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背叛自己主公的人物呢?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背叛自己主公的人物呢?
-----
网友解答:
-----
首先,我们要对三国演义中的叛徒下一个定义!
在本文看来,在主公未亡,且还算厚待于他,但他却转身投敌并对主公造成重大伤害,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叛徒!按照这种定义,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叛徒,则是这些人!
一、吕布
毫无疑问,吕布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演义中的最大叛徒!吕布原本是丁原义子,乃是丁原手下爱将,结果他却
为了一匹赤兔马就把丁原杀了
,此等行为,完全可以称之为叛徒了!而投降董卓没多久后的吕布,又对董卓起了歪心思,而
起因竟然是一个女人
!原本跟着董卓,吕布是有大好前途的,毕竟董卓掌控着东汉朝廷,名义上还是比较有权威的,结果他为了个女人竟然自毁前途,还亲手击杀了董卓,太令人失望了,这真的是又坏又蠢啊!
杀掉董卓后,吕布虽短暂地获得了权力,但王允显然是不信任他的,在处置西凉军残余势力时,吕布根本说不上话,最终因为王允瞎操作,逼反了西凉军,长安沦陷,吕布被迫逃入中原!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会不会发现吕布的叛徒行为,简直太愚蠢了?要是老老实实跟着董卓,前途是一片光明啊!
由于吕布有杀害两任义父的劣迹,所以他在中原各地其实是非常不受待见的,最终被曹操打得没了立足之地,只能投靠刘备。
刘备是个仁义之人,收留了吕布,结果吕布转头就偷袭了刘备
,攻占了徐州,令世人咋舌,吕布这人太无信了!从此刻开始,其实吕布的结局就已经是注定了,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叛徒,只要有好处他就会背叛你,根本不可能收为己用!丁原、董卓、刘备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说白门楼上,吕布的结局其实是必死的,无论刘备会不会落井下石,曹操都会杀了他!
二、许攸
很多人会奇怪,本文为何会把许攸放在叛徒榜第二位,按理说他只不过是恃才傲物啊!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许攸的事迹,便会发现,许攸绝对是一个大号的叛徒!
许攸有才,所以袁绍非常重视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但是许攸这人,却出人意料地
背叛了袁绍,导致袁绍输掉了官渡之战
,袁家就此一蹶不振!
很多人认为,官渡之战乃是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曹操军事指挥能力的巅峰体现,其实这是被误导了!
从始至终,曹操在和袁绍的对阵中,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比兵力,曹操不如袁绍,无法对袁军造成毁灭性打击,比国力,袁绍手下的四州,都是富庶之地,远非曹操的四战之地可比!当时的曹操,粮草已经严重不足,再耗下去,曹操只能被耗死,而袁绍那边,后勤可是充足得很!更为重要的是,袁绍对于曹操的情况,是了如指掌的,他就是打算这样耗死曹操,然后率军收割!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不出意外的话,
曹操此战必败,袁绍必胜!
但最终意外还是出现了,就在袁绍胜券在握时,许攸竟然背叛了袁绍,并把袁绍最为重要的军事信息——屯粮之地告诉了曹操,还建议曹操亲自率军袭击乌巢粮仓,导致袁绍军粮毁于一旦,最终军心崩溃,彻底失败!
原文: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塞中。
事实上,许攸之所以背叛袁绍,并不是因为袁绍不听他的建议去偷袭许都,而是因为“
许攸在冀州时,常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
”,他和家人贪污的行为被发现了,家人也被抓了,他害怕袁绍秋后算账,所以才背叛了袁绍的!就许攸的行为来看,他就是一个贪财且自私自利的叛徒,比吕布好不了多少!
三、司马懿
说司马懿是叛徒,乃是因为他背叛了曹家!虽然曹家人对司马懿多有防范,曹操甚至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但是
曹丕、曹睿都对司马懿非常器重
,临终之前,还让司马懿做了托孤重臣,希望司马懿好好辅助曹家。可以说,曹家给司马懿的待遇是非常好的,可是司马懿呢?他转头就
篡夺了曹魏大权,欺负曹家的孤儿寡母
,太令人心寒了。也正是因为他的阴损行为,所以历朝历代以来,都非常看不上司马家族!
曹丕篡汉,那是因为汉朝已经分崩离析了,天下都是曹操打下来的,可是司马家篡魏,情况就不同了!天下并非是司马家打下来的,而且当时的魏国正处于国力鼎盛之际,
司马家完全是靠着阴谋上位的,并非是自己的真实能力
!换句话说,要是当时曹魏不行了,分崩离析了,司马懿重新把曹魏打成了一统,然后篡位,这其实大家是认可的!
众人认可的是真正的实力,而不是阴损的权谋
,尤其不是司马懿这种出卖主公的叛徒行为!
四、贾诩
贾诩这个人,大家对他的评价其实还不错,但是这也改变不了他叛徒的身份!贾诩是汉臣,但是他却建议西凉军进攻长安,导致东汉天下再无中兴的可能!后来贾诩成为张绣的手下,宛城一战,贾诩帮助张绣搞死了曹操的儿子、侄儿和心腹爱将,使得张绣和曹操成为了生死大敌。结果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又拒绝了袁绍抛出的橄榄枝,反而是力劝张绣投降曹操,
成功地踩着张绣上位了
!
众人都只看到贾诩的成功,安享晚年,
却没有看到他曾经的主公张绣被坑得有多惨
!张绣刚开始投降曹操,非常受礼遇,因为曹操需要向世人展示他的大度、不记仇,但是最终张绣一家的下场其实是很惨的,不仅自己糊涂去世,儿子也被处死,他这一脉算是断了!
五、张松
刘璋对张松其实还是不错的,任命张松做了益州别驾,结果张松认为刘璋暗弱,不是一个好主公,他张松需要的是一个能带领他征战天下的主公,所以
张松直接把刘璋给卖了
!刘璋让张松出使曹操,想要表示臣服,但张松其实是想投靠曹操,帮曹操拿下益州,干掉刘璋,结果曹操看不上张松。最终张松只能选择刘备,和刘备联手图谋益州!
可以说,
若没有张松这个内应,没有张松给出了益州地图,刘备不可能轻松拿下益州!
更为重要的是,张松投降刘备,还带动了许多人投降,从这个意义来说,张松是刘璋手下的大叛徒无疑了!
六、孟达
张松投降刘备,带动了一批投降人员,其中最出名的则是孟达,因为孟达在投降刘备以后,又有过多次叛徒行为。孟达先是背叛刘璋,投靠了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重用孟达,而是让孟达去守卫了上庸。关羽败走麦城,让刘封孟达前去相救,他俩不愿意,最终关羽兵败被杀。
孟达一看关羽死了,刘备肯定会找一个背锅之人,他一直不受待见,所以心一横直接投降了曹魏,受到了曹魏的礼遇!如果孟达的事情到此为止,那么他也进不了十大叛徒榜,因为他确实是被迫投靠曹魏的,可是当诸葛亮北伐时,他又再次背叛曹魏,投靠蜀汉了,这就让人觉得,孟达此人,太不安分了,
三次背叛主公,已经勉强能和吕布媲美了
!
