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各自的母亲有多强?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各自的母亲有多强?
-----
网友解答: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建了辉煌盛世的大统一王朝,前后延续了四百多年。汉朝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辉煌,与汉朝初年的汉文帝、汉景帝及汉武帝三个皇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不但确保了国家的稳定,而且让汉朝的经济发展起来。汉武帝打击匈奴,不但实现了开疆拓土,让汉朝的疆域变得非常辽阔,同时也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国家的威胁。可以说,正是因为汉初这三代皇帝共同努力,才为汉朝实现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这三位皇帝固然很厉害,但培养这三位皇帝的母亲更加厉害。可以说正是有这三位母亲的奋斗,以及她们对儿子们的着力教育,才会促成三代皇帝的成功。而且,这三位太后各有各的特点,在帮助儿子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薄太后能熬。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熬。
薄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生活在孤独寂寞之中。薄姬被刘邦收留以后,她几乎一生都只见过刘邦一面,被刘邦宠幸过一次。好在于她的运气非常好,仅仅一次,她就给刘邦生下了代王刘恒。
后宫中的妃子,要能出人头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获得君王的宠爱。只有获得君王的宠爱,才会有前途和出路。否则的话,一辈子都只可能在皇宫里,孤独寂寞地生活。
戚夫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戚夫人极力讨好巴结刘邦,她尤其会跳舞。刘邦自从起义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停地在前线打仗。而且刘邦经常打败仗,这使得刘邦的心情肯定是极为郁闷的。戚夫人就抓住了这一点,极力的在刘邦面前表现,唱歌跳舞,给刘邦解闷,安慰刘邦。这使得刘邦非常喜爱戚夫人。
戚夫人还明白刘邦是一个老家伙,他的年纪是很大的,随时都可能死去。要能够保持自己的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刘邦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只有自己的儿子成了继承人,将来自己当了太后,才有稳固的地位。所以,她除了唱歌跳舞以外,还极力撺掇刘邦,让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继承人。
而且戚夫人还明白,吕后不是一个能够容忍别的妃子的女人,假设将来吕后当了太后,自己绝没有什么好日子过。因此,从确保儿子的地位和自己的地位角度出发。戚夫人都在积极地运作,表现得很活跃。
然而在这些过程中,薄姬却非常安静,非常能熬,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薄姬并不是一个很笨的女子,她要做这些事情,其实也是办得到的。她非常有手段。比如当年魏豹之所以娶她,正是因为魏豹听说了薄姬“当生天子”。这个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就是薄姬和她母亲有意营造的一个结果。
还有,刘邦之所以宠幸薄姬,是因为薄姬有意在刘邦喜爱的两个妃子面前放话,展示可怜。而这激起了刘邦的怜悯心。等刘邦去见她的时候,她则告诉刘邦,昨天晚上她梦见了有一条龙盘在她肚皮上。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薄姬有意设计的桥段。薄姬这么聪明,她要继续想办法引起刘邦更多的注意,并不是办不到。但是她一直没有这样做,非常安静。
在漫长的岁月里,薄姬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刘恒的教育上,让刘恒勤政爱民,养德修身。当吕后开始收拾刘邦的其他儿子,和其他嫔妃的时候,薄姬因为一直比较安静,因此躲过了吕后的打击。
汉惠帝去世,刘邦的孙子们都蠢蠢欲动,想要接替汉惠帝当皇帝。刘肥的几个儿子,甚至举兵造反。但是薄太后一直让刘恒安静地呆着,不要去出这个风头。也正是因为刘恒一直表现得很冷静,而且品德又好,又把百姓管理得好,刘恒才获得了朝中大臣的重视,大家才会把他接到朝中,让他当皇帝。
薄太后能熬,因此她笑到了最后,她的儿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窦太后懂退。
窦太后当了太后以后,由于自己的眼睛瞎了,她的小儿子刘武特别照顾她,特别关心她,因此她也特别喜欢小儿子刘武。后来听说刘启和刘武两兄弟喝酒的时候,刘启表示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刘武,这让窦太后非常高兴。
当刘启废掉了自己的太子刘荣后,窦太后就给刘启提出,希望刘启能把刘武立为继承人。
刘启当然不会把刘武立为继承人,当年他之所以说那个话,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他喝醉了,打胡乱说;另一方面,也是他为了讨母亲的欢心。他看出母亲特别喜欢刘武。毕竟母亲眼睛瞎了,说这样的话来安慰一下母亲的情绪。
刘启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弟弟,但是母亲又说到这个话。刘启不好不答应。因此他把这个事情扩大化,表明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不能擅自做主,而需要大家来讨论。于是把这个事情拿到朝廷中,让大家给意见。
事实上,皇位继承问题,是不能拿到朝廷中去讨论的。而且刘启后来把刘彻立为接班人,也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他偏偏要把刘武继承皇位的问题,拿去讨论。就是他想用大臣们的反对,来搪塞他母亲。
自然,大臣们懂得刘启心中想的是什么,当然就极力反对。
最终,刘启以大臣们反对为借口,剥夺了刘武的继承权。后来,刘武不高兴,暗杀了反对他的大臣袁盎。于是,刘启不断派出使者,调查刘武。刘启派出的使者,第一波还在调查之中,第二波已经上路了。显然,刘启就要通过这种方式,吓唬刘武,同时也吓唬他母亲窦太后。
刘武受不住吓,最后吓死了。
窦太后当然十分伤心。但是,窦太后是一个非常懂得退让的女人,她很快从情绪中走了出来,而且她还和后来的继承人刘彻的关系搞得很好。
要知道,和刘彻关系搞好不容易。毕竟当初窦太后是想把皇位给儿子,不给孙子,可以说刘彻和窦太后是天敌。
但是窦太后一直在退让,极力融洽和刘彻的关系,同时极力融洽和刘彻母亲王太后的关系,这使得后来在汉武帝刘彻的朝廷中,窦太后还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王太后通变。
王娡最早嫁给了一个农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而且家中的生活过得不错。她的老公金王孙虽然不是达官显贵,但是很喜爱她,而且日子还过得去。
但是当她母亲提出,希望她到皇宫去找机会的时候,她知道此去可能就是受苦,挨打受骂,当下人。而且很可能一辈子都当下人,做一个默默老死皇宫中的宫女,但是她却接受了这个挑战,依然离开爱自己的老公,离开儿女,离开温馨的家庭,到皇宫中去奋斗。
王娡放低自己身段,从零做起,最后竟然获得了汉景帝的喜爱。从一个小宫女,变成了汉景帝的妃子,而且还给汉景帝生下儿子刘彻。
汉景帝最初把刘荣立为太子。但由于栗夫人恃宠而骄,容不下其他嫔妃,并且得罪了馆陶公主。因此馆陶公主提出,希望把陈阿娇嫁给刘彻。
尽管馆陶公主做事张扬,陈阿娇身上有很多臭毛病,但是王娡敏锐地看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她和儿子一起,积极响应,娶了陈阿娇。
因为娶了陈阿娇,因此他们在馆陶公主的帮助下,最终刘彻得以被立为继承人。
当刘彻当皇帝以后,虽然王娡是太后,但是她的上面还有一个窦太后。王娡并没有因为不满窦太后指手画脚,有意打击窦太后的势力,而是懂得权变,教育儿子学会隐忍,努力在各方势力中找平衡。
所以我们看汉武帝前期的各种事情,朝廷中大臣们的各种斗争,都是一种找平衡的表现。
后来,王娡再一次发挥权变的特点,促成汉武帝把注意力集中在打匈奴这件事上,也正是因为打匈奴,通过卫青与霍去病所建立的功劳,打败窦太后及馆陶公主的势力,让自己发挥作用。
可以说,汉武帝能够变成一个文韬武略都非常厉害的一代雄主,王娡对他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汉初三太后,事实上个人素质都是非常全面的,我们这里只是集中对她们最特别的性格给予展示。但这一点,也足以表现出她们的杰出和优秀。
-----
网友解答:
-----
刘邦攻下魏国后,将魏王的妃嫔全部纳入囊中。排着队一个个临幸后,独独落下了薄姬。没想到多年后刘邦偶尔心血来潮,薄姬竟然就怀了孕。
要说这次心血来潮,还来源于两个后宫女人的小心眼儿和踩高捧低。
当时,从魏王后宫中“跳槽”到刘邦后宫的妃嫔很多,有两个得了刘邦雨露均沾的妃子忍不住嘲笑一直被冷落的薄姬,背地里说她太蠢。
这些话恰巧被刘邦听到了,不禁动了恻隐和好奇之心。
于是,刘邦叫来薄姬,像给她恩赐一样,临幸了她。就在这一次,薄姬怀了孕。
为什么恰好两个妃子窃窃私语就正好被刘邦听到了呢?这真的是个巧合吗?还是另有隐情?
一、表面隐忍、内心有丘壑的汉文帝之母--薄姬
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兵反秦。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国宗室女魏媪将自己的私生女薄姬送入魏王宫中。
如何在魏王后宫的众多女人中胜出?
魏媪找到相士许负,让他帮忙算一算薄姬的命运。许负说,薄姬将会生下天子。
当时魏豹正在跟随刘邦一起攻打项羽。听到许负的话后,魏豹心里非常高兴,既然天命注定自己当天子他爹,还跟着你们这些人拼死拼活地干什么呢?
于是,魏豹不跟着刘邦折腾了,等着刘邦和项羽两败俱伤,天子之位不就归自己家了吗?
那还是早点造出天子比较重要,抱着这个信念,魏豹对薄姬宠爱非常,就希望她早日诞下天子。
谁会相信魏媪找许负,再到许负的卜算传到魏豹的耳中是一个巧合呢?
细品品,群雄逐鹿中原之时,局中人最关心的当然就是那个人人争夺的位置到底花落谁家。魏媪和薄姬对形式摸得真是透透的。
魏豹没想到的是,薄姬肚子里的儿子即使是天子,爹也不是他。他很悲惨地被刘邦给灭了。
薄姬和魏豹的一群妃嫔都进了刘邦的后宫,美女如云,可把刘邦给累坏了。
曾经对魏豹起过作用的预言到刘邦这里完全没有任何用处,薄姬被扔在织布房,日日劳作。
眼见着日复一日,青春凋零,作为一个女人来讲,她能忍受吗?
还真能,
薄姬的忍功确实是一流的
,成大事者一定要能够忍耐,薄姬这点忍功超越常人。
她不抱怨,也不贸然争宠,而是用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一个机会。如果这个机会一直等不到怎么办?那就是
创造机会也要上。
当初,一众妃嫔进入刘邦后宫,薄姬和两个姐妹拉着手发誓:无论谁得到了宠爱,一定不要忘了提携一下别的姐妹。
未雨绸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一点,薄姬做到了,而且成功了!
