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羌族人都去了哪里?
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羌族人都去了哪里?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和汉族的历史差不多。
在古代,羌族主要生活在今包括今甘肃、四川、陕西、宁夏及河套甚至新疆和西藏地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羌族就已经有不小的战斗力,曾经和秦国发生过170多年的战争。
之前的羌族都是游牧,到了战国时期逐步学习汉族的农耕开始出现定居的现象,只是农业仍然非常落后。
羌族和汉族不同,他们不是统一的民族。羌族分为无数部落,分散在广阔的地区,并没有统一的领袖。
有的羌族部落和汉人接触较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但很多羌族还是与世隔绝,处于奴隶制甚至氏族原始时期。
这也就决定了,羌族不可能威胁到汉人的中央王朝,顶多是骚扰而已。
同时,从古代开始,羌族就逐步内迁,同汉族融合,一部部的消亡。
当然,羌族是非常强悍的民族,所以历史舞台上必然有他的地位。
在汉代,羌族相当强悍,和大汉有过多年的战争。
大家都知道的三国董卓,本来就是驻扎在西凉专门对付羌族的汉朝将军。
而后期的马腾和马超的军队中,也混编了很多羌族的骑兵,在平原地带相当厉害,多次击败曹魏的军队。
到了汉朝灭亡,随着晋朝的衰落,北方各民族都开始逐鹿中原,当然也少不了羌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
这是羌族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
只是好景不长。
羌族属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随着政权的垮台,进入中原的羌族逐步被汉化,消失在汉民族中。
唐宋时期,随着唐末的大乱以及宋代的虚弱,羌族又迎来第二个鼎盛时期。
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先后雄起。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
比如著名的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一度雄霸西北。党项人就是羌族的一支。
但随着西夏的灭亡和族灭,羌族人的风光不再。
他们本来就是人数很少的民族,随着中原王朝的强盛,羌族也就起不了风浪了。
说变了,羌族其实是落后的民族,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这样的民族,随着世界越来越现代化,自然逐步消亡。
宋代以后,羌族大部分和汉族融合,少部分仍然留在祖先的地方生活。他们过于落后,加上人数稀少,再强悍也没用了。
元代开始,设置土司对羌族进行管理。
明清时代,羌族已经相当衰落,部落越来越小,迁入中原汉化的越来越多。一些羌族则又演变为其他民族或者和其他少数民族混血,族群消失了。
清代已经开始废除羌族土司,转为汉人的官员,对羌族实行了国家化的管理。
到了鸦片战争以后的火器时代到来,羌族也就彻底成为弱小民族,自保都很困难。
1924至1926年,理县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的压榨,2000多人攻陷理县县城,还攻打到汶川、茂县、松潘等地,斗争坚持了3年之久。这就是近代羌族最厉害的战斗了,自然这也算不了什么。
今天中国还有30万羌族,相比13亿的人口已经是一星半点。
可以这么说,羌族已经融入汉族的海洋中了。
-----
网友解答:
-----
问题说的很对,羌族人曾经确实盛极一时,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牧部族的力量终究还是比不过农耕文明的力量,于是羌人盛极一时之后,迎来的就是趋于平淡。
古羌人曾经非常强大,也可以说盛极一时,就连甲骨文中都有关于他们的记载,鼎盛时期的古羌人,其生活范围囊括了整个青海西部,四川北部,甘肃大部及今陕西西部一带,面积非常广阔。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羌人也在不断寻找更多更适宜生活的土地,于是他们四处迁徙,这些从羌人故地迁徙出去的羌人,最终都融合到了其他各民族中,只有留在故地的羌人,保留着祖先的称号。
不断的四处迁徙,也使羌族人口不断减少,就算是这样,到了东汉时期,青海甘肃一带的羌人依旧有几百万的人口之众。
在众多外迁的羌人中,有一支羌人向南迁徙到了岷山深处的今阿坝州汶理茂地区,当时这里是有土著居民戈基人在这里生活的,羌人来到这里,冲突不可避免,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土地,羌人同戈基人展开了战斗。
最终,经过数十次的战斗,羌人战胜了戈基人,成为岷山一带的新主人,而这一支羌人在此繁衍生息,一直到今天,他们继承者古羌人的族称,保留着最完整的古羌人文化和习俗。
所以,今天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一带生活的羌人,就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古羌人的后裔。
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哦,十分感谢。
-----
网友解答:
