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要抓捕尼姑?
朱棣为什么要抓捕尼姑?
-----
网友解答:
-----
明成祖朱棣从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发誓一定要抓获两个人、他(她)们如芒刺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快!第一个要抓获的人是建文帝朱允文,第二个要抓获的人是一个女人!因为他(她)们的存在威胁到大明政权的安全。尤其是这个女人,不但敢提兵造反,而且背景十分复杂深厚,这个问题要讲清楚的话,应该追溯到大约是500年前的北宋时期。
红花绿叶白莲藕
红花、绿叶寓意是洪门和青帮,白莲藕就是白莲教。
史载,永乐十八年(1420)二月,山东竟然发生骚乱,动静有点大,引起刚入住已经完全峻工的紫禁城朱棣的震怒,骚动的为首之人竟然还是一名女子,他们的组织就叫“白莲教”。
一一这名女子就是唐赛儿。
朱棣其实很清楚朱家与白莲教的恩怨情仇关系。
他的父亲朱元璋在元末是白莲教的一个小头目,借助教派的力量完成了自己团队的崛起,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不过,民间仍然暗流涌动的白莲教该怎么处理呢?
背后看历史仍然清晰
我每天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时,通过电脑桌上的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背后的电视节目,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大脑反应,虽然略显别扭,但“一心二用”却颇有乐趣。
受到这种启发,在一堆起卷发黄的书页里看到了一些尘埃下背后的历史。
白莲教最初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由于它不很注重佛教繁复的形式,受到下层的佛教徒的推崇践行,他们只要在平时生活中或者劳动时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念俱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死后皆可往生净土。
当然,平时还要广行众善以助行。所以净土宗没有太多的规矩,比较容易普及。
净土宗的始祖为东晋时期的和尚慧远(334~416)。
庐山,东林寺。
慧远与刘遗民(程之)居士结白莲社共同修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北宋时期净土宗念佛结社的情况达到鼎盛程度,名称白莲或莲社。主持既有僧侣,也有居家信徒。
中国封建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农耕王国,二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始终遵循一个原则: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如果长期的、大规模地违背这个原则,就与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如果在月黑风高之际还不归家逗留于外者一一非抢即盗!官方于是斥责为“夜聚晓散”,遑论很多人聚在一起呢?
即以宋代为例,景佑二年(1035),官方颁布了对益、梓、利、夔“夜聚晓散,传习妖法”的禁令。禁令所指向的应该就是巴蜀地区。清后期的嘉庆年间,一直在汉水流域活动的一支白莲教突然转向川东北的通南巴,甚至抵进绵阳市的游仙区,说明四川当时是白莲教活动的重点地区。
我认为官方欲禁止的可能不是相沿以袭的“公序良俗”,而是晓聚夜散的不正常现象。
到了明清两代,官方的措施更加严厉,只要是民间非法聚会,统统以“夜聚晓散”罪名予以缉查。
永远的历史之谜
刚刚搬迁到紫禁城皇宫的朱棣,毫不犹豫地选择对白莲教镇压的行动,正如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是这个镇压行动的继续。山东发生此类情况,影响京畿重地,于是朝野震动,况且唐赛儿是以白旗为号,建立名为“白莲教”的组织,对抗朝廷。
我至今弄不明白,这样小规模的骚动,持续时间也只有三个月,就被官方的锦衣卫、东西厂搁平检顺了,充分说明唐赛儿的无知无畏,也体现了朱棣的铁血手段!
本文的重点:唐赛儿去哪了?
唐赛儿失踪了!朱棣认为,唐赛儿起事之时,恰好是明朝政府北迁之时,直接影响了迁都的进行,有损大明朝廷声威。白莲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唐赛儿不缉拿归案,白莲教就不能完全消灭。
京城九门提督、锦衣卫、东西厂全部侦缉倾出,搜捕工作进行了很长时间,却毫无进展。朱棣怀疑唐赛儿出家了。
清人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女道士,逮之京诘之。”
相同的记载也反映在《明史》中:“永乐十八年(1420)二月,……逮捕了北京、山东境内尼姑和女道士万余人,押赴京城进行审问。”
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朱棣去世,唐赛儿仍然杳无音讯。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唐赛儿犹如一条泥鳅,滑入茫茫人海,无论朱棣出动多少侦骑,你是根本无法控制的,所以唐赛儿的下落也算是历史之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英国的“玫瑰战争”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