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
网友解答:
-----
相比很多人也有这种疑惑:
既然两军已经交战,为什么却不能斩来使,我就斩了,对方能怎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交战双方的基本准则,一般来讲,使者的作用传递信息,商议谈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使者是可以全身而退的。不过,在实际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假如这位使者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很容易成为对方的刀下亡魂。
其次,如果战事进行到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杀几个使者也就不算什么稀罕事了,我们就分析下,斩杀使者,有什么后果?
花剌子模杀蒙古使者,被灭国
在蒙古帝国建国的同时,中亚也崛起一个超级帝国,名为花剌子模。当时蒙古正在对金作战,对于花剌子模,蒙古采样怀柔政策,暂时不想与之为敌。
在公元1218年之前,蒙古和花剌子模曾经互通使者,双方基本上保持了互邻友好的关系,也达成了通商协议。
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商队,带着大量贵重物品,长途跋涉,到花剌子模开展贸易。这支商队足有四百五十余人,几百匹骆驼。商队达到讹答剌城,城池的守将亦纳勒赤黑,见蒙古人带来这么多好东西,便想据为己有,随即他下令,将商队扣留。
扣留东西总要有个理由,随后,亦纳勒赤黑上奏摩诃末国王,说蒙古商队里有奸细,摩诃末没有经过仔细调查,就杀了几乎所有人。成吉思汗以强悍著称,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死他们敌人,掠夺他们的土地,抢走敌人的财富和妻女。
只有蒙古人欺负旁人的份,成吉思汗还从没有被旁人如此亵渎过。就算如此,成吉思汗还是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他再次派出几位使者,到花剌子模,要求惩处肇事者,为死者报仇。
花剌子模的摩诃末国王表现得更为无礼,直接杀掉了使者巴合剌,这回成吉思汗彻底被激怒了。成吉思汗将对金的战事交给了木华黎,亲率十几万大军奔赴花剌子模,摩诃末将为他的愚蠢行为付出惨烈的代价。
貌似强大的花剌子模,在蒙古人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蒙古铁蹄所到之处几乎没有活口,公元1231年,花剌子模被攻灭。这就是触怒成吉思汗的后果,可见斩杀使者,也要仔细看清楚主人,否则大祸就在眼前。
耿恭杀匈奴使者,险象环生
公元74年,耿恭在西域担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公元75年,北匈奴单于攻打车师国,耿恭派三百军兵前去救援,被匈奴全部杀光。
随后匈奴骑兵将枪口转向汉军,金蒲城被团团围住,考验汉军的时候到了。耿恭命士兵在箭上涂上毒药,被击伤的匈奴士兵流血不止,之后匈奴被击退。
金蒲城水源不足,耿恭命令士兵转移到了疏勒城,源于疏勒城水源比较充足,可以长期固守。匈奴人为了减少伤亡,下令决了城外的河流,疏勒城水源被断绝。人如果不喝水,几天就回去丧命,好在上天保佑,城中士兵打了深井,冒出汩汩清流。
汉匈的拉锯战开始了,耿恭据城防守,有一定优势,但士兵数量也在锐减,匈奴骑兵却是越打越多,直到城池内粮食吃完,汉军也只剩下几十人。
史料记载: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即便如此,匈奴仍攻不下疏勒城,匈奴单于改变对策,想劝降耿恭,旋即派出使者。耿恭假意谈判,让使者登上城头,还没等使者说话,就杀掉了匈奴使者,并放置到火堆中炙烤,烧焦的人肉味异常刺鼻。匈奴单于被激怒了,继续增兵攻城,势必要杀掉耿恭。
这场战役之所以如此艰难,源于汉明帝去世,朝廷没有及时派出援军。汉章帝即位,在司徒鲍昱的坚持下,汉廷才派出几千援军,也正是因为这几千汉军的救援,耿恭得以逃出生天。
最后耿恭和其部下只剩下了十三人,战争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耿恭坚贞不屈,打出了汉军血性,只不过他杀掉匈奴使者,也差点要了他的命。
耿恭能存活下来,基本全是靠着运气,假如援军再晚一点到,疏勒城必定也是一座死城。由此可见,斩杀使者也是要慎重考虑的,如果没有必死的决心,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匈奴不敢杀苏武
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即位,汉武帝已经将匈奴打了个七七八八,此时的匈奴也认怂了,释放了很多之前的汉朝俘虏。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征战下,汉朝的国力也大幅缩水,于是汉武帝也想和匈奴和解,派苏武将匈奴的俘虏送还。
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任务,但由于匈奴爆发叛变,牵连到了汉朝使团的副使张胜,苏武也被迫扣留在匈奴。
常规来讲,匈奴对于汉朝的高级俘虏,大多予以特殊照顾,并不会一杀了之,比如张骞、李陵都是如此。除此之外,如果投靠了匈奴,单于还会给其娶妻生子,赐予土地和牛羊,匈奴对于苏武,同样采用了威逼加利诱的方式。
只可惜匈奴看错人了,苏武并是不贪生怕死之辈,面对死亡威胁,苏武毫不在意,并还以颜色。苏武道: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南越、大宛、朝鲜都曾杀过汉朝使者,结果都被汉朝攻灭,苏武用赤裸裸的现实威逼匈奴单于,换言之,如果你杀了我,那么匈奴也将被汉军屠灭。
苏武并非危言耸听,面对这位不屈的汉朝使者,匈奴单于也不知该如何处理,最后只能将其流放到北海牧羊。哪怕苏武的境遇再艰苦,匈奴也不敢对苏武如之何,十九年后,苏武再次回到了汉朝的怀抱,其经历也成了不朽的传奇,为后世所敬仰。
苏武之所以没有被杀,他倚仗的就是汉朝的国力,匈奴杀苏武很容易,但如果得罪了汉朝,那么后果会很严重,匈奴单于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即便卫青、霍去病已经去世,汉朝的实力仍很强大,也正是因为其强悍的国力,使得匈奴不敢为所欲为。
常规条件下,两国交战,原则上还是不要杀掉使者为好,但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前提条件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
网友解答: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但顾念周天子和礼法有很多的战争礼节,不光不能斩杀来往的使节,还要列队欢迎好酒好肉相待,开战的时候双方都是你来我往彬彬有礼。
而后礼崩乐坏诸侯独大,战争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残酷程度也是大大的上升。为什么不能斩使者,斩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且听历史漫谈君细细道来。
第一,不斩杀来使的第一个事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第二,不轻易斩杀来使的原因。
礼崩乐坏过后,中国逐渐进入了真刀真枪抢地盘的时代,各国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已经逐渐不在需要道义的支撑,但依然不会轻易斩杀来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使者对他也有用是他的“手机”。
古代是没有手机邮件这样的通讯工具的,双方联系只能靠互通使者,使者有来有往,谁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受损,也不想把“使者”这个信鸽变成全国最高危的职业,在去别国送消息前需要交代完自己的生前身后事。
而且作战是要有军事头脑的,使者除了有传递消息的作用外还可以加以利用,利用使者传递一个假情报,或者描述一个假情形,收效比直接斩杀他大的多。国家进行任何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利益,你拿够足够的利益就走,或者我撑不下去了投降,或者两边不想打了坐下来谈谈怎么结束,这才是战争的正常状态。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随便杀使者,免得万一真打不下去了没得谈,留着使者也是给自己留一个后路,让自己不至于退无可退走向灭亡。
第三,斩杀了来者又会如何?
