得。
鱼米之乡,国富民强,霸权就有了根基,富裕是富国养兵的先决条件。
若穷兵赋武,不战而先亡征兆显现,败将不远矣。
你的问题涉及到军事常识,可翻阅军事、历史书籍或国策方面的书籍。
我是一个兵,我的回答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
在古代打仗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的粮草一旦被端,后果不堪设想。
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中,袁绍以十万左右优势兵力对阵只有一两万的曹操,结果袁绍谋士许攸叛变,投靠曹操,为曹操献计偷袭袁绍屯粮的乌巢,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曹操凭借官渡之战一跃而成为北方霸主。
当然,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当中,各个政权供养军队的方法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进行演变。
通常来说,先秦之前,正处于乱世当中,大多数政权都没有专业化的军人,需要靠农民去打仗,一旦前线发生战争,所有的农民都会被号召起来前去打仗。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战国时期动辄爆发三五十万规模的战争,比如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只是两个诸侯国,两个国家的总人口不足七百万,结果调动出来的军队总和接近一百万。
不是老百姓喜欢打仗,而是政府为了调动老百姓参战的积极性,将战争与土地捆绑在一起,老百姓想要获得私有的土地,那么必须有参军的义务。
之所以产生这种军事体系,这是历史的抉择,诸侯必须把老百姓调动起来才能生存下来,不能调动起来的,结果都被兼并了,我们可以看到,战国七雄,其实都是变法后才开始变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土地私有制加强了政府对老百姓的调动。
比如长平之战的关键阶段,秦昭襄王为了切断赵国的援军,直接下令征调全国15岁以上的青年,直接开赴战场,想想都会感觉可怕。
在全民皆兵的时代,国家肯定是不管老百姓平时吃穿用度的,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供给粮食,甚至老百姓自己还要携带一些口粮。
秦朝建立后,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封建专制社会,为了维持强大的封建王朝统治,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常备军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军,在这个时候,军队逐渐由业余化转变为专业化。
由于军队一般都是义务征兵制而来,每个适龄青年都有参军的义务,想要不参军,那可是不行的,完善的什五连坐制度,是把老百姓都登记在册的,几乎每个壮丁都有过戍边的经历。
比如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当时秦朝官府大肆征兵前去戍守北方,由于路途遥远,被征调的人痛苦不堪,在半路上遭遇连天大雨,最终发生哗变,陈胜吴广率领这些被征调的人发动了起义,掀起了反秦的风暴。
汉朝实行的也是全国范围内的征兵制度,壮丁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必须服兵役,兵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卫军,一种戍边部队,通常情况下,卫兵待遇好一点,吃穿用度都是政府拿钱,而戍边很多费用都是自己报销。
可以说,能够在两千多年前实行义务征兵制,必然是绝对先进的军事组织,汉武帝时期可以吊打匈奴,也是这种兵制作为基础。
但是东汉以来,随着门阀士族的崛起,政府对老百姓的掌控力度是有所下降的,由于特权阶层不用交税,不用服兵役,很多农民就依存于门阀之下,从而免除了自己服兵役、交税的义务。
最后的结果就是,能够征的兵越来越少,而战事却越来越多,东汉后期的统治者不得不为了战争临时募集一些士兵。
