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一剑砍了谋士许攸,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何毫不计较?
许褚一剑砍了谋士许攸,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何毫不计较?
-----
网友解答:
-----
许攸也算是三国时期的牛人,牛皮哄哄的,敢在任何场合,大呼小叫直喊曹操为阿瞒。
这就牛逼大了去了,老曹他亲爹也没有如此哦。
这么牛的人,陈寿先生居然没有给他立传,他的一些记载都是散落在别人的传记中。
演义中,是许褚看不惯许攸的来派,提刀就把他杀了。但在史料中并没有具体记载许攸是如何被杀的。有些说法是曹操下令把他抓起来,然后诛杀。
但豹眼认为,演义的说法更好一些。
至于说许褚杀了许攸,曹操毫不计较是不确切的。起码曹操把许褚责备了一通,虽然没有进一步追究许褚的责任,但不能就说曹操毫不计较。
“好贪不治”以及做人没有底线,是许攸被杀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否喜欢曹操,但在杀掉许攸这个事上,几乎少有人诟病曹操。尽管曹操也有卸磨杀驴的意味,但几乎都把许攸被杀归罪于他自己。
这个事没啥好说的,豹眼也不再啰嗦,就说一下为啥罗贯中安排许褚杀了许攸吧。
许攸的讨人嫌,几乎是人人想得而诛之,但却没有人敢行动。一是当家人的老同学、老相知;二是为当家人立下了大功。
都清楚当家人也讨厌许攸,但没有人愿意招惹这个麻烦。
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屁股底下不利索,又因为杀了许攸,刚好被曹操抓住把柄,就此杀掉,那就不合适了。所以,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
但许褚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人,许褚号称“虎痴”,但不管再痴,也会明白主公的心思。心无芥蒂,一心为了主公的利益和形象,不管做啥事,都不会真正被怪罪。何况是杀了许攸这个人见人恨的家伙,曹操怎么能真正责备他呢?
出于面子和利益,曹操开怀大笑是不合适,装装样子,说许褚几句也就在情理之中。
因此,在豹眼看来,老罗安排许褚杀掉许攸非常合理。在这里,老罗说明了一个理念:有些事看似很合适,但不是谁做都可以。
杨修也是曹操身边的人,如果他出面把许攸杀了试试?或许曹操就让他为许攸偿命了哈。
这就是职场潜规则,不懂这个会死得很惨。
-----
网友解答:
-----
计较?曹操开心还来不及呢!
许诸杀许攸,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桥段,这一段很有趣。
基本上是一个不怕死,一个不怕事儿;酒疯子碰上了二虎子,花样作死系列。
话说在官渡之战中,许攸叛袁投曹,夜献奇计,帮助曹操奇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仓,导致袁绍军心大乱,最终曹操拿下了他的命运之战。
后面袁绍病逝,儿子袁谭、袁尚自相残杀,曹操坐收渔利,成功让四世三公成为了历史,拿下了河北,成为了冀州新主。
而许攸因为官渡献计的功劳,也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评价。
正常情况下,这种时候,老老实实,谦虚一番,见好就收。
可许攸偏偏是个没有情商的人,典型的书呆子,恃才自傲,恃功自骄。自以为帮曹操拿下了冀州,就功比天高,谁都的让他三分。
而且仗着自己是曹操发小,直呼曹操小名,一口一个曹阿瞒。
甚至于当着曹操面讲:“阿瞒,要是没有我,你进不了这冀州”,曹操虽然面子上笑着无所谓,连连迎合兄弟说得对。
但其实心里早就一万匹曹家马飞奔而过,我曹操好歹也是大汉丞相,你们的主公,我不要面子的吗?
这还不算!
有一次许攸喝多了,在大街上开始炫耀自己的功绩来,口口声声讲曹阿瞒全靠他,各种吹嘘。刚好许诸从此经过,警告他不要胡言乱语。
而许攸来拿曹操都不放在眼里,有怎会理会许褚这样一个他所谓的粗鲁匹夫。许褚大怒于是就把他砍了。
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
在《新三国》里,他还挑衅许褚说他的头就在这,若许褚不怕丞相怪罪就来砍他,来啊。
许褚心想,我从没听过如此要求,看在同姓本家的面子上,那就满足你吧。
于是,手起刀落,官渡之战让曹操光脚连鞋都来不及穿的大谋士许攸就这样被砍了。
可惜许攸,虽然傲慢,但也不至于有此下场。然而他碰上的不是正常人啊,他是虎痴许褚啊!
