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秦国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战国时的秦国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网友解答:
-----
战国中后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开始迅速崛起,然而未曾出过昏君的秦国,为何仍然用了足足七世一百二十余年才完成统一呢?原因便在于,秦国崛起的同时,山东六国中魏国、齐国、赵国也曾先后强盛,再加上山东六国合纵抵御秦国东出,导致以一隅敌天下的秦国始终无法对山东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事实上,秦始皇继位前的六代国君,尤其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四代国君,在坚持发展自身国力的同时,始终在不断蚕食列国国力,这才使得秦国在秦始皇时期,拥有了以一敌六的实力,进而一统天下。
秦孝公嬴渠梁:持续消耗魏国国力,秦国东部压力骤减
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商鞅推行变法,奖励耕战、迁都咸阳,建立县制、加强集权,开阡陌、促生产,通过彻底的变法,使得秦国开始走上富强之路。然而,此时的秦国虽然完成了变法,但只是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由于秦国羸弱,想要一统天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其面临的首要对手,便是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
进入战国之后,虽然中原霸主晋国已经解体,但新生的魏国给秦国带来的压力,却一点也不比晋国少。由于河西之地的丢失,秦国不仅东出之路断绝,甚至连拒敌于国门之外都很难做到,虽然秦献公多次发动收复河西的战争,可面对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秦国始终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趁着魏国与赵、齐等国征战之机,秦国迅速完成变法,并趁着“桂陵之战”后魏国军队被诸侯联军包围于襄陵之机,夺取了魏国河西的少梁和安邑,但刚刚完成变法的秦国显然还不是魏国的对手。魏国在赢得襄陵之战后,便又迅速收复了河西失地,秦国仍然无法与之匹敌,而魏国也不过是由于国力损耗,对秦国从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而已。
直到秦孝公晚年,魏国由于在前342年的“马陵之战”中惨败,紧接着又被齐、秦、赵三国夹击,接连遭遇战败,连年征战之下,魏国这才彻底失去了霸主地位。即便如此,秦国夺取战略要地河西之地,已经是秦孝公去世之后,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的事情了。
秦惠文王嬴驷:
五国合纵迫使秦国放弃东出,战略重心转向南北
秦孝公去世之后,其子嬴驷即位,虽然族灭了商鞅,却将其变法成果保留了下来。在地位稳固之后,又任用公孙衍于“雕阴之战”中大败魏军,这才使得河西之地重新回到秦国之手,然而魏国战败之后,却接连与三晋、齐楚等国修好,山东六国逐渐形成联手抗秦之势。
面对山东列国的合纵,秦惠文王则通过重用张仪,以连横破之。后张仪游说魏惠王不成,秦遂于前322年发兵攻魏,夺取曲沃、平周,意图迫魏就范。与此同时,魏惠王有感于惠施联齐、楚抗秦策略失败,遂任用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楚)”的策略,起用张仪为相,而张仪的根本目的乃是以连横之势破坏合纵。
前319年,由于秦国的东扩和张仪的连横,在齐、楚、燕、赵、韩等国的支持下,魏惠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推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并联络义渠自侧背进攻秦国,形成前后夹攻。结果,由于楚、燕持观望态度,义渠又收受重礼出兵较晚,导致三晋军队在修鱼被秦国击败,被斩杀近25万。
五国合纵攻秦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秦国当时面临的局面同样极度危险,一个处理不慎,便有亡国之危。因此,为了避免引起列国更为剧烈的反弹,秦国只好将战略重心转向南北两端,进而通过灭蜀败楚、伐取义渠扩充国力,消除侧背威胁,同时继续蚕食魏国国力。
秦武王嬴荡:整顿内部继续扩充国力,拔取宜阳再度谋求东出
武王嬴荡虽然因举鼎绝膑而亡,导致一直以来评价不高,但实际上对于秦国的贡献一点也不小。即位之初,便通过连越制楚而使秦国东南威胁消除,并通过平定蜀地叛乱、设立丞相,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等方式,进一步扩充了秦国国力。
在内部稳定、国力日渐强盛之后,秦武王嬴荡开始再度谋求东出,而这次他的目标是韩国军事重镇宜阳。宜阳乃是周王畿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出兵函谷关,就必须掌控此地,如此才能确保物资和兵员的输送通畅。
此后,秦武王嬴荡先以丞相甘茂瓦解韩魏联盟,促使魏国答应出兵助秦攻韩,后以甘茂为主将,率兵斩首韩军六万,攻取韩国宜阳,设立三川郡。之后,秦军又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并筑城,韩襄王则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拿下宜阳后,周王畿已是近在咫尺,秦武王嬴荡遂于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率兵来到周王畿,进而成为了继楚庄王之后,第二位“问鼎中原”的君主。要知道,九鼎乃是象征国家政权、天子权力的传国重器,秦武王嬴荡虽然最终因举鼎绝膑而亡,但此举无疑极大动摇了周天子统治的正统性。
