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
网友解答:
-----
所谓“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是啥意思呢?通俗来讲,就是说古代战争分为讨,伐,征,攻四种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攻就不必说了,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思。
秦朝征百越
那么中国古代进行征讨时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而“北”却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一种原因就是中国一般单兵作战都是南弱北强。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以至于后面就习惯地称之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过低,多毒瘴之地,导致那里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南部边界的攻战往往是以高对低、上对下的姿态进行征服。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权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结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满的地方臣子对其声讨而征伐,比如唐初讨伐武则天。由于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讨伐你。
北伐战争
历史上有过很多北伐,不过由于是北强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罢了,不过也能够出现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国时期北伐战争的成功。(来源于网络)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的东征、西征、南征,意思是东西南方的反叛用“征"字,属于将和监军同时出征,因为征字属于双人,正大光明之举;北方的战事,为北伐,“伐"是单人为将,暗中派监军监督,来化去北方的干戈。假如用北征,听音犯兵家大忌,北征(白征);北伐就不同了,意思是你白发,你想在北方闹事,你是竹蓝打水一场空。这就是古代用唯心论而论名。
-----
网友解答:
-----
有人说到了“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如果以大加小曰伐的话,那为何南伐和东伐西伐之类的都很少呢?
其实,这还涉及到了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那就是所谓的天子坐北朝南之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隐藏的含义就是中国的北方才是正统和归宿。如果占据了北方或者以北方为中心,首先政权的合法性有了,那往其他三个方向都是代表天子出去征讨,是代表正统的。
但如果你大本营是在南方,那往北一是为了收复故土,二则就是解决政权合法性。所以我们看到诸葛亮北伐,朱元璋北伐,常凯申北伐,都是这个隐含的意思在背后。
-----
网友解答:
-----
其实征,讨,攻,伐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打你没商量。
但为什么打东西南三方都叫征,唯独打北叫伐呢。
那还不是为了顺口吗!叫北伐当然比叫北征好听顺口一些的。
同样东西南征,叫成东西南伐就有点不顺口。
有一句京剧唱词就写成"东西征,南北战"唱起来也好听。如同样把它写成“东西征,南北征",那不但语法混乱,唱的不但不好听,难度也大啊!
还有是打北方谈判的难度大,所以称讨伐更痛快点。
反正不要多少理由,习惯就好!
-----
网友解答:
-----
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你没听过么?古时候用的书简,一卷书很重,为了可以详细又简洁的记录更多内容,连攻击的方向都用“征、讨、攻、伐”代替。所以就有了:“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之说。
实际上征讨和攻伐都是一个意思。纸张发明以后,书清了许多,书写不在向过去那么严谨,慢慢的后来人阅读古书越发困难,于是“东征西征”这种词相继出现。往往一个词的推广是对第一个使用他的人的尊重。
就像翻译外文也是,名字地名等通常沿第一个翻译它的人的叫法。况且提到“北伐”就会想起国民革命,这就是通用词变专用词的例子。所以其他方向用征讨,唯独北边用“北伐”没毛病吧。
-----
网友解答:
-----
很多人认为“伐”是以上制下,“伐”是以下克上。这种分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孟子》云:“征,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从中可以看出,“征”的确是有以上制下的意思,但“伐”在这里却是一个中性词。《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一句经典之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里的伐指的就是使用、比拼之意,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应该说,“伐”字最初是一个不带属性的战争用词,与下克上无关。在词语的流变中,“伐”渐渐带上了“征讨有罪之人”的含义。《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有云:“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后来杜预加了一个注:“伐,声其罪;侵,钟鼓无声;袭,掩其不备。”
“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当然不是说打仗带上钟鼓就算“伐”,把钟鼓扔掉就算是“侵”——钟鼓意味着声讨对方的罪行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于是“伐”也便有了正义的属性。
既然如此,我们看看北伐一般发生在哪几个朝代…
首先是蜀汉北伐。诸葛亮北伐、姜维北伐,那必须是伐啊。君不见孔明曰:“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住口!你这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然后是东晋北伐。祖逖北伐、庾亮北伐、桓温北伐、谢安北伐、刘裕北伐……看看祖逖的誓言吧:“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南朝、五代这样山河破碎的时代也有好几次大的北伐:王玄谟北伐、南梁北伐、太建北伐、柴荣北伐,这其中还诞生出了一位以数千兵马横扫河洛的白袍儒将陈庆之。
再后来是两宋北伐。都说南宋北伐,其实北宋也有过雍熙北伐,那是想收复幽云十六州。后面的南宋岳飞北伐已然不用说,岳飞死后,还有隆兴北伐、开禧北伐、端平入洛,当然,也是没有一次成功的。
所以这些北伐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就是老家本在中原,被赶到了南方,又自认为正统,出于以有道诛无道的立场,于是便屡次使用“伐”字。而中原王朝又经常被北方游牧民族驱赶到南方,这样就形成了这一语境。
那有没有北征?当然有!且看杜甫的《北征》一诗:“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还有明朝北征蒙古,都是北征啊!