切断这条联系的通道,其实是要释放一种信息:“不谈判,不妥协,不投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这种要分强国和弱国来看,强国斩杀来使无非就是告诉这个弱国:“不用再挣扎了,我不要钱,不要地,不要和亲的媳妇,要的就是你整个的国家。
”弱国斩杀强国的来使就比较有勇气了,他杀使者,不只是杀给敌人看,也是杀给自己人看,后路已断,打输了全都得死。这也是所谓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究竟会怎么样,有什么后果,历史漫谈君不妨举几个例子。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了一个450人的庞大商队前往西域,希望用自己的金银珠宝换回来战马和粮食,但经过花剌子模国的讹答剌城时,遭到了当地的围追堵截将商队人全部消灭了。花剌子模人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就动了强大蒙古国的任,蒙古国颜面受损,立马出兵花剌子模国。
花剌子模国过了一把手仞使者特别爽的瘾,但很快便有了屠城的危险。成吉思汗实行了恐怖主义政策,你杀我的商队动我的使者,我便不留你一个人。他下令屠城,杀了花剌子模国120多万的人,小孩老人孕妇都没有放过,只留下了几个样貌还不错的美女。
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亲手杀了使者,并且在城头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尸体。
这就是《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耿恭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匈奴自己永远不会妥协,而且也告诉着自己的将士已经无路可退,战还可能活不战就只能死。汉军的战斗力也确实大大的增强,用不足一千人的将士和两万多的匈奴死扛,最终坚持了两年等来了援军,也给世界上留下一个传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传承到了现在,《日内瓦条约》曾有过明确的规定:“世界各国不能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孩子,同时也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
不斩来使在现代更加详细,人权概念也逐渐得到了各个国家各国人民的代表,如果行为有不做好之处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谢谢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历史漫谈君·半青)
-----
网友解答: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交战双方一种心照不宣的惯例,只有保证了使者的人身安全,交战双方才能就交战的问题,如是战、是和、是降、是撤进行沟通和交流。“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说法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完全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对方的使者来了如果能跟对方好好谈,即便谈不拢也把对方的使者放回去,那么双方就还是有谈判的可能的。但是如果斩杀了来使,那就意味着双方是没得谈,只能打了。
历史上著名的使者有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来到秦国的朝堂上献上和氏璧,见秦王没有按照约定用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意思,便忽悠秦王说和氏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便做出了要砸和氏璧的动作,说道既然秦王不肯交出城池,那么这桩买卖是谈不成了,如果你逼我的话我就当场砸了这和氏璧。其实当时秦国与赵国实力相当,虽然迟早会打起来,但当时秦国也没做好跟赵国开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杀了蔺相如就等于提前跟赵国翻脸,对秦国来说也划不来,便放了蔺相如,于是史上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成就了蔺相如的美名。
再如三国时期的蒋干,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蒋干本来是替曹操当说客想说服周瑜投降才来到了周瑜的军中,不想被周瑜利用让蒋干在半夜偷看到了吴军的军事机密:蔡瑁和张允要刺杀曹操投降东吴,便连夜把这份机密带回了曹营,搞得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误杀了蔡瑁和张允。
按照历史事实来说,蒋干确实曾经作为曹操的说客去游说过周瑜,但并没有蒋干盗书中了周瑜反间计的事情。曹操之所以派蒋干去劝降周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蒋干是周瑜的同学,两人有些交情。蒋干在见了周瑜之后也试探过劝降周瑜,在劝降无果后便回到了曹操那里。周瑜之所以不杀蒋干,一方面是曹操实力太强大,吴军与曹操交手胜负难说,杀了蒋干以后跟曹操就没得谈了。另一方面蒋干是周瑜的同学,在感情上来说周瑜也不至于会拿同学开刀了。
其实就使者本身来说对交战双方的战局没有任何影响,杀不杀更多的只是释放信号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斩杀对方来使是一件很畅快的事情,比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交战双方两阵对圆的时候,一方派出一名使者到对方阵营去劝降,对方的将领二话不说一刀斩了来使,随后双方就正式开打了起来。影视剧这样拍是为了营造氛围,为后面激战的场面做个铺垫。而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也不经常发生。
▲《投名状》中开战之前斩杀了对方来使,随后双方就激战了起来
