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如果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怎样?
二战中如果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怎样?
网友解答:
如果日本选择北上进攻苏联,那就意味着日本放弃与美国作战,而是选择与德国一道从东、西夹击苏联,这很可能成为压死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发生不仅苏联悬了,整个反法西斯同盟都悬了。
首先说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观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就极力说服国会给予中国援助,当时美国国会大佬们基本看不起中国的,但罗斯福的观点:中国很弱,但是非常顽强。他在演讲中暗示法国是不应该投降的,法国的坦克数量和兵力上都远超德国,但是法国不会打39天就投降了。而中国不一样,中国装备很差但坚持了好几年将日本80%陆军、20%的海军和40%的空军拖在了中国战场拔不出来。假设中国投降了怎么办?罗斯福的观点是,日本会整合中国的资源和建立工业,在资源上就不受制与美国了,在太平洋上就有与美国较量的庞大的资本;日本还会组建中日联军,会拿下西伯利亚,这样苏联战场就结束了,欧战也就结束了;中日联军还会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攻印度,英国就完了。这样美国会被赶出太平洋和大西洋。从罗斯福的观点来说,只要整个西伯利亚被日本占领,苏联是无法扛住两面夹击的!
日本在二战时就有“北上”和“南下”战略。“北上战略”就是日本以东北为基地出兵西伯利亚,与盟友德国夹击苏联,双方在乌拉尔山脉会师。“南下战略”则是海军主张,占领整个东南亚并向西进与德国在中东会师,这样就要与英美作战!
在1939年之前,日本陆军是坚持“北上战略”的,而日本海军则是力挺南下战略的,两者僵持不下。在日军内部,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是世仇。为了不去求海军,陆军在二战时自己也造航母,造运输舰,听着都奇葩。
对于陆军来说北上就没有海军什么事了,全是陆军的功劳,是陆军的舞台。对海军来说陆军风头正劲,只要南下才有展示海军的肌肉,虽然我们知道日本最终选择了南下。但如果假设日本不去招惹美国而选择在1941年与德国一道夹击苏联会怎么样?(德国曾多次督促日本进攻苏联,与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想象都感到可怕,要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罗斯福早已经看清美国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美国国内反战声浪极大,参战是要美国全国人民说了才算的,总统向参展也不行。如果不是日本关键时刻偷袭珍珠港,美国军事介入二战可能性很小,起码短时间内不会介入。我们今天提到的反法西斯同盟,其实就是在美国参战后才组建的,那时候日本侵略战争与欧洲战场根本就是不相干的两码事。美国参战后不但参与了对日作战,还对欧洲德国、意大利宣战,还为同盟国提供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物资援助,特别是苏联最艰难的、都快顶不住的时候得到美国援助,避免了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的悲剧。美国整个二战期间为苏联提供了110亿美元的军用物资,仅卡车一项就支援苏联40多万辆,还有飞机1.5万架,火炮8000多门,各种军用物资加起来超过1600万吨。
客观地讲,美国不援助苏联战略物资,苏联恐怕很难扛得住德国的军工,朱可夫对美国的帮助给予很高的肯定!
