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为什么丢掉江山?
朱允炆为什么丢掉江山?
网友解答:
有一天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到两条龙在殿中相斗,黄龙战胜了白龙。第二天一早,他看到朱棣与朱允炆分别穿着黄色衣服和白色衣服在大殿里玩耍。
朱元璋看到眼前这一幕后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他知道日后叔侄二人肯定不和,为了保护孙子朱允炆,朱元璋为他准备了袈裟和度牒,为的是能让他顺利逃脱。
这是明朝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的内容,这段野史无非是在宣扬朱棣能即位全都是“天意”。其实仔细推敲后就能发现,朱允炆之所以败给了叔叔朱棣,除了是因为朱棣过于强大外,还有就是因为朱元璋和朱允炆犯下了太多的错误。
朱元璋的错误
懿文太子朱标去世的早,他的长子也早早去世了,朱元璋便立了朱标的次子为皇太孙。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不仅是因为他很爱朱标,更是因为他是一个传统思想的坚定支持者,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若无嫡子,及有罪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朱标死后,他的弟弟们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太子,因为朱元璋认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立长不立贤”。这也为后来朱棣朱允炆叔侄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而朱元璋对这位孙子也非常满意,据《明史》记载:
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以宽大。尝请于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这位聪明又孝顺的孩子很快就有了危机感,那就是他的叔叔们势力太强大了。朱元璋太过于传统,对家人太好。亲王每年的俸禄高达万石,并且府上的护卫甲士至少有3000人,多的甚至达到9万人。
亲王权势滔天,对于朱允炆来说就是不稳定因素。可是朱元璋却不认为自己的儿子们会威胁到他的宝贝孙子,反倒是将毒手伸向了开国功臣。
众多大臣们死于朱元璋之手,以至于朱元璋临终前只留给了孙子黄子澄、齐泰两个优柔寡断的人。
朱允炆犯下的错误
洪武31年,朱元璋去世,年轻的朱允炆即位,然而他刚一继承皇位,他和齐泰就引来了诸王的不满。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孝道,齐泰却下令诸王不必前来奔丧。齐泰怕诸王趁机作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诸王。
朱允炆还没即位时,曾问黄子澄道:
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
黄子澄听后说道:“削藩啊!”朱允炆要的就是这句话,所以他一即位就和黄子澄、齐泰做起了削藩准备。
削藩是一项考验智力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出差池。可是饱读史书的君臣三人却不管那么多,他们以暴力的手段先将朱棣的同母弟周王一家抓到南京软禁,然后废周王为庶人。
紧接着他又找了个理由将代王朱桂废为了庶人。湘王朱柏也没能逃过他的毒手,当他听说朱允炆对他起了疑心之后,这位文武双全的亲王叹道:
亲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宾天,疾不及视,葬不及会,抱兹沉痛,有何乐于世!今又将辱于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朱柏太有骨气了,他的气节感染了其他人,整个湘王府里的人都随他一起葬身火海。
事已至此,诸王恐惧不已。已经有个叔叔被自己逼死了,朱允炆却从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更让人不解的是,他对别的叔叔都非常冷漠,却唯独屡屡放过最有能力且最有反叛之心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与从小在宫中娇生惯养、受儒生培养的朱允炆不同的是,朱棣出生于军营,自幼与父亲南征北战,成年后威名大振。
这样的人自然不甘落于朱允炆之后。建文元年二月,朱棣以礼觐见新君,态度却非常不敬,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二月,燕王入觐,行皇道入,登陛不拜。
意思是燕王走皇帝的专用通道,见了皇帝也不下拜。面对燕王的不敬,许多大臣都纷纷请求朱允炆惩罚朱棣,齐泰和黄子澄却没有反应,朱允炆的态度也颇值得玩味,他说:“燕王是我的亲人,他是不会有不轨之心的。”
同年四月是朱元璋的小祥忌日,朱棣为防不测,便称病不去,让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南京。
朱高炽和两个弟弟刚来南京,齐泰就劝说朱允炆将这三个人抓起来,毕竟朱棣就剩这三个儿子了,抓住他们必定能控制朱棣。谁知黄子澄却不同意,就连朱高炽的舅舅都劝朱允炆将他们抓起来。
谁知朱允炆又犹豫了,最后竟然把这三个人都放回了北平。本来朱棣还后悔让三个儿子全来南京,哪知三个人都毫发无伤地回来了,他大喊“天助我也”。