秦昭王嬴稷:齐赵先后退出争霸行列,秦国国力力压山东六国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延续了秦武王嬴荡的东出之策,在王位稳固之后,便开始频繁向魏、韩、楚、赵等国用兵,先后攻占蒲阪、阳春、封陵、武遂、穰城、襄城等地,齐、韩、魏等国深怕秦国继续东进,遂于齐闵王三年(前298年)再度合纵攻秦。此战历时三年,齐、魏、韩、赵、宋五国联军在齐将匡章的率领下,最终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
秦昭襄王战败之后,不得不再度休养生息,并与楚、齐交好,历经数年准备,于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再度东出,趁楚国、齐国无力关注中原之际,再度大举进攻韩魏,先于“伊阙之战”中歼灭韩魏联军24万,后在数年内连下韩国的宛、邓和魏国的桓、轵等大小61座城邑,韩魏两国日衰。与此同时,秦昭襄王又与齐国并称东西二帝,意图瓦解齐国与列国关系。
中原各国深怕齐秦两国联手,魏赵于是再度联合各国共同反秦,苏秦也说服齐湣王自去帝号,与列国联手反秦。于是在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再度联手攻秦,然而由于诸侯联军各怀鬼胎,此次合纵在逼退秦国后,最终不了了之。
此后,中原列国再度陷入混战,秦国则趁齐国得罪三晋和楚国的情况下,联合燕、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连下七十三城,齐国就此国力大损。
齐国退出争霸行列后,秦国继续向东蚕食,虽然赵国此时已经崛起,并在269年的“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国。但秦昭襄王却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先于“鄢郢之战”中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国都;又在“华阳之战”中歼灭魏、赵联军15万,夺取南阳地区;后在“长平之战”中歼灭战赵国大军45万,结果三晋、楚国国力被大肆削弱,新晋强国赵国也就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接连与齐、魏、楚、韩、燕等国交好,再度合纵抗秦。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秦昭襄王见赵国违约拒绝割让六城,遂起兵二十万攻赵,“邯郸之战”双方激战三年,因魏、楚援军到来,秦国战败。兵败之后,秦国遂与赵国修复关系,送嬴异人入邯郸为质。此后,秦昭襄王继续蚕食三晋,连败韩、赵、魏三国。
秦昭襄王在位长达五十六年,在位期间接连战败山东六国,虽然由于常年征战,导致秦国国力有所损耗,且在诸国合纵之下几乎丢掉所有战果,但山东六国的国力损耗比秦国还要严重,尤其是齐国和赵国的惨败,使得秦国国力开始力压山东六国。
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抵御六国合纵,持续恢复国力
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两代秦王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却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孝文王在位仅有一年(正式即位仅三天),但却停止了对山东各国的攻伐,使得秦国国力得以一定程度恢复。
秦庄襄王即位之后,东周君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得知后命令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后延续了孝文王休养生息的策略,直到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恢复了元气的秦国才再度大举进攻魏国,魏国则以信陵君为将抵御秦国,赵、韩、楚、燕也纷纷出兵救魏。
秦军与五国联军于黄河以南大战,秦将蒙骜战败而逃,信陵君率联军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后信陵君声威大震,结果反遭魏王猜忌而被罢免,交出兵权后的信陵君郁郁不乐,整日饮酒作乐,最终因酒色过度而死。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而死,去世后秦始皇嬴政即位,吕不韦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数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攻占上党郡、重建太原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山东列国于是在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再次组成赵、魏、韩、楚、卫五国联军,由赵将庞煖指挥攻秦,联军绕道蒲阪、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打了秦国一个措手不及,秦军则集中精锐军队,突袭联军之中最为强大的楚军,楚军得知后撤军,列国军队军心动摇之下最终撤军。
