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海空占绝对优势的美军为何没有实施登陆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海空占绝对优势的美军为何没有实施登陆作战?
-----
网友解答:
-----
毛主席早已预判了美军的预判,志愿军进行非常完善的反登陆作战准备,美军无机可乘
1952年,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其在竞选时作出了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的承诺。但美国不甘心失败,希望最后关头取得战场优势以求谈判时争取最大利益,身为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上任伊始就赶赴朝鲜战场视察,并进行一系列调整,朝鲜战场局势也进入最后的疯狂。
艾森豪威尔视察朝鲜时和范•弗里特一起(上甘岭战役美军指挥,范弗里特弹药消耗量以其为名)
艾森豪威尔一是增调兵力,重招了15万二战老兵预备役人员补充兵力。二是放蒋出笼,鼓动国民党残部袭扰我东南沿海,发起牵制性进攻。三是外交威胁,通过印度转达要求我方大幅度让步,否则扩大战争范围,甚至有可能使用核武器。一时间朝鲜战场形势再度风起云涌。
然而现实却打了艾森豪威尔一记响亮的耳光。1952年10月14日,美军发起精心准备的“摊牌行动”,这场战役中方名称则是“上甘岭战役”。在这场铁与火的较量中,志愿军超人们打出了任何军事理论都无法解释的结果,也让美军意识到,想要正面撕破志愿军防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上甘岭,范弗里特弹药消耗量也无法摧毁志愿军的钢铁意志
于是,成功组织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登陆战—诺曼底登陆的艾森豪威尔,再度把目光放在发起两栖登陆,开辟后方战场上。指示朝鲜美军总指挥克拉克制定登陆计划,1953年初美军频繁进行部队调动,克拉克在韩国南部集结3个美军师和1个韩国师作为登陆准备。
然而美军的这一想法早已被我方洞察,毛主席遭遇预判了艾森豪威尔的预判。早在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前毛主席给彭德怀发电就指出,\"
朝鲜战局,由于停战谈判已告停顿,而美军在朝鲜的损失还没有达到它非罢手不可的程度,估计今后一定时期内(假定为1年),会趋向于激烈化。艾森豪威尔正为其上台后的朝鲜军事行动作准备。单就朝鲜战场的军事行动做估计,敌人从正面向我较坚固的纵深工事施行攻击的可能性,不如向我后方两侧进行登陆作战的可能性大。
”“我如能坚守北朝鲜东西海岸,使敌人的登陆计划失败,并以正面战线的战术出击作配合,给敌人以更多更大的杀伤,那么朝鲜战局就能更加稳定,而向着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然而毛主席早已看穿一切
12月上旬,毛主席在接见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时做出了“三个肯定”的论断:
志愿军应从肯定敌人登陆、肯定敌人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敌人在清川江至汉川江间登陆这一基点出发,确定我之行动方针。
并指出,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12月20日,中共中央给志愿军司令部发电指示中提出:
根据种种情况(艾森豪威尔登台,谈判的中断,联合国通过印度提案)判断,敌人有从我侧后海岸线,特別是西海岸汉川江、清川江、鸭绿江一线,以七个师左右兵力举行冒险登陆进攻的充分可能。
要求志愿军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争取战争更大胜利。
于是志愿军开始全面的反登陆作战准备,1952年12月17日至21日,先后召开了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和军以上干部会议,明确以反登陆作战准备作为1953年的首要任务。12月23日,志愿军司令部下达了《粉碎敌登陆进攻部署》的命令,成立东西海岸线指挥部,以代理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以梁兴初同志为西海指副司令员,开始全面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制定了坚决阻敌登陆,并力求歼敌于海上或滩头。敌军一旦登陆后,正面部队不断地消耗牵制住敌人,不让其脱身,主力位于纵深机动位置,防敌空降,并且待一线部队将进攻之敌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后与敌决战,进行战役反击,最后歼灭敌人的作战计划。
