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多少儒将?你最喜欢谁?
历史上有多少儒将?你最喜欢谁?
-----
网友解答:
-----
1933年2月底,红一方面军以运动战和伏击战相结合的方式,在东陂战役中一举消灭了国民党中央军第52师和第59师,生俘两个师长李明和陈时骥,将敌“中路军总指挥”陈诚麾下的第一纵队吃掉三分之二,创下红军一次歼敌精锐主力的数量之最。
陈诚不服,将原有的三个纵队缩编为两个,调整进攻战术由“分进合击”改为“中央突破”,其起家部队第11师一马当先攻击在前,结果又在黄陂战役中被红军诱歼,全师两个旅仅有一个团在大雾中逃出生天,黄埔一期的师长萧乾重伤不治,两战下来,敌第一纵队三个师几乎全军覆灭。
两次战役红军共俘敌万余,缴枪10000余支,其中比较先进的法国“哈奇开斯”轻机枪即多达300挺,山炮野炮40余门,极大改善了红军的武器装备水平,陈诚的“土木系”军事集团遭到了羽翼渐丰以来首次重大打击。
蒋介石给“中路军总指挥”陈诚的手谕中无奈承认:“周恩来确是个不易应付的对手,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陈诚羞愧难当,回电:“诚虽不敏,独生为羞”,并且回到南京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不好意思面见蒋介石,何应钦幸灾乐祸之极,国民党确实被打疼了。
这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致胜之战,我们知道,前三次敌人出动的都是杂牌军和地方军阀,而这一次是以蒋介石中央军为主。此时毛主席已离开军事领导岗位,“洋顾问”李德还未到来,战役的主要筹划和战场指挥,是代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和总司令朱德,看来蒋介石的情报还是比较准确的,当年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兵作战绝不含糊。
周恩来风度翩翩,谈吐高雅,在各种谈判中技巧高超游刃有余,甚至连敌人也钦佩不止,绝对是“儒将”风范。而实际上,周恩来很早就负责中央的军事工作,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代总参谋长,在巨人的光环下,周总理的军事才华被严重低估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开始进行第二次合作,周恩来率代表团前往武汉工作,期间收到了两份任职邀请,一个是孔祥熙希望他到财政部协助工作,一个是陈诚代表蒋介石希望他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经过慎重考虑,1938年3月,周恩来出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而部长恰恰是五年前的手下败将陈诚,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周总理充分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和在黄埔学生中的威望,做了大量统战工作,解放战争中许多起义将领,都是在这个时间段思想开始转变的。
1947年起,在转战陕北期间,周恩来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参与各大战略区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的决策和布署,对许多战役细节进行电报指示,最多时一昼夜草拟急电22封。1949年代表军委拟定《关于统一解放军全军组织和番号的规定》,以及军旗军徽等式样的选定,为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结语的后面两句充分表明了周总理的军事才华,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身着军装的总理帅得不行,让我辈后人想不喜欢都难。
-----
网友解答:
-----
周总理领兵打仗的能力不在十大元帅任何一位之下,不然55年授衔也不会考虑授予他元帅军衔。
周总理早在黄埔时期就已经是一方统兵大将了,1925年1月,周总理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率军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
这个陈炯明,曾经在1922年叛变革命,炮击大总统府,害得孙中山跑到永丰舰呆了40多天,更害得宋庆龄流产差点丧命。被孙中山击败后陈炯明盘踞东江地区,对当地农民实施残酷的压迫,搞得民怨沸腾。
2月底,周总理率张发奎的一个团,在河田和陈炯明手下将领杨作梅的一个团交战,杨作梅虽然在陆丰地区屠杀不少农民,双手血迹斑斑,但作为周总理的第一个对手显然不够看的,他这一个团没几个回合就被全歼,团长被革命军俘虏,吓得杨作梅跑进鸦片烟馆才没被抓住。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喜欢这样的周总理
过了九个月,陈炯明卷土重来,周总理亲率革命军第一纵队发起第二次东征,二战河田,他身先士卒,一天时间就打崩了陈炯明麾下大将李云复的一个师,毙伤俘敌两千多人,迫使陈炯明向福建逃窜。当地农民为了庆祝胜利,向周总理赠送了“更胜牌”。这一年周总理才27岁。
其实两次东征只能算周总理军事生涯的小试牛刀,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此时毛主席已经暂时离开领导岗位,军事上负责的是周总理和朱总司令。
国民党负责第四次围剿的主力是陈诚的中路军,一共三个纵队16万人,实打实的中央军嫡系,战斗力很强,陈诚的作战策略是:吸引红军打南丰,打开入闽通道,其实把国军主力集中在南丰,等红军来攻时内外夹击,聚而歼之。
陈诚这种诱敌深入的招数根本骗不过周总理,他在黄埔当学生时,周总理已经是政治部主任了!
