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何处?放在当代应该如何理解?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何处?放在当代应该如何理解?
-----
网友解答:
-----
感谢邀请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这句话本身出自玄奘翻译的《心经》,这里重点是玄奘翻译的,因为《心经》的版本有很多,很多人都翻译过《心经》,但现在最流行的版本就是玄奘翻译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成了佛经里最为人熟悉的一句话。
《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言简意赅,义理非常丰富。它把无著大师的一百法,弥勒菩萨的六百六十法,甚至释迦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统统包括在内了。真可谓“芥子纳须弥”呵!这就是说,《心经》所说的五蕴就能够统摄八万四千法门。仅色蕴所说的十一个色法,就这么完备、这么广阔。我们人呢,对于色法执着得很深,因为它有相可见,又可见又可对,故而把它提到最前面来讨论,让我们提高警觉,清醒深彻地觉悟到,色相与真空本来就没有两样。
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真理是由妙慧觉照而来的,观自在菩萨所修的甚深般若法,就是彻底的妙智慧。这个妙智慧即真如无为法,比喻为镜光。假若我们以镜光、影子作比喻的话,那么,九十四个色法和心法就是影子,六个无为法就是镜光。“六种无为”是: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受想灭无为、真如无为,其中的真如无为就是涅槃。无为妙智能够觉照,观见五蕴的发起,进而将其照空,故能够“照见五蕴皆空”。
假如我们不修行,怎么能够了然于真如实相,而不迷于妄识呢?舍离了妙智,就不能照空色蕴,更不能由此产生“度一切苦厄”的效果。色蕴看起来不容易破,因为有十一个之多。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破,只要知道一切本来是空无所有,而不去计度分别,不妄生议论,不胡思乱想,那么,虽有色也是无住的妙色,即“妙有真空”,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翻译成白话文:物质世界的色本来就是与空是一样的,那是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与任何物质形式也是一样的。其它四蕴也可以这样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这里“色”是假有——因缘和合而有,这里“空”谓之不真——不是真空,不能有断常之见,认为“色”就是有,“空”就是什么也没有。《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着,第一真谛也。
用现代科学打个比方,色即是物质,所有物质都是有分子,原子,电子,夸克组成,超弦理论认为弦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动激发态。也可以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超弦组成,但超弦不是物质,只是一种波动。超弦不是物质不能说是没有,“空”也是这个意思,所有物质本性是“空”,也不能把空说成没有,佛学名词谓之“不真”。
“色不异空”,物质本性是空的,色和空是一样的。“空不异色”,世间物质都是由空组成,空和色也是一样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当代人如何理解这句话,至少你的明白这句话在说什么,才能有自己理解。《心经》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智慧,所以说的是最高真理。色指的是一切物质形式,包括人,动物,山河大地等等一切,你能看到的一切都叫色。但这些在佛教看来都是空,不仅这些是空,连五蕴全都是空,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所以说五蕴皆空。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五蕴皆空简单说就是佛教诸行无常这条根本原则下推倒出来的结果。
现代人理解这句话,大多数理解为美色,这样虽然不对,但也不能算全错,也算是对美色的另一种看法,如果不是佛教徒念诵一下心经里的这句话,至少会在智慧上多一点开悟,对于普通人也不能要求太高。
-----
网友解答:
-----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话出自《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里的“
色”就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
,“
空”指的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真相
,既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质的,所有一切存在,它们的真相,类似我们平时理解的“空”,但也仅仅是类似,而不是真的就是我们认为的那个空无所有的“空”。
一切存在的真相——空
我们平时对
“空”的定义,大概可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是
“灭后空”
,这个是与“有”相对的一个概念,一个东西刚才还在,但现在它坏掉了,消失了,那么
相对刚才那个“有”而言,现在就是“空”
了。
比如一块冰融化了,火灭了,刚才房间有人,现在都出去了,病好了,钱花光了等等,这些都属于“灭后空”,这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空”。
另外一种情况
,是我们以目前所拥有的手段,
无法感知到的存在状态
,无法感知到,对我们而言,也相当于是空,比如分子、原子、病毒、细菌、细胞等等,这些东西在发明显微镜以前,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在那个时候,这些东西对我们而言,就相当于是“空”。
之所以举这些例子,是因为
虽然当时我们认为是“空”,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它们原来是“有”
,只是我们当时无法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而已,这样我们就可以以此类推,这个世界上,肯定
还有很多我们无法感知到,但又决不能轻易否定的存在
,虽然我们仍然可以暂时叫它们为“空”,但我们清楚的知道,这些所谓的“空”,并不是真的不存在。
色与空的关系
“色不异空”
,这是说同一种物质,它的本身可以
以多种形式存在
,我们只可以感知到它的一部分存在形式,但在这些存在形式之中,
只有一种是它的真相
,但恰恰是这种真正的存在形式,我们是无法感知到的,所以它
符合上面的第二种“空”的概念
,即我们无法感知的
不空之“空”
。
“空不异色”
,意思是说正是这种我们无法感知到的真实的存在形式,通过表面的不断演变,才出现了一些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形式,从而捕捉到了它的存在。
“色即是空”
,但是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这些
暂时的、表面化
的存在形式,和那个我们不智能感知到的那个
真正的存在形式
,并
不是两个,而是一个
,只是这些不同的存在形式,我们只有一部分能感知到,虽然现在能感知到,但它们终究还是
要回到那个真正的存在形式
的。
“空即是色”
,这是讲那个我们感知不到的真正的存在形式,它也是
不断变化
的,
终究也是要演变成一些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形式
,但演变归演变,它终究还是它,演变的只是表面形式,内在的真相从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举例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上面的内容,比如