七、糜芳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深受信任与器重,但他却直接
背叛了刘备
,令人惊讶!襄樊之战,关羽带兵出战,让糜芳守卫好江陵城,结果当东吴打过来时,糜芳根本不做抵抗,直接投降,令关羽失去了回援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关羽手下兵将的家人都在江陵城,糜芳当了叛徒,这些人都成了东吴手中的人质,谁还敢去打啊?所以荆州兵最终军心动荡,出现了大量的逃亡,关羽被迫往益州撤退,最终败走麦城!
糜芳是刘备小舅子,乃蜀汉的创业元老之一,在蜀汉地位非常高,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干嘛要去当这个叛徒,在东吴能得到蜀汉这么好的待遇?
八、谯周
谯周可以说是典型的叛徒了,
刘备来了,他劝刘璋投降,邓艾来了,他劝刘禅投降
,这家伙,真是劝降小能手啊!
邓艾打进蜀汉后,蜀汉朝堂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想投降,毕竟他们和魏国打了这么多年了,有深仇大恨,大家想的都是逃跑,继续抵抗。就在众人讨论该往哪里跑时,谯周出现了,他力劝刘禅投降,并最终说服了众人,于是,强大的蜀汉,还有大量军队的蜀汉,就此灭亡了,令世人惊叹!
九、张郃
官渡之战中,
如果说许攸是最大的叛徒,那么张郃则是第二叛徒!
许攸出卖了袁绍的屯粮地,导致袁绍损失了大量的粮草,但袁绍后方物资充足,只要抗住曹军的进攻,稳住袁军军心,等后续粮草送上来,袁绍便可以保持不败。但关键时刻,张郃投降了,这给了袁军极大的打击!袁绍手下大将原本是颜良和文丑,这俩死了后,张郃就是军中最为出名的猛将了,结果张郃直接投降了,这让其他袁军怎么想?这就好比刘备关羽张飞出征,结果关羽张飞投降了,这还怎么打?
所以说,
张郃的投降行为,给了袁军一计重击
,使得袁绍彻底失去了稳住军心的机会,他也是令人不齿的叛徒!
十、钟会
邓艾逼降刘禅后,钟会率领大军进入了蜀汉,并使用阴谋诡计拿下了邓艾,掌控了蜀地的魏军。有如此强大的军力在手,钟会膨胀了,
背叛了自己的老上级司马昭
,想要自立为王,进攻司马昭,结果蜀地魏军不听他的命令,最终钟会死于乱兵之中,阴谋失败!
事实上,
钟会的行为就是在模仿司马家
!当年司马家就是用阴谋夺取了曹魏大权,给许多人做出了表率,所以钟会才会依样画葫芦,才会想着反叛司马昭,进攻司马昭,夺取魏国大权!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叛徒分别是吕布、许攸、司马懿、贾诩、张松、孟达、糜芳、谯周、张郃、钟会等人,其中吕布第一,许攸第二,司马懿第三!对此,你是否认同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
网友解答:
-----
叛徒和投降是在区别的,在三国时期,诸侯纷起,各有地属,各地人才,就近就业,再据各自的价值观和境遇,再分阵营,选择各自的明主,算是正常现象,不好以是否“从一而终”来定是否叛徒,否则,三国演义中有半数以上人物,都得算是“叛徒”,这就极端啦!
叛徒,是绝对的贬义,指起因为一己之私,初心为道德所不容,为人不耻才够叛徒之名。
以演义情节看,还真有一些够格的叛徒,信口一列,不知能不能凑够十个。
一,吕布。三姓家奴,杀丁原因为赤兔马,杀董卓因为貂蝉。这是演义中刻意竖的道德反派,著名叛徒,还因为这反复无常的性格丢了性命。
二,许攸。这是曹操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头号功臣,可许攸背叛袁绍的原因,却是因家族贪脏枉法。而后以功臣自居,狂妄自大,被许褚一刀砍了。
三,蔡瑁。为自己家族利益,将荆州拱手让予曹操,牺牲了自己的姐姐和外甥,最终还是得不到曹操的信任,被周瑜离间计所杀。
四,张松。刘璋手下,安心卖主。在曹操处卖主求荣被拒,仍死性不改,将入蜀地图献于刘备。可终没等到心中“明主”,被刘璋所杀。
五,马超。渭水战败后,马超投了张鲁,被张鲁派去救援刘璋,对战刘备。葭萌关虽尽力与张飞一战,可最终却叛了张鲁,还帮刘备攻下成都,救援对象成了马超的投名状。
六,孟达。先由刘璋降刘备,再叛刘备投曹操,这让蜀汉北伐中原只有出秦岭一条路线。最后想要更多的利益叛魏近蜀为要挟,被司马懿所灭。
七,魏延。先叛刘琮,再叛韩玄,被诸葛亮判定是脑后有反骨之人,在诸葛亮死后,果然又现叛意,由诸葛亮留的后手马岱所杀。
八,文钦、文鸯父子。文钦、母丘俭以勤王之名,起兵反叛司马师,兵败后投吴,2年后随诸葛诞伐魏,文钦与诸葛诞不合被杀,文鸯重投魏国。
九,夏侯霸。从强魏投弱蜀,夏侯霸是被迫害不得已,可震动巨大。投蜀后,夏侯霸成了姜维副手,两位降将掌控蜀军同老东家作战,这是极少见的。
十,钟会。作为灭蜀总司令,居然叛魏,抓了灭蜀功臣邓艾父子,因手下诸将不从,反叛失败,与姜维同死。
就这十个吧,欢迎评论。
-----
网友解答:
-----
在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背叛自己主公的人物呢?
