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明标点符号?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明标点符号?
-----
网友解答:
-----
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确实是古人在发明汉字时候的一大\"疏忽\";为了弥补没有标点符号的遗憾或者说避免产生歧义,古人\"发明\"了一种\"补救\"方法,那就是\"句读\",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断句\"。
古代教育中除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以外,还有一门叫做\"小学\"的课程,专门教授训诂学也就是汉字的字义以及用法;
\"小学\"教育还包括\"句读\";(读,读作\"豆\")
句读,也称\"句逗\"。表示文章中语意已尽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dòu)。书面语上用圈(句)和点(读)来标志。
\"句读\",说白了就是\"添加标点符号\";这个工作从西汉就开始了;比如说汉 朝人何休 在《<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中说:“援引他经,失其句读。”
唐 代大诗人、文学家韩愈在 《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这就是说,除了\"传道受业解惑\"以外,老师还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句读\"(断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我言君不通,今益验矣。句读尚不知邪?” 鲁迅 《花边文学·点句的难》:“常买旧书的人,有时会遇到一部书,开首加过句读,夹些破句,中途却停了笔:他点不下去了。”
至于现在通行的汉语标点符号是民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除了句号、逗号、顿号、双引号单引号以外,还有什么\"冒号、感叹号(省略号\",下划线等等,非常繁杂;常常让人诟病;因此就有人开始\"怀念\"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的日子!
没有标点符号的汉语文书必然会引起各种歧义或者说误读;所以说汉语应该规范,不仅仅书写汉字应该规范,汉字的行文更加应该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现在几乎所有影视作品当中人物的对白都有字幕,然而所有这些字幕全部都没有加上标点符号;朋友圈里留言或者对话也完全没有标点符号;其实这些都是\"不严谨\"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
-----
网友解答:
-----
之乎者也曰矣之类就是。人与人说话交谈还用上标点吗?笑话。
-----
网友解答:
-----
其实中国也是发明了符号的,只是和汉字长的一样。
也(。),乎(?),矣(!)
者(,;),曰(:),又(,),且(,),耳(。),哉(!)嗟乎(!),何x之有(?),云云(……)
-----
网友解答:
-----
首先没有标点符号,也不影响阅读,为什么呢?因为文字语句之间有间隔,文字的词意以表达清楚了
-----
网友解答:
-----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
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
标点符号看着小巧,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已经出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说的是,鲁哀公因为听说\"夔\"有一只脚,觉得很奇怪,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说,夔是在尧时期通晓音律,对天下实行音乐教化作出很大贡献的一个乐官,舜继位后,曾想另寻他人做乐官,尧就忠告舜说,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偏巧鲁哀公读古书不懂句读,把夔理解成了有一只脚的怪物,堂堂国君也难免闹笑话。
两汉的时候,有了\"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我们今天的断句。符号有\"↓\"和\"、\"两种,比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20年代还有沿用。划在人名或者地名旁边的\"_________\"则晚至明代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多用来表示停顿,没有多少意义上的差别,而且没有标点的书居绝大多数。
同文馆学生引入新标点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胡适 新标点气着章太炎
新文化运动前后,知识界对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反思。白话文登上舞台的同时,新式标点的需求也应时而来。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作《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科学》杂志是1914年夏,远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赵元任(后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齐名)、杨杏佛等人怀着\"科学救国\"思想创办的刊物。胡适作为第二批\"庚款生\"于1910年底抵美国康奈尔大学后,与《科学》的倡办人成了好朋友,并时常作文发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在这之前的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 ̄ ̄ ̄\"等,《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就是在其基础上增改写成的。
1918年,胡适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使用了这套新的标点符号。在出版后,他特意送了一本给章太炎(国学大师),上写\"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在两人名字旁边各加了一条黑杠符号。但是当时标点符号还不是法定的通行物,章太炎看了之后,很不明白胡适为什么要画这个符号,他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觉得非常恼怒,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觉得应该不是什么让人难堪的东西,气消一半。看来在新式标点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颇多波折的。
继《科学》之后,《新青年》成为宣传新式符号的重地,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鲁迅等在文学领域大名鼎鼎的人都为新符号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不仅有标点符号,还有独特的排版方式,如八行本、十行本、十一行本等等。
版面大,
字数少,字体大,文章精,读起来养眼,批注更方便。
正文提格,注文退格或分栏;注文之间,该停顿的地方,点点(、)或划圈。所以,读书叫点读,黑点或圆圈又叫句读。
有时用□,表示缺字。
英文句号用小黑点;中文用小圆圈,就是沿用着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
发明出于需要,但在古代中国,标点符号还真用不着那么多。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虚词,就是我们通说所说的“之乎者也亦云哉”之类,事实上承担着标点符号和语气的作用。
当然各个时期的虚词,也不尽相同。
比如,夫、惟(维、唯)、越(粤)若、嗟夫、呜呼之类,叫发语词,相当于后面有“,”“!”
者,句中停顿,相当于有“,”。也、耳、矣在句末,相当于有“,”“。”
还有句末语气词,乎、哉、与、耶等,相当于有“?”“!”。
云、曰,相当于有:“”。
还有很多结构助词,如凡、计、之、之属、云云,句子总分、词语并列、词组、词性一目了然。
中国古代不需要繁杂的标点符号,还因为读书人都经过严格的声韵、训诂、临摹训练,有过人的诵读功底。
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说的就是那些读书人中的狠角。
过去七岁发蒙,发蒙后得狠背四五年书,语感早已形成,受益终生。
没有语感,学什么都会左支右拙;没有记忆力,读什么书都没用。这点儿得向古人学习哩!