朱棣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朱允炆却不好好珍惜,以至于有了后面的悲剧。
没过多久,朱允炆便派张昺和谢贵前去监视朱棣。同年六月,朱允炆又犯了一个错,他下令逮捕燕王府上的一些官员。事情紧急,朱棣干脆装疯卖傻来躲避祸患。
自古以来,达官贵人为了躲避一些危险,常常会选择装疯卖傻,比如孙膑、司马懿等人。朱允炆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就连齐泰和黄子澄都劝说皇帝趁着这段时间赶紧除掉燕王,可是他却又一次的放过了朱棣。
到了七月,朱棣听从朱能的建议,将张昺和谢贵骗进了燕王府,然后杀死了二人。这时朱棣身边仅有800人,却冲出了燕王府,并在几天内就夺去了北平九门,之后就气势汹汹地杀向了南京。
不知道是因为朱允炆刚得到了消息还是因为反应太慢,到了8月份他才想起来要与朱棣作战。这时齐泰发现,朱元璋时代的功臣只有耿炳文还活着,而且他与朱允炆一家是姻亲关系,于是老将耿炳文只能前去。
出发前,朱允炆又一次的犯糊涂了,他嘱咐众将士不要伤害朱棣。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朱允炆却畏畏缩缩,胜负早有定数。
耿炳文尽力了,可是仍然不敌朱棣。黄子澄一看情况不好,立马准备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齐泰不同意,但是黄子澄却一意孤行。
李景隆就是名将李文忠的儿子,可是他本人却是纨绔子弟,当朱棣听说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成为大将军并带领五十万大军后,笑着说道:
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
就这样,朱棣一路势如破竹,四年后终于来到了南京。在此期间,朱允炆一点儿也没有危机意识,经常与方孝儒等人讨论《周礼》,却不想着如何治理国家。
朱允炆受朱元璋影响,对宦官们非常苛刻,怀恨在心的宦官们时常为朱棣通风报信,完成了信息的不对称。
直到朱棣来到了南京,朱允炆终于慌了神,他听从方孝儒的建议,让姑姑成庆郡主出城门向朱棣求和,并向他保证,只要朱棣退兵,朱允炆便割地。
此时的朱允炆还是太天真,朱棣花了这么长时间准备,难道只是为了贪图一点儿土地?朱棣果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很快,李景隆等人就为朱棣打开了城门。
朱允炆急忙向群臣求救,发现齐泰和黄子澄早就没了踪影。等到朱棣进宫后,朱允炆已不知所踪,成了历史谜团。
总结:朱元璋自以为他为孙子安排了一切,却唯独忘记了儿子们会对朱允炆产生威胁,再加上用人不当。本来朱允炆就犹豫不决,朱元璋应该为他安排果断的人辅佐他才对,而不是向黄子澄和齐泰这种优柔寡断之人。等到朱允炆需要用人时才发现周围无人可用。
朱元璋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是朱允炆也不完全无辜,他有多次机会能够除掉朱棣?却总是犹犹豫豫,最终败给了朱棣。
朱棣即位后,开启了“永乐盛世”,治国能力比朱允炆强了许多倍,如果朱元璋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
网友解答:
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被他的四叔朱棣推翻,从而失掉天下,主要和三个方面的原因有关,分别是明朝主要政治问题的变化、建文帝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和短视、燕王朱棣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以明朝政治重心的变化,结合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的能力和作为来说明。
1. 元朝农民起义时解决百姓吃饭是最主要的问题
政治重心是指一个国家最主要的问题所在,可能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或军事问题。不同的政治问题决定了不同政治人物地位的不同,建文帝之所以被推翻,正是因为随着明朝经济和政局的变化,以朱棣为代表的北京集团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挑战以建文帝为首的南京集团,最后取而代之。
我们先来看从朱元璋起兵反元到朱元璋去世政治重心问题的变化。我们知道,到了宋朝以后,中国进入了古代平民社会。宋朝的官僚制度已经非常完备,皇权已经足够强大,制约皇上的因素只有传统了,这才有了神宗任命变法时,司马光等大臣以祖宗之法的名义去反对。但是到了元朝,这种制度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元朝皇帝出自草原,根本不懂什么祖宗之法,而且蒙古人对官僚制度更是知之甚少,只按草原上的简单分工将设置官吏,裁汰了大量的官员,加强皇帝个人的权力。元朝皇帝依然像草原上的作风那样,大量掠夺似地收税,然后分给蒙古贵族。由于对儒家学说知之甚少,元朝很长时间都没有建立科举制度,而是将人简单地分成四类,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直到元朝后期才实行了科举制。所以,元朝表现为,元朝权力非常大,但官僚的行政效率低下,除了收税分给蒙古贵族外,基本上没什么大的用处。这样一种制度,与中原人长期的儒家信仰和生活逻辑形成了强大的抵触,所以终元一代,农民起义不断。