历史上也有斩杀来使的事情,但这种事情经常会引发巨大的灾难。
比如在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后,考虑到战略重心还在中原的金朝和西北的西夏,因此对于中亚地区的强国花剌子模来说,外交上以保持友好关系为上策。为此他还派出了一支商队,希望能与花剌子模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但是商队在花拉子模的边关被扣下了。成吉思汗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就派了使者去花拉子模交涉。但是花拉子模国王竟然把成吉思汗派去的正使斩首,把两名副使的胡子烧了放了回去。
▲花拉子模斩杀使者,引来了恐怖的蒙古骑兵
两名副使回去后就向成吉思汗痛斥了花拉子模的无礼,这下就把成吉思汗给彻底惹怒了,成吉思汗便率领着蒙古主力杀到了花拉子模。在当时来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挡住蒙古的铁蹄,在成吉思汗来到花拉子模后,三年时间内就灭亡了花拉子模,整个花拉子模被蒙古人几乎屠了个干净。如果当时花拉子模的国王能善待蒙古使者,那至少国家也能多存活一些年,不至于会这么快就灭亡了。
▲二战期间美国驻日大使馆
到了近现代的时候,斩杀使者的事情就基本没有发生过了,即便双方宣战,也会保护好彼此的使馆人员。比如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全国掀起了反日狂潮,愤怒的美国人包围了日本使馆,甚至要冲入使馆,但还是被美国的军警给拦了下来。美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的反美浪潮也是此起彼伏,住在日本的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大使馆也变得非常危险了起来。但是即便如此,日本也履行了保护使馆人员安全的义务,最后将美国使馆人员全部安全地遣返回了美国。
总之在古代当使者的话,基本就等于是把脑袋别在了腰间上,一旦出使人身安全就没有任何保障,能不能活着回来也是听天由命的事情了。
-----
网友解答: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
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
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
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
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
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
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
网友解答:
-----
我们在看历史剧之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剧情,虽然周边尽是敌军的虎贲之士,环顾皆为森森的刀枪剑戟,却依然有人能够面不色改地站在敌军主帅帐内,跟对方一帮披甲持锐的将士们侃侃而谈,互喷互怼。
这人倒不是心大、胆儿肥,而是人家的职业比较特殊——
使者
。
在古代,即便对方主帅再痛恨眼前之人,大多人却不愿下令砍了对方。
因为在军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这就等于是给交战中的使者,戴上了一块金灿灿的免死金牌。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给力的潜规则呢?历史里面,有没有不守规矩的伙计打破这个规则,不讲武德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看看,古时候,不怕死的使者是怎么练成的?
不斩来使的原因
人类的历史发展,伴随着无尽的战争和纠纷,而史官对于战争的记载,往往是不遗余力。
在历史记载当中,“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最初的版本,发生在楚、齐、宋这三个国家之间,当年,这三个国家搅入了一场斩杀来使的恶性事件当中。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那位)派使者申舟出使齐国,当时楚国正处于上升期,加上春秋时期的大国都喜欢讲究个霸气。
因此楚庄王在使者临行前交待,你去齐国的时候,不要向宋国借道。
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
领导的这个交待,直接让申舟崩溃了,老大,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咱们跟宋国本来就不对付,去齐国还必须经过宋国,你让我悄无声息地溜过去,不打招呼 ,那人家发现了的话,不砍了我呀!
楚庄王倒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拍了拍胸脯,然后告诉申舟,你放心去,没事,真出事儿了,我带一票小弟,给你报仇,这不就成了。
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
申舟当年,绝对是怀着必死之心去的,在将儿子申犀托孤给楚庄王之后,申舟就踏上了去齐国的不归路。
跟他之前预想的一样,到了宋国地界之后,果然就出事了。
我的地盘我做主,宋国这边得知了申舟等人到来的消息,觉得楚国出使他国,这没什么,但路过自家门口进来不打招呼,这是对自己极大的羞辱。
你不给我面子,我就砍了你。就这样,在宋国大夫华元的极力鼓动之下,宋昭公派人灭了这支使团。
被打脸了的楚庄王得到申舟挂了的消息之后,愤怒至极,申舟是使者,杀申舟就等于对楚国宣战,于是,楚庄王立即发兵讨伐宋国。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左传·宣公十四年》
宋国被楚国围困了九个月,不久就扛不住了,于是便派人出城去向晋国求救,晋国呢也不敢得罪楚国,便派出了一位使者——解扬,去给宋国加油打气。
解扬在途经郑国之时,被抓到送到了楚庄王跟前,楚庄王告诉他,告诉宋国,晋国不会发兵,赶紧投降吧。
解扬答应了之后,却在城下忽悠宋国,同志们,再坚持下,晋国救兵马上就来了!
