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员冒名顶替?
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员冒名顶替?
-----
网友解答:
-----
在古代,因为时有发生官员被顶替的现象,所以各个朝代也发明了不少,避免官员被顶替的方法。
比如从唐朝开始,古代官员都有会身份证,没错,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身份证,那时候名字叫“鱼符”,上面刻有古代官员的名字、简介、官品等。
这个鱼符是分两块的,一块在朝廷放着,另一块放在官员身上,并且随着官员品级的高低,分别用金、银、铜来铸造,一般来说,古代朝廷的工艺,民间很难模仿。
到了明清的时候,身份证已经变为卡牌形式了,跟今天的个人简历差不多,上面写清姓名、年龄、单位、学历、官衔等,还会特意表明不用身份证或者冒用身份证的惩罚。
在古代替官,风险是极大的,尤其是君主专制的王朝,被抓了后那就是死罪一条,甚至株连九族,正常人是没人愿意干这种事情的。
当然,虽然古代没有网络,没有视频,但是在体制健全的王朝,这一点肯定能想到。
首先,去某地赴任,基本上都是举人及以上的水平,文化层次不能低,不然字都看不懂,在古代文人都是有士气的,一般不会做出这等冒名顶替的事情,当然事无绝对,而劫匪一般大字不识几个,短时间冒充还行,时间一久了,被人发现不识字,肯定不行。
其次,古代官员去某地当官,需要带上任职书,上面会详细的记载相貌、画像,生平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关系等。而这种文书,也很难伪造。
再次,古代人大多数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你当官了,就会有亲属找到你。古代的官一般都是回乡任职,当然也可能是去别的地方,但是不管到哪,总会有想要攀龙附凤的亲戚来找你。
最后,古代无论大小官,每隔三年左右的时间都要回京述职,据说有的朝代一年述职一回,有些边疆的官员,一年有多半的时间都在路上。另外,中央还会定期派巡视组去各地检查,比如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军机处等。
当然,古代也不是没有冒名顶替的事情发生,我随便说个吧。
据《雷州志》记载,崇祯年间,一位来雷州赴任知府的官员,在半路被山贼打劫,接着山贼的首领利用官员的文牒,做了雷州的知府。
两年后,那个官员的儿子来投奔父亲,结果发现知府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而且还用着父亲的名字,于是向驻扎在当地的锦衣卫举报,最后这个冒名顶替的山贼被正法。
你看,这就是因为上面的某一条,而导致东窗事发的例子。
-----
网友解答:
-----
很多影视剧中有不少官员被人冒名顶替的情节,《洗冤录》中的方俊取代相貌一致宋翊成为桃园镇的知县;《西游记》中强盗刘洪杀死陈光蕊将其官位取而代之;到了后来《让子弹飞》里土匪张牧之冒名顶替县长上任的情节。
事实上,这些情节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
首先是身份确认,
不止是现代,古代也有身份证。比如最早的身份证应是战国时期商鞅发明的照身贴,这是一块经过打磨的竹板,上面刻着持有者的头像和身份信息,而且法律规定出门过关、住店必须携带,可怜的商鞅最后被秦惠王追杀时,就死在没带照身贴上,可谓最高境界的自坑。
唐朝建立时,李渊废除了隋朝的输籍制,只采用鱼符、龟符等确定身份。多以木头或金属精制,上面刻制持有人姓名,任职,官品等信息;到了宋朝,改佩“鱼袋”,也是身份证明之用;直至后来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的“身份证”。尤其是官员的身份证明,一般鱼符都有左右两面,一面又持有者持有,一面留底朝廷,如果两面对的上,说明身份是真的,“符合”一词就因此而来。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冒名顶替,这些身份证上大多刻有“借与被借者同罪”,一般人不敢冒险。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在古代,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即便到了文化率叫高的宋朝,文盲率还是80%以上。其他的像秦朝这种,100人有一人识字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们看古装剧时,每每朝廷贴个告示都有一堆人围着,其中一个大声的念,不是那个人无聊,是其他人都不识字,所以古代也因此诞生写字先生、念信先生这种职业。
那么一个人,但凡认得字的人,一来他不会沦落为强盗,因为即便出去摆个摊也能糊口;二来念过书的人大抵有几分骨气,他不会走上杀人冒名顶替做官的路子。