到了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但元朝政府还在收税,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张士诚等人纷纷起事。我们知道,农民之所以造反,主要是因为吃不饱饭。所以在当时,主要的政治问题就是百姓的粮食问题。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就是江南,这里也是元朝赋税最多的地方。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占领了南京,以此为核心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以争取人心,将江南地区巨大的财富转换成了政治资本。这也就是朱元璋能够得天下最重要的原因。
2.明朝建立后主要政治问题是稳定国内政治
朱元璋在得天下以后,在元朝的基础上完善了官僚队伍,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朱元璋为了恢复破败的经济,应对货币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一套准计划经济,用以调节经济的产出和需求。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当皇帝以后非常看重自己手中的权力。不顾一切加强皇权,于是才有了洪武朝的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和空印案,一共牵连诛杀的人有7、8万之多。朱元璋一边杀了,一边用科举制度来选拔新的官员,这些人由百姓升为官员,在朝廷内没有任何根基,只能完全依赖皇帝,对皇权的威胁理从谈起。
朱元璋一面杀功臣,一面大力分封自己的子孙为王。朱元璋的长子是长子朱标,其他共封了24个儿子和1个孙子为王,主要目的在于为朝廷戍边。朱元璋的政治安排是,以儒家学说培养朱标,让他以后当了皇帝推行仁政;其他的儿子在边境上为王,为国家戍边。这样,从中央地方,老朱家掌握了一切权力,皇帝和藩王都能一直世袭下去,那感觉真叫一句歌词里唱的“倍爽”。
可是又有一句话不容忽视,那就是“理想很丰美,现实很骨感。”这个理想从一开始就泡汤了,原因在于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先他去世了。这一下让朱元璋陷入了极大的悲伤和纠结当中。悲伤的是,老来丧子,人生巨痛。纠结的是,面对眼前的局面,朱元璋必须要做出选择,皇位的继承人到底是要选谁。朱元璋思考了六个月,终于选定了朱标的儿子,皇孙朱允炆,主要原因在于他要最大限度地维持自己的政治安排。但有一点,朱允炆是一个比朱标还柔弱的人,要保证他顺利继位,就必须将可能威胁他的人都除掉。于是,朱元璋制造了洪武年间最后一个大案就是蓝玉案。朱元璋本来打算让蓝玉日后辅佐朱标,朱标死了以后,朱允炆肯定是掌控不了蓝玉的。所以,朱元璋下狠心对蓝玉下手,诛杀了几乎所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朝堂为之一空。
3.朱元璋死后,大明的主要政治问题由内部转向了外部边疆问题,内部的重新整合也就再所难免。
朱元璋打天下和坐皇帝的时候,主要的政治问题都在王朝内部,老朱都用杀人的方式解决了。可朱元璋死后,国家的主要问题就由内部问题转到了对外的蒙古问题。
朱元璋将功臣杀害以后,主要用两种方式去填补,文官用科举提拔人人才填补;武将则用自己的儿子去做藩王戍边,朝廷再为他们派遣副将。由于内部问题解决了,所以边疆外的其他地区对军队的需要越来越小,包括南京,能征惯战的武将和欺压百姓的武将都被朱元璋杀了。
朱元璋死后,大明王朝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是以下方面:
(1)开国功臣为之一空,朝堂上大多数是新进官吏,文才有余而勇武不足,他们在朝廷的根基较浅,办法经验不足,很容易凭一时义气而做出危险的决定,帮助朱允炆削藩的齐泰和黄子澄就是这样的人。
(2)
北方边疆的力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边疆上比较强的藩王有三个,分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棢和燕王朱棣。可是后来,秦王和晋王先后去世,只剩下了朱棣还掌握着雄兵。
面对蒙古的威胁,明朝九边的戍卫军队是要时刻驻守的,也就需要源源不断注入各种物资和资源。旧的武将被杀后,他们的军权自然也就落到了燕王朱棣的手里。
(3)从国家稳定的角度来讲,整个帝国内部已经基本安定了,主要问题就是防备蒙古入侵。而这个任务的核心区域就是北京 ,朱棣可以起到主导作用。
由于这个问题的长期存在,会有很多的人才为了建功立业去投奔朱棣,朱允炆朝廷的主要将领耿炳文和李景隆也都归降了朱棣。
由此可见,帝国主要问题最合适的解决之地,就由南京转到了北京,当时叫北平。北平地位越来越重要,朱棣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重要。
朱允炆早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他真的太年轻了,既无法很好地作用官吏,也无法合理地派遣将领。甚至还叮瞩前线将领,在战场上不要伤害朱棣,不让皇上落个杀叔的罪名。这种想法真的是“妇人之仁”,让人匪夷所思。
朱允炆太年轻,威望严重中足。也没有足够的人才汇集到人身边来出谋划策。他作用的人齐泰和黄子澄,都是类似于晁错一样的人,只知道一味地削藩,对削藩的危害和战争的持久性的估计却严重不足。
