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网友解答:
-----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下令伐灭蜀国,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这次南征。
然而,三个月之后,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之时,成都的城门轰然洞开,蜀主刘禅白衣归降,昭烈帝刘备苦心建立的蜀汉,只传二世而亡,而此时,离诸葛丞相去世也不过仅仅三十年而已。
许多人不禁感慨、疑问,蜀国为何灭亡得如此猝然呢?
后世不少人曾认为,蜀国的灭亡是整体国家实力差距过大所致。
从魏国强大,蜀国孱弱的角度出发,魏国治理得当,人才济济,蒸蒸日上;蜀国昏庸黑暗,人才凋零,江河日下,认为魏灭蜀属于以强凌弱,自然手到擒来。
整体实力差距太大,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时的蜀国确实已经穷困得不行,不只是穷,而且乱;我们且看看蜀国当时是个什么状况:
当时,诸葛亮先前苦心维系的吴蜀联盟仍然存在,吴蜀之间经常互相派遣使节。
时值公元261年,吴国使臣薛珝再次出使蜀国,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薛珝只能先从建康坐船到江陵,然后临到三峡后估计只得舍弃舟船,乘马车慢悠悠的横跨西南山区,最后到达成都。
这一路走走停停,时间较长,因此也得以看到了蜀国的国内农业和经济情况。然后,进入蜀汉朝廷后,大宴席小宴席,大朝会小朝会,也跟蜀汉的官员们沟通了数次;归来之后,他跟吴国皇帝据实汇报了自己看到的恶劣情形,大意就是这个同盟国不大行,已经靠不住了。
《汉晋春秋》曾记载:
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这条记载,里面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信息:
先说经其野民有菜色。
但凡大家都知道,仅仅穷,绝不至于亡国。战国末年,秦灭赵之战的情形便可以借鉴,当时,秦国连年攻赵,赵国不断败军丧地,大面积闹饥荒,而且还发生了大地震,可以说是乱的一塌糊涂。但是赵军在良将李牧带领下,先是打赢了宜安之战,后面在兵力如此短缺情况下,硬是扛住了王翦带领的虎狼之师;赵国得以苟延残喘。
注意,赵王迁可是实打实的昏君,相比之下,刘禅比他至少还强点,至少没有把姜维的兵权剥夺,然后赐死,或者大家说,姜维不能和李牧相比。
我们且这样说,钟会十几万大军毕竟还是被挡在剑阁,姜维至少防御成功,自身没有犯下明显的失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赵王迁加李牧的君臣组合,在赵国那么个乱差的环境下,还是撑住了。
那么刘禅加姜维,蜀国亡国之时,国家稳定数十年,府库还算略有存储,怎么就失败了呢?
可见经济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再怎么说,蜀国不是因为扛不住,被攻打了三年或十三年最后被拖垮,从开打到灭亡仅只有三个月而已。
经济关系不大,那么蜀国这么快被灭,到底是啥问题呢?
