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八的实力到底多大,让雍正到了生命最后一年才将其摆平?
《雍正王朝》中老八的实力到底多大,让雍正到了生命最后一年才将其摆平?
-----
网友解答:
-----
在《雍正王朝》的最后几分钟,李德全向精神已经明显不济的雍正皇帝报告:
“皇上,八......阿其那,他死了!”
然后交给雍正皇帝一封来自
“阿其那”
的临终信。自康熙四十六年
“黄患爆发”
乃至更早之前,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便开始了明争暗夺,相互攻击。按照已经被更名为
“阿其那”
的胤禩说法,这对皇室兄弟已经
“争了四十多年”
。看完这封
“临终信”
以后,雍正皇帝口吐鲜血,伏案不起,也预示着生命的终结。
皇八子胤禩被抄家圈禁,很快病逝于禁所,但他或许并没有输;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稳固皇权,彻底扳倒
“八爷党”
,但他又或许并没有赢。
当然,这只是影视组品中的艺术加工,历史上的
“八爷党”
早在雍正四年便被雍正皇帝连根拔起,彻底铲除。
那么,我们抛开真实历史不言,仅就《雍正王朝》的剧情演绎来看,这位“八爷党”的政治首脑究竟拥有多大的势力,能让雍正皇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才将其彻底扳倒?
财政方面
新皇登基,朝廷必然会铸造
“雍正通宝”
以彰显新朝气象,君前奏对时,廉亲王胤禩拿出户部新铸造的制钱对雍正皇帝说道:
“皇上,这是阿灵阿率户部的人赶制的新朝通宝样钱,如果满意的话,就通知铸钱局大批铸制。”
阿灵阿是谁?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儿子,孝昭仁皇后的亲弟弟,雍正亲娘——孝恭仁皇后的妹夫,历史上的阿灵阿乃系坚定的
“八爷党”
成员,《雍正王朝》中的阿灵阿为
“户部尚书”
,更是廉亲王胤禩的铁杆心腹。
也就是说,此时的廉亲王胤禩牢牢控制着朝廷的钱袋子——户部!
当然,胤禩的巨大威胁还不仅仅在这一方面,通过
“户部主事”
孙嘉诚的回奏,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胤禩的恐怖财力。
“康熙制钱是半铜半铅,就已经是含铜过高,奸商们用一两银子买两千制钱的代价,大量收集、熔化重炼,造了铜器去卖,一转手就是几倍十几倍的暴利。如今制钱,阿灵阿他们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把铜的含量提高到了六成,铜六铅四,钱是好看了,可是弊病更大。”
阿灵阿他们是为了什么?
难道真像胤禩所言,是为了遵循古制,是为了宣扬“新朝气象”?
拉倒吧!对于廉亲王胤禩而言,他巴不得雍正皇权立马崩溃,还会实心实意地为其宣扬气象?
那么,廉亲王胤禩乃至“户部尚书”阿灵阿到底为何将制钱的含量改成了“铜六铅四”?
我们把镜头转头这场君前奏对结束以后,廉亲王胤禩遇到李绂的时候。
这场关于
“制钱”
的争论,和老九胤禟毫无关系,可胤禟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廉亲王胤禩的身边?
别忘了孙嘉诚所言,这样铸造制钱只是好了那些富有奸商、贪官污吏,苦了小民百姓。
朝廷的“钱袋子”在哪?
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又是谁的敛财大本营?
老九胤禟!
也就是说,这个
“铜六铅四”
的铸钱办法,就是为了让江南富商乃至贪官污吏们大量侵吞朝廷财政收入。这个巨额财富的相当一部分就会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老九胤禟的手中,也就是廉亲王胤禩的手中。有了财政支撑,
“八爷党”
才能正儿八经和雍正皇权对抗,乃至取而代之。
所以,胤禩的心腹阿灵阿才会
“粉饰气象”
;所以,胤禩的财政支撑胤禟,才会在这个关键时候出现在宫中!
军事方面
年羹尧被任命为
“抚远大将军”
以后,皇十四子胤禵给西北前线的旧部将领去了一份信:
“福宁安将军并示旧部兄弟,尔等皆为八旗历经百战之巴图鲁,驰马御边、挥刀杀贼皆分内事也,唯俯首听命于一包衣奴才,实我满人勇士前所未有之大辱。”
清朝时期的
“抚远大将军”
共有9位,全部集中在康熙、雍正两朝,其中有5位皇室宗亲、3位出身高贵的满洲勋贵,仅有年羹尧出身“汉军旗”,而且还曾经归属于皇四子胤禛管辖。就《雍正王朝》的剧情演绎来看,年羹尧更是一个出身四爷府的潜邸奴才。也就是说,原本就极难服众的年羹尧,再加上前任大将军王对西北将领的撺掇,会面临何种境地,可想而知。
胤禵的信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来看下福宁安将军面对年羹尧的军令是如何回应的:
“这个将令,难以执行”、“乱命,谁都能抗”
,面对年羹尧
“你以为我这个大将军治不了你”
的威胁,富宁安将军更是一点不服气:
“治我?可以!你得问问我这八万弟兄答不答应?”
接着,就是岳钟琪和富宁安手下将领的拔刀相向!如果不是雍正皇帝
“该怎么做放手去做,朕会支持你”
的坚定站台,年羹尧能不能控制住西北大军都难说,更别说剿灭叛军,成为雍正皇帝的
“恩人”
了!
这个桥段以后,便是老九、老十和老十四之间的对话。老九说道:
“好!福宁安将军是好样的,那年羹尧统不住二十几万大军,到头来这大将军还得你去!”
面对皇十四子胤禵
“那也不一定,别忘了,还有一个老十三呢”
的质疑,老九更是直接给出了断言:
“你们还不知道吧?过不了多久老十三恐怕连路都走不了,怎么还能带兵打仗呢!”
对于雍正皇帝而言,他手下能统兵打仗的大将只有两位,一位是怡亲王胤祥,另一位则是年羹尧、而此时的胤祥已经重病缠身,年羹尧则被富宁安为代表的胤禵旧部制约。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这足以撼动雍正皇权的西北大军仍有最起码一多半掌握在
“八爷党”
手中。如果不是年羹尧的心狠手辣,如果不是雍正皇帝的绝对支持,西北大军的控制权会落到谁手里,还真不一定!
朝臣势力方面
雍正朝时期的廉亲王胤禩,到底用有多么恐怖的朝臣支持势力?
我们来看下雍正皇帝
“下跪谢罪”
时的说明:
“这些日子,朕收到了427份奏折,其中381份是保诺敏和张廷璐的;只有46份主张严惩这两个人。”
这381份保诺敏和张廷玉的官员,都是谁?主张严惩两人的官员,又有哪些人?
我们从一干御史的口中就能明确得知:
“保他们的人很多呀,有六部正副堂官,还有各省的督抚,势力很大。而且是以廉亲王为首,中间还夹杂着张中堂、隆中堂,咱们这些人力量似乎不够啊!”