只是这一次,薄姬就怀上了刘邦的儿子,也就是刘恒。可见,除了薄姬的隐忍和心机,运气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据说薄姬有了儿子后,再也没有被刘邦宠幸过。
或许薄姬相信相士的话,等着儿子成为天子,她自然能够翻身。或许她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野心,能平安度日,还有儿子可以依靠,已经知足了。
更大的可能是,薄姬
审时度势
,看出吕雉的强势和心狠手辣,本来自己有儿子,就容易引人忌讳,给儿子带来灾难。因此避其锋芒,以免与吕雉发生正面冲突。
同时,刘邦身周美人众多,争宠手段百出,自己并无特别突出的优点,没有机会在争宠中胜出,因此薄姬继续采取“忍”字诀。
薄姬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在残酷的后宫斗争和政治变换中,成为少数的几个幸运者。
那些竞相争夺刘邦宠幸的女人们,在刘邦死后,遭到了吕雉残酷的反击。
最惨的就是最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她与薄姬正好相反,不能清楚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也不能忍耐任何委屈。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砍去四肢,刺瞎眼睛,割去舌头,刺聋耳朵,成为可怕的“人彘”。
薄姬因为自己的
隐忍和委屈
,反而引起了吕雉的怜惜,允许她与儿子团聚,赴儿子封地享受天伦之乐。
薄姬能够审时度势,准确地拿捏各色人等的性格特点。没有合适的机会,她会低调隐忍,有足够的耐心。一旦有机会,她也会立即抓住,争取利益最大化。再加上一点点运气,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过得差。
她的这套处世方式,不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了下来,也让自己的儿子躲过了政治斗争,用大
智若愚
来形容很是贴切。
刘恒的封地在代国,即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是防御匈奴进犯的要塞。其他皇子嫌此地艰苦,语言中很是鄙夷。
薄姬开导儿子:先贤孔子曾说“贤者避世,其次避地”,现在世道虽安宁但宫内不安宁,我们跑得远一点儿才安全。刘恒认为母亲所言甚是有理,因此高高兴兴地去了封地。
可是,刚到代地时,刘恒看到满目苍凉,很伤感。薄姬发现后及时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老子的“无为”和“不争”,是避免灾祸的处世法宝。
汉文帝刘恒也一直以低调、宽厚的形象示人,在做代王的十几年中,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爱戴百姓,轻徭薄赋,不结党,不争位。
因此,在大汉朝的皇位出现空缺时,各方都感受不到刘恒的强势和威胁,对他上位自然没有太强烈的反对情绪。
推举刘恒继位的大臣们,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薄姬是个清心寡欲的人,没有强大的外戚胡作非为,所以不会再出现吕后把持朝政的局面。
低调老实的汉文帝登上皇位后,一旦机会来了,就展示出他的大智慧。从他开始,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可以说,汉文帝是对底层人民最为友好的皇帝。
如果说历代帝王有一个可以学习的楷模,英明神武,节俭爱民,
汉文帝一定可以排在前三
。这与薄姬对他的教育和给他的榜样是密不可分的。
二、情商、智商超高,控制欲极强的汉景帝之母--窦漪房
窦漪房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底层平民跃升为最顶层的人物,从一个宫女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上演了一出妥妥的大女主戏码。
她和吕雉和薄姬都能够和睦相处,后来又影响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是“文景之治”中的关键人物,中年以后双目失明,依然权倾朝野,说一不二
。
实在是一个集颜值、智商、情商于一体的女强人。
窦漪房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哥哥外出打工,弟弟被人拐卖不知去向。窦漪房孤零零一个女子,四顾无依,她该怎么办呢?
恰好遇到宫里招宫女,窦漪房直接报名,去宫里上班了。
窦漪房伺候的主子是刘邦的皇后,吕雉。稍有不慎,就可能丢了小命。
好在窦漪房
心思灵巧,很会察言观色
。在谨言慎行中度过了几年战战兢兢的岁月,还得到了吕后的赏识。
后来,吕后将一批宫女分派给各个封地的诸侯王,其中就有窦漪房。
为了能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窦漪房用自己攒了多年的银子贿赂管事太监,希望能把自己分配到离家较近的赵国。
可是,太监收了钱却没有办事,竟然把窦漪房分配到了代国。
她伺候的人是刘邦的四子刘恒。在很多人看来,刘恒不争不抢,为人低调,似乎没有什么前途。
窦漪房只能慨叹造化弄人,却迅速调整了心态。她并不抱怨,而是随遇而安,在有限的环境中为自己谋划最大的利益。
美貌、情商、心计,窦漪房都不缺
。她不仅主动投怀送抱,获得刘恒的欢心。而且还专门用心
讨好刘恒的母亲薄姬
,让薄姬对她十分满意。
不得不说,窦漪房很有旺夫运。几年后,刘恒登上帝位,即汉文帝。窦漪房所生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
此时,已经成为薄太后的薄姬对刘恒说,你的儿子都是窦氏所生,应该立窦氏为皇后。
窦漪房多年在薄太后身上的用心没有白费,关键时刻薄太后发了话,窦漪房顺理成章成为窦皇后。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宫女就这样成为了大汉朝的第三代皇后。
可是,幸运并不总是伴随着窦皇后。人到中年的时候,窦皇后突然双眼都瞎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历了这个突变,还是因为汉文帝去世,
窦皇后的控制欲越来越强
。
此时,
儿子刘启即位,成为汉景帝。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
对于汉景帝继承人的问题,窦太后因为偏心小儿子,竟然不顾礼制,要求汉景帝不要立自己的儿子即位,而是应该立弟弟刘武成为继承人。
孝顺的汉景帝内心极其不愿意,嘴上却没有说出半个“不”字。而是说自己不能完全做主,此事要朝臣们共同商议才可。
大臣们当然强烈反对,皇位自古都是“父死子续”,传给弟弟就坏了祖宗的规矩。
汉景帝趁势以朝臣们反对为由,将此事揭了过去。可是,窦皇后一时竟然也不肯善罢甘休,直到刘武因故而亡才算放下这个执念。
汉景帝在位期间,一直受到母亲的指手画脚,对他的政策和权力均有强力干涉。当然,在此期间,汉景帝颁布的由母亲那里得来的
“休养生息”
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及至汉武帝刘彻即位,窦太后升级为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
窦太皇太后和孙子刘彻之间的权力争夺也很激烈,
刘彻尊崇儒学,深深触怒了反对儒家思想的窦太皇太后,这个年事已高、双眼已盲的老太太火气很大,把孙子提拔上来的儒生全部撤销,废掉刘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她对刘彻的强势控制使得刘彻的逆反心理相当严重,极其憎恨外戚干政。
刘彻终其一生对自己的妻子都充满了防范心,他废除了自己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逼迫第二任皇后卫子夫自杀,处死为自己生下太子的宠妃。
不得不说,刘彻的祖母给他造成的心里阴影面积可真不小。
三、狠心决断,工于心计的汉武帝之母--王娡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汉武帝刘彻的上位完全是母亲王娡运筹帷幄的结果。而王娡的背后也有一个女人--
母亲臧儿
,她能够走上人生巅峰,正是臧儿不断前推的结果。
王娡祖上曾经有人做过诸侯王,可是到她这一代时,已经落魄成为一个普通农户家庭。
成年后,王娡嫁给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农民,生了一个女儿。
本来王娡应该过着普通的农民生活,没想到一个算命先生的话,让她的母亲臧儿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算命先生对臧儿说:“你的两个女儿以后都能大富大贵。”
于是,臧儿心动了,她开始鼓动王娡离婚。这种疯狂的举动确实非常人能够做得出来,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就逼迫女儿放弃自己的家庭,实在是个狠人。
当然,王娡也是个狠人。她抛夫弃女,由母亲打通关系,毅然决然带着妹妹进了太子刘启的府上,由宫女开始向上爬。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说难听一点,这一家母女几人简直就是疯子。说好听一点,
母女几人都够狠辣,魄力和胆识真是让人望尘莫及
!
当然,
王娡美貌如花,又工于心计
。很快就让自己和妹妹得到刘启的宠爱。她为刘启生下了3女1男,妹妹生了4个儿子。
刘启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有5个都是臧儿的外孙。这个投资回报还真是不错。事情进展到现在,不得不说一句,臧儿的眼光太精准了,人家疯也是有疯的资本的。
薄姬去世后,刘启废掉了没有儿子,也得不了他欢心的薄皇后。
皇后之位空了出来,王娡双眼放光。可是,刘启当时非常宠爱栗姬,并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王娡要想登上皇后的位置,还需要经历重重关卡,这就要瞅准一切机会,开动脑筋。
其实王娡在怀上儿子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了,她悄悄地对汉景帝说自己梦到一颗太阳钻到了肚子里。这样就让汉景帝对刘彻有些另眼相看。
后来,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非常想让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没想到栗姬平时就讨厌馆陶公主,因此直接就拒绝了这个提议。
王娡早就看出了馆陶公主的能量,为了与馆陶公主结为同盟,她立即钻了这个空子,求到馆陶公主门上,想给自己儿子刘彻结亲。
刘彻和陈阿娇的联姻,将馆陶公主和王娡牢牢地捆绑到了一起。
馆陶公主常常在弟弟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她背地里诅咒其他妃嫔所生的儿子。三人成虎,说的次数多了,刘启不由得有些相信。
刘启有一次试探着说,以后要把十几个儿子都托付给栗姬和太子刘荣,栗姬流露出很不情愿的神色。经此试探,刘启对栗姬更为不满。
馆陶公主还走了母亲窦太后的路线,她经常在窦太后面前旁敲侧击地说刘彻天纵奇才,有经天纬地之能,窦太后心中的天平自然而然不断向刘彻倾斜。
同时,王娡安排大臣上书给刘启,建议将栗姬立为皇后。当然有意无意地暗示他是被栗姬指使上书的。
这一切让刘启甚为不满,终于下决心冷落了栗姬,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
皇后的凤冠经过王娡的一系列运作,终于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刘彻也被立为太子,随后成为一代威震天下的明君汉武帝。
一个二婚有孩子的农妇狠下心来抛夫弃子,走上自己飘渺的梦想之路。却最终实现几连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王娡的强悍绝非普通人能比,这是个心性坚韧,智计多端,认准目标一往无前的狠人。
四、结束语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三位母亲都是从最卑贱的底层想尽办法爬到顶层的厉害人物。她们各有各的手段,各有各的超人之处。
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对时势的把握,对人性的揣度。从而在不同的局势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处世方式。
而她们强大的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自己的儿子。因此,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她们也是功不可没的。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网友解答:
-----
从心机手段与能力来说,真正强的只有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汉文帝生母薄姬与汉景帝生母窦漪房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厉害。
尤其是景帝生母窦漪房,电视剧里的窦氏手段极高,美貌与智慧并重。
