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网友解答:
在真实的历史里,秦叔宝在唐朝究竟有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这个可以看一下李世民所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中就可以看出秦叔宝在唐太宗时期究竟是怎么样的地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所绘的真人大小的画像,那我们来看看这个名单吧。
第一长孙无忌,第二李孝恭,第三杜如晦,第四魏征,第五房玄龄,第六高士廉,第七尉迟敬德,第八李靖,第九萧瑀,第十段志玄,第十一刘弘基,第十二屈突通。
第十三殷开山,第十四柴绍,第十五长孙顺德,第十六张亮,第十工侯君集,第十八张公谨,第十九程知节,第二十虞世南,第二十一刘政会,第二十二唐俭,第二十三李勣,第二十四秦琼。
我们挑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武将,比如第七的尉迟敬德,第八的李靖,第十九的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第二十三的李勣,第二十四的秦琼,也就是秦叔宝。
说句最简单的话,秦叔宝在唐太宗时期的地位就是第二十四位,民间将尉迟敬德,也就是尉迟恭和秦叔宝当做两大门神,为什么尉迟敬德的名次这么高呢,远远在秦叔宝之上,甚至还在李靖之上呢?
因为尉迟恭救了李世民两次,第一次是尉迟恭跟着李世民去打猎,刚好碰上了王世充的几万骑兵,当单雄信率着骑兵来追赶李世民的时候,是尉迟恭将单雄信一枪挑下马来,然后护着李世民杀出重围的。
第二次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骑马追赶李元吉,刚好衣服被树枝给挂到了,坠马于地,李元吉拿着弓想要扼杀李世民,是尉迟恭及时赶到,一声把李元吉喝住,李元吉松手,跑向武德殿,被尉迟恭一箭射死的。
我们再来说说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食邑七百户,而秦叔宝是左武卫大将军,也是食邑七百户,就从功劳上面是差不多的,但是因为唐朝是左尊,所以秦叔宝要比程咬金稍微高一点。
因为不管是在瓦岗寨,还是王世充,还是投奔唐军后,秦叔宝都要比程咬金稍微高一点,那么为什么程咬金的排名反而要比秦叔宝要高呢?
主要是秦叔宝在玄武门之变后,就一直生病,所以表现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到贞观十七年的时候,程咬金就在秦叔宝之上了。
不过,秦叔宝能排名在二十四名也不错了,毕竟赫赫大名的李勣也只比他高一名,排在第二十三名。
-----
网友解答:
秦琼,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
武德二年,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李唐,唐高祖李渊安排其到秦王李世民府上。李世民对他礼遇有加,直接授予马军总管职位,并且跟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后唐军征讨宋金刚,唐军李孝基战败,多名唐军大将被俘。李世民派秦琼率部在美良川击破凯旋而归的宋军大将尉迟恭,大胜。而后,唐军以秦琼等为先锋,决战宋军大获全胜,宋金刚逃走,尉迟恭降唐。
两次大战,秦琼赫赫战功,李渊赐给其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先封其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后加封上柱国(荣获“上柱国”,不论官职,均受正二品待遇,换成现在等量代换就是“特级战斗英雄”,一种对战斗有功之人的表彰)。甚至李渊慰劳秦琼说:”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
武德四年,唐军攻打洛阳,此时窦建德与王世充结盟,率部十几万军马驰援洛阳。于是唐军分兵,李世民率秦琼等将领前往虎牢关抵御援军窦建德,双方大战,秦琼率部下十余名精锐骑兵先行冲破敌军大阵。终窦建德被俘,王世充投降。
秦琼战功累累,获封翼国公,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诛杀后,其官拜左武卫大将军,封邑七百户。
贞观十二年,秦琼病死,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以彰显秦琼的战功累累。
秦琼终是一代武将,身为先锋,身经百战毫不为过。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这类武将终究会被边缘化,就拿秦琼本人来说,投奔李唐时已经追随过五个主公,底子太过不白,而且玄武门事变,秦琼态度较为中立。但因其武勇,充当李唐先锋破军斩将,赫赫战功才有上述封赏。唐太宗上位,重用的还是长孙无忌、魏征(关陇集团(李渊为其中八柱国之一)和关东家族)还有秦王府老旧部十八学士等人。
不过太宗也算有义,未作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事。秦琼逝去次年,封秦琼为胡国公。数年后,把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画像挂入凌烟阁,供自己怀念。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
网友解答:
在唐朝,秦叔宝的地位不如尉迟恭。
众所周知,秦叔宝和尉迟恭在民间的地位相同,有左右之分,却无上下高低之别,都是民间的门神,二人一左一右,守护千门万户。
就是在隋唐类的小说中,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都是出生入死,斩将夺旗的猛将,其地位也是相同的。一为左天蓬下界,一为黑煞神临凡,“双锏打开唐世界,单鞭撑起李乾坤”都是来辅保大唐江山社稷,辅佐大唐真龙天子贞观大帝李世民。
其中二人的武艺不相上下,在《说唐》中,大隋十八条好汉中,秦叔宝排名第十六条好汉,尉迟恭排名第十七。《兴唐》中四猛四绝十三杰中,秦叔宝和尉迟恭都排名第十三。