天上的云彩
,有个成语叫“
白云苍狗
”,这是说天上的白云
变化无常
,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有时候象一只狗,我们可能会说“
看,天上有只狗。
”这就是我们的认知习惯。
我们习惯
从表面上认知事物
,虽然我们知道那是云彩,但因为它表面上看起来象只狗,所以我们就会忽略了它是云彩这个真相,会直观的把它称为“狗”,如果一会它又变的象一匹马,我们也会说“
天上有匹马
”等等。
但不管这片云象什么,都只是
暂时的存在形式
,它是云彩这个
事实不会变
,而云彩又是由水汽构成的,这个
本质更不会变
。明白了这个,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话的含义了。
总之
一切都是我们的
认知能力在变化
,而我们所认知的对象,它的
本质不会变
,而且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说法,
这世间的一切,真相只有一个
,所有的一切,包括
能认知的我们,以及我们所认知的对象,统统都是一体的
,这世间从本质上讲,原本
没有彼此之分
。
这就象是大海一样,本来是平静如镜,整个大海都是一体的,但由于
海上起了风,吹起了浪,所以大海才起了种种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就分出了彼此,分出了你、我、他,但等我们真正的觉悟以后,看到了这一切的真相,就会重新
尘归尘,土归土,所有的一切又会回归到最初的平静
。
-----
网友解答:
-----
佛教中的\"色空\"理论最初是出自唐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文言曰: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依《心经》所述,若修行者依般若智慧入禅定至极深层次时,便能体验到宇宙实相就是空相,此空相不仅是五蕴皆空,而且佛教教理、佛教智慧也空。我们在生活中常说四大皆空,可见佛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佛教传入中国,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被本土化,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勿庸置疑,\"色空观\"的思想内涵、审美意识、形式法无不体现着生活中和的精神与内涵。
这种影响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它的佛教色彩淡化,成为一种能够指导人生活的哲学。在佛教理论中,凡有形的东西称为\"色\",看不到的非物质皆为\"空\",生活中也是如此。在生活中色和空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存在于书本上,而是真实的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本来是一体,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通俗点来说,
\"色\"即是我们有色界中见到的一切物质,佛理将此称之为\"色蕴\"。我们都置身于一个纷乱复杂的声色时代,这里的声色指的就是物质包括名利的诱惑,
这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这些色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在色中活着,妄图挣脱色的樊笼,超然物外,到达一种空的境界,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空是建立在色的基础上的,有了这些看的见的物质,才能追寻所谓的看不见的物质。其实再简单一些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带有乌托邦的色彩,空是有色才存在的。我们将看不到的物质称为\"空\",空应该是人的一种意念,一种精神,他也是真实存在的,不等于不存在。正如老话说的\"人活一口气\",这是\"空的东西,但是人活着是需要这样的\"空\"来支撑的。但是光有这样的\"空\"我们也是无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这又是\"色\",因此\"空即是色\"。泯除了\"色\"即是\"空\",这说明色中含有空,故\"色即是空\"。
色空之间是一元的,密不可分,故称之为\"不二法门\"。就\"色空\"之间的关系而言,\"色即是空\",是不空为空; \"空即是色\"又是空为不空。就像在生活中我们讲求话不要太满,就是要留有\"空\",这空白之处虽空无一物,却又承载着天地水这样的万事万物。当我们达到一种\"色空一体\"的忘我境界之时,便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不被万事万物所困扰,能够活的通透明白,洒脱自然。但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对\"色\"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看不到\"色\"的变化也就看不到\"空\"的存在。
-----
网友解答: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唐玄奘(就是《西游记》的唐僧)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部经文才260字,概括了大般若经的主旨,最要紧的就是“观自在”。自在是不可说的,可以粗解为自然而然的本来面目。如何以般若智慧达到解脱的彼岸?佛陀教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知道“色”(现象)的本质是“空”,万事万物都是“缘起性空”的,皆因缘和合而成,缘聚缘散皆是虚妄。如果按照科学术语来说,一切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而且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到达量子级别,哪里还有具体的物象。但是,现象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要看到一切现象包括受想行识,三千大千世界最终都是虚幻无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也表现为梦幻泡影,正如浪花浮云、霓虹白露,尽管异彩纷呈,归根究底都是水的各种形态(色)而已。只有这样观察世界,考量人生,修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法门圆融的菩提智慧,才能够“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才能“心无挂碍”,才能“自在”,解脱苦海到达彼岸。《心经》告诉我们,菩萨是因此究竟涅槃的,三世诸佛也是因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悟正等正觉)的。依法修行可以“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这是“真实不虚”的。
-----
网友解答:
-----
这句话出自“心经”,它代表了佛教文化的“核心世界观”。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文化,“色、空”都是绕不开的“核心内涵”。“空”是汉语对梵文的意译。至于原意怎样,咱也不懂“梵文”,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不过,从“心经”及其它中文佛教经典的上下文看,显然这“空”是“不空的”。这个“空”更像是万事万物(一切)的不可言说的最源始的“本源”。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国工科最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