然而事实与电视不能混为一谈,尤其是这类大女主剧,能力远胜于其人物原型是正常的。
如果要说的话,文帝生母薄姬是运气好,而景帝生母窦漪房也没有大荧幕上那么有能耐,真正工于心计城府高深的,还是武帝生母王娡。
薄姬:随波逐流,完全靠运气过日子
薄姬的母亲魏氏出身魏国宗室,但到了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没落,楚汉争霸的时候,薄姬去侍奉魏王豹,但有人给薄姬相面,说她会生下天子。
魏王豹想当然的自立为帝,更加宠爱薄姬,结果不多久兵败,薄姬成了刘邦的战利品。
在汉宫中,薄姬并不起眼,仅仅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到了刘邦的宠幸,得以怀上龙胎生下了皇四子刘恒,可之后,就没有之后了,刘邦将其抛诸脑后。
也因为薄姬不得宠,在宫中凄冷度日,刘邦驾崩后吕后也没有为难她,让薄姬与刘恒前往代国过安稳日子,薄姬成为了代王太后。
吕后去世后,汉朝发生诸吕之乱,惠帝子嗣不被承认,长安的臣子们想来想去,迎接了代王刘恒继位,而薄姬也得以成为了汉朝的皇太后,景帝继位时,薄姬成为太皇太后。
薄姬原本就出身没落家族,没什么娘家的势力,就算后来成了太后,想要找点娘家的靠山,找来的也基本都是族亲、远亲,薄氏一族不成气候。
而且,薄姬不得宠也跟她的性格有关,她明明有皇子,但她从没在后宫惹出乱子。
在代国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儿子刘恒教导得非常仁爱孝顺,对儿媳窦漪房也非常和善。
就能力来说,完全看不出薄姬是个有什么能力手段的人,更算不上是什么厉害角色,她的人生一半是不幸,一半是幸运,全都是“靠天收”。
薄姬完全算不上是什么厉害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她是个相当弱的存在,只不过她的运气比较好生下了刘恒这样的儿子,给了后半生依靠。
窦漪房:厉害是厉害,但没那么厉害
不管是《美人心计》还是《汉武大帝》、《大汉天子》等剧,当中的窦太后都是个十足的女强人的感觉,尤其是在汉武帝跟前,这个祖母实在是太厉害了。
可真正的窦漪房虽然说也挺有能力,但没那么夸张。
窦漪房出身清河县,年幼的时候父亲落水去世,与兄弟走散,无奈之下入宫为宫女,吕后赏赐家人子给诸侯王,窦漪房阴差阳错进入了代王宫,没想到深受宠爱。
那时的刘恒已有王后,但在其继位前夕,王后与诸王子莫名去世,对于这件事,史料上讳莫如深一笔带过,而作为侧室的窦漪房,直接成为了皇后,她的长子刘启成为太子。
窦漪房年轻的时候的确受宠,可后来老了,双目失明,文帝对其弃如敝屣。
文帝晚年宠爱慎夫人与尹姬,窦漪房被冷落,从这方面看,当年窦漪房能受宠靠得还真是因为美貌而已,跟什么手段之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文帝时代,窦漪房对于前朝并没有什么影响力,而到了景帝继位时期,窦漪房的权势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窦氏一族的外戚开始形成,但也不至于权倾朝野。
汉朝素有重视母族、舅族的惯例,这跟窦漪房本身是否有手段关系不大。
而且汉景帝本身就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不会像汉惠帝那样被母亲摆布,但出于孝道,窦太后对于朝政的干涉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儒道之争与立储事件上。
景帝驾崩后,汉武帝继位,这时候的窦太后才算是权倾朝野,根基薄弱的汉武帝根本就无法与自己这位祖母抗衡,此时的窦太后才算是真的说一不二,但才六年就去世了。
窦漪房的确是古代十分杰出的女子,她坚持黄老之术,守护汉朝的江山,对于文景之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她更多是个守护者,能力手段方面,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王娡:经常被忽视的二婚皇后,十足狠角色
中国史上很多的皇后,但说到二婚、而且在侍奉皇帝之前就生过孩子的,估计也就汉武帝的生母王娡这么一个,她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后裔,也曾两次改嫁。
王娡年轻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人,生了个女儿,之后臧儿找人给她看相,说王娡当生天子,母女俩一合计,居然主动找关系进入了太子府,侍奉还是储君的汉景帝刘启。
改嫁侍奉太子,这件事是王娡自己同意的,也看得出她的野心。
很快,具有工作经验的王娡就深的荣宠,连续生下三女一子,而她还推荐了自己的妹妹王儿姁侍奉景帝,王儿姁生下了四个皇子,姐妹俩都非常得宠。
景帝继位,皇后之下三夫人,除了贾夫人之外就是王娡姐妹俩,作为一个生过孩子的二婚,王娡居然能如此得宠,实在是让人觉得这个人不能小看。
最让人害怕的,还是后来的储君之争,景帝姐姐馆陶公主想把女儿嫁给栗太子刘荣,结果被其生母栗姬拒绝,王娡听说后主动找上门与长公主结亲,得到了长公主的支持。
不仅如此,王娡还游走在梁王、景帝与窦太后之间,因为窦太后偏爱梁王,弄得景帝与梁王之间关系不是很好,而王娡多方劝和,使得窦太后对于王娡也非常满意。
待到时机成熟,王娡私下怂恿前朝大臣,提议让景帝立栗姬为皇后,而这件事直接把栗姬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栗姬母子被废,王娡封后,其子刘彻成为新的皇太子。
刘彻继位后,窦太后权势极大,王娡多番让儿子收敛锋芒,不要与祖母对着干,直到窦太后去世,窦氏一族倒塌,王娡与其娘家急速崛起。
就个人的能力手段与心机来说的话,王娡是个狠角色,她不仅有城府而且有野心,更加有智慧与头脑,汉武帝作为她的儿子,学到的也不少,王娡才是真正厉害的那个。
-----
网友解答:
-----
三位皇帝的母亲都很强,她们身上有各自闪光点为后人称道,如果排个名次出来,景帝母第一,文帝母亲第二,汉武帝母亲只能排到最后。她们到底有多强呢?讲讲她们各自的故事就知道了。按出生的年代顺序,先从汉文帝的母亲讲起。
汉文帝的母亲大智若愚
汉文帝的母亲叫薄姬,如果不是他当了皇帝,母亲注定一生默默无闻。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妃嫔。楚汉战争开始后,魏王豹叛汉归楚,刘邦派韩信攻魏。韩信很快攻下魏国,俘虏了魏豹及其妃嫔,然后送到刘邦驻守的荥阳。
后来荥阳失守,魏豹被汉将周苛斩杀,退守到成皋的刘邦将魏豹的遗孀纳入自己的后宫。接下来,刘邦将这些女人们逐个临幸,唯独落下了薄姬。其实薄姬曾是魏豹最宠幸的一个妃嫔,由此可能让刘邦产生了某种心里障碍,所以才提不起兴致。
受此待遇,薄姬的心里却很平静,她没有主动去找刘邦献媚,而是默默无闻地干起了洗衣织布的粗活。直到有一天,刘邦心血来潮,主动临幸了她。幸运的是,只此一次,薄姬竟然怀孕,后生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
要说帝王身边的女人,一般生了儿子都能飞黄腾达,身份地位如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可是薄姬的生活平静如水,一成不变,与刘邦没有一点亲近,更没有像其他妃嫔一样相互倾轧争宠。所以,薄姬一直过的很卑微,卑微的让吕后都心生怜悯。
因此,当刘邦去世后,薄姬可能是唯一一个被吕后允许同儿子团聚的女人。反观那些整日围着刘邦团团转的女人,没有一个得了好下场,全部被吕后折磨致死,尤其是戚夫人还被做成了人毙。
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薄姬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她知道在纷杂诡谲的宫廷生活中如何自保,如何避祸。可能当初薄姬没少被人嘲笑傻的可怜,但真正笑到最后的却是这个“傻子”。
显然汉文帝也是遗传了母亲大智若愚的基因,他在坐代王的十七年中爱戴百姓,轻徭薄赋,远离朝廷纷争,以一副“老实巴交”的形象示人。因此在吕后去世后,他才被元老重臣们拥立为帝。
刘邦建立的西汉立国二百余年,嫡系只传了短短七年,算上吕后主政的时间,也不过十五年,其余均由薄姬子孙延续,因此,在刘邦的众多嫔妃中,最不起眼的薄姬却成了最大的嬴家。由此也印证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汉景帝的母亲影响汉朝历史
汉景帝的母亲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窦漪房最初侍奉吕后,也有人说她是刘邦招入宫中的“存货”,好在某个时刻享用,总之汉朝建立初她入的宫,当时最多豆蔻年华。
刘邦去世后,吕后嫌后宫臃肿,于是遣散了一批宫女,但是并不是让她们回家,而是分别嫁给了刘邦的儿子。当时刘邦的七个儿子都分散在全国做藩王,吕后送这些宫女过去意非寻常,说不清楚是拉拢还是监视。
窦漪房是赵国人,自然想回到家乡,她也把这个愿望说给了主事宦官,但结果事与愿违,她被送到了代国。因此,窦漪房到达代国后,没少了哭鼻子。不过,她内心的忧愁很快一扫而光,因为代王刘恒对她非常宠幸。
刘恒是刘邦的四子,母亲就是薄姬,他就是将来的汉文帝。窦漪房在刘恒的宠爱下,先后生下了刘嫖、刘启、刘武三个孩子。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元老大臣与刘姓诸侯联手铲除了吕后族人,将刘恒迎到长安称帝。由于刘恒原王后生的几个儿子陆续去世,所以一年之后,窦漪房生的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而窦漪房也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后。
汉文帝在位期间,窦皇后的权威并没有显现出来,倒是非常受大臣们的敬畏,甚至有一丝忌惮。后来汉文帝非常宠幸慎夫人,出入成双,形影不离,这时有大臣们就劝汉文帝说不应如此,否则就害了慎夫人,高皇帝宠幸的戚夫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言外之意,将来汉文帝去世,窦皇后可能会加害慎夫。道理很简单,西汉推崇孝道治国,刘启即位之后,窦漪房的地位必然被抬高,到时收拾一下慎夫人如同捏只蚂蚁那么简单。
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窦漪房成了皇太后。这时,窦太后的权势开始展露出来。汉初推行“黄老学说”的治国理念,窦太后就是一位忠实的黄老维护者,而当时的儒家治国思想也渐渐有抬头之势,所以窦太后采用了高压姿态进行打压。一位叫做辕固的儒生因贬低《老子》而被投入兽圈,与野猪搏斗。如果不是汉景帝偷偷递给他一把剑,可能就成了被拱的“白菜”。
汉武帝继位后,窦漪房成了太皇太后,地位也更高了,但她还是固守“黄老之道”。年少的汉武帝在部分大臣们的教唆下想与祖母叫板,结果几位大臣丢了性命,他也差点丢了皇位。
也有人认为窦太后越老越冥顽不化,其实她的坚守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汉朝初期百废待兴,急需要休养生息,而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与当时国情高度吻合,而且窦太后就是一位见证者。所以她更希望汉朝大船平稳航行,而不是去触及风浪。因此,汉朝到汉武帝时期能积累那么雄厚的国力,与窦太后的坚定地推行黄老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她也成为了一位影响汉朝历史的女性。
另外值得嘉奖的是,窦老太后有权威,但没有乱用权威,作威作福,穷奢极欲,也没有让外戚干政的乱局出现,仅从这点上,她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太后。
汉武帝的母亲善于抓住机会
汉武帝的母亲叫王娡,她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刘邦灭掉的第一个异姓诸侯。臧儿嫁过两处人家,第一任丈夫姓王,第二任丈夫姓田。臧儿与第一位丈夫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王娡,一个叫王儿姁。臧儿嫁到田家后,又生了儿子田蚡。汉武帝初期,田蚡先后任太尉与丞相。
起初臧荼将王娡嫁给了平民金王孙,生下女儿金俗。后来臧儿找人给王娡相面,说她贵不可言,于是臧荼将王娡从金王孙家中抢回,然后托人送进宫中。当时太子刘启正好选妃,结果看上了王娡。
王娡在怀汉武帝的时候,曾和景帝说自己做了一个怪梦,梦到太阳往她怀里撞。所以当汉景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后,却格外留意起了刘彘(汉武帝原名)这个孩子。
后来,长公主刘嫖想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为妻,结果被刘荣的母亲栗姬一口回绝。刘嫖碰了一鼻后心情郁闷,于是找到了王娡,并透露了为刘彘谋取太子之位的打算,条件就是娶阿娇为妻。王娡非常聪明,知道这是天赐良机,所以她立刻与刘嫖心照不宣地联手。
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经常往宫里选送美女,所以她是一个相当有能量的女人。有了刘嫖暗中助力,王娡又卖力气地表现自己,很快就把栗姬比了下去。当时汉景帝废了皇后小薄氏(薄姬的倒孙女),正有立皇帝的打算,原本打算让栗子当皇后,结果刘嫖的轮番“轰炸”之下迟疑起来。
