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石守信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石守信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
网友解答: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北宋名将石守信就知道这个道理。他学习西汉萧何的故事,自污其身,“横征暴敛”,终于摆脱了朝廷的猜忌,安享晚年。石守信是个明白人啊!石守信是如何做到的,我们今天就讨论石守信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开国将领。开封浚仪人。隶属于枢密使后周太祖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初年(951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显德元年(954年),石守信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征讨北汉,在高平之战中有功,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同年师还后,又升任铁骑左右都校。后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宋太祖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石守信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961年(建隆二年)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太祖即位后,封他担任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三年(956年),石守信随后周世宗征南唐,任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以功升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得到世宗器重的,石守信也没有辜负后周世宗的期望。在世宗亲征御战淮南南唐的战斗中,做先锋,连战连捷,一路高升。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后周攻辽,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石守信再次勇敢出战,打退了契丹军,从契丹手中收复了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及瀛、莫二州,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同年六月,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柴荣驾崩,其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出任义成军(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在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中,是继李继勋、赵匡胤之后第三个建节的,而且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他作为赵匡胤的副手,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暗中与赵匡胤勾结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质仓促派赵匡胤率军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事前安排的内应。赵匡胤于当天晚上准备兵变时,派心腹小校郭延赟驰回京城向石守信报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等待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作内应。第二天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就即在陈桥发起兵变。集结军队很快就向京城进驻,石守信很快就按照预先约好,与在城内其他参与者一起把守各处,以防不测,由于有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石守信在大宋创建之初,为宋太祖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功绩不可谓不大。石守信被提升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还改统管归德军节度。
李筠反叛,石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军征讨,在长平打败了李筠的军队,破李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招降了太原援军数千人,全部杀了他们。李重进在扬州反叛,皇帝任命石守信担任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宋太祖亲征,到大仪(在今扬州附近)停宿,守信派人紧急奏请:“扬州城被攻破就在旦夕之间,如果陛下亲临,可以趁士气旺盛一举平定”。太祖同意,果然取得胜利。建国不足两年,面对两起重要的叛乱,石守信都作为主帅加以平定,宋太祖知他识时务、懂己心、大为赞赏。
乾德年初,皇帝晚朝后与石守信等人喝酒,酒过几圈之后,太祖说:“我没有你们辅佐就不会有今天,如今我做了天子,感觉到不如担任节度使时快和,整夜不能安枕睡安稳觉”。石守信等人磕头说:“如今天命已经确定,谁还敢有贰心,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太祖说:“人谁不图求富贵,一旦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虽然不想做天子,难道不做能成么”?石守信对太祖说:“我们太愚笨想不到这些,恳请陛下指点我们”。太祖说:“人生如白驹过隙而已,你们不如多积聚些金银、购置田宅,将来留给子孙,多养些歌儿舞女来终享天年。我们君臣之间没有什么猜忌嫌怨,不是很好吗”? 随着宴席的继续,大家被赵匡胤叙旧情、共赴难,又说到为君难的困境,大家都很担心,石守信很快就悟出了皇帝的用意。石守信感激地说:“陛下为我们想到了这些,真是所谓的能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啊”!很快大家也明白了皇帝担心他们有谋反之意,所以纷纷自动请求隐退。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托言有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准许了他们,赏赐非常优厚,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石守信、高怀德便主动带头交出了兵权。其他将领一看,也只好跟着交出了兵权。石守信本来就受宋太祖信任,交出兵权后,更是隆恩浩荡。日子过的很是潇洒。