而不识字的人,冒名顶替也没用,因为能当官必定有所文化,你连名字都认不得,官帽还没戴热就被发现了,那可是死罪,没有文盲会自掘坟墓。
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在古代,一个人做了官,不仅光宗耀祖,鸡犬升天,连带平常不来往的十大姑八大舅的小姨子的侄女都能与你攀个亲。君不见范进不过中了个举人,平日里挖苦刻薄自己的丈人都低眉顺眼了,嘲讽回避的亲邻都笑脸相迎了。
如果某人做了官,不说其他人,亲属总要去他的官衙参观参观顺便吃点土特产吧。如此假冒者将无从藏身。即便这个人没有家人,他也要隔几年回一次京城述职,到时假冒者遇上人家以前的同窗或者老友,估计可以就地正法了。
所以,冒名顶替做官这种事,风险实在太大,没有人会如此冒险。如果有那个能力冒名顶替而不被发现的,估计自己也能考取功名了,岂会多此一举。
-----
网友解答:
-----
首先要说明,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官员冒名顶替的事件并不稀罕。典型明末清初学者徐芳《雷州盗记》里的记载,明末崇祯年间
,一伙强盗劫杀了赴任的雷州太守,假模三道冒充太守去雷州上任,竟然把民不聊生的雷州,治理得国泰民安。
以至于后来东窗事发,强盗们被绳之以法,雷州百姓们还深深怀念这些做官比“真官”好的强盗们,年年香火祭奠。如此奇葩情节,也是明末崇祯年间,吏治腐败的生动写照。
不过放在古代大多数年头里,“官员冒名顶替”这事,从来都不是件容易事。在历朝历代精心设计的技术手段下,确保官员们能够验明正身。比如下面这几样。
一、发委任状
委任状,即官员上任时的授官凭证,古代叫做“告身”,诞生于南北朝时期。
官员经过审查合格后,会拿到一张盖有“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文书,然后才可以走马上任。
唐代的时候,“告身”文书都是以金花五色绫纸制成,宋代时变成了丝织的花绫,明清的花绫“告身”图案更精美,而且官员离任时,还要在“告身”上盖印注销,意义十分严肃。
不过,就是这么严肃的“告身”,也有不靠谱的时候。比如唐朝中后期时,国家冗官成堆,卖官鬻爵成了普遍现象,原本需要严格审核的“告身”,花点钱就可以轻松买到。基本都是买个空“告身”,想当什么官,自己就能往上填。倒卖“告身”也成了火热买卖,以《新唐书》记载,不单元稹等贪官们发过横财,有时缺钱的唐朝政府,也大模大样卖“告身”凑钱。
曾经强盛无比的大唐,就在这“火热交易”里,走向衰败的不归路。
而比起这有时可以胡乱填的“告身”来,另一种方法,却是决不能胡乱填写:发身份证。
二、发身份证
在隋唐年间,官员们有了标识身份的“身份证”:鱼符。
这种“身份证”,三品以上官员用的是金制,三品至五品官员用银制,五品以下官员用铜制。
上面写有官员的姓名品级,因形状类似鱼,因此也叫“鱼符”。
女皇武则天在位时期,三品以上官员的“鱼符”,换成了金龟形状,于是又叫做“金龟符”。现代女子相亲时常调侃的“找金龟婿”,就是来自于此。
发展到明代时,这种别致的“鱼符”,又变成了“牙牌”,这是用象牙或金属制成的牌子,刻有官员的姓名籍贯职务。平日挂在腰间。而且这种“牙牌”,不止是官员的“身份证”,以明朝人陆容的形容说“无论贵贱皆悬牌”,堪称明代通用的身份标识。
三、戴帽珠
清朝人做官,常被戏称为“戴红顶子”,但事实上,这“红顶子”并非随便哪个官员都能戴,区分官员的身份,恰要看官帽上的帽珠。
以清朝的礼制,八品以下官帽上的珠子,都是镂花金顶,七品珠子才用金制,然后六品是贝壳珠,五品是水晶珠,四品是青晶珠,三品是蓝宝石珠,二品是珊瑚珠,
只有一品官员,才可以佩戴红宝石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顶子”。
某些清代题材电视剧里,那些“给你个三品红顶子”之类的台词,都是属于严重不懂历史。
换句话说,在清朝区别官员身份,只要看他们官帽上的珠子就行。不过到了清末时也例外,内忧外患的清王朝,也把帽珠拿出来卖,好些无官职的富商地主们,咬咬牙就能买个一品“红顶子”,然后大摇大摆的在民间招摇。所谓“红顶商人”之类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参考资料:《南山亭记》《新唐书》
-----
网友解答:
-----
古代官员要想当官有科举和捐官两种,都要经过吏部任命并发放身份文牒和官凭路引的且吏部还要对这些信息存档的!一般很难做假。
-----
网友解答:
-----
古代的官员,在上任时会取得朝廷的任命书之类的,里面会记录了很多上任官员的信息,甚至于肖像画,指纹等,还有随从的家眷,或者护卫,不是随便能冒充的。
-----
网友解答:
-----
在自己身上写
-----
网友解答:
-----
冒名顶替古代官员赴任,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看似可行,实则风险太大,代价太高,一旦败露,满门抄斩!