至此,历经六代秦君努力,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即使合纵也很难击败秦国,秦始皇亲政之后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最终得以成功兼并天下。
-----
网友解答:
-----
秦国在163年的历史中没有出过一个昏君,也没能统一天下,这个问题不在于秦国出没出昏君,而在于这一时期里秦国的综合国力如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力差别很大,因此曾出现了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其中的宋襄公也只是凑了个数而已,并没有称霸。其他的称霸,也只是名义上联合几个大小诸侯设坛订盟,没有做出以武力称霸全国的举动。
当时的秦国也属于这种情况,当年秦晋的倄山之战就说明了问题。公元前628年,(周襄王二十四年)秦穆公利令智昏,听说郑国和晋国两国的国君新丧,不听丞相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主地位,决定打击秦国,为不使秦国注意,决定待秦军回师时,在倄山险地设伏围歼。
十二月,秦国派孟明视等率兵出袭郑国,次年春通过倄山险道,越过晋国南境,大军抵达滑地(今河南偃师)却遇到往周地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机警的弦高意识到秦军是偷袭本国的,便假做郑国派来劳军的使者,一面派人驾快马回郑国报警。孟明视知郑国有备,只好率兵回返。
晋国探知秦军回返,便即刻派
名将先轸率兵秘密赶至倄山布下伏兵,并联合当地戎羌埋伏于峡谷两侧,只待秦军过境。
秦军回返,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段,马上封锁峡谷两头,先轸命点起号炮,突然发起攻击,晋襄公身穿重孝临阵督战,晋军将士人人奋勇个个当先,秦军大乱,隘口被封,进退不得,全部被晋军歼灭!
这一战只逃出孟明视几个将官。
此战之后,秦穆公悲愤不已,对大臣们表示自责,慰问孟明视等将领,准备重整军伍,以待时机。但直至赢政即位,也并没有统一天下之意。灭六国,成帝业是在李斯担任秦王的客卿时对秦始皇提出来的建议,秦王纳其言而逐步进行的。
-----
网友解答:
-----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的热心朋友已经非常多了,答案内容也很丰富。我尝试换个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而且要借用当事人自己的观点来回答。因为有个当事人已经把这个演进过程说的非常清楚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秦国在嬴政主政期间,曾经因为郑国渠的原因(其实是政治上贵族势力和外来人才之间的斗争),差点要闭关锁国。好在嬴政头脑清醒,加上又有李斯这样一大波外来人才,最终安然渡过危机。李斯在其《谏逐客书》开篇,就已经把前面几任君侯的事迹和施政方针都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一遍。原文如下: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简单归纳下李斯所论述的秦国发家史的要点:秦穆公在位时主要是“并国”,即蚕食鲸吞周边各个部落及小国,扩大了疆域(势力盘子);秦孝公则着手变法,统一并规范原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形成一致的文化力量,并从这个时候开始东进,蚕食临近的诸侯领地;秦惠王依旧执行的是势力扩大的政策,只不过这个时候吞并的是有些实力的国家,同时与东方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并引来六国集体出兵攻秦的结果;秦昭王的时候,更多着眼于国内政治势力的斗争和平衡,开始从传统贵族分封转向中央集权,并且重新开始分化进攻东方诸侯国;进而到嬴政主政时,六国纷乱,一统天下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事情了。
历史上,所有的民族及国家发展史,到一定程度上都会发展演化成为扩张史。这种扩张,一般意义上是政治、疆域、经济或者文化上的扩展,但表现出来的时候常常是军事上的扩展形式。看看秦国从最开始的西域放马的部落酋长,演进为有势力的小国家(秦穆公和孝公时发展成为“公”,但依旧尊周),到秦惠王及秦昭王时已经敢于裂土自封王,再到嬴政的时候,已经有称帝之志了。这种演进变化,即使领导者们的个人志向上的更高追求,也是国内各个势力的追求(谁都想封个侯,多拿点食邑和土地)上的演进,也是经济发展及国民发展空间的要求(人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就需要有更多可以化解矛盾的出口或者需求)。这样一步步,一点点,一代代,政治目标及诉求,和执行策略,通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拥有了饕餮一样的气质。而这样的趋势,是没有哪种势力或哪个人能够阻止或者改变的。
纵观后世,无论是草原上的铁木真,凤阳县的那个穷和尚朱元璋,林海雪原里的努尔哈赤;还有乘坐五月花号帆船到达大洋彼岸的那几百个新教教徒(那个星星条纹旗子的合众国,也同样是经历了早期艰巨、初期兼并、中期扩张、中后期内部势力争夺,再到最后成为准帝国),大概最初的时候初创者们都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在他们身后会展开一幅疆域辽阔的帝国蓝图。
所以说,是人创造了历史,也更是趋势成就了人。因而这个过程,要经过逐渐积累,逐步变化,秦亦然!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用!谢谢!