何谓背叛?背即背离,叛即反叛,背叛就是背心离德、无良叛变,换句话说就是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叛离了主公的利益,枉顾道德的约束,无视良心的谴责,或叛国投敌、或卖主求荣,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无耻恶行。
本文给出武将中的十大叛徒。
首先声明一点:特殊人物的投降、易主、造反等行为,并不等于背叛。
1.投降未必就是背叛。
关羽,
降汉不降曹,对曹操的甜蜜攻势不为所动,而是解白马之围以报厚恩,然后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寄人篱下的刘备。
张辽,
临刑不惧、怒斥吕布,在吕布殒命之后,又大骂曹操、慷慨领死,受到曹操的折节礼遇,“
亲释其缚,延之上坐
”,感其意而降。
黄忠
,因韩玄之死、长沙之失而羞于见人,在家抱病不出,经刘备、诸葛亮亲自登门相请才诚愿归降。
张郃
,本欲往救乌巢,却被派去攻打许昌,落了个进退两难,又受到郭图的排挤陷害,思虑再三才向曹操投降。
庞德
,最初被马超遗弃在了汉中,无奈栖身于张鲁麾下,虽然力抗曹营四将,却受到杨松的打压迫害,最后误入陷马坑而遭生擒,寻思张鲁不仁,诚愿归降,“
曹操亲扶上马,共回大寨,并马而行
”。
其他还有
夏侯霸、黄权
等人,夏侯霸投靠刘禅,黄权投降曹丕,都是被逼无奈;至于
侯成、王平
等人,也都有苦衷在先,这些人都不算背叛。
2.造反者未必就是背叛。
耿纪,
与韦晃、金祎、吉邈等人围攻丞相府,射伤王必,最终被夏侯惇剿灭,五臣死节。这些都是大汉忠臣,讨伐曹操根本不算背叛。
孟获,
本来就是偏安一隅的南国之主,因为不服中原教化和压迫,才起兵反叛,人家只是在争取自己的自由和利益。
淮南三叛,
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等人,要么是魏国忠臣,要么是讨伐司马师、司马昭,他们至死都没有背叛自己的国家。
刘备,
虽然先后投靠过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他的身份都是上宾而不是对方的臣子,他虽然从曹营骗走了五万人马然后重夺徐州,但那是衣带诏讨贼在先,他虽然悄然离开袁绍,但那是兄弟聚义再创业,毕竟他也算是一方诸侯,因此刘备的行为也称不上背叛。
如果非要说刘备是叛徒,那么曹操也是,因为他进位魏王,与自己的初衷早就谬以千里了,而孙权更是了,因为他毕竟向曹丕称臣,然后反水,闹了个大魏吴王的笑话。
3.择主而事不等于背叛。
徐晃,
认为杨奉非立业之人,不足以奉迎天子、不值得托付终身,于是跟着满宠连夜赶往曹营。满宠建议杀死杨奉以为进见之礼,徐晃断然拒绝,“
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
”。
赵云,
看到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以为公孙瓒是英雄,于是投奔而去,但是公孙瓒不听人言、闹了个自焚而死。赵云宁肯流落江湖,也不愿意接受袁绍的屡次相邀,反而从刘备于患难之间。
陈宫,
以县令之尊跟着曹操逃亡,却发现所托非人,于是连夜离去,后来跟了吕布,却发现吕布色迷心窍,“
只听妻言、不用将计
”,但是不忍相离,至死也不向曹操妥协一步。
当然了,本文是演义内容,历史上的陈宫曾经先后背叛曹操、吕布,但与本文无关。
总之,上述这些人的投降或者造反等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都算不上背叛。
好了,十大叛徒正式开始。
武将十大叛徒
第10名:严颜。
“义释严颜”历来被传为美谈,但这个典故的主角是张飞。严颜的投降与张辽颇为类似,但后续行为却截然相反,他曾经高叫“
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还大骂张飞是侵夺州郡的无义之贼,但是被盛意劝降之后,就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堂而皇之地当了带路党,沿途关隘四十五处,逐一唤出拜降,令张飞不费张弓只箭而直奔雒城。
对于刘璋来说,严颜就是货真价实的叛徒。
第9名:甘宁。
甘宁本为西川巴郡人,青年时期经常招合亡命之徒,纵横于江湖之中,图财害命,落了个锦帆贼的绰号,后来痛改前非,去投奔刘表,被刘表引荐给江夏黄祖。
战长江孙氏报仇,甘宁射死凌操、杀退吴兵,虽有如此大功,但黄祖不喜他的名声,并没有提拔重用他。甘宁气愤不过,就投降到孙权帐下,又扭头充当先锋攻打江夏,大破黄祖的战船。江夏城破之后,甘宁赶到东门,正好把黄祖堵在了门口,黄祖落荒而逃,甘宁正欲追赶,但看到程普远远赶到,生怕对方抢功,于是急发一箭,将黄祖射死于马下。
只因不受重用就投降反攻,并且亲手射死黄祖,这种行为不值得称道。
第8名:张翼。
入川之战,杨怀、高沛在涪城战死,泠苞、邓贤在雒城前哨战死,张任在金雁桥遭擒之后慷慨就义,只有刘璝率人坚守雒城。刘备大军赶到城下,高叫招降,刘璝大骂,严颜正欲搭弓急射,只见城头上转出张翼,将刘璝一剑砍翻,然后大开城门迎接刘备入城。
张翼是刘璋亲自调往雒城的第三路援军,但他却毫无征兆地当了卖国贼。
第7名:蔡瑁。
刘表病故之后,蔡瑁秘不发丧、篡改遗嘱,驱逐刘琦、拥立刘琮,然后一手做主向曹操投降。曹操问及荆州的军马钱粮,蔡瑁跪地而答道:“
三军共计二十八万,战船七千余艘,钱粮供给一年有余
”,言辞极尽谄佞。如此深厚资本和强悍实力,蔡瑁却拱手让出,而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尽得荆襄九郡,简直是大喜过望!
蔡瑁的行为就是借壳上市,他将荆州当成了觐见之礼,以此攀上了亲爹曹操这个高枝;而刘表最大的错误就是废长立幼,以致于外戚专权,让蔡瑁这宵小谗佞之徒大行其道。
第6名:钟会。
灭蜀之战,钟会受封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率领十二万大军向西川进发。此时的钟会,军权、精兵在手,身份远在邓艾之上,其地位大概是司马昭之下第一人,正如辛宪英、钟毓等人预言,“
非久处下之者,不可大任,宠过必乱
”。当然了,司马昭也深知这一点,留了后手。
灭蜀之后,钟会居功自傲,内心急剧膨胀,再加上姜维的推波助澜,于是阴谋造反,第一步就是抓捕了胆大妄为的邓艾,然后暗中筹备。数日后,钟会忽然获悉司马昭已经兵临长安,大惊失色对姜维说,司马昭领大军而来,必然觉察到我军中有异,我们应当迅速举事,“
事成可得天下,不成则退守成都,不失作刘备也。
”
然而事与愿违,钟会还是太嫩了,还没来得及与司马昭交手,就被卫瓘、胡烈等人灭掉了!
第5名:吕布。
三姓家奴的名号,真不是白给的!
在丁原帐下时,吕布深受重用,两人有父子之情谊。然而当看到赤兔马、金银细软之后,吕布当即就丧失了底线,提刀奔入丁原帐中,“
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
”然后一刀砍翻,连夜带着丁原的人头到董卓面前请功去了,并且再拜董卓为干爹,“
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
”此后,吕布为了貂蝉再次与义父决裂,奋力一戟将董卓捅死。
长安失陷后,吕布辗转投奔到各处,在袁绍账下傲慢无礼,最终被驱逐,在张邈帐下觊觎四方,最终偷了兖州,在刘备帐下心怀叵测,最终偷了徐州,直到下邳城沦陷,吕布终于被推上了白门楼,乞求松绑并表示诚愿归降,结果被刘备的一句话送走了!
正如曹操的评价,“
吕布狼子野心,翻覆多变,诚难久养也
”。
第4名:魏延。
魏延献长沙与张翼献雒城,性质并不相同。首先,韩玄刻薄无礼,要喝斩黄忠;其次,韩玄鱼肉百姓、残暴不仁,当时魏延振臂一呼杀上城楼,群起响应的百姓竟然多达数百人;再者,魏延本来就要追随刘备,只是在襄阳斗文聘的时候失散了,无奈投奔长沙,还被韩玄欺压;客观来讲,魏延杀死韩玄而献城,不应该受到非议。
然而,张翼受到重赏,而魏延却被诸葛亮定大骂,还差点被斩首。
诸葛亮死后,魏延就是军中第一人,他最初根本没想着造反,甚至说过“
丞相虽死,我今尚在,岂可因丞相而废北伐大业
”之类的话语,但是杨仪得势,魏延忍不了,于是展开争权夺势,但是魏延的行为过激了,烧绝栈道,阻拦诸葛亮灵柩,最终授人以柄,而且被赵直、马岱等人蛊惑,最终决定先取汉中、再攻西川。
当然,这都是演义剧情。只因为魏延的名字取得不好,罗贯中就将他塑造成了反骨仔,实在让人气愤。
第3名:糜芳。
长坂坡,糜芳面带数箭,跑到刘备面前大声诬告,说赵云反投曹营去了,结果被刘备谴责一番。到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他又连夜饮酒,结果帐后失火引燃了军器粮草,损失惨重,被关羽厉声斥责,“
待吾得胜归来,再有差池,二罪俱罚!