兵力配置上,原定回国的第28军、第29军、第40军调往西海岸反登陆,国内第二批轮换部队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54军第130师以及六个铁道兵师也进入朝鲜。到1953年3月,志愿军在朝总兵力达到19个野战军、8个炮兵师、5个高炮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和一个公安师,总计135万人,是志愿军在朝鲜数量的最高峰。并且开始恢复战斗力的朝鲜人民军也组建了一个军团和一个装甲师作为机动部队投入反登陆作战准备,中朝联军重兵集团在二线严阵以待。
同时志愿军空军准备了14个航空师共500架飞机准备投入作战,其中包括刚从苏联得到的伊尔-28喷气式鱼雷轰炸机,可以对敌方水面舰队构成严重威胁。刚初具规模的海军也调来一个鱼雷艇大队和一个布雷大队。在朝鲜西海岸航道布置4个水雷区。
伊尔-28后来进行国产化,也就是轰-5
在朝鲜东西海岸线1100公里防线上,平均每天有50多万志愿军官兵在积极修筑防御工事。他们克服零下20度到零下30度的严寒;缺乏炸药,就拆敌军投掷的哑弹和未爆弹;缺乏工具,就利用敌军的炮弹外壳等自制工具。到1953年4月,挖掘坑道8000多条,总长720多公里;挖交通壕、战壕3100多公里;构筑605个混凝土永备工事和无数掩体。同时超额完成物资储备任务。到1953年2月底,弹药储备12.38万多吨,平均每个军囤积3200多吨,每个炮兵师囤积1000多吨;粮食储备24.8万多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半月。
担任海岸防御的各军,也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开展针对性战前训练和实兵演习。并对所有海岸突出部进行了反登陆(打敌舰艇,岛屿要塞守备,海岸防御)、反空降、打坦克的轮训。所以,不是美军没想到实施两栖登陆作战,而是对方的计划早已被看穿,志愿军进行非常充分和完善的反登陆作战准备,美军没有机会也不敢实施登陆作战。
-----
网友解答:
-----
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曾认真准备过登陆作战。
我军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抗登陆准备,粉碎了其企图。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美军后方登陆的威胁,仍然给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行动带来了相当大的不利影响。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登陆作战威胁
拥有海空军优势的美军非常擅长登陆作战,而朝鲜狭长的地形又特别适合登陆作战。
志愿军入朝前,“联合国军”就是在仁川登陆,一举扭转战局的。
志愿军入朝后,我军也一直警惕其登陆可能,加强海岸警戒,多次讨论其登陆可能的时间、兵力,甚至为打乱敌可能的登陆,提前发起战役。
不过,在1952年底之前,美军没有将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上日程。
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起了5次大规模战役,联合国军连续撤退,其重点是稳定正面战线,无力抽调兵力进行大规模登陆。
在1951年夏,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后,联合国军一方面在“三八线”附近修筑防线,防止我军发起第六次战役,另一方面,在“三八线”附近组织局部攻势,试图以火力优势打开局面。
随着战事的推进,尤其是我军推广坑道体系的构建,联合国军已经很难在正面占到便宜。
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更是表明:正面进攻,美军不要说取得全面突破,就是局部获得突破都已不可能。
因此,登陆作战计划,提上日程。
美军“登陆作战”企图
1952年,曾指挥过诺曼底登陆的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
早在竞选期间,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就宣称“要全力打赢这场战争”。(当时美国国内已经有妥协、结束战争的呼声)
因此,一当选,艾森豪威尔就到朝鲜视察,并与相关将领探讨方略。
美军得出的结论是:
1、继续在“三八线”正面寻求突破,只会徒增伤亡,永远看不到希望;
2、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充分发挥其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登陆,配合正面进攻。
战后美军资料透露:“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曾经组成专门效组,制定了登陆实施计划,并进行了实际准备。
他们频繁进行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演习,派遣特务潜入我后方刺探海岸情报。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新组建了南朝鲜2个步兵师、6个独立团、28个炮兵营,确保其“二线”兵力,确保其登陆作战、正面战场的机动兵力。
此外,有消息透露,美计划于1953年2月发起大规模攻势,以结束战争。