-----
网友解答:
-----
要完成统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是实力差不多的能在那样一个时代生存绝对不是侥幸。经过六世完成统一就很不容易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绝对是由量变引起质变这样过程。秦国由地处偏僻弱国而变为吞并六国的强国,秦国没有出昏君其它国家也全不是昏君也有励精图治面对秦国统一的进程也是全力阻止。
各个国家都是不同程度进行了变法图强,一旦发现秦国的企图各个国家会联合起来。就人们的思想观念来看长时间的分裂也习惯于各自为政,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如此艰难的事情六代人锲而不舍都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立大志并为其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变强大了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后世之君继承并且发扬。六国人才多在自己的国家不被重视重用一旦到了秦国却能发挥才能,为有识之士提供一个实现才华的平台。我想秦国能统一六国来源于它的包容与接纳,包容了不同接纳了一切。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可是这一准备却是六世。
-----
网友解答:
-----
统一天下不是一朝一夕、一鼓作气就可以的!
秦国本是僻居一隅的落后国家。虽然春秋时期也出现过秦穆公这样的霸主,使用百里奚、由余,向西“益城十二、开地千里”,但是身处中原和东方的各个国家,还多以“蛮夷”看待秦国。
可以说,当时秦国的底子是非常薄的。综合国力弱小:人口稀少,又爱私斗,经济落后,国家贫穷,制度也是半奴隶的状态。
秦国底子薄的同时,也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既得利益者并不太强大。
然后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开始,秦才一步步开始逆袭。
这是秦国全国上下以“耕战”为务,除了打仗立功获取荣华富贵,就是种地多获取粮食为光荣。
秦国一以贯之的东出之策,终于在秦孝公时迎来实质性进展。到了秦惠文王夺得西河之地,秦国获得了进一步东出的地利之便和基地,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秦国所有的国君都在为大一统努力和服务,这期间涌现的文武之材多如天上星斗,使用的各种政策也正确。
在自身实力的不断积累,山东六国的逐渐削薄,加以天下大势和时机,秦国终于可以灭六国,一统六合。
这中间也有六国各自作死的玩法,他们始终无法接受和明白当时出现的天下大一统的思想,国家也一天比一天衰弱,所以贾谊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
秦国自身的逐渐强大,六国自身的不断削弱,天下大势所趋的加持,加以各种人事制度,秦国经历6代163年方能统一天下。
-----
网友解答:
-----
两个原因吧。
第一,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壮举。而秦国作为第一个实验者,还需要一步一步摸索着前进。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统治方式至今依旧十分模糊,但周朝自从建朝伊始便将分封制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也就是通过分权来确保周王室对广大领土的名义上的统治。然而,秦国进行的,是另外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郡县制。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天下再没有诸侯,所有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臣子,都直接受皇帝的委派。由中央直接全权管理地方。
秦国之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灭国战争,其实当时的战国七雄都各自吞并了不少小国,但到战国时期,格局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此时虽然依旧存在着鲁宋薛等小国,但整个华夏已经被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瓜分。此时再想对其中一国动手,就会颠覆现有的平衡,因此各国都小心翼翼,既不允许自己被灭,也不允许别人灭国。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步一步完成统一大业,说实话,用六代人的时间已经算少了。