-----
网友解答:
-----
这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文明有关,书中记载古人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其实讨、伐、攻、征都是打仗的意思,只是一种用词变化,没有更多的为什么。
有点像古时皇帝称自己用朕、寡人、孤,别人用陛下,平民自称用臣民或吾、我;皇帝死了叫崩、驾崩,皇后或公候嫔妃叫薨,大臣叫卒,士兵叫不禄,和尚叫圆寂,老百姓死了才叫死等称呼和叫法差不多,都是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多种叫法。
也是一种习惯用语,比如“走南闯北,东躲西藏,南下北上,东遛西窜”等,都是约定俗成的用词。再有就是文人墨客为文章用词毕丽和工巧,绞尽脑汁避讳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在一篇文章里重复出现,特意地换着词用,以增强文章的色彩和感染力,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规范。
-----
网友解答:
-----
伐与征不同,在古代北征很少,大多时候进行的都是北伐。而且,中国古代也有,东伐,西伐和南伐。
征与伐有何不同
征者,上伐下也。——《孟子》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征,指的是上对下,中央对地方,宗主国对藩属国,带有“教育”而非“教训”的意味。而伐则不然,就是单纯的击杀,战争双方不存在隶属上下级关系。
为什么上北伐,不是北征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朋友会发现,大部分时期,中央政权都在黄河流域,这是华夏民族的活动区域中心。东面,西面、南面基本都是中华文化圈的范围(南到现在的越南,东至大海,西到青海甘肃),都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朝哪进攻都是
征
。
唯独北面(包括东北),过了长城就进入草原和戈壁,这里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的范围。草原上的主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从商周时期的犬戎、鬼方,到羌、回鹘,到契丹、蒙古、女真,很少有真正融入中华的,又不存在像琉球、朝鲜一样的朝贡藩属国体系,多数时间都在互相攻伐,不是我们站着他们跪着,就是我们跪着他们站着。五胡乱华,黄河以北汉人几乎绝种,“杀倭令”彻底剿灭羯、氐;匈奴屡犯边,至汉朝时几乎被灭族。
这种没有隶属关系的战争双方,带有赤裸裸的仇恨和极强种族意识的进攻很明显更符合“
伐
”的定义。
历史上的北征
这个其他答案里说的比较多的上杜甫的《北征》,而除了这个,《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谢万北征。谢万是东晋名臣谢安的弟弟,少年成名,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北上进攻前燕,结果无功而返,自己被贬。
历史上的西伐,东伐,南伐
《封禅书》中记载齐桓公:“寡人
北伐
山戎,过孤竹;
西伐
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南伐
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
《后汉书.卫青霍去病》“南诛两越,
东伐
朝鲜。”
大一统前,多数国家处于四战之地,又都是平级关系,这样的战事多称为“伐”。秦之后向这几个方向的战事则多称为“征”。
综上所述,北征和北伐是有差别的,而因为历史原因和我们文法的习惯,“北伐”一词使用的频率远大于“北征”。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聊聊故事,讲讲历史。我是白也,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
-----
网友解答:
-----
征,伐,讨,侵。虽然都是出兵攻打的意思。
但每个字代表的含义,立场都不尽相同。
举个例子,简单点说:
武王伐纣,诸葛北伐;岳飞爷爷北伐。
周公东征,元朝两次征日;隋唐东征高丽,清朝康熙两次西征准噶尔。
蔡锷讨袁,段祺瑞对张勋复辟军的讨逆军;
日本入侵中国,德国入侵波兰,美国入侵格林纳达。
这
几个例子可以总结出:征,伐,讨,侵的区别。
1.
征:常用于上攻下。一般是指中央对地方。周
朝时周公带兵东征是对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小国进行打击;
元朝时的两次东征日本,也是中央政府对附属国进行的正义打击;
隋唐时期的东征高丽,也属于中央政府对不听话的附属国进行正义打击,
清朝时对准格尔叛乱的两次西征。更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叛乱政权的正义讨伐。
2.伐:伐具有明显的攻击性,有维护正义讨伐失格一方的意思。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属国的管控力越来越小,于是出现了春秋五霸: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
这几个小老大都打着周天子的名字,拉着一大帮小弟,有不听话的就伐。所以在千字文中有了“吊民伐罪”一说。
宋朝岳飞爷爷,为了收复中原故土而进行的北伐金朝,
三国蜀汉诸葛亮作为汉朝的正统传承,所以他要北伐曹魏政权。
3.讨:讨字,有个言字旁。这就预示着讨伐肯定会有一个意正言辞的檄文。当然也可能预示着干打雷不下雨。比如说声讨某某某。
一般作战对象为具体的某人。
比如说蔡锷将军在护国运动中的讨伐复辟的袁世凯,他的军队原先就叫讨袁军。同样的张勋复辟之后,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的作战对象也是张勋的部队。
4.