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官方角度,为防止官员冒名顶替,各朝各代也是采取了各种验证手段。比如唐朝,就颁发给每名官员一块鱼符,朝廷手中一块,官员手中一块,可以相互印证。而明朝朱元璋为防止官员造假,“议用半印,出纳关防!”,就是在任免文书上只加盖一般的章,另一半要到京城盖上!
2.在官员的升迁使用制度上,每隔几年地方官员都要回京城述职,而回京期间,以前的同僚,相识的官员、熟人,冒名顶替的很快就会被发现,直接就地正法,风险太大!
3.“一人升官,鸡犬升天”,这是中国的一大家族特色。一旦某人科举考试中榜当官了,七大姑八大姨等各种亲戚就会找上门,到任职的地方带点土特产,参观参观衙门,顺便能不能得点好处,这样一来,假冒顶替者很快就会被识破。
4.在古代,其实文盲率很低的,一个人围在告示周围,一个人大声朗读是有原因的,那是其他人都不识字,读书者在古代也就十之一二,实实在在的稀有物种,因此读书人往往会被高看一眼,如此少的读书人,要去冒充官员,概率就更低了,一般的山贼不法之徒也没这水平!
况且古代读书人,从小就在四书五经的长大出来的,大都带有几分傲气,冒名顶替这种事一般也不会干!
但“鸟为树死,人为财生”,也不乏有胆大冒险之人,《西游记》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就被水寇刘洪所害,并被冒名顶替,霸占妻儿,十几年未被发现,虽然是小说,也是现实的一定反映!
总之,冒名顶替官员风险太大,代价太高,没有抱着发现既处死的心理,还是远离!
-----
网友解答:
-----
按手印,查看指纹,官方代表的吏部公文,官印,一般还有官方人员随行!
-----
网友解答:
-----
自秦朝的商鞅发明的照身贴到淸朝时期使用的腰牌都是证明身份的利器。
-----
网友解答:
-----
感谢邀请,古代赴任各个朝代有不同的办法,一般都是。一,带上上级官府任命书,二,应该有到任府印,三,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例如果有冒充朝廷命官的,一旦被朝廷得知,将会处死冒充者,严重者还会株连九族的。
-----
网友解答:
-----
艺屿EYESVOT |古代的“身份证”
中国现代身份证制度,其实只有不足百年历史。
话说中国现代的“身份证”雏形——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的宁夏省政府制定了“居民证制度”。这是题外话。
民国委任状
现代的委任状如上图,那么古代的“委任状”是什么样的呢?
“委任状”
唐李商隐《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
金龟婿
,辜负香衾事早朝。”
在唐代拥有“金龟”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干部了!
古代由于没有现代的身份证件,自证身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官员赴任的事情上,确认官员的真实身份就成了一件难事。
在当时,官员上任有委任书这一说法, 在一段时间,
委任状
甚至得官员自己花钱购买。
告身
委任状又被叫做
告身
,这一制度在
南北朝时期
被确立下来。
真假具有争议的颜真卿《自书太子少师告》
唐朝时,任命官员一般要先通过考查合格,
尚书
同意后报告给
门下省
,由
给事中
审查其考查的具体情况,再由
黄门侍郎
检视,审查后上报给皇帝,最后由
主管部门
执行任命。
凡被授官的人,不管其出身和选拔方式都要给
凭信
,加盖文为
“尚书吏部告身之印”
的印信。
素绫纸
唐末的委任状都是用
素绫纸
裱轴的,被委任的官员为了得到这样的委任状要
“送纳朱胶绫纸价钱,各请出给”,
然后才可以去上任。
到了
五代
之时,社会经济状况不好,购买委任状的规定被废除了。
清朝时期
委任书大多为
蓝色花纹
,委任书的文字有印刷体、手写体两种,字迹颜色有红色、黑色。
将军表示同意就书写
“行”
字并将其拉到吏照下底部。
官员离任时要重新将吏照上缴并盖黑体
“销”
字,表示该状作废。
但即使如此,也并不能彻底提防官员代替上任的情况出现。
------------------
推荐阅读:
为什么流浪街头做乞丐大多是男士?美女为什么几乎没有做乞丐的?
如果农村土地施行统一流转你愿意把土地流转或有偿被征回集体吗?
《康熙王朝》中,阿密达大喊要砍掉康熙的头为父报仇,康熙为什么转身送给了他一把短剑?
西游记中,兜率宫里的金角银角和五庄观里的清风明月谁的道行更高?
废了六位皇帝,灭了司马全族,穷二代刘裕如何逆袭成为南朝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