咱们接着看,入其朝不闻正言。
统治者昏庸无能听信谗言,这个问题对于蜀国灭亡干系大不大呢。
非常大,蜀汉的实际军事统帅姜维居然因为避祸而屯田沓中,造成魏国进攻之时非常差的军事布阵,防守非常被动,这是兵家大忌;再拿这个秦灭赵战争这个例子,赵王迁有个奸臣郭开,十足的小人,赵国可以说就是亡于他手。
秦灭赵之战时,赵国以李牧为将支撑了相当一段时间,一直打到秦国无奈,不得已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了郭开谗言,李牧被拿下并杀死,以赵葱颜聚统军,而后赵国几个月后就灭亡了。
但是,说起来刘禅并没有把姜维拿掉,从战争的实际进程来看,姜维实际可以凭借威望和大将军的兵符自由调动&节制外围的所有蜀国兵力;因此,要说因为刘禅昏庸,君臣失和就是亡国的根本原因,似乎还不至于。
上述几点说完,我们现在已经逐渐接触到真正原因了,蜀国之亡的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速亡,既然是速亡,那么根本上就是一个军事账的问题。
先看兵力对比,虽然魏国出征的大军达二十余万,蜀国才十万人,但是不要毕竟蜀国属于防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各种雄关险隘易守难攻,是可以弥补人数不足的,军队的数量不是决定因素。
另外,易中天品三国之时,曾经说起过为啥诸葛亮和姜维总是敢于出兵北伐,是因为蜀军野战十分强悍,蜀国虽小,但是凭借着军队能打,堪称“偏霸”。兵力不是主要因素,至少不是决定因素。
但是,蜀汉的军事指挥有没有问题,兵力布置是不是问题?这就是大问题,甚至是决定成败的败因根本所在。
如果姜维刚开始就坐镇汉中统一调度,不被绊住,邓艾偷袭就很难成功;魏军进攻之时,中枢紊乱,兵力配置,蜀国当时却出现了两分兵力,两个中心,皇帝刘禅在成都,姜维则在火急火燎的行军中。兵力配置呢,姜维主力兵团在外围,差点被敌人割裂阻挡,无法回国支援。
接下来,那就是邓艾奇袭:
蜀国的灭亡,跟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有很大的关系;蜀国当时的总兵力才十万,主要兵力除在姜维屯田兵团外,还有各处隘口,以及江州和永安防东吴的兵力,其次都在蜀魏边界,内部非常空虚,只有成都有一定兵力;邓艾跨越700里无人烟的山路,偷渡阴平,确实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大手笔。
他绕开了重兵防守的剑阁,避实击虚,以手上弱于钟会很多的偏军,居然提前攻下成都;大军事冒险家邓艾的大胆战略攻势确实是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瞻父子的战败及指挥失误,以及太不耐打,也有一定原因,黄权的儿子黄崇曾经劝诸葛瞻提前占据险要,所谓守险不守埤。
诸葛瞻不听,结果战败,固然最后死得壮烈,但是败师丧地以及于亡国的责任还是没法逃脱;本来是占据地利的防守方,也并不具备关羽张飞的勇猛,还是要野战,最后硬生生让人生地不熟的魏军打跪,速胜。其实诸葛瞻只要略微想想,自己只要抗住一段时间,大将军姜维的部队就是赶来勤王,前后夹击邓艾千里奔袭的一只孤军,胜算岂不是大了很多。
此外,诸葛亮和姜维师徒也要为蜀国亡国承担责任,明明知道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但是还是要勉强。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蜀汉连年对外发动进攻,虚张声势,造成了自己张牙舞爪的假象,一方面劳民伤财,另外一方面加重了前线的兵力比重,虽然一线的防御兵力还是可以的,国内二线三线的城池根本没有做好战斗防御准备。
同时,作为连续两任蜀军统帅,应该要考虑到魏国有可能的潜在入侵威胁,提前做好部署,而不是放任国内的防御体系一塌糊涂。
至于谯周误国,则纯属谣传,每逢亡国,就说国之将亡必有奸佞,或者说是有红颜祸水,皇帝身边出了妖媚姬妾用美色把皇帝耽误了。
没错,哪个皇帝没有喜欢的漂亮女人,哪朝哪代没有几个奸臣?但是这都是屁话,战场上打不赢,去怪文人怪女人有什么用;谯周持投降的意见就是误国?