没过多久,栗子犯昏冲撞了汉景帝,汉景心情很是不爽。刘嫖与王娡趁势猛攻,致使汉景帝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还冷落了栗姬。接下来,汉景帝越瞅王娡越顺眼,又想到她那个“太阳入怀”的梦,干脆就立她为皇后。没过多久,立刘彘为太子,改名刘彻。在古代,太阳代王天子,可见王娡那个梦也起了作用。
由上可见,王娡是一个关于抓机会的女人,如果她面对刘嫖抛来的橄榄枝无动于衷,她的儿子刘彻很难被立为太子。另外,从她的“梦到太阳入怀”来看,她还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不过就名气而言,王娡要比薄姬与窦太后逊色了许多。
-----
网友解答:
-----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三代母子,非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这三对母子组合莫属。庶子出身的文、景、武祖孙三代人,不光意外地继承了皇位,还缔造了中国帝制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期。
我们在盛赞三代帝王的丰功伟业时,也不应该忘了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三位了不起的母亲,可以说,如果没有她们历史或许就是另一种颜色。
汉文帝母亲薄太后:水至柔则钢
薄太后原本是魏豹的妻子,魏豹被刘邦打败后,他的妻妾们成了刘邦的战利品。大概姿色不算出众,薄氏一直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可别人无意间的几句嘲讽,却帮她完成了命运大转折。
嘲讽她的人叫管夫人和赵子儿,跟她一样从魏豹那里“转业”到刘邦的后宫。只不过这两人先后都得到了刘邦的阳光雨露,唯独薄氏干巴巴地被晾在一边。
想当初,姐仨手拉手发誓:咱仨不管谁得到宠爱,一定别忘了提携一下别的姐妹。话虽这么说,可谁又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男人呢?所以,这两个女人忍不住嘲笑薄氏有点蠢。
不巧这话被刘邦听到了,博爱的刘邦顿时心生同情,于是他赏赐给了薄氏一点恩泽。薄氏很会“抓机遇”,她“一幸而孕”生下了皇四子刘恒。
所以,我们不要被别人的嘲笑所烦恼,说不定它就是一次助攻。
除了这两次幸运,母子两又被幸运之神两次垂青。吕雉在大肆残害刘邦的姬妾和儿子们的时候,薄太后母子俩躲在偏远的代国,神奇地逃过了迫害。陈平周勃诛灭吕氏后,手无寸功的刘恒又被意外选中,成了未央宫的新主人。
如果我们仅仅把薄太后母子的三次经历理解为“幸运”,那就显得太浅薄了,事实上,他们的幸运离不开薄太后的一个特质——水一样的美德。
水是谦恭的,它不争,甘居洼地;水是包容的,它不忿,与万物和融;水又是强大的,它至钢,于无声处水滴石穿,于惊涛骇浪中排山倒海。
薄太后就是用她的这些美德,塑造了一代明君刘恒。
倘若没有甘为寂寞的淡薄,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倘若没有包容万物的胸怀,他们也不可能被功臣派选中;倘若没有表现出强大的能量,他们也没办法带领大汉帝国走向强盛。
虽然薄太后可能没读过老子,但毫无疑问她是最懂人生之道的女人。
汉景帝母亲窦太后:原生态小女人
窦太后叫窦漪房,是三位母亲中出身最贫寒的一位。少女时代的窦漪房应征入宫,当了一名小宫女。
后来吕雉为了笼络诸侯王,将身边的宫女赏赐给他们,每位王爷赐了五个。窦漪房得到消息后向负责分配的太监送了一笔礼,希望能被赐给赵王,借此她就可以回到家乡了。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主管太监收了礼金却将她分配给了代王。
就这样,窦漪房一路哭哭啼啼来到苦寒之地代国。谁料想,这个意外却成了她一生的最大幸运,进入代王宫中后,她受到了刘恒的独宠,接连生下一女二子。
就在刘恒登基称帝前后,一件吊诡的事情发生了,刘恒的嫡妻,以及嫡妻所生的四个儿子先后离奇去世。就这样,窦漪房从代王庶妻一跃为大汉帝国的皇后,她的儿子刘启也成了太子爷。
客观讲,窦太后在三代婆媳中资质相对平庸,可是她经历了吕雉和文景武四朝,可以说一生都泡在政治圈,这个环境让她历炼出一种于无声中平衡势力的手段。
窦太后的性格中有一种隐忍,当初汉文帝宠幸慎夫人,一度让她的地位很尴尬。可她以克制的心态维持着后宫的平静,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窦太后有深谙后发制人的手腕,汉武帝登基后,急于更化改制,这个举动触动了一批老臣子的利益。她不急于反击,而是一边安抚人心,一边坐视汉武帝“折腾”,直到事态难以遏制时才断然出手,一举打垮革新派。
跟所有的小女人一样,窦太后还有点小自私,她偏袒小儿子,一心希望刘武能当上皇太帝。可当她被袁盎的“兄终弟及”故事吓着了后,很坚定地打消了为小儿子谋储位的心思。
这些小细节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小老太太形象,她虽不算高大,但透着可亲可爱。
虽然有人认为,窦太后压制汉武帝是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压,但客观讲,汉武帝初期的更化改制确实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用非所人,如果不是窦太后及时稳定大局,出什么大乱子也不算意外。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窦太后在汉武帝一朝初年的政治贡献。
汉武帝母亲王太后:我的命运我做主
王太后王娡是个争议很大的女人,赞同她的人认为她是“励志青年”,反对她的人认为她是“心机婊”。
跟薄太后一样,王娡是个二婚女,只不过她的这段经历是主动运作的结果。王娡早年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人,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来她在母亲臧儿的运作下,强行跟金王孙离婚,并被送入太子刘启的宫中。
这位臧儿出身不凡,她的祖父就是项羽分封的诸侯之一燕王臧荼。大概就是家族短暂的荣光,让这对母女不甘于平庸,作出了这种绝情,且大胆的举动。
事实证明她们赌赢了,王娡深得汉景帝刘启的宠爱,接连给他生下三女一子,其中这个儿子就是汉景帝的第十子刘彻。
就在别人认为王娡已经达到人生顶峰,该收手享受幸福时光的时候,王娡却悄悄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飞跃——谋图嫡系。
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了,王娡巧妙地利用了长公主刘嫖的贪心,二人一明一暗,联手干掉了栗姬和太子刘荣母子,成功地将刘彻推上了太子之位,她自己也顺利地戴上了凤冠。
一个已婚女人,靠个人的运作完成人生三级,最终跳当上皇后、皇太后,这个能力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难有人出其右。
只是王娡碰上了一个“匪气”的儿子,汉武帝被奶奶压制了六年,好容易独掌乾坤,他断然不会同意母亲跟他分权。王娡一路披荆斩棘,唯独对这个儿子束手无策,所以只好“退休”,没能在政治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可即便如此,王娡已经足够让人胆寒了!
-----
网友解答:
-----
汉朝初年,基本就是太后与外戚的天下。刘邦的确建立了大汉王朝,可这位老哥没几年就咽气了,剩下的活都让吕后给干了。
吕后倒也不含糊,每天加班熬夜,就是为了让大汉朝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当然了,顺便也把老吕家的人,全都提拔成了朝中的核心人物。外戚力量由此在汉朝滋生。
吕雉死后,周勃、刘章等人,搞了一出平定诸吕的战争,把吕氏外戚一网打尽。这么一来看似后宫与外戚力量淡出了朝廷,可事实上呢?只是换了一批人而已。
一、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和她的薄氏集团。
周勃灭了诸吕以后,开始挑选新皇帝。当时汉惠帝刘盈还有几个儿子活着,全都被周勃派人给灭了,顺便造了个谣:汉惠帝没有生育能力,这几个娃都不是他亲生的!
其实主要是功臣集团怕这帮娃娃长大了,为吕氏集团报仇,毕竟他们身上流淌着吕氏一门的血。知道族人被杀,还不找周勃的后人报仇吗?
这么一来皇位接班人,只能从刘邦的其他后代那里去找了。
原本齐王刘肥的长子刘襄是很有希望的,毕竟刘襄和刘章哥俩,为了平定诸吕,做了很多工作。
可由于刘襄有一个穷凶极恶的舅舅驷钧,大臣们担心吕氏集团的闹剧再次上演,于是就放弃了刘襄。反倒是一直很低调的代王刘恒,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代王刘恒本人,得不到刘邦的关爱,被封到了最偏远的代地,隔壁就是匈奴,日子别提多难过了。因此刘恒一向都很低调,躲过了吕后的追杀。
除此之外,刘恒的母亲薄姬,更是一个清心寡欲的女人。她只被刘邦宠幸过一次,就那一次便怀上了刘恒,此后薄姬再也没得到过刘邦的爱。
薄姬也不难受,整天捧着一本《道德经》在家里诵读,心被整得安安静静,完全不去考虑争权夺利的事情。因此薄姬也躲过了吕后的追杀。
这两点,正好是功臣集团都希望看到的,毕竟没有强大的外戚集团帮忙,皇帝只能顺从朝中大臣。当初的劣势,却成了如今的上位资本。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就这样,汉文帝刘恒登基称帝,昔日的薄姬,如今也成了大汉朝的薄太后。那么问题来了,薄姬和她的娘家人,真的就这么清心寡欲下去了吗?
薄姬开始为家族布局。
薄姬当上皇太后以后,再也没人可以管她了!那她还装什么装?果断放开自我了!她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学习吕后,让自己家的人发达起来。
首先,薄姬将自己的弟弟薄昭提拔为车骑将军、
轵
侯,很明显,弟弟做了高官,那么薄家的小日子,自然就能好过许多。
可惜薄昭后来飞扬跋扈,被汉文帝给剁了。在权力面前,亲舅舅也别想太过分。
其次,薄姬将自己的远房孙女,嫁给了太子刘启。
刘启是汉文帝和窦氏的儿子,薄姬的孙女成了太子妃,也就是将来的皇后。等于说她们家要永远把持后宫了。
其实刘启并不喜欢这位太子妃,可因为这事儿是薄姬主持的,所以刘启也不好说什么。
等到刘启登基以后,二话不说就把这位薄皇后给废了。薄皇后也成了史上第一位废后。
不管怎么说,由此可见,薄姬成为太后以后,其实内心也开始膨胀了。甚至有点儿想要学习吕后的意思。
二、汉景帝的老母窦太后,以及她的窦氏集团。
窦太后大家就太熟悉了,她叫什么名字,其实历史上没给出交代。后来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给她加上了名字,叫窦漪房。
这位小姐姐过去只是个宫女,日子过得清苦。他老爹为了躲避战火,躲在深山老林里钓鱼,结果不小心掉河里淹死了。
窦漪房早年跟着吕后混,后来被吕后赐给了代王刘恒。刘恒特别喜欢窦漪房,这倒是真的。不过当时刘恒有自己的正妻代王妃,所以窦漪房当时只是个小妾。
等到刘恒登基之前,代王妃和她所生的4个儿子,全部都离奇去世了,历史上关于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一点儿记录都没有,成了一桩悬案。
不管咋说,窦漪房总算有了扶正的机会了!由于窦漪房为汉文帝生下了长子刘启,所以说被大家推举为皇后的人选,这么一来窦漪房咸鱼翻身,瞬间成了汉文帝刘恒的正妻。
窦漪房成为皇后之前,她的两位兄弟过着流浪漂泊的日子。
等到窦漪房发达以后,她的这两个兄弟也紧跟着飞黄腾达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窦漪房是皇后。
可是等到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登基以后,窦漪房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为啥?因为没人可以管她了!
首先,窦漪房的弟弟窦广国,被封为章武侯。
窦漪房的哥哥窦长君早逝,所以他的儿子窦彭祖,被封为南皮侯。
其次,窦漪房的另一个儿子刘武,深得窦漪房喜爱,所以赏赐刘武的财宝不计其数。
这也就罢了,就连刘武出行的配置,都和他哥哥汉景帝刘启一模一样。
再者,窦漪房的堂侄窦婴,最初不得窦漪房的喜爱,但由于才能出众,是窦氏子孙里最牛的一个,所以依旧被封为大将军。
平定七国之乱后,更是被封为魏其侯。
由于窦漪房一个人,整个窦氏家族,可谓是权倾朝野。汉景帝在用人的时候,也必须要先照顾一下老娘的娘家人。
三、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以及她的王氏家族。
王娡就显得更加传奇了,这位小姐姐在嫁给汉景帝刘启之前,其实已经嫁过人了。而且还跟她的前夫金王孙,生下过一个女儿。
不过王娡的母亲臧儿可不是个普通人,她的爷爷是楚汉相争时,被项羽封为燕王的臧荼。臧儿打小就有恢复家族事业的雄心,可惜是个女儿身。她找人给王娡算了一卦,发现自己的女儿贵不可言。
因此臧儿果断把女儿从婆家抢了回来,强行让她进入太子府去服侍太子刘启了!刘启果然很宠爱王娡,他们生了3个女儿1个儿子。其中1个儿子就是汉武帝刘彻。
王娡并不是皇后,但是她会来事儿。
原本窦太后的女儿馆陶公主,打算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
可刘荣的老妈栗姬居然瞧不起馆陶公主刘嫖。
好家伙,馆陶公主差点没气死。结果王娡半路杀了出来,表示:
我儿子倒是很想娶陈阿娇做媳妇儿,不信你问!