石守信为了消除宋太祖的疑心,石守信肆意横征暴敛,专门让老百姓憎恨。在担任地方长官时,有意追求聚敛财富,积聚的财物为数极多。他本来就特别信奉佛教,专门在西京(今河南省洛阳)修建崇德寺。招募百姓用人力车运送砖瓦木料和泥灰,威逼驱使得百姓干活,却不给人家工钱,人们把这件事告状到了朝廷。宋太祖知道了这件事,只是笑笑,不作理会。石守信明白,自己虽然将兵权交出了,但是在军中威望还在,不这样做,皇帝还是不放心的。现在交出了兵权,又惹了骂名,宋太祖肯定会对这种现状满意,知道他是诚心交出兵权的。这么一来,不仅没有麻烦,而且还会得到朝廷的弥补。所以尽管石守信退了,但是他的子孙们却受到了宋朝皇帝的重用,可以说,他们家是满门显贵。
石守信也有头犯晕时候。一次,他的老朋友梁彦温的儿子梁周翰前来拜访,石守信见梁周翰文采不错,便起了爱才的心思。不久,赵匡胤在酒宴之中跟石守信谈到他身边缺个能文会写的人,并说要让梁周翰过来试试。石守信回家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梁周瀚。那梁周文瀚也脑子也有病,听了此事后,立马就给太祖写了一封感谢信。宋太祖当即大怒,不仅当即取消了这项任命,还把梁周翰赶出京城,外放效力。石守信得知消息,知道坏事了,以后就“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这才消除了宋太祖的疑心。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升为兼中书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军节度使总共十七年未曾调任,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罢石守信天平军节度使,改为中书令衔任河南尹、西京(洛阳)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赶压迫工人十分厉害,但是不给工钱,很多工人因为这样受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检校太师。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灭北汉,遂即移军进攻辽南京幽都府,起用石守信督前军。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太宗亲自督战,但宋军大败,太宗狼狈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诸将,石守信以“督前军失律”的罪名,被“责授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但不久,朝廷又进封石守信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移任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复守中书令。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六月,石守信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宋真宗时期,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兴,以荫任补充为供奉官。至道二年,有岌伽罗腻几族率领部众结成方阵前来抗拒,石保兴选拔敢死的战士数百人,口中衔枚趁夜出击,歼灭了敌人。敌军大队人马又来复仇。保兴指挥部下出入战阵中,战马被流矢箭射中,他爬起来。换匹战马大声呼喊,杀入战斗。三天之内,双方共交战四十二次,敌人最终退去。咸平二年,正值西夏人入境劫掠,保兴要求取出国库中的钱数万串分给战士,主管官员坚持不同意做。石保兴说:“城池如此危险,怎么来得及等候朝廷的批复,这件事过后,如果朝廷不允许我这祥做,我愿用家财偿还这些钱”。西夏人被击退后,宋真宗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加罪他,反而称赞他会变通,做得好!
-----
网友解答:
-----
我记得是“良鸟尽,精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上的飞鸟是永远不会尽的,良鸟是指争霸天下的各路诸侯,中国土地上争夺皇位的英雄豪杰,“精弓藏,走狗烹”是历代皇帝登基之后惯用的手法。
石守信,能争善战,又识实务,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又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带头解甲归田,所以晚年得以平安幸福善终,是能打天下功臣中的幸运者。
-----
网友解答:
-----
人若有智莫轻狂,鸟飞兔死走狗亡;守信用下飞明智,晚年享乐儿孙旺。2O22年5月2日下午3点30分草於本宅。
-----
网友解答:
-----
宋太祖本身是造反起家的皇帝,他肯定也是怕别人造他的反,于是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杯酒释兵权,而石守信等开国功臣功高震主,自然也在宴席中交出了兵权,然而为了进一步打消宋太祖的猜疑和忌惮,更是抹黑自己削弱威望,好比雄鹰折翼,打消君王的戒心,这样才保得家族的平安富贵。
-----
网友解答:
-----
谢邀。知进退之道——如西汉张良、萧何及北宋石守信等。
-----
网友解答:
-----
石守信,是北宋开国名将,
石守信和赵匡胤、杨光义、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为
义社十兄弟
。义社十兄弟在赵匡胤建立大宋的过程中是立下很大功劳。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石守信因功而成为了当时主要的大宋开国功臣,被封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时改兼归德军节度使。后又加同平章事。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石守信被任命为中书令。后又为检校太师,之后又被封为卫国公。
后来石守信在他五十七岁的时候去世,其去世后,追封为
威武郡王
,谥号为
武烈
。对于开国功臣而言,特别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很容易受到皇帝的猜疑,但石守信最终还是能安享晚年,得以善终,这也是很难得的。
那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势下,石守信为何能安享他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其实在北宋开国功臣中,得到善终的功臣还是不少的,这当然有赵匡胤本人的因素,他对功臣虽然有一定的猜疑,但却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对功臣们进行威逼利诱一翻,让他们主动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
杯酒释兵权
。
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互相猜疑,同时也可以让功臣得以善终。他们交出兵权后,也可以广置良田美宅、饮酒相乐,广聚财物。
对于皇帝而言,功臣们虽然饮酒享乐、广聚钱财,但这和他们手握重兵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就这样赵匡胤不仅通过杯酒释兵权成功解除了功臣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皇权,而且还让他们有了安乐的晚年。
当然他们交出兵权后,想要得到安享的晚年,还是要靠自己的。如果交出兵权后,还心有不甘,而还参与军政,那也是很难得到善终的。
那石守信向赵匡胤交出兵权后,是怎么做的呢?