这些小说中都有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对阵打斗的说法,几乎所有的隋唐小说演义中都有三鞭换两锏的桥段。
可是不论民间如何敬拜,小说如何排名,在唐朝,秦叔宝的地位不如尉迟恭。
在凌烟阁功臣榜上,尉迟恭排名第七,秦叔宝排名第二十四;功臣谥号上,尉迟恭的谥号忠武,秦叔宝的谥号壮,忠武的谥号比壮要高级;
追赠官职上,尉迟恭被唐朝朝廷追赠司徒,并州都督,秦叔宝被唐朝朝廷追赠徐州都督,司徒是三公之一,正一品官职,在唐朝并州都督是大都督,从二品,徐州都督是中都督,正三品。
在生前的官职爵位上,尉迟恭也比秦叔宝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尉迟恭和长孙无忌功劳第一,尉迟恭被封吴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官职右武侯大将军;秦叔宝被封为翼国公,食邑七百户,官职左武侯大将军。
两人爵位都是国公,可是食邑不同,封号不同,国公地位也不相同,尉迟恭的吴国公比秦叔宝的要高。官职上,左右武侯大将军都是正三品官职。
之后,秦叔宝就在左武侯大将军的任上干了十几年,在贞观十二年去世, 而尉迟恭一直做官到了贞观十七年才退休养老,李世民给了尉迟恭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官职。
秦叔宝去世后,李世民只是下令让秦叔宝陪葬昭陵,在其墓前建造石人石马。而尉迟恭去世后,这时大唐天子已经是李治了,李治让尉迟恭陪葬昭陵,培养品赏赐了东园秘器;李治还废朝三日,让京城五品以上的官都去吊唁。
《旧唐书》:显庆三年,高宗以敬德功,追赠其父为幽州都督。其年薨,年七十四。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
尉迟恭的待遇远远比秦叔宝高。除此之外,唐朝在唐肃宗时期设立武庙,当时尉迟恭就进入武庙七十二将之列,和唐朝名将李靖李勣苏定方郭子仪等人并列,而秦叔宝则落选武庙了。
秦叔宝地位不如尉迟恭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唐功劳簿上尉迟恭的功劳比秦叔宝高。
凭啥尉迟恭的功劳比秦叔宝高,两人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为大唐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秦叔宝投靠唐朝可比尉迟恭早,立功也比尉迟恭早。再说了尉迟恭早期跟随刘武周宋金刚还是大唐的敌人呢,反而秦叔宝的功劳比尉迟恭低呢?
因为尉迟恭有救驾之功,好几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当年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来到敌军阵前观察敌情,结果被单雄信发现了,单雄信看李世民单枪匹马,于是就带领兵马杀来,要取李世民首级。
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正好赶来,大吼一声,一枪就把单雄信挑下马来,正好救了李世民一命。后来李世民征讨刘黑闼,被敌人包围,又是尉迟恭率领兵马撕开一个口子,杀入包围圈救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从马背上摔下来,李元吉要用弓弦勒死他,又是尉迟恭赶到杀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
而秦叔宝的功劳在史书不见记载,除了在美良川打败尉迟恭之外,然后史书记载就是秦叔宝作战如何勇猛,至于临阵杀敌 具体杀过哪些敌将,史书却无详细记载。
《新唐书·秦叔宝传》“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在古代功劳有很多种,有从龙之功,就是最开始跟随皇帝打天下的;有救驾之功,就是皇帝为难之时,杀退敌军;有杀敌之功,就是两军阵前杀敌很多,功劳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秦叔宝立的就是杀敌之功,而尉迟恭立的就是救驾之功。但是说起来,救驾之功的含金量比较高。
秦叔宝和尉迟恭都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不过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的作用很大,而秦叔宝只是辅助而已。
当时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已经开始遣散秦王府的兵马和部将了,李世民犹豫不决时,是尉迟恭联络其他人,才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在玄武门之变时,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事变后进入皇宫让李渊承认了事实,又力排众议没有杀太子齐王旧部。
而秦叔宝的作用就是保护秦王府,跟随长孙顺德率军在玄武门外打退太子和齐王府兵马。
《旧唐书·长孙顺德》:武德九年,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
《旧唐书·秦叔宝传》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在唐朝史书中,不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秦叔宝和尉迟恭的评价来说,对于尉迟恭比秦叔宝要好多了。
《旧唐书》认为尉迟恭冲锋陷阵,徒手夺槊,非常勇猛,而且为人忠心耿耿,只是为人不太谦虚,幸亏遇上了李世民。秦叔宝善用马槊,上阵杀敌,可以以少敌众,称得上勇猛。
《旧唐书》史臣曰: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
《新唐书》认为尉迟恭诚心投降李世民,李世民诚心对待尉迟恭,二人君臣相遇是千古的典范。对于秦叔宝压根提都没提。
《新唐书》:敬德之来,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谓之千载,顾不谅哉!