馆陶公主看着屁大点儿的刘彻,就问:
彘儿(汉武帝最初的名字),你愿意娶你的表姐陈阿娇不?
刘彻狠狠擦了一把鼻涕,按照母亲教他的法子说道:
将来有机会,我要用金子建造一座房子,让阿娇表姐住进去。
这就是金屋藏娇的故事,刘嫖大为感动,立刻答应和王娡达成联盟关系。此后刘嫖整天在汉景帝身边说栗姬和刘荣的坏话,最终导致汉景帝废了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
这买卖太划算了,等到汉武帝登基以后,王娡的表现如何呢?其实也一样,不同的是,等到窦太后死了,王娡才牛起来。
王娡的两位同母异父的兄弟,都被封了侯。
其中尤其是田蚡,更是成了当朝太尉。田蚡觉得这还不够,因为他和当朝丞相窦婴的关系相当不好。
由于窦太后已死,窦婴失去了后台,所以田蚡仗着有姐姐王娡撑腰,索性打起了丞相的主意。最终他成功取代窦婴,成为了当朝丞相。如果没有王娡撑腰,田蚡哪有可能走到这一步呢?
总结: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人,只有被约束的文明者。
这是某位脱口秀演员的经典语录,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只有在被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文明者。
如果任何约束都没有,那就太可怕了!你永远都不知道,人的内心有多么深多么黑。
大家都在咒骂吕后的时候,其实也可以看看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这3位皇帝的母亲,难道不就是吕后的翻版吗?
只不过由于吕后集团被诛灭了,所以大家都要臭骂她罢了。汉武帝刘彻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立8岁的儿子刘弗陵为帝以后,果断宰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汉武帝给出的理由是,担心吕后乱政的情况再出现。
其实他真正想说的,应该是担心外戚力量再次左右皇权吧?毕竟自己早年,深受窦太后和王太后两大势力的影响,日子很不好过。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
-----
网友解答:
-----
一,汉朝四大太后,吕太后无疑让后来着望尘莫及
汉朝,特别是西汉的太后们,实在是历史上最奇葩的一群女人,她们的上位,简直就是天人作合,不服不行。截止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以及以前的先辈们,实在是可以惊掉汉武帝的牙齿的。
作为后代享前代的福,不能不提到吕太后。这好理解,没有前人,就没有后人。无论前辈做了什么事,反正已经做下了,后人又能如何吕太后与汉高祖打下汉朝四百年的江山,谁都不能否认。就是牛逼哄哄的汉武帝也不敢对吕太后说三道四。汉朝初年的四大太后,吕太后第一位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当然这与本题目无关紧要,就一笔带过算了。书归正传,说吕太后以后的太后们的故事。
二,蛟龙伏体惑汉王,薄姬的智慧,后宫莫及,成了薄皇太后
她以貌丑的容颜,一步一步地成了太后,经历相当地励志:做小何尝不是福。
薄姬是汉文帝的母亲。刘恒做代王时,她是薄王太后。刘恒做皇帝时,她的薄太后。
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妃子。魏王豹先跟刘邦项羽一起反秦。秦朝灭亡后,项羽封十八路诸侯,魏豹在列,是西魏王。刘邦封汉王不称心,反项羽而拉拢魏豹,魏豹听说薄姬会生天子,就相信了自己的天子的爹 就不和刘邦玩了。彭城之战后,联军失败,项羽实力强。魏豹不想与刘邦合作。准备中立。刘邦命令韩信灭亡了魏国。魏王豹被俘虏。魏国后宫被刘邦收入后宫。薄姬被下放到织布厂做苦工。有一天,刘邦到车间调研,看到薄姬楚楚动人。就说晚上等待他的到来。
刘邦到来后,又觉得薄姬实在太平常了。他就准备离开。薄姬突然对刘邦说,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有一条蛟龙伏在妾身。今天大王就来了。
刘邦一辈子就是想当皇帝,蛟龙伏体,那他也可以呀!刘邦大喜说,那我就成全你。
一夜夫妻百日恩,薄姬居然怀孕了。足月生下刘邦第四子刘恒。
其实时,吕后在后宫左冲右突,准备为保住儿子刘盈的太子位而奋不顾身。薄姬知道自己什么都弱,就处处低眉顺眼。吕后就认为此女乃无恶之辈。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过了这房人。
刘邦的哥从代国逃回长安。刘邦气得差点碰墙。不得已让自己的小儿子刘恒当了代王。薄姬带着儿子远走高飞,离开了日夜提心吊胆的长安城。做代王太后去了。
汉朝大臣诛杀吕氏而尘埃落定后。刘恒入长安成为皇帝。薄姬由薄夫人而薄太后,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三,错位未必不是福,窦姬的远走,幸福就在一瞬间
命令就是无奈,错了固然可恼,机会把握由人,窦姬补缺斩高枝。
薄夫人带着儿子走了,汉朝后宫的斗争日益激烈。戚夫人与吕后的斗争白热化了。刘邦在世时,吕后不敢怎么样。刘邦去世后,吕后成了吕太后。一起的生死大事都是她说了算。刘邦的姬妾惨遭迫害。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这其中,刘邦的宫人被吕太后赏赐给刘姓诸侯王若干。于是窦太姬被法往赵国河间郡清河县。但是,主办这事的官吏喝醉了酒,把窦姬发往到了代国。窦姬哭哭啼啼地不肯上路。但是这已经由不得她了。于是窦姬就到了代国。这阴差阳错的前途,谁知道是通往皇宫的捷径之途。
代王的王后刚刚死了,留下三个儿子。没妈的孩子就是草。薄王太后再痛苦,也不能担当母亲的责任。所以,代王刘恒天天痛苦,沉浸在无聊之中不能自拔。
适逢大妈吕太后送来若干美人。代王一看楚楚动人的小姑娘窦姬,就立刻喜欢上了。代王就把一个心思放在新人身上。忘了自己的儿子们。
窦姬的肚子很争气,给代王生了一个女人儿两个儿子。
不幸的是,窦姬的子女们出生后,代王的前王后生的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死了。于是窦姬的大儿子刘启,就挨着了长子之位。是为王太子。代王成了皇帝,王太子就成了皇太子。
母以子贵,则窦姬就是一路高升,成了王太后,再成皇太后窦太后历经三朝,汉文帝时是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得了薄太后之喜欢。薄太后一死,窦太后就是汉景帝朝的主宰。汉景帝死后,老祖母把汉武帝压了十来年。不能不说窦太后实在厉害。
四,梦日入怀,打铁还得自身硬,借势造势,成就一生梦想
碰上一个喜欢二婚的太子,低眉顺眼也会讨婆婆的喜欢。生娃也是出人头地的条件,王夫人实在深谙此道。
薄太后本来就给孙子刘启配了妃子的,这是薄家的女儿。但是刘启不喜欢她。薄妃就成了名不副实的女人。刘启喜欢二婚头。他害了薄姬一生,使人家没有子女。孤独终老,一生荒凉。
燕王臧荼反汉高祖刘邦,失败后,家室不保,流落他乡。外孙女臧儿嫁王家,生一女王娡。臧儿相信命运,所以把王娡的婚姻破坏了。王娡被送入当朝太子刘启的宫中,王娡被刘启热爱。王娡生了三女一男。汉景帝十分高兴。
其实汉景帝的妃子栗姬得罪皇帝。王娡和皇帝的姐姐大长公主刘嫖勾结,吧皇太子刘荣和他母亲栗姬整垮了。皇十子胶东王刘彻当上皇太子。此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王娡王夫人在生刘彻的头一天晚上,梦见以轮红日突然落入王夫人的怀中,王夫人醒来后,就生了儿子刘彻。汉景帝大为高兴。对刘彻寄予厚望。
四,结论 窦太后应该是皇太后的典范人物
由此可见,这三个太后,她们的儿子都是皇帝。可以说是一家人里面的承先启后而来的三代人。
要说出身,薄姬出自魏王妃,窦姬出于宫中女,王娡多少也是燕王之孙女。这样比较而言,窦姬的能耐就更大的了。原因是她以宫女的身份,而成了窦太后。影响或者控制三朝皇帝,实在是太少见了。就是吕太后,要仅仅是儿子刘盈一朝,她自己专政一朝,两朝而已,最后还没有善终。
所以,这三个太后,窦太后应该属于其中的姣姣者。
谢谢头条的纠错系统,使错别字大为减少
-----
网友解答:
-----
在封建社会,尽管一再强调女性处于社会的附属地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实并非如此。后宫一直是皇室成员权力的角斗场,尽管皇室继承的通用法则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在此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潜规则,比如,妃嫔是否受宠,后妃的家世背景等,诸多因素,因此,一位帝王的诞生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文帝、景帝、武帝,这三位帝王的母亲哪家最强?他们各自的帝王之路是否有其母亲在后台的“运筹帷幄”?
汉文帝之母薄姬,淡泊名利收获名利
汉高祖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吕后之子刘盈,曹夫人之子刘肥,薄姬之子刘恒,戚夫人之子刘如意,赵姬生刘长,还有刘友、刘恢、刘建。
在这八个儿子当中,刘盈在吕后的专权下继承大统,是为惠帝。刘盈死,诸吕之乱后,薄姬之子刘恒被拥立为新皇,稳定了汉室天下。
刘恒之母薄姬,其父是吴地人,秦朝时他与魏国王室的女子魏媪私通,之后魏媪生下了薄姬。因此,薄姬认为自己是魏国国君的后代,在文帝即位后,魏氏家族也因此按照亲疏程度受到了封赏。
秦末时群雄奋起反抗议秦朝,魏豹就此自立为王,魏媪也在此时将薄姬送到了魏王宫中当了后妃。因为魏媪曾经让人给薄姬相过面,说女儿将来能生下天子。
当时正值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魏豹已经归属了刘邦,但知晓此事后,魏豹以为自己可以夺天下,于是又背叛刘邦。结果被刘邦俘虏,薄姬也被送到了汉朝的后宫织布去了。
刘邦在偶然一次看侍女织布时,发现了美貌的薄姬,于是就把她选入了后宫做妃子,与薄姬一同选入后宫的还有她的两个好姐妹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三人约定,日后谁要是先得了富贵,绝不能忘记其他人。
管夫人和赵子儿入宫后,先后得到了刘邦的宠幸,只有薄姬没有被刘邦招侍过。后来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聊起这件事时,不小心被刘邦听到了,刘邦出于可怜才宠幸了她。
然而就是这一次同宿,薄姬就生下了刘恒,也就是以后的代王,汉朝的第三位皇帝。之后刘邦便疏远了薄姬,也正是由于刘邦的疏远之恩,使得薄姬母子在刘邦死后逃脱了吕后的残酷制裁。
刘邦死后,薄姬就随同被封为代王的刘恒到了代国,此地也是刘恒的封地,由此成为了代王太后。薄姬的淡泊名利避开了权力中心的争斗,为刘恒日后登上皇位提供了空间。
我们知道吕后与戚夫人在后宫的争斗很激烈,戚姬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为了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她不断地给刘邦吹耳边风,导致刘邦曾先后两次策动过废太子事件,但最终被吕后化解了。后来在刘盈继位后,吕后发起了对戚夫人的清算,不仅杀了刘如意,还把戚姬做成了人彘。
吕后手段残忍,心狠手辣,薄姬与刘恒能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挺过来也确实是幸运了。刘邦死后,诸吕行动爆发,吕氏集团被尽数铲除,但是汉朝的天下由谁来坐呢?