但是,该计划尚未施行,即已放弃。
我军反登陆准备
自入朝以来,我军就已经高度警惕敌军可能实行的登陆作战。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中央就对敌军登陆作战的可能做了周密分析和充分估计。
1、敌人目前已经付出不小代价,但代价还没有大到要罢手的地步,因此,必然会发起大规模进攻!兵力估计为7个师左右。
2、敌人在正面向我坚固阵地实施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不如在侧后登陆的可能大。
3、为此,我们要以敌人“肯定”会实施登陆作战为设想,积极准备反登陆作战。
12月23日,志愿军首长下达了《粉碎敌登陆进攻部署》的命令,开始了积极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1、第1军、16军、21军、54军130师,已改装的33师及负责构筑工事的138师先后入朝,坦克第1军再次入朝;加强朝鲜战场兵力;
2、54军部署于东北,担任反登陆作战的战略预备队;
3、地面炮兵6个团4个营,2个海岸跑连,高射炮兵1个团1个营,先后入朝;加强作战火力。
4、将几个新入朝的部队投入“三八线”附近正面,将有朝鲜作战经验的几个军加强东西海防。
5、对公路、铁路、粮仓等进行修整,确保反登陆作战的后勤、运输系统。
4个月的时间里,我军在海岸地带及纵深地带修筑了坚固的防线,并在敌人可能登陆的地带修筑了反空降和反坦克阵地。
同时,各军也展开了反登陆、反空降的训练,提升相关能力。
美军放弃登陆作战计划
1953年4月底,我反登陆作战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三八线”正面,我军发起了连续进攻。
整个1953年3月,我军歼灭敌一个排到1个连的作战多达47次,每次规模虽不大,但有力牵制了敌人的登陆部署。
随着我军反登陆准备的完成,“三八线”附近的部队已经开始准备夏季反击战役。
此时,敌人在正面攻不动,两翼海岸又森严壁垒,遂放弃大规模登陆计划,被迫设法恢复停战谈判。
登陆威胁极大影响了朝鲜战局发展
尽管我军以充分的准备粉碎了敌人实施登陆作战的企图,但是,美军的登陆威胁,依然极大影响了朝鲜战局的发展。
由于敌军强大海空军优势和朝鲜特别适合登陆作战的地形,其登陆威胁一直是我不得不着重考虑的问题。
1、我军继续南下的动作受到相当影响。
早在志愿军入朝前,我军就提醒过朝鲜同志:警惕其在侧后登陆。
在志愿军入朝后,我军也一直警惕其登陆威胁。
第5次战役时,我军在准备尚未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发起战役,就是为“推迟敌之登陆。避免同时两面作战”。
而在战役进行时,我军为防止敌人登陆威胁后方,也避免过于南下。
朝鲜战场,战线越往南,敌人可能在我后方登陆的选择就越多,我需要防御的地方就越大,因此,登陆威胁,给我深入南下,彻底解放朝鲜带来了相当影响。
2、对我军发挥兵力优势带来了影响。
1953年4月时,中朝军队兵力为180万人,敌军兵力为122万人。
从1952年以来的作战看,我军在战术上已经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法,几次作战,敌我伤亡比例都保持在2:1左右(我军伤亡小于敌人)。
可以说,如果不需顾及敌侧后登陆威胁,我军是完全可能取得更大进展的。
可是,由于我军当时海空军尚不强,为反登陆,我军只能提前配置大量的兵力、火力于侧后。
显然,这对战局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总的来说,敌人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朝鲜地形又特别适合登陆作战,因此,敌人确实曾考虑以此改变战局。
我军提前准备、精心部署、艰苦建设,提前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缺乏强大的海空军,登陆威胁依然给我军行动,乃至战争进程,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
网友解答:
-----
问题问的就是个问题。美国就是从海上登陆帮南韩作的战,看过南征北战的电影吧有一句台词叫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争最后还是要靠步兵。
-----
网友解答:
-----
在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釜山。在短短的时间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大部分朝鲜国土,将美韩军压制在釜山防御圈中。但是,突然间风云突变,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美军在朝鲜人民军的侧后发动了仁川登陆战。本来已经筋疲力尽的朝鲜人民军被切断了与北方的联系,很快就溃败了。仁川登陆也作为麦克阿瑟军事生涯最后一次辉煌的胜利写进了史册。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将猖狂一时的美韩军一举击溃。已经来到鸭绿江边的美韩军被我军打回了三八线。那么,为什么曾经以两栖登陆战挽回败局的美军,为何没有故技重施呢?难道他们没有想到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吗?事实并非如此,美军没有再实施两栖登陆战不是它没有想实施,而是在我们志愿军的努力下,剥夺了它的实施的自由,使得它无法实施。
