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身低微,但为什么能够在那个遍地诸侯的时代,驾驭张良韩信萧何等不世出的人才?
刘邦出身低微,但为什么能够在那个遍地诸侯的时代,驾驭张良韩信萧何等不世出的人才?
-----
网友解答:
-----
一个是关键时机、一个是关键位置,比所谓的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重要得多。
第一,关键时机
这个世界不是无限的、也不是连续的。
美洲新大陆只有一个,哥伦布发现了。后来之人,即便强过哥伦布十倍百倍,也只能唏嘘感慨。谁也不可能再发现一个新大陆。这跟哥伦布能不能打破蛋壳、竖起鸡蛋,没一毛钱关系。
在关键的窗口期,哥伦布恰逢其时了。而这就行了。其他人,与其羡慕嫉妒恨或顶礼膜拜,不如赶快认命,说一句生不逢时比啥都强。
秦末乱世就是一个窗口期。
刘邦恰恰生在了反动势力最雄厚、秦朝力量最薄弱的“泗水系月牙形水乡山泽地带”。这就是一个新大陆。刘邦发现了、项梁也发现了,很多乱世豪杰都发现了。
然而,五世相韩的张良呢?
他堵在秦帝国的东大门、旧韩故地,死命干。新大陆摆在他身后,然而他却没发现。即便经天纬地、即便拔山超海,张良一个落魄贵族,扛得住秦帝国的虎视眈眈吗?
发现之后,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有望成为另一个哥伦布、另一个成功者。
刘邦在沛丰之地拉出了队伍、攻占了城池。秦帝国的泗水郡,硬是打不过这伙沛丰农民起义军。然后,刘邦就是一方豪强。
即便丢了沛丰之地,跑去投靠项梁,项梁也要高看一眼。造反的十八路诸侯中,刘邦要算一路。在秦末乱世这个关键窗口期,刘邦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获得了先发优势,原因就是抓住了关键时机。
第二,关键位置
沛城父老从沛城十大杰出人物中抓阄选一个带头人。就才干来说,带头人应该选谁?
沛地翘楚,应该是萧何。沛县县令是大秦朝廷派来的,而沛县主吏萧何则是地方翘楚的代表。所以,萧何最有希望。
然而,在抉择时刻,萧何怂了,曹参也怂了。他们都不敢担当起义军的领袖。然后,就是“常有大度”的刘邦,当了领袖。
领袖,只能有一个。
这就是关键位置。任凭经济再怎么发展、社会再怎么进步、文化再怎么繁荣,排位也总是稀缺的。
刘邦获得了排位优势。他靠的是什么?是野心,是胆略。刘邦有当领袖的野心,也有当领袖的胆略。而萧何和曹参,只能甘拜下风。
初始条件的小小差异,却可以注定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命运。因为成功是个幂率分布。尤其是在胜者通吃局面下,第一名将获得所有,而第二名将泯然众人。这就是刘邦与萧何、与曹参的不同。
成功靠抓住了关键时机、占得了关键位置。但是,成功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打怪升级吗?这当然可以。
风平浪静的时候,靠岁数。
官僚制低头走流程,你的前辈总是比你进步快,而且一直比你进步快。原因是人家年龄比你大、毕业比你早、先到了这个领域,然后,前辈就是师傅,而你只能是新兵。
那能超越吗?当然能。在博弈的最初阶段,抓住某些小机会,就能实现反超。你让领导器重了、他让领导嫌弃了,反超是大概率事件。但关键是这个风平浪静。风平浪静之下,谁都能掌舵。所以,又凭啥器重你、又凭啥有嫌弃他?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跟学长在一间办公室里死磕,换个办公室、换个领域、换个赛道,才是王道。
这是风平浪静的时候,那波谲云诡的时候呢?当然是靠能力。但仅是靠能力吗?