而许褚杀了许攸之后,去到曹操那里,名义上是负荆请罪,口口声声一命抵一命。其实是在和曹操唱双簧。
曹操假意杀他,底下荀彧曹丕等人连忙求情,上演了一出曹操痛失好友兼巨才,大怒杀心腹;终因群臣所阻,无奈作罢的戏码。
一次良好的政治公关。
事实上,曹操当时心里估计早已经乐开了花,心想着许褚真会来事儿,正愁怎么堵上许攸这臭嘴呢?不愧是我心腹。
很显然,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一切以曹操喜恶为主。如果曹操真的宠幸许攸,许褚即使再怎么没脑子,也不会杀他。
多半是曹操给出了信息。
当然了,在正史中,更加直接。
就是因为许攸嘴巴大,不尊敬上级,被曹操给法办了。
曾国藩说:“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许攸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不懂得谦虚,迟早要出事儿啊!
-----
网友解答:
-----
许攸之死是咎由自取,他虽然立有大功,但他的行为让曹操以及手下文武都很反感,许褚杀许攸是做了曹操想做不敢做得事,所以知道许褚杀了许攸,曹操只是象征性的埋怨了许褚几句,并没有追究责任。
许攸是袁绍手下谋士,官渡之战,他也跟在袁绍身边出谋划策,当时袁绍比曹操实力要大很多,兵多粮多,打得曹操龟缩在官渡不敢出战。相持数日,曹操粮草快要用尽了,于是给许都的荀彧写了封催粮信,不巧送信的军士被许攸抓到了,许攸马上拿着书信来见袁绍,建议袁绍派一只人马偷袭许都,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曹军必败。
袁绍听了许攸的建议犯了合计,他知道曹操诡计多端,怕是曹操故意送这书信给自己,骗自己上当,正犹豫呢,审配送来封书信,说他在后方催粮,好多人告许攸收受贿赂,还纵容自己的家人不服从法令,审配已经把许攸家人抓了起来,他在信的最后提醒袁绍,许攸和曹操是发小,关系很不错,意思是告诉袁绍,要防着点许攸,别上了许攸的当。
袁绍看了书信大骂许攸:“你还有脸来献计策,这是和曹操串通好了吧,”把书信扔给了许攸,许攸看了书信傻了,他知道这是审配在陷害自己,但也没办法,袁绍已经对他失去了信任,把许攸轰了出来,许攸一气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穿了一只靴子就跑出来见许攸,对许攸盛情款待,两人一番交谈后,许攸献上了火烧袁绍乌巢粮草的计策,此战成了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曹操从此后反守为攻,打败了袁绍。
许攸立了大功,自此开始骄傲起来。
袁绍死后,曹操攻打袁绍的根据地冀州,几次进攻失利后,许攸又献了一计,用漳河水淹冀州,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又打了个大胜仗攻下了冀州。
这下许攸更飘了,以为能打败袁绍,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又有和曹操是发小的关系,见了曹操也不叫丞相了,直呼曹操小名:阿瞒,曹操那是一国丞相,许攸当着文武的面,喊他的小名,曹操心里能舒服吗?
曹操攻破冀州,率领众将浩浩荡荡来到冀州城门,许攸想当众显摆显摆,纵马跑到前边,指着城门大喊:“阿瞒,要没有我,这城门你进得来吗?”曹操听了心里说不出多讨厌许攸,心说:你是立了大功,可当着这么多人,也得给我这丞相留点面子啊,喊我小名我都有点害羞……,但曹操这时候还需要人才,表面上还得装得很高兴,满不在乎的样子,哈哈大笑。身边的众将听了许攸的话,愤愤不平,
许攸的狂傲,已经让曹操和众将对许攸十分怨恨了。
这许攸还意犹未尽,逢人就说自己的功劳,有一天在街上碰上许褚,他用手点着许褚说:“要没有我许攸,凭你们这些人能打下冀州城吗?”他的意思是想让许褚夸他几句,哪知道许褚是个粗鲁的武将,对他早就很厌烦,回了句:“这城池是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打下来的,和你有什么关系,”许攸讨了个没趣也不甘心,说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匹夫,何足道哉,”许褚气得拔出宝剑,许攸一看还斗气呢?说:“你拔出宝剑,还敢杀我吗,有本事来啊,”说完伸出了脖子,许褚下不来台,这剑要还鞘就等于认怂了,一狠心说了句:“你看我敢不敢,”一剑把许攸的脑袋砍下来了,事已至此,许褚提着许攸的人头来见曹操。
许攸这也是自己作死。
许褚见了曹操说:“许攸太无理了,当众喊丞相小名,实在可恶,我把许攸杀了,丞相看着办吧,”曹操心里是赞成许褚的,不过表面上还是埋怨许褚不该杀许攸,曹操说:“我和许攸从小的好朋友,互相逗着玩呢,你不应该杀了他呀,”下令厚葬了许攸。
综上所述:许攸被许褚杀死,是因为太过骄狂,曹操和众将都对许攸不满,许攸已经犯了众怒,所以曹操并没有和许褚计较。
-----
网友解答:
-----
不管是正史中,还是演义里,许攸的事迹都差不多。
不过,许攸真实的死因,比演义更加精彩!