此时红军兵力不过五万余,硬拼是拼不过的。在周总理、朱总司令主持下,红军制定了总体作战计划:红11军东渡抚河,吸引陈诚往东追击,红军主力西渡抚河,进攻南丰,如敌情有变,不便强袭,立即放弃攻打南丰,转为进攻宜黄、乐安,调动敌人于山地运动战中歼灭之。
可以说当时中央的决策层除了周总理,没有人更懂军事了!
谦谦君子,温文儒雅,古之张良,谢安,不过如此
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以为红军主力撤回黎川地区,遂以第1纵队于宜黄以南地区集中,往东推进至黄陂,然后出广昌、宁都,堵截红军归路,第2、第3纵队分路包抄,企图围歼红军于黎川地区。
陈诚这一分兵,原先的兵力优势立马变为兵力劣势,其第1纵队的52师、52师距离其他部队较远,态势孤立,周总理、朱总司令经商议,集中红1、红3军团和红21军的主力部队在黄陂(今江西抚州市宜黄县)设伏,引诱敌人来攻。
2月27日,黄陂地区大雾弥漫,52师进至桥头附近时被林总的红1军团包围,经过一天激战全师覆没,师长李明被俘。59师得知52师被歼灭掉头逃跑,也在3月1日大部被歼。
黄陂一战,红军干掉了陈诚差不多2个师,陈诚抱头痛哭,严令其赖以起家的骨干部队第11师在其他部队策应下向中央苏区根据地纵深推进,于3月20日进至宜黄县草台岗地区,此时,11师和其他国民党部队相距50公里,周总理签发命令:
我军拟于21日拂晓,采取迅雷手段,干脆、利落地消灭草台岗、徐庄附近之第11师,再突击东陂、五里排之敌。
21日拂晓,红1、红3、红5军团及红15军向第11师发起总攻,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鬼泣神惊,尽管第11师是国民党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但这个硬核桃还是在红军的老虎钳中被夹得稀碎,师长萧乾重伤毙命,旅长黄维躺在担架上逃出了根据地,五个团长被打死三个,基本上全师覆没。
国军各路人马得知第11师被歼,急忙仓皇逃窜,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就这样鸣金“搜”兵而结束了。
文有诸葛之智,武有卫霍之勇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即使是毛主席也要竖大拇指。红一方面军在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共歼灭国民党中央军3个师,俘1万余人,缴获炮40门,各种枪1万余支,其中机枪300余挺,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以大兵团伏击歼敌的范例。此战后中央红军发展到8万多人,中央苏区的根据地从5万平方公里发展到8.5万平方公里,人口从250万增加到450万,进入全盛时期。
所以说,周总理这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赞誉(蒋公语)不是浪得虚名,若不是解放战争中他长期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不能作为方面主帅,他这个无冕之帅是当之无愧的。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批评一群大将、上将就像老师批评小学生,连老帅们见到总理都不敢造次,这不是官大一级,而是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
网友解答:
-----
朱德、粟裕、陈毅、邓华、萧克、左权、叶挺、黄兴、蔡锷、朱瑞、关羽、张飞、邓萍、岳飞、徐向前、彭德怀、戚继光、霍去病、蔡申熙、许继慎、段德昌、彭雪枫、刘志丹、寻淮舟、罗炳辉、张云逸、张自忠、李家钰、武士敏、陈安宝、唐淮源、赵登禹、冯安邦、吴克仁、饶国华、郝梦龄、佟磷阁、黄梅兴、戴安澜、王铭章。
-----
网友解答:
-----
中国近代史有很多儒将,比方说刘伯承、周恩来、朱德、罗卓英、薛岳、黄维等等,这里面有不同阵营的儒将,如果不看阵营的话,单纯按喜好来说,我最喜欢的儒将还是我们自己阵营的刘伯承元帅!
刘帅有不亚于关羽刮骨疗毒之勇!