也就是说,除了那些供职于都察院、国子监、翰林院,基本没有影响力可言的文官们;除了并没有给出明确态度的张廷玉;此时的廉亲王胤禩拥有六部官员、天下督抚的绝对支持。注意,这些官员可都是大权在握,能够直接影响朝局的大佬。
也就是说,如果雍正皇帝按照康熙皇帝
“唯公议是从”
的理政处事办法,他基本占不到一丁点的好处。廉亲王胤禩所拥有的朝臣势力究竟有多恐怖,可见一斑!
有财政支撑、有武装力量加持,还有庞大的朝臣势力支持,廉亲王胤禩怎么会轻易被雍正皇帝扳倒?更何况,廉亲王胤禩事事谨慎、处处小心,并没有任何把柄能留给雍正皇帝。所以,雍正皇帝才不惜牺牲自己的亲儿子弘时,牺牲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隆科多,甚至不惜将自身置于险境才能够将胤禩彻底扳倒。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
网友解答:
-----
老八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虽然《雍正王朝》中雍正是主角,而老八是大反派,但是假如雍正和老八是生活中某个具体的人物,大部分的人肯定更喜欢老八。朝廷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臣喜欢八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八爷自身的魅力。
八爷为什么有魅力,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他选择的人生道路和雍正不同。正如八爷最后对弘时所说的那样,一个贤字害了他。因为八爷自始至终就是按照社会的所认可的那一套价值观来为人处世,希望凭借着社会的认可来争夺皇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雍正王朝》中的八爷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是个文雅之人,喜欢读书,绘画,并且非常有修养。这是当时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
他办事能力强,各种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分毫不差。
他努力的维持和皇子、官员,读书人的关系,是大家心目中威望很高的皇子。
我们知道,雍正为了争夺皇位,辛辛苦苦争了一辈子。可是,八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辛辛苦苦经营了一生,又怎么会轻易的倒下呢?假如不是八爷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掉链子,八爷党绝对是能够拿下皇位的。
先来看看八爷党的势力,皇子之中,他有九爷、十爷、十四爷。文臣武将就更多了,推举八爷做太子的时候,除了张廷玉,几乎大部分的高级官员都站在了八爷这边。可想而知八爷当时的势力和人望有多大。
所以雍正继位的时候是非常艰险的。如果不是隆科多临阵投靠了四爷,加上邬先生的出谋划策,雍正是很难顺利继位的。原因就在于雍正实际上实力比不了八爷。这也是雍正个人的为人处世所决定的。雍正是走的孤臣路线,满朝文武大臣中,他没有自己的党羽。他得力的手下只有十三爷、李卫、田文镜、年羹尧和张廷玉这几个。天下那么大,文武百官那么多?雍正短时间上哪去找什么多官员?所以哪怕他当了皇帝,还得靠八爷的人去维持朝局。这便是为什么雍正继位以后并没有对八爷下手的根本原因。
从雍正的角度来看,他实际上也没有非要把八爷处死而后快。毕竟权力这个东西,自古以来,权力原本就不是通过简单的除掉某个人来解决问题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增加自己的实力。所以雍正上台以后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培养自己的人,尽量扶持新生力量,来削弱八爷党的势力。所以他才会把科举考试看得那么重。为此,他甚至愿意替士子张灯,笼络人心。
假如八爷愿意放下以前的芥蒂,好好替雍正治理朝政,雍正是不会对他下手的。只可惜八爷愿意作最后一赌,弄出了八王逼宫,这就逼得雍正不得不对他动手了。
本文是2019年开年《雍正王朝剧评》第二期,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历史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
-----
网友解答:
-----
第198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
优秀的电视剧,往往是贴近现实的,而剧情背后却又表达着很多寓意的,在雍正王朝中老八是在雍正在位的最后一年才被摆平,其实是想要突出两点,一个在于雍正面对改革巨大阻力的不屈不挠,一个在于突出雍正的孝道。
接下来宋安之具体说说。
雍正王朝电视剧的主题是“改革”,那么围绕着改革肯定会衍生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那么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如何进行的艺术加工呢,我们可以从雍正王朝中最大的反派老八身上看出一二。
在正史上,老八在九子夺嫡时是老四最大的对手,他的八爷党不只是拥有三位阿哥支持,还有诸多朝廷大臣的支持。因此雍正继位后对其忌惮无比,却不得不通过命其总理事务和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等来稳住他,当然雍正如此做是为了拉拢人心,并非太过忌惮于老八的实力,所以等到雍正三年,老八便被雍正轻轻松松的摆平,到了雍正四年老八被圈禁,然后不明不白的“病重”而亡。
可见历史上老八是雍正四年就被雍正彻底摆平了,身为失败者甚至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到了雍正王朝中老八身为最大的反派男一号,摇身一变成为阻碍雍正新政的最大对手,并且与雍正的交锋持续到了雍正十三年,也就是雍正在位的最后一年,同时老八的八王议政,更是使本就病入膏肓的老十三更是雪上加霜,因此而病逝。
那么电视剧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呢,因为电视剧的主题是“改革”,那么按照电视剧的套路,自然要有一个强大的反派,然后再突出男主角雍正的更强大,还有为了新政的呕心沥血。其次就是为了突出雍正的孝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宋安之分两步来为大家分析。