首先,是我方统帅部卓越的战略洞察力让美方的企图无处遁形。
在美军与朝鲜人民军交手的时候,我们对美军的研究就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层次。我们不但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的形势变化,还对朝鲜战场未来形势进行着精准的预判。
在朝鲜人民军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背后隐藏的危机。我军统帅部认为美军极可能在朝鲜人民军的侧后发动两栖登陆战,在几个可能实施的地点中就有仁川的名字。但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朝鲜人民军对我们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最终,朝鲜人民军在美军仁川登陆后一败涂地。
我军则在这段时间里,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以防万一。这支军队是林彪的四野中最精锐的部队组成的,战斗力达到了当时世界轻步兵的顶峰。正是有了这支及时做好准备的军队,才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得以顺利组建并迅速入朝。在朝鲜战争最危急的关头,我们的志愿军力挽狂澜,将美军赶回了三八线。
正是由于我军卓越的战略洞察力,使得我军对于美军进行两栖登陆战的企图十分注意。美军企图像仁川登陆那样进行突然袭击是完全办不到的。这样,如果美军想要采取两栖登陆战就要采取伤亡重大的强攻,这就加大了美军的作战难度。这使得美军对采取两栖登陆战不得不十分慎重。
其次,是我军的战术指挥无懈可击。
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这场战役成为西方军校竞相研究的战例。我军在兵力相当,武器装备远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给了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与战术的正确选择是分不开的。
彭德怀元帅曾经总结说,此次战役“以小部队节节抗击,引敌进攻。待敌进至云山、龟城线我预定战场反击阵地前沿,时近黄昏,乘其立足未稳之际,又是一天疲劳之时,以小部插入敌军后方,我兵力、火力预先适当配备,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敌阵,用手榴弹、刺刀与敌短兵混战,使敌优势火力不能发挥,我军奋勇冲杀,打得敌军人翻马倒,车辆横七竖八,阻塞于途。”并说“此种打法,敌军未见过,也是出敌不意,是我争取第二次战役胜利的正确战术方针,舍此没有第二种好办法。”
从战场的效果来看,我军战术指挥已经远远凌驾在美军之上。正是这种高超的战术素养,弥补了我军武器装备上的缺陷。美军也在经过与我军多次较量后,收起了轻视我军的心态,对我军重视起来,再也不敢轻易向我军采取冒险的行动,更不要说是那种风险极大的两栖登陆战了。
第三,是我军指战员的牺牲精神破坏了美军的企图。
其实,美军确实有过对我军侧后方发动两栖登陆战的计划。美军在抗美援朝四次战役后,企图抽调部分兵力,再加上在日本整训的部队,在朝鲜北部的元山至平壤的蜂腰部进行两栖登陆战,在会合后切断我军前后方联系,击退我军。
我军在察觉美军的企图后,抢先发动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歼灭美韩军8.2万余人,我军也付出了7.5万余人的代价。正是我军指战员的流血牺牲,使得美军被迫放弃原先的两栖登陆战的计划,并且将原定参战的部队投入战场来对抗我军的进攻。在这场战役后,美军由于巨大的兵员消耗,更加难以支持两栖登陆战的方案了。
第四,是我军积极的战场准备让美军望而生畏。
虽然在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后,双方转入阵地防御战,但美军发动两栖登陆战的威胁越来越低了。但是,我军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相反我军付出了更大的努力,来防止美军发动两栖登陆战。
我军不但在正面战场与美韩军激战,还将大批的军队安排在战线的侧后方向上。这些军队里,就包括大批我军的王牌部队。这些部队对美军可能发动的两栖登陆战做了充分的准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仅仅是构筑防御工事一项,就相当于重修了一道万里长城。从地面到地下的立体工事星罗棋布,各个炮兵单位对当面的射击诸元了如指掌。