跟随刘邦创业的那些人,有屠狗的樊哙、有吹箫的周勃、有驾车的夏侯婴,等等。这些人都是起于微末的人。韩信这个受过胯下之辱的落魄士子,甚至都不愿与这些人为伍。
但是,这些人却都成了名将豪杰。难道整个秦汉帝国的名将豪杰,非要出自沛丰之地的微贱之人吗?当然不是。
但是,这些人是刘邦的创业元老,人家卡住了关键位置。有了位置,这就够了。位置是必要条件,有了未必能行;而没有却肯定不行。
有人力能敌项羽、谋能过张良,但是有用吗?没用。沛丰功勋就是沛丰功勋,能与之并列的后来居上者,最后也没几个。韩信、陈平、张苍,数来数去也数不够十个指头。
无论是风平浪静比年龄、还是波谲云诡比能力,都抵不过这个关键位置。
第三,成功定律
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在刘备与孙权之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不选择孙权?因为孔明军师选择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阵营。
一个领域已经成熟,一个领域尚在混乱,到底选哪一个?
追求那种下班就回家、回家就吃饭、饭后就遛狗的生活,应该选前者。前者要做的事情只是低头走流程,没有机会也没有风险。但,有野心的话,应该选后者。后者充满无限可能。
孙权属于前者,集团已经建立、排位基本固定,诸葛亮去了,也是低头走流程。所以,孙将军能用亮而不能尽亮。这是一个稳定的领域,凭啥让你诸葛亮瞎折腾?
刘备属于后者,集团就三兄弟、位子还没排,诸葛亮去了,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所以,只要诸葛亮有本事,刘备就敢用。在当时的刘备阵营,才是尚贤不尚德的。
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诸葛亮是选阵营,刘邦是选领域。刘邦恰恰选了一个混乱而不确定的领域。那就是造反,甚至还当上了造反的领袖。
诸葛亮宁可选择风险更高的主公刘备,而不选择风险更低的主公孙权,为什么?因为野心、因为胆量。刘邦也是如此。
成功定律第一条:你得有野心、你得有胆量、你要主动拥抱不确定性。
在造反这件事上,各路诸侯完全不讲什么排位优先、出身优先。你家祖上好几代都是王、都是相,这没用。一切都是能力说了算。礼崩乐坏,才会尚贤不尚德,或者说尚强力而不尚出身。
刘邦以下,必须比排位。卡住了排位,就能跟着成功者封侯拜相。刘邦一级,必须拼能力。能力足够,就能给天下定章程。
在波谲云诡的地方、在混乱无常的领域,大家拼的是能力。而结果却是胜者通吃。刘邦拼赢了、汜水称帝,项羽拼输了、乌江自刎。
成功定律第二条:竞争越激烈的领域,能力越重要,但胜利者可以通吃而失败者死无葬身之地。
刘邦还定三秦,靠的是韩信。刘邦彭城逃亡,靠的是夏侯婴。刘邦荥阳之战,靠的是陈平、张良。刘邦擒魏破赵,靠的是韩信。刘邦袭齐破龙且,靠的是韩信和郦食其。刘邦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这个团队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攻取必胜的韩信、运筹帷幄的张良、不绝粮道的萧何,攻城略地第一的曹参、令楚霸王色惧的樊哙、屡献奇计的陈平,等等。这些人为刘邦帝国的建立,都做出了功绩。但是,成功却只属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邦。
成功定律第三条:成功需要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而成功的果实却只属于一个人。
但是,以上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赶上了秦末乱世,这是运气;身处沛丰之地,这是运气;当仁不让地做了领袖,这是运气;还定三秦充满了不确定性,还是运气;得天下人才而用之、组建了一个最强团队,这还是运气。而这些运气全都集中到了刘邦身上。
刘邦为什么能够驾驭那么多不是出的人才?