如果说《旧唐书》对尉迟恭有赞扬有批评的话,《新唐书》对尉迟恭就是吹彩虹屁了。两部关于唐朝的史书对秦叔宝的评价基本不高。
不过重要的是,两部史书都将尉迟恭和秦叔宝写在同一传记里,这也算是对秦叔宝的弥补吧。
-----
网友解答:
说起隋唐诸将,我脑海里常出现一个画面:两支大军已经摆开阵仗,都虎视眈眈的看着对方,准备一举把对方拿下。忽然,一方的前锋主将忽然领着一队人马冲向对方阵营,看势头,应该是想冲散对方阵形后再折回来打个对穿,没曾想,在跑出一百多米后,这支队伍集体下马,回头向主子施礼,并说:“对不起,我们就不在您手底下混了”。然后……向对方投诚去了!这么狗血加神反转的剧情不是小说、电视剧里的,而是真实发生的隋唐时期(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与唐军在河南九曲会战前的事情。那个叛逃的前锋主将就是在民间鼎鼎大名的秦叔宝秦琼。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是隋末唐初名将。他生于哪一年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年轻时就加入了隋朝军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朝廷士兵,在当时的名将,隋军的顶梁柱来护儿手下供职,因为作战非常勇猛,来护儿很喜欢他,称赞他“此人勇悍,加有志节”,认为他日后“当自取富贵”。后来,因朝廷需要,秦叔宝又被调到张须陀(另一个大隋朝的顶梁柱)麾下效力,主要的战绩是与罗士信一起,以二千伏兵,配合张须陀统帅的万余人,大破十倍于自己的贼众。后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又率部下到裴仁基帐下任职,这个时候,秦叔宝三个字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彼时,隋朝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的地步了,到处战乱纷起,特别是隋朝的主心骨杨广被宇文化及干掉后,本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秦叔宝一下子心里空落落的,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跟随裴仁基投奔了瓦岗军领袖李密,但是“桃李子”并不是指李密,瓦岗军也被其它割据势力吞噬了。没办法,乱世之中,想得遇明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秦叔宝只得转投王世充,但王世充为人奸诈,对待部下也不公允,伤了我们秦大英雄的心。而正好这个时候李渊在太原也举起了反旗,秦叔宝恍然大悟,原来“桃李子”说的是唐国公李渊呀,遂与程咬金等人一起商量要投奔李唐,然后,就发生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神反转。
加入了大唐正统后,秦叔宝认为自己已经得遇明主了,可以一展心中抱负了,心里那个得意呀。李渊把他安排在自己二儿子秦王李世民手下,秦叔宝跟隋秦王南征北战,干得那叫一个带劲。其主要战功如下:先败宋金刚,再破尉迟敬德,并逼降了尉迟敬德,让大唐又得一员虎将;再后来,讨伐王世充,灭之;攻打窦建德,降之;刘黑闼作乱,驱之。至此,大唐版图内已经没有太有威胁的武装割据势力了。
但是,对于新主子李世民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威胁,那就是来自于皇位争夺战对手的明枪暗箭。是谁呢?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满含血和泪的,最终,秦叔宝随李世民干掉了李建成、李元吉,协助李世民登上了最高的那个位子。而秦叔宝也因此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但是,宝刀总有钝锈的时候,英雄也有垂暮的那天。玄武门事变后,或许是因为以前战场上流血太多,或许是明白了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秦叔宝经常生病,还见人就说:“……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这一病,就病了十二年,后来大唐平叛及守卫疆土的战役,秦叔宝一个都没参加,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传说中,他还在闲暇时到唐太宗李世民门口站过岗,并凭此让郁垒神荼下了岗,成了自唐以来广大老百姓的门神。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叔宝病死了,死后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唐太宗李世民还特意下令在秦叔宝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后来,又过了几年,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秦叔宝因其前半生的功绩排在了第二十四名。
-----
网友解答:
秦叔宝在唐朝的地位,基本是被边缘化的。
首先,唐初的政权结构基本是继承前代,西魏-北周-隋-唐,一脉相承。其核心就是陈寅恪先生说的“关陇集团”。
这个集团的家族及其姻亲,组成一个庞大的统治网络,垄断了当时中国的官职、军职、田地、商业。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宇文赟荒唐无道,杨坚称帝了;杨广觉得翅膀硬了想单飞,分分钟被教做人。
背后,就是关陇集团在起作用。李渊从太原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的入关,并且在半年之后就能称帝,也是关陇集团在支持。
577年,北齐被关陇集团把持的北周灭国,秦叔宝的爷爷战死沙场。那么即便到了唐朝,他们也不会和秦叔宝谈笑风生的。
其次,秦叔宝的个人经历比较复杂,历史不清白。
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秦叔宝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手下任职,虎牢大战后王世充败亡,这才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你看看,等到秦叔宝到了李世民帐下的时候,已经换了五个主公。虽说他也是随着部队转战,身不由己。但真要算起来,肯定不如殷开山、柴绍、长孙、独孤等人亲切。
最后,秦叔宝的定位就是武将。
619年,秦叔宝和程咬金投奔李唐后,被李渊派到李世民府上任职。从此,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抓住了建功立业的最后机会。
619年,宋金刚攻陷晋州,李世民前往征讨,秦叔宝是前锋。
620年,李世民进逼洛阳打王世充,秦叔宝和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共同率领1000骑兵,组成玄甲军,充当先锋。战后被封为翼国公。
你没看错,四个人率领1000骑兵,人均200,也就是个加强连长。
622年,刘黑闼造反,秦叔宝作为先锋去平叛。
626年,秦叔宝迎来了最后的战场——玄武门。在这里他随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总而言之,秦叔宝是一个敌人的儿子在流转多个阵营后,投奔过来的猛将。
这样一个人,哪怕生在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也不会有多大的作为,何况他还是北齐余孽。
能有现在的名气,首先要托小说、演义的作用。
然后呢,谁叫人家跟了一个好主子,到最后的关头还跟主子去干杀头的买卖,不给个功臣地位,实在说不过去。
但是,李世民登基后,重用的还是关陇集团(长孙无忌、杜如晦)、关东豪杰(房玄龄、魏征)、秦王府故旧(十八学士)。
像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这样的冲锋猛将,迅速被边缘化。
-----
网友解答:
秦叔宝在唐朝时,地位并不是特别高。
秦叔宝即秦琼,提到他相信不少人都非常熟悉,他和他的老搭档尉迟恭,化身为年画上的门神,守护着千家万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新春佳节。
除了担任“门神”这个重要岗位之外,关于秦琼的各类演绎小说也是广为流传,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秦琼卖马”,讲述的也是有关秦叔宝的故事。
那么,民间知名度如此之高的秦琼,在唐朝的历史上,其真实地位究竟如何呢?是不是也和民间一样十分崇高呢?