-----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早在三千年前的远古时期,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尧舜帝: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平而天下咸服。”《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三苗、欢兜、共工、鲧),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族,炎帝以姜水成族。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炎帝属先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历史上称为东羌,与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西羌,发展演变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等少数民族。
封建社会的汉代,羌族 分布在西昌、甘孜、雅安、乐山、天水、陇西一带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
公元881年的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公元1031年,李元昊继皇帝位,号夏景宗,改姓嵬。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后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西夏后裔迁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
另外四川古为巴蜀国,巴蜀出自氐羌,羌族自称‘’尔玛‘’,意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
-----
网友解答:
-----
羌人大部分融合于今天的汉人了,少部分是今天的羌族等其他民族。商朝甲骨文就有“羌方”的记载了,是商朝西边的一个敌人,商人经常抓了羌俘作人牲。羌方的得名可能来源于羊的信仰或者服饰,但因为当时的民族学知识匮乏,不可能有太详细的部族划分,所以这个羌方更多是西方民族的统称。很可能也包括了后来的周人,周人姬姓联姻的姜姓就是羌人出身。所以“羌方”在周朝应该就有很多融入华夏,还有一些在当时被称为西戎或西羌。
随着秦汉帝国对西羌的经略,当然又有很多羌人融入华夏。比如三国名将姜维是甘肃天水人,应该就是当时华夏化的羌人。后来羌人姚氏在十六国时期还建立了后秦政权,之后被东晋所灭,又最终成为北魏地盘。辽宋夏金时期的西夏政权也是党项羌人建立,后来被蒙古灭亡。这些羌人政权在当时是很先进的,遗民应该也更多走向了华夏化。而今天的羌族应该只是过去的羌方一小部分了,正如苗族也是上古三苗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融入今天的汉族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
网友解答:
-----
谢邀!关于题目历史上曾极盛一时的羌族人都去了哪里的问题,我简要回答。
一、羌族现状。历史上古老的羌族还大有人在,除四川省设北川羌族自治县外,在四川茂县、文川、理县、松潘和贵州省等西南山区均有与汉藏等民族杂居的羌族人民。总人口达30多万。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重要一员。如果比较汉民族,不能算是极盛一时,只能是一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支。
二、羌族简史。羌族很古老,一说他们是姜姓炎帝族的别支,二说姜姓是羌族的别支。都无确切证据。我认为从数量讲,从文明发展看,应该是姜姓的别支。姜姓东迁进入东夷与东夷人融合,发展为农耕民族。河南民谣:西来的爹,东来的娘,也许是历史上部落融合的折射。现在对这类传说或论述,只能故妄言之,故妄听之。不必太较真。只有依靠科技手段才能证明。最早记载见于殷商甲骨和《诗经*商颂》。殷商时的甲骨文中即有羌字,或为方国或为部落,都向商王朝进贡。《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厉公时羌人首领被俘中原后逃跑回部落,开始教民畜牧并举,也许那时才学会耕种。后来又分为牛、马、狼羌几部分。
汉代朝廷曾在今西北设护羌校尉管理羌人。部分羌人逐渐融入汉族。宋代时又有部分南迁进入藏彝地区。
三、军事方面,羌人善战。南北朝时氐(羌)人符坚及安南人先后建前、后秦国。清后期羌人、彝人等组织2000人军队赴浙江沿海抗英,为中国抗英作出重要贡献。红军时期羌人1000余人参军北上,为新中国建立作出巨大牺牲。
-----
网友解答:
-----
融入到汉族当中。我所知道的西安市长安区有一个江村,计划经济时代十个大队,就是十个自然村。是长安区(长安县)最大的村子。他们的村志上明确记载,村子本名羌村,全是羌族后裔。但现在全是汉族。在他们旁边,还有一个大村子留村,据说是军队后裔。估计古代是监视江村的。
-----
网友解答:
-----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羌族起源于青海河曲、煌水及甘肃大夏河、洮河、渭水上游一带的高原草原,以放牧羊群为主要经济来源,也以羊为图腾,是炎帝神农氏姜姓的一个分支。姜羌本为同字,音义也同。羌人部落繁多,主要分布于青、甘、藏、新、滇、川西、陕北、宁夏及黔西广大地区,故通常称为西羌。
其支系先后曾建立过白狼、牦牛、笮、东女、苏毗、吐蕃、西夏、南诏、罗鬼、自杞、宕昌、后秦、确斯罗、不丹、泥婆罗、古格等政权,还有许多受中央帝国管辖的西北、西方、西南各土司。