石守信交出兵权后,被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之职,而为天平军节度使。并且他做天平军节度使一做就是十七年,在这期间,他就是按着赵匡胤倡导的享乐主张去做的,他专事聚财而积财巨万。虽然他变成了有钱人,但这并不会让皇帝感到威胁,所以他虽然失去兵权,却免于了朝廷的猜忌。
同时石守信为了以释君疑,就让很多民工运输建筑材料,压迫民工十分厉害,同时还不给或克扣工钱,这虽然让他名声不好,但却更加让朝廷对他放心,毕竟贪赃敛财和心有二心相比,就显得轻的,这就和西汉萧何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差不多。
石守信交出兵权后,施行赵匡胤给功臣提倡的享乐思想,他“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却少有参与政事,所以石守信虽然是主要的大宋开国元勋功臣,但他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情势下,还是能得以安享他自己的晚年生活。
-----
网友解答:
-----
既然大家都评论了石守信,我来讲另外一个更为鲜明的例子!此人一出,石守信仅能望其项背了!
唐.复国巨匠-郭子仪!
郭子仪的为人处世之道,不外乎这四个关键词:谨慎,低调,宽容,坚忍。他之所以能够在惊涛骇浪、大起大落的一生中屡屡化险为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几条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处世原则。
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郭子仪的一生,未尝不可作如是观。
和他同时代的很多武将、文臣和宦官,为了功名利禄争得头破血流,最后却大多死于非命。可郭子仪很少主动去争什么,到头来却拥有了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权力、地位、名望、富贵、平安、长寿、妻妾成群、子孙满堂……
史称,郭子仪仅“中书令”一职就兼任了二十四年,光朝廷发给的俸禄每月就多达两万缗(两千万钱),加上各种渠道的私人收入,可谓富甲一方,所以家里的库房总是“珍货山积”。
郭子仪不仅门庭显赫,而且人丁也异常兴旺。在他的长安大宅内,家人、族人,连同奴婢、仆从加起来,足足有三千人,相当于今天正规部队的两个团!
郭子仪有八个儿子、七个女婿,“皆为朝廷显官”;孙子有数十个,每次请安的时候,郭子仪连认都认不过来,只好保持同一个表情,对每个孙子都微笑点头。曾担任郭子仪副将的仆固怀恩、李怀光、浑瑊等人,虽贵为王公,也经常被郭子仪呼来喝去,甘愿受其驱使,以至连郭子仪的家人,也把这几个大将视同家里的仆从差役。
盖棺论定之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郭子仪做了这样的评价:“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至大官、为名臣者甚众。”
摘自《大唐兴亡三百年》
-----
网友解答:
-----
石守信即是忠臣又是聪明的明白人,总结了功成退隐者为保命良策。功高盖主,玩弄权术者死。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前面那12个字是成立的,后面的石守信能安享晚年,原因在于赵匡胤,而不在石守信身上;如果非要跟石守信扯个淡,跟他自己拉上关系,那就是他命好。命好,这两个字非常重要,有本事也不如命好。
赵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仁慈的,你不要相信评书杨家将呼家将岳飞传之类的胡咧咧,如果赵宋如朱明,那乌台诗案,苏轼一定被咔嚓了。没有了苏轼,不要说北宋,中国文化史也会黯然失色。
好上司,可遇而不可求啊
-----
网友解答:
-----
主人很重要,自己更重要!
赵匡胤兵变符合道德经中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时地利人和!
石守信和赵匡胤的关系铁,从跟着郭威、柴荣的时候就是赵匡胤的好基友,得力助手,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足够的忠诚,最后在赵匡胤兵变的过程中,以及赵匡胤当权后被赵匡胤派去平叛的过程中,工作表现出色。最难得的是,石守信作为开国元勋之首,依然表现出忠诚,扮演领导的枪,指哪打哪,还无怨无悔,因此赵匡胤在道义上没有整他的理由。
反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最早是范蠡说的,勾践为人就不行,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道义上整死那些功臣没有思想负担。关键是文种拎不清,觉得自己是功臣,想要得太多了。
王翦,郭子仪也是比较有名得得以善终的大功臣,和石守信的处境差不多,但是比石守信更加有套路。估计石守信也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
-----
网友解答:
-----
一、赵匡胤看到石守信贪财、搜刮民脂民膏,没有篡权的大志向,赵匡胤才对他放心了。石守信喜欢明哲保身,在出任天平军节度使总共十七年期间,专事聚敛,积财多。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赶压迫工人十分厉害,但是不给工钱,很多工人因为这样受苦。
二、石守信是开国元勋,功劳大。石守信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内应,是大宋朝的开国元勋。他曾和周世宗柴荣讨伐北汉,征南唐,屡立奇功。
三、石守信性格圆滑,很机灵,懂的为人处世,又能替赵匡胤背战争失败的罪责(在赵匡胤御驾亲征灭北汉时,宋军战败,赵匡胤逃回老窝。赵匡胤把战败的责任推给各位将领,石守信为赵匡胤背了\"督前军失律\"的罪名。赵匡胤很喜欢,随后又加封石守信为卫国公)
------------------
推荐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为什么不想办法把周王迁入自己的地盘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