不管读没读过三国演义,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关羽刮骨疗毒,很多人对关羽都很佩服。刘伯承元帅也经历过类似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剧情,而且做的一点也不比关羽差。刘伯承元帅在25岁时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右眼被子弹击伤,必须要把坏的眼球取出,安上一个假的眼球,但是刘伯承元帅在做手术的时候为了不让麻药影响到他的脑神经,坚决不打麻药,刘伯承元帅整个手术完全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做完的,试问现在谁能做到这一点?
刘伯承元帅儒将风采对军队有深远影响!
刘伯承元帅不仅与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对中国有深远影响的南昌起义,而且打仗方面也非常厉害,刘邓大军的威名想必大家都听过吧!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伯承元帅撰写了《现代游击队要解答的问题》和《到敌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几个教训》等书籍,同时还翻译出大批苏联军事教材,给当时的红军队伍提供了大量军事教材,极大的提升了红军的战斗力!
带着眼镜依旧那么帅的刘帅,一身儒雅的气质!既能打硬仗又能编写训练教材,还能忍常人不能忍之痛,我想儒将中没有人能比得了刘伯承元帅。
以上为我个人见解,如果大家有不同见解,欢迎大家到留言区留言!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观看更多历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
网友解答:
-----
守土古范韩,论兵新孙吴,这是陈毅元帅对刘伯承元帅的评价,精准概括了刘伯承元帅的用兵特点,充、分彰显了他的儒将风采,也是我最欣赏的儒将。
范韩,是指范仲淹、韩琦,他们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以文官身份统兵作战,堪称古代儒将;孙吴,是指孙武、吴起,他们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既是军事理论家,分别著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又是军事统帅,文武双全,堪称兵家圣人。
在我看来,刘伯承元帅绝对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刘伯承是四川开县人(今属重庆),年轻时考入重庆蜀军讲武堂学习,当时很多学生都染上吃喝嫖赌抽等旧军阀习气,但刘伯承一尘不染,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刘伯承不仅刻苦学习西方军事课程,还坚持业余时间自学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都能熟读成诵,品学兼优,成绩出众,一派儒雅风范,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寓意他如同出“白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
刘伯承毕业后投入川军,他虽是儒将形象,谋划缜密,思维敏捷,打起仗来却毫不柔弱,经常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多次受伤,逐渐成长为文武双全的川军名将。
刘伯承最危险的一次遇险是在攻打酆都城的战斗中,他的右眼被一颗流弹洞穿,必须挖出眼球,换上一颗假眼,由于担心用麻药会影响脑部神经,刘伯承坚持不打麻药进行手术。
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忍着剧痛没吭一声,还在心中默数着医生的刀数。当手术结束,刘伯承报出手术的总刀数,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顿时惊为神人,赞叹他为“军神”。
儒雅和英勇不是反义词,二者在刘伯承身上得到完美融合和体现。
土地革命期间,刘伯承被党组织委派赴苏联学习,他先是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当时苏联军校没有中文教官,为了攻克语言难关,刘伯承刻苦学习俄语,“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靠着这股把学习语言当作打仗一般的认真劲头,很快“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
刘伯承元帅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绝不逞勇斗狠,做无谓牺牲,他的用兵特点是战前精确判断敌情,避免失误;周密制定战斗计划,避免疏漏;敢于出奇制胜,避免贻误战机。这种智勇兼备、守正出奇的军事指挥风格让刘伯承百战百胜,无往而不利。
戎马倥偬中,刘伯承还致力于研究军事理论,他译著有《苏军步兵战斗条令》、《苏军合同战术》等,将先进军事理论介绍推广给广大八路军将士。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又投身国防军事教育事业,建议并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筹建期间,刘伯承呕亲自撰写、审定和翻译教材,亲自培训师资,甚至亲自登台授课,可谓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高级将领。
在毕业革命生涯中,刘伯承军功卓著,但他为人低调,谦逊谨慎,虚心学习,淡泊名利,丝毫没有架子,从未气势凌人,刘伯承元帅的儒将风范在全军无人可及。
我们看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刘伯承元帅军事才华的评价:
1,朱德元帅
是人民军队总司令,被誉为红军之父,在我军享有崇高威望,他评价说刘伯承
“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朱德总司令明确说刘伯承有“古代名将之风”。
2,邓小平同志
是刘伯承最亲密无间的革命同志和战友,刘邓大军名震天下,他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
“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邓小平同志一句话点明了刘伯承文武双全的特点,即儒将风范。
3,陈毅元帅
也是我军文武双全的帅才,他评价刘伯承说:
“守土古范韩,论兵新孙吴”。
陈毅元帅把刘伯承比喻成当代范仲淹、韩琦、孙武、吴起,这种评价绝无仅有。
面对荣誉和功劳,刘伯承仍是一如既往的谦逊,他曾说:
“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伯承一生真儒将,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就是我最欣赏的儒将——刘伯承。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
网友解答:
-----
儒将首推明朝的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
封爵新建伯、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
古往今来儒将第一人!