那么赤壁之战之前,东吴以张昭为首的纳降派都跟孙权离心离德,张昭何等人也,为东吴可谓居功很大,可以受此污蔑?谯周呢,也一样,他只是建议投降,在朝廷上说的光明正大,无以论卑劣,无以说高尚;谯周不是黄皓,不是刘禅,他们一对庸君奸臣才可以说是误国。
那谯周到底有没有错呢,站在蜀国正统论的立场上,他没有选择谏言力战到底,而是劝刘禅投降,确实有点没有骨气。罪名加重到底也就是大投降派而已,比较一下譬如法正张松本来是刘璋的部下,却直接当了二五仔,带着军事机密迎降刘备,那才是蜀奸。
当时邓艾兵临成都城下,谯周说不说都已经是这个军事形势了,他不劝,刘禅极有可能也会投降;或者他劝刘禅出奔成都,蜀国就不会灭亡?绝不可能,因为姜维当时就剑阁,根本赶不回来。
另外,还要讲一点,就是蜀国的民心确实涣散了,且看看蜀国投降之时的户口数,官吏&兵丁数量;就知道了一个大概。诸葛亮确实具有丞相之才,也确实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是,后期官吏系统臃肿,居然丁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官民比将近1:25,加上还有十万大军,可以想想老百姓的压力能有多大。
但是,这算起来只是慢性病。譬如一个得了癌症晚期的人,因为过行人道被一个酒醉货车司机撞死了。我们难道去追究他的长期熬夜的不正常作息,抓住他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或者探究他身上癌细胞扩散对他的影响,扯淡!他或许不被撞死,接下来也活不了多久,但是他直接被货车撞上,那就是他走路乱闯,当然还有货车司机酒驾的责任,跟其他那些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蜀国为啥灭亡,其实还是战争方面的原因为主:
首先是蜀军统帅的差劲,君臣失和&政治混乱造成军事指挥失灵,在外地入侵之时指挥中枢乱了,没有一个强有力而指挥得当的总司令部;
第二点则是蜀国的兵力配置存在巨大的BUG,布阵形势就比较差,非常容易被人击败;
第三点就是邓艾奇袭,不畏劳苦,出其不意;
第四点,诸葛瞻父子的军事低能及举措失误;
第五点,魏国统帅司马昭很有眼光,看到蜀国君臣失和,因利乘便,从而抓住了战机,而且司马昭确实识人,他派出的大将邓艾和钟会都是很有军事才能的。
-----
网友解答:
-----
蜀国的灭亡是极其突兀的,恐怕是下令攻打蜀国的司马昭也没想到,邓艾率领两千兵马,就成功逼得后主刘禅投降。除了邓艾兵行险招以外,
蜀国内部的衰落腐朽,是其中的最大原因。
邓艾偷渡阴平,当时掌权的诸葛瞻听说魏军进攻以后,急忙率领大军前去迎敌。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他的水平是远比不上其父的。所以诸葛瞻在战争一开始,便失去了据险而守的先机。绵竹一战,诸葛瞻父子血战沙场,双双为国捐躯,成全了诸葛亮一门忠烈的千古名声。而他在临时之前,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内不平黄皓,外不制姜维。”下面笔者便结合这句话,
谈谈自己对蜀国灭亡的看法。
1、黄皓乱政,朝堂乌烟瘴气
黄皓,是一个太监,也是刘禅最为信赖的宦官。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帝的意志。也正因如此,当黄皓乱政之时,竟无一人出来阻止。
那么当时的朝堂,是否有人能阻止黄皓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有三个人有这个实力。
第一个人是姜维。
作为蜀国军方的头号武将,姜维手中的权柄还是极大的。从他多次兴兵北伐来看,他完全掌握了蜀国的军权。而事实上,面对黄皓的荒唐之举时,姜维也做出过努力。
他直言向刘禅上书,要求惩处黄皓这个小人。但后主刘禅给出的建议是,希望姜维能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在意黄皓的小动作。
刘禅的这句话,其实在向姜维表明,黄皓是他的人。可见刘禅的本意是,扶植黄皓与姜维作对,以保证自己的权利。显然,刘禅是不信任姜维的。而姜维听说了刘禅的话之后,也颇为惶恐,竟然为了躲避灾祸,率军前往沓中种地。这样一来,黄皓便没了对手,自此开始了自己呼风唤雨的日子。
剩下两人,便是董阙和诸葛瞻了。
董阙是诸葛亮一手提拔上来的良才,而诸葛瞻则是诸葛亮弟子。
所以到了蜀国后期之时,
这二人成为了蜀国政治方面上的一把手
。但颇为
可惜
的是,
诸葛瞻和董阙因为担心触怒刘禅,所以对黄皓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换句话来说,正是因为此二人的纵容,黄皓才肆意在朝堂之上作乱。正因如此,诸葛瞻在临终之前,会悔恨当初以为一己私利,没有做到阻止黄皓乱政,从而感到悲哀。
2、姜维兴兵,蜀国穷兵黩武
那么诸葛瞻的后半句,为何又指责到了姜维呢?