许攸触怒曹操而死,可是,我认为,曹操杀许攸,不是因为情绪愤怒,而是政治需要。
许攸被杀经过
我们看下许攸被杀的过程:曹操攻占邺城,入城后,许攸恃功骄狂,见到曹操经常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没有我,你进不了这里“。曹操听了很不高兴。后来,许攸有次在城门口,大声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了这里!“曹操听说后,收押许攸,随后杀了他。
到处吹牛逼,最后吹死自己了。
为何我说曹操杀他是政治需要呢?
我们看当时曹操的想法。
经营邺,需要收复当地人心
邺,是当时的大城。曹操攻占邺后,非常想经营这块地盘。事实上,曹操、曹丕,后来都花了很大力气经营邺。
后来,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曹操还一度想带着天子迁都到邺。可见,邺,对于当时曹操集团的重要性。
铜雀台,都建在了邺。曹操是把邺作为了一个副中心了
因此,有效地整合邺的资源、安定邺的人心,是当时曹操集团非常重要的任务。
杀许攸,可以安定邺人心
早在曹军集团分析袁绍谋士时,就提到:许攸,贪而不智。可见,在河北时,许攸的名声非常差。
许攸,在袁绍集团时,长期和冀州本地的士族发生冲突。
本地的士族代表审配,甚至在官渡之战如火如荼时,查抄了许攸家,可见,许攸与当地士族关系是有多么恶劣。
曹操想收降审配,其实看中的也是他在冀州士族的影响力
因此,对于本地的士族、百姓来说,如果许攸显示得很受曹操重用,那么,他们的人心是不安的。谁也不知道”小人得志“的许攸会如何对付他们。
许攸找死
此时,许攸如果稍微收敛小人嘴脸,或许还有活路,可是,他却自己去作死。
你叫曹操小名”阿瞒“,或许不算什么致命的事情,毕竟,大家熟嘛。可是,你在冀州城叫曹操小名,就是找死了。大家都看到,原来这个小人和曹操这么熟,看来我们没好日子过啦!人心不安!
你反复强调自己对打败袁绍的功劳,也算你骄傲一点,也不是容忍不了,可是,你在邺城到处宣扬,就是找死了。被打败,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尤其是因为小人的出卖而被打败,就更受不了了!许攸,你原本出卖袁绍粮草那点事情,曹操的人不说,你也就不要说啦!偏偏小人得志,四处宣扬。那意思是告诉大家:”你们看,你们栽在我手里了吧!“
许攸,一个被人忌恨的人,自己偏偏要去找死,谁又拦得住呢?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真实的许攸被杀是经过曹操允许的,具体是不是许褚亲手杀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许攸的死是经过曹操默许的,即使是许褚动手行的刑,曹操也不可能怪罪自己的爱将许褚的。
许攸的死可以说完全是自己找的
许攸年轻的时候与袁绍、曹操都是好朋友。在汉灵帝时期,许攸竟然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密谋起事,废除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结果事情泄露,王芬害怕而自杀,许攸等人逃亡。
起事当初,许攸曾经邀请曹操参加,被曹操拒绝。此时许攸正在亡命天下,直到六年后,袁绍与董卓闹翻,从京城逃到冀州,许攸前往投奔并成为袁绍的谋士。
曹操及袁绍始交战,许攸就建议袁绍直接袭击许都,结果被袁绍拒绝。后来许攸家人犯法,被留守邺城审配逮捕,许攸大怒转而投奔曹操。投奔曹操之后,许攸建议曹操袭击袁绍粮草基地乌巢,曹操采纳建议,袭击了乌巢。袁绍全军崩溃,退回河北。
许攸投奔曹操是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被杀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这年曹操已经攻破邺城,将冀州收入囊中。许攸就自持功劳,多次轻慢曹操,多次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虽然心从芥蒂,但依然笑着称是。直到后来,有人告发许攸,曹操就顺势将许攸关押起来,最终被杀。
可以说,许攸完全是自己找死。在曹操占据冀州之后,可以说许攸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而还不自知,仗着功劳多次侮辱上司。曹操之所以仍让,就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有人替自己出头。果然有人就告发许攸,曹操也就顺水推舟的将许攸解决了。既然这样,无论是谁杀的许攸,都是在曹操的默许下做的,作为幕后指使者曹操当然不会怪罪替自己办事的人了。
-----
网友解答:
-----
\t许攸和曹操那是多年的好友,交情匪浅,所以在成为曹操的谋士以后,备受曹操赏识。但是许褚在路上遇到了醉酒的许攸,因为许攸出言不逊结果被许褚给宰了。可是事后曹操并没有责罚许褚,这是为什么呢?