背书是抽象思维、逻辑运算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的智力,也非常人能比,而且都得精通算法。能考取秀才,才称得上是读书人。背不了书的,功名无望,早回家娶妻生子、种地经商去了,自然淘汰出局。
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自然是刘歆、刘徽、张衡、祖冲之等大读书人。想不到吧?过去一个县一年就出两三个秀才,甚至常年挂零;现在一个县一年嘛,至少能有百十号人考上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不算。当然,现在人口多了。
凡物,过犹不及。标点符号有其好处,过于繁杂,则弊端也多。
本文蓝字体那两段,你会发现,文字特别乱。尤其在学术论文中,大量冒号、书名号、多重引号交叉重叠使用,符号分割,文气滞阻,阅读极不顺畅,体验极差。
古人不用很多标点符号也能读书写字,这恰好说明现代教育过于注重形式。
没有标点就不会读书,并非什么好事儿。人们依赖性越强,很多能力就会退化。现在人们普遍不愿系统读书,更不注重写字。
-----
网友解答:
-----
这确实是个问题,没有标点符号,会引起读者误解……
古有“句读”,要学就得认字,读书识字人少,没有人认真思考过吗?……
其实没有标点符号,也不大会影响阅读,这和汉字的特点有关……
一字一意,高度浓缩,三言两语四书五经就包含很多意思,看怎么理解了……
不过,如名人注解解读有误,顺着他的思路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如尽信书不如无书……
怎么样,怎么说怎么有理,意象丰富,容易产生歧义,这就需要“语境”这个词儿了……
这还没有说到点子上,说明这个问题回答不成功不满意,还没悟……
甲骨文本就是古时极少数人的言行行为“密码”,不认字,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既然是密码,在哪里断句,加标点符号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思维比较混乱,说了半天,自己也不知说了些什么,还需要不断地整理思考……
总之,这个问题提得好……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
标点符号是用于书面语言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古代之所以没有今天这么丰富的标点符号,一方面这是汉语语言发展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古代的书面语言为文言文,而文言文的语义很复杂广泛,对于语义的理解和断句是那一历史时期文人(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作文素养,对于“句读”和“语气”主要是靠阅读者从书面语言本身中去理解,而不是靠标点符号表明来理解,这也是古代文言文的一种特色。因此,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标点符号的推行和广泛运用,可以理解为语言进步的历史必然。
-----
网友解答:
-----
文字出现早,标点符号出现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靠句读断句,读书人学会断句,读文章一般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没有标点有时会造成误读,这样的故事也有很多,例如有名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不同的断句会有相反的意思。
但中国古代也不是绝对没有标点符号,两汉时就有“↓”和“丶”,前者用于句尾停止方,后者用于句读间,两符号相当于今日之句号和逗号。到宋代“↓”变成大O和小o,前者用于每章之前,后者用于每句之后,还有段落间用V或∧,每段末尾用“oo”或“……”。尽管这些符号很早出现,但并不普及,并且大多是读书者阅书时追加使用,像朱熹著书时自觉使用标点符号者少之又少。
西方最早也是没有标点符号,亚里士多德就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因连写而难断句,约公元前200年亚里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创造出三级符号中圆点、上圆点和下圆点,西方新式标点符号奠基人是意大利马努提乌斯,他在15世纪制定了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
因他是大出版商,出版的近千种书籍都采用这种标点符号,故标点符号得到传播,此后欧洲各较大语系逐渐形成自己标点体系,18世纪至20世纪初,最后定型。
西方标点符号引起中国人重视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事,第一个引进者是张德彝,当时清政府为洋务运动设“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1868年他作为随团人员参加“中国使团”出访欧美,第二年完成了《欧美环游记》,书中有一段专介绍西方标点符号特点,1904年严复写的《英文汉诂》是最早使用西方标点符号的汉语著作,五四运动的前几年,不少作家开始使用新式标点,修辞学家陈望道对推广新式标点起了积极作用,1918年5月他发表《标点之革新》一文介绍西洋标点符号10种,同年《新青年》杂志全采用白话文并使用新式标点,1919年4月,胡适等六教授提出要求政府颁布通行“,o ; : ? ! 一( ) 《 》 ”等标点符号,年底,胡适等将所列符号命名为“新式标点符号”,1920年方案被批准,从此新式标点符号被广泛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14种符号,1990年公布修订本《标点符号用法》,符号增加至16种。
-----
网友解答:
-----
没有必要。
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一句话说到哪一看便知,不知道说明你不会说话,练练就会了。
外国字是拼音,本身没有意思,所以一句话写到哪,必须得用一个符号进行标注,而且这个符号也是这句话的组成部分。
把标点符号引入中文,实际是对中文表意功能的严重破坏,使文字的联想功能弱化甚至消失,所以我们再也写不出唐诗宋词那样优美语句。
-----
网友解答:
-----
不对,上古文有标点。汉字造字的每一笔画都有统一的可操作的固定意思,笔画后就是标点,一字一句,字字相连,不用字典,比下古以来的给古文乱加的标点符号科学得多。这也是现在破译不了古文,乱解释古文,语言腐败,没有可操作性的原因。
例如:
“夫”的操作意思:\"人\"不准人在背后提提不同意见 (二),是在像丈“夫\"行使不准夫人在背后另选不同的配偶(二)的权力一样的时候才适用,否则不可以。
中华文化造字原则详见《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前面的“说明”。
(原创文刘树成)
------------------
推荐阅读:
有个门面,第一种转让费8万,房租4千一个月,第二种是直接6500一个月,哪种划算?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