这一点,倒是令人奇怪。因为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是后者的徒弟;而诸葛瞻更是诸葛亮的亲子。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两人之间应该是统一战线才对。
可在事实上,诸葛瞻和姜维向来是有矛盾的。
上文中说,刘禅不信任姜维,其实有两方面原因在内。首先,
姜维穷兵黩武,常年北伐空损国力。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替了蜀国的军权。在蒋琬、费祎在位时期,姜维的权利还是要受他们制约的。
但到了蜀国后期,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交代给自己的业务,开始不计损失的发动北伐战争。
据相关史料记载,刘禅在投降之时,蜀国的人口只有94万左右。而反观占据中原的魏国,大概有三四百万的人口。众所周知,战争本就是一场最为奢侈的消耗战。姜维屡次北伐,让蜀国人口锐减、经济上也得不到恢复,最终落入了穷兵黩武的境地。
而诸葛瞻看在眼里,心中也是非常无奈,因为他阻止姜维,便是在变相的反对自己的父亲。
除此之外,这还与刘禅忌惮姜维的第二层原因有关。蜀国第三位丞相费祎,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在他执政时期,蜀国实力蒸蒸日上。但好景不长,费祎遇刺身亡了。这个刺客,是魏国的降将,名叫郭循。而接受此人投降的,正是姜维。也就是说,姜维是唯一一个接触过郭循的人。而且从动机上来看,
费祎是姜维北伐的坚定反对者,他死之后姜维自然不会有掣肘。所以这么来看,姜维在费祎之死中有很大的嫌疑。
不难发现,这其实是诸葛瞻和刘禅共同忌惮姜维的一个原因。
3、诸葛亮的过失,亡国隐患
当然,
蜀国的灭亡还有其他因素。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也要为蜀国的灭亡负上一分责任。诸葛亮有个最大的缺点,是喜欢任人为亲。
他的嫡系,大多都是出身于荆州地界。而这种表现,正是古人常见的乡党情怀。比如袁绍更加偏爱于豫州出身的谋士,如郭图、许攸等人;而曹操最信任的臣子,除了曹氏宗亲以外,便是他麾下的同乡了,如他的贴身保镖许褚。因此不难发现,这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即便圣明如诸葛亮,也无法跳出这个圈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看看他带的哪些人?无非是赵云、魏延、马谡这样的老臣子和荆州系官员。而出身于益州的李严、吴懿等人,一直是诸葛亮提防的对象。诸葛亮任亲为能,为蜀国带来了两大负面影响。首先,诸葛亮一时找不到接班人,所以他宁愿事事亲为。这就导致了蜀国后期人才凋敝,缺少扛鼎式的人物。
看看诸葛瞻和董阙的表现,可以称作碌碌无为了。
其次,诸葛亮对益州本土士族的打压,造成了他们内心的不满。
当邓艾兵临城下之时,益州本土士族便开始向刘禅劝说投降。后者之所以会答应,便是这些士族给他带来的压力。即便刘禅选择不投降,这些别有异心的本土士族,也会想方设法与魏军联系。由此可见,
诸葛亮的决策失误,的确为蜀国灭亡带来了深重隐患。
原创回答 创作不易,转载请注明
-----
网友解答: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蓬,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传奇,再加《三国志》参照,为我们展示了那个风云变幻,英雄丛出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开篇便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英雄史诗。
单说刘备,起自微未,投身时局,结交关张,割剧城池,得徐州,交曹操,依袁绍,结刘表,在军阀割剧时代,居无定所,东奔西逃,至刘表让他北拒曹操定军新野才得以喘息。时叹脾肉纵生,感叹时光如水,屈据人之下,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得时局要领,虽有关张赵万人敌大将,又有简雍,糜竹之辈,但羽翼未丰,抑郁不得志。后得徐庶始站稳脚跟,不意又被曹操挖走,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微又推举卧龙,风雏,刘备三顾茅庐屈身访贤相,千古传奇。
诸葛亮一篇《隆中对》鼎足三分,使刘备顿开茅塞。
随后刘备集团,败曹操,联孙权,据荆襄,占益州,春风得意。