可以想到,如果美军想要在这些工事面前发动两栖登陆战,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对两栖登陆战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组织和实施两栖登陆战是极为困难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在实施中,如果采取强攻的方式,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最让人感到可怕的是,如果实施失败,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无可挽回的,登陆的军队极可能全军覆没。
实施过许多次两栖登陆战的美军,对此自然十分清楚。因此,在权衡利弊后,美军不敢轻易尝试对我军实施两栖登陆战。随着战争的延续,美军在越来越强的我军进攻下,再也无力将战争持续下去,只得主动求和。
最终,美军的克拉克上将成为了美军历史上第一个没有打胜的停战书上签字的将军。而我们的祖国,从此昂首走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认可。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网友解答:
-----
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军不仅有绝对的海空军优势,后勤补给也远远要好于志愿军。正是由于后勤问题,很多次战役,志愿军都不能扩大战果。志愿军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美军也知道这点。为何美军没有利用海空军优势,实行登陆作战,一举切断志愿军后路呢?就像麦克阿瑟对朝鲜人民军实行的仁川登陆,立马就扭转了整个战局,使得前线的朝鲜人民军全线崩溃。
美军不是不想再来一次仁川登陆,但此时的对手已经不是朝鲜人民军,而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有坚定信念的志愿军。
在朝鲜人民军与美韩联军作战的时候,毛主席就敏锐地发现了朝鲜人民军的短板,那就是后勤不足的问题。曾建议有中国方面派遣部队保障后勤,但被金日成拒绝了。在美军实行仁川登陆之前,毛主席等领导人也发现了美军可能正在这个地方实行登陆,给予朝鲜人民军以致命一击,但这一建议也被金日成所忽视了。鉴于朝鲜人民军与美军作战的失败,志愿军断然不会再在这个上面给予美军机会。
在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中就曾这样记载,美军本想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但由于志愿军的参战,美军被重新打回了三八线,并且汉城也被志愿军攻占。这一情况让美国和欧洲的很多报社惊恐慌张地大叫:“联合国军就要被赶到海里去了”。而麦克阿瑟却认为我军推进太快,导致补给线跟不上,当时中国对严寒和疾病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阵线越长就对我军越不利,于是他命令李奇微向北挺近,以一个营的兵力组成先头部队,第8集团军趁势向前推进。鉴于双方补给条件的制约,麦克阿瑟准备让军队一直向北推进,使双方的力量恢复到势均力敌。
麦克阿瑟开始制定长期计划,就是以我军的补给线为打击目标。甚至想要早我国东北和朝鲜边境接壤的地方倾泻核废料,藉此来切断我军进入朝鲜的补给线,切断我国东北与朝鲜的联系。然后再增派部队,在朝鲜北端东西沿海同时进行两栖登陆和空降行动,再来一次像仁川登陆一样的行动。
这一计划并没执行,由于志愿军的快速推荐,使得联合国内产生了分歧。有些人认为是美军越过三八线是导致志愿军参战的原因,现阶段应该以和谈为主,并在之后解除了麦克阿瑟远东军司令的职务。
这一计划即使实施了,能不能成功很难说。但但一个向中朝边界倾泻核废料这一行动,就是反人类的计划。如果这样去执行,只会扩大战时,苏联方面也不会坐视不理。美国政府和麦克阿瑟都曾放言要对志愿军进行核轰炸,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刚经过二战痛苦的各国并不想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面对美国的核威胁,毛主席在会议上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一直打到胜利为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准备好了美国使用核武器之后的措施。
在第五次战役开始之前,志愿军司令部就得到了情报,美国已从国内增兵朝鲜,并有两个师运抵日本。南朝鲜还有三个师在日本组编训练。美军很可能为了配合正面部队的进攻,重演一次仁川登陆。美军可能企图从朝鲜东海岸元山一带登陆,从侧后向志愿军东线部队进攻,然后从西海岸南浦一带登陆,东西对进,截断朝鲜蜂腰,企图与正面美军前后夹击志愿军。对于这种情况,志愿军早有预计,也做好了应对措施,在敌人还没有集结完毕之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战,这就是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共进行了50天,毙伤敌军8.2万余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从侧后方登陆,截断朝鲜蜂腰的企图。至此,一直到战争结束,美军也没能利用他的海空军优势发动一次登陆作战计划。登陆作战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机遇与危机并存,如果没有做好万全的,贸然地进行登陆作战,不仅不会取得任何效果。反而两栖登陆的部队很可能连滩头阵地都攻不下来,而空降到后方的空降兵就是一个个孤军,面对的四面包围,没有补给的绝地。鉴于此,美军不是有优势的海空军就一定能够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