首先说说老八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如果说雍正王朝中神机妙算,助雍正登上帝位的邬先生是全能bug的话。那么侠王老十三便是军方bug,在军方旧部遍天下,拥有深厚的影响力。那么老八便是政治上的bug,拥有势力庞大的八爷党支持。
我们大概捋捋老八的成长之路,首先老八在开局时,就是跟太子夺嫡的热门人选,当时老八靠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兄弟中老九、老十、老十四追随他。还有通过掌管户部的机会,大肆外借国库银两,来拉拢大臣,贤王之名,可谓是声名远播,所以还稳压太子一头。彼时老四还是默默无名的四贝勒,通过黄河发大水,需要赈灾之际,借机抄了老八的后方,查出户部存银不足五十万两,捅出来压了老八一头,然后再想出对策,并且下江南赈灾,才开始崭露头角,得到康熙的赏识,真正的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
在新立太子之际,老八的八爷党彻底暴露出实力,首先举荐老八的官员,以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为首,差不多大部分官员支持,甚至粘杆处的李三儿公子都举荐老八,搞的康熙头大,甚至惊讶的说道“
乖乖万众一心啊。
”
经过新立太子事件,老八被打压风波以后,面对康熙的亲自出手,八爷党并没有分崩离析,反而是依旧拥有很大实力。像军方就被八爷党渗透不少,
比如说老十四担任大将军王以后,身边的鄂伦岱和雅布齐两位将军,就是老八的人,负责监视老十四。不是老十四用一封假信离间了他们,恐怕老十四会被一直架空兵权。到了康熙驾崩前夕,老八更是掌控了丰台大营的兵权,不是老十三被老四放出来,力挽狂澜的杀死丰台提督成文运,恐怕老四能不能继位还真的悬。
通过这些剧情可以分析出,老八在军政两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都足以改变局势。
正因为老八拥有如此实力,所以雍正继位以后,为了拉拢他,封其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理王大臣。这时期老八实力依旧很大,通过老八、老九、老十一次私下饭局可以看出,雍正登基以后身为天子,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还有李卫为江苏巡抚,也是通过与老八交换而来的,同时任命了老八阵营的五个人分别为江苏布政使和广西按察使等要职,
也就是说任命两个省级巡抚,还是通过任命老八这边五个副省级官员换来的。
雍正施行新政以后,老八更是冷眼旁观,一直在背后煽动其他势力反对雍正。比如说洛敏案和科场舞弊案,想力保诺敏,从而使雍正失去威信。后来发现雍正难对付,就一直看着诸如清流还有读书人等势力反对雍正,趁机扩大负面影响。
老八还有另外阴冷的一面,那便是
一方面拉拢官员拉拢士绅阶层,以得官心者得天下;坐看反对新政的势力与雍正绞杀。一方面他以伯伦楼的八旗子弟为中心,控制舆论,造谣雍正篡位各种故事。
老八授意老九,而老九通过旗人中的“那大爷”,一直扩散着谣言。比如说年羹尧被赐死以后,旗人的蛐蛐都叫大将军,讽刺雍正。那大爷又散布雍正篡位的谣言。还有雍正下令旗人耕地,老九又想出损招通过那大爷教给旗人来反对。
最后老八见雍正得罪光了天下的读书人,舆论上雍正篡位谣言已经是扩散开来。认为时机成熟了,便在雍正十三年搞八王议政,妄图架空雍正。
从这些剧情来看,老八身为最大的反派人物,与雍正的斗争一直延续到雍正十三年,也就是雍正生命的最后一年,可谓是实力强大。这样是为了突出雍正为了改革这个目标,是一生之中都在奋斗着,都在与老八等反对势力征战着,衬托出雍正为了新政的呕心沥血。还可以凸显出老八实力强大,但雍正更胜一筹的强大。
还有就是凸显出雍正的孝道。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康熙临终前跟雍正佛珠时曾嘱咐道:
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
康熙临终之前,想必对于九子夺嫡很是无奈,因此不希望自己死后,几位儿子再争个你死我活,所以如此嘱咐到雍正。
到了八王议政时,隆科多反水,支持老八他们。雍正召隆科多以后,隆科多说过这么一段话:皇上,奴才只有一颗事主之心。想当初天命六年,太祖武皇帝曾率诸王对天共同焚香祈祷,说上下神祗,吾子孙辈者若有不善者,天可灭之,勿加以刑伤,以开杀戮之端。今儿个四位旗主王爷,奉旨前来共商旗务,说的对,皇上可纳之,说的不对,皇上可开导之,千万不可以做出有违太祖圣训的事来。历史上努尔哈赤因为赐死儿子杀了弟弟,所以的确留下过“嗣君不可杀兄弟”的交代,电视剧中隆科多以祖制反驳雍正也的确说得过去。当然毛病肯定有的,比如努尔哈赤的谥号在康熙继位后,又鳌拜将“武”字改为了“高”字,所以应该是太祖高皇帝。
八王议政失败以后,弘时丧心病狂的刺杀弘历,雍正因此痛下决心,赐死弘时。弘时在求情时说道八叔他们那样罪不可赦,皇阿玛不也没赐他们死吗?
雍正答道:
朕不杀你八叔他们,是因为你皇爷爷临终前留了话,再苦再难,朕也不敢违了他老人家的意愿。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雍正孝顺。他不杀老八他们,不是因为太祖的圣训,毕竟他的新政本来就改变了祖宗的成法。所以他说留下老八他们,只是因为父亲康熙的嘱咐,不得不说这方面突出雍正的孝道,还是极为高明的。
再看看八王议政,可以视为雍正的引蛇出洞的计谋。之前宋安之具体分析过,就不再具体说了,大家可以看看剧情,派老八与旗主王爷联络时,老十三表示担忧,而雍正的回答是
“让他去办,翻不了天。要是脓包迟早得挤了他。”
说明雍正早有算计。还有四个旗主王爷中的睿亲王表现,与老八商议时,就他不积极,八王议政朝会也没有跟着瞎起哄,看着其他人闹,
还诡异的微微一笑,并向雍正看去,雍正眼睛闭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又夸奖睿亲王,
可见睿亲王就是卧底。图里琛身为粘杆处的负责人,竟然连老八他们在京城的小动作看不出来,还说御林军被隆科多的人换防了,分明就是跟着雍正共同忽悠老八他们。具体分析,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翻我之前的分析或者私信我。
在八王议政中有个亮点,那就是如果说雍正是引蛇出洞,那么为何一直迟迟不收网呢。一是因为弘昼提醒,老十三临时离开重新掌握兵权去了,老十三的消失,不在雍正预料之中,所以有些投鼠忌器,一直追问老八他们。二是雍正故意一直示弱,就是想诱使老八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比如说雍正问老八:胤禩!你是铁了心自绝于朕自绝于列祖列宗吗?老八回答的很绝:皇上,是不是自绝于列祖列宗,黄泉路上自有验证!