北向以取汉中,关羽与刘备互为倚角,关羽起兵水淹樊城,夲来态势极好。
时马超守西凉,张飞守阆中,刘备帅诸葛亮,黄忠,赵云,颜严,魏延,兵锋逼近魏都。
关羽则帅荆州之军,所向披糜,声势大掁。
不意由于关羽的刚愎自用,善攻,而不善略,与孙权反目成仇,被孙权袭其老巢。
一着棋错,满盘皆落索,如米骨牌一样,蜀汉刚刚起色的大好局面,随着关羽人头的落地,开始了。
荆州已失,张飞被杀,刘备顿失两臂,他恼羞成怒,挟私愤,报义仇,不顾苍生,不听劝阻,冒然起兵。尽举国精英,七十余万,夹江而下,连绵乏七百余里,意欲一举吞吴。
但却犯了兵家大忌,孤军深入,两傍及他方没有策应,天高气燥,被陆逊一把火烧得片甲不留。
他羞于回国,恼羞成怒,一病不起,六十三岁死于白帝城。
举国托孤与诸葛亮。
时局艰难,外有大敌虎视觑觑,内有南方诸郡叛乱,国内精锐尽失,人心浮动,大有灭国之虞。
诸葛亮不愧是一代名相,他泰山崩于前而不惊,运用谋略,不动声色,智退五路敌兵,修书孙权,与东吴和解,北据险隘,使魏国不敢轻动,西倚马超,以镇西凉,整顿内部,清除内奸,重用人才,提拔后生,奖励耕战,减低税赋,交通内外,与民休息,数年间,政通人和,一片欣欣向荣局面。
内部己稳于是举兵向南,釆用了马谡之策,抚为上,剿为下,以剿安抚之策,南方望风归顺。
南方已定,决计北伐,凡六出祁山,终因粮草不继,时局已失,道路艰难,而无功而返,实现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时安置相帅之权,一分为二,内用忠诚老臣蒋琬费讳,外依姜维执掌帅印,初时尚可,后内宦为祸,纳权受贿,政局混乱。
诸葛亮在时尚能制约黄皓,诸葛亮一死,他飞扬拔扈,把持朝政,时局直转而下。
姜维避祸,将兵在外,虽有连年征战,但国内空虚,精兵良将,消耗殆尽,他把重点放在与郭淮对峙上,在险要内腹不设精兵,被邓艾偷袭成功,此时的蜀汉早已名存实亡,内无可调之兵,外仅有的兵力在前线,邓艾等如无人之境,少有抵抗也无济于事,刘禅出降,蜀汉灭亡。
究其失败的原因:
一用人不当,用刚愎自用的关羽守荆州,东不能和东吴,内不能用良将,骄横自大焉能不败。
二刘备顾小义,弃大义,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报私仇,泄私愤,自以为事,无恢宏大度之量。
三诸葛亮将相权一分二,使内竖干预内政,祸国殃民,而不早治,此其一失。
四蜀汉国狹民少,关隘重重,屡起大军,劳民伤财,却不见功效,精神可嘉,实不可取。
四宦官掌权,而不能治,这也是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刘禅无能,内不能控制宦官,外不能听政于朝廷,完全是一个庸君。
六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起决定性作用,事物的发展总是由盛到衰,由衰到亡,这是历史规律的惰性抛物线,如处于社会未期,即使诸葛亮在世,也难以挽回,因为这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好比后来的三国归晋,晋分南北朝,又复归于隋,隋归唐,唐分十国,十国归宋,宋归元,元归明,明归清,清归民国,民国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这是历史周期律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谁走到最后了,曹魏就比蜀汉晚两年灭国……
公元263年,蜀汉灭;公元266年,曹魏灭;公元280年,东吴灭。魏蜀吴三家都是半途而废!可以说都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没有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没有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优势,后汉三国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遵守传统的儒家思想行政。即: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的理论基础。
孟子说:“治国理政并不难,只要不得罪望族世家。望族世家所仰慕的,也就是一国之人所仰慕的;一国之人所仰慕的,天下人都会仰慕;所以德行教化就会浩浩荡荡地充溢于天下了。”
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把名门望族视为敌对的势力、权利的威胁加以无节制的遏制,而刘备的遭遇更是凄惨到没有得到一个名门望族的支持!