他任命的主将,开始是耿炳文,耿炳文带领十三万人与朱棣交战,耿炳文是一员老将,和朱棣交战时比较稳健。这样与朱棣耗下去是比较有利的,毕竟朱棣兵少。可是就是交战的关键时刻,朱允炆却撤换了耿炳文,换上了李景隆。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和朱允炆算是表兄弟吧。可李景隆压根没打过仗,就是个膏粱竖子,远不能和长期驻守北疆的燕王相比。结果,朝廷的兵马虽多,却是一败再败。朱棣看出了朝廷的羸弱,一股作气冲到了南京,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
朱棣即位后,中央和藩镇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矛盾。可朱棣是戎马出身,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再加上他的起家的地是北京,军队的主要指挥权在他的手里。所以,朱棣虽然在南京当皇帝,也不会遭到北京的反叛,而且朱棣在位期间经常北征,长时间在北京停留。到永乐十九年时,朱棣将大明的首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到此时,明朝终于由内重外轻转到了外重内轻,从而使大明又稳定地运行了两百多年。
如果可以设想,如果明朝的都城继续在南京。那结果就是,朱棣死后,当年的悲剧很可能还会重演。因为,明朝的内部问题已经解决了,到朱棣时最重要的是要对外,才能稳定王朝,而对外最好的建都之地就是北京。如果皇帝不是亲自驻守,任何一个在北京驻守的藩王和功臣,当他掌握的资源多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和中央发生严重矛盾。
写到这里,想到了一句明朝的情况,“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初年呈现了从“功臣守边”到“藩王守边”,再到“王子守边”的一系列变化过程。
本人认为,如果当年朱标能够顺利即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可能会缓和一些,但肯定还会发生。但有一个事实是改不了的,那就是明朝一定会迁都北京,才能稳定政局。
-----
网友解答:
简单来说就是姜还是老的辣吧。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那么为什么朱允炆是第二任皇帝呢,其实当时的嫡长子是朱标,所以朱棣作为第四子自然轮不上他当太子,即使他也很优秀。可是朱标死的太早了,而且朱标的嫡长子也死的早,这才轮的上朱允炆。但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乖巧孝顺,朱元璋也很是喜爱,所以朱允炆就成了皇帝。
生活环境
朱允炆从小就生活在深宫之中,身边都是宫女和太监,基本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在加上朱元璋的照顾,朱允炆生活得几乎是顺风顺水。而且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相比之下朱棣可要“艰苦”得多,朱棣被封为燕王后到各地视察民情,还经常作战,在军队中也有一定地位,可见朱允炆经验要比燕王少的多。
自身性格
朱允炆遗传了他父亲的性格,为人软弱,在宫中经常受儒家学士的影响下注重礼节温文尔雅,完全跟他的爷爷朱元璋不一样,没有那种狠劲和野心,比不上他的叔叔朱棣。
其实按照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家底,朱允炆是可以打败朱棣的,大臣们多次劝谏朱允炆攻打朱棣,可朱允序始终软弱不肯打,说朱棣是他的骨肉至亲。这也是朱允炆失败的重要原因。
手下将领
在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害怕自己的地位不保便杀了很多功臣,为了帮自己的孙子铺好路还削藩。朱允炆继位后也进行削藩,不停的削藩朝廷中哪还有什么优秀可靠的臣子,只剩下一些迂腐的学士和太监,正好给朱棣一个造反的理由。
而且朱允炆时期重文轻武,武官的发展不受重视,文官又很迂腐,比如齐泰、黄子澄等。朱允炆听这样一群人的意见能打胜仗才怪。
反观朱棣,在后期收获几大谋士和优秀的将领,比如徐达、常遇春、蓝玉、刘基等,还有谋臣姚广孝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自身能力
朱允炆于朱棣比起来能力是肯定不行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朱允炆还任用愚臣,下令的政策也犯了错误,由此看来他领兵打仗治国是真不行啊,而他的叔叔当断则断,慧眼识人,就像班里的聪明学生和笨学生,差距也就显而易见了。
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朱棣以少胜多的战绩在历史上是偶然的,但朱允炆的失败是必然的。
-----
网友解答:
第一,削藩太急,顺序搞错了。第一个就应该把朱棣给削了;第二,用错了人,用了李景隆这头猪做大将,最后让朱棣打了大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洪武大帝把功臣都杀的七七八八了,造成建文帝无将可用,一句话,最大原因是朱元璋的错
-----
网友解答:
朱允炆即位以后,为了加强皇权,就开始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镇守北平,早有心思篡位,便趁机打出靖难的旗号,进攻南京。
这场叔侄的争权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即皇帝位,结束了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
为何刚即位不过四年的建文帝,如此迅速地失去了大明江山的?