可见雍正一直有意无意的使老八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这样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是对得起康熙的嘱咐了,毕竟康熙说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可是现在已经是万不得已了,所以雍正自问问心无愧了才要惩罚他们。由此可见,电视剧中突出雍正孝顺方面还真是煞费苦心。
历史上明明雍正四年就被彻底摆平的老八等人,到了电视剧中,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其实背后寓意还是很深的,既凸显出雍正面对新政困难的不屈不挠,还突出了这位皇帝的孝心。
能历经二十年考验,能一直经久不衰,能被誉为经典之作。雍正王朝电视剧远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不仅是贴近现实,背后对于人性的把握,也是恰到好处。这些人性分析,其实还真的适合今天的职场,大家觉得呢?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98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
网友解答:
-----
导读:应该说在《雍正王朝》剧中是一位难得的才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难得的是他待人接物方面滴水不漏,文采风流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这中间的拿捏是相当到位的。老八的自制力、交际能力、办事能力都是一流的,如果放在现在的商场上绝对是一方霸主。也正是他具备的这些能力让他的周围聚集了三位阿哥和半数以上的朝臣和督抚。当然我们不是对他歌功颂德,因为他的执政理念和心胸并不适合治理国家。这个从他拿西北传尔丹的六万大军做局谋取兵权就可看的出来,没有胸怀天下的悲天怜悯之心是老八的硬伤。有才无德的人如果坐镇天下的危害尤甚。
首先我们的承认八阿哥胤禩的为人处世的手腕和交际能力是相当的高,如果是他是社会上的普通人最擅长的工作可能是业务总监或者行政总监之类的职务。因为这两项能发挥他的特长,而且还肯定干的不错。再说办事能力也相当强,即使是做一般的皇子或者王爷都会大富大贵安享荣华。
但是他非要抢这个皇位,难么心怀天下的缺失就成了他的致命伤。从小处着眼老八是个人物,如果放到帝王的位置上后患无穷。这种人非常的执着,换个词儿说就是认死理。当雍正已经坐上皇位他还不死心,还妄想用手里的资源来做隐形的太上皇为所欲为。这还不是一次,NO 作 NO die ,终于被抄家发配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虽然剧情写的是到了最后一集,也就是雍正十三年老八才去世临死还写了一封信来气雍正。但是历史上,胤禩在雍正四年就拉倒了。本文还是按照剧情设计来写,如果不符合事实,请见谅。
老八的待人接物、交际能力,办事能力都是上上之选。所以才能团结一大批朝臣为自己所用。
历史上胤禩在17岁封爵为贝勒,是最年轻获得封爵的皇子。最先接受的差事是内务府总管,这个管理皇家的大事小情的绝对是考验办事人的能力。然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先不说胸怀天下的情怀和态度)周围团结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以及一大批的朝臣督抚。
先看老八待人接物能力
从剧中我们看几个例子和细节,就可以看出老八的能力和水平确实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一般初次接触的人感觉最深,很难拒绝老八的关心。日要初步有了好印象,接下来相处就容易的多了。
事例1: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前去江南筹款赈灾,胤禛的儿子弘时生病。作为太子党的首领太子都没有关注这件事,但是政敌和对手的老八就注意到了。他带着九阿哥和十阿哥守了一夜,亲眼看到弘时醒了安慰孩子“乖孩子,躺在床上哈好好养病。等你的病养好了,八叔带你到郊外放鹰去”。
回头就出来对太医说费心,然后递上一张千两的银票。你看这事情办得,既让四嫂看见知情知份还让太医非常感激。虽然太医为皇家办事是公事,但是让老八这么一客气您说如果以后老八在用得着这位太医会怎么样呢?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不是说是单纯做给四福晋看的,也许就是习惯性的办事方式。可见老八对这一套早就驾轻就熟了。
事例2:
雍正初年因为利益和忽悠雍正在雍正新钱上调整铜和铅的比例,这回造成国家财富的流失。户部主事孙嘉诚为此殴打上官,当面指责总理王大臣胤禩结果被雍正假意轰出宫去。
当老八出宫看到恩科的副主考清流李绂和孙嘉诚的时候,旁边的太监说孙嘉诚跟猪八戒似得。这下老八可恼了,狠狠的抽了太监一巴掌。
说:你混账,士可杀不可辱。孙嘉诚是朝廷命官,是是非非自有朝廷公断。轮得着你说三道四吗?
这话让清流著称的儒家子弟李绂听了心里怎么想,最起码是认为老八还是尊重读书人的。然后接下来就开始拉拢了:
“居来啊,你到京里当官了。城里柴米都贵,你又是读书人一汪清水似的。有什么困难,到我府上来。”
虽然李绂后面有三王爷,不吃老八这一套但是老八这话让初次见面的李绂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当然这是老八和李绂的第一次见面,可见老八的做事方式和手段是形成习惯的。
老八的办事能力
老八在他们那个小集团里属于魁首也是参谋。也就是说老八集团的谋略和计划基本都出自老八自己。比如宰白鹅张五哥顶罪案导致太子被废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够穿连环推举太子事件;康熙驾崩畅春园,提前安排成文运控制丰台大营阴谋武力夺嫡等等。虽然没有成功,但是那是由更厉害的邬思道衬托他的能力不彰。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老八居然能联络半数以上的朝臣督抚为自己说话,这已经很可怕了。
在雍正继位后,通过张廷璐的证词来蛊惑弘时参与新一轮的夺嫡;通过控制弘时联手隆科多,利用整顿旗务和四个铁帽子王爷搞武力逼宫的八王议政都统统出自他的手笔。虽然由于十三阿哥的偶然因素,事情没有成功但是老八的谋划组织能力不缺。
小结:
当然除了老八自己的能力外,联络这么多的朝臣督抚免不了有不上台面的利益交换。比如不断煽动他人甚至弘时参与进来,但是能做到这一步也很让人心惊了。这也是让雍正必须拿下老八的原因,费尽心思在最后才拿下老八。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
网友解答:
-----
早期太子党实力非常强大,太子胤礽是当年康熙四大辅臣之首索尼孙女,康熙揭发皇后唯一的儿子,可见太子早年的背景是非常强大的,结果到了康熙四十六年以后,索额图倒台,太子无能又失宠,太子党势力已经变的很弱,太子周围也就有刑部的黄体仁,肖国兴,步军统领托合齐,凌普,和师傅王善等人,而四爷和十三爷只是在治理国家层面上帮助太子,暗地人家是四爷党!也就是说除了太子,太子党的人官最大不过是刑部堂官和步军统领!
而八爷党呢,贤有八爷,钱有九爷,地位有十爷,人们只看到八爷胤禩的母亲是辛者库出身,地位很低,但没有看见八爷敵福晋的出身,安亲王最喜欢的孙女或是外孙女,安亲王乃努尔哈赤之孙,代善之子,满洲铁帽子王爷,可以说八爷背后有整个代善家族的影子,也就是说有满洲八旗里红旗和镶红旗的支持!
再有就是十爷是康熙早期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外甥,他的出身仅次于太子,可以说八爷背后还有遏必隆家族的支持!
最后就是上书房大臣,康熙舅舅佟国维的支持,要知道当年佟家和太子背后的索额图家是死敌,佟国维是绝对不希望看到太子登基当皇帝,所以佟半朝会大力支持八阿哥的。
再有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都说八阿哥最贤,而康熙长子大阿哥势失后也支持八阿哥,这样一来,八阿哥的背后即有上书房大臣,六部九卿的官员,还有满洲皇族王爷们的支持,实力是太子党无法比较的,远远超过康熙皇帝的想象!
想像看,上书房的两位大臣,满洲皇族的旗族王爷,六部的堂官,康熙的几位皇子,甚至还有康熙的哥哥,这些人随便拿出几位就碾压太子党,这也了几年太子和八爷两人自身实力的对比,八阿哥的贤可不是白来了,可见八爷本身很有能力。
而老八胤禩人缘好 ,其实根子还是出在康熙自己身上,这点除了正史,其实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里都有所表现。
其一,是康熙对儿子们能力的培养,使得每个儿子都上马能战,下马能书。胤禩就是诸位皇子中的佼佼者。连他的政敌雍正都不得不承认“允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其二,是康熙对太子胤礽的打压,造就了胤禩实力的逐渐壮大。胤禩身后除了由原来属于大阿哥背景的一帮”明党”,后续又结交了“佟半朝”的“佟党”;除了朝臣外,还有郭络罗氏家族、钮钴禄氏家族、甚至连博尔济吉特氏都押宝了胤禩。
-----
网友解答:
-----
四爷胤禛初露锋芒,则没什么实力,一直到后来一路开挂,像横空出世一般,成为九五之尊,让所谓一手遮天的“八爷党”措手不及,一对相爱相杀的一生之敌,当胤禩最终的挫败而离开人世时,雍正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尽头。
《雍正王朝》中,自从下江南赈灾,胤禛和胤禩就开始明里暗里互相攻击了。雍正登基后,八阿哥胤禩作为朝野中势力最大的皇子,所以八爷也并没有就此摆手,便开始动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不断制造麻烦,最终搞“八王议政”,看似雍正取胜,实则两败俱伤。
雍正十三年,老八临死还留一封信气雍正。历史上,胤禩在雍正四年就已经离开了,安排胤禩晚死九年,可能是剧情大体展现。那么老八胤禩的实力有多大?