此举一开,加上地方权力的分散,结果就是,地方有了与中央叫板的实力,最后出现了汉末军阀大混战的局面,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是中国古代军事斗争最频发的一个时代,人口急剧减少,想要实行义务征兵制不现实,军阀们没有那个号召力,于是都纷纷实行募兵制。
但是这个募兵制实行起来也困难,人性都是,不打仗的时候争着当兵,真正到打仗的时候,都开始往后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率先采取世兵制,把士兵单独立户籍,子孙时代为兵,当然,没有谁愿意一辈子当兵,但是曹操却有比较发散的思维,采取屯田制,让军队自己种粮,颇有兵农合一的意味。
在曹操的影响下,刘备和孙权也开始逐渐实行世兵制,以实现争霸战争,当然,三国时期相当混乱,没有哪种征兵制是固定的,都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
经历魏晋南北朝后,真正到唐朝之后,采取的是府兵制,也是给军人良田,让军人种田,士兵也是一边种地,一边服兵役,是比较成熟的兵农合一制度。
遇到战事的时候,朝廷选择出征将士,然后召集各地府兵,打完仗后,士兵再回到种地的地方。
应该来说,府兵制是最适合中国古代王朝的兵制,国家养兵不用花太多的钱,依靠土地就能解决,后世大举实行这种兵农合一就是明朝,朱元璋曾经不无得意的表示,大明百万军队,不用国家出一分钱。
在府兵制下,前期士兵作战也很勇猛,这也是为何唐初和明初,国家军事实力强悍的重要原因。
但是府兵制也有缺点,就是时间一长,军人的土地就没了,吃饭成了问题,打仗自然就不行了,比如唐朝均田制土崩瓦解后,军事实力迅速下降。
府兵制不行,那只能还是依靠募兵制来救场。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全额实现募兵制的王朝,按理来说,招募的都是特别强悍的专业军队,应该是最能打的朝代。
偏偏宋代却遭遇了史上最强的游牧民族做邻居,相继崛起的辽、金、西夏、蒙古,哪一个都是吊打全世界的存在。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如此恶劣的军事围剿中,宋代在没有骑兵补充,没有天险的屏障下,依然固守了几百年,不得不说募兵制的厉害之处了。
募兵制的缺点也有,那就是烧钱,每一个士兵都是到点打卡,按月开工资,上百万军队,光是钱粮就要命了,宋代能坚持募兵制,主要还是商业文明带来丰富的税收,当然,也只有宋代能够推广下去,财力不支的朝代,分分钟就破产了。
明朝前期实行的卫所制度,其实也是府兵制,但是到明英宗时候就已经不行了,尤其是在后来与倭寇作战时,明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后来不得不募兵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明代以戚继光为代表的戚家军,其实是浙军,就是募兵制,花费虽高,但是能打,朝鲜之征时,浙军表现最好,勇冠三军,但是明廷财政匮乏,士兵打完仗后想要白嫖,不给开许诺的工资,后引发军队哗变,明廷干脆来了一场血腥镇压,也就是蓟州兵变。
其实,明末时期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人最后投靠清军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明朝军饷问题太大,经常就发不出来响了。
要说中国古代兵制最良心,对老百姓最友好的,反倒是清朝,清朝入关之初仰仗八旗,后来为了维护在全国的统治,接收了很多明朝降兵,也就是绿营。
不管是八旗也好,还是绿营,都是职业军人,也就是世兵制,军人世世代代当兵,而且是朝廷开饷,不太折腾老百姓。
论打仗能力,八旗和绿营也还算可以,至少在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前,至少维持了清朝二百年的统治。
当然,清军的问题主要在于,清廷虽然采取世兵制,给发军饷,但是数额并不是很多,随着清朝时期的通货膨胀,到后期的时候,军饷根本养活不了士兵,因此,士兵只能开小差,干副业以养家糊口。
总结起来,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兵制,都影响了军队的供养体系,关于世兵制与募兵制到底哪个更优,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
网友解答:
-----
战争年代,军队吃的粮食,马吃的草料,也都是种出来的!