靖难之役叔侄争权
朱棣的举兵篡位,还得从他的老爹说起。
洪武年间,朱元璋的24个儿子被分封到全国各地。
以“夹辅王室”镇守西北的9个藩王,还经常典兵出镇,参加明初对北元的防御和征讨。
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宁、晋、燕三王。
宁王带甲八万。
晋、燕二王,可以节制大将军冯胜、傅友德。
燕王甚至可以节制沿边士马。
晚年的朱元璋,渐渐意识到诸王势力膨胀,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虽然明白,可对此也无能为力。
只能在自己死后留下遗诏,禁止诸王回京治丧,防止诸王动乱朝廷。
建文帝登基不久,户部侍郎卓敬就密奏裁撤宗藩。
建文帝虽未给出明确批复,但消息已经泄露出去了。
诸王人人自危,相互煽动,一时流言四起。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建文帝听取了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先进攻几个势力较弱的藩王。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周、湘、齐、代、岷五王先后被夺取爵位,废为庶民。
在燕王朱棣已经高度戒备悄悄增兵布防的时刻,建文帝才开始按部就班地解决燕王的问题。
战争一开始,燕王就派张玉领兵夺取了京师九门,控制了北平城,正式誓师起兵。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之后,劲卒宿将已经殆尽。
致使满朝文武之中竟没有一人能为建文帝领兵作战,只得启用幸存老将耿炳文。
虽是老将,但久未带兵、疏于战阵,很快就被燕军击败了。
建文帝听说耿炳文兵败,又临阵易将,用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替下了耿炳文。
燕王朱棣得知朝廷启用李景隆,大喜,说道:“李景隆膏粱子弟,不习战阵,朝廷这是坑了自己啊。”
最后,果真如朱棣所言,李景隆连战连败,数十万将士或斩或俘,万里尸横。
到此时,建文帝才察觉李景隆不堪大用,又以盛庸代替李景隆为大将军。
此后与燕军交战,虽各有胜负,但终究难挽大局。
不久,燕军就攻破南京城,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
随后,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就是是为历史上著名的明成祖,年号“永乐”。
这就是明史上的“靖难之役”。
坐失江山为哪般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历时短短不过四年。
建文帝如此迅速败于燕王朱棣手中,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用人决策不当。
本来,朱允炆采取的削藩政策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
但是他所重用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是一群既不懂军事,也不会打仗的文弱书生。
虽然高喊“削藩”口号,却没有相应的军事部署来与之响应。
2. 军事人才匮乏。
洪武一朝,骄兵悍将被朱元璋诛杀殆尽。
能够领兵打仗的人才几乎没有,幸存下来的也是行将就木,不堪大用。
年轻的将领更是未经战阵,缺少实战经验。
以至于,一朝的人,竟没有一位能够带领军队同燕王作战,实属可悲。
3. 谋事不密,准备不足。
削藩还没有开始实行,消息就已经泄露出去,这给诸王以时间应对。
燕王更是在朝廷还没动手之前,就提前开始招兵买马,壮大自己。
等到燕王做好准备,朝廷才按部就班地处理燕王的问题。
燕王又怎么可能愿意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你宰割呢。
4. 临阵换将的大忌。
当耿炳文受挫之后,却用李景隆去统率大军,随后又用盛庸替下李景隆。
在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下,以致几十万大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断送。
5. 朱棣卓越的军事才能。
朱棣在不到10岁就到燕国就藩。
明朝初期,残余的元朝实力都被赶到西北。
朱棣从小就跟随军队四处征战,久经沙场,军事经验丰富。
因此,他所率的军队愈战愈强,也为之后的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
朱棣虽是篡位夺权,即位之后又大肆捕杀建文遗臣,但他的文治武功,却也不愧为一代雄主。
朱棣即位后,命解缙等人编修《永乐大典》。
派兵平定云南,五次亲征漠北。
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派兵大破倭寇于辽东。
营建宫宇,迁都北京。
发展生产,移民垦荒,兴修水利。
七次派郑和下西洋,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使前来通商贸易者达30余国。
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
-----
网友解答:
时也命也,为之奈何?却是只能黯然落场,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给他叔尽情表演了。说来,朱允炆无疑是个悲剧的孩子,竟被他叔给欺负的够呛,以致可能丢了性命,也说不定。
且道,朱允炆乃明朝第二位皇帝,受朱元璋钦定,执掌了大明江山社稷,不料他叔死不甘心,随后夺得了天下,再造了乾坤。
公元14世纪后半期,皇觉寺出了和尚,据说是个放牛娃,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史书就是这么记载的,遂引用之,以彰显其伟大。那么他是何方大神呢?当然是伟大的朱元璋了,建立明朝的那一个,即朱允炆的皇爷爷。就这样,朱允炆出身皇家,为后来当皇帝创造了可能性。不过,这皇位没做多久,就输给了四叔,人也不知道上哪去了。
其中,靖难之役是决定性的因素,进而改写了历史走向。
自打明太祖归天,朱允炆愈发热烈,想要实现他的宏伟目标,也就是
“削藩”
行动。这不,得罪了好多宗室,尤其是燕王朱棣,实力极为雄厚。于是乎,危机重重的他叔,开始了反击计划,一路打到了京师。但很让人不安,且吊诡的是,朱允炆居然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因此,郑和下西洋应运而生,承载了一项特殊的使命,来来回回宣扬了国威。
总而言之,朱允炆为何失败?无外乎技不如人,咎由自取。当然了,主要还是他叔太给力了,一路势如破竹,不带给喘息之机的。
-----
网友解答:
朱允炆即位后太不仁了,急于消蕃,逼人太甚,对自己的蕃王叔叔逼的太凶,怪不得别人不义,逼得朱棣为了自保只有造反,其他亲王和多数大臣们或坐山观虎斗或暗中支持朱棣,没有几个亲王真正勤王的,孤家寡人焉能不败之理?