第二,山东六国的实力依旧十分强大。从当时的态势来看,其实秦国就是以一隅之地对抗着整个天下。诚然,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大增,在惠文王时期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在其他六国之下,到了昭襄王时期甚至已经将六国远远抛在脑后,但是这样的实力依旧不能形成碾压局势。且不说六国合纵之时声势非凡,单凭赵国一国,就将秦国阻挡在关中长达百年之久。要不是最后郭开弄权,赵王昏聩,杀死李牧,自毁长城,赵国依旧是秦国东出最大的阻碍。所以,虽然说不少书籍中记载某段时间之后“秦国为刀俎,六国尽为鱼肉”,这其实是很大的夸张的,至少在赵国灭亡之前,秦国还做不到随心所欲地蹂躏他国。山东六国,即便是韩赵魏三国,也早已延续数百年之久,根基十分深厚,要想彻底灭掉它们,非得付出百分的努力不可。
之后刘邦、朱元璋等人虽然也是以布衣出身取得了天下,但是说实话,他们遇到的对手,实力与六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秦国最终完成华夏一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
(全文完)
-----
网友解答:
-----
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一百多个好皇帝不能说明期间已经达到统一六国的实力了。像五霸时期,秦还得努力自保,最多也是好战分子,哪有能力谈统一六国,想想都害怕。历史就是由好多机缘巧合形成的,实力有了,有做为的皇帝出现了,于是统一就形成了
-----
网友解答:
-----
当年奥斯曼号称“十世英主”,也没能统一中东。相反,清朝在顺治、康熙两个小儿当皇帝,权臣治国的时候,完成了对中原的统一。所谓“没有昏君”,根本不是什么统一的必然条件。
战国时代,秦国没有昏君,但其他六国也没几个有昏君,多数还算能干。战国时有名的几个昏君,其实也要客观看待。
真正算昏君的,头号选项大概是燕王哙。燕王哙盲目相信了“禅让”的理论,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结果导致国内大乱,差点亡国。但燕王哙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无能之辈,只能算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而且希望改革燕国,宁可抛弃自己的尊贵地位。
还有齐缗王,在五国攻齐战争中差点让国家灭亡。但是齐缗王本身是雄主,多次击败楚国和秦国,灭亡宋国,并且和秦王并称“二帝”,让齐国版图和国势达到历史巅峰。齐缗王的错误,在于四处树敌,缺乏秦国那种外交手腕。
另一个是楚怀王,导致楚国国势衰败,自己还被秦国扣押,成了历史笑柄。但是楚怀王其实也是雄主,几乎灭亡越国,让越国失去七雄资格,而且多次击败其他诸侯,甚至楚军能攻到秦国首都附近。楚怀王的失败,也是外交的失败,再加上楚国自身改革不彻底。
可见,战国时代不仅人才辈出,各国君主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这相当于养蛊游戏,大家都是强者,但只有最强的才能脱颖而出。(陶慕剑)
-----
网友解答:
-----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秦国在周朝时期的历史并不算长。周孝王时期,秦祖先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封为附庸;公元前770年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正式被封为诸侯。
在秦国500多年的历史中,昏君本来就不多,比如秦厉共公、秦躁公等。正如题主所说,自秦献公开始,秦国国君就一路开挂,昏君几乎与他们绝缘。虽然出现过秦武功以“尚武比力”为后世留下不良名声的君主,但是其在位期间,发动宜阳之战,经略西南,自然称不上昏君。而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很短,对秦国历史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秦国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从亲献公废人殉、重变法,何其励志开创。秦孝公的“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后颁布《求贤令》,何其壮哉;秦惠文王合纵连横,可谓殚精竭虑;秦昭襄王远交近攻,制衡天下更是激荡人心......他们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国。
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秦献公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秦孝公则是实现变法强国;秦惠文王则利用合纵联合,开疆辟土;秦昭襄王实现了一超多强,“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到了秦始皇时期,统一已经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内因和外因共同对事物起作用。秦国的一统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在战国这个大舞台上,即使自己强大,仍然还要面对很多外在的阻隔和挑战。
秦献公旧贵族势力根深叶大,尾大不掉,无可奈何。外部只能接受他人“野夷人”的对待......