当时的皇帝候选人有三位,第一位是刘章,他是刘邦的孙子,也是第一吹响反吕革命号角的人,尽管有功,但辈分太小。
第二位是刘襄,也是刘邦的孙子,也是高举反吕大旗的后辈,有“牵敌之功”,入选帝王的呼声也最高,但是他的外戚名声不好,特别是他的舅舅为人暴恶,与吕后不相上下,这也是汉室朝臣忌讳的一点。
第三位便是刘恒了,刘恒什么也没做,和她母亲薄姬远离后宫争斗,既不轻易得罪人,也不主动去结交人,安安稳稳在代地过日子。事实证明,这种淡泊名利的做法是成功的,不管朝中如何地翻天,他们只管过日子便是,后宫关系非常简单。
于是,有一天,刘恒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接到一张被录用为“皇帝”的通知书,就这样登上了帝王之位,薄姬也就成了皇太后。
对于汉文帝,人们的印象并不深,他在位二十二年,为景帝开创了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奠定了基础。后元七年(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在未央宫去世薄姬比儿子刘恒活得还要久,汉文帝去世两年后,薄太后才去世,死后葬于南陵。
汉景帝之母窦太后,权力女王控三朝
窦太后是赵国人,吕雉专权的时候,她被选进宫做了太后的宫女。后来吕后把一部分宫女赏赐给各个诸侯王,窦姬也在这批宫女里被送出去了。
她原本想通过宦官走个后门,把自己送到离自己家乡赵国比较近的地方,结果阴差阳错地到了离赵国很远的地方代国。在机缘巧合之下,她与代王千里姻缘一线牵,做了代王的妃子。
代王对她也很宠爱,到代地不久就生下了女儿,取名刘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后来又生育了小儿子刘武。由于代王的王后去世的早,窦姬凭借代王的宠爱和子女繁盛,其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她也荣升为皇后,女儿刘嫖被封为长公主,小儿子刘武封到了梁国,就是后来的梁孝王。
之后窦皇后又请求汉文帝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此外,她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窦长君,一个叫窦少君,也都被封赏。绛侯周勃和将军灌婴等大臣担心窦氏兄弟像吕氏家族一样犯上作乱,特别提请汉文帝给他们请了老师和有学为的宾客来教导他们,经过君子之教,窦氏兄弟都成为了谦虚礼让的君子,但外戚专权的局面还是不可控,窦家出了一个窦婴,也就是窦皇后的侄子,他的影响力比较大。
窦皇后在四十岁左右遭遇了失明,之后自然也就失宠了,不过她的皇后之位并没有被动摇。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顺利即位,是为景帝,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
在景帝执政期间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七国之乱,平叛了战乱后,他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继承人的选定。本来一早选定了长子刘荣为太子,但是由于刘荣之母栗姬心胸狭窄,景帝很担心在百年之后,栗姬不能善待其他皇子,像吕后一样残害刘邦诸子。
一次景帝生了重病便有意试探栗姬的态度,没想到栗姬果然凶相毕露,栗姬的表现引发的结果就是废太子事年。景帝七年,有人上书要求立栗姬为皇后,此举令景帝非常愤怒,他认为这是栗姬在幕后所为。于是一怒之下,景帝便废掉了太子刘荣,贬为临江王,栗姬也被囚禁了起来,不久便抑郁而死,刘荣也在栗姬死后,被景帝逼死。
这样一来,皇储之位便出现了空缺。这时,窦太后也打起了皇位的主意,她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做皇储,并且把这一想法也告知了景帝。
景帝没有当面拒绝母后,但也没答应,后来得到大臣袁盎的解围,此事才算做罢。但是袁盎却遭到了梁王的暗杀,从此之后,景帝与刘武关系恶化。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逝,窦太后闻讯,大骂景帝,说他害死了弟弟。最后在馆陶公主的建议下,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将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了王,此事才算做罢。
窦太后在位期间,汉朝一直以黄老之学为正统,实际上景帝对儒学也不反感,因此儒学在景帝期间也有所发展,但是鉴于窦太后的反对,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没有重用儒生。
但是,他给太子刘彻倒是请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与此同时,窦太后给孙子也指定了一位道学大师汲黯。因此汉武帝是在两种学说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
在景帝驾崩之后,刘彻即位,窦老太后和其母王太后摄政。原本刘彻想大干一番,首先发起的就是重用儒生的运动,结果由于窦太后的干涉,儒学思想始终无法推行。其次,汉武帝除弊政,大搞检举,又动了窦太后的利益,特别是窦太后的娘家人,此举亦是举步维艰。甚至作为一个帝王,用兵权都没有。
窦太后对刘彻处处掣肘,导致汉武帝只能暂时收敛起自己的光芒,直到窦太后去世,刘彻才真正开起了他对汉朝的改革。
由此可见,窦太后的影响力有多大。她一人历经汉室三朝,文帝死后即登上后宫之巅,在朝中也培植了一批自己的羽翼,重用窦氏一族,给汉武帝也使了不少绊子。
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美人心计夺大位
在上述我们说到景帝将太子刘荣废除后,并没有急于立太子,但是经过弟弟刘武事件后,他感觉到有太多人觊觎储位了,于是便决定要尽快立太子,那么选谁呢?
在景帝的后宫有一位姓王的妃子,她在入宫前曾嫁过人,由于母亲算命时算到她是富贵之身,于是逼王氏离了婚,之后又把她送进了太子刘启的宫里,景帝即位后,她便成了景帝的后妃王美人。
在美女如云的汉宫,她是少有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当她怀孕时,她就对刘启说,她梦到有太阳落在了自己的怀里,正所谓梦日入怀,这是大吉之相。刘启听了十分高兴。
景帝即位后,刘彻便出生了。但是刘彻为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也并非是嫡出,与皇位十万八千里,那么储位是怎么轮到他头上的呢?全靠王太后的运筹帷幄。
景帝的原配薄皇后是薄太后的娘家孙女,二人感情不好,薄皇后也始终没有诞下皇子。因此,在景帝的后宫中,没有嫡长子这一说。所以,栗姬的儿子刘荣才有机会凭着皇长子当了太子。
刘荣当了太子之后,栗姬便急于当皇后,于是就找太子太傅窦婴商量对策,最终逼迫薄皇后自己提出退下皇后之位。但即使没了皇后,景帝也还是不愿让栗姬上位。
汉朝的平阳公主经常给武帝敬献美人,这个估计是汉朝皇室习俗。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也有这个爱好,也是经常给景帝推荐美人。实际上,都是为了与皇帝套近乎,增强自己的存在感。
馆陶公主又时常给景帝推荐妃子,也严重引发了栗姬的极度不适。然而馆陶公主还想着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结果被栗姬拒绝。这样吃了闭门羹的馆陶公主很是气愤,就此远离了栗姬。
就在此时,王美人抓住了机会,她找到馆陶公主主动提出让儿子刘彻和阿娇结成娃娃亲。结果馆陶公主同意了,这样,王美人实现了她的第一步计划。
刘荣被废后,刘彻被封了胶东王,他年龄虽小,但聪明伶俐深得馆陶公主的喜爱。于是出于女儿前途的考量,馆陶公主便在母亲窦太后和弟弟景帝耳边公然诋毁起了栗姬,而不断的夸赞王美人。
三年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上述景帝探栗姬的口风。前元七年(前150年),在王美人和馆陶公主的策动下,栗姬的兄弟公然提出应立栗姬为后,并且此事还得到了手所致兵权的太尉周亚夫的支持。
景帝勃然大怒,他还活着呢,太子党就来逼宫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景帝削去了周亚夫的兵权,将栗姬打入冷宫,废掉了太子刘荣。
之后没过多久,他便封了王美人为皇后,再之后刘彻立为太子也是名正言顺。这世上之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或许正因如此,皇室的权力争夺才如此激烈吧。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汉室三朝三位太后,及三位帝王的即位之路。有幸运有顺其自然也有谋而后得,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薄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三人中,窦太后的实力最强。
-----
网友解答:
-----
汉文帝的母亲是薄太后,汉景帝的母亲是窦太后,汉武帝的母亲是王太后。
这三位都是有大福气的女人,她们的共同点是出身都很低,但福气一直伴随在她们身旁,一步步走到了古代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顶点。
汉文帝的薄太后,性格恬淡,运气却是最好的
三个女人中,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无疑是运气最好的那一个。她出身低微,年轻的时候就被送进了魏王豹的后宫,成为一名普通姬妾,因此人们都称她为薄姬。
原本这也算一个不错的归宿,哪料到没过几年,刘邦就派曹参等人攻打并俘虏了魏豹,薄姬作为俘虏,被送进了刘邦的后宫。不过,她可不是以妃嫔的身份进去的,而是一名在宫中织布的女工,地位很低。
就这样,薄姬在宫中做了两年苦工,没人搭理。
汉高祖四年,刘邦和两位美人喝酒,席间偶然提起了薄姬。这两位美人,一个叫管夫人,另一个叫赵子儿,两人以前和薄姬是“同事”。在魏王豹被俘后,她们一起被送入刘邦后宫时,三人曾约定,“先贵无相忘。”现在,管夫人和赵子儿都得到了刘邦的临幸,唯独薄姬还在工房下苦力。
当刘邦知道了三人之间的约定后,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哪料到,就这一次,薄姬就怀上了龙种,不久生下了刘邦第四子刘恒。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薄姬的地位,但也未见得好上多少,因为从此以为刘邦再也没有临幸过她。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薄姬因为当年不受刘邦待见,反而被允许离开长安,和儿子刘恒一起到封国去。刘恒是庶子,又不受刘邦喜爱,所以受封的代国离长安很远。母子二人凄惨上路,远离家乡,似乎命运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恒因为远离长安这个漩涡,在吕后诛杀刘邦诸子时逃过了一劫,反而得以平安。当吕后去世,陈平、周勃诛杀诸吕,重立新君时,刘邦的8个儿子就剩刘恒和刘长两个了,其中刘长还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刘恒就这样被选中,当上了皇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薄姬一下子就成了皇太后,成了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薄太后清心寡欲,对权力的兴趣不大,也不喜欢出头露面。因为这个性格,当年不受刘邦喜爱,却也因此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如今熬出了头,也是本本分分的在宫中当自己的皇太后,很少过问朝政大事。
薄太后没什么亲人,只有一个弟弟薄昭,当年汉文帝来长安当皇帝时,还是薄昭打的前站。汉文帝十年,薄昭杀死了朝廷的使者,这是死罪,汉文帝想让薄昭自行了断,但是薄昭不肯。后来,汉文帝让群臣穿着丧服去薄昭家哭丧,薄昭没有办法,这才自杀而死。
我们不知道薄太后是否有为自己唯一的弟弟求情,但从结果来看,应该是没有。因为在汉文帝四年,周勃被诬陷谋反时,薄太后曾经在汉文帝临朝时,抓起头巾向他掷去,“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汉文帝十分狼狈,只好派使臣手持符节释放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
从这两件事上来看,薄太后是一个敢说敢做的女人,也并非在汉文帝面前没有威严,之所以救周勃,是因为她认为周勃是国家栋梁,有功无罪;而不救薄昭,是因为薄昭真的有罪。薄太后是非分明,大义灭亲,令人敬佩。
汉文帝死后,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薄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又过了两年,薄太后去世,因为她只是刘邦的姬妾,无法追尊为皇后,只好称文帝太后。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权谋之术水平最高
窦太后的出身同样很低,少年时父亲坠河而死,为了生活,只得以“良家子”的身份入了皇宫。当时刘邦已经去世,是汉惠帝刘盈在位,吕雉成了太后,窦氏的主要工作就是伺候吕太后。
没过几年,吕太后从宫中挑选了一批女子,赏赐给诸王,也就是刘邦的各个儿子们。窦姬本想去赵国,为此还向负责此事的宦官行贿,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去了偏远的代国。窦姬哭哭啼啼,但也没办法更改结果了。
对窦姬来说,这似乎是一场灾难,可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幸运自己就会降临到头上来。窦姬去了代国之后,马上得到了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的宠爱,很快就为刘恒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虽然不是代王妃,但在代国的地位并不低。
窦姬觉得时来运转了,可是她不知道,她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公元前180年,陈平、周勃诛杀诸吕后,迎刘恒回京继位。在此之前,刘恒的王妃病死,而在刘恒回到长安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代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也先后死去,死因不明。因此,窦姬所生的刘启就成了汉文帝的长子。
第二年,文帝立刘启为皇太子,母凭子贵,窦姬也被册封为皇后。
汉文帝在位期间,窦皇后还是很本分的,最多就是提拔了一些窦家的子弟,因为这时候她的婆婆薄太后还在世,威慑力很大,窦皇后也不敢过问朝政,安安心心在宫中当她的皇后。即便如此,她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她不知怎么生了一场大病,双目失明,文帝对她也不再宠爱,虽然贵为皇后,但宫中受宠爱的慎夫人和尹姬有时候反而会压她一头。
文帝死后,景帝继位,窦皇后以景帝生母、前朝皇后的身份,升格为窦太后,这一下子就时来运转了。尤其是两年之后,薄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更是成了地位最尊贵的女人。
从此之后,窦太后开始展现她在权谋方面的天赋,仗着皇太后的身份,不仅国家大事她要过问,就连重要官员的任免都是她说了才算。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之言,结果终景帝一朝,诸位儒家博士皆在官待问,没有被重用的。有一位研究《诗》的儒生叫辕固生,因为对《老子》中的言论不敬,结果被窦太后关进了野猪圈中,幸亏景帝偷偷地给了他一柄利刃,这才逃过死劫。
汉景帝死后,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窦太后也升级为窦太皇太后。如果说汉景帝时期,窦太后只是干涉朝政,那么在汉武帝时期她就是全权把持朝政了。