羌族除大部分演变成为华夏族和汉族外,一部分分迁西南与土著各族融合而形成彝、藏、纳西、基诺、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诺、缅、景颇、独龙、僜、门巴等族。
一、羌人的来源
羌人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神农氏姜姓,翦伯赞《先秦史》以周之始祖后稷出自姜嫄。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故知周族以“姜”为始祖母。
按“姜”、“羌”古为一字,“羌”字甲骨文,从羊,从人。意指牧羊之人群。至“羌”字之变体为“姜”,不过变从“人”为从“女”。
此种变体,在甲骨文中,为常见之例。““羌”字金文作笔,从羊从女,学者释作姜,实为羌字之变体。
故《诗》所谓“姜嫄”,实即“羌嫄”。周族既以羌族女子为始祖母,故其为诸羌之一分支,实无疑义。
《诗·大雅·思齐》云:“文王之母,思媚周姜。”则周族又尝以周羌自命。羌为西夏之族,故周族以“夏族”为其“先民”。
羌人乃炎帝神农氏之裔,故姬姜世代通婚达三千年之久。
周武王伐商,就曾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组成联军进行誓师。伪孔传云:“羌在西。”孔颖达《尚书正义》云:“此八国皆西南夷也。”《说文·羊部》:“羌,西方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风俗通》亦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 因以为号。”
周初的羌人是附属于周王朝的。
《诗·殷武》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后汉书·西羌传》:“武王克商,羌、髳率帅会牧野。”又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周代羌人一直向周朝进贡,如《逸周书·王会解》说:“氐、羌鸾鸟。
《汉书·地理志》:“陇西有氐道、羌道。氐,夷种名。羌即西域婼羌之属。”《括地志》:“陇右岷、洮、丛等州,西羌也。”黄玠《汲冢周书序》:“羌,古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黄氏之说乃本于《后汉书·西羌传》之“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杨建新认为:
“古代羌族应该是当地土著与迁来的苗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最后形成了古代的羌族。”
三苗中的首领蚩尤也出自姜姓,乃炎帝的一支。舜所迁的即这一支中的一部分三苗人,迁回其炎帝始居地青海、甘肃之间的河曲和三危山,人数并不是太多。故刘先照说“这系神话,可供参考,但不足为据”。
羌人在晋以前从未形成国家,都是分散成众多的部落
,故《后汉书·西南夷传》云:“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吕氏春秋·恃君》云:“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又《义赏》云:“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
说明氐、羌同俗。有谓氐、羌同种,有种不同种者,但有一条,当氐人西迁入甘南与羌人杂居后已互相融合,所以往往氐、羌互称和连称。
二、秦汉时期的羌人
春秋战国时,秦国强大,不断向西拓展境土,并多次征伐西方的羌戎各部落。
《后汉书·西羌传》载:“羌无弋爰剑者,秦历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不知爰剑何戎之别也。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
羌人云:爱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与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人三河间。'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侬之者日益众。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之。其世世为豪。
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消首,灭狄豲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甲,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
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午独留中,并多娶妻妇。
忍生九子为九种,午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后为研种、及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渡。”
秦穆公以后,西北羌人迫于秦的愈加严重的军事压力,于是在原来的向外流动路线基础上,开始了更大规模、更远距离的迁徙,构成羌人历史及我国西北、西南民族史上的重要时期、当时有的向西发展,“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这支“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的羌人,即是“绝远未尝往来”的“发羌”、“唐旄”。
他们后来成为藏族先民一部分。有的则可能长途跋涉到了新疆天山南路,成为后来文献上所记载的“婼羌”的组成部分。