秦孝公变法初成,奈何天不假年,河西之地仍未尽得.....
秦惠文王连横风生水起,却遭公孙衍等多次合纵攻秦,给秦国很大压力;义渠对秦国的边境进行劫掠,甚至曾经侵入到秦国的洛河流域.....
秦昭襄王时期,“三贵”权利通天,却一心只为私利,隔国攻打,有战而无利;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合纵攻秦,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长平之战,赵国虽然战败,但是秦国也是尽举国之力,尽全国之资;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邯郸,信陵君窃符救赵,给秦国灭赵当头棒喝;公元前247年,信陵君联合五国在黄河以南反击秦国,秦国紧闭函谷关,不敢出门......
即便到了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时期,李信攻打楚国仍然被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遭遇大败,不得不派王翦率60万大军攻打楚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变为强国,但是在秦国的一统之路上,仍然面临很多强国的制约,早期的魏国,中期楚国和齐国,中后期的赵国等。
这些强国及其策略自始至终对秦国构成威胁,可见秦国想要一统天下并不能做到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通过自我变革和战争,使自己不断强大,使对立的诸侯国不断削弱才能实现。这样看来,六世而统也不足为怪了。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
网友解答:
-----
说句实话,这已经算快的了
其实非常有意思,战国七雄韩,赵,魏三个国家是从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分家而来的,燕国和齐国祖上也都是周朝的大贵族,可以说也是耕耘了几百年的老牌强国,只有楚国和秦国算是草根,根本没有接受多少中原文化,楚王就曾经说过,我蛮夷也
秦国呢,大家也知道原本不过是给周朝养马的马夫,因为烽火戏诸侯,每一次秦国的头领都来了,这才导致在东周建立以后划给秦国一大块地方,而且那一块地方还是有主的,是人家犬戎部落占领的。有了这个周王颁发的房地产证,也算是出师有名的,通过几百年的经营才有了当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本钱。
秦国在积累一统天下的本钱的时候,也不是一点错误都没放,也都是磕磕绊绊的,再加上你发展别人也发展,6国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垃圾也是很强的,包括进攻楚国的时候,一开始还打输了。
-----
网友解答:
-----
秦国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历经163年六代国君,最终由秦王政消灭六国完成统一,既有其偶然性的一面,同时也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们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种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什么统一六国的历史必然出现在了秦国的身上。
内因
地利之便
渭河平原素有关中之称,关中之意取自于四关之中,这四关分别是北方的萧关、西方的散关、南方的武关、东方的函谷关。它们依山顺势修建,依靠天然的地理优势,牢牢的扼守住了渭河平原的交通要道,使得关中沃野易守难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且,渭河平原土地肥沃,经过西周以及秦国数百年的开发,成为战国时期重要的粮食产地,秦惠王在位时就已经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稳定的粮食产出,为秦军东出征伐六国提供了物质保障。
尤其在韩国以疲秦为目的,向秦国进献郑国,弄巧成拙,修成郑国渠以后,关中彻底成为沃野,再无凶年,粮食产量足以支持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
商鞅变法
在秦孝公继位以前,秦国无论在政治或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商鞅变法渐渐扭转了这种局面,开阡陌,废井田,奖励耕战,在短短十几年内就改变了秦国落后的生产关系,并很快赶超了东方六国。
普遍推行郡县制,在核心领土上集小乡邑为县,以县令为长官;在新近征服的领土上设置郡,以郡守为长官。无论县令或郡守,均由国君统一任命,这大大削弱了旧贵族与地方豪强的势力,使得咸阳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
有了郡县制为基础,继而进行编户齐民,使得秦国境内所有百姓都登记在册,成为国家之民。这大大提高了中央政府征收税负的能力,更为秦军提供了稳定的兵员。
除此以外,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度,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还打破了贵族对爵位的垄断,使得平民也可以因军功授爵。士卒因此而勇于作战,使得秦军战斗力大大增强。