日本选择北上就代表日本暂时不会去挑衅美国,美国即使要参战也都在1943年左右吧,也许这时候的苏联、中国、甚至英国已经不堪重负投降了,莫斯科没有美国帮助连德国都抵挡不住,更何况是德日的夹击,而且如果日苏交战,苏军在远东地区还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当时苏联防范远东的仅仅也就70~100万军队左右,而日军的关东军超过了150万,在数量上以多打少,又有很多人会说,日本根本就不是苏联的对手,1939年的诺门罕被苏联给打怕了。但实际上苏联在诺门罕并非大胜,而是惨胜,甚至苏联的伤亡略大于日本军队,达到了2万多人,而日军总共伤亡1.9万人。至于苏联宣传的大胜实则只是战争的宣传手段,日军真正退兵的原因是后勤跟不上,包括在中国采取三光都是后勤不足的一种典型表现,这恐怕也是日本放弃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
真是的诺门罕战役苏联集结近千辆装甲车,地面部队却是占据着优势,但是日军经常伏在草丛中突袭苏联展开近距离肉搏,关东军整体来说比苏联更顽强,因此地面互有胜负,但苏联占据优势。但是日本空军却强于苏联,掌控着制空权,直到苏联调来了自己的空军王牌部队才与日军空军打了个平手。
图:诺门罕战役中开赴前线的日军
诺门罕战役持续4个月,苏联红军最大的优势居然是后勤补给,家门口作战的日本后勤居然就跟不上。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经受住了考验,虽然后勤也很紧张,要知道苏联弹药消耗高达3.1万吨,远比日本消耗得多,这些可都是千里迢迢运输过来的。而反观日本在家门口作战,还是马车运输,而且参战兵力也只有5万左右,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这恐怕是日军后来放弃进攻苏联的主要原因。一旦大规模进攻苏联,后勤不足+冰天雪地会让所有参战日军冻死、饿死在西伯利亚。
实事求是的讲,二战前期苏联的战力非常弱,打一个芬兰差点都搞不定,而日军却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以及不怕死的精神。到了二战最后几天苏联向日本宣战的时候,这时候日本老兵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苏联军队也今非昔比,此消彼涨这时候的苏联却是有了碾压日本的军事实力!
若日本在1941年日本选择与德国同时夹击苏联,不去偷袭珍珠港,即使仅仅与苏联对峙打个平手,恐怕也会牵制苏联很大的精力,而德军在欧洲的势如破竹恐怕就不是苏联能够抵挡的了,再加上失去美国援助,苏联恐怕很难事先二战这种传奇般的翻盘!
-----
网友解答:
日本在洛门坎战争中已经吃了苏联人的亏,对于进攻苏联没有十足把握。
当德国全面进攻苏联时日本也没有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有许多的原因。
日本在没有拿下中国之前,没有这么多的兵员在苏联作战,如果拿下西伯利亚地区,没有多大价值,冬天酷寒,孤军深入,给养困难。
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没有公路,铁路只有一条,人员稀少,城市贫瘠。
在这里用兵简直就是误入绝地。如果长驱直入,直取苏联繁华地段,漫长的补给线无法保障后勤运输。
而且在中国的日本部队也要大部分抽调到西伯利亚地区来,从整个战略来讲是败笔,不可取,日本人也不会这样做。
日本急需拿下中国,只要取得中国,就可以用中国大量的人力训练中国军队,使其有战斗力,利用中国的物力大规模进攻苏联。
成吉思汗第二次西征的梦想就会实现。
在这之前,日本还需要大量的战争物质,南下东南亚地区可以获得,而海洋运兵运输给养,非常方便,日本开始了进攻东南亚的战争。
确实在日本所想之内,东南亚地区的拿下,大量的物质源源不断的运往日本。就是这样日本也感到兵员不足是个致命的弱点。
大量征集台湾兵员参加太平洋战争。
而中国的满洲国军队不能调动,是由于有抗日联军存在,和金日成的朝鲜抗日联军存在,还有在苏联境内的中国,朝鲜的抗日联军,满洲国军队只能作为治安部队,而不能使用于战争,更不能抽调到战场。
在关内的汪精卫的部队,也没有战斗力,用于作战会溃败的一塌糊涂,影响整个战局成败,也只能作为治安部队维持治安。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根本不能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日本的作战部队不足,作战资源缺乏,是日本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导致后来的日本全面的失败主要因素。
-----
网友解答:
我是小林,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苏联视为大敌,“反苏反共”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终极目标”。