虽然楚庄王痛恨解扬不守信用,但最后还是放了这位使者回晋国去了,而打了针晋国鸡血的宋国,在激情退却之后,也不得不服软。
宋国派遣华元作为使臣前去楚军大营,这用意就很明显了,就是这个家伙让我杀你家使者的,我如今给你送过来,要杀要剐,你看着办吧。
但华元本人却没有申舟那样赴死的觉悟,他趁夜潜入楚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两人在子反的卧榻之上,最终达成了楚军退后30里地的停战协议。
最终,楚庄王同意停战后退30里,但代价是华元入楚国为质,作为两国的和平保障。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便是来源于此处,而形成这样一种规则的背后,主要还是春秋时期的“礼”制风行,不过背后更是利益的各取所需。
毕竟古时候,没有电话、电报、大喇叭,想要传递点儿意思,总得要人去传达吧。如果使者每次去了,都有被杀的可能,这职业变成了一次性用品,那谁还敢当使者,双方沟通也就很难再持续下去了。
因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潜规则,说到底,还是因为使者的实用性是大家历来公认的,因此,杀掉使者坏规矩的事儿,一般大将们都不愿干。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斩杀使者的例子也不少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统领军队的将军,有几个是真怕事儿的。在历史上,杀使者,不讲武德的事件,自然也有不少,历史当中,要数蒙古的使者危险系数最高了。
花剌子模:
公元1217年,一支蒙古商队在去往花剌子模国的途中,被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的侄子给劫杀了,对方给出的理由是,这帮人是奸细。
当时的蒙古人,可不是辽、金时代那样,任人欺负的了,人家后面有位大哥——成吉思汗,他的脾气可不是一般的暴烈。
成吉思汗自认为自己闯下来的名号,足以够压垮对方的尊严,于是便很嚣张地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国兴师问罪。
这三名使者代表着成吉思汗的愤怒,因此在花剌子模王的朝堂之上大声斥责对方,要求花剌子模王为此事负责。
结果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给出的方案是,下令砍掉这三名使者的脑袋,将两位副使剃掉胡须,羞辱一番之后,放了回去。
花剌子模王这是在玩火呀,成吉思汗得知消息之后,很生气,后果自然也是很严重的。
公元1221年,蒙古人的铁骑踏破花剌子模国的首都——玉龙杰赤,随后对玉龙杰赤进行了残忍的屠城,这座有着两百万人左右的大城市,顿时灰飞烟灭,只留下了10万匠人、妇孺儿童,和5万青壮士兵被征调从军。
高丽:
公元1225年,跟蒙古关系一直不错的高丽国,两者的友谊小船突然翻了,高丽国趁着蒙古打西夏之时,悄悄地将蒙古使者悉数斩杀。
随后成吉思汗攻打高丽,高丽认栽,然而,等蒙古军撤退之后,又斩杀了蒙古留下监督的72名使者。
随后,两者便再次开始不死不休地纠缠,一直到后来高丽国搬到江华岛上,扛不住,最终投降服软。
日本:
从至元三年到至元十八年,元朝曾先后六次出访日本,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觉得蒙古如何强大,而且刚开始,蒙古使者的态度还算低调,日本看对方大老远漂洋过海来看自己,也没为难蒙古使者。
然而,后来南宋被灭之后,忽必烈便有些飘了,因此派去日本方面的使团态度,也开始强硬并趾高气昂起来。
结果当时北条时宗就上火了,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一怒之下便把来送国书的元朝使团三十多个人全杀了,只留了四个高丽水手回去报信。
后来,元朝渡海征伐日本数次,最终失败而归,不了了之。
结语
总的来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两国交兵之时,杀不杀对面派来的使者,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和态度,以及在战争背后的需求,如果不想继续打下去,那肯定会彬彬有礼,大谈武德,不斩来使;
但如果双方的矛盾极大,属于你死我活之时,谁又会理会那么多规则呢?敌人都送到门口了,还不剁之!
-----
网友解答:
-----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其实就是一种战争文化,我国的战争文化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而在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是我国历史一个战乱时代,各国之间战争不断。但是那是的战争还算是将一些文明的。比如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与其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一种文明,到不如说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默契。到了近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也给传承下来了。《日内瓦公约》规定:世界各国不得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其实这里的谈判人员就是来使。
两国之间的交战,使者是来传递两军之间的信息。如果擅自杀害,是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的。所以,在近代,两国之间宣战,都会空出时间让敌国的驻外使节撤离。不杀使节,是为了两国之间还留有谈判的余地。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毕竟两国交战,万一双方都杀红了眼,矛盾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那就另当别论。
虽说两军交战不杀来使,是交战双方保有最后的文明。但是在历史上,还是有杀使者的例子。
比如说耿恭,杀匈奴使者就是表明至死不降的态度,代表着汉匈两国有着不可化解的仇恨。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将领。曾经在与匈奴作战时,被匈奴围困在疏勒,粮草匮乏,外无援兵。耿恭所率领的残军到底惨到什么地步呢?将士实在饿的不行了,将身上的皮制铠甲放进锅里,煮软了,就切成一块块吃下去充饥。等到皮甲吃完了,将弓箭上的兽筋也拆下了吃掉,反正城中能吃的都吃了。汉军已经疲惫不堪,围困在外面的匈奴也知晓了城内的情况。而耿恭这样的英雄匈奴人十分敬佩,于是准备招降耿恭,许与王侯、美女。而耿恭则是假意投降,骗匈奴使者进城封赏耿恭,可是,匈奴使者带着物资进城封赏耿恭,一进城就将匈奴使者杀死,随即在城楼,当着匈奴大军的面,将匈奴使者烤着吃。而匈奴使者带进来的物资也够大军支持一阵。而耿恭这样做,就是破釜沉舟,决不投降。
(耿恭)
于是匈奴大怒继续重兵围困耿恭,但是久久不能攻破,幸好援兵来得及时,否则耿恭的下场可能比匈奴使者更惨。
再来说说近代。其实使者的生命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完全看敌国的国家实力。若是敌国的国家实力强盛,杀使者之前就会考虑一下后果。若是敌国实力衰微,那么使者就是随便杀戮,因为自身的实力可以承担敌国的报复,换句话说,这个后果还是承担得起。
1928年,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北伐,而日本侵略者怕中国统一后,不能让其肆意侵略。所以准备武力阻扰中国统一。1928年5月1日,北伐军克复济南,而三个小时后,日军也开进了济南,原因就是保护本国侨民。而蒋介石一再隐忍,命令北伐军坐等待命。这就是蒋介石的软弱。
(蔡公时)
等到日军在济南肆意屠杀平民和主动攻击北伐军时,蒋介石仍然是命令北伐军待命,自己则是派遣外交部长黄郛到侵华日军司令部交涉。黄郛到了以后,日军将领根本不见黄郛。等到黄郛回来向蒋介石汇报后,蒋介石仍然让北伐军不许反击,保持镇定。日本侵略者却得寸进尺,一面以武力将商埠区的北伐军全部缴械,一面派部队占领设在济南路局的外交部长办公处。堂堂外交部长,号称\"隐身仙人\"的黄郛及其卫士亦被缴械,乖乖退出其办公处,迁往北伐军总部办公。这就是弱国无外交。
当日军在济南城内肆意屠杀中国平民时,大举向北伐军进攻,日军在城内见人就杀,让7000多名北伐军将士缴械投降。蒋介石还是下令不准抵抗,命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速去交涉,要求日军迅速撤退。蔡公时等外交人员准备前去交涉,日军就将山东交涉公署包围,扬言要搜查文件。蔡公时还是想利用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件事,于是他准备用电话通知日本领事前来洽商。但是日本兵已经撞门闯入,威逼外交人员交出武器。
(蒋介石严令不许抵抗)
蔡公时据理力争,指责日本兵道:“我们系外交人员,不携带武器”。但是日本强盗怎会对当时的孱弱的中国,讲什么外交礼仪。他们一闯进门就将公署内的外交人员一律捆绑,剪断公署的电话线。置国际公法于不顾,蓄意撕毁国民政府旗帜青天白日旗及孙中山画像,强行搜掠文件。
蔡公时见日本如此蛮横,挺身而出,大骂日本强盗,\"汝等不明外交礼仪,一味无理蛮干!此次贵国出兵济南,说是保护侨民,为何借隙寻衅,肆行狂妄,做出种种无理之举动,实非文明国所宜出此!”