大家看电视经常有大兵到各村催粮的场景,这就是军队直接向老百姓征集粮饷。也有军队要求商户出一笔钱,他们养兵用。《茶馆》里这个事陈宝国就遇到了,不敢不给啊!比较正规的是政府征税,发给军队军饷,军队拿钱买粮。
军队大兵要多吃一口粮食,老百姓就得少吃一口,这个规律永远不变。因此,大兵拿着刀枪剑戟步枪手枪来催粮,老百姓想活命就必须交,否则小命立马玩完。
一些军队在战备时期也会自己开垦种植,更好解决粮饷问题,比如诸葛亮出祁山,之前就要开荒种粮。八路军时期的王震359旅,南泥湾开荒种粮,减轻边区群众负担,传为佳话。
红军时期,有打土豪筹款子的政策,并把它规定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在全军推广实行。对大土豪和地主的财产全部没收,对中等地主实行派款、罚款,对小地主和富农筹款、捐款,总之是区别对待。
现在和平时期,军费来源稳定,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官兵们再也不用为吃粮食发愁了,自助餐随便吃,新兵家长请放心。
-----
网友解答:
-----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粮食的来源有四个:
其一,战争之前就储备的粮食,不管是朝廷的京师大粮库,还是地方府衙的各类粮仓都是有粮食储备的,战争或者内乱,起兵的军队往往会占领这些粮食储备。
其二,地主家的存粮,比如李自成的起义军就是抢劫和没收地主家的粮食。
其三,农民的口粮,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以战养战”政策,就是剥夺农民的口粮。
其四,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比如八路军在南泥湾,自己种粮食。
怎么养起庞大的军队的?
如果不自己种粮食,短期的战乱,粮食还不是问题,占领有粮食储备的地方就可以了,长期战乱的话,坐吃山空是不行的,只要想办法,事实上也是养得起的,特别是能够自己种粮食的军队,往往可以越来越强大。
-----
网友解答:
-----
谢邀请。
一个国家既使没有军队也没有战争情况下,民以食为天,百姓也得靠粮食生活。
粮食毫无疑问是农民种出来的,粮食是个通称,包括稻,黍,菽,粟,禾等等,农民租土地种出的粮食按苛捐杂税比例上交国库,供养庞大数目的军队和以备灾荒之年,所剩无几度日。
古训说的在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两军对垒,人吃马喂的粮食草料是帐中元帅首先考虑的头等大事,出征前,国库拨出粮草随队征战,而且必须是重兵护运稳住军心,一旦有个闪失,未战先溃。可见后勤给养对军队的何等重要性,粮草是军队的魂,没有魂的军队既使刀剑枪炮再多再好,没有给养的军队士兵毫无斗志不是饿死就是对方的靶子,饿的皮包瘦骨的两眼发花的士兵,绝对打不过吃的饱饱体格健壮的士兵。
有备而来的军队兵强马壮,无备而至的军队散兵游勇。
没有战争的环境下,有头脑的君臣将帅居安思危,和平时期戎边屯兵垦田,打铁铸刀剑,为的就是秣马厉马,养精蓄锐,战时,挥刀纵马,两军厮杀。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粮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直接影响到政治、社会、军事等方面的稳定,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战争,所以粮食对于战争胜负来说绝对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但上面又说到,粮食还会影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就算是在战争年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不顾政治和社会而将粮食全部供给军队,这就需要当权者在战争年代做到一个平衡。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如有不足,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丰收的喜悦
完善、透明、灵活的粮食管理政策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个说,就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长治久安,就必须要维持社会的稳定,而社会稳定与否就和百姓是否能够吃饱饭息息相关了。从古至今,大部分政权到了晚期会瓦解就是因为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了,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造成的。这虽然和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息息相关,但也是因为国家没有及时调整粮食管制政策导致的,当然并不是不调整,而是碍于社会制度,一旦调整了就会触及其他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才会说封建制度是落后的社会制度。
接下来就说说如何通过灵活调整粮食管制政策来解决战时军队对于粮食的需求。首先国家必须要先制定出一套完善且透明的粮食管理制度,平时的时候对各地粮食收成和上缴的数目进行真实的统计,然后对各地粮商也进行详实的登记,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所以就需要同时成立相关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管,同时还要形成社会监督,做到尽量透明和真实。这样,在战争来临时当权者才能更好的对粮食进行管制。在保证百姓能够吃饱的情况下,国家多征收一些粮食去应对战争,相信百姓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战争也是为了保证他们能够继续有这样公平环境的基础。如今来说,就是百姓上税,国家在战时用税收购买粮食来应对是一样的道理。