二战爆发之前的1938年和1939年,日本军队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分别和苏联发生了两次军事冲突,即“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日本被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住,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受到“大清洗运动”影响的苏军,战斗力仍然让日军不敢小看)
二战期间的日本军队有一次绝好的机会,可以和德国夹击苏联,但是日军高层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日本和德国的结盟,以及日本的“南进”和“北进”战略
1、日本和德国及意大利的结盟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东方的日本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入侵,在1937年7月7日更是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因为共同的敌人是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德国、日本再加上意大利很快“抱成一团”。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军事同盟。按照条约,三国要“攻守一致”“互相支援”。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闪电战,进攻苏联。战争前期,苏联一败再败,军队和领土损失达到惊人的程度。德国人不傻,他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希望日本能遵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一起消灭苏联。
要知道,希特勒是个强烈反苏反共的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共产主义也没有什么好感,一直希望消灭社会主义苏联。
(德国“闪电战”袭击苏联)
2、日本的“北进”战略
在日本军队内部,北上攻苏的言论也甚嚣尘上,1941年7月,日本军部发起“关东军特别大演习”。
目的是加强关东军的军事力量,将关东军的作战部队扩充为16个师团(原本只有14个师团),此外还要调集大量预备队和作战物资,最终达到约30个师团。注意:日本的一个师团比起英美的一个师人数要多,英美的普通的师级单位通常是1万多人,而日军的师团通常人数是2万多人。也就是说,日军关东军真的要和苏联“玩命”的话,可以出动60多万人的部队,加上后续部队,100万人都是没问题的。唯一让日本人担心的是:消耗的物资可能是巨大的!
(日本关东军战斗力很强悍,主要目标是北方的苏联)
当然,日本军部的头头也不傻,他们不想和苏联“血拼”。日本军方高层的计划是:等苏联红军大量从远东撤走,然后日军利用优势兵力,轻而易举占领苏联远东地区。苏联红军也有百万大军驻扎在远东,就是为了防止日本人趁火打劫。说白了,日本人想捡便宜。
历史的发展是,苏联远东部队一直坚守阵地(直到莫斯科会战前后,才开始逐步调离),这让日本人感觉无机可乘。日本人鉴于1938年和1939年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战役,苏联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始终没有发动进攻,而是“严守”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
3、日本人的“南进”战略
北方的苏联是大敌,南方的英美也是大敌。日本军部头头们一直为南进”和“北进”争吵不休。
北方的苏联还不足以“一打就趴下”,南方却出现大问题。
一直以来,日军的战略物资来自于东南亚的美英殖民地或者美国本土。但是日本军方趁着法国被德国打败,强行“收割”法属越南,这一下子让美国和英国发火了!美国和英国开始要求日本撤军:撤出越南的日本军队,也要撤出在中国的大量军队(应该不包括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军)。日本军方坚决不同意!
此时,南太平洋的局面也严峻起来。日本和美国英国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
(日本人最终选择南下太平洋作战)
1941年7月26日,美国在菲律宾设立远东军司令部。
1941年25日到27日,美国、英国、荷兰宣布冻结日本在该国的资产。
8月1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全面实行石油禁运。
日本军部头头们也不闲着,直接策划入侵东南亚的计划:英国美国不给我们日本物资,好,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漫长的争论中,日本内部的“南进”和“北进”的战略争论终于落下帷幕,日本开始选择“南进”作战,目标直指美国和英国。
苏联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二、如果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怎样?