而公署内的外交人员见蔡公时痛骂日本,被捆绑的他们也一起用自己最后言语其痛斥日本这一个野蛮国家。日本军官恼羞成怒,将蔡公时等外交人员,割鼻、削耳、挖眼、断手断脚,蔡公时等外交人员已然惨不忍睹,血肉狼藉,但是依然在痛骂日本,随后被日本三人一组,拽出屋外,残忍枪杀。
这就是一个弱国的外交人员,在当时的中国,日本杀中国的外交人员根本不用去想什么后果,因为蒋介石不敢去惹日本。果然,在几天后,北伐军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全军退出济南。5月11日,日军上午举行\"显扬国威\"的入城式,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见人就开枪射击,乱刀刺死。济南死伤军民1.7万有余,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举世公愤!
所以,一个弱国,根本就没有外交。蔡公时等外交使节就被日本残忍杀害在自己的外交公署内,蒋介石也不敢做出反击啊,更不要谈什么后果。
而日本对于美国呢,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由于美日宣战太过于突然,美国驻日大使根本就来不及撤出日本,美国大使馆内所有的工作人员仅仅只被扣押,生活条件并不差,并在次年就放回了美国。中美两国的外交人员,日本就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实力。因为日本不敢对于美国的后路断绝,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后果。而当时孱弱的中国,日本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也不要去想什么后果。
浮人语
所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其实这与国家的实力有关,若是两国实力相当,斩杀来使,只会让两国仇恨得不到化解,没有谈判停战的后路。若是两国实力悬殊,强国斩杀弱国来使,根本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就比如蒋介石,在蔡公时等人被杀后,蒋介石命令北伐军不许抵抗,全军退出济南。所以,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非常正确。
-----
网友解答:
-----
由需求产生的规则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一句很牛的名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个被称为西方兵圣的家伙一语道破了战争的本质,当国家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无论是否合理)时才会使用武力。
基于这种特性,世界上大部分战争最后都是需要政治解决的,惨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也是轴心国投降而终的嘛。既然需要政治途径解决,就必然得有对话渠道,在现代可能打个电话就行,古代通讯不发达,信息的传递必然经过人,这就是使者。
使者代表着战争双方的谈判意愿,有谈判意愿的战争必然存在一定的底线,也是结束战争较理想的方式。《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就说“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在这种情况下,对使者的保护其实是在维持交流渠道,可以让己方以较小的代价完成诉求,这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另外“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出现的比很多人想象的晚,吐槽机没记错的话应该来自清朝的小说《官场现形记》。
但是这种潜规则显然出现的很早,在周朝的分封体制下,诸侯之间的纠葛不断,伐攻伐交不断,形成了一系列战争规则。比如敌军退逃多少步就不再追击,或者车战的时候对方准备完毕才能攻击之类的。
后来随着战争形态改变,很多规则都成了空谈,但对使者的保护算延续了下来。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翻开史书,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毁书斩使的记载,即使到了近代都屡见不见。
脆弱的底线
其实关于斩杀使者的例子也分正反面的,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五月,戊己校尉耿恭为匈奴困于疏勒城,水粮皆绝。匈奴单于以封王诱耿恭投降,耿恭假意答应,把匈奴使者诱骗进城,亲手击杀,再到城头上和士兵们分食其肉。这就是《满江红》里“饥餐胡虏肉”的来历,也是在表达绝不妥协、不死不休的态度。
所以斩杀使者的第一个后果很显然,彻底断绝任何交流渠道,不再有任何底线,不再顾忌任何手段,不死不休。很多采取这种方式的将领不是做给对手看,是做给自己人看的,就是告诉自己人别再心存侥幸,胜了活,败了死,没有第三条路走,这应该算一种破釜沉舟。
当然也不乏愚蠢和狂妄之辈,1928年5月3日山东爆发了著名的济南惨案,南京第一批谈判交涉人员被日本人杀掉后,鬼子又制造摩擦对平民百姓下手。于是南京又派了蔡公时等17人继续谈判,结果又被杀害。
当时酒井隆根本就不是表达什么绝不妥协的态度,就是狂妄的装X而已,老子就是欺负你了怎么着?把我们敬爱的常公凯申气得在日记里指天发誓,一定要报此大仇。这也成了常队长为数不多实现的嘴炮,1946年9月30日酒井隆在南京雨花台伏诛,济南6千无辜冤魂当觉欣慰。
所以斩杀使者的第二个后果也很明显,没有破釜沉舟的必要还这么玩,基本就是找死。除了凸显低劣的道德和必然的骂名,啥东西都得不到,这是最愚蠢和混蛋的行为,没有其他结论。
总结起来吧,斩杀使者这种事情不到必要时候尽量别用,从道德上说这是污点,从效果上看很少有什么好处。生而为人总该把底线设得高点,不好弄得跟野兽一样。
-----
网友解答:
-----
这其实就是两军对垒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了,一旦撕开,任何后果都不堪设想。
若是两国实力相当,斩了就是撕破脸皮,准备开战,若是实力相差悬殊,在古代,对于弱者一方的使者,斩了也就斩了,弱者连句话都不敢说。
这种看似病态的战争礼仪,其实就是一种“梯子”,是给予双方都有机会下台的梯子。
我国古代最早的大型割据战争时代,便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战那是经常打,伴随着战争的,是井喷的文人环境。
有法家这种手段硬的,也有道家这种没事就早点睡的,其中,就有一种极其“讲礼貌”的精神贯穿诸多文化之中,那就是“不斩来使”,原因也很简单,来使是递信用的,不可以斩,不然沟通破产。
其次就是,来使乃是文人,打战和文人有什么关系?