\t许攸跟随袁绍十多年,骨子里已经是袁绍的死党。
许攸内心最佩服的人,其实只有袁绍。因为从袁绍发家致富开始,许攸就一直跟随在袁绍身边,他对袁绍的了解是非常深的。如果说你了解了一个人以后,还一直跟在这个人身边,那说明你是真的佩服这个人。
袁绍其实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公,他在很短时间内,便占据了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等四州,雄霸河北,虎视天下。几乎当时所有的人才,全都聚集在袁绍的麾下。
攸字子远,少与袁绍及太祖善。初平中随绍在冀州,尝在坐席言议。官渡之役,谏绍勿与太祖相攻,语在《绍传》。绍自以强盛,必欲极其兵势。攸知不可为谋,乃亡诣太祖。绍破走,及后得冀州,攸有功焉。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魏略》
\t比如说荀彧、郭嘉、张郃等人当时都是袁绍手下的人物,这些人之所以投靠袁绍,是因为袁绍有称霸天下的志向,而且规模是当时所有诸侯中最大的一个。
许攸当然也是这些人才当中的一个,可是很多人才伴随着袁绍的停步不前而离开了,许攸却一直都坚定不移地站在袁绍这边。
不过袁绍内部的谋士不在少数,而且争权夺利的态势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许攸在袁绍处其实并不吃香,甚至于处处碰壁。
一时糊涂之下,许攸才会投靠曹操,其实许攸的心里从未真正把袁绍给放下过,毕竟辅佐了十几年的主公,怎么说感情都是非常深的。
\t许攸故作狂傲,其实只是求一死。
跟袁绍感情这么深,一时糊涂之下,出卖了自己的主公,最终导致袁绍在乌巢惨败的局面。紧随其后的官渡之战,其实也是连锁效应。所以说许攸认为袁绍的失败,跟自己的叛逃是有直接关系的。
这件事一直堵在他心里,他终于感到后悔了。可是后悔又能怎样呢?据说袁绍都病死了,袁绍的老巢邺城也被曹操给霸占了,一切都没法回头了。
许攸只能向前看,他并不能看到前方有什么前程可言。因为他内心的那道坎是过不去的。所以他整日在城中买醉,醉了以后就大放厥词,说没有他许攸,曹操压根就不会有这一天。
曹操似乎也明白许攸指的是什么意思,听闻这件事以后,曹操也没多管。可是许褚是个暴脾气啊,他就是看不惯有人说曹操的坏话。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曹瞒传》
而且许攸这个人非常欠揍,他不仅当着许褚的面说曹操的坏话,而且还质问许褚,到底敢不敢杀他。许褚心想,哼,真没听过这么无理的要求,于是就一刀把许攸给咔嚓了。
\t那么许攸真的是如此狂放的人吗?当然不是,以他的聪明才智,他足以知道狂放之人的下场是怎样的,可是如果他就是在寻求这样的下场呢?
许攸就是一心求死,他在曹操这里无法安心做事,又没办法越过心里那道坎。他也不能言明自己选择错了,所以他只有用死来解脱自己。聪明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把一切都看得太透,所以这一切都显得十分无奈。
\t许褚忠心护主,有罪之有?