-----
网友解答: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却严重错估燕王朱棣抵抗意志和能力!
穷苦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为免子孙后代受苦,逆时代潮流分封疆土册封诸侯王,使诸侯总兵力与明朝中央政权相当,拥有军事、财政等诸多特权,严重威胁到朱允炆与明朝皇权,儒臣方孝儒等提议削藩,初衷虽好但办事不力,先打草惊蛇,使朱棣惶恐装疯卖傻躲祸,只能铤而走险起兵“靖难”;其次,对宗族藩王不留余地,从锦衣玉食沦落为阶下囚,所属势力依附朱棣联合作战;最后开战建文帝朱允炆却禁止将士伤害燕王朱棣,使朱棣绝境逢生,长途奔袭夺取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缺乏领导能力,长兴侯耿炳文擅长防御,朱允炆偏命其统军攻伐燕王朱棣,滹沱河惨败未给予休整,便以“纸上谈兵”的李景隆取而代之,明朝50万大军未攻破北平,建文帝气恼以盛庸为平燕将军,但明军折损过半而燕王朱棣获得宁王部众,盛庸不占优势却拖住燕军,关键时刻李景隆向燕王朱棣献城,兵家大忌“临阵换将”,建文帝朱允炆没能发挥耿炳文的长处,胡乱任用纨绔宗亲将领,又不肯全权信任盛庸,识人不明建文帝输的不冤。
建文帝朱允炆坚定“削藩”,确实违背明太祖朱元璋所定规制,给燕王朱棣起兵提供绝佳借口,若建文帝朱允炆如燕王朱棣般,用经济特权交换收缴藩王兵权,燕王朱棣得不到外部宗室诸王支持,燕王朱棣也不敢踏出军事反叛之路,随着时间推移巩固皇权后再削藩,只能说建文帝朱允炆还太过年轻,而辅佐他的黄子澄、齐泰等人不懂变通,难以应对政治错综复杂的变化!
-----
网友解答:
朱允炆还是皇太孙时,曾询问伴读东宫的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
黄子澄答:诸王仅有护兵,仅能自卫,如果闹事,以六师讨伐,谁能顶得住?汉朝七国之乱时的诸侯那么强,还不是迅速败亡了。大小强弱势不同,顺逆之理更不同!
朱允炆深以为然。
此时的他们还想不到,正是这样的想法,使他们丢掉了江山。
朱元璋留下的摊子
比起刘邦来,朱元璋留下的摊子要好一些。
刘邦、朱元璋都诛杀功臣勋旧,使军权牢牢把握于本家人手中。
然而,刘邦所封的刘姓诸侯王,是真正的诸侯王,他们既拥有自己的军队,还拥有王国内的一切权力。
相比之下,朱元璋所封的藩王,权力就小得多了。
诸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直属兵力只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余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所以,黄子澄说诸王只有护兵,难以抗拒六师,是合乎实际的。
朱元璋赋予了诸王一定的指挥权,使一些藩王可以预军务,在外出作战和督军屯田时可以节制诸将。
然而,诸王也仅是拥有指挥、节制之权,而没有调兵权、统兵权。统兵权在各都督府领导下的守镇官,调兵权在兵部,诸王要调兵执行任务,仍然需要天子的御玺文书,否则,诸王只能调护卫兵,无权调守镇兵。
所以,明初时的藩王,与汉初、晋初的诸侯王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建文帝举措得当,确实是“六师临之,谁能支?”