事实上在唐朝,至少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的地位只能说是一般。
秦琼的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属于漂泊期,在这个阶段里,秦琼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换老大。
秦琼的头一个老大,是大名鼎鼎的来护儿。
这个来护儿,在演义评书里是隋唐的“四猛”之一,平生使一杆百余斤重的镔铁枪,极为凶猛,而历史上的来护儿,也是一个猛人,一生战绩无数,是隋炀帝杨广麾下的一员悍将。
正因为他是悍将,因此就对同样勇悍的秦琼十分高看。
据史料记载,秦琼在投奔来护儿后,因其作战时极为勇敢,引起了来护儿的注意,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在秦琼的母亲去世时,来护儿亲自派人前去秦叔宝的家中进行吊唁。
当时,军中有将士觉得十分奇怪,就问来护儿,说军中其他兵士家中有丧事时,从来没有见过来护儿过问,为何单单在秦琼这个大头兵家中有丧事时,身为将军的来护儿去要吊唁呢?
对此 ,来护儿解释道,秦琼这个人除了武艺高强,勇悍不凡外,平常为人处事很有原则,这样的人,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因此,绝不可以用对待普通人的方式来对待他。
“护儿答曰:“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旧唐书》
来护儿的寥寥数语,可以说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秦琼的性格特征,而在秦琼之后的人生,也确实正如来护儿所说的一模一样。
不过,秦琼并没有在来护儿麾下呆多久,在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秦叔宝被调到了时任齐郡通守张须陀麾下。
当时,张须陀的主要任务,是剿灭涿郡叛军卢明月,而秦琼在剿灭战中主动请缨,带着千余人深入敌营,袭击卢明月的大后方,最终导致卢明月阵脚大乱,被张须陀彻底击溃。
凭借此战,秦琼在军中扬名,之后,他又跟随张须陀继续征讨,同样立下不少功劳,而他的官职也一步步得到提升,到了大业十一年的时候,他已经升至正六品的建节尉。
原本,按照这个轨迹,秦琼会在不断地累积军功中,成为大隋朝的高级将领,但在大业十二年,张须陀被瓦岗山的李密设计包围,最终其在突围失败后,力竭战死。
张须陀战死后,其麾下残存的将士被朝廷收拢归至光禄大夫裴仁基处,秦琼也在被归拢的队列中,但到裴仁基处没多久,事情再次有了变化。
当时,裴仁基与随军的御史不和,两人多次发生矛盾,而怀恨在心的御史,便罗织罪名准备弹劾裴仁基,不过,还没等他弹劾,就被裴仁基发现,最终一刀结果了这个御史的性命。
杀了朝廷的御史,这肯定是大罪,裴仁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自己的部下,直接投奔了瓦岗山的李密。
不过,由于不久后李密的失败,秦琼不得不又暂时投靠了王世充,但因为看不惯王世充的为人,秦琼最终还是在公元619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王世充的阵营。
也就是说,在公元619年之前,秦琼的人生基本上的都在换老大中度过,当然,之所以换老大,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更多的是形势使然,但也由于频繁的换跟随者,让秦琼纵然是有一身本领,也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而秦琼人生的第一阶段,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他将迎来属于他高光时刻的第二阶段。
离开王世充后,对于要投奔谁,秦琼也是左思右想,并且,当时和他一同离开王世充的,还有大名鼎鼎的程咬金。
最终,在二人的合计之下,他们选择投奔了李渊。
当时的李渊,已经代隋建唐,登基称帝,而秦琼在投奔后,李渊将其安排至秦王李世民的府上,任马军总管一职。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秦琼彻底将他的勇猛展露得淋漓尽致。
武德二年,秦琼跟随李世民讨宋金刚,在双方对阵时,宋金刚的麾下有一员大将极为勇猛,凭一己之力,硬是生擒了唐军五位重量级人物,其中还包括李渊的堂弟,永安王李孝基。
这个猛将,正是秦琼未来的搭档尉迟恭,而最终击败尉迟恭的,则是秦琼。
当时,尉迟恭在生擒唐军五员大将后,率兵返回浍州,而秦琼早就按照李世民的安排,埋伏在尉迟恭的必经之路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附近,两人遭遇后,秦琼一举斩杀对方两千余名士兵,迫使尉迟恭仅带部分残兵逃离。
而在不久之后,在李世民的巧妙安排下,唐军再次上演了一场埋伏战,在安邑(今山西运城)附近拦截宋金刚和尉迟恭,这次同样还是秦琼一马当先,杀的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则在此次战败后,选择投降唐朝。
前后两次埋伏战,秦琼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在击败尉迟恭上,秦琼“居功最多”,而李渊在得知获胜的消息后,不仅赏给秦琼了一个纯黄金打造的瓶子,还对秦琼说出了一番极为肉麻的话。
“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李渊《旧唐书》
具体的意思就是,你秦叔宝舍下自己的妻儿前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了大功,假如我李渊的肉可以吃,那我马上割下来一块给你秦叔宝尝尝。
当然,李渊说这些,更多的是为了勉励秦琼,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李渊对秦琼是真的喜欢,这也是为何秦琼在李渊在位期间地位很高的原因。
毕竟大老板喜欢,那职位升起来自然快得很。
在赏了秦琼黄金瓶子之后,李世民带着秦琼等将领,彻底平灭了宋金刚,这次,李渊的赏赐更加的丰厚,不仅赐给秦琼黄金一百斤,上好的彩绸六千段,还加封他为上柱国。
到了这个时候,秦琼在唐朝的地位,已经是比较高了,当然,这得益于李渊对他的喜爱,更多的,则是他在战场上舍命厮杀换来的结果。