后世人认为这种不斩来使的战争礼仪最早是儒家的,其实也并非如此,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有共同点很多,区分他们不同的,是核心的思想理论,而不斩来使,本意是“保护文人”,这不是一家之诉求,而是天下文人之共识。
在周代割据的环境下,战争是主旋律,但是战争前又必须有意识形态上的交流,当时的人们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白点,就是把人给说服,能不动手,就尽量不要动手。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使者的地位极高,才识也是顶尖的,对于国家而言很重要。
因此在礼法强盛的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没有斩来使的习惯,即便是恨之入骨,如何说都要打,都要恭恭敬敬地把使者伺候好,这是必然的礼仪。
而使者在当时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譬如毛遂自荐,在堂堂的君王面前,毛遂斗智斗勇,“威逼”楚考烈王,最终促成拯救赵国一事,这就是善用使者带来的正面效果,也是后世儒家所向往的解决手段。
因为知道使者的份量,又明白使者存在的意义,对于使者的来往,一直是对立势力极其关注的点。
周代之后,战争依旧没有停止,但是“礼法”已经大多数溃败,在陈胜吴广起义期间,斩来使这种事情层出不穷,就是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做出的反应也不同。
不同于刘邦和项羽,特别是项羽,即便项羽为人高傲,目中无人,但对于使者却是礼敬有加,这就是贵族家庭所造就的礼法意识。
因此使者渐渐地有了“试探”的作用,对方的将领或统治者,是理智的还是不理智的,讲究原则还是不讲,这都能看出来。
如果是遇到了直接把使者斩了的情况,那么就意味着必然是死战,没有第二种可能了。
而且古人没有什么先进的通讯手段,派人来往谈判,这是最高效的方法。
使者本身的作用就是有些“非战争性”的,如果泄愤迫害使者,那么就意味着没有道德,即便赢了战争,但是名声会一落千丈,可以想象,连无辜的使者都杀了,这人的残暴名声不知道得多热闹了。
历史上因为斩来使而发生负面后果的事情层出不穷,在南北朝之际,因为政权混乱,胡汉交融,不同的文化大力相冲。
胡人偶尔是不讲究汉民族“不斩来使”这一套的,连吃人都敢,为什么要尊重使者。
所以当时的环境就是一个乱,各地军阀无法沟通,也没有心思沟通。
派出去一个使者就砍了,一气之下,那边派人来也是砍了,坎着砍着大家都不知道双方到底啥意思,最后只能在大平原上开战了,说句通俗易懂的,这就是“莽”造成的恶果。
但这还不是最狠的,历史上最狠的后果乃是西亚的“花剌子模国”被成吉思汗所灭。
花剌子模当年强盛之际,谁都看不起,成吉思汗派人到花剌子模以求稳定西边,专心对付金国,谁知道花剌子模国人,三番两次杀害蒙古使者,杀了第一次成吉思汗还忍了,第二次成吉思汗直接怒了,跪了几天,还向长生天起誓,一定要灭了花剌子模。
随后成吉思汗抽调人手,留下一部分人打金国,自己亲征花剌子模。
西征过程中,成吉思汗所向无敌,蒙古铁骑一路烧杀抢掠,就连平民百姓也没有放过太多,制造出一片人间炼狱。
花剌子模国王都慌了,他都没想到就因为斩了两个使者,惹得东亚的狠人直接带人打上门来,花剌子模国就因此灭国。
而且因为造成巨大的杀戮,本来人就不多的花剌子模地区,一直到后世数百年都没有恢复过来,庞大的人口流失,让这片悲哀的土地荒芜了。
所以“斩来使”这件事情,它本身就是技术活。
就如上面所讲,两军相差不多,那么来使是万万不能斩杀的,若是强者派出到弱者,弱者一定是要好好相待,为的就是和谈。
若是不管不顾,非要战斗,那么斩杀使者的人也有,所以当使者这件事,风险也是很高的。
按道理来说,斩来使这种事情,理应是暴躁的游牧民族做得比较多。
但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回这种情况就扭转了过来,反而是大明朝斩杀了蒙古派来的使者,最终引发边境大战。
当时北方草原想要和大明通商,于是派出使者来洽谈,按道理说,北方游牧如此安排,倒是十分难得了,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不够大明强。
但谁知道,难得的他们讲礼貌了,而大明却不讲礼貌,直接吧来谈判的人给砍了,这件事把草原统治者给气的,即便是打不过也要打,就这样带兵南下,这件事情就是嘉靖年间和草原发生冲突的导火索。
虽然把战争和礼仪放在一起,违和感很强,但是这种东西却真实存在。
战争礼仪是人类的智慧持续进步的一种表现,古代战争兵卒,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并不是为了家国而战,仅是为了皇帝的私信而战,所以权衡利弊的他们,深谙战争礼仪,双方的中高层都会善待彼此,毕竟他们才是真的受害者。
又随着文化的互相进步,使者的“安全性”又再次回升,督促他们善待使者的,不是礼法,而是默契之下的契约。
若不是统治者一意孤行非要斩杀使者,几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因为人身安全的提升,使者也不再恐惧于出使,反而是当做体面的工作。
世界进入了近代后,全球文化的交融加速,有交融就会有战争,有战争必然是有谈判。
伊始,各国文化的不同,斩杀谈判使者的事情层出不穷,但这样一来,除了造成的矛盾越来越多,没有更多的积极作用。
于是乎全球文化的背景下、对于“使者”是有着明确的“保护”规定的,这已经上升到了法律共识的层面,不再仅仅是“遵守就是君子,不遵守就是小人”的道德层面,道德层面犯错,无法制裁,但是法律层面犯错,却是会遭到他人群起而攻之。
总而言之,这种从保护而起的战争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很多动因不同的改变,从挽救局面再到互相保护理解,从试探态度,再到和解,使者的作用很大,他们的安全系数也在波动变化着。
而若是到了一方极强,一方极弱的战争状态,那么斩杀来使,是鼓舞士气最好的方法,如果有这种局面,那么弱者也是无话可说。因此这种共识,依靠的是大环境,而不是小环境的自觉。
自古以来有很多因为使者被斩造成的矛盾,但也有更多善待使者从而化解战争的巧事,一切的一切,都在于平息斗争,若果可以平和解决,那么想必然无人愿意大动干戈。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战场的潜规则。
因为战争绝非双方直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联络的。
打个比方,围攻一座城市之前,进攻一方一般都会派遣使节赶来询问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会保护性命。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实力攻城会有很大损失,就派使者威胁罗马某个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数千名角斗士。
罗马城市被吓住了,交出囚禁角斗士避免了攻城。
显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达克斯就必须直接攻打,而罗马城市也必须死伤,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所以,斩杀使者是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使者只是小卒子,杀不杀其实无关大局,反而会激怒敌人,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
正常来说,杀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断作战的场合。
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