侵:是指敌人进入境内或者外来的或有害的事物进入内部。一般是指不宣而战,非正义。
比如说从1931年七七事变开始,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
再比如说1939年德国不宣而战,闪电战入侵波兰,以及后来的入侵法国入侵苏联性质都是一样。
再比如说,1983年10月,美国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对刚刚独立建国的格林纳达发动的海空联合作战。
这都是非常典型的入侵战争,不宣而战,而且非正义。
中国古代政权,大部分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 所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作战行动成为征讨。东征西征南征这都是存在的。
而一旦涉及到北伐:说明要么当时的中央政权核心不在北方,要么是一个正义政权取代另一个非正义政权。
比如说诸葛亮的北伐蜀汉政权,核心是在四川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核心是在广东。
武王伐纣,则是有道伐无道,是一个正义政权取代另一个非正义政权。
-----
网友解答:
-----
“东西南征”和“北伐”这件事——
第一,
“征”就是“伐”,“伐”也就是“征”,可以通用。
第二,
若说还有小区别,就是“征”侧重“征程”,“伐”则强调“打击”。
第三,
所谓“东西南征”和“北伐”,后来的人们使用中,有“约定俗成”的成分,也有汉语音韵上的原因。
一
“征”就是“伐”,“伐”也就是“征”,可以通用。
《韵会》解“征”字,曰:“伐也”。
“伐”字,《韵会》解为“征伐”。
这种方法,自许慎《说文解字》始,叫“互训”。能够“互训”的字,表明字义相同。
先秦时,多用“伐”表示“征伐”,但绝不限于“北伐”。
《诗.大雅.皇矣》曰:“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这是记述周文王征伐四方,赞其出兵迅猛,绝杀敌兵,没谁敢不服。
《诗.大雅.大眀》云:“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这是叙述武王伐纣功绩,赞其协和众邦,向东征伐“大商”。
《史记.封禅书》载,“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
桓公唯独没说到“东伐”,因为,齐国已经在东边靠海了。
郑玄《毛诗笺》云:“伐,谓击刺之。”段玉裁说:“此伐之本义也。引申之乃为征伐。”
《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注》云:“诸侯之于国,如树木之有根,是以言伐云。”就是说,周廷大司马这个官职,负责看管诸侯国,谁犯上作乱,就像伐树一样发兵征讨谁。
二
甲骨文中有“伐”字,含义就是“征伐”。
甲骨文中也有“征”字,是“出征”之义,因为“征”之本义是“出行”或“远行”。
《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注》云:“迈、征,皆行也。”
进一步引申,就是“征战”“征伐”。
《易.离.象》:“‘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象传》说,君王出师征伐,是为了安邦定国。
《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注》:“征,谓巡守征行。”
如前所说,“伐”,强调的是“打击”“击打”;“征”,侧重的就是“出征”“征程”。
但总体含义上,还是非常接近,不然也不会有“征伐”一词。
就先秦来说,“征”和“伐”,均有“降维打击”之义。
《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曰:‘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敌国”,是指地位相等的诸侯国,非指“敌对之国”。孟子说,讲到“征”,只能是“以上伐下”,就是天子打诸侯,地位平等的诸侯们不能用“征”。
实际上,如齐桓公所云,称霸之后,想打谁打谁。
古人说不说“北征”呢?肯定说。
东汉班固的爸爸班彪,最著名的作品,就有《北征赋》。唐杜甫有著名的《北征》诗。具体内容,恕不赘引。
三
东南西北,曰“征”或曰“伐”,本无“一定之规”。
但现实中,确实容易产生东南西曰“征”、北曰“伐”这种“感觉”——
第一,这
可能与“约定俗成”的话语习惯有关。
《诗.小雅.六月》云:“薄伐玁狁,以奏肤公。”《诗序》:“《六月》,宣王北伐也。”
《诗经》影响太大了。或许,《诗序》此“北伐”一说,便成了后世“约定俗成”之话语习惯。
《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毛传》:“四国,管、蔡、商、奄是也。”
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是周史上的大事件,也是周公的巨大功劳。或许,“东征”就此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话语习惯。
“约定俗成”,是汉语一大特点。这看看魏征奉敕所撰《九成宫醴泉铭》就可知道,几乎无一句无出处。
儒学六经,在这方面的影响尤大。
第二,这
可能与汉语音韵有关。
不妨试读一下,“东征”“西征”“南征”和“北伐”,读起来都很顺口,发音不感觉“别扭”。
这与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声调”和“发音部位及方法”都有关系。