也有少数可能北迁至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此外,还有大量羌人继续向西南移动.如越嶲羌、广汉羌、武都羌等。这些迁徙的羌人与当地原有的居民共同生活。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别,有的处河谷地带,有的据丘陵地区,有的则在深山密林之中,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他们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或农耕,或畜牧;或与汉族同化,或与土著结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西南、西北地区民族日趋繁多,然而其中一些民族在语言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居住建筑、神话传说等方面,
却有许多的共同点,并都可以从古羌人那里找到一定的线索,这证明了他们都与古羌人有着族源上的联系。
西汉初年,进入中原的羌人已与汉族融合;未进人中原的羌人,分布于陇西、甘南、河湟一带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
汉初,匈奴单于冒顿强盛,臣服诸羌。汉武帝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
汉武帝成功地截断了羌胡(匈奴)的联合,安定了西部边境,并利用羌人部落纷立互不统一之机,
逐个击破羌人部落而征服了羌人,以至在羌中设立护羌校尉,以统治羌人。
在整个东汉时期,大大小小的羌族起义与东汉帝国几乎是终始的,波及到今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川北和山西北半部等广大地区。
最后,护羌校尉段颍经五年奋战,“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等四十三万七千五百余头”,费用八十余亿,白骨相望于野。
公元168年,段颖终于平定了羌族的起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羌人
魏晋时,西北的大行政区划略有变更,即将雍州陇西五郡及益州广汉属国的阴平划为秦州。从此,秦州包括陇西、南安天水(汉阳)、略阳、武都、阴平六郡,各郡或多或少有羌族杂居其间。
雍州包括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新平(治今陕西彬县)、始平七郡,其中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四郡的羌族最多。凉州包括金城、西平(治西都,今青海西宁市)、武威、张掖、西郡(治今甘肃永昌西北)、敦煌、酒泉、西海八郡,其中金城、西平二郡自古都是西羌的根据地所在。
此外,还有益州的汶山郡,在岷江两岸也是一个广大的羌族聚居区。以上与羌族有关的州郡的政治区域,由晋至北周变动不大。
河湟地区自遭东汉多次征剿之后,在曹魏时已经呈现一种户口离散、城乡凋零的悲惨景象。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西平人魏光领导郡内诸羌起兵,杀死西平太守严苞。明帝太和元年(227年),西平人麴英起兵,杀死临羌县令。景初二年(238年),烧当羌王芒中、注诣又起兵反魏。齐王正始年间(240一248年),蜀将姜维出兵陇西,与曹魏争夺秦、凉二州的羌民,陇西、南安、金城、西平四郡的羌酋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率众万余落,叛魏附蜀,攻围城邑,连年不解。
凉州著名的卢水胡酋治无戴也起来策应,围武都郡城。凉、秦二州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西晋以后,十六国中有半数以上的各部族政权统治过河湟地区,并在那里进行过多次残酷战争,这些对于羌民显然是不利的。
前凉和后凉直接统治过河湟地区的东部(311-397年)。前凉的王公贵族多兼任护羌校尉,直接统治羌民,把羌民编为军队,统率他们到各地打仗。他们强迫统治下的羌汉人民建筑宫殿,修理城郭,有时还强迫人民“徙石为田,运土殖谷”,因此引起劳动人民的普遍反对。
他们为了进攻秦陇,趁境内大荒、谷价踊贵之时,把仓里积蓄的谷帛借给人民,秋收以后,人民以三倍或加倍的谷帛纳还,其不能付此高利贷者,至于“簿卖田宅”。
从此可知前凉统治阶级是如何剥削汉羌人民了。前凉在河湟地区建置的郡县镇戍很多,其中除旧置或改名的郡县不计外,西平郡的乐都和邯川戍,晋兴郡(治今青海乐都东南)的临津、临障、广昌、遂兴、罕唐、左南诸县,皆前凉时新建。
前凉占领河湟地区后,便强迫西海郡的羌民外徙,经过羌民的多次反抗,最后才把羌民安置在乐都一带。
继前后凉后统治河涅地区的,就是南北凉。南凉为鲜卑秃发乌孤所建,初居廉川堡(今青海乐都东);攻下后凉的乐都、涅河、浇河三郡后,便迁都于乐都,不久又迁都于西平(今青海西宁)。
自利鹿孤继位后,南凉的政治有几个特点:第一、他们征伐河西的郡县时,经常掠夺那里的大批农民,移置河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第二、相反地把西平、湟河二郡精于骑射而拙于农业的羌胡三万多户,移置河西诸郡,以保卫疆界;第三、又把汉人分置在城镇之内,“劝课农桑,以供军国之用”;同时又设立一些学校,教育贵族子弟。这些作法对于河涅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显然是有利的。
当南凉衰微的时候(五世纪初),西秦和北凉又来争夺对河涅地区的统治。