”。
关羽出兵,糜芳坐镇南郡,就是关羽的大本营、大后方。吕蒙白衣渡江之后,傅士仁献了公安,糜芳随之也献了南郡,让关羽再无立足之地。诚然,糜芳的投降,关羽也有一定的责任,但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糜芳罪不至死,而且他是刘备的小舅子,跟了刘备一辈子,又是元老级的功臣,关羽再怎么假节钺也不可能拿他开刀。
糜芳不战而降,吕蒙想不到,关羽想不到,刘备也想不到,糜竺更想不到。糜芳投降后,在东吴苟且偷生,而糜竺羞愤而死。
江陵城固若金汤,前有曹仁能够坚守一年多,后有朱然同样守住了曹魏一众名将,如果糜芳能够坚守南郡,关羽也不至于走投无路。
第2名:于禁。
水淹七军之后,于禁直接屈膝投降了,而庞德大叫着“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奋战到孤身一人后被擒。在关羽面前,庞德面对诚恳劝降,却破口大骂、慷慨就义,然后被厚葬,而于禁却伏地乞命,关羽不屑地骂道“
杀汝如狗彘耳,空污刀斧!
”
于禁的投降,曹操同样没有想到,并大发感慨,“
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
”
于禁被吕蒙发送到了江东,虽然受到孙权的厚待,但是被东吴上下白眼相加,受尽了指指点点,回到曹魏之后,又被曹丕活活气死了。
庞德能够杀身成仁,最终进了曹操宗庙,而于禁却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第1名:孟达。
孟达是降将中的急先锋。
在刘璋麾下时,孟达并没有被严重埋没,刘璋亲自点名让他去迎接刘备的大军,但他却直接向刘备投降了,究其原因,只是因为刘璋暗弱而已。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让孟达跟随刘封镇守上庸,与荆州城掎角之势,但是当廖化赶过来求救时,孟达却蛊惑刘封,最终不发救兵,关羽也被逼无奈走了麦城。关羽死后,孟达害怕被治罪,直接向曹魏投降了,受到曹丕的厚待,然后扭头就带着徐晃、夏侯尚攻打上庸,赶走了刘封。曹丕死后,孟达失去了靠山,顿感心不自安、如履薄冰,在收到诸葛亮的招降信之后,二话不说卷铺盖走人,再次回到蜀国的怀抱,但是谋划泄密,被申氏兄弟举报。司马懿千里行军,八日奔袭一千二白余里,最终把孟达围困在上庸,破城斩首。
诚如费诗所言,“
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再叛曹魏,如此反复之人,何其耻也!
”
最后补充一些人物。
1.主公群体。
茹毛饮血的恶龙
董卓
,废立少帝、权倾朝野、杀人如麻,祸害了全天下。
僭越帝号的
袁术
,落了个各方喊打,最终连口蜜水都没喝上。
隐忍蛰伏的
司马懿
,曹睿的托孤重臣,幼年曹芳曾经搂着他的脖子表示亲近,他却发动政变、诛灭曹爽三族,然后盗取了曹魏的天下。
还有
司马师、司马昭
兄弟,一个废立少帝,一个路人皆知;还有
孙綝、孙峻
兄弟,也都是乱臣贼子。
2.文臣谋士群体。
卖主求荣的
张松
,暗通刘备的
法正
,他们与孟达组成了“背叛三人组”。
许攸,
因为家人犯法被弹劾,又被袁绍骂了几句,赶紧逃到曹操那里,然后把袁绍的头号机密买了个一干二净。
辛毗,
被袁尚派往曹营请降,他却到曹操面前详细分析了袁尚的内部局势,极力建议曹操穷追猛打,然后留在曹营不走了。
张昭,
孙策的托孤重臣,但是他却第一个站出来主降,如果不是周瑜、鲁肃、黄盖等人力主决战,孙权很有可能被他带沟里去了。张昭虽然未能投降,但初心早已背叛,也难怪孙权要烧他的大门了。
蒋舒,
诱骗傅佥出城决战,然后献城向钟会投降,最终把傅佥逼到战死于乱军之中。
谯周,
最知名的投降派,三言两语把刘禅说到献国投降。
贾充,贾逵之子。
王凌临死前,曾经在贾逵的墓前声泪俱下的倾诉,“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贾充以司马昭进位晋王为由去打探诸葛诞的口风,对方却说“你不是贾逵的儿子”!
曹髦驱车冲南阙,被贾充率领成济、成倅兄弟以及三千铁甲拦在路口。成济还在犹豫,贾充大怒道“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成济挺戟向前擒拿,贾充补充一句“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于是成济奋力一刺,一戟贯透曹髦前胸,死于车碾之前。
司马炎登基后,贾充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封赏,最终走上了人生巅峰,“
宠幸愈甚,朝臣咸侧目焉
”。
此外,贾充还生了个女儿贾南风,嫁给了西晋第二个皇帝司马衷。
-----
网友解答:
-----
试看够不够“十大”了。
1,吕布。吕布先后背叛过丁原、董卓等人,因而被张飞怒骂为:“三姓家奴”!
2,甘宁。甘宁绰号叫做“锦帆贼”,甘宁原本是黄祖的手下,在和孙坚交手的时候,甘宁还射杀过凌统(孙权麾下的大将)的父亲凌操。后来,甘宁归附孙权了。
3,关羽。尽管关羽在民间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一向都是忠义的化身。但是按《三国演义》的描述,大家不得不承认“关羽确实是投降曹操”过的。关羽因此还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给后人。
4,赵云。同样按《三国演义》小说,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后来,赵云成为了刘备蜀汉集团的五虎上将之一了。搞得人们心里一直都有疑问:“既然赵云武功那么厉害,公孙瓒怎么舍得送给刘备?!”
5,马超。马超在张鲁的账下正进退两难的时候,诸葛亮派出顶级说客李恢三下五除二就把马超变成了刘备的猛将了。
6,庞德。庞德原来是马腾、马超父子俩的部将。结果马腾去世、马超惨败给曹操之后,马超投奔了刘备,庞德则投降曹操了。为了报答曹操,庞德还上演了“抬棺死战”!