-----
网友解答:
-----
谁告诉你没有登陆作战?你以为他们是瞬移到陆地的?你把时间往前移一下就知道了
-----
网友解答:
-----
1950年9月15日前,朝鲜人民军将韩国军队从汉城击退,一度将战线推进至釜山防线,将韩国军队赶进太平洋,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此时,朝鲜人民军将士的斗志普遍非常高昂,而韩国军队中则弥漫着战败,将被赶进大海喂鱼的恐惧感。
9月15日-9月28日,美军在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的指挥下,动用了第10军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军在内的参与过二战的7万美军精锐部队,出乎朝鲜人民军的预料,在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的仁川成功实施了登陆。
随即美军直插朝鲜人民军战线拉得过长的软肋部,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美军快速击溃了朝鲜人民军的主力军团,一举将大军平推过了三八线。
此时,朝鲜战场的形势顿时逆转,朝鲜人民军被迫后撤,有被美韩联军全歼之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朝鲜政府火速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在此背景下,彭德怀率领由原第4野战军第13兵团第38、第39、第40、第42军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联合朝鲜人民军抗击美韩为首的“联合国军”。
在进行了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以后,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中朝联军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
朝鲜战争中,军委领导包括志愿军总部,对美军实施类似仁川的登陆战一直存在顾虑,朝鲜半岛的狭长地形,东西海岸都适合海空军强大的美军掩护步兵和海军陆战队实施“拦腰斩”式的登陆作战。
志愿军总部,始终都不愿将战线向南过度延伸,180师成建制被美军打残,让志愿军总部历来心有余悸,就是顾虑李奇薇发明的“磁性战术”。
先吸引志愿军大举南进,由于志愿军步兵只能携带7天的粮弹,在粮弹耗尽后勤线被美军空中轰炸切断,不能及时供应下,美军则掉转车头,实施大举反攻,将对志愿军现成非常不利的态势。
志愿军在朝鲜半岛北部兵力非常庞大,且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略,并未出现战争初期似朝鲜人民军那般向南冒进的快速挺进,美军领衔的“联合国军”需要进行东西海岸两侧同时登陆方能取得成效,但必将面临中朝联军可预见的极大杀伤。
经过五次战役,特别是上甘岭战役血与火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尤其给美军以极大的震撼。
上甘岭战役以后,慑于志愿军步兵顽强的战斗力,美军评估后认为比平洋战争中硫磺岛战役中的日军还要厉害,让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
志愿军对反登陆作战非常重视,1952年12月-1953年4月,进行了各项反登陆准备工作,成立了以邓华兼司令员和政委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西海岸防御联合指挥部,以志愿军第12、第15军和朝鲜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地面炮兵2个团另3个营,高射炮兵5个营,坦克1个团,担负西海岸防御任务。
此外,成立了以王近山兼任副司令员和代司令员,杜义德兼任政委的东海岸防御联合指挥部,以志愿军第65、第46、第1、第63、第64、第23、第24、第67、第60、第68军和人民军3个军团另2个旅,地面炮兵14个团另18个营,高射炮兵24个营,坦克6个团,担任东海岸防御任务。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曾经组织专门小组,制定了包括正面进攻、两栖登陆和轰炸中国东北等作战行动在内的大规模军事冒险计划,尤其是两栖登陆作战,在中朝联军对东西海岸严密防守下,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因此,直至朝鲜停战,美军并未进行第二次类似仁川的大规模登陆作战。
-----
网友解答:
-----