抓住了关键时机、卡住了关键位置、实现了胜者通吃的成功。刘邦是成功者,于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至于刘邦是否占了道义,“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是否“与天下同其利”,“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是否“天之福也”,“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等等这些,都不重要。
跟着刘邦有肉吃,这就够了。
那些不世出的人才,自然会选择跟着成功者刘邦。他们同样抓住了关键时机、卡住了关键位置、在不确定性中获得了成功。当然也要靠运气。跟了项羽的那些不世出的人才,只能说运气不好,成了俎上鱼肉。
-----
网友解答:
-----
刘邦出身低微,却能驾驭张良、萧何、韩信等这样的大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按照我们的想法,美女必须配俊男,高才必须配身份高贵的人,这样才能符合人之常情。但刘邦的一生却完全不符合常理。
与项羽相比,刘邦只是一个还没有脱产的农民。而项羽是楚国著名大将项燕的孙子。相比之下项羽出身高贵,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出身名将世家,学习可以挑着来。小时候的项羽学识字,专门有老师教读书。还有选择的余地,不想读书了还有人教武功。不想学武还可以没事,还有人教兵法。
相比之下刘邦就差多了,刘老太公唯一要求就是要干农活,然后置产业。而刘邦什么产业也不置,整天在外面混吃混喝。没正经的上过学,也没有系统学过武功,更没有学过兵法。
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啥也不会的刘邦,脑袋一热造反了,造反后竟然在四年之后击败天才的将军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手底下几乎囊括了当时天下所有的精英。韩信,英布,彭越,张良,萧何等等。
但问题是啥也不会的刘邦,怎么能驾驭的了这么多英才,刘邦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对我们今天开创事业又有什么帮助呢?根据历史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刘邦在乱世很容易能拉一支队伍,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刘邦的出身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公元前256年出生在沛县。到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47年的人生等于是虚度。家产只有几亩薄地,还是他老婆吕雉带着几个孩子耕种,收成可想而知。
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开始起义,刘邦的人生就开始开挂。由于平时狐朋狗友比较多,一到起义时候,身边很自然的聚集起一批地痞流氓,多达几百人。所以刘邦天生的在乱世如鱼得水。
那么萧何和曹参是怎么才追随刘邦的呢?萧何当时是沛县主吏掾,相当于今天县级组织部长。而曹参是县狱掾,相当于监狱长。从这里可以看出,萧何和曹参混的都比刘邦好。但为什么在乱世的时候自己不拉一支队伍呢?
当时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天下起义的多如牛毛。沛县的县官也有这种想法。但他没想到自立,而是想找一个在乱世中能镇得住场子的人来主导沛县的工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当时天下大乱的时候,沛县到处农民起义的时候,县官主导下的正常的行政系统已经失灵,已经管不住全县的群众了。这个时候,他们急需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人,他们都想到了刘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刘邦能在开始的时候很快拉起来一支队伍,甚至可以主导沛县的工作,就是因为大家相信在这样一个乱世,只有刘邦才能保证沛县的日常工作体系正常。因此刘邦那么多年在沛县的江湖上,显然混出了名堂。