7,魏延。关羽奉命攻打长沙郡的时候,魏延一次都没有出战,魏延就直接斩杀老主人韩玄,之后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关羽等人了。魏延被刘备指责“脑后有反骨”就是源于此了。
8,张松。张松整个就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典型代表-----刘备集团前脚还没有准备攻取西川地区,张松就把西川地区的地形等军事布防图送到刘备跟前啦。
9,张郃。张郃原本是袁绍麾下的猛将之一。官渡之战前夕,乌巢的粮草被烧了。张郃因为害怕主公袁绍的责难就投降了曹操了。
10,钟会。钟会和邓艾一起兵分两路攻取西川地区、灭亡蜀国之后,钟会就开始野心膨胀背叛司马氏了。
-----
网友解答:
-----
三国时代前后跨越一百多年,出现的叛将反臣不胜枚举,其中能力卓越者也大有人在。下边我根据题主的立意和自己的理解,列出《三国演义》中背弃主公的十大叛徒。
第十位:徐晃(杨奉→曹操)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祸乱京师,董承、杨奉趁乱将献帝救出,正好对上星夜赶来的曹操。徐晃身为杨奉战将闪亮登场,与许褚“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曹操因此对徐晃一见钟情,正好满宠毛遂自荐前往敌营,巧舌如簧说动了徐晃投降,“操大喜,厚待之。”
从此徐晃终生追随曹操,东征西讨屡立功勋;后来樊城之战,更是率军击退关羽,间接导致关二爷夜走麦城,立地成神。徐晃因治军严整,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可见其军事才能有多么出众。
第九位:陈宫(曹操→吕布)
陈宫,原为中牟县令。曹操刺董失败,逃至中牟县不幸被官差抓获。县令陈宫察言观色,认为曹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所以私自将其释放并跟随左右。哪知途中发生误杀吕伯奢一事,陈宫自悔识人不明,弃曹而去投奔了吕布,成为吕布的军师,全心全意出谋划策。
后来吕布投靠刘备、占领徐州,全然出自陈宫的计策。可惜吕布目光短浅且刚愎自用,对陈宫的谏言只是选择性采纳,导致最后被曹操水淹下邳全军覆没。曹操感念陈宫的旧恩和才干,劝说他投降,陈宫自知彼此理念不同,慷慨赴死。
第八位:甘宁(刘表→孙权)
甘宁,原为刘表麾下,锦帆贼出身。刘表坐拥荆襄宝地却不识人才,甘宁“见刘表不能成事,故来投东吴,”成为孙权的部下。
甘宁“颇通书史,有气力,好游侠”,追随孙权后攻城拔寨,披坚执锐,多立战功。后吴魏交战于合淝,甘宁自告奋勇“百骑劫曹营”,不折一人,凯旋而归。孙权喜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自此,甘宁俨然成为继太史慈之后东吴第一武将。刘备称帝后兴兵讨伐东吴,甘宁在战场上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咽喉,可叹一颗将星就此陨落。
第七位:马超(张鲁→刘备)
马超,世传有“信、布”之勇。马腾自作聪明反被曹操害死,马超身为长子东征报仇,却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先赢后输,不得已投奔了汉中张鲁。后刘备入川,刘璋向张鲁求援,马超带兵于葭萌关阻击刘备,与张飞大战三天不分胜负。直到刘备派马超同乡李恢前往陈述厉害,马超遂降。
马超投靠刘备后,有所作为的事情只干了两件:劝降刘璋和上表谏刘备称王。此后率军枯守阆中数年,再有音讯时已经病逝,轰轰烈烈爆发,寂然无声离去,可以说是五虎将里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
第六位:魏延(韩玄→刘备)
魏延算是刘备的忠实粉丝。当年刘备让曹操追杀得有如丧家之犬,逃至襄阳时魏延就在城里率众叛乱,估计是想立个头功借机上位,可惜刘皇叔压根就没想进城,打错算盘的魏延只好仓皇逃蹿,跑到长沙太守韩玄处躲避风头(尴尬)。后来刘备占领荆州傍略四郡打到长沙,魏延故技重施杀了韩玄开城出降,原以为这次能来个开门红,不想又差点被孔明先生人道毁灭,所幸刘备说小话才免遭一劫(再次尴尬)。
从此魏延就开启了人生的尴尬之旅,在既是领导又是冤家的诸葛亮领导下,屡立战功又屡受打压。直到多年之后孔明去世,魏延这才迎来扬眉吐气的机会,可是临了还是没躲过孔明的神机妙算,疯狂一时后瞬间被杀,这就是所谓的宿命吧。罗贯中笔下被黑者多矣,而蜀汉集团被黑得最惨的当属魏延。
第五位:姜维(曹魏→蜀汉)
姜维,虽为曹魏天水郡治下一个小小中郎将,然而智勇双全:用智曾让诸葛孔明吃了个闷亏,论武也让常山赵云夸赞不已。一个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丞相如获至宝,重见兴汉之光,足见其才。后来几番斗智斗勇加上推心置腹,这位牛人终于被诸葛丞相感动,一往无前地投入蜀汉阵营。
作为孔明继承人,姜维时刻不忘先师遗命,厉兵秣马,九犯中原,其人其心,忠勇可嘉。可惜姜维和师父一样只重人力不顾天时,到头来内外交困,进退维谷,无奈假降钟会,最后一计害三贤,蜀汉仅有的一点星火就此彻底熄灭。虽说终究没有实现孔明重托,但是以死相报师恩,姜维也足以令人敬佩。
第四位:吕布(丁原→董卓→王允→袁术→刘备→曹操)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无疑是《三国演义》中天下第一武将,可惜上天造人从不完美,极致的优势必然配属极致的缺陷。吕布虽勇,然而朝秦暮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蝇头小利,不管长远态势格局,这也是他不停更换主公的主要原因。
为名利杀丁原,为美色诛董卓,为保全弃王充,为面子离袁术,为地盘反刘备,为偏安从曹操。吕布在不断得到的同时又不断地失去,因为他缺少最重要的立身之本——信义,无论古今,一个人若是没有了信义,天下哪还有他的容身之地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吕布的源自于背叛,而自己最终也被部下背叛,白门楼前的三尺白绫,让不世神将成为千古笑柄。真搞不懂罗贯中为什么把吕布黑成这样。
第三位:张松(刘璋→刘备)
张松,益州刘璋别驾。别驾在诸侯级别已经是大官了,可张松位极人臣不思上报君恩,反而总惦记给自己找一个称心的主子,然而在许昌受到虐待后,他除了在归途中不停问候曹操的祖先外再无良策。等走到荆州地面时,张松“正好”碰上了前来迎接的关羽和赵云,接着又是刘备、卧龙、凤雏全体作陪,一连串高标准的待遇终于让他跳进了深坑,心甘情愿地献上了西蜀地形图和一颗缺爱的心。
从原著描写来看,张松的才能并不多么出众,除了过目不忘和长舌如枪外再无亮点,向刘备投诚也属于阴差阳错,然而却为刘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漂泊半生的刘备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名正言顺地带兵入川,从而真正实现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如果说魏、蜀、吴是铜鼎的三足,那么张松就是炼制这尊铜鼎的最后一把火,火起,鼎成。