武帝继位时只有16岁,年轻气盛,想要和这位祖母掰掰手腕,在朝政上实行新政,并且任命了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并试图自己处理政事而不向祖母汇报。然而,仅仅几个月之后,窦太皇太后强势反击,将赵绾、王臧下狱,逼二人自杀,倾向武帝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免职,武帝所推行的新政亦全部废除。
从此之后,汉武帝再也不敢伸手攫权,老老实实地任由窦太皇太后摆布。终于在他即位六年之后,窦太皇太后驾崩,武帝才终于可以一展胸中抱负。
窦漪房从一名普通宫女,成长为窦皇后、窦太后、窦太皇太后,一步步走来,其中当然有极大的运气成分,但她本人能够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在权力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且步步推进,逐渐掌握了至高权力,足以说明她是一名权术高手。自秦以来,女子当政,吕后是第一个,窦太后是第二个。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一路谨小慎微,为自己的儿子扫平障碍。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也是普通人家出身,刚成年时,就在其母臧儿的主持下,嫁到一户普通农家金王孙家里,没过多久,王娡便生了大女儿金俗。
但是,有相士对说臧儿,“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于是,臧儿就把王娡接出来,送入了当时尚是太子的刘启后宫中。刘启对王娡很是宠爱,封其为美人,两人共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刘彻。
王娡只是个美人,她生的儿子刘彻就是庶子,所以尽管后来刘启成为了汉景帝,她的地位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王娡升级为王夫人,刘彻升级为胶东王。
看起来母子两人的地位也就到此为止了,但还是那句话,运气到了谁也挡不住。
景帝有一个姐姐叫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刘嫖,竟然拒绝了这门婚事。刘嫖大失面子,转而将阿娇嫁给了刘彻。
刘彻当时只有四岁,还不懂事,但刘彻的母亲王娡却大喜过望,这可是送上门的好事啊,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两家成了亲家之后,长公主刘嫖多方运作,竟然说动了景帝废长立幼,改立刘彻为太子。在此之前,为了让这件事更加名正言顺,景帝先立王娡为皇后,这样一来,刘彻就成了景帝唯一的嫡子,毕竟正牌的薄皇后无子,早已被废了。
王娡做了九年皇后,景帝驾崩后,刘彻以太子的身份继位,尊王娡为太后。
王娡虽然贵为太后,但在权力方面她没多大建树,因为她的婆婆窦太皇太后正如日中天,把控着朝中的一切权力。王娡曾扶持自己母亲家的弟弟田蚡为太尉,但后来也被窦太皇太后免职了,只能以列侯的身份在家闲居。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六年窦太皇太后病逝,王娡才开始舒舒服服地当起了王太后。
和其他皇后、太后一样,王娡也培植自己的外戚,比如田蚡等,但她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掌权,而是做儿子刘彻的政治后盾。在窦太皇太后掌权期间,她周旋于儿子和婆婆之间,一路谨小慎微,不断为自己的儿子扫平前路的障碍。最终,母子同心,熬死了窦太皇太后,把大权送到了儿子刘彻的手中。应该说,武帝能在窦太皇太后死后迅速掌握大权,与王太后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王太后并不热衷于权力,也不想跟儿子刘彻争权,但并不表示她没有威严。武帝有龙阳之癖,其中一个男宠叫做韩嫣,奸情传到王太后耳中后,王太后大怒,派人赐韩嫣死,武帝亲自去求情都没用。
元朔四年,即汉武帝即位十六年之后,王太后崩,与汉景帝合葬阳陵。
综上所述,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都是非常有福气的女人,她们出身低微,却都能走上大富大贵的巅峰,冥冥之中运气占了绝大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也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当运气来临的时候,能够把握得住,这很不简单。
如果非要将三人的能力做一个排名的话,我认为应该是:窦太后第一,王太后第二,薄太后第三。
-----
网友解答:
-----
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中讲述了“杀父娶母的情节”。索福克勒斯将男孩爱恋母亲,排斥父亲的现象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也称之为“弑父恋母情结”。通过“俄狄浦斯情节”,我们也可以看出母亲对于儿子的影响。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母亲对于儿子的影响都非常大。一个聪明的母亲会是儿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一个愚蠢的母亲也可能坑害儿子一辈子。历史上坑爹的儿子非常多,坑儿子的母亲也不少。
聪明的母亲,往往会生下相对聪明能干的儿子,比如王皇后与汉武帝、薄太后与汉文帝、窦太后与汉景帝等。强势的母亲往往可能生下相对弱势的儿子,比如吕后与汉惠帝、武则天与李显、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
两汉王朝出现一个相对奇怪的现象——不断出现强势的皇后,后权一直影响着皇权。两汉历史上出现了吕后、孝文薄太后、窦太后、孝景王皇后、孝元王皇后、窦太后、马太后、邓太后、梁太后、何太后等。有些太后曾经执掌汉家大权,有的太后曾经左右两汉朝局,有的太后影响力颇大。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成就,跟自己的母亲有一定关系。若是没有自己的母亲,他们三个的皇帝生涯会波折很多,甚至有可能无法成为皇帝。薄姬薄太后、窦漪房窦太后、王娡王太后,都是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后,曾经一度左右西汉中前期的朝政。
三位太后辅佐自己的丈夫、儿子,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盛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等。三位太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三位太后谁最厉害,谁又最强呢?
薄太后原本是魏王豹的妃子。魏王豹被击败之后,薄姬成为刘邦的俘虏,进入洗衣房工作。薄姬抓住了机遇,以“梦龙入怀”的谶语成功赢得了刘邦的欢心,并且生下了儿子刘恒。薄姬本人不受刘邦宠幸,她却甘于平凡。在薄姬的调教之下,汉文帝刘恒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皇子。
薄姬和汉文帝依靠出色的政治智慧,成功地躲避了“立储风波”,也躲过了西汉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最疯狂的高后七年,刘恒和薄姬成功地躲过了吕后的屠刀。刘恒和薄姬不仅躲过了吕后的屠刀,还躲过了诸吕作乱。两人始终置身于事外,而且最终成为了胜利者,成功入主未央宫。
汉文帝入住未央宫之后,薄姬成为薄太后。此后,薄太后基本上退居幕后,偶尔会有所表现。薄太后基本上不过问政治,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太后。薄太后展现自己的才华,主要在前期。薄太后非常善于包装自己,也非常善于营销自己,也是一个识时务的女子。
王娡王太后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女人,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机会的女人。王娡原是有夫之妇,被母亲逼迫着改嫁汉景帝。王娡和妹妹嫁给汉景帝之后,都受到极高的宠爱。王娡生下了三女一男,男孩子便是汉武帝。
汉武帝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在王娡和窦太主的运作之下,刘彻被立为皇太子。相比较于王娡,皇长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则要愚蠢得多。栗姬先是得罪了窦太主,后来又得罪了汉景帝。由于栗姬的愚蠢和无知,王娡看到了逆袭的机会。王娡迅速拉拢了窦太主,两人组成了攻守同盟。
窦太主和王娡两人瞅准了机会,将栗姬和皇太子刘荣拉下马。王娡也非常善于营销自己,将“梦日入怀”告诉了汉景帝。“梦日入怀”的说法成功地吸引了汉景帝的注意,汉景帝对这个“梦日入怀”刘彻也高看一等。经过窦太主和王娡运作,刘彻成功上位,成为皇太子,王娡也被立为皇太后。
汉武帝即位之后,王太后便不甘寂寞,大力提拔王家人和田家人。王娡的女儿平阳公主嫁给了卫青,隆虑公主嫁给了窦太主之子,哥哥长王信被封为盖侯、弟弟田蚡被封为武安侯,弟弟田胜被封为周阳侯。田蚡更是成为丞相,成为汉武帝一朝的重臣。田家人和王家人都成为当时名门望族。
王娡积极扶植外戚势力,成为汉武帝统治的基础。王娡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了政治障碍,周旋于皇帝和太皇太后之间。汉武帝能够成为皇帝,离不开自己的母亲王娡;汉武帝能够坐稳皇位,也离不开母亲王娡。
王娡确实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母亲,没有王娡就没有日后的汉武帝。汉武帝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母亲。王娡辅佐汉武帝登上帝位,也辅佐汉武帝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汉武盛世。王太后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厉害的太后。
相比较于王太后和薄太后,窦太后无疑更厉害,影响力也更大。早在代国时期,窦太后就展现了过人的才华。汉文帝登基之后,窦太后被封为皇后,儿子刘启被封为皇太子。除此之外,窦太后的另一个儿子被封梁王。梁王刘武和汉景帝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也是当时有影响力的人。
窦太后被封为皇后之后,整个窦氏家族也都纷纷身居高位。窦广国、窦长君和窦少君都成为汉文帝一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窦太后逐渐失明,也逐渐失宠。但是,这并没有危及窦太后的皇后大位。汉文帝一朝,窦太后一直身居幕后,是汉文帝的贤内助。
汉文帝去世之后,窦太后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被尊为太皇太后。窦家人纷纷封侯,且身居要职。窦广国被封为章武侯,窦彭祖被封为南皮侯,窦婴被封为魏其侯。窦婴更是成为汉景帝一朝的重臣,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参与平定七国之乱。
汉景帝一朝,窦太后的影响力极大,甚至直接影响了皇太子的人选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窦太后曾经多次举荐窦婴,希望以窦婴为丞相。窦太后还希望以梁王刘武为皇太弟,成为大汉王朝的储君。由于窦太后的缘故,汉景帝始终为储君一事犯愁。
在窦太后的庇护之下,梁孝王刘武成为大汉的第二号人物,窦太主刘嫖也成为一时显赫的人物。窦太后、窦太主、刘武不仅可以左右政局,也可以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窦太后母子三人结成的政治联盟,足以让汉景帝心生畏惧,也足以改变朝廷的政治风向。
为了讨好窦太后,汉景帝也不得不拉给予刘武、刘嫖极高的封赏,不断提拔窦家人。刘武去世之后,汉景帝按照窦太后的意思封赏他的五个孩子,封赏刘嫖。汉景帝晚期,曾经想摒弃黄老无为思想,重用儒生博士。皇太子刘荣被废的幕后老板,就是窦太后和窦太主。刘彻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太子,也和两人有极大关系。
汉武帝登基之后,窦太后不仅站到了台前,还掌握汉朝的大权。汉武帝登基前期,国家大权一直掌握在窦太后手中。汉武帝和王太后在窦太后面前,就是两个随意拿捏的玩偶。汉武帝想推行新政,重用儒生。窦太后则坚守黄老思想,亲手扼杀了新政,逼死了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丞相窦婴、太尉田蚡都被免职。
窦太后扼杀了新政,继续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任命信奉黄老思想的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新政被扼杀之后,汉武帝也只能暂时蛰伏。窦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才真正掌握了实权,成为我们见到的汉武帝。
窦太后经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是三朝最有影响力的女人。窦太后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并且掌握了国家大权。窦太后的权力并不比吕后差多少,结局却比吕后要好得多。
相比较来说,窦太后比薄太后、王太后更加厉害,也更加有手腕。整个西汉一朝,窦太后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皇太后,也是最有权力的皇太后之一。如果非要挑一个比窦太后更加有能力的太后,可能就是吕后。王太后和薄太后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皇太后的分内之事,窦太后则更像一个政治家。
窦太后辅佐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位皇帝,是黄老思想的坚定支持者,也是文景之治的重要推动者。窦太后推动了文景之治,也为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
网友解答:
-----
这三位皇帝是两对父子!他们把被吕后搞得混乱不堪的汉朝带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不过,这三位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妃子(其中有两个还是二婚)所生,一开始他们本来是轮不到皇位的,但由于他们表现突出,聪明能干,因此最终被立为皇位继承人。
好象老天偏偏把皇位都降临到他们头上一样,其实是受他们母亲的影响,因为他们的母亲都有相应的表现和性格。而且这三位皇帝的政绩都比较突出,前两位皇帝有“文景之治”,汉武帝更有开拓西域之伟功。
他们三位的母亲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刘恒的母亲薄太后为人低调,“无欲无争”。
早在起义之前,刘邦就娶了吕雉。后来与项羽交战,妻儿被项羽抓去当作人质,可刘邦丝毫不着急,心想天下女人多的是,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项羽真是拿刘邦这个流氓没办法。
果然,刘邦每当看到有几分姿色的女人,便纳为己有,先是戚姬。后来抓获魏王魏豹,看到他的老婆薄姬这个苏州女子很漂亮,便纳入后宫。
可是薄姬并不与其她女人在刘邦面前争宠,于是差点被刘邦忘了。好在有一次,刘邦的几个小妾谈论起薄姬来,说她呆在织布坊里没见过皇上。谁知这话被刘邦无意间听到。
于是刘邦立即来到薄姬房间,薄姬见大驾光临,便趁机主动讲起了她昨晚所作之梦,说她梦见一条龙盘在她肚子上。刘邦说:“那好,我便成全你!”边说边抱她上了床。
(薄姬)
没想到就这一次,薄姬就怀上了,十个月后为刘邦生下了个胖小子,取名刘恒,这一年是公元前203年。不过刘邦对这个儿子并不在意,因为吕雉和戚夫人都已为刘邦生下有儿子,刘恒已经是第四个儿子了 。你一个妃子所生的儿子,他几乎有点瞧不上。
而薄姬自从生下刘恒以后,也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刘邦了。
幸运之事悄悄降临在刘恒头上!