就靠着江湖上的威望,刘邦就接管了沛县的政权,成了乱世中的一方诸侯。而萧何和曹参投奔刘邦后,刘邦基本上有了自己的班底。并且这个班底相当扎实,除了萧何、曹参,还有樊哙、周勃,陈平等。
能在乱世很快拉一支队伍就是本事,至少有逐鹿群雄的资本,虽然资本很小。萧何和曹参,都没有能力拉一支队伍,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他们走。既然不能自己拉队伍,就只能跟着刘邦混了,因为除了刘邦本地也没有更好的队伍了。
2)张良选择刘邦的标准:刘邦总能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张良其实也算一个豪侠,在江湖上威望也很高。特别是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事件,让张良在江湖上名声鹊起。因此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也很快聚集了一百多人。张良本为韩国后裔,因此张良想的是复国,因此张良没有想过要自立,而是想找一位韩国王族的后裔辅佐。因为张良三代都是韩国宰相。
但可惜的是韩国灭国较早,王族后裔不怎么好找。于是张良就退而求其次,准备去投奔楚国的后裔景驹,是陈胜吴广死后,陈胜的部下立的楚国王族后裔。
但张良半路上遇到了刘邦,两个人一见如故。刘邦这个人别的没有本事,在相人上绝对是一流的。他凭多年的江湖经验,一看就知道张良是个高手,因此非常想让张良跟着他干。但张良已经有了目标,他又不好明说,就对张良言听计从。
张良是跟黄石公学过兵法的。当年学兵法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刘邦没有机会学。但刘邦非常虚心,张良给他讲什么他都认真琢磨,竟然能大致的估摸出真正的含义。这让张良欣喜不已。
随着张良越了解刘邦越深入张良就觉得刘邦有大才。肯定是一个明主。因此张良果断的放弃去投景驹的计划,加入了刘邦的队伍。
如果说萧何和曹参跟着刘邦是因为“近水楼台”,没得选择。但张良的投靠就非常有代表性,因为刘邦身上一定有吸引人才的重要特征。因为张良是不同寻常的人:
第一张良是韩国后裔,出身高贵。
张良是出身贵族的人,见过大世面,有世家公子哥的做派,大胆,心细,行事果决。这样的人眼光非常高。另外见过很多高人。因此张良能看上刘邦,说明刘备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具有这些领导者的气质。
第二张良不但是贵族,还有绝世的才华。
张良的权谋能在中国历史上排在前三位。他可不是一般的高手,他是几千年才出现一个的绝世高手。张良深通人性。因此张良能看上刘邦,说明刘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王族的贵族后裔。
这点表现在刘邦会识人,更会用人的基础上的。我们不说别人,单说萧何、曹参、樊哙这三个人。萧何和曹参在跟刘邦之前,也混了大半辈子了。但就那样的大才,也只是混了个县级干部。特别是樊哙,混了大半辈子,还只是一个杀猪的屠夫。
但就是这样三个极不入流三个微末小吏,在刘邦手下硬是成了名垂千古的贤人。萧何和曹参有一定的才华这个可能是真的,但刘邦的会用人也是关键因素。
所以张良的加入极具代表意义,证明刘邦非常会相人并且用人,把人才的能力用的恰如其分。
3)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登台拜帅。
刘邦用韩信是一个人才被发现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从历史史料中任意找,在韩信归顺刘邦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像样的战例,也就是说,刘邦也不知道韩信真能打,但就靠萧何的推荐,刘邦就拜韩信为帅。这不仅是冒险那么简单,而是刘邦还要承受一大批功臣的责难。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于哙等为伍!”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韩信被贬淮阴侯以后,有一次偶然到樊哙府上。樊哙是跪着把韩信迎进去,跪着送出来。樊哙对韩信恭恭敬敬的称臣。要知道樊哙是舞阳侯,在爵位上和韩信是平级。但樊哙尊敬韩信到了近乎崇拜的地步。韩信出门离开后,无奈苦笑:我竟然混到了和樊哙一样了!”