西秦为陇西鲜卑乞伏国仁所建,初居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他的继位者都金城,或都苑川西城(今甘肃靖远西南),或都谭郊(今甘肃临夏西北),后来又迁都于枹罕。
乞伏国仁及其子炽磐攻灭南凉(414年)后,在河湟地区置凉州于乐都,商州于浇河,沙州于湟河,河州于枹罕,这都是羌人的分布地区。
从此可知河湟羌汉人民建设这一地区所付出的劳动是很大的。
当西秦从东南方面攻灭南凉时,北凉王沮渠蒙逊亦率兵南下,攻取湟河、广武二郡。北凉匈奴人沮渠蒙逊曾出兵攻打西秦的乐都、西平两郡,但不久就退回河西。此后经十五年(431年),西秦被夏所灭,又八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
此后,今青海西宁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属于北魏。
十六国及北朝时,西南部尚有一大国,即吐谷浑王国。此国的统治阶级,前期主要是东胡鲜卑,到了晚期贵族之中亦有拓跋鲜卑和匈奴赫连氏,而其所统治的部民,则主要是羌人。
到了吐谷浑王国的晚期,慕利延立(436年),国势日衰。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拓跋焘出兵来伐,慕利延初奔白兰,继至西域,灭于阗王国。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凉州刺史史宁约突厥木杆可汗分道出兵攻吐谷浑。突厥可汗从北道入,击吐谷浑之贺真城;史宁由东道入,击树敦城,二城俱下,然后会兵于青海湖附近。此贺真、树敦二城当在青海湖北吐谷浑王夸吕所逃的南山附近。
北周于建德五年(576年)征伐吐谷浑后,河淳地区的郡县略复北魏旧时的形势。
西魏在都州的广威县置浇河郡,隋大业五年(609年),伐吐谷浑,其王伏允奔西山。于是西海郡郡治移于吐谷浑国都之伏俟城,统县二:宣德、威定,皆在青海湖以西。
从前凉到隋代二百八十多年间,河湟羌民在各族政权的统治下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羌族最古的主要分布区在青海东部的河涅地区。
从公元前几千年起就向外迁徙,分布在黄河流域各地。在公元前四、五世纪时,又有大批的羌族从赐支河曲南下,向长江流域的上游迁徙,分为三支,就是武都地区的参狼羌、广汉地区的白马羌以及越嶲地区的氂牛羌。
直到现代,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各地的原有羌族绝大部分都汉化或藏化了,只有四川西北部松潘和茂汶羌族自治县还有四万三千多羌民保存着羌族原有的语言、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
羌族在汉代以前就从黄河上游的赐支河曲徙至岷江。从周到秦统治岷江上游诸族的主要是蚕丛所建的蜀国政权。
这一政权在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16年)被司马错所灭,但其势力一直保持到秦末汉初。
四、隋唐时期的羌人
公元五八九年,隋朝结束了十六国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羌族,由于历史上各代的迁徙,与汉族等的错居杂处,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一部分融合到汉族之中。
例如从魏晋以来,居住或陆续迁到雍、秦、凉三州一些主要城镇的羌民,已经逐渐汉化,融合到汉族之中。因此,到隋、唐时,羌族主要聚居地区已大大缩小。
隋代初年,把北周在岷江上游和黑水流域所置汶、翼、扶、覃四州合为一州,初称汶州,继以此州“西夷交会”,改名会州,设一总管,统十一县,包括两万四千多户。
从开皇九年(589年)会州总管姜须达的《通道记》以及十一县的名称考之,自杂谷脑以西并未设县,故知两万四千多户,没有包括大多数的冉駹在内,其中主要的部族是羌族。
唐代初年,分会州为松、翼、会三州。贞观年间改会州为茂州,以州北十二里之茂湿山得名。
从武德末年到贞观初年,在松、茂二州设置两个都督府。松州都督府初时是为镇摄吐谷浑和党项,属陇右道。后来吐谷浑衰微,党项内属,始割属剑南道以备吐蕃。
茂州都督府初时的任务是内而统治羌民,外而镇摄西山八国,后因吐蕃内侵,始与松州联合,共御吐蕃。
每一都督府之下管辖了若干正式的州县和非正式的羁縻州。茂州都督府最初只有一个正州,即茂州,管四个县,共三千三百多户,主要是羌民。
党项羌和吐谷浑境的羌族居于唐朝与吐蕃之间,所以在七世纪时,此两种羌民成为唐朝与吐蕃争夺的目标。
五、宋元时期羌人
唐咸通末,《敦煌行室遗书》第一册《张氏勋德记》残卷载:“河西劫复,犹杂蕃、浑,言音不同,羌、龙、温末雷威慑伏。”
张义潮收复河陇之地,不久即为回鹘、吐蕃、温末、龙、羌等所据。宋为了对付西夏,便积极招抚西北羌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一月,灵州部送岁市官马,赂所过族帐物粗恶,羌人恚不受,知州、比部郎中张全操捕得十八人杀之,没人其兵仗羊马,戎人遂扰。上遣使资金帛抚赐其族,与之盟,始定。召全操下有司之,决杖流登州沙门岛”。
因此羌人在宋朝正确的民族政策感召下,纷纷投附宋朝,从而削弱了西夏南扩的势力。
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乘西夏内讧之机,熙河经略使李宪等收回兰州,羌人降附甚多。为“固降羌之心”,遂建兰州城及各类堡垒。“城兰州及展置戍垒之后,羌人相继降附者已数万帐”。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设鄯州(青海西宁市)、湟州(乐都县),知州赵隆引湟水浇地数万顷;将军何灌开广利渠,溉田千顷,促进了生产,“羌豪信服,十二种户三万六千,愿比内地”。