政治主张如果能够得到这些世族大家的支持,那么就可以一步步推而广之,得到全天下老百姓的拥戴。反之,就会失去天下人的拥戴。(赵王司马伦)
不用一个一个举例,看看孔融、陆逊、荀彧、杨修们的下场就一目了然了。
太熙元年(290年),太傅杨骏征召陆机任祭酒。哈哈…哈哈哈……杨骏是谁?陆机又是谁!看看人家司马家族怎么对待杨氏和陆氏滴……三家归晋当然是情理之中了。
-----
网友解答:
-----
蜀亡的原因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功过得失,而是一个集团、一个政权的路线问题,不是单一的或一元的因素,而是多元的或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正是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诸因素的互柑纠合,互相牵制,互相影响,最终导致了蜀国的崩溃。
坚定地依靠荆州地主集团,团结和信任东州地主集团,排斥和控制地使用益州地主集团,并且不让后者进入政权的中枢机关—这是刘备、诸葛亮等人所制定的和他们的接班人蒋碗、费伟、姜维等人所遵循的组织路线。
但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豫州入蜀,荆楚人贵”《华阳国志》卷九,这句话比较真实地说明了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大量任命和重用荆州地主集团人士的情况。
多少年来,荆楚人士跟随刘备东奔西颠,南征北战,今天总算捞到好处了。然而,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也没有忘记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拉拢汤屯州地主集团。
例如,东州地主集团的实力派人物吴豁之妹,原是刘璋兄刘箱的妻子,刘增病死后,鼓妹寡居。荆州集团的人士极力怂劝刘备娶她,起初刘备还顾忌到刘用是自己的同族,最后还是同意结合了。对刘璋旧部董和、黄权、李严、刘巴等人,刘备也“处处显任,尽其器能、刘备、诸葛亮等人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他们和东州地主集团昨天还是势不两立的仇敌,但他们两者都是外来势力集团,同样都受着具有严重排外性和独立性的益州土著集团的威胁。
因此,他们之间有必要消除陈见和隔阂,联合并肩,对付益州土著集团。不然,益州土著集团的势力成长壮大,就没有他们两个集团的立足之地了。所以,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利益,还有内部和外部的共同敌人,使得东州地主集团抛弃仇恨,完全倒向了荆州地主集团一边。
对于益州土著集团,刘备、诸葛亮等人则采取压制、排斥、打击和限制使用的政策。
鉴于刘璋政权“以宽治蜀”的失败教训,刘备、诸葛亮等人反其道而行之,实行“以严治蜀”。由于刑法峻急,刻剥百姓,引起怨恨。
有人不得不劝阻诸葛亮考虑“主客之义”,诸葛亮却干脆地答道“我们不能走刘璋的老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翻开《三国志·蜀书》,除刘氏家族外,立传者有五十九人,其中外来势力集团的有四十人,土著集团的只有十九人。而在这十九人中,所授予的官位也不过是一般的郡守,将军和谏议大夫,没有一个人进入了蜀汉政权的最高决策机关,因而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代表益州土著集团的利益说话。
本来东州地主集团的侵暴已使他们难以忍受,现在又来了一个新的更强大更有手腕的荆州地主集团,等于又增添了一股分赃势力,“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因而益州土著地主集团同两个外来势力集团的矛盾斗争更加复杂,更加曲折,更加尖锐。
这种矛盾斗争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蜀汉政权的干部路线、军事路线和外交路线。抓住这个矛盾斗争的环节,才找到了研究蜀国的关键钥匙,正是因为蜀汉政权在处理这种矛盾时的失策,才使它们陷于首先败亡的灭顶之灾这一致命弱点,不管诸葛亮及其接班人具有怎样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也不管他们本人怎样地人格高尚,怎样地正身律己,也无力挽救这一必然趋势。