“十三五”中提出的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储备
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有备无患这个大道理,所以就有了粮仓,国家的是大粮仓,百姓的可以理解为“存款”,国家维护社会治安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公平,每年从地方征收点粮食(税收),毕竟管理人员也是要吃饭的,这种行为无可厚非。
有的国家所管辖的地域比较广阔,而有的国家在农业技术上比较发达,总之就是国家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在支付给管理者一定量的粮食后还是会有很多的剩余,这部分粮食当权者就会通过一些反腐技术储存起来以应对战争、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可以说就是应对战争和天灾时的主力。如今的上税同理,只是国家多了一道购买粮食进行储备的程序。
满满的粮仓
在和平年代,百姓也同样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种面积较大、耕种技术比较先进、勤奋或者税收较低等因素,每年除了吃饱饭以外或多或少会有点余粮。这些余粮,百姓们会拿去换点肉食、生活用品、衣物等来提升下生活质量,再多出来的粮食,大多就会和国家一样拿了储存起来,以应对天灾,毕竟不是每年都风调雨顺的。如今的我们把这部分余粮叫做储蓄。
以上这两种方式就是当权者在应对战争是粮食的主要来源手段了,当然特殊时期也有一些特殊的手段,下面我们就来看下这些特殊时期的粮食来源。
大粮仓
购粮、借粮、抢粮
这个大家可能也不陌生,这种获取粮食的方式主要就是表现在我国最艰难的那段时期。购粮和借粮主要表现在革命军队身上,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让这些人民的军队没有上述获取粮食的条件,但又要为我们中国的民主、富强拼出一片天,不得已只能从百姓和粮商那里购买粮食或者打白条借粮。
而抢粮主要就是表现在那些入侵者身上了,由于他们脱离了自己的土地来侵略我们,粮食补给的速度和量远远满足不了前线的需要,所以他们就把主意打到我们的头上,抢我们的粮食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借粮证
从其他国家购粮
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个国家对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联系后形成的,如果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了战争且内部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这个国家就可以用一些其他国家认可的一般等价物来从其他国家那里购买粮食,两个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也是一样的道理,这里的一般等价物我们可以理解为外汇这种在其他国家流通的货币,也可以理解为例如黄金这种全世界都公认有价值且共同规定了其价值的物品。
黄金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灵活、透明的粮食管制政策和粮食储备才是一个国家应对战争和天灾时最好的手段,而其他的方式可以说都会受到很大的掣肘,而想要实现这两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国家要强大,粮食管理制度要完善、透明和灵活。弱小的国家连其国内百姓能否吃饱饭这个问题都不一定能够解决,就更别说其他的了。所以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了正在富强起来的中国,不用为每天能不能吃饱饭而担忧。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为我们国家有袁隆平这样无私的科学家而骄傲。
致敬伟大的祖国母亲
致敬英雄
-----
网友解答:
-----
我是一位老兵,入伍服役时在师司令部工作,可以说是经常和师长在一块研究战争,因此对该问答有着很深的理解。
题主所问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养起庞大的军队?战争年代日军是靠三光政策抢老百姓的粮食维持生活,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后,再靠伪政府给日军提供粮食。
而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队伍,一是靠捣坏日军的军火粮库缴获敌人的存粮化为己食。二是靠当地老百姓贡献拥军粮,三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开荒种田自供。四是用缴获的金银首饰跟粮贩换来粮食供给军队。
我军进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有了稳定的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粮食都是靠解放区人民省吃俭用提供粮食支持。
也正如我军元帅陈毅同志深有感触的讲到:“淮海战役的胜利,那是靠小轮车推出来的!”。他说的不错,还真是如此,在战斗中成千上万解放区的民工用推车装着粮食,紧跟解放军的战略部署,军队打到哪,老百姓就把粮食送到哪。决不能让我军饿着肚子打仗。
全国解放后,解放军的粮食更有保障,各地都建有粮局粮库和粮站。并且近十几年来,国家又在各地建有军粮专门基地,能够确保我军的粮食供应。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