而这还不是他职业的最高峰,在这之后,秦琼再接再厉,为唐朝的稳定几乎贡献出了所有力量。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兵前往洛阳,攻打秦琼曾经的老大王世充,当时,李世民组建了一支由千余名精锐骑兵组成的“玄甲军”,这些玄甲军全部黑衣黑甲,战力相当惊人,而秦琼则是玄甲军的首领之一。
并且,在对阵王世充时,李世民总是安排玄甲军担任冲锋,而秦琼则义不容辞的经常战斗在第一线,带领玄甲军将王世充打得连连大败。
到了武德四年,由于王世充与窦建德结为联盟,窦建德遣派数十万大军驰援洛阳,为了防止局势变得被动,李世民亲率秦琼等将领前往虎牢关抵御窦建德的援军。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巧用妙计,彻底击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
而在两军交战之际,秦琼身先士卒,悍不畏死的冲入敌阵,并在敌军后方竖起唐军旗帜,让敌军误以为己方已经失败,造成了整个大军阵型溃散,李世民借助这个机会,才一举击败了窦建德大军。
也就是说,秦琼在此战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也正是他的勇猛,才帮助了李世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因此在战后,秦琼再次得到晋升,被封为翼国公,又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世充平,进封翼国公,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旧唐书》
至此,秦琼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从当年隋朝的一个小小的大头兵,到如今大唐地位极人臣,他靠着真刀真枪,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这也是秦琼人生高光的第二阶段,而高光之后,他开始走向逐渐沉寂的第三阶段。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十分血腥的日子,就在这天清晨,位于长安宫城北的玄武门,上演了一幕手足相残的惨剧。
这便是玄武门之变,在事变中,秦王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于形势的唐高宗李渊,不久后宣布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作为对李世民意义重大的玄武门之变,秦琼究竟有没有参与呢?
答案是不确定,仅仅知道他在李世民登基后,被封为左武卫将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赏赐,而在事变当中,亲手诛杀了李元吉的尉迟恭,被李世民列为头功,不仅官位连升数级,李世民还把整个齐王府(李元吉的府第),全部赏给了他。
之所以对秦琼究竟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会有争议,主要是因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个排行榜。
贞观十七年,已经登基十余年的唐太宗李世民,突发感慨,怀念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臣,而此时,已有部分老臣已经去世,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李世民便命人为其中二十四位功勋最大的臣子画像题词,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而在排行榜的名次中,曾经为大唐建立出生入死,流血最多的秦琼,仅仅排在了最后一名。
也正是因为他的名次如此靠后,后世不少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参与或者是参与程度不深,并不像尉迟恭那样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李世民才会将他排在最后。
还有一种说法,说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立场和态度不明,也是他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
秦琼究竟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暂且不说,但从李世民登基之后,不再担任要职,并逐渐开始沉寂却是实实在在的。
之所以如此,与秦琼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很大关系。
根据史料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后,秦琼就开始不断生病,为何会经常生病呢?用秦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戎马一生,受伤无数,如今生病也是必然的事情。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秦琼
也正是因为他经常生病,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也就没有机会和能力再建立新的功劳,因此,他也就不会继续担任要职,而地位自然也就比前期有所下降。
这便是为何说秦琼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地位不是太高的原因,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甚至还有可能还没有参加,二是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继续建立新的功劳,因此导致了其地位在贞观年间并不是太高。
当然,这种不高也是相对而言,是拿秦琼与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对比,毕竟这些人在李世民登基这件事上,确确实实是出了死力,因此,地位比秦琼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贞观十二年,饱受病痛折磨的秦琼再也坚持不住,在当年秋天病逝,在他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这位曾为大唐立下不少战功的老臣,追赠秦琼为徐州都督,并下诏令其陪葬昭陵,还在其墓前造石人马,以表彰秦琼曾经的功绩。