许褚是所有人当中,唯一什么都看不透的人,但是他活的非常快乐而简单。他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捍卫曹操的一切。曹操的人身安全他需要捍卫,曹操的名誉他也需要去捍卫。
许攸现在侮辱曹操,那就是侵犯了曹操的名誉,许褚作为曹操的第一忠臣,自然是不可能让他活下去的。所以许褚有什么错误呢?他只是在帮曹操的忙而已。
\t事后曹操虽然对许攸的死,显得非常伤心,却没有过分责罚许褚。其实这就已经表明了一切,一个死了的许攸,还不足以跟一个活着的许褚相提并论。
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操曰:“子远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三国演义》
其实从官渡之战以后,许攸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他所知道的袁绍内幕,此刻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曹操已经彻底击败了袁绍。
这个时候的许攸就算是活着,都不可能取代许褚的地位。他跟许褚是没法比的,当年典韦为了保护曹操而丧生,曹操哭的死去活来,甚至连儿子的死都没有这么伤心,可见曹操是非常爱惜人才的。
许褚就是第二个典韦,曹操才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许攸,而责罚自己心爱的大将许褚。再说了许褚傻乎乎的,那像是有心计的人吗?
\t总结:许攸是自己害死自己,只不过借了许褚的刀而已。
真的是许褚杀了许攸吗?当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杀了许攸,这要看许攸用什么方式求死。许攸用许褚的刀杀了自己,目的只有一个,他想让自己知道,自食其果到底是什么滋味。
是许攸选择了曹操,而许褚是曹操的大将,许褚杀了许攸,等于就是曹操杀了许攸。许攸选择的曹操杀了许攸,这岂不是天下最现实的自食其果吗?
这是许攸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他觉得自己没脸再活在这个世上了,仅此而已。至于袁绍,当然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但是袁绍固然有错,绝不是许攸叛逃的借口。
如果臣子受了一点气就想着叛逃的话,那主公可真的没法做。因为每个臣子的想法都不一样,若是全都照顾到位了,那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t所以说到底就是许攸本人的心不定,仗着曹操跟自己是老朋友的关系,自己在袁绍那儿受了点气,就敢跑到曹操这儿来。其实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报复一下袁绍,没想到结局却把自己给坑了。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魏略》、《曹瞒传》、《三国志》。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里的许攸是被许褚一剑砍死的,这是作者以人物个性而虚构的情节。许褚生性耿直,疾恶如仇,打仗不怕死,曾跟张飞挑灯夜战,杀得天昏地暗被曹操嗔称许痴,又忠心护主,死忠一个。而许攸是个奸妰之人,因与审配不和,出于私愤,带着情报投奔曹操,使曹操轻易烧了乌巢粮草,令袁绍数年基业毁于一旦。后又助曹操攻邺城,得翼州,颇有功劳,但却持功自傲,对曹操语出不敬。许褚是谁,只要敢对曹操不敬,就是皇帝老子也敢一剑砍了。曹操计较什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也是杀一儆百,让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住置必须清楚,不要有点功劳就没大没小了。不过还是做点表面文章,叱斥了许褚而厚葬之。
事实上,许褚在攻破邺城、翼州后,口出狂言,对左右说,如果没有我许某人,这家人进不了此城,被人告发。曹操早就因许攸一口一个阿瞒不满,真好找个借口杀掉了事。苟彧就曾品价许攸:”贪而不治”
-----
网友解答:
-----
许褚杀许攸,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只能按三国演义的情节去分析。
许禇杀许攸,曹操为什么毫不计较?事实上,这正是曹操想干的事。
许攸是河南南阳人,想必出身士家大族,很早就认识曹操和袁绍,并且与曹操和袁绍是儿时的玩伴,许攸应该算是东汉末年最早想推翻汉灵帝的人了,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的当年,许攸就已经有推翻汉灵帝之心,改立合肥侯为帝,并且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图谋,这叫什么?
这叫大逆不道、图谋造反。
汉灵帝晚期,虽然昏庸不道,但至少仍是东汉名正言顺的皇帝,况且当时人心思汉,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还没开始,许攸就敢这么干了,
只能说明许攸的思想太过激进
。
之后许攸跟随袁绍到冀州,成为袁绍的谋士,在官渡之战时,许攸的家人犯法,被审配逮捕,许攸听说过大怒,从而投降曹操。
许攸的投降与战局无关,与天下大势无关,而只与他自已的家人利益有关,
这样的许攸,只能说是一个小心眼的人,而且其家人的犯法,多半也有许攸的纵容,但许攸的投降,又让置身后方自已的家人处于危险之中,许攸的行为完全是只顾自已,甚至连家人都不顾及。
投降曹操后,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的军粮,许攸跟随袁绍近十年,毫无情义可讲,一投降曹操就立即将袁绍的命门告诉曹操,最终的结果就是袁绍大败,从此以后,再无崛起机会。
当然了,对于曹操来说,许攸立了大功,随之而来的,就是许攸的得意忘形,不仅直呼曹操的乳名,而且侍功自傲,口无遮拦,
这样的许攸又是一个头脑极其低下的人,不懂得与上级相处,
曹操可是当朝司空,且贵为一方诸侯,任何人受了许攸这样的对待,恐怕都会动杀了的,何况奸雄曹操呢?