第二位:许攸(袁绍→曹操)
许攸,四世三公袁绍手下谋士,整个三国最能搅局的人。官渡之战,许攸根据对曹操的了解,向袁绍献计截断对方粮道,虽说此举属于重利轻友,但的确不失为一条制敌妙计。然而许大人的齐家能力明显不如他的坑友手段,关键时刻被审配一纸书信揭发了子侄恶行,把袁绍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点要了他的小命。许先生算计朋友没有成功,只好去投奔那位被算计的朋友——曹操。
结果尽人皆知:曹操倒履出迎,战役大获全胜,许先生也因为言行失当而被处理掉了。官渡之战改变了整个天下的走势:袁绍从一家独大变成一蹶不振,而曹操逆袭成功,奠定了北方的大好基业,成为最强的诸侯。相比之下,许攸的小命丢没丢反而并不重要了。
第一位:董卓
董卓,字仲颖,豺狼军阀。任西凉刺史时,就“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轮流争夺把持朝政,大将军何进的一纸诏书,终于给了董卓这条豺狼捕猎的良机,以至他拥兵自重,祸乱朝纲,欺上凌下,天怒人怨。看到这样的人都能兴风作浪,按捺已久的各方势力又岂能袖手旁观?于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闹了个天翻地覆。最后豺狼虽死,但各路诸侯的野心也由此被激发,刀兵四起,群雄纷争,汉室彻底沦为羔羊。
在董卓之前,汉室虽危但根基仍存;直到董卓以臣属的身份点燃了反噬皇权的第一把火,才从此开始社稷颠覆、天下动荡。可以说,董卓才是汉末三国第一反叛。
有道是:“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纵观三国历史,改旗易帜者多矣,或为名利,或为前程,有的毫无原则只图眼前利益,有的干脆就是跟领导三观不合。当然,能力越强,背叛造成的后果就越严重。以上就是鱼哥列出的三国十大叛徒,您觉得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网友解答:
-----
首先在那个大背景下,易主并不少见,所以我们要先定义一下何为“叛徒”。
对叛徒相对严谨的定义
首先,我觉得“客卿类”的依附不属于叛徒,典型的人物就是刘备。
很多人说刘备是扫把星、墙头草。但是返回头看,无论是在陶谦麾下、袁绍麾下、曹操麾下还是刘表麾下,刘备都是独立的个体,类似于客卿,而不是属臣。所以别管他坑不坑,都不应该算作叛徒。
将刘备视作叛徒,我觉得更像是个人对刘备喜恶的一种宣泄,算不上客观。
其次,受到严重逼迫,不走则死的也不算叛徒,比如夏侯霸。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因为父亲被黄忠所杀,所以与蜀汉原本有深仇大恨。作为宗室的二代代表人物,在司马氏试图掌握大权的情况下,需要铲除的人员,夏侯霸首当其冲。
夏侯霸避无可避,斗又斗不过,面临不走则死的局面,只好投了蜀汉。严格意义上说,这属于逃亡。值得提一句的是,在夏侯霸投蜀后获得了不低的地位和极大的信任,做了主战派大将军姜维的副手,主持伐魏之事。
这不得不说很讽刺,姜维、夏侯霸曾经都是魏臣,后来却成了伐魏的急先锋。
叛徒的不同类型
即便是符合叛徒条件的也大致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型。
一类是迫于形式、压力甚至逼迫,不得已而反叛;一类是为了自身利益或者追求而反叛。
那么我们就根据影响力,无分善恶的来看看,哪些人物可以入选《三国演义》十大叛徒。
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叛徒
十 严颜
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由于严颜没什么劣迹,也是感念张飞恩德才降的,所以很少有人把他当作叛徒。但是刘璋未死而严颜降,这必然属于一种背叛,何况张飞并没有太多劝导,所以说严颜的气节比起同为蜀中大将的张任差得远。
徐晃的情况和严颜比较类似,只不过徐晃是被说服,并没有被危及生命,而且在事后拒绝帮助曹操征讨故主杨奉;而严颜在改旗易帜之后,马上帮助张飞入蜀,一路守将因为严颜的缘故望风而降,稍有犹豫,严颜就是一句“我都降了,你咋的?”使得张飞顺风顺水,先诸葛亮、赵云一步与刘备回合。
九 姜维
姜维本是魏将,整部书在文武双全上能与之比肩的也没有几个。诸葛亮和赵云在始料不及的情况下,都在智和武上吃过姜维的亏。
诸葛亮深爱姜维之才,赵云也对姜维大加赞扬。于是诸葛亮设下反间计不说,还不讲武德的“拐”了姜维的老娘,姜维奉母至孝,不得已而降了蜀汉。
但是由于诸葛亮把姜维当亲儿子一样培养,使得姜维彻底转变了心性,诸葛亮死后,姜维有感其知遇之恩,秉承孔明遗志,一心北伐。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更是九伐中原。
在刘禅投降之后,姜维依旧心有不甘,说反了钟会打算从中取事,帮蜀汉复国,可惜功败垂成。
八 钟会
钟会是个野心家,从一开始就是。在出征之前,就有人预料到灭蜀必定功成,但二士未必能归。
当野心家钟会遇见“包藏祸心”的姜维,俩人不止一拍即合,还结为兄弟。可惜钟会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无论曹家还是司马家,哪个夺权不是经历数十年的沉淀与积累?钟会无论威望还是资历,甚至能力都不够,玩野心又哪里是司马昭的对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钟会、姜维,俱死于乱军之中。
七 蔡瑁
蔡瑁的行为让人很难理解,在荆州,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一心降曹,断送了妹妹与外甥不说,在曹操入主荆州后,连他自己的地位都荡然无存。甚至于曹操轻易中了反间计,随随便便就把他给咔嚓了。
所以这个设定其实不太合理。历史上因为蔡瑁与曹操是故交,所以投曹对他而言利益更大。俩人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曹操入主荆州后,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到蔡府拜访,甚至进入内室,蔡瑁让夫人与曹操相见(在古代如果不是挚交,女眷是不会与客人见面的)。曹操还与蔡瑁夫人讲述起与蔡瑁之间的童年趣事。
蔡瑁在演义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他降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于他的死间接影响了赤壁之战的最终结果。
六 糜芳、傅士仁
罗贯中尊刘抑曹大家都知道,所以注定反叛、戏份又不少的糜芳从一开始就多少有点“小人”嘴脸。比如长坂坡大战时,历史上有人向刘备告状,说赵云投了曹军,演义里直接把这个锅给糜芳背上了,真倒霉。