再不妨试读一下,“东伐”“西伐”“南征”,就多少有些拗口了。
大致就是这样。
中国现代史上的“北伐”,除沿用传统说法之外,强调的是正义“打击”。
-----
网友解答:
-----
无稽之谈,南伐、北征也不少。这么说吧,霸气的皇帝都会称
北征
,懦弱的皇帝只敢说
南伐
。
古代征、伐两字的意义
征:褒义词,一般是指
上进攻下
,有道攻打无道的。
伐:中性词,一般是指正式战争,但是须师出有名,往往通过大张旗鼓,向天下诸侯宣告自己的军事行动是公开的。
孟子曾说过:征者,上伐下也。因此,
征
比
伐
高级。“
征
”往往彰显了出征者的身份比对方高级,或者代表了正义的一方。
打个比方,皇帝亲自带兵打仗,从来都是
御驾亲征
,你有听说过
御驾亲伐
吗?没有吧,哪怕是群雄割据天下的时代,史书上照样记录为
亲征
。
古代帝王大都建都在北方,天子平定南方之地的势力,当然被称为
南征
。因此,大家对南征普遍没有异议。
那么有没有南伐的说法呢?
还真有。一般来说,大规模的攻城略地都发生在建国之初,说到既要攻打南方又要平定北方,北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么,咱们就来看看赵匡胤兄弟俩是如何描绘他们的军事行动的。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终于黄袍加身,建立北宋。虽然,他攫取了后周政权,但是当时仍旧是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南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等,北有辽和北汉等政权。
不过两者相比,南方政权较为分散弱小,北方的辽和北汉关系密切且比较强大。于是,赵匡胤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先南后北。
四年春,命师
南征
,以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
公元963年,赵匡胤派慕容延钊等出征荆南、湖南,此处用
南征
。
乾德二年春,江宁军节度使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枢密承旨曹彬副之,将步骑二万出归州道以
伐
蜀。
公元964年,赵匡胤命令刘光义、曹彬等人攻打后蜀,根据地图,后蜀位于北宋西南方,但是,《宋史》上却记载为
伐蜀
。
开宝三年,九月己亥朔,命潭 州防御使潘美为贵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遣使发十州兵会 贺州,以
伐
南汉。
公元970年,赵匡胤命令潘美进攻南汉,这里也是用了
伐
。
开宝七年,九月癸亥,命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翟都部署,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都监。。。将兵十万出荆南,以
伐
江南。
公元974年,曹彬、潘美率十万宋军讨伐南唐,此处也用
伐
。
开宝九年丁未,遣侍卫 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伐北汉。
公元976年,党进、潘美攻打北汉,用的还是
伐
。
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继承他的事业,无论是攻打北汉还是辽国,都是称
伐
。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无论是攻打南方还是北方,
史书上几乎都称伐
,南伐、北伐。不过就赵匡胤兄弟当时的身份而言,也不能说比其他割据政权高贵,用伐比较妥当。之后,宋朝只在北方有战事,即便遇上个能打的岳飞,也只敢称
北伐
。
那么,有没有北征的说法呢?
明朝与宋朝完全相反,朱元璋父子从南方起事,一直到平定北方,再到后来与北方草原部落纠缠,明史上几乎全部使用了“征”字。
1360年,征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1361年,太祖乃自将舟师征陈友谅。1364年,自将征陈理。
1367年,朱元璋一生中只提过一次伐字,“今将
北伐
,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当时元朝还没有灭亡,仍是正统,从名义上讲,朱元璋也只能用伐,就如武王伐纣。
等到朱元璋于1368年登基后,他立刻改口为北征。从那些武将的封号也可见一斑,常遇春为征南大将军,徐达为征虏大将军,邓愈为征戍将军,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等。
秋七月己巳,帝将北征,敕都督朱荣领前锋,安远侯柳升领中军。
到了朱棣登基后,为了重创草原势力,曾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史称“永乐北伐”。幸亏他老人家不知道,知道了肯定要让史官改成“永乐北征”,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天子之尊。
结语:
与其牵强附会地解释“南征北伐”,不如想想征、伐两字的本意。
宋朝积弱,无论是刚开始的统一天下还是之后面对北伐游牧民族的挑衅,它都只敢称“南伐或北伐”。
明朝霸气,无论是统一天下还是打击游牧民族,它从来都只用“征”,因为这是天子威严的象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