元代羌人微弱,近汉人之地大多已融人汉族;而近蕃人游牧之地又多融入番族,以后成为藏族;也有因受蒙古人统治而人蒙古族者。羌人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而影响很小,故史籍记载极少。
六、明清时期羌人
明代时,羌人仅有零星记载。明代设西宁、河州、洮州、岷州等卫,还“远番四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以统辖包括羌人在内的各个民族。如“罕东卫,在青海东北…···以处西关别种”。这些羌人大多已被吐蕃所蕃,到民国时已成为藏族了。
《明史·西域二》: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洮州、岷州的羌人和其他族共同暴动,攻临洮、巩昌,明王朝官吏曾比较了汉代赵充和段颎对待羌人的办法,最后认为“且剿且抚”更为适宜,次年二月“遣人开示祸福……抚定七十二族”。甘、青交界区的羌人,后多融合入汉族之中。
到今天,羌族人口约85000人(1978年),主要分布于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有一部分分居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川北等地。1990年,北川县有羌族58098人。几乎绝大多数不通羌语,全采用汉文、汉语(夹杂一些羌语词汇)。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网友解答:
-----
感谢邀请,太古的没有考证过
历史上,羌族最后一个盛世,是在公元四世纪两晋时期,公元300到400年之间。由于天灾人祸,295年后,氐羌一支迁徙至四川,建立成汉政权,347年成汉灭亡后,猜测留在四川并向西发展;一支投靠前凉张氏政权,后被后赵收服;一支投靠后赵石氏政称姚羌
352年后赵灭亡后,姚羌先后归顺东晋前秦,并于384年建立后秦政权,此为羌族发展最后一个顶峰
417年,后秦被刘裕击败灭国,民众四散,有的迁徙至四川,有的成为北魏北方六镇军民,也有的西去发展……估计至四川的,和四川一支融合至今,北方六镇的或者其他的,和汉族融合
感谢邀请,希望有所帮助
-----
网友解答:
-----
《说文》解释:羌,西戎牧羊人也。古羌是西部的古老部族,关于“羌”人的来源,据考证出于姜姓,是炎帝的后裔。
《诗经*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大致是讲在商代初期成汤的时代商王朝就和羌人有战争。
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里也有大量关于“羌”的记载,记的商王朝征讨羌人,也有北羌、马羌对商王朝的臣服。根据《殷墟卜辞综述·方国地理》的分析,羌人的势力甚至达到商王朝西北边境。古羌人生活范围大致在今天甘肃、陕西西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一带。
羌人随武王伐商,在周代大量融入华夏,于春秋、战国时期又演变成诸戎。羌人在西北建立义渠,与同为西方之国的秦国时断时续地持续了将近两百年的战争。义渠被秦所灭,羌人又一次与华夏融合,也有一部分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而向西北迁徏。
汉代时王朝对羌地派驻护羌校尉以管理羌人事务。羌人一部分东迁,还有一部分散落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十六国时期氐、羌纷纷建立政权,符氏的前秦,姚氏的后秦等等。
宋代以后,羌人发生了分化,基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发展成了现在的羌族,还有一部分发展成藏缅语族的一些民族。
-----
网友解答:
-----
“方国”是指古代的联合城邦制国,中国古代的商朝就是一种古国与方国的联合体,当时的古羌族是商朝的方国之一。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
西周时期,大量的羌人开始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建立了义渠国,其领土范围大致是今天的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义渠国与接壤的秦国进行了长达170年的战争。最终,义渠国被秦国攻灭,部分羌族人逐渐融合到秦国。但是,在当时,还有羌族人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他们仍然过着游牧生活。秦厉公在位时,有个名字叫无弋爰剑的羌族人被秦国俘虏,后来他又逃回家乡,他深知农业对秦国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也开始教授羌族百姓进行农业生产,羌族人口和经济随之增长。
到了汉朝,羌族人由于发展和迁徙,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了防止羌族人和匈奴人勾连到一起,汉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立了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不少羌族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