司马迁记录这一段什么意思呢?就是突出韩信在当时的地位。韩信几乎打下来大汉的半壁江山。灭赵,亡韩,战齐,最后还在垓下围住项羽,用“四面楚歌”逼项羽自杀。韩信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帅才。
但就这样一个大才,项羽不肯用。萧何月下追韩信,把韩信郑重推荐给刘邦,并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刚开始有点吃惊,但和韩信一席话之后,刘邦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拜韩信为大将军。
就这样对于很多人无解的蜀地,在韩信手里瞬间就盘活了,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很快就击败名将章邯,占领三秦之地的关中平原,据关中而东向争天下。
同样是占据蜀地东向争天下,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果,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以诸葛亮的才智,居然拿不下关中平原,可见从四川往外打的艰难。
诸葛亮身边少了一个韩信。如果有一个用兵如神的韩信,多少司马懿也不够打。但三国时代真的缺韩信吗?不一定,恐怕是缺发现韩信的伯乐吧。
有时候甚至觉得刘邦得天下简直太容易了,不停的败,几乎没有打胜过,然后就得了天下了。
那是因为只看的刘邦,如果看全局就没有人这么想了。在刘邦败的时候,韩信灭了魏国。在刘邦又败的时候,韩信灭了赵国。在刘邦再败的时候,韩信有灭了燕国,在刘邦和项羽对持的时候,韩信灭了齐国。也就是说,刘邦只负责败就可以了,韩信基本上把天下平定了。
最重要的是,刘邦败一次,萧何给他送兵送粮,再败,再送兵送粮。总之,刘邦负责一直忙就可以了,至于有没有战绩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韩信攻城略地,萧何负责送兵送粮,张良负责出谋划策。
但韩信是刘邦拜的大将军,萧何是刘邦封的丞相,张良是跟刘邦一见如故,然后毫无保留的跟着刘邦。因此,这三个都不是全才,是刘邦把他们互相配合起来。
郦食其在投靠刘邦之前,曾有在刘邦身边工作的侍卫,郦食其的老乡告诉郦食其:“汉王不喜欢儒生,因此会羞辱你!”郦食其还是坚持去见刘邦,并说出理由:“汉王虽然不尊重儒生,但汉王有远见,会用人,虽然别的王尊重儒生,但没有远见!”
郦食其见刘邦后说一番话,说的刘邦立刻把郦食其敬为上宾。因此对刘邦来说,只要有才华,他不管是不是儒生,一样非常尊敬。刘邦就是靠着这样识人用人的本事,脱颖而出得到了天下。
综上所述:刘邦在他的前半生,没心思结婚,也没心思找工作,忙在在江湖上结识朋友。终于在后半生造反的时候用上了。萧何、曹参、樊哙成了他的造反班底!
此后刘邦不停的寻找人才,招揽人才,因此才有了张良,郦食其等一批英才的加盟。把家族企业做的很大,也被分封为诸侯王。这时候他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后来萧何给他带来了韩信,有了韩信的全面开挂,才有了刘邦的一统天下。刘邦虽然屡败屡战,但他身边的人才却是屡战屡胜。项羽虽然屡战屡胜,但架不住身边的人一败涂地。当然,这也是项羽驾驭不了人才,韩信,英布,彭越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但最后都投靠了刘邦。
刘邦就是靠着知人善任,才驾驭的了这么多的英才,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
-----
网友解答:
-----
笫一、他有胆有识、众人囗服心服。
第二、志向远大、胸怀宽广。
第三、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四、知错就改、从谏如流。
第五、待人宽厚、善待百姓抓住民心。
-----
网友解答:
-----
英雄莫论出处,有为便是豪杰。刘邦出身和张良比是比不过的,尽管刘太公也算是丰沛之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的岳父吕太公更是单父当地的豪强,但和张良家五代在韩国做国相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和项氏在楚国世代为将也不能相提并论。但偏偏张良、韩信、萧何都愿意被刘邦所驱使,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看萧何。这是刘邦的老搭档,在沛县他们一个是维持地方治安的泗水亭长,一个是主管官吏进退的沛县主吏,默契的配合下,很多刘邦身长的人在沛县都活得有声有色,夏侯婴都成为了候补县吏,这不得不说是刘邦在沛县运作的成功。按道理刘邦无论从官阶还是从年龄,都应该叫萧何一声大哥,但是萧何偏偏像个小弟一样围着刘邦转,唯刘邦马首是瞻。究其原因是萧何有能力无胆识,你要他造反做带头大哥,他不敢干。