傅士仁比糜芳果决,同时也记仇。俩人因为犯错差点被关羽砍了,再加上后来荆州形势太差。所以在关羽派人催粮时,傅士仁杀了关公的催粮官,拉拢糜芳一起降了东吴。
之后刘备起倾国之兵伐吴,东吴人人自危,俩人又杀了害死关羽、黄忠的东吴将领马忠,重投蜀汉,结果被盛怒的刘备凌迟处死。
说实话糜芳有点冤,他要真是反骨仔,长坂坡时也不会脸上中箭还千方百计找到刘备,随他们南逃。如果有个好搭档,我相信他会救援关羽的,应该说他属于没主意那类人,结果受傅士仁拖累而死。
五 许攸
许攸给袁绍出的主意是好主意,但是袁绍这个人喜怒无常不说,还刚愎自用。加上正好许攸屁股也不干净,被举报,使得袁绍把怒气全撒到他身上。
许攸和袁绍、曹操其实都是故友,或许是心态没摆正,或许天生就不知忠义为何物,挨了骂直接就反了袁绍,转回头就加入了曹操,还揭了袁绍的老底儿,使得乌巢一场大火烧毁了大战局势的天平。
但是许攸“得志便猖狂”,不仅对曹操毫无尊重,多次在公开场合直呼曹操乳名,还在邺城门口各种叫嚣挑衅,结果被许褚一刀砍死。
四 张松
张松不仅相貌猥琐,人品也相当不堪。刘璋暗弱不假,但对张松极厚。张松贵为益州别驾,不说劝谏、辅佐主公,反而一门心思出卖益州,出卖主子。
自以为有宝在身,所以极为狂傲,为曹操所不喜,加上他相貌丑陋,所以曹操对他爱答不理。张松认为受了侮辱,愤恨而去。
之后刘备听从诸葛亮的意见,厚待张松,于是张松这个反骨仔将西蜀地形图赠于刘备,并愿为内应,待刘备起兵时呼应。
刘备最终取代了刘璋,但是张松却因为事泄被杀,一个字——该。
三 魏延
魏延从出场就被定调成狼子野心,用诸葛亮的话说“脑后有反骨”。在长沙时,魏延就曾背叛斩杀韩玄,引刘备大军入城。
诸葛亮死后,魏延又生不臣之心,起兵造反,甚至在兵势不利的时候想投魏。尽管他没有打出造反的旗帜,但是在解梦说他要封王称帝时,他的反应是大喜。
可惜,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早就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于是遗计平乱,魏延最终死于马岱之手。
二 吕布
张飞给他起了一个响彻四海八荒的外号——三姓家奴。
其实这并非丑化吕布,而是不太好听的实话实说。吕布本是丁原义子,为了一些金银珠宝和宝马赤兔就杀死丁原投靠董卓。之后又因貂蝉的问题而诛杀董卓。当然了,嘴上说得好听——铲除国贼。
实话实说,女人被抢了,是个男人就忍不了,所以杀董卓也算为民除害了。但是杀丁原无论怎样也圆不过去。说白了,吕布就是一个眼中只有利益之人,根本不知道何为忠义。
一 孟达
论个人喜恶,全书我最讨厌孟达。《三国演义》只说他有才,有能力,但除了反复叛变和挑拨离间,也没看出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
不过刘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法正爱屋及乌,在世时很看中他。孟达投魏后,曹丕更是对他宠信有加。之后诸葛亮也因为局势和孟达兵力的重要性而极力拉拢。
不过这个死叛徒最终还是折在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手中,大快人心。
上述对人物的分析和评论仅限于《三国演义》内容,与历史无关,切勿混淆。
-----
网友解答:
-----
1.吕布:曾是丁原的义子,后转投于董卓,再之后投靠刘备,趁刘备攻打袁术时偷袭了徐州,最后被曹刘拿下并处死。
2.糜芳:糜芳是刘备的亲戚,刘备娶了糜芳的姐姐,之后刘备打益州时留下的都是亲信,让这些亲信守荆州的各个要道,关羽发动襄樊战争时东吴从背后偷袭荆州,糜芳趁此投降东吴,最后导致关羽败死。
3.孟达:蜀汉降将,因关羽向孟达求援被拒导致关羽被杀,之后怕招来杀身之祸从而投降于魏国。
4.夏侯霸:夏侯渊的儿子,当曹爽被司马昭夺权后怕招来杀身之祸从而投降于姜维,最后成为姜维帐下得力干将,但最终被敌人射杀而死。
5.许攸:袁绍帐下谋士,曾力劝袁绍趁早攻打曹操,但袁绍不听,然后被袁绍的部将拉出帐外,之后星夜只身一人降于曹操,最后曹操听了许攸的建议后大破袁绍。
6.姜维:原是魏国天水总兵,后偷袭蜀汉军营差点儿活捉诸葛亮,然后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之后诸葛亮用计把他母亲接了过来迫使姜维降了蜀汉,最后成为蜀汉北伐重要将领之一。
7.马超:原马腾之子,西凉军团诸侯之一,只因被曹操用计成功挑拨离间后大败,之后投降于张鲁,在刘备攻打张鲁时与张飞大战不分胜负,之后邓芝前去说服,最后投降于刘备。
8.范强:张飞下令让范强张达二人在三日内准备好白衣白帐,二人没有完成遭到张飞鞭打,之后二人合谋趁张飞醉酒熟睡时把张飞的脑袋割下后投奔东吴。
9.苟安:原蜀汉李严部下,有一次因贪杯延误军粮,导致战机延误,后被诸葛亮下令重打八十军棍,之后心里埋怨转而投降魏国,司马懿见状后为证明他的衷心让他去成都散布谣言挑拨诸葛亮与刘禅关系,最终诸葛亮被刘禅召回成都。
10.魏延:原为荆州牧刘表帐下武将,后因与文聘不合转投于长沙太守帐下,之后关羽攻打长沙时魏延拿下了长沙太守,成功夺下长沙后关羽带魏延引荐刘备,孔明得知后要斩杀魏延,经刘备、关羽等人求情才免于死杀,入蜀后又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在魏延当太守十年间魏国没有得到一点好处,北伐时又立下很多战功,但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服诸葛亮的安排与杨仪闹翻背叛蜀汉,最后在诸葛亮死之前让马岱协助杨仪在魏延不备时将魏延斩杀与马下。
-----
网友解答:
-----
吕布,许攸,张松,魏延,夏侯霸,蔡冒,张允,马超,孟达,钟会。
-----
网友解答:
-----
先说一下背叛的定义:在三国这个战乱的时代,诸侯纷起,有人为了自己的信仰,择主而事,也有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四处钻营,很多人都有过改换阵营的经历,但这其中有的人被定义为背叛,有的却成了忠义的代言。所以,看一个人是否背叛,不是看他有没有换过旗号,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违背正义道德。
说起三国中的叛将,有名的如脑后长反骨的魏延、献计袭乌巢的许攸、劝降主公献荆州蔡瑁、献图的张松和法正、投降导致关羽兵败的糜芳和傅士仁、在魏蜀之间多次反水的孟达、说服刘禅献国的谯周等等,他们都为了自己而致国家的利益不顾,而且反叛的影响也都很大,基本都是把自己的主公给坑苦的主。但他们都是属臣,投降后仍是别人的下属。下面主要介绍几位主公级别的“叛徒”:
一、吕布
说起三国不忠不义的人,首当其冲的便是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吕布吕奉先。他有武功第一的光环,吕温侯的威名谁人不惧?但他先后在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手下为将,却均又背叛离去,丁原、董卓甚至以“义父”之名而死于其手,被人冠以“三姓家奴”的称呼。甚至后来投奔刘备后又反身攻占徐州,均是以下犯上的不忠不义之举,最后落得白门楼身死的结局。曹操虽惜其材,却不敢用,也算是自作自受。