人才政策
从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开始,秦国大肆延揽东方六国人才,为兼并六国所用。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许多人才都对秦国的发展和强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君主靠谱
秦始皇之前的六代秦国国君虽然没有出现昏君,但真正做到励精图治的只有三位,而且这三位也都出色的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开秦国变法先河。秦惠文王在内延续并巩固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平定义渠,征服蜀地,使得秦国的后方更加稳定、强大;对外则用张仪的连横之策破六国合纵,进而削弱对秦国威胁最大的楚魏。
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对秦国能够统一六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位期间,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用以消耗削弱东方六国,连年的征战虽然使得秦国民生凋敝,但六国也一同衰落了,再也没有能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外因
地理之患
战国初期,三晋强国赵、魏、韩在地理位置上都很尴尬,他们之间互相牵制又都处于四战之地,来自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都存在着有成为敌人潜质的强国。齐国虽然背靠大海,又是传统大国,常常有偏安自保的心思。至于楚国,境内山河交错,再加上变法不彻底,楚王对地方的控制力远不如中原各国,因此自保有余,发动灭国大战还是很困难的。
变法不彻底
东方六国虽然也先后变法,但并不彻底,旧贵族、地方宗族豪强势力强大,对各国国政乃至军事仍旧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国君解决困难,但也会带来麻烦。
最主要一点,六国的改革不彻底,导致生产关系落后于秦国,又没有明确的奖励耕战制度,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项全面落后于秦国。
人才流失
东方六国由于公族势力强大,再加上国君昏庸,难容外人与平民染指权力,导致了大量人才流失,许多人最终为秦国所用,并成为秦国斩向六国的利剑。
如商鞅、范雎等人最初都是打算在魏国出仕的,但魏王和权臣出于各种心思最终都没能使用他们。还有张仪,本就是魏国贵族后裔,最后也选择了为秦国效力来施展抱负。
这说明以为国为首的东方六国在招纳和使用人才的政策上有很严重的问题。
昏君祸国
对比明君层出的秦国,六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祸国殃民的昏君。
燕王哙昏聩无能,将王位禅让给权臣子之,导致了燕国长达十几年的动乱,更被齐国趁机打进都城,间接导致本该联盟抗秦的燕齐结下血海深仇。
齐闵王暴虐无道,惹得五国联军伐齐,燕国大将乐毅趁机灭齐,燕齐血仇虽然报了,可齐国也彻底衰落,再也没有实力和能力抗秦。
楚怀王在即位之初,楚国国力尚算富足强大,但他用人不当,又优柔寡断,与秦国两次大战全部败北,致使楚国国势由盛转衰。在其执政晚期又被秦国诱骗囚禁,客死异乡。楚怀王个人的悲剧也是楚国彻底衰落的标志。
赵王迁于灭国危难在即,听信郭开谗言,自毁良将,有国君如此,赵国岂能不亡?
六国内斗
战国之初,魏国在魏武侯的经营之下成为六国霸主,一度几乎灭掉秦国,却在与齐国争霸的过程中接连失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战全部大败。魏国国势由此一蹶不振,逐渐失去了霸主地位。
齐国与燕国因为“子之之乱”结下血海深仇,燕昭王借五国伐齐的机会灭齐复仇,由此导致齐国彻底衰落,再无力与秦国争霸抗衡。
齐、魏两个大国在内斗中先后衰落,后发图强的赵国又被秦国亲自击败,长平一战四十万人被坑杀,能够阻挡秦军铁骑的三大强国全部衰落。秦国距离一统六国只剩一步距离。
总结:
战国大争之世,七大战国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曾经拥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又因为种种原因,有的把握住了,有的却将机会亲手葬送掉。秦国是幸运的,在数百年的战乱中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又是不幸的,最终在滥用民力与穷兵黩武中自我毁灭。
不论后世对秦评价如何,它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建立的制度也对其后两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国为中华民族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永远不应该被磨灭。
------------------
推荐阅读:
哪位大师来说说疫情这么多天,银行贷款,网贷,信用卡能暂停吗?
上一篇:哪个国家的奶源最好?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