财务的能力
雍正登基后,为了稳固皇位,采取用八爷胤禩的“贤王”,替他“孤君”稳住朝野上下百官大臣。不仅没有打压八爷党,还加封八爷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王大臣。
铸币还交给胤禩廉亲王来负责,铸币这个事也是通例。雍正登基,肯定要铸雍正通宝,换新币那是必然的。
在铸币问题上,八爷胤禩按铜六铅四铸出了雍正通宝样币,拿给雍正一看,雍正很满意,还表扬了廉亲王。这时候就冒出来一个孙嘉诚直接说粉饰太平,是造成民间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动荡。
孙嘉诚反对新币雍正通宝的铜铅比列,递个折子让阿灵阿转呈给雍正,阿灵阿是八爷的心腹,对八爷不利的,他肯定不会理会孙嘉诚。再说孙嘉诚一个小小的六品官,阿灵阿是户部大司徒主管,还是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儿子,一个位高权重后台硬的满人,他肯定不把孙嘉诚放在眼里。
孙嘉诚也是直楞的那种,啥都不怕,结果两人打起来了,还打到雍正面前,直接问雍正,新币是为了民间流通方便,还是粉饰太平?还说银贵钱贱,原来康熙朝的通宝,铜铅各半,一半银子管价2000铜钱,老百姓手里没有银子,平时用的是铜钱,到了交租的时候就得按官价,交2000铜钱抵一两银子。
当地官员收了铜钱,就会把铜钱卖到黑市,黑市一两银子800铜钱,2000铜钱就能买2两半银子,一两交国家,一两半就是自己的了。
黑市收了800个铜钱,熔制成铜器,卖掉比一两贵,有利可图。这就是为什么八爷廉亲王会按铜六铅四铸制通宝了,到黑市重铸,民间就更没有流通的了。
如果按孙嘉诚建议铜四铅六,黑市就不会重铸,没有利润可图,民间就有更多的铜钱便于流通,百姓交税压力也会小,对于收税的官员中饱私囊就变少了。
八爷就是看到官府与黑市交接的一整条线,才使出这手段的。而财路最受益的是谁?肯定是那些富有的奸商,那么老九胤禟就是其中的一个“奸商”,朝廷的“钱袋”都是江南那边,江南地区就是老九胤禟敛财的地盘,能接触这档“富出油水”的生意,都是一些富有奸商和贪官污吏。
孙嘉诚说的是忠言逆耳,雍正就问八爷,你铸的新币,这种情况考虑了吗?八爷就往新朝新气象上引,铜多新币好看,这是关于朝廷的体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为朝廷和你挣面子,宣扬新朝新气象。
所以说这铸币的比例铜六铅四比康熙朝的铸币铜铅各半还要有利可图,朝廷的巨额财政收入就这样不断的落入老九胤禟这个“奸商”的囊中,可想而知,八爷的财政有多富有了,要不在雍正抄家的时候,他身上还藏着巨额财产。
老九就是“八爷党”的“财神爷”,靠着老九收上来的钱,来大肆笼络人心。八爷有财力人力,才让八爷胤禩有恃无恐的跟雍正相抗衡,继续“争斗”。
广结善缘,赢得人脉资源
不光是有兄弟九爷胤禟、十爷胤䄉、十四爷胤禵支持,还有众多朝臣支持,这就需要笼络人心了,所以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团,并且不断地拉拢朝中大臣,这点老八做的非常完美。
老八善于笼络人心,又素有“八贤王”美誉,自身的能力很强,朝臣都很看好他,居然能联络半数朝臣督抚为自己说话,几乎一半的朝廷大臣都拉到了自己的阵营,实力强悍,朝中势力更庞大,老八这实力简直无可匹敌啊!
八爷更在乎广结善缘,就在四爷胤禛和十三爷胤祥去江南筹款赈灾,胤禛的儿子弘时生病,老八他们还守弘时一夜,安慰弘时:“好好躺着,等病好了,八叔带你到郊外放鹰去”。
而且还客气对太医说费心了,然后给一张千两的银票太医,老八这事办得知情知份,而且还让太医非常感激。老八这么一客气,赢得“贤王”美名,倘若下次用得着这位太医的时候,会怎么样?这就是他一向办事方式,可见老八驾轻就熟这一套了。
在雍正皇帝继位初期,在诺敏和张廷璐事件后,胤禩暗中串联官员上书力保他们,直接打雍正的脸。而年羹尧和后来的田文镜,被清流和文官御史联名弹劾,让事态朝着雍正不利于的方向发展,这也是胤禩鼓动的手段。
并通过张廷璐的不利证词,进行蛊惑弘时参与新一轮的夺嫡,与隆科多利益达成共识 ,利用整顿旗务和四个铁帽子王爷搞“八王议政”,这些都出自他的手笔。虽然最后落败,但是老八的谋划组织能力不缺。
军事方面也有厉害人物支撑
富宁安在当时就是八爷外部后盾,而年羹尧虽然是抚远大将军,负责节制各路兵马,但毕竟是富宁安的军马,若不听号令,年羹尧这大将军就是光杆子司令,想动他没那么容易。富宁安不仅手握八万兵马,而且还是八旗军马,可想而知了。
八旗军马相比于绿营兵,富宁安是嫡系部队,都是自己的亲信军马,装备和素质绝对更胜一筹,所以富宁安的一言一行一定会影响整个西宁大军的动向。
只要富宁安兵权掌控,对八爷党就有利,倘若富宁安与年羹尧抗衡,年羹尧此行未果,想必十四爷胤禵重新出山的可能性也并非全然没有,毕竟此刻的雍正根基尚不稳定。
所以于公于私,富宁安都是雍正一方需要铲除的,无论是年羹尧还是雍正,都在等待着富宁安犯错误,如果富宁安犯错误或者兵败,不仅代表着自己的陨落,更是代表着背后八爷党的势力被打击,这是雍正真正想要的结果。
正当富宁安兵败后,年羹尧根本不会给他辩解的机会,因此直接当场射杀,如果给了富宁安军法处置的机会,对年羹尧和雍正都不利,无疑是给了八爷一派机会,换言之富宁安不能活着离开。
更何况,十四爷精通西北军务,万一从中发现玄机,最后来倒打一耙,那就不好收场。因此,富宁安只能够成了年羹尧立威的靶子,不可能留机会军法处置,想必雍正都不会希冀如此。
等到雍正收拾完富宁安,十四爷胤禵被下军权,八爷没有军事方面支撑,年羹尧大捷归来,雍正便逐渐削弱八爷党势力,之后八爷就被圈禁而终了,雍正也就此伏案。
结语
康熙众多皇子中,胤禩与雍正能够死磕到最后,不得不说,老八的实力和能力都很强。但在夺嫡之争输了就是输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道理老八始终悟不明白。而好争执拗的性格却又给他一次血的教训,最终落得死得不明不白。可以说,老八胤禩这一辈子就败在一个“争”字上面。而雍正提着一口气整倒八爷,也随八爷而去了。
—END—
-----
网友解答:
-----
人有点像车,有的车有防撞装置,有的车就没有。车与车之间,它还不一样,比如说吨位。
有的人身体强壮,遇上肺炎也能扛过去,但有的人弱不禁风,遇上感冒也要卧床不起;有的人实力强大,能经受住惊涛骇浪,比如《雍正王朝》中的胤禩,面对康熙和雍正的多次打压,依旧能够屹立不倒。剧中的胤禩,其强大的实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何雍正到了晚年才能将其清除?