王坚此举表示与敌人势不两立,要血战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时,使节携带忽必烈本人的国书,威胁日本必须投降。
当时的“执权”幕府权臣北条时宗认为书状无礼。决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连续派遣使者催促投降,书信威逼恐吓,非常无礼。
北条时宗大怒之下,下令斩杀蒙古使者,以表明绝对不会投降。
忽必烈大陆,开始调集人马,准备攻打日本
-----
网友解答: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规则不仅仅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而且还是现代国际法的规定。在现代《战争法》法中明文规定了军使的待遇:
军使是奉交战一方的命令,前往敌方进行谈判的代表。《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章程》规定:军使以白旗为标志。军使及其随员(翻译、号手、鼓手等)享有不可侵犯权。
那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违反了这样的规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使者的使命。
使者是用来沟通两个势力之间的外交人员。这些使者都肩负着两个势力之间的外交使命。在和平时期,使者的任务就十分重要,而到了战争时期,使者的任务就更加重要,有时甚至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在中国古代的兵法就明确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交,就是以外交的手段来建立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而伐交的主要施行者,就主要是这些使者。因此,这些使者也是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是外交这个无形的战线上的战士,一个优秀的使者,所起到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千军万马。
我们可以在古代的记载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在战国年代,很多纵横家都担任过使者。最出色的就是苏秦、张仪。他们两个一个合纵六国,一个连横各国,极尽各自的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和他们这些战略家相比,更多的是沟通双方势力的使者。尤其是处于战争状态下,双方的使者。这些使者穿梭于火线,把自己一方的要求告诉对方。他们有的是和平的使者,而更多的是外交战的战士。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比如著名的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看破了诸葛亮后勤补给的困难,坚守不出,使得诸葛亮无法和司马懿进行决战。在无奈的情况下,诸葛亮就派出使者,把一套女人穿戴的巾帼送给司马懿,以示侮辱,逼司马懿出战。
这个诸葛亮的使者就是外交上的战士,他很可能就会因为他的这个使命死于非命。但是,司马懿并没有上诸葛亮的当。他不但没有杀使者出兵,反而招待使者。可惜诸葛亮的这个使者有勇无谋,无意间泄露了诸葛亮身体欠佳的秘密,反而更加坚定了司马懿坚守的决心。
这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谋略对抗,司马懿取得了胜利。而交锋的人员,就是诸葛亮的这个使者。因此,使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斩杀使者的情况及带来的后果。
那么,既然使者是双方的一种战争手段,留下使者的性命,保证自己的作战权利是一种明智之举。可是,为什么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斩杀使者的事情呢?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一方和对方势不两立,完全没有调和的可能时。斩杀使者,已经成为一方统帅,为了集中意志,提振士气所采取的手段。在斩杀使者后,自己一方就全部认清了实际情况,不再抱有任何和解的幻想,只有死战到底的一条路了。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曹操派使者来见周瑜。周瑜连送来的书信都不看,直接撕了,还把使者斩首。鲁肃以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相劝。周瑜说,斩使以示威,于是将曹操的使者斩首。曹操得知周瑜撕书斩使,大怒发兵,被周瑜打败。
在这里,周瑜杀曹操的使者不是无礼,也不是没有算计。这是因为当时东吴上下被曹操的威势所压倒,很多人都要求投降。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自己阵营意见不一,心怀胆怯,正是犯了兵家大忌。
曹操这个时候派使者前来送信,无非是以威势相加的劝降信。周瑜毁书斩使,正破了曹操的外交伎俩。这样一来,东吴上下就没有了退路,只有抗曹的一条路。意见统一,士气大振的东吴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顺利的打败了曹军。
另外还有一种斩使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过也属于外交谋略的一种。在东汉初年,刘秀讨伐隗嚣。隗嚣手下的大将高峻因为曾经投降过刘秀,害怕报复,坚守不下。刘秀派寇恂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去招降高峻。高峻心里犹豫,于是派自己手下的军师皇甫文来见寇恂。寇恂见皇甫文言辞傲慢,于是不顾其他人的反对,下令将皇甫文斩首。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高峻得知皇甫文被杀后,随即投降了。这是因为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对他言听计从。皇甫文一死,高峻就失去了倚靠,只得投降了。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斩杀了对方的使者,就说明一方已经放弃了用外交解决争端的手段。这样,双方就只剩下一条道路,那就是一方消灭另一方的道路了。
三、结语: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中双方共同的需要。这是双方进行外交战的必要手段。只有双方的外交渠道畅通,双方才能施展各自的计谋。使者,也是战斗在外交战线上勇敢的战士,他们随时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使者被杀也是谋略的需要。这里面有着双方统帅的博弈。比如,诸葛亮出使司马懿的使者,就抱着必死的信念去的。如果司马懿杀了诸葛亮的使者,他就正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因此,使者的死活,也要看军事谋略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网友解答:
-----
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来源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史上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自周朝的春秋时期,周朝自周公旦辅政,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涵盖了周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都是周礼,就连春秋时期的战争,也是彬彬有礼的战争。