假如1941年12月7日之前,日本北上和德国攻打苏联,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笔者觉得,日本人的军事能力很难直接占领苏联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日本的物资供应也会出现巨大的困难。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对苏联造成致命的威胁。
理由如下:
1、日军关东军全力北上,苏联远东地区(尤其是靠近中国东北的边疆区)会被日军占领,如海参崴等地区。这些地区被占领,当然不能直接威胁莫斯科。但是请注意:二战中美军运送到苏联的物资,很多是从太平洋运到海参崴,再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到苏德前线的。
如果苏联的海参崴地区真被日军占领,美国的很多物资是没法运输到苏联的。这对苏联军队的战斗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总数17500000吨援助物资中,有将近400万吨由北大西洋海路运到摩尔曼斯克与阿尔汉格尔斯克,有400万吨由伊朗运抵苏联。虽然太平洋运输线还需穿越广漠的西伯利亚进行长距离的铁路运输,但最后证明它输送的物资等于北大西洋通道和伊朗通道运输量的总和。就是在日本对美宣战以后,补给物质仍然源源不断地输入符拉迪沃斯托克,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因为苏联所有可以利用的货船都驶入太平洋,大量的美国商船都改挂苏联的国旗。”
(见《苏德战争1941-1945》[英]艾伯特·西顿)
2、日军占领苏联远东地区后,可以扶持傀儡政权(如沙皇的残余力量),或者把中国东北的白俄组织起来,“以俄制俄”。这样可以分化瓦解苏联的力量。
这一招很致命,因为苏德前线苏军的压力很大,后方人心难免不稳。这会造成斯大林政府对远东地区的失控,甚至造成很多远东苏军“倒戈”。
3、更狠的是,假如日军不计成本,占领蒙古,然后直接截断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这样,苏联会受到致命的打击。苏军在远东的兵源很难到达苏德前线,那么斯大林和希特勒“血拼”的时候,兵力不足的就可能是苏联了!
综上可以看出,日本人真的选择对苏联动武,那么苏联的日子真的很难过。搞不好斯大林估计真的没辙了!
当然,日本人最终选择了南下攻打美国和英国,和苏联“友好中立”。日本人选择“南进”,也是不得已,因为美国等国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给日本,日本的联合舰队只能成废品,日军的侵略战争也难以维持。
(日军偷袭珍珠港)
攻打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看起来很大,但是提供的战略物资真的太少了,不足以支撑日本的侵略战争。于是日本选择了最大的冒险:和英美开战!
-----
网友解答:
日德如果有配合,就不应该采取南下战略,而应该在东北保持足够兵力以牵扯苏联的远东部队,这样就算不进攻,苏联当年敢抽调远东一百万精锐之师去参加莫斯科保卫战?如果美国还在坐视苏联亡国,那苏联必亡!但是只要是美国参战了,轴心国必败!因为无任战争潜力还是动员能力,同盟国都占据绝对优势!
同盟国的美苏英加起来的工业总产值是轴心国的数倍!光美国的本土不受战火影响的工业就已经是轴心国加一起都不具备的了!何况同盟国还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这个是轴心国也不能比的!
德意日发动二战是一种赌博行为,前期赢了个场面而已!只要对方肯押上血本,轴心国都是必败的结局!
-----
网友解答:
诺门坎一战打的日本心惊胆战。苏联留了二十师,对付日本,最后苏德战争苏军占了上风,才调走了这二十人师,全力进攻德国。三八大盖是打不过转盘枪的
-----
网友解答:
历史当然会改写,苏联是否能够抵挡住两面的进攻,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下是值得疑问的,实际上,苏联也是非常担心日本会从中国东北发兵进攻苏联的,所以苏联方面一直谋求与日本建立一个中立的关系,苏联这种企图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世界上各主要大国中,苏联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承认满洲国的。
日本也尝试过北进,并且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日本方面主动挑起过张鼓峰和诺门坎战役,两次战役都以日本的战败而告终,所以日本的北进派的主张因而受到反对,南进派开始逐渐占上峰。
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苏日之间以条约的形式确立了两国之间的互不侵犯状态。
1941年6月,纳粹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在战备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被苏联打了个措手不及。如果当时日本乘势和德国夹攻苏联的话,历史或许真的能改写。在战前,苏联在远东有130万部队,但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后,为了支援莫斯科,苏联从远东大量抽调部队,最高峰的时候将近一半的远东部队被抽调到西线战场,而当时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有数量近80万的关东军,如果关东军真的向苏联发起进攻的话,谁胜谁败都是不一定的。
而且战争初期,苏联在西线战场可以用溃败一词来形容,苏军战斗力经过大清洗运动之后已经严重下降,而1941年的日本军队正处于对外扩张的顶峰,战斗力不一定输苏军,所以日军真的和德军一起两面进攻苏联的话,苏联未必招架得住。
但是1941年年初的时候,日本的南进策略已经确定,所以,日本并没有那样去做。
-----
网友解答:
这是二战的日经话题。
为了断了各位的念想,看看二战时期远东苏军的配置
在只计算大口径迫击炮的技术上,远东火炮配置常年保持在1万门以上。人员常年在一百万以上,这可是一百万的苏军,另外还有作战飞机3200架以上,坦克2500辆以上。
诺门罕战役,双方一共出动兵力也不过20万,这对于100万的苏军,算什么?