进入中原的东羌,与汉族人杂居和通婚,从事农业生产;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又分为婼羌、发羌、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这些羌人部落散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流域、唐牦和西南地区。西羌族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都还是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爆发,中原帝国陷入内战之中,国力大幅度削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胡乱华”,北方汉族人几乎灭种。这些少数民族打仗不带军粮,打到哪里,就屠杀当地汉族人作为军粮,汉族人被他们称为“双脚羊”。公元384年,羌人首领之一的姚苌建立了后秦政权,姚苌本是符坚手下的将领,参与了淝水之战,符坚被杀后,姚苌就建立了后秦政权,其统治核心在关中一带。后秦政权只存在了34年,最终被东晋将领刘裕所灭亡。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这些羌族人处在中原帝国和吐蕃势力之间,一部分羌族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羌族人则内附中原帝国,同化于汉族,还有一部分羌族人在中原帝国和吐蕃的夹缝中求生存。
唐朝末年,盐贩子黄巢带领农民起义反抗唐王朝,本是起义军的朱温,投靠唐朝,最终又灭亡唐朝。此后,中原混战,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党项羌趁势崛起,李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最后被蒙古所灭。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
明清时期,部分羌族人从四川迁往贵州,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鸦片战争以后,落后的满清政权处于被西方列强暴揍的处境,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这个时期的羌族人,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曾经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不少地区的羌族群众,为了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的压榨,曾经组织2000多人攻陷县城。
1935年,羌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这个期间,羌族人民积极参军,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还有上万名民工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羌族人民具备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在当代中国,羌族人民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地区,其中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部分羌族人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人民一些地方的羌族受汉族影响,还供有灶神、土地神、观音菩萨,送子娘娘、川主、关圣人、玉皇大帝等。
羌族人民非常重视春节,称为\"过大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了春节,羌族人民和汉族人一样,也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旧社会,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
在不同历史时期,羌族人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网友解答:
-----
羌族在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创造者之一。而今在波涛汹涌的岷江江畔依旧居住着以本地人自称的羌族,他们是古羌族人的一支,也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岷江江水击打着两岸陡峭的山崖,山崖间架着一座竹索桥,没有桥墩,没有铁钉,只是简单的多条竹索并排悬挂两岸,中间铺着木板,行人却能来往自如。天堑变通途就是如此吧。这就是聪明的羌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如今的羌族居住在,四川的茂汶羌族自治区,汶川县,黑水县,理县等地区。羌族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对我国泛指我国西部的游牧民族。后来很多羌人都与华夏族融合,在孙俪主演的《芈月传》中有义渠君君,义渠国就是由羌人建立的。
现在的羌族人,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层峦叠嶂,河川纵横的地带生活。他们种植雪山大豆,畜牧刺绣,盛产药材 。麻布长衫,羊皮背心,包头巾,这是现在羌族人的典型装扮。他们通用汉文,也有自己的方言。虽然没有本族文字,却有着,美妙的舞蹈,跳刹牢,跳,盔甲还有羌族人民最著名的乐器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文红雨说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