曹参和萧何类似,也没有这个念头,因此在大家推举首领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推举刘邦,心甘情愿做烘托红花的绿叶。干的好了,他们可以封侯拜相,干的不好砍了刘邦的头,他们还可以另谋去处。没了担当和责任,他们也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了。
接下来说说张良。张良出生韩国贵胄,其祖辈五代在韩国为国相,本来如果秦没有灭韩的话,张良以后的路径也是成为韩国的国相,虽权高位重,但一生可能就碌碌无为了。但命运和张良开了个玩笑,秦灭六国韩首当其冲,张良除了钱财失去了一切,弟弟也在这个时候去世,他散尽家财用来招募勇猛之士,但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的行动却失败了,张良成为了一名逃犯。他在下邳隐居时他做起了任侠,想通过积累的财富收买人心,继续实施自己灭秦的计划,这个时候,他救了项羽的叔父项伯,从而为日后鸿门宴上项伯维护刘邦埋下了伏笔。终于他发现这种做法并不能灭秦亡秦,于是他转换了念头,准备从根本上推翻秦的统治,而不是仅仅是利用恐怖手段刺杀秦始皇那么简单。
张良从一个刺客变成了一位智者,后来更是成为了帝王之师,甘心情愿站在刘邦身后为其出谋划策,利用自己六国贵族后裔的身份,替刘邦笼络天下六国贵族后裔为己所用。张良曾对其他人说他把自己所学的兵法战策跟很多人讲,但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只有刘邦不仅能认真听自己说什么,还多次采纳自己的建议,因此他认为刘邦是非凡之人。
最后说一说韩信。韩信要出人头地,但在跟随项羽时,并不被赏识和重用,尽管他多次向项羽献策,但项羽的军事指挥才能高他一筹,自然不会听他的见解。同时韩信出身低微,在项羽这个贵族眼里自然不算什么,想出头的机会很少,项羽除了重用项氏族人外,便是看中贵族的身份,因此韩信离开了楚军到了刘邦麾下。刘邦看重人才,但也不是随意任用,他利用了很长时间来考察韩信的才能,期间有夏侯婴、萧何等人多次推荐,那刘邦并没有直接任用。
直到后来韩信出逃被萧何追回后,经过和韩信之间的交谈,他才发现韩信确实有才能。登台拜帅后刘邦并没有让韩信立刻掌控兵权,而是留在自己身边任参谋之职。后来也是由刘邦自己带领汉军主力的正面战场牵制项羽,而韩信不过是打秋风,削弱了楚军的力量,垓下之战成就了韩信兵仙之名,但在此之前汉军已经对楚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没有刘邦,萧何不过沛县一小吏;韩信不过楚军一执戟郎,而张良韩国一落魄公子,缔造了“汉初三杰”的人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汉高祖刘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网友解答:
-----
题主有看不起投递员的意思啊,但是中国少数几次农民起义可以称皇称帝的几率却是超50%,所以投递员不是低微的代名词,在人类未有发明使用电和无线电作通信工具时,投递信件和物品与传播信息,靠的是投递员操作才可以达到的,过去很多人奇怪,辽阔的中国里面生活生产的人,靠什么指明方向及地方坐标的呢,靠的就是驿站驿标和驿道了,世界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仇恨和战争都不会拿驿站驿道驿标出气的,现代人叫驿站为邮政也有叫邮电所,驿站邮政永远是没有利益立场的,只服务人类,古代的人实际就是靠驿站邮政指明城市与乡村的行动地图,中国每20里左右设一个驿站,人们去到自己所处的驿站位置,就查到自己到目的地距离远近了。刘邦这个亭长就是负责收集情报及征兵工作的,利用驿站的地图作用把新兵送到指定地点,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情报网与驿站作地图坐标,新兵乡民是无法靠自己行动走去到目的地的,从刘邦会用暗号指挥联络起义行动,就知刘邦利用收集情报工作的方便,早就已经组织起一个反秦地下组织了,张良等实际早就是这个组织的重要成员了,刘邦早就是这个地下情报组织的头或叫站长。
-----
网友解答:
-----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电视剧有几十集。百家讲坛的大学教授也分析了几十集。史书就更别说了,历史学家都要研究好多年。
非几句话总结的话,就是机缘巧合运气以及性格天赋。
说一个韩信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吧。
刘邦:脾气不好,爱骂人;但舍得封赏。
项羽:善待他人跟你称兄道弟,但相当吝啬。答应的封赏,往往事后不认账。
就像俩老板应聘你,你帮一个赚了100W,给你30W分红,脾气不好爱骂人。
一个天天跟你称兄道弟,你帮他赚了100W,除了你的工资5000块,什么都没有,换你你跟谁?