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代地(今河北)陈豨叛乱,可是这个地方靠近匈奴,刘邦的几个儿子都不愿意到这里来当王。刘邦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刘恒,于是封时年8岁的刘恒为代王,让他就藩代地。
刘恒也很知趣,知道自己不甚得意,心想:也好,代地就代地吧,虽说是块“鸡肋”,总比没有强,我好好经营便可。于是刘恒带着也受冷落的母亲薄姬驻扎于晋阳(今太原),这一去就是15年。
薄姬也确实能忍!即便她不受刘邦宠爱,也不象戚夫人和吕后等女人那样去争宠,她默默无闻的生活在儿子身边。
刘恒被封为代王的第二年,汉高祖就去世了,那些受到汉高祖御幸的爱姬如戚夫人等,都被吕后恨得咬牙切齿,被幽禁不准出宫,儿子刘如意也被吕后毒死。而薄姬因为很少被刘邦见爱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前往封地代地,去当代王的太后。
刘恒也因为母亲薄姬与刘邦的冷漠缘故,而未受到吕后的打击。
其实薄姬是一个很精明的女人,当初为了让魏豹能够娶她,便和母亲放言说她们算过卦,称薄姬将来会生天子。再就是在刘邦喜欢的两个妃子面前表现出默默无闻之可怜相,给自己营造机会,然后见到刘邦时又聊起梦见苍龙之事。这些很可能就是薄姬的手段。
但是,当薄姬看到吕后心狠手辣,戚夫人又最受刘邦宠爱,这种斗争太激烈,于是她带着儿子选择了低调和忍受。
而且刘恒受其母亲影响,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不跟其他的皇儿争宠,一心在代地管理社会,大力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自身恭俭作则,把代地管理得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还因此获得了治国经验。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刘邦的旧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携手推翻了吕氏势力,同时废黜了吕后所立的小皇帝刘弘,因为刘弘并非汉惠帝之后,不符合皇位继承法统,然后拥立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刘恒当皇帝。
所以,任由吕后怎么心狠手辣,戚夫人如何受宠,但笑到最后的还是低调、能忍的薄姬。
三朝元老窦太后。
窦太后名为窦漪房,是吕后独揽大权时,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伺候吕太后的宫女,也叫她窦姬。
后来吕太后欲赏赐一批宫女给各诸侯,窦姬也在其中。她请求遣送的官员把自己送到离家乡近的赵国去,却没想到官员误把她送到了代地刘恒那里。
被刘恒临幸后的窦姬,为刘恒生下了一女(馆陶公主)二子(刘启和刘武)。而由于之前刘恒的四个儿子都夭折了,于是窦姬的长子刘启被立为了太子,窦姬也被立为了皇后。
后来,窦皇后因病失明,也因此逐渐被汉文帝冷落。此后,窦皇后经常由小儿子梁王刘武在身边照顾,所以窦皇后十分宠爱刘武,赏赐了刘武不计其数的财物。
(窦姬)
梁王得宠,大兴土木,国土更是达到了40多个县域,出行的规模比过皇帝,珍宝财富比京师还多。
窦太后宠爱刘武,以致希望汉景帝刘启将来能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于是在一次宴会上,窦太后就向汉景帝提出了心中的想法。汉景帝为了不让窦太后生气,便当即答应了母亲这个要求。
当然了,汉景帝当时其实是哄窦太后开心而已,因为汉景帝有儿子,不可能传位给弟弟,这有悖于继承法统。
当汉景帝废黜刘荣太子位后,窦太后充满希望地再次向刘启提出,要求正式确立刘武为继承人地位的问题。
汉景帝又不好当面拒绝,借口说这么大的事情需要在朝廷上让众大臣讨论,自己虽然是皇帝,但不私自作主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大汉江山的问题。
因为汉景帝知道,如果当面拒绝母亲的要求,那母亲肯定会跟自己闹个没完。
当然,立刘武为继位人这个问题显然是通不过众大臣的,就连窦太后的侄子窦婴都极力反对。窦婴对景帝说:“先皇打下了大汉江山,并立下了父传子之规定,陛下怎么能违反您爷爷呢?”
窦太后为此对窦婴不满,于是在朝廷官员册上删除了窦婴的名字。后来,汉景帝令窦婴率军平七国之乱时,窦婴称自己担当不了这个军职,并说:“官员名单上已经没有我的名字了。”窦太后得知时,觉得自己对窦婴太过分了。
但刘武自恃有窦太后的撑腰,还是派人刺杀了反对他的袁盎等十个大臣。
对于弟弟刘武刺杀朝廷重臣,刘启大怒,下令要调查治罪。刘武便请求窦太后说情,同时交出了两个“替罪羊”。后来在姐姐馆陶公主和窦太后的调解下,汉景帝刘启才作罢。
事后不久,刘武入京向景帝请罪,到了函谷关却改乘布车,并只带两个骑士进入长安,害得窦太后派来迎接的人找也找不到,于是窦太后哭着说:“我刘武儿果真被皇上杀了!”
景帝一时分辩不清,甚觉忧惧。岂知次日,刘武便背着刑具到宫阙请罪来了。窦太后和景帝见刘武安然无恙,都十分高兴。
(窦太后)
窦太后这才觉得错怪了景帝,从此对他多有退让。
不过,景帝跟刘武的关系终究还是不如以前了,甚至要他別呆在京城里,赶紧回封地去。刘武回到封地后不久,便抑郁而死了。
窦太后得知刘武之死讯,也不好责怪景帝,只是不肯进食,直到景帝都封刘武的五个儿子为王,又让刘武的五个女儿都吃汤沐邑,才开心起来。
后来景帝由于死得早,临终前把大权交给窦太后,由她辅佐年轻的汉武帝刘彻,因为汉武帝才16岁。但是祖孙两的主张不同,汉武帝主张儒家思想,而窦太后则主张黄帝和老子的思想。
只是窦太后除了坚持自己的主张外,也一边尽可能的搞好与汉武帝的关系。而汉武帝也不跟祖母明斗,毕竟她是自己先帝的母亲,只得仗着年龄优势,去耗死她,到时候才全面推行自己的新政。
从有夫之农妇变为皇后的汉武帝母亲王娡。
王娡在生下汉武帝刘彻以前,本来已经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农民 ,而且两人有了一个女儿叫金俗,日子也还过得可以。
但是,王娡的母亲臧儿有一天去看相。母女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那算命先生看出来说,王娡乃大福大贵之人,将来会生下一个天子。王娡的母亲这时又对王娡说,她娘家原本是名门,后来才家道中落。
王娡听了算命先生和母亲的话,便表示尽最大努力去试试看。
于是王娡的母亲托关系把女儿送入了当时的太子刘启的宫中。由于王娡聪明伶俐,很快便赢得了刘启的宠爱,被太子封为了美人。几年后,王娡为刘启生下了三女一子。
(王娡)
王娡在怀刘彻时,故意对刘启说,梦见了一个太阳扑入她的肚里。太子刘启说:“此乃贵显征兆!”
聪明的王娡看出窦太后在朝中很有权力,于是尽力取幸于窦太后。有一次梁王刘武因为刺杀袁盎一事,被汉景帝追查。窦太后和刘武知道王娡很受皇上的宠爱,于是托人找到王娡的哥哥王信,要王信求王娡在景帝面前劝说,不要把刘武刺杀的事穷追到底。
王娡知道窦太后很宠爱刘武,便答应帮忙。果然,汉景帝在王娡的劝说下,就此放过了刘武,窦太后因此很感激王娡。
公元前153年,也就是刘启即位的第四年,汉景帝刘启看到刘彻聪明伶俐,于是在立长子刘荣为太子不久,接着又立刘彻为胶东王,并封王娡为王太后。
刘启的姐姐刘嫖馆陶公主看到刘荣被立为了太子,可幸的是18岁了,尚未婚配。于是她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等刘荣当上皇帝,那自己的女儿便是皇后了。
谁知馆陶公主把此事跟刘荣的生母栗姬一说,竟遭到无情的拒绝。原来,栗姬因馆陶公主多次进献美女给景帝,正在气头上。
馆陶公主不甘失败,于是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而王娡看到馆陶公主跟景帝的关系很好,说话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刘彻才4岁,但也答应了这门亲事,主要是看到了将来的希望。
关系确定后,馆陶公主便开始进攻了。她经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聚集各位贵夫人和宠姬,怂恿侍从进行诅咒和施用媚道之术。
但是景帝也没有立即相信姐姐的话,况且以前跟栗姬的感情也还不错。只是有一次,景帝生病时对栗姬说,他死后要她好生对待其他的皇子们,而心中有气的栗姬并未答应,而且出言不逊。
馆陶公主不仅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还不时称赞王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彻。而景帝也确实认为刘彻德才兼备。
在馆陶公主的多次怂恿下,景帝最终在前150年,废掉太子刘荣,改立7岁的刘彻为太子,又立王娡为皇后。
王娡最终从农妇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皇后。
所以,就算天上会掉馅饼,但也还要自己尽力去接取,不能光等待。
------------------
推荐阅读:
俄乌冲突近尾声,美国的“海马斯”运抵乌克兰,俄军将如何应对?
上一篇:树一直在脱皮,为什么会越来越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