二、孙策
说起孙策,大家都知道他是江东“小霸王”,靠数百家兵扫平江东,奠立东吴百年基业。但为什么说他是“叛徒”呢?其实,从其父孙坚开始,孙家一直都是袁术的部将,当初18路诸侯会盟讨董卓的时候,孙坚便作为袁术手下最得力的战将,率兵攻入洛阳,后在与刘表争地盘的过程中战死,孙策也是依然在袁术账下为将,并为袁术拼死围攻庐江两年,终于杀死陆康(陆康是陆逊的从祖父,后来陆逊又成为孙策的女婿,真是世事无常哪)。后来得周瑜的相助,孙策用玉玺换得数百兵将,一路攻略江东,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打着袁术的名义,后来在江东站稳脚跟之后,趁袁术称帝,才宣布脱离袁术阵营。孙策的独立,对袁术来说不仅是失去了一名战将,更是直接丢掉了一大块地盘。袁术最终在曹操、刘备的联合缴杀下兵败而亡,虽然也是不作不死,但其中也难说没有孙策的一份“功劳”。
三、刘备
刘备是汉室宗亲,一直以兴复大汉基业为奋斗目标,在《三国演义》中占据了舆论优势,一直都是正义的代表,但要细数起他的“背叛”经历,也是不少呢?首先,刘备鞭笞督邮被免职后,是公孙瓒拉了他这位同学(两人同在卢植门下读书)一把,给他一个平原国相的职位,后来派他带兵支援徐州陶谦,刘备趁机脱离公孙瓒,留在了徐州(多说一句,此时赵云也跟随刘备来救陶谦,但之后他带兵仍回到了公孙瓒账下);其后兵败又分别在曹操、袁绍属下任过职,并有过征战的经历。很多人会说刘备是客将,属于半独立的状态,不算叛徒。但说到底客将终究也是在别人手下上班,吃人家饭受人家管的道理还是要讲的。按历史记载,张辽、张郃归降曹操都是有自己队伍的,不然光杆司令的一个人投降,也不会给那么高的职位。
四、曹操
说完刘备,再说曹操。曹操其实最开始也是有主公的,就是曾经跟他一起抢过被人新娘的小伙伴--袁绍。曹操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归属袁绍的,曹操被朝廷敕封为东郡太守,也是袁绍上的表。后来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斩杀,曹操带兵平乱,被迎为兖州牧,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投奔于他。此后,曹操才开始逐渐脱离袁绍的控制,并最终在官渡之战击败曾经的救主,一统北方九州,成为三国鼎立最大的势力。
五、司马懿
司马懿的经历,大家都知道,以阴忍的名声传世,人称“冢虎”。在曹家人才凋零的时候,他趁机吞并魏国基业,并在人生最后时段以忠臣名义发动高平陵之变,为司马代曹铲除了最后的障碍。司马懿虽然没有直接背叛曹魏,但他却为背叛做了最多的事情。三国归晋,司马家才是最后的赢家,不知道三国的诸侯们看到这个结局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慨?
其他诸如张绣、公孙瓒、袁绍等辈,也都是有过背叛自己主公的经历,就不细说了。
-----
网友解答:
-----
刘备,在益州自立前,比吕布,五姓家奴都不算多。
关羽,降汉也好,降曹也罢,降就是降;回归也好,不归也罢,反复而已。
-----
网友解答:
-----
东汉末年时期,战乱频发,为活命投靠是常有的事,这几位的投靠却把老主子坑惨了
1.吕布
吕布原来是丁原的义子,后来董卓到达洛阳,董卓想要掌管洛阳,但是丁原是一个障碍,而丁原手下的大将吕布更是让他头疼不已,后来董卓听说吕布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于是听从李肃的意见,用赤兔马诱惑吕布,挑拨吕布和丁原的关系,这招果然成功,吕布为了赤兔马杀了丁原。
董卓入主洛阳后,作恶多端,王允实在受不了,于是利用貂蝉挑拨了,吕布和董卓的关系,让吕布刺死了董卓。
2.杨松
杨松是张鲁的谋士,但是此人非常的贪财,见利忘义,当时盘踞在益州的刘璋担心汉中的张鲁是一个威胁,于是让刘备攻打张鲁,结果刘备反戈,反过来攻打自己,无奈刘璋找张鲁求救,张鲁派马超对抗刘备,刘备深知马超的武力,不愿与马超对抗,于是用钱贿赂杨松,杨松拿了钱之后,在张鲁面前诬陷马超,导致马超进退两难,最后投降了刘备。
后来曹操征讨汉中,因为对阳平关没有太多的把握,于是用钱贿赂杨松,杨松陷害庞德,导致庞德投降曹操,曹操攻打汉中城时,杨松为了钱忽悠张鲁出战,结果战败,杨松关门没让张鲁回城,最后张鲁投降,汉中破城,而杨松因为卖主求荣,被曹操杀了。
3.张松
张松原本是想投靠曹操,但是曹操觉得张松太丑不愿意要他,于是张松里记恨于曹操,曹操赤壁兵败后,张松让刘璋和曹操决裂,和刘备结盟。
结果张松投靠了刘备,把益州的地图给了刘备,要将益州献给刘备。结果被他和张肃告发,被刘璋杀了。
4.严政
严政原本是张宝的部将,后来跟随张宝在阳城和汉朝军队作战,但是没打过,在城池要被攻破的时候,严政直接斩杀了张宝,把张宝的首级献给了汉军,作为活命的保障。
5.魏延
魏延因为在韩玄手底下不得志,不被重用,怨气很深,于是杀掉了韩玄投靠了刘备,在刘备手底下魏延得到重用,地位仅次于五虎将。
6.陈登
陈登原本是陶谦的部下,后来陶谦去世以后,投在了刘备的帐下,后来张飞喝酒丢失了徐州,被吕布所得,陈登又投靠在了吕布的帐下,虽说投在吕布的帐下,但是陈登非常反观吕布的为人,于是私下了和曹操较好,后来曹操进攻吕布,陈登亲自率兵为曹操做指引。
7.许攸
官渡之战曹操想要赢袁绍,比登天还难,曹操的战败只是时间问题,而许攸的出现改变了官渡之战最后的结果。
许攸在袁绍哪里不得志,不被看重,袁绍又比较固执,目光短浅,愤怒之下的许攸投靠了曹操,把袁绍屯粮的地点告诉了曹操。
曹操出奇兵攻破袁绍的粮草,最后袁绍大败,而许攸的下场则是被许褚给砍了。
8.蔡瑁、张允
蔡瑁和张允,算起来和刘表是亲戚关系,所以凭借刘表的关系在荆州某了一官半职,后来刘表死后,刘琮上位,蔡瑁和张允不安心辅佐,却极力劝说刘琮投降曹操。
9.傅士仁
傅士仁和糜芳都是关羽留守荆州的守将,糜芳更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从刘备一无所有就一直跟随,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后来东吴趁关羽前线作战,偷袭荆州,傅士仁不到自己想投降东吴,还拉着糜芳一起,最后因为俩人不做抵抗的投降,导致关羽兵败如山倒,最终身死。
10.刘备
刘备可以说是投靠了很多人,而伤害最深的应该是曹操和袁绍,徐州被吕布抢了以后,刘备投靠了曹操,曹操为刘备复仇击败并斩杀了吕布 ,后来又借给了刘备5000的人马,结果肉包子打狗,5000人马被刘备吞了,吞了不说还杀了曹操徐州的官员占领了徐州。
后来被曹操击败,投靠了袁绍,袁绍与曹操交战,刘备说关羽是自己的二弟,可以劝说他过来,结果交战的时候,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掉以轻心,认为关羽不会出力,结果双双被斩杀,而做了这一切的刘备,找个借口投靠了刘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