说过中间的剧情吧,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对那些没出多少力诸侯大片大片的封,对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封得很少,导致内部很是不满,楚汉后期就因为刘邦舍得封赏,很多楚军人才都倒戈了。
当然刘邦坐稳天下后对这些异姓王也开始了清算,但那是后话了,毕竟当初大家都不知道啊,就像今天的你不知道2022年会发生什么一样。
喜欢的话可以去听百家讲坛,十分精彩,具体细节十分复杂,这里只是说了些大概。
-----
网友解答:
-----
刘邦能够成就一番霸业,就是死撑加苦熬!
历史上出身低微的人多了,最终能够当皇帝的能有几个?历史上礼贤下士的人更多,可最终能够当皇帝的又有几个?
许多人只看到刘邦只是个小小的亭长,甚至是混吃混喝的无赖,却选择性的忽视了刘邦自身的努力、毅力、勇气、大度、胸怀。
一、刘邦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
一说起刘邦,许多人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然而在《史记·卢绾列传》中是这样写的:
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刘邦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卢绾一起学习,并且互相欣赏,关系也特别好。刘邦确实不喜欢学习,但并不代表他不学习。甚至我们可以判断:刘邦只学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用的。
如果刘邦不学无术、地痞无赖一个,那些部将能服他吗?有些东西,不是一个文盲加流氓所能够具备的,就是他是个很厉害的流氓也不行。
刘邦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御下的手段、战争的艺术、做人的道理,这些东西,当他还是个亭长的时候,显然是不可能具备的。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刘邦在不断地征战过程中,以惊人的速度在学习、在成熟、在进步,逐渐具备了一个帝王的胸怀与才干。
这里面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如果刘邦的才能与他掌握的“权势”无法匹配的话,他很有可能被人取而代之,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了。
二、刘邦的志向非常人可比
刘邦的第一份职业是个亭长,亭长是个多大的官呢?
秦国实行的是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乡间每十里为一亭,刘邦就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在秦朝的体制中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官,县令的心腹——主吏掾萧何,还有狱掾曹参,他们的级别远高于刘邦,却甘愿成为刘邦的小弟,难道这两个大汉未来的开国功臣是傻子吗?
再比如张良,他的祖国连任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任两朝宰相,是妥妥的高官之后、贵族出身,而且是个胆大包天、曾经策划并实施了刺杀秦始皇的计划的狠人,他凭什么对刘邦一见倾心?
再比如韩信,胸藏百万甲兵、不世兵法,素有大志,他又凭什么甘愿为被锁死在汉中的刘邦卖命?
刘邦的身边,聚集了一批能人、猛人、狠人、高人,他们之所以愿意追随刘邦,一定是因为刘邦的志向让他们折服、刘邦的人格魅力让他们倾心。
三、刘邦大气、舍得
刘邦举起反秦大旗,第一战就是攻打沛县,一个县里的小官偷偷打开了城门迎接刘邦,刘邦称帝后,这个小官居然被封侯。
如果你是这个小官,你会不会对刘邦感恩戴德、以死相报?如果你听说了这个事情,你会不会有追随刘邦的冲动?
韩信伸手向刘邦要官,他想要当个代齐王,结果刘邦直接封他为齐王,还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当假王有什么意思?
如果你是韩信,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大哥真够意思,我以后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大哥的厚爱?