所以说,秦琼在唐朝的地位,要分阶段来看,在他投奔唐朝之初,也就是李渊在位时期,当时由于秦琼自身正处在巅峰期,加上战事频繁,因此他就借助战功,获得了极高的封赏,地位也达到了位极人臣的程度。
但由于玄武门之变发生时,秦琼参与程度过低或者没有参与,导致了他的地位开始跌落,同时,由于他身体的因素,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所发生的战事,他同样没怎么参与,因此,他在贞观年间,地位要比武德年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这并不妨碍秦琼成为民间传说以及各类演绎中的头号男主角,更不影响他化身成老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在千百年的岁月里,他与老搭档尉迟恭一起,守护着人间千家万户的平安。
-----
网友解答:
在民间传说中,秦叔宝威名赫赫,乃是隋唐英雄中名气最大,最受人敬重的一位豪杰。此人号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各路英雄见到秦琼,都如水浒传中见到宋江一般,纳头便拜。
在《西游记》中,秦琼更与尉迟恭一起,成为门神,护卫李世民。两人画像所到之处,妖魔鬼怪辟易。由此之后,秦琼与尉迟恭被定格为门神形象,从明清到民国,直至如今,已然出现在千家万户门头。
那么,秦琼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唐太宗评定开国功臣,选出二十四人画像供入凌烟阁中,史书称之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凌烟阁功臣中,秦琼秦叔宝名列其中。秦叔宝一生战功赫赫,是隋唐时期名震天下的万人敌。在五千年历史中,是极为罕见的真正于万军之中斩将夺旗的超级猛将!
但是,他在凌烟阁排名很惨,竟然是最末一名。
为何在民间名气最大的秦叔宝,在唐太宗李世民心目中地位这么低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秦叔宝是中途加入李世民集团,当时李世民集团已经颇为成熟,实力强劲。秦叔宝属于锦上添花型,排位自然靠后。
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者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此人从晋阳起兵就追随李世民,居功至伟,排名第一名至实归。排名第二的叫做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在李家皇族中此人最为了得,名列第二也在情理之中。之后诸如杜如晦、房玄龄,那是李世民身边的高参,后来的当国宰相,地位崇高。
在民间传说中,尉迟恭处处不如秦叔宝。秦叔宝是隋唐十八条好汉上半截,尉迟恭是下半截,两人一个用金锏,一个用金鞭,经常争锋,但每次都是秦叔宝力压一头。
其实,尉迟恭在凌烟阁排名第七,远在秦琼之上。
尉迟恭也是半路加入李世民集团,为何他就受到重用呢?
其二秦叔宝一生远离政治纷争,没有在玄武门现身。
秦叔宝和尉迟恭不同、他投靠李唐之后屡立战功,颇得唐高祖李渊器重。因此,他对于李渊颇为感恩。在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兄弟残杀中,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倒向李世民。
因此,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冲锋在前,关键时刻射杀李元吉,救下李世民。
凌烟阁功臣几乎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可是,作为大唐主力战将的秦叔宝却没有。
魏征评价一针见血:秦叔宝是良臣而非忠臣!
秦叔宝忠于的并非李世民个人,而是大唐江山社稷。
因此,李世民对秦叔宝虽然十分敬重,但从感情上来说,也较为疏远。
在权力斗争中,站队十分重要。若非秦叔宝早成大名,屡有战功,他根本连凌烟阁都入不了。
-----
网友解答: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在戏剧中唐初最出风头的人物,有关他的剧目最多,“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更是作江湖义气的典范,《贾家楼》(《响马传》)一剧瓦岗英雄结拜和反登州的事,则集中的描写了秦琼为朋友的义气而不怕牺牲的精神。可是这件事根本没有历史记载,而且与秦琼的出身经历都不一致。秦琼不是捕快出身,他在隋未曾在隋大将来护儿手下当军官。早在他上瓦岗之前,他的母亲就死了,当然也没有什么借给他母亲上寿聚会结拜的事。而且他上瓦岗是经过了曲折的道路,瓦岗等义军发动起义时,他当时是隋大将张须陁的部下,他跟随张须陁去打过卢明月起义军,后来又去打瓦岗。就在张须陁被瓦岗军打败时,他也没有上瓦岗,又去投了隋将裴仁基。后来裴仁基投降了李宻,他这才上了瓦岗。这个曲折过程,说明秦琼对瓦岗军,在一个很长时期是很不够义气的。
秦琼上瓦岗后,李密很重视他,李密当时设置了八千近卫军,称为“内军”,选最勇猛的大将四人担任骠骑,分别统领,李宻曾扬言这八千人足能当百万兵用,当时秦琼和程咬金都被任命为“内军”骠骑。李宻失败后,秦琼降了王世充。后来看到王世充不会有什么成就,才与程咬金、牛进达(戏剧中叫尤俊达)等一道投了李渊。李渊将他们拨在李世民帐下。李世民早就听说秦琼骁勇,加意厚待他,任命他为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战役时,他的功劳最大。戏剧中写在美良川交战中,因为打三鞭还二锏,从此他和尉迟敬德结下私仇,以致当后来秦琼命危时,他还不愿把元帅的印让与尉迟敬德,这根本与历史不符。其实尉迟敬德地位一直比他高,比他重要,在唐褒奖功臣的凌烟阁名次中,武将的次序是尉迟敬德、李靖、李勣、秦叔宝。
秦琼确实是一名勇将,他所使用的枪(不是锏)比一般的大得多,朝廷每次盛大集会,都要将这条枪在殿廷展出让人观赏。他骑的马叫忽雷驳(不叫黄骠马),能够一跃越过小溪和山涧。他曾有次单枪独马,杀入敌人营中,制敌于万众之中。他说过自己一生参加了二百多次战斗,前后流血累计有几石之多,戏剧中突出他的英勇善战是有根据的。
他也曾为李世民打败了王世充,参加了玄武门事变。之后,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他还沒来得及参加李世民时更多的军事斗争,便较早的去世了。
-----
网友解答:
秦琼,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勇武过人而闻名,是一个能在千军万马中斩将夺旗的勇将,基本上没有独自统军一方的经历,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王牌打手和保镖。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的高官,但是因为久病缠身,基本上不参与朝政,于贞观十二年病逝。
秦琼出身于官宦世家,属于士族中的中等偏上的家族,代代为官。后来秦琼的祖父和父亲厌倦了朝代频繁的更替、残酷的政治斗争,因此就归隐田园了,但是秦琼是出仕了隋朝的,只不过弃文从武,投身军旅。秦琼本身就是一个单纯的军人,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抱负。最开始跟随隋朝名将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手下征讨农民起义军;后来投靠瓦岗军李密也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跟着长官裴仁基去的;再后来瓦岗军败亡,秦琼被俘投降了王世充;最后秦琼投靠李唐也不是因为看出了天下形势,而是因为不耻王世充为人奸诈,在好兄弟程咬金等人怂恿下才去的;就连秦琼的明主李世民也不是他自己选的,而是唐高祖李渊将他安排在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
单从秦琼跟随的人上看,秦琼换过的领导比号称“三姓家奴”的吕布都多,但是秦琼比吕布强的地方就是不论在谁的手下任职都会忠于职守,战斗到最后一刻,不会出卖领导的利益,是一个忠义两全,善始善终的人物。比如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军大战,李密中箭落马被围困,是秦琼拼死将他救出;秦琼鄙视王世充,要出走李唐,也没趁机损害王世充的利益去讨好李唐。再加上秦琼是天下闻名的勇将,所以秦琼不论是投靠李密、王世充、李世民哪个人的时候都受到礼遇。
619年秦琼加入秦王李世民麾下才算是遇到明主了,李世民的军事韬略配合上秦琼的勇武成为了胜利的保障。李世民每次出征必定将秦琼带在身边,在扫平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各路诸侯的战争中,秦琼都是先锋功勋卓著,受到李渊和李世民的厚待,在投靠李唐的第三个年头、公元621年就已经是上柱国、翼国公的高爵了。
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手下谁参与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一种是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因此秦琼到底参没参加玄武门之变难以确定。
不过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基本上不参与朝政,闭门在家养病。历史记载是秦琼一生征战,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场,浑身伤痕累累,年老后暗伤爆发因此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逝。
-----
网友解答:
秦琼秦叔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朝名将,但我们大多对秦叔宝的认识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像《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等,小说中的秦叔宝绝对可以称得上隋唐时期的第一名将,经常担任出征大帅,鲜有败绩,地位崇高,而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说法。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秦叔宝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在唐朝有着怎样的地位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为大家解读真实的秦叔宝,想必大家看完,对秦叔宝在唐朝的地位自然会有分晓。
秦叔宝在唐朝的官职
秦叔宝初投李唐时,授予了马军总管之职,后来因战功卓著,击败尉迟敬德,拜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平灭宋金刚后,被李渊加封为上柱国!(唐朝时上柱国是一种勋职,多授予军功卓著的将军们,为从一品,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而这些人的实职往往在三四品以下。)后来,随李世民平定窦建德之后,被封为翼国公(国公是一种爵位,属于其中较高的一级,仅次于亲王和郡王),玄武门之变后,秦叔宝官拜左武卫大将军,而这个属于秦叔宝的实职,是正三品级别。这也是秦叔宝所担任的最高实职!秦叔宝死后被李世民追赠徐州都督,改封为胡国公。
秦叔宝在两代帝王心中的位置
秦叔宝在李渊时期被加封为上柱国,李渊时期授予武将上柱国勋职的仅秦叔宝一人,连唐朝的战神李靖都未曾获得过如此荣耀,可见秦叔宝是多么被李渊所器重的。
秦叔宝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有个分水岭,那便是玄武门之变前后,前期秦叔宝绝对是李世民非常其中的将领,每逢战事,必带秦叔宝出战,拜为先锋大将。但由于在玄武门之变时,秦琼和李靖,李绩等人一样,都是保持中立态度,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这场宫廷政变当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事后拜为左武卫大将军,但后来也没有再参与过什么有影响的大事当中。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年的功臣,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而秦琼位列最后一位,可见在李世民心中,秦琼虽有一席之地,但并不受李世民器重,只是对他有一些怀旧之情罢了。
唐代后世帝王对秦叔宝的态度
一些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故去的旧臣经常会得到后世君主的表彰,赐予一些封号或追赠一些封爵,但秦琼似乎被后世君主所淡忘,并未获得过一些,追赠的封爵。