这种政治路组织线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人才匮乏。
相对蜀国,实行九品中正制后的曹魏政权是有吸引力的。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中央政权为了吸收人才,扩大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由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大族名士,担任其本郡的“中正”,负责察访与他们同籍的散在各地的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除授官职的依据,从而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威权。
可是,蜀汉政权却不敢实行这样的政治改革,因为他们是外来势力,在益州没有根基,如果效法魏国,加强地方上的权力,他们既得的利益和权力完全有可能被益州土著集团的大族名士逐步夺去。相反,益州土著集团却高兴这样做,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条途径打入最高领导阶层,扩大和发展自己的势力。
连年战争消耗了荆州和东州联合地主集团的大量有才之士,但他们始终又不愿意大量地启用和提拔益州土著集团的人士,所以蜀汉政权出现所谓的“人才厘乏”现象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责任并不在诸葛亮及其接班人身上,而在他们那条致命的组织路线。
这种政治路组织线带来又一个问题就是——北伐失败。蜀汉政权的军事路线主要表现在北伐,而北伐的失败和无功效,也是导致蜀汉政权首先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军事路线是服从于政治路线,并同政治上的利害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蜀汉政权之所以坚持北伐,究其原因首先,过去刘璋政权的东州地主集团惧怕张鲁和曹操,为益州土著集团所瞧不起,于是他们各怀鬼胎,请来了荆州地主集团。现在,鉴于刘璋的教训,蜀汉政权为了加强向心力,避免离心力,只有北伐,打击强魏,才可以显示它是有力量的,提高它在益州土著集团中的威信,维持和巩固政权的统治。
诸葛亮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前出师表》其次,荆州地主集团所具有的强烈扩张性。刘备等人入蜀,等于在有限的利益范围之内,多增加了一股分赃势力。因此,只有通过战争,掠夺人口、物产、地方,才能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平衡主客之间的利益关系,缓和矛盾。再者,夺取陇西,断魏之右臂,方可渐规秦川,为蜀汉政权建立一道防御地带。
还有,诸葛亮本身性格争强好胜,“每自比管仲、乐毅”,“是以用兵不域,屡耀其武”。《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姜维是外来人士,投靠荆州地主集团的,他一方面想完成诸葛尽相未竟之事业,另一方面企图建立功名,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北伐达到目的没有呢?基本上没有。得的少,失的多,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他的才能是第一流的,作为军事家的诸葛亮,他的才能仅仅是二流或三流的水平。如此结果则为必然。
景元四年九月,即蜀景耀六年,魏国大举伐蜀。此刻的蜀汉政权已陷于危热四伏、四面楚歌的地步,犹如纸糊的巨人,一捅即破即倒。
外交早就失去吴国的支援。内政政权分裂,政令无出,益州土著集团袖手旁观。邓艾入蜀后,百姓“惊进山野”,“众皆离散”《华阳国志》卷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益州人士谁也不抵抗,唯有诸亮瞻上阵迎敌,他还想为自己的政权尽最后一点力,终于战死。