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后世朝代相差很大,当时的战争是两方先约好时间、地点,然后各自带着军队列好阵,摆好架势,双方都准备好再一声令下,开始打仗,打仗都是点到为止的,一方战败后,另一方一般情况下不追,即使追,也是追规定的路程,然后战争结束。
现在看起来很好笑,当时的战争就类似于牛仔约架,或者君子动手,一切都是彬彬有礼的,既然是打仗,就需要双方互派使者进行沟通:在哪里打?什么时候打?你们敢不敢来?使者在当时是负责协调双方打仗的沟通员,战争的双方根本就不会产生杀使者的行为,一方面是周礼限制,另一方面是杀了使者双方就没法沟通了,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同时,在春秋时期发生了一场因为斩杀使者而引起的战争,让这一规定成为一件俗定的规定,这就是发生在公元前596年的事,楚国派使者申舟出使齐国,半路上被宋国所杀,于是楚国大怒发兵攻打宋国,楚军围城围了整整9个月,仍然没有攻下宋国,宋国于是派出使者华元出使楚军大营,双方约定,宋国投降并派使者华元到楚国为人质,以此为条件,要求楚国后退三十里,以给宋国尊严,楚国答应宋国要求,双方达到和解。
这事发生后,被后世称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原因就是使者可以化解一场战争,同时又能便于战争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利益。
春秋时期的周礼贯穿了整个周朝,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礼仪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礼仪制度的崩塌,战争也越来越残酷,从最早的君子约架到后来的无所不用其极,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作为战争的不成文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成为一句空话,斩杀使者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不斩杀使者的情况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任何时代的战争都是有目的,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战争,战争可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好处和目的谁会发动一场无缘无故的战争呢?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派了一个使者叫郦食其出使齐国,当时的齐国算是相当独立的诸侯国,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国归降刘邦,没有用一兵一卒郦食其就成功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就是使者的作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后来韩信嫉妒郦食其的功劳,在蒯通的建议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让齐国措手不及,齐王田广认为使者郦食其是刘邦派出当幌子的,诱骗自己放松军备,才让韩信出兵击败的,所以齐王田广杀了使者郦食其,这算是使者成功劝说战争,但又因故被杀的典范。
还有个三国时期的故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时,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没办法了,就派出了一个使者拿着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仍然不为所动,也没有为难使者,照样该干嘛干嘛,这也不斩使者的例子。
历史上,不杀的使者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毕竟双方交战,也需要派出使者进行一些沟通,战争不可能无限打下去,连刘邦和项羽这样的死对头也是鸿沟协议,双方签定暂时和平条款,这些事都是使者去办的,使者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协商双方战争的停止、俘虏的交换、协议的签定、利益的谈判等等,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
三、斩杀使者的情况
当然了,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但比不杀的使者的情况稍微少一点,斩杀对方使者是需要向敌方传达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我方一定要将战争进行下去,等着开战吧,我不会投降的,斩杀使者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升级战争的行为,把战争延续到使者身上。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南宋时期,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军攻打合州的钓鱼城,南宋主将王坚与副将张钰紧守城池,抗击蒙古,蒙哥攻打了五个月都没有攻下城池,于是派出使者原南宋降将晋国宝进城去劝降王坚,王坚怒斩使者,等于向蒙古传达了拒不投降的意志,就连大汗蒙哥也战死在钓鱼城下,王坚斩杀使者就是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继续战争的决心,不给蒙古抱有希望。
还有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的事件,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主动示弱之计击败了公孙渊,在大局快在明朗之际,公孙渊派出了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作为使者出使司马懿,希望司马懿能够接受请降,司马懿却一反常态,把公孙渊派出的两个高官使者给斩杀了,以示对公孙渊的心理威慑,之后公孙渊又派出侍中卫演为使者来见司马懿,司马懿这次没有杀使者卫演,而是让他叫公孙渊当面来投降。
从司马懿的事件看,杀不杀使者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由当时的战争形势所决定,并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约束,完全是看当时的战争情况和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一心对敌方表达决战到底的意思,就完全可以杀了对方使者来促成,如果想要快速结束战争,一般情况不会杀害对方使者,而是会与使者积极沟通情况,解决战争。
总结
后世的战争中,早就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约束了,杀不杀使者,取决于自己一方怎样的政治目的,杀使者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抗议和战争的宣言,是会扩大战争的,不杀使者说明双方愿意控制战争,不让战争升级,或者有限度的战争,这都取决于政治目的,而不是这句约束的话
。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