-----
网友解答:
-----
中国历史上儒将很多的,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我党就产生了诸多儒将,如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陈赓等人。不过要说到顶级儒将,当然是周恩来同志。
虽然周恩来长期被人称作周总理,似乎周恩来以文治见长,可是实际上,周恩来在军事方面也丝毫不逊色,是我军儒将的代表人物。
周恩来在革命年代,曾长期在军队历练,带过兵、打过仗。
黄埔军校成立时,周恩来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北伐时,周恩来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
周恩来曾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第四次反围剿时,周恩来和朱德领导和指挥红军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中,周恩来任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周恩来在军队系统工作时,风度翩翩,不仅展现了一代儒将的风采,也征服了许多中国人。
-----
网友解答:
-----
中国历史悠久漫长,名臣大将层出不穷,其中儒将带着自己的特色尤其吸引人的眼光。
最最有代表力的莫过于毛主席。
儒将说的是不见长于个人武力,但
军略精湛,爱兵如子,为人有长者之风
。
毛主席毫无疑问都符合,我们没听说过他枪法多好,力气多大,但我们都知道他用兵如神,人民军队和他相得益彰,毛主席用兵正奇相合,既有浩浩荡荡的正面进攻,又有出乎意料的战术安排,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和人民才站了起来。
毛主席战略意识的高超集中体现在《论持久战》中,在这篇文章中他详细分析了抗日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其中战略相持最为重要,从1938年到1945年,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中,毛主席指挥人民军队打游击,建立敌后根据地,让侵略者疲于奔命,不堪其扰,这样才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毛主席对军队士兵的爱护也是出了名的。他说我们的军队不是封建社会旧社会的“臭丘八”,是人民的子弟兵,让军人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尊敬。他又说,军队中要充分保证士兵们的政治权利以及其他各种权利,让士兵们更加拥护党的领导。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军队才在恶劣的条件下屡屡反败为胜,并最终建立新中国。
毛主席为人节俭自律。他一双拖鞋穿破了也要再修补接着穿,负责他生活问题的相关人员一次次修补,最后实在不能再补了,这才不穿。他的衣服也是类似,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是他最爱的装扮。每天睡得是硬板床,花销也全是来自自己的稿费,不占国家的便宜。因此,斯诺说他从共产党身上感受到了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具有的“东方魔力”,正是这种作风下的共产党才带领了人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
-----
网友解答:
-----
真正的儒将还真只有周恩来,周总理。不管是从军还是治国理政,都是非常标谁的大儒家。
-----
网友解答:
-----
在中国历史上,儒将还是有许多的,笔者最喜欢的是刘伯承。
刘伯承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在战争年代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他和邓小平率领的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
刘伯承出生在重庆市开州,从北伐战争开始,就参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比较出名的一次是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了丰都城,截断长江交通,阻止北洋军对四川的增援。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连中两弹,一颗从右太阳穴穿眼而过,把他的右眼珠打伤了。
一位德国医生主刀动手术,刘伯承为了保护脑子,坚决拒绝使用麻醉药。德国医生用颤抖的手摘除了右眼球,又把周围的坏肉一刀刀挖去,刘伯承浑身冷汗,咬紧牙关,没吭一声。
手术后,德国医生见他手握的椅柄上汗水直滴,问:“痛吗?”
刘伯承回答:“才70多刀,小事!”
德国医生问:“怎么知道的?”
刘说:“你每割一刀,我都在心中数着。”
德国医生大为惊讶地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外科医生,还没遇见一个像他这样勇敢的人。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真实的事情,发生在刘伯承参加革命初期,军神之美誉也从这个时候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主动请缨到南京创建军事学校,负责培养现代化优秀军事人才。
他这种急流勇退,淡泊名利的优良作风,让我们不仅佩服有加。
在中国历史上,他也是一位公认的儒将,不仅可以领兵打仗,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才子。
刘伯承将军也是笔者最为喜欢的一位儒将。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
网友解答:
-----
喜欢儒雅诸葛亮,摇扇含笑把敌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