许多朋友指责朱元璋举措不当,导致藩王权力过大。
其实,平心而论,朱元璋不过是通过封藩制,将军权由外姓功臣宿将转移到朱家人手中,确保朱家人坐稳天下,同时,诸藩王的权力虽不小,但与汉初、晋初时不可同日而语。
朱允炆丢掉天下,主要还是自己没有搞好。
迂腐的削藩顺序
建文要削藩时,齐泰就指出:应该先打击实力最强的燕王。
黄子澄反对:周、齐、湘、代、岷等王,在太祖时就有不法的事情,削之有名,应该从他们开始搞起!
于是,周王被废庶移滇,代王被幽禁,岷王被废为庶人,湘王自焚,齐王被囚,短短十个月时间,连废五王,天下震动。
而对于朱棣,他们在犹犹豫豫,久拖不决。
一方面,他们又调走朱棣节制的军队,削减朱棣的护卫,使朱棣一度只剩下800护卫。
另一方面,他们将朱棣的儿子们放回去,以示诚意,试图麻痹朱棣。
不过,从1398年十一月控制北平军政大权到1399年七月准备捉拿朱棣,建文帝折腾了大半年也没有动手。
建文能迅速废五王,并将朱棣身边的部队调走,说明朱元璋留下的体系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朱棣虽曾节制诸军,影响力很大,但其直属兵力是不多的。
如果建文像刘邦控制韩信一样迅雷不及掩耳,或像汉文帝将最强诸侯齐一分为六一样待机而动,朱棣都是来不及施展其影响力的。
可是,建文迅速削除各王,调走燕王军队,引起燕王警惕,又迁延大半年不下手,给予了朱棣施展计谋、影响力的机会。
结果,当朱棣动手时,已经控制北平军政大权的建文官员根本无法抵挡,朱棣迅速夺取了北平的控制权。
而当朱棣在北平附近作战时,附近燕王旧部多迅速归降。
更严重的是:建文过急的削藩,指置笨拙,难以“自解于天下”,反而给了朱棣“靖难”之名。
削藩,虽然是以上治下,天子在“顺逆之理”上掌握主动权,但本质上仍然是实力之争,仍然需要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妥善推进。
建文君臣又想削藩,又迂腐地讲究,束手束脚,给了朱棣足够的时间,导致形势瞬间逆转。
以一国击一隅,但无统筹全局之才
朱棣起兵,毕竟是以一隅敌一国,朝廷无论在任何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可是,坐拥举国之力的建文,却缺乏统筹全局的人才。
无论是建文帝本人,还是由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组成的核心班底,都不具备战争指导能力。
因此,建文帝的一手好牌,迅速缩水。
当时,朱棣不但要在正面应对“南军”,其侧背的大同、辽东也已为建文帝所控制,而大宁的宁王则暂保持中立。
建文帝事实上对朱棣形成了战略包围的态势。
可是,由于缺乏对全局的统筹,这个包围圈一直形同虚设。
大同、辽东方向的军队,曾进攻朱棣,但因为缺乏统一调度,彼此进攻无法形成合力,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建文帝始终只有南路威胁着朱棣。
反倒是朱棣,在绝对劣势下,通过卓越的战争指导,扭转了局势。
他先是在危急之中腾出手来,以权谋裹挟宁王,吞并了宁王的军队,尤其是朵颜三司。
随后,朱棣又利用内线优势,佯攻大同,引诱李景隆,使原本准备开春再攻的李景隆被调出来遭歼。
更为严重的是:缺乏统筹全局,使建文帝的南军在兵种上处于绝对劣势。
当时,建文帝坐拥全国,在西北、东北,仍然有相当的骑兵力量。
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这些骑兵力量没有被集中部署到正面战场,导致南军在机动力上始终处于劣势。
所以,朱棣来去自如,即便失败,也能够通过快速机动摆脱不利形势,南军即使取得大胜,也无法给与燕军歼灭性打击。
整场战争,拥有绝对优势的南军始终被动挨打!
拥六师之众,却无统军良将
即便在战争指导上不如燕王,但建文毕竟拥有绝对兵力优势。
战争初期,建文的军队,耿炳文曾率号称三十万的军队,李景隆之军号称五十万。
即便这些数字有所夸大,但其兵力远远胜过燕王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在交战中,以多打少的南军无一例外的惨败。
取胜前,朱棣已经指出各将短板:耿炳文军无纪律;李景隆“五败将军”···并采取相应战术,一举击破对手。
这些将领中,耿炳文虽为功勋老将,但毕竟缺乏大兵团指挥能力,且年事已高,李景隆则更是缺乏实战经验。
开始,建文却以“肺腑亲任”李景隆,不断重用李景隆,使南军精锐损失惨重。
尽管后来的盛庸、平安等人能力稍强,但李景隆的惨败,使南军战略进攻的力量折损,转入战略防御。
攻守易势!