只要是人才,只要对局势有利,只要对自己有用,刘邦从来大方得很!所以刘邦手下汇聚了一批出色的人才。
反观项羽,尽管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可办事实在是小家子气,就连一个范增都被他气跑了,他不败才怪了!
结语:刘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永不屈服、屡改屡战。
刘邦在和项羽的战斗中,很少有占上风的时候,好几次被打得丢盔弃甲、狡猾不堪,甚至山穷水尽。可刘邦转眼又振作起来,擦干眼泪继续干。
不就是失败吗?这不是命还在吗!
反观项羽,垓下之战失败后就自刎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名声是有了,可名声有啥用?除了让后世惋惜一下,没有什么用,哪有实实在在的江山社稷、坐拥四海来得过瘾?
-----
网友解答:
-----
刘邦敢因为萧何的推荐就封一个当时谁都看不起的小人物韩信为大将军,并且举行了封坛拜将,将手下军队当将士的面交与韩信。试问从古至今有几人有这眼光与魄力?韩信、萧何等人凭什么背判刘邦,又怎么敢背判刘邦?
-----
网友解答:
-----
其一:刘邦在丰县出生时,有凤凰栖落其家树上,鸣叫不止,现在丰县有凤栖公园!
其二:丰县有五门桥,传说刘邦出生时,光照东方,紫气东来,始皇帝的星象师,发现丰县此地有帝王气,发兵搜查此日所生男婴!刘邦父母怕发现,就带孩子乘船从五门桥出走逃生了!从此,丰县从四门变成五门!!
以上只是传说,没有考证!但是刘邦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天下的时局,团结天下英才,顺应苍生的需求,再造一个光芒灿烂大汉王朝!乃是:时也,运也,天时地利人和也!
-----
网友解答:
-----
天命注定。有闾里而为大富巨贵,刘邦,朱元璋类;有王子皇孙王候将相终为庶民甚至囚徒,远的太多不说,近的爱新觉罗.溥仪,尽人皆知。其兴其衰,不论贤愚美丑,善恶慈悲。
-----
网友解答:
-----
一是凭智慧。出身低微只能说明其起点低,客观条件差,并不代表其主观能力弱。事实是恰恰相反。例如:他与项羽同是看到秦始皇外出巡游的宏大场面。项羽就直通通地说:“彼,吾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是婉转地说:“大丈夫当得如此!”如果项羽的话让秦始皇听到,那就直接杀头没商量。但听了刘邦的话,秦始皇却未必反感,因为表面上是赞扬啊!常言道: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从未起兵就从智慧上分出了高低,也就决定了二者的结局。一个是开国皇帝,一个是拔刀自刎。他在当亭长时,萧何已经是县令的文员了,比他的地位和水平都高,就是认识到此人的智商高,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才甘心给其当助手,终生不渝。有五世相韩家庭背景的官二代张良,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超群的绝顶聪明之人。他通过与项羽、刘邦等人相处中比较发现,刘邦是无师自通的天分极高的当皇帝的料,于是才义无反顾地辅佐他打天下,坐江山。
二是凭格局。人有多大胸怀,才能容纳多少人和多少事。在其被项羽围困,正需要别人相助时,韩信却派人来要求做代理齐王,气得他破口大骂:“混账东西,老子正需要你赶快过来支援,你却要在那里当齐王!”张良立即用脚踢了他一下,他马上醒悟,立刻改口:“哦,就是混账吗,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个真齐王,做什么代理啊?没出息!”对部下不吝赏赐,出手极其大方。陈平要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需用钱。他大手一挥,给你四万两黄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用请示,不用报账。史书上故有豪爽大度的称赞。
三是善识人。他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却由于智商高,看人很准。因此也就能把各类人才用到恰到好处。让张良做军师,让陈平做谋士,让萧何做总理,让韩信做将军,让樊哙做护卫,让郦食其搞外交等等。所以才有了其当上皇帝后,总结经验时的名言:“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赏馈,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故吾所以能取天下!”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