邓艾如入无人之境,直驱至成都。刘禅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又是那个益州土著集团的代表人物谁周公开主张投降。因为“在益州土著集团看来,蜀汉政权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全部利益,它的覆亡,也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灾害,相反,这一政权的覆亡反可驱逐荆楚等外来地主势力于益州之外,而使益州土著集团更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刘禅听从了谁周的建议,投降了魏国,时值11月。也就是说,魏国发动平蜀之役,只花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蜀汉政权的腐朽,可想而知了。
魏大将军司马昭洞悉蜀汉政权矛盾斗争的焦点和引起蜀汉政权崩溃的症结,唯恐外来势力集团和益州土著集团又发生冲突和纠纷,不利于整个统治的稳定性,便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主客之间的矛盾。
平蜀之后,他下令把荆州地主集团和东州地主集团的文武官吏全部迁往中原,从而满足了益州土著集团的“蜀人治蜀”的要求,换句话说,外来势力集团已随着蜀汉政权的扭灭而撤出益州了。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挂在成都武侯祠堂前的著名对联,后一句话,即批评了刘璋“以宽治蜀”的败着,又批评了诸葛亮等人“以严治蜀”的失策,的确发人深思。
-----
网友解答:
-----
综合实力差距太大,四两拨千斤只是传说,双方统帅都差不多水平,你说怎么玩!
-----
网友解答:
-----
扶不起的刘阿斗,被邓艾偷渡阴平关,打穿剑阁直逼城下,竟然选择了不战而降。
从诸葛亮魂丧五丈原和,刘禅失去了相父的监督,政治上不思进取,和宦官越发走的亲密,亲小人,远大臣,一度甚至逼姜维屯田以自保。
姜维执掌军机后,九伐中原,但在两线作战重压下,疏忽阴平关防守,埋下了隐患。让邓艾突出奇兵,攻入腹地,直扑成都。
前线和大后方缺少呼应,中间留下的空白只在太大。成都最后一道屏障,驸马诸葛瞻父子,虽然忠勇,但久于疏于战阵,不能形成有效阻击和确保成都安全。姜维和各路人马不能及时呼应和救驾,让邓艾一枝奇兵大功告成。
政治上昏庸,刘阿斗沉迷于个人纸醉金迷的贪国享乐,疏于理政,朝堂上暮气沉沉,遇到突发事件竟束手无策。
军事上欠布置,中间地带不设防,而放弃阴平关重兵把守,犹是致命伤。军事上任何一点空隙都会给敌以可乘之机,防范于未然,严防死守,才能万无一失。
当然,从全局上,魏强蜀弱本是先天不足;贤相诸葛亮病逝后,没人能约束刘阿斗,朝堂上已无勃勃生气,遇上强劲对手邓艾,几无还手之力。软骨头的刘阿斗美其名曰:保全成都军民,实是令人扼腕长叹!
-----
网友解答:
-----
邓艾走阴平小道可是用了三万大军,刘禅是经过激战后才投降的。姜维在剑阁防守是可以撑到东吴援兵到来。当年西晋用兵攻东吴也没用多少时间,也是二十万大军3个月,东吴有兵20多万人。所以评价蜀汉消亡来讲,蜀汉8万人更能打,能扛,没有邓艾偷袭,胜负真说不了。
-----
网友解答:
-----
大家都不要事后诸葛亮,当时的情况比我想像的还严重,产粮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富,川蜀云南这些是土地不肥,产量不高,当时的科技多落后,可想而知,灭亡也是正常
-----
网友解答:
-----
根本原因是国力差距,早晚要败。人口都不是一个量级。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人口。蜀国连年征战人口减少,国家越打越穷。魏国以逸待劳国力蒸蒸日上。就好像二战日本打美国一样。可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结局肯定是被打败。
-----
网友解答:
-----
穷兵黩武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