“八爷党”树大根深,门人遍布天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康熙年间,胤禩就是朝廷的“扛把子”。他这个人,假仁假义,务虚不务实,擅长笼络人心。胤禛下江南赈灾时,胤禩的实力也逐渐开始展露。两个钦差坐镇扬州,胤禩在京城遥控指挥,江南的官吏在这种情况下,居然站队胤禩。胤禛在江南遇见的阻力越大,就说明胤禩在此处的影响力越强,强大到年羹尧这样的人都觉得看不到希望,要赶紧离开。在京城就更不用说了,众臣工都唯胤禩马首是瞻。
正是因为公关做得好,胤禩的名头也越来越响,成了大家公认的“八贤王”。这块招牌,为胤禩赋能,又会为他吸引大量会员。因此,在议举新太子时,胤禩得到了绝大多数的选票,力量强大到连康熙都要亲自出手。
在胤禩长年累月的经营下,逐渐形成以他为党魁,以九爷、十爷为两翼的八爷党,该组织成员分布朝野内外,势力庞大,连胤禵也时不时参与其中。
到了雍正朝,雍正为了稳住胤禩,也不得不赐其高官厚禄,还将户部交给他管理。胤禩丝毫没有退却,反而积极扩充实力。“科场舞弊案”与“诺敏案”爆发时,胤禩想要保两个当事人,仅仅一句话,奏折就像雪片一样。雍正要安排田文镜与李卫为巡抚,还要对胤禩让步,给它五个官员名额。此外,胤禩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关内,连关外的铁帽子王也听他的,甚至蒙古亲王在他的笼络之下也愿意为他背书。
面对“八爷党”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雍正肯定一时半会也搞不定,如果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强行拔掉胤禩,难免给人留下口实,而且胤禩的门人也会反弹。因此,雍正只能一步一步削弱八爷党,剪除其羽毛,最后引蛇出洞。
胤禩有财,财可通神
钱是个好东西,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难倒英雄汉。胤禩拥有足够的财富,可以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那他的巨额财富,又是来自何处?
一、他长期把持户部,所有钱财支出的审批都要经他之手。有审批权,就会有人来求他,回扣也就出来了。在康熙朝,胤禩还会慷户部人之慨,为自己谋私,他将整个国库的银子贷给官员,这都是免利息的贷款,当中抽成肯定少不了。雍正继位后,铸造铜钱、筹措西北粮饷都要依靠胤禩,这是变相的给他贪的机会。
二、江南士绅、商人都听胤禩号召,每年给他的孝敬银子就有上百万两。控制了这些人,也就控制住了盐。盐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即使卖高价,也完全不愁销路。这种垄断经营的生意,可以为胤禩一伙人带来巨额利润。
三、自家的产业。从整部剧情来看,胤禩不仅是王爷,也是商人,产业涉及面还比较广泛,比如京城的伯伦楼,集酒店、餐饮、娱乐于一体,是一个多功能活动中心,来此消费的大多都是中产以上水平。还有万永当铺,这是当时的金融产业,里面的东西价值连城。除此之外,胤禩手里的田土、房屋不会少,每年的租金也不菲。
只要胤禩不倒,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向他家。他的财富,再加上胤禟的财富,就是朝廷之外的另一个金融中心。
秋媚说:任何人,控制了一家公司的财权、人事权以及关键岗位,就能在公司占据半壁江山。胤禩是雍正的竞争者,还能成为清朝的总理王大臣,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但他并非“百毒不侵”,缺少兵权成了他的致命“硬伤”,最后也因此功亏一篑。
-----
网友解答:
-----
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里面,老八的实力是十分庞大的,遍布朝野甚至大内,可以说雍正后半辈子几乎是一直在跟老八战斗。
在康熙没死之前,老八的势力就很膨胀了,那时候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朝臣避之不及。反倒是老八是最被看好的一位,无数的人都来投奔讨好,举荐新太子的人选老八得到的票数也是最多。老四呢,只有一个光棍老十三跟随,外放的一个奴才年羹尧还是跟八爷党妥协才换来的。
康熙死了之后,老四上位,但是满朝文武几乎都不是他的人。朝堂上:文官能用的也就是张廷玉苟延残喘,武将是隆科多后来还他娘的反水了。地方官:羹尧骄横跋扈,李卫地痞流氓,田文静愣头青,孙嘉诚二杆子,没有一个顺眼的。其他的官员几乎都是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这里面主要的就是八爷党。对雍正来说,明知道他们消极怠工,也一点办法没有,又不能全部杀光。最后只能临时抱佛脚,开几场考试,找一些优秀年轻人来使唤。
反观老八,在雍正登基之后给他搞得几件事情,件件都打老四的脸,件件都让老四难堪。山西诺敏案,让老四把自己说出的话又吞了回去;科考案子,让张廷玉的弟弟被砍了脑袋;朝堂逼宫,差点把他烩了,并且让老十三病症加重提前领盒饭;最最高明的一次,拉弘时下水,让他们父子相残。
最后老八被抄家的时候,与弘时私下密谈,给了他一份名单,都是未被查出来的八爷党,满满一张纸!用老八的话说“一二品的大员已经不多了”,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了,还有八爷党的人占据一二品的位置,隐藏的太深了。并且,老八利用这个拉拢住了弘时,保住了藏在身上的几千万两的银票!最终因为这个,让弘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走向了末路。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的雍正,在其登基之初便开始对其那些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们的清算与报复,而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的这些曾经的征地们,特别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成员,直到“逼宫事件”的发生,才最终为雍正所惩治,而这也已经到了雍正在位的最后一年。
事实上,并不是雍正不想着处理自己的这些反对者们,只不过在这期间,雍正要面对着三道厚重的“枷锁”,使其不能贸然下手。于是,尽管最终雍正还是对胤禩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惩治,可这同样对其本身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最终的结局也就此变为了“两败俱伤”。
雍正面临的第一道“枷锁”,便是康熙皇帝的遗命。
“夺嫡之夜”,弥留之际的康熙皇帝将雍正召唤到自己的身边,他将自己准备传位给雍正的想法对其进行告知的同时,也送上了自己的希望与嘱托,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那句:
“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
所谓“之子莫如父”,康熙之所以如此交代,还是因为对于眼前自己的这位接班人,他并不放心,因为在雍正的身上,性格上的优点与缺陷都是非常明显的。
“朕把这重担交给你,就是深知你做事刚毅,久经历练,处处能以国计民生为念,以社稷江山为重。朕相信你能狂补朕的过失,刷新吏治,纠正时弊。”
“朕唯一不放心的是你处事过于急躁,待人有失宽容。”
而实际上,雍正的“处事急躁,待人有失宽容”,在此前的一系列事件中,表现的是非常的明显。
就在雍正江南筹款赈灾的时候,尽管他顺利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帮助康熙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是江南地区的官场也因为他的到来产生了“地震”般的动荡。雍正一本奏折,将几十位不作为的官员进行了弹劾,尽管这些人确实有错,但是雍正的处罚也太过于激进,使得朝堂之上对此也是颇有微词。