参见江拥辉(抗美援朝时期38军副军长)的回忆录《三十八军在朝鲜》中的“给西海岸镶上铁甲”一章。
-----
网友解答:
-----
美军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实施敌后登陆作战,将对手分割开来,分别进行打击,这是二战期间就已经逐步形成的战略思想。不仅在欧洲战场成功付诸实践,在亚洲战场上也曾经考虑过用类似的方式,也就是由美国武装起来的国军和美军混编,从珠三角登陆,席卷北上,同时在山东半岛实施登陆作战,横插过去,将在华日军拦腰斩断,先消灭华南地区的日军,再消灭华北地区的日军。
这个方案是史迪威提出的,他还要求山东地区的八路军部队配合美军登陆作战,山东八路军也确实进行了相关的演习。而陈纳德给罗斯福出的主意是直接轰炸就可以了,成本更低,而且更容易见效。史迪威和陈纳德争执不下,美军此时的战略重心还在欧洲,也没有最后做决定,史迪威被调回国内之后,魏德迈为人谨慎,没有再多提这个方案。最后是苏联出兵东北,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战争结束,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到了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南朝鲜军迅速溃败,朝鲜人民军急速推进到南部的釜山一带,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加上前期的战斗损失,逐渐出现颓势,麦克阿瑟敏锐的发现了人民军后方空虚的弱点,于是决心在仁川登陆。人民军在仁川附近仅有千把人的部队防御,所以美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击溃了人民军守备部队,成功登陆。
不能不说,麦克阿瑟这一手非常老辣,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场局势,人民军主力被切断了补给线之后,迅速溃败,残余部队转入游击,美军和韩军则开始席卷北上,一路追击,朝鲜人民军和领导同志也逐步北移到了中朝边境地区,美军最近时距离鸭绿江已经只剩下十公里的路程,前锋部队甚至已经到了鸭绿江边。
虽然麦克阿瑟骗过了朝鲜同志,但这点技俩显然骗不过战争经验丰富的中国领导人。早在朝鲜人民军一路高歌、狂飙突进的时候,中国这边的最高统帅部经过综合各方面情报分析,就已经得到了美军有可能会选择仁川作为敌后登陆点的结论,并将这个分析结论通报给了朝鲜同志,但朝鲜方面对这个情报不够重视,并未抽调兵力加强仁川地区的防御,才让麦克阿瑟一举成功。
正因为有这个经历,所以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尤其是经过前两次战役之后,战线不断往前推,逐步深入到朝鲜半岛的南方,第三次战役不仅越过三八线,而且逼近了三七线之后,朝鲜人民军强烈要求志愿军继续前进,但彭德怀认为志愿军补给线已经太长了,继续往前推进,有可能会将蜂腰部的软肋暴露给美军,有可能重蹈人民军覆辙,所以坚决拒绝继续南进。电报打回国内,毛主席也回电支持了彭总的意见。
到麦克阿瑟离任之后,李奇微接替指挥,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开始将战线后撤到三八线附近,补给线缩短,在朝鲜的兵力也多,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人,美军自然无机可乘,也就没有办法找到薄弱点进行敌后登陆作战了。一直到相持了一年多之后,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才又企图故技重施,再来一次仁川登陆,彻底击败志愿军。
但这次美军的意图暴露过早,被中国方面识破,早早部署了防御,并且将本应轮换回国的部队暂时留在朝鲜,加强西海岸防御,并且特别任命时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将军兼任西海岸防御总指挥,并任命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为副总指挥,就是出于对西海岸防御的格外重视。此后,志愿军始终在西海岸地区保持强大兵力,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敌,美国人找不到机会,只好就此作罢。
到1953年时,中朝联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一百多万人,专任西线防御的就达到了五十多万人,这自然更让美军无机可乘了。毕竟美军和联合国军此时在朝鲜满打满算也就是二三十万人,即便是利用其海空优势强行登陆成功,在志愿军如此密集的兵力配置之下,也只有被就地消灭的结果,不会有任何其它可能,美军只好逐步放弃了这个计划。
-----
网友解答:
-----
美国人当时是准备登陆抄志愿军的后路,但是毛主席和彭总都觉察到了美国人的企图所以做了重点部署,美国人才放弃的。
-----
网友解答:
-----
毛主席料敌如神,已派韩先楚,梁兴楚组织反登路指挥所,进行了充分反登路作战准备,美军不是不想,而是木有胜算而作罢!毛主席军事思想不是空来的!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