当后来,许攸又骂了许褚,起因是许攸炫耀自已的功劳,引来许褚的不满,许攸就直接开骂了,许禇是什么人?曹操的贴身护卫,一介武夫,曹操能够忍受许攸,是因为曹操贵为一方诸侯,需要宽广的胸怀接纳各方的人才加入,才能壮大事业,可许禇不是,许禇在被骂后,没有曹操的顾及,心里感到不爽,因此一刀砍了许攸,只是许禇心中一时冲动而已。
许攸的死,完全是自已作死,从许攸的人生经历来看,即使许禇没有杀他,也一样会有其他人杀许攸的,这样作死的性格是其被杀的主要原因。
对曹操来说,借许禇之手除掉这个让自已讨厌的人,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计较呢?当然了,面对众人,曹操还是要装模作样的处罚一下许禇,毕竟曹操也有法律,不能随便杀人,那样不就乱了。
而在正史上,许攸之死就是曹操杀的,没有借刀杀人,许攸在随曹操平定冀州后,因恃功自傲,出言不逊,触怒曹操而被杀。
-----
网友解答:
-----
许褚一剑砍了许攸的脑袋,为什么爱才如命的曹操对此好不计较,甚至都没有给许褚什么实质性的处罚?原因其实很简单,许褚做了曹操想做而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曹操求之不得!换言之,许褚不仅帮曹操做了想做而不能做、不敢做的事,而且还帮曹操背了黑锅!曹操又为何要处罚许褚呢?
许攸何许人也?
用现在的话说,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都是“哥儿们”,但是,许攸最终并没有跟随曹操,而是投入了袁绍的怀抱,成为了袁绍的主要谋士之一。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开打之后,因为袁绍不肯采纳自己的建议,许攸愤而投靠了曹操。此举让曹操兴奋不已,甚至不故仪态,光着脚出门迎接许攸。许攸也没有让曹操失望,一来就把袁绍的粮仓乌巢卖给了曹操,使得曹操一把火烧光了袁绍的后勤补给。而这一烧,直接逆转了战场局势,后援不济的袁绍兵败如山倒,曹操则以少胜多,凯旋而归,从此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许攸功莫大焉!
许褚为何要杀许攸?
既然许攸在官渡之战投入了曹操阵营,而且还中立了大功。那么,同属曹操阵营的许褚为何又要杀掉许攸呢?许攸这个人虽然有才,却似乎不太懂得人情世故。仗着自己有功,又是曹操年轻时的“哥儿们”,有些倚老卖老了!不仅不分场合,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而且时不时卖一卖自己的功劳:“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甚至在邺城的城门口公开叫嚣:“这家人没有我根本进不得此门!”完全将官渡之战的得胜之功占为了己有。叫声阿瞒曹操或许还可以容忍,不至于想要了许攸的命。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就是曹操无法容忍的了。曹操毕竟是人主、是“无冕帝王”,就算自己能忍下这口气,可如何向跟随自己流血牺牲的部下交代?如何向天下交代?官渡大战辛苦那么久,得,全是他许攸一个人的功劳!别人哪凉快哪待着去……
可许攸毕竟是有大功的,而且天下未定,曹操正值用人之际,他不能、也不敢公然杀了许攸。否则,等于是堵死了他人投效自己的门路!连自己年轻时的“哥儿们”、立了大功的许攸都被杀了,谁还敢再投靠曹操?尤其是其他敌对势力中的摇摆者。因此,曹操虽然心中不悦,却也只能强颜欢笑,咽下了这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大老粗”许褚出场了,二话不说,咔嚓就砍下了许攸的脑袋!个人甚至认为,许褚的所为很可能就是曹操授意的,又或许是曹操默许由麾下谋士代劳“指点”许褚而为之。以许褚对曹操的忠心,一个曹操都可以容忍的功臣,没有曹操的默许或授意,恐怕许褚还不至于二话不说、直接动刀子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许褚向来以“大老粗”的面目示人,在外人看来,许褚就是一个没脑子的武夫,他一气之下杀了许攸完全是可能的。这就让曹操成功地撇清了关系,只要事后象征性地处罚一下许褚,各方面也就都可以搪塞过去了!为什么曹操麾下那么多将领,最后动手的是号称“没脑子武夫”的许褚呢?细想想,您觉得这里面真的和曹操没有一点关系吗?