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在唐朝并没有明确的一些记载,但不过从后世的一些传说故事和文学作品可以推断,秦琼在唐朝百姓心目中地位还是不错的!元明时期,秦琼和尉迟恭逐渐变成了民间所供奉的门神;在清代出现的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秦叔宝便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领,他的锋芒绝对是当时的隋唐英雄中最有魅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人。与秦琼相关的故事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像秦琼卖马、传枪递锏等等。由此,可见秦琼在民间百姓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高的。
好了,现在大家应该对秦叔宝在唐朝时期的地位有一个结果了吧!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
网友解答:
在隋末唐初的名将中,秦叔宝是名气最大的名将之一,也是在后世引起争论最大的名将。在后世关于隋唐的一系列演义小说中,秦叔宝武功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其对君王“忠”,对母亲“孝”,对国家“节”,对朋友“义”的德行,却是最受人推崇的,也是这些系列小说中绝对的主角,以及武将中的典范。
(秦叔宝画像)
但历史上实际上的秦叔宝,其实却并没有受到这么高的重视。尤其是在李世民那里,他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玄武门政变中,秦叔宝似乎并没有进入李世民的核心集团。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旧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对秦叔宝的记载都不一样,有一些史料说他参与了玄武门政变,有一些史料说他没有参与。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说明秦叔宝在玄武门政变中并不是主角,而是被边缘化的人。
二是在凌烟阁中,秦叔宝排位最后一位。按照后世演义小说的说法,秦叔宝战功和德行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人,就算不排在第一位,至少也是排位前列的。排在最后的,大都只是一些照顾性的角色,秦叔宝怎么可能是照顾性的角色呢。实际上,从秦叔宝的征战史来看,他也多次担任重要的角色。多次被选为先锋。既然是先锋,那就意味着他将是军中仅次于主将的角色。而且秦叔宝实际上所建立的战功也不少。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在凌烟阁中排位最后呢。
三是秦叔宝的封爵是比较低的。玄武门政变之后,秦叔宝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他的食邑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少的,只有七百户。后来,李世民又经过改封,把秦叔宝改为“胡国公”。不管是之前的“翼国公”,还是这里的“胡国公”,显然都表明,秦叔宝并不是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封爵,而是那种侧翼的和边缘的封爵。
(李世民画像)
那么,秦叔宝为什么不能得到李世民的认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秦叔宝一生投奔过很多人,让李世民心存疑虑。
秦叔宝在整个秦末乱世中,作为一位勇猛无畏,了不起的战将,走到哪儿,哪儿的人都喜欢他,同时也重用他。在跟随李世民之前,他先后跟随了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最后才从王世充那里转到李唐。而到了李唐,还不是一开始就在李世民帐下,而是在李渊帐下。后来李渊才把秦叔宝划拨给李世民的。
虽然说,由于隋末乱世非常乱,当时的很多将领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包括李世民最喜欢的武将尉迟恭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在李世民眼里,跟着谁不跟着谁倒是无所谓的,关键是你在跟着那个主子的时候,你必须忠于他。尉迟恭虽然最后跟随了李世民,但是在之前,他一直是比较忠于前任主子的。李世民多次招募他,他都不愿意去,显然就是他很忠诚的表现。而另一个同样厉害的大将单雄信,却曾经有过背叛前任主子翟让,迅速投奔后任主子李密的经历。所以李世民在获得单雄信后,干脆把他给杀掉了。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大将这种经历,是很在乎的。
(李渊画像)
二、秦叔宝曾经是李渊集团的人,还是李渊集团的核心人物。
秦叔宝最早来到李唐,是在李渊的帐下。他在李渊那里呆了很长时间,被李渊高度信任和重视。李渊曾经赏赐过秦叔宝大量的金银珠宝,并对秦叔宝说,我身上的肉都可以割给你吃,何况是金银珠宝。李渊这个话,我曾在乡下听说过。乡下人说,如果我身上的肉不痛,我都可以割给你吃。以此来表达两人之间的感情。但是李渊这个话,明显更近了一步。
后来,李渊还封秦叔宝为“上柱国”。这种官职,是从南北朝遗留下来的。只有功劳非常高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这种分封。
为什么在玄武门政变中,秦叔宝“若隐若现”。或许,这就是史官的一种“曲笔”。毕竟秦叔宝属于李渊集团的人,李世民担心他给李渊通风报信,当然不想对他过分信任了。
三、秦叔宝坚持自己立场,不攀附权贵。
秦叔宝为什么在后世获得那么大的追捧,而尉迟恭却没能这么走运,与秦叔宝身上具有的一种持中守正的品格不无关系。他不是特别依附权贵,一生做事,堂堂正正。这样的人,人格是很高尚的,也是人正直品格的体现。不过,他却未必能得到当权者的喜爱。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刘邦是不是最无赖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