而在此后“追比户部欠款”的事件中,雍正同样犯了“急躁”、“狭隘”的错误,引得康熙都批评其为“自诩为聪明”。
可以说,按照雍正“嫉恶如仇”的性格,在其底下当差本就要承担着非常高的风险,更不用说这些曾经给雍正制造过麻烦的政敌兄弟了。
于是,康熙给雍正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为的就是让雍正能够念在骨肉亲情之上手下留情,不至于康熙“死不瞑目”,毕竟此时的康熙实在是不想再看到兄弟阋墙的一幕了。
只不过,康熙也给雍正留下了一些余地,那就是“不到万不得已”,而这个度也是交由雍正自己来把握,至于康熙只能寄希望于雍正念及自己的这份用心良苦,不要再做出过于“急躁”以及“有失宽容”的事情来了。
雍正面临的第二道“枷锁”,就是“八爷党”的朝堂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
关于这一点,在“百官举荐新太子”的剧情之中,最能够清晰的进行展现。
“一废皇太子”之后,康熙下旨要朝堂上的官员们推举“新太子”的人选。而就在此时,朝中绝大多数的官员,都选择支持八阿哥胤禩,这无疑充分说明了胤禩在朝堂上的声望与影响力,对于此康熙皇帝本人都产生了强烈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回过头来再看看雍正,相对于八阿哥胤禩,他只能用势单力薄来形容。
朝堂上,除了与自己关系交好的十三阿哥胤祥外,也就只有张廷玉、马齐、隆科多这几位上书房的大臣,而他们都是康熙留给雍正的,尽管对于雍正也保持了一份忠心,但更多的还是看在康熙的“面子”上。至于地方官员,真正能算作雍正自己势力范围的也就只有年羹尧、李卫和田文镜了。
于是,在雍正登基的时候,他只能任用自己的政敌八阿哥胤禩出任总理王大臣,进而将其放在了百官之首的位置。雍正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积极的安抚、拉拢胤禩等人,以暂时性的将其稳住,使得政权能够完成顺利交接;另一方面,便是对于胤禩的“妥协”,雍正更加看重的无疑是胤禩背后的支持势力,如果少了这些人,几乎所有的政务都将变得难以实施与推进。
当然,这样的情况可以说也是持续了很长时间,雍正一直是处于与其进行协商与妥协的状态,以至于双方甚至出现了地方官员任用时的“交换”现象出现,而这对于雍正来说,更多的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所以,在自己的势力没有得到完全培养与扶植的前提下,贸然动胤禩等人,无异于将朝局推向停滞状态,这对于雍正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雍正面临的第三道“枷锁”,便是没有理由与借口,缺乏“合法性”的支撑。
既然康熙给雍正留下的遗言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伤害他们”,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雍正还是可以对于八阿哥胤禩等人下手的。
然而,自从雍正登基之后,胤禩等人则彻底转为了“地下活动”,尽管雍正先后在孙嘉诚告发年羹尧、惩治年羹尧、“科甲朋党案”等事件中,安排十三阿哥胤祥明察暗访,以找寻“八爷党”煽乱朝纲的证据,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可以说,尽管雍正是非常想要对其施以惩治的,但是雍正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与把柄。
而之所以如此,实际上也与“八爷党”一众皇子,特别是八阿哥胤禩本人转变了与雍正的对抗方式密切相关。
首先,“八爷党”一改此前的行事风格,选择了“遵章守纪”。
仅有的一次在公开场合与雍正唱反调,就是在雍正破格录用刘墨林的时候,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在伯伦楼喝茶言欢,并且让戏子当街高唱。可很快就被前来的八阿哥胤禩所喝止,在这之后,“八爷党”也就此变得沉默,在大庭广众之下几乎再也没有了其他任何的张扬行为,这也使得雍正对其一干人等是无从下手。
其次,胤禩不再让朝臣迎合于他,而是选择了主动迎合朝臣。
年羹尧回京,胤禩在朝阳门外组织“百官跪迎”,从而让朝臣对于年羹尧的骄横跋扈产生不满。而在年羹尧擅杀孙嘉诚之后,胤禩又成为第一个前来吊唁的军机大臣与上书房大臣,就此重新树立了其在百官心中的形象。
如果说在此之前,胤禩是将自己的意志施加以百官的话,这个时候的胤禩则是顺应百官的声音,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换句话说,他无疑是在充分利用官员与雍正的矛盾,进而使出一手“借刀杀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击雍正。
再次,就是扶保雍正的儿子弘时作为自己的代言人。
胤禩与弘时之间,可以说就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弘时通过胤禩,扩充自己的实力,使其获得了能够与弘历分庭对抗、争夺皇位的资本,而胤禩则是将弘时培养为自己的“傀儡”与利益代言人,借由弘时与雍正的父子感情,来隐藏自己的动机,进而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以及整个“八爷党”集团,尽管时刻处于“危局”之中,但是却通过其低调的行事以及改换对抗雍正的方式方法,使得雍正虽然是一直想要对其进行动手,却苦于没有理由与借口。
终于,“逼宫事件”让雍正彻底摆脱了所有的“枷锁”。
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以弘时为内应,对内联合和隆科多,对外又获得了关外四位“铁帽子王”的支持,就此打着恢复“八王议政”祖制的旗号,向雍正发动了“逼宫行动”,妄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雍正退位,进而将雍正此前所实施的新政就此全部废黜。
所谓“否极泰来”,尽管这次的“逼宫行动”对于雍正来说是凶险万分,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此让雍正摆脱了此前的三道枷锁,从而可以让雍正对胤禩等人动手了。
一来,胤禩发动“逼供行动”,是明目张胆的谋逆夺权,并且联合了隆科多与关外的“铁帽子王”,更坐实了“兵谏”的事实。而这种试图推翻雍正皇权的行为,完全够得上此前康熙“万不得已”的要求,让雍正可以以此进行清算。
二来,尽管朝堂上的绝大多数官员,对于雍正的新政并不满意,进而对于胤禩的“逼宫”选择了沉默,然而,张廷玉的一番言论,就此扭转了朝堂上的舆论导向,在加上十三阿哥胤祥的及时带兵出现,压制了朝堂对于胤禩的支持声音,而这也使得胤禩等人彻底被孤立。
三来,“逼宫行动”已经给了雍正最好的理由进而借口,再加上弘时为了自保,对于胤禩等人进行了反戈一击,也使得雍正彻底占据了“合法性”的优势,进而有了充分的理由与借口对其进行打压和报复。
至此,“八爷党”的势力就此覆亡了。
-----
网友解答:
-----
老八爱新觉罗·胤禩有人格魅力,太得人心,威望太高,所以开始雍正投鼠忌器不想动他。
通常情况下,被立为太子的皇子都是最幸运的 ,但也不尽然。
如果你给康熙当了太子,绝对是难成正果的,因为康熙太精明了,考核太严格,怎么做都不对。
隐忍吧,说你没有魄力;精明强干吧,说你有野心;人缘不好,说你不会团结人;口碑好了,又说你结党营私。
总之,能让康熙认可比登天还难,不把你折腾死不罢休。
二阿哥胤礽在2岁时不幸被为皇太子,等了将近30年没有熬出头,等来了,康熙将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废黜的圣旨。
一年之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胤礽又柳暗花明,被再次立为太子。
可是三年之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他老人家再次变卦,胤礽被废,跌入万丈深渊。
遇到反复无常的父皇,不被折腾死就是走运。
无论如何,是康熙废太子,让诸位皇子看到了一线希望,拉开了太子争夺战大幕。
那么,八阿哥实力到底有多大?