综上所述,实际上曹操早就对不知轻重、恃功而骄的许攸动了杀心,只是碍于政治需要,不便自己出面而已。这个时候,许褚杀了许攸,无论是不是曹操授意或默许,对于曹操而言,都是他最需要的,是自己想干而不能干、不敢干的事情,许褚完全是在替曹操背锅!曹操雷声大雨点小、象征性地处罚许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总不能为了一个“该死”的许攸,再赔上自己的大将许褚吧?如果真如本人所猜测,是曹操授意,那曹操就更加没有处罚许褚的理由和必要了,不是吗?
-----
网友解答:
-----
像许攸这样,一张嘴把自己“说死”的,在三国期间太多了,比如杨修、孔融、祢衡等等。许攸之死表面看是许褚的冲动,不过,按照正史,他是被逮捕入狱,按正常程序处死的,不存在冲动之下的行为。也就是说,真正杀掉许攸的不是别人,而是曹操!
许攸被杀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性格缺陷,贪天功为己有,让曹操恶从胆边生;二是许攸就是个工具属性,在曹操的心目中,绝对达不到“道”的层次,无他不少;三是他与曹操出身不同,早晚会因此走向决裂。
摆不正位置,贪天功为己有
许攸和袁绍、曹操是发小,这是许攸先后侍奉袁绍和曹操的原因。许攸在袁绍阵营时,曾经劝袁绍联合曹操,但袁绍拒绝了。由此可以看出,许攸很看重少年时期的交往经历,希望再现“同学友谊”,同时他也有点幼稚,不能洞悉袁绍和曹操的心里状态。
许攸很贪婪,这一点让他无论在哪里都受到侧目。因为亲属犯罪受到审理,他竟然一怒之下改投曹操。由此可见许攸的第三个弱点:没有信念和操守,个人利益第一位!
这些弱点,都是他走向断头台的催化剂。
正是凭借许攸的献计,曹操端掉了袁绍的乌巢粮库,为打赢官渡之战,立下大功。居功自傲,是很多人的缺点,不过,像许攸那样,沉湎于自我陶醉的,世间罕见。他生怕曹操忘记了他的功劳,时时刻刻不忘提醒曹操:你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劳!
曹操先是心悦诚服地点头称是,再后来被弄得很尴尬,表面上嘻哈应承,内心厌恶至极。不是曹操忘恩负义,放在任何一个人头上,这种行为,等于
拿以前的恩惠,绑架了别人一生,被绑架者碍于道德,还不能有任何怨言!
本来,许攸为曹操献计献策,就是他的本分,否则曹操凭什么收留你?可许攸把自己的本分,当做赐给曹操的天大恩惠,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主仆易位,走向找死的节奏!
曹操眼中的工具,随时可弃
客观来讲,许攸的贡献,对官渡之战确实是有决定性作用。不过,以袁绍和曹操对比,他们的胜负,绝不是一战而定的,袁绍终究不是曹操的对手。这一点,聪慧的郭嘉,在“十胜十败”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
也就是说,即便曹操不能打赢官渡之战,袁绍早晚会败在曹操手里。更极端一点说,没有许攸,官渡之战曹操也未必会败!
真正聪慧的人就像郭嘉这一类,人家不需要看具体细节,通过人性分析,就能看到结果,反而盯着的东西越具体,说明层次越低。显然许攸不具备郭嘉的才能,他揪着自己“具体”的功绩不放,层次也就那样了。
所以,许攸在曹操心目中,他的水平也就只能是个
“
工具”,充其量可以达到“器”的水平,达不到“道”的层次。
既然是工具,天下不缺,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可弃!
不同身份的对决,下场早注定
前面提到杨修、孔融和祢衡,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曹操一辈子就喜欢杀一种人——士族子弟!比如还有边让、陈宫,以及后来的荀彧。许攸也是士族子弟!
曹操跟士族子弟有仇?呵呵,细细说来,这是根深蒂固的仇恨,势不两立的政治对立!