汉景帝平叛前,文帝特意给他留下了周亚夫,而建文要削藩,朱元璋似乎没有留下足以与燕王匹敌者。
或许,一心铲除功勋威胁的朱元璋看来,朱棣再怎么有威胁,也是朱家人,用足以与朱棣抗衡的异姓将领来抗衡朱棣,并不是更好的选择吧。
迂腐的束缚
不过,平安、盛庸等人确实还是不错,多次击败朱棣。
可是,建文莫名其妙的命令,却束缚了众将手脚。
建文戒约官兵,不得伤害燕王,以免背杀叔之名。
这一紧箍咒,使南军屡屡痛失良机。
东昌之战,燕王被盛庸围困,但燕王亲自“引马鸣角,穿敌营,从容去”,南军“莫敢发一矢”。
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束手束脚,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短板集中爆发,迅速败亡
虽然建文各方面都不如对手,但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即便无法消灭朱棣,自己要灭亡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打了几年后,朱棣尽管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仍然局促一隅,看不到取胜的希望。
可是,当朱棣找准建文死穴后,建文的短板集中爆发,迅速败亡。
朱棣没有继续与盛庸、平安等人在山东、河北耗下去,而是采取了长驱直入,直取南京的方略。
建文帝的总崩溃到来了。
朱棣长驱直入后,使盛庸、平安等人的将略在混乱的战略指导下难以发挥。
平安等人在淮北与燕军周旋,盛庸仍在淮上,没有参战,而平安被混乱的调度所制,行进中遇伏被歼。
而当徐辉祖等人一度击败燕军,一度取得极好机会时,建文又听信燕军已退的流言,调回徐辉祖,使南军错失良机。
结果,当朱棣渡江时,南军防御一片混乱,竟然无可御敌之兵,导致南京未经激战就陷落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渡江时,建文帝曾派人来议割地求和。
仗都快打完了,建文帝、黄子澄对这场战争的性质仍然缺乏清醒认识,可谓悲哀!
被自己的叔叔夺走帝位,建文帝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
然而,建文被“淘汰”,或许是件好事。
当时,北边的蒙古各部元气渐渐恢复,西面的帖木儿虎视眈眈,大明的国防环境不容乐观。
建文帝虽然有仁德之名,但以他的识人用人,以他的战争指导能力,他是不可能替大明守好这片江山的。
-----
网友解答:
明朝第二任皇帝由朱元璋孙子朱充炆继任,
可惜,朱元璋的
封王戍边
造成藩王拥兵自重,而朱允炆
以文治国,急于削藩
导致了“靖难之役”战争的失败,结果丢掉了属于自己的江山。
1.封王戍边
朱元璋成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大明江山采取了“封王戍边”。于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首批封王达9人,在洪武十一年,又分封了5人为王,后来在洪武二十年又分封了10人为王。
最后,朱元璋把所有儿子都分封到各地为王以镇守大明江山。其中有九位藩王分别镇守西起甘肃,东至辽东,即历史上的“九边”重地。由于这九位藩王常年守边,其军事力量都很强,而实力最强的藩王应该是驻守北京的燕王朱棣。
可见,封王戍边是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一个烂摊子,更是一个暗雷。对此朱允炆既不好收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小心踩到雷而被炸死?
2.以文治国
众所周知,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大杀功臣,导致明朝丧失了大量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的将领,结果留给朱允炆的军事实力已经大打折扣。
而建文帝上台后,并未意识到朝庭军事实力已经严重落后于各地藩王,仍然执行“以文治国”,广开科举,选拔了更多的人才在朝廷担任职务。
结果,朱允炆的朝庭中文人过多,武将太少,成了奇特的“秀才朝廷”,没有人会打仗,更不用说能打胜仗。
3.急于削藩
同时,朱允炆错判局势急于削藩,结果引起了藩王群起反抗,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
首先,朱允炆借囗周王谋反,削除了他的爵位,贬为庶人,发配云南。随后,又有其他藩王也被陆续波及到,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就先后有五个藩王的爵位被朱允炆废黜了。
朱允炆的削藩动作,让燕王朱棣意识到自己的爵位迟早不保,便暗中开始了积极扩军备战。随后,朱棣以清除皇帝身边奸臣齐泰和黄子澄为由,打出“靖难”口号向朱允炆发难,于是这场叔侄之间的战争爆发了,历史上称之为“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战争结果是朱允炆战败后不知所踪,而朱棣战胜后登上了皇位。
-----
网友解答:
首先朱允炆不是朱标的嫡子正统成色不足,再者他的后台是其外公吕本,吕本是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长,众多门徒皆为中青代一干文官,没有武将的人脉所以缺乏军方的强力支持,反观朱棣本就是行伍出身而且文武兼备、政治成熟,为一众身经百战的武将所拥戴,于是推翻朱允炆也就顺理成章了!
-----
------------------
推荐阅读:
中国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怎么没有企业只招50到65岁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