八阿哥名叫胤禩(也叫允禩),是康熙的第八个儿子。
胤禩精明能干,刚开始备受康熙器重,在他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命其管理广善库,主管重建东岳庙工程,署理内大臣、内务府总管等。
客观地说,老八胤禩文武双全,满腹韬略。
康熙曾评价他说:“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雍正即位后,也说自己的才干雍正甚至承认自己的才也只是“能与相当”。
最难得的是他没有皇子架子,平易近人,有亲和力。
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在夺嫡队伍中,老四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的团队最给力。
他在朝中有隆科多,掌握京师警卫武力;;朝外有川陕总督年羹尧,牢牢掌握着枪杆子,所以才会在皇位争夺战中笑到最后。
不过,八阿哥胤禩的团队也不弱,阵容最强大。
九子夺嫡,太子被废,剩下七个皇子,除了争夺者老四和老八,再除了三皇子胤祉后来退出争夺,非常低调,不左不右;就剩下四个皇子,老八阵营里就有三个;他们是: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与四皇子胤禛同母)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
老八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拥护,就是他会团结人,在朝中威望很高,受大家拥护。
高到什么程度,除了雍正同父同母弟弟十四皇子胤禛站到老八的阵营;雍正即位后,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时 都站到了老八一边。
在胜负未定的时候,有人巴结老八很好解释,大家想政治投机。
在老八失势,受康熙打压的时候,还有人为他说话,足见他的威望多么高,影响多么大。
当内务大臣因为受太子牵连受处分时,老八为他说说情触怒凌普康熙,康熙对大臣们说:“谁再在我目前说允禩(老八)是个好人,我就杀了他!”——“如有人誉允禩,必杀无赦!”
第二天康熙又召开会议,公布了老爸的罪行,打算严惩。
这时候叫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九阿哥允禟和十四阿哥允禵,迎着康熙拔出的刀,抱着康熙的腿,奋不顾身营救老八。
如果说皇子们为老八说话没有太大风险的话,大臣们在那个时候跟他站在一起就更难得了。
不久,当康熙跟大臣商量太子人选的时候,上阿灵阿等大臣还是表示老八允禩是太子的最佳人选,把康熙气得发疯,但又不好发作。
只好说:“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意思是说,推荐谁都可以,就是不能让老八当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康熙再次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大学士马齐还是推荐老八。
康熙是个独断专行的人,见大家都跟说八爷好,就觉得都在跟自己作对,因此暴跳如雷,下令将胤禩圈禁起来,以泄心头之愤。
未受封爵的成年皇子只有已遭囚禁的皇长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与大失圣心的胤禩了。
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中心目中,依旧是最有才,威望最高的。康熙帝最得力的助手大学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由衷地感叹说:“目下诸王,八王最贤”。
正是老八的影响太大,威望太高了,雍正即位后政权尚不巩固,需要安定团结,收买人心;所以并没有对老八胤禩下手,怕失去人心。他知道自己对老八客气了,拥护老八的人也会拥护自己。
雍正三年,自己的地位渐渐巩固,雍正就迫不及待对老八动手了。
胤禩被雍正查出一大堆罪名,被囚禁起来,在宗室中被除名,而且还被改名为:阿其那(满文:猪狗),九月初八日,老八气病交加、一命呜呼。
与此同时,雍正也对老八的盟友下手,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也被株连,革爵的革爵,圈禁的圈禁。
综上所述,老八错就错在他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太得人心,风头盖过父皇康熙,才备受排挤,下场可悲。
-----
网友解答:
-----
真实历史上的老八胤禩没多久就被雍正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但我们现在谈的是电视剧《雍正王朝》,所以我就根据剧情来谈谈老八胤禩到底有多大的实力。
在《雍正王朝》中,胤禩本人实力很强。太子第一次被废后,康熙令中央地方的高级官员上折选拔新太子,几乎满朝文武都选了胤禩,可见其实力之强,就连康熙都为之一惊。后来选举大将军王、死鹰事件,康熙都猜到是胤禩捣的鬼,但他只能隐忍,不动声色,保持朝局的稳定,并秘密部署,为新君铺路。
可想而知,连玩了一辈子权术的康熙都颇为忌惮的人,其实力到底有多强了。更何况,胤禩还有“小诸葛”老九胤禟的支持。剧中黄河发大水,胤禛和胤祥前去筹款赈灾,却没想到扬州竟然是老九的地盘,他的门人任伯安在扬州任要职,替他疯狂敛财。想来,这也只是胤禟势力的冰山一角。
雍正继位以后,由于忌惮胤禩的势力,封其为总理王大臣,可见其势力之大。后来雍正无论从事什么新政,胤禩总是阴为绊阻,可雍正总是抓不住他结党的证据,只好忍气吞声。成立军机处时,本来不想把胤禩算在内,想了一下也只好把他算在里面了。八王议政时,几乎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站在胤禩一边,更别说还有京外两营及九门提督隆科多的支持,你说他实力大不大?
不过,胤禩终究还是输了,但即便是输,他也算赢得了天下人的同情,还搞得雍正身后骂名滚滚来,真是个厉害角色。
------------------
推荐阅读:
钢筋报价2700一吨,施工过程中涨到4800了,可以要求补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