我们知道,曹操的出身,跟袁绍许攸不同,不是士族,更不是豪门士族,而是宦官之后!都怪曹操的爹曹嵩,为了自己的前程,认了宦官曹腾为父,从此曹操背上了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包袱。
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经常看到,敌对一方张口就骂曹操:宦官之后!在讲求出身的东汉,这就是一块压在曹操身上的大石头,即便曹家事实上因为曹腾而发迹。
曹操与袁绍等人,虽然小时候一起玩耍,那是两小无猜的年龄,成年后,这种身份的差距,让他们彼此走向陌路。许攸妄图弥合他们的裂缝,让他们合作,真是笨的可以!
曹操对士族的心理有两种状态:一是鄙视,二是恨!
鄙视来自于,这些士族子弟,大多数是草包,靠着对汉帝国的官场垄断,过着寄生虫的生活。东汉的没落,他们其实是罪魁祸首。
恨来自于,自己的身份,被这些自高自大的士族瞧不起,入不了主流社会。这种不公平的体制,其实就是曹操一辈子努力要打破的东西。
在这种心态下,许攸一口一个“阿瞒”,你觉得曹操是感到亲切?还是让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轻视?许攸不解曹操内心世界里的自卑,以及仇视心理,亲自点燃了曹操射向自己的炮火,蠢到家了!
综上所述,许攸那点“才”和所谓的“大功”,在曹操眼里不值一提。相反,许攸的贪婪和愚蠢,让曹操深恶痛绝,再加上两人身份的原因,走向决裂是早晚的事。只不过许攸比其他仕子作得更欢一点,所以死得更快一点!
-----
网友解答:
-----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题主说的这个版本是《三国演义》中的桥段,许攸因为和许褚发生了口角,然后许攸被大怒后的许褚直接砍下了脑袋。许褚并且拿着许攸的脑袋去找曹操领罪,但是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什么并没有怪罪许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曹操也想要许攸死,这样当然就不会怪罪忠心耿耿的许褚啦!但是正史中,许攸却是曹操本人杀的,这也就印证了许攸确实得罪了曹操,也说明人家《三国演义》也是三分真实,七分虚。
官渡之战中立有大功的许攸
许攸字子远,小时候和曹操还有袁绍都是好朋友。后来许攸见到袁绍有着四世三公的底子,所以就做了袁绍的谋士,而舍弃了宦官出身的曹操。由此可见许攸的眼光也算长远,他竟然看不出曹操曹孟德才是真英雄。
许攸一开始力劝袁绍和曹操结盟,为袁绍的势力壮大做出了贡献。后来袁绍和曹操决裂,袁绍准备攻打曹操时,许攸因为家人犯罪,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靠自己,直接都顾不得穿鞋子和袜子,就跑出去迎接,并且高兴的说:“子远来了,大事可成。”曹操对于曾经舍弃自己的人,给予了很高的礼遇。这就说明曹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其目光是极其长远的。
许攸看到曹操这样礼遇自己也很感动,于是为曹操在扫灭袁绍的战争中,出谋划策,出了大力。尤其是让曹操奇袭乌巢,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为官府之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来又帮助曹操占领了袁绍的冀州,完全的消灭了袁绍集团。
自恃功高,目无领导,曹操忍无可忍将其杀害。
许攸因为觉得自己立了很多的功劳,并且和曹操以前是发小,就忘记了君臣之礼。常常直呼曹操的小名,甚至在正式场合也不知收敛,一点也不给曹操这个大枭雄面子。
有一次,许攸又直呼曹操小名,并对曹操说:“阿瞒(曹操小名)啊,如果你没有我,你不会得到冀州。”许攸那种得意忘形的劲头确实让曹操很不舒服,可是善于伪装的曹操笑着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慢慢的曹操越来越烦感许攸。
还有一次,许攸在出邺城东门,他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是进不得此门的。这就话传到了曹操耳朵里,曹操忍无可忍,直接找个借口把许攸杀了。
综上所述,许攸本人居功自傲,目无领导,虽然当初官渡之战中被判袁绍帮助过曹操。可是许攸做的太过分了,不是说你帮过领导的大忙,就可以天天对领导指手画脚的,这样的下属注定不会有好结果。而《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借许褚之手杀了烦人的许攸,许褚是谁啊,曹操的贴身保镖,忠心耿耿的大将,曹操怎么会给他计较呢?更何况许褚杀的是曹操想杀之人呢?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杀死钻心虫最好的办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