对比一下马来亚战役
马来亚战役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在东南亚打的最好的战役,整个战役,日军出动568架飞机,440们火炮,200辆坦克,这已经是日本拿的出手的最好的东西了。
这是日本97式坦克,57毫米短炮管,仅重15吨,正面装甲仅为25MM,主武器是57MM九七式炮,这种坦克已经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算是很不错的坦克了,像什么89式坦克我都没计算,这种坦克根本没办法和苏联最主流的T34较量,速度38公里每小时。
就是T34最早起的型号,也配备了76.2MM的主炮,倾斜式装甲,日本坦克根本打不动T34,而T34对付日军坦克不费吹灰之力,即便是最早期起的T34坦克也能轻松击毁日军主力坦克,而且T34坦克速度远超过日军坦克。
远东地区的地形
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实际上一直到战后苏联进行了大开发,但是到今天位置,绝大部分地方依然是泥巴路。如果放在二战,只会更加难走。
这是远东地区的道路
就这种泥巴地,即便是现在的越野车也非常难开,更不要说二战期间的日军。
二战期间德军遇到这种泥巴地也是一筹莫展,但是德军进攻的还是苏联的欧洲地区,相对来说算是发展的好了,
而以日本二战时期的运输能力,在英帕尔战役里面,后勤一塌糊涂,而去远东又有什么好结果呢?即便是苏军一枪不发,集体后撤,由于食品和油料的压力,日军的后勤能轻松把日军给拖垮。
从莫斯科拉个直线距离到远东地区,打底就是5000公里以上的。
除非日本人疯了才会打远东地区的念头
-----
网友解答:
苏联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但是苏联仍然不会灭亡。
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国力,一时的优势并不代表持久的优势。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单凭这一点,德国和日本都比不上苏联。德国虽然经过希特勒大肆的扩军备战,工业产值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还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一跃成为了欧洲第一军事强国,但是德国一直存在一个硬伤,缺少石油资源,这样使得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再强,也无法发挥全部的实力。相比较之下,苏联不仅工业实力强大,而且还拥有丰富的高加索油田,这是苏联比德国强的地方。而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工业生产能力和意大利一个水平,远不及苏联,资源更是比德国都短缺,根本无法支撑日本与中国和苏联同时开战。
从军事角度看,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让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更毁灭的打击。苏联部署在远东的军队在此种情况下根本无法驰援苏联西部战区,西部和东部两个战区就好比于切断了联系,各自为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苏联会很痛苦,但是苏联根本不会被打垮。首先,苏联拥有庞大的战略纵深,即便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都落入德军手中,苏联也会进入乌拉尔山脉以东继续反抗;第二,苏联早在站前就已经将大部分的军工企业都迁往了乌拉尔山脉以东,这是支持苏联赖以发动战争的核心企业,有这些企业在,苏联会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而当时的德国和日本却根本没有远程轰炸机,无法对这些企业构成实质性威胁;第三,苏联沦陷区军民也会在敌军后方展开游击战,袭扰敌军交通线和补给线,给敌军造成袭扰;第四,美国可能会因此主动参战,到那时,美英两国可能会早于1944年开辟第二战场,届时,苏联的压力会急剧减小;最后,日本的实力不足以对苏联造成很大威胁,日本陆军主力都被牵制在中国大陆,能与苏联交战的只有日本关东军,而1939年诺门坎会战已经证实,日本关东军根本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况且,日本关东军不能倾巢而出,他们要保卫在中国东北的基地,一旦日本关东军倾巢而出,东北抗联肯定会借机壮大自己的实力,就算日本出兵,苏联也不会倾尽全力来帮助德国,因为在当时的西伯利亚根本没有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日本不会为了蛮荒之地而倾尽所有。
综上,苏联的处境会很艰难,但是一旦苏联挺过最艰难的战争初期,与德日打持久战,到那时,苏联的人力和资源优势,以及庞大的战略纵深和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最终会促使苏联扭转战局。
-----
网友解答:
首先,德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为祸全世界,必遭世界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反抗;尤其是实力较强的德国,其野心不单是征服欧洲,还打算征服全世界,这势必遭到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反对。二战中,即便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最终也不会得逞。理由如下:
一、苏联自身实力也不弱,可以消耗掉日本和德国的相当一部分实力。当然,被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苏联政治组织能力强、工业实力强大、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冬季严寒等等因素使得回旋余地大的苏联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彻底征服,有时间争取国际援助。
二、日本和德国夹击,如果征服苏联,实力会大大增强,那么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就可以腾出手来同时有更大的力量侵略更多的国家,甚至美国也不能避免。为此,头号强国美国势必被拖入战争,势必援助苏联、援助其他一切遭到德日侵略的国家,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力量会大增。美国会直接援助苏联抗击德日,同时援助英国等西欧国家抗击德国。美国还会援助中国抗击日军拖住日军,间接和直接牵制进攻苏联的日军,使得日军无法全力进攻苏联。美国还会在太平洋发动进攻,封锁围困日本,日本会更加困难,日本为了自顾,无法全力配合德国夹击苏联。
总之,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随后,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等反法西斯国家会形成夹击日本和德国的局面。鉴于德日和反德日法西斯联合力量对比悬殊,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企图征服苏联的目的不会成功。
-----
网友解答:
结果都一样,德日必败,当年苏联国土辽阔,战争资源雄厚,军队从上至下基础牢固,苏军完全可以利用国土空间诱敌深入,用苏军善长的大纵深迂迴包围的战术将敌军消灭,再说远东地区土广人浠就当年的日军那后勤保障的水平如果二十万日军进入远东向苏联纵深进攻,不客气的讲,日军它的后勤保障连给士兵一天两顿饭的能力都没有,日本当年在中国是利用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采用以战养战的战略,它基本是利用中国东北和华北,华东地的资源来维持对中国的战争。
-----
网友解答:
轴心国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让苏联陷入两线作战,当时日本军部大本营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分歧很大,陆军主张“北上”进攻苏联,海军主张“南下”夺取东南亚取得战略资源。
进攻苏联的尝试是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双方参战兵力大概20万左右,苏联名将朱可夫担任指挥官。这次战役让日军看到了自己和苏联军队巨大的悬殊,这次战役的失败,导致与苏联对峙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仍未下定决心与苏联开战。只是在东北一线修筑类似虎头要塞的战备工事。
所以在苏德战争的关键时刻,斯大林才能把驻守远东防范日本的几十万部队调回苏德前线,有力的推动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其实日本是一个没有大战略的国家,战略资源短缺,士兵普遍配备步枪,因为冲锋枪太费子弹,坦克的钢板很薄,而且还是铆接结构,不是焊接的。在东南亚,甚至能被美国的道奇卡车撞翻,所以日本军队放在欧洲,充其量只是一个轻型武装部队,和苏联,德国动辄动用几千辆坦克库尔斯克决战,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身家和手笔,所以去了也不足为虑。
另外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胜利是必然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违背历史潮流,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所以日本即使和德国夹击苏联,也扭转不了局势。
-----
------------------
推荐阅读:
2022年,农村60岁老人一次性补缴4.5万元,次月起可领1623元吗?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