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民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网友解答:
1946年11月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条约约定:中美两国人民与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另一个国家旅游、求学、定居、做生意(关税低至只有几个百分点)。
是不是看上去很公平?是不是有似成相识的感觉?和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时,公知们吹嘘的一样:“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更便宜的价格买国外商品。”
在1946年,但是一个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自由“友好通商”会是什么后果?
大量外国货(主要是美国货)潮水般涌进中国:从汽油到汽车,从电灯到电影,从面粉布匹到棉纱白糖,从口红丝袜到领带皮鞋,甚至铁钉和香烟都是USA制造!国内民营企业几乎无法生存,纷纷倒闭——大量民族企业倒闭的后果就是大量工人、职员失业,城市次序失控。老百姓连饭碗都丢了,还能“过上好日子吗”?1947年10月国民政府财政就崩溃了。
当全民都开始使用美国货的时候,意味着全国老百姓吃穿用度都在用国民党政府外汇储备!这么干别说是民国,就是现在的美国也扛不了几天啊!
以史为鉴,大家明白中国政府为什么硬怼美国贸易战了吧。同时,贸易战时宣传美国是为中国老百姓谋福利的公知有多么混账!
-----
网友解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知道我军历史上,有一次可怕的江难事故,淹死了800多人吗?
我军历史上最大的海难惨案--淹死800多新四军的中安轮事件
我萨沙可不是浪得虚名,冷门历史也难不倒我。嘎嘎嘎!
1945年重庆谈判开始。根据《双十协定》,我军必须将江南的新四军全部撤退到长江以北。
这包括苏南、江浙、皖南等地的新四军。
9月19日,撤退命令下达。
当时苏南新四军数量并不多,分为三批次撤退。
其中最后一批也就是第三批,在10月15日由政委韦一平率领下渡江。
当时的撤退有一定特殊性。
皖南事变的教训在前,大家都怕撤退途中被国军袭击。
所以,撤退都是偷偷摸摸,迅速渡江。
第三批渡江时,共有1000多名官兵要全部撤走。
按照前两批的惯例,要用渔船在夜晚一次性渡完。
渔船不会很大,一次最多乘坐10到20人。
那么,这1000多名官兵,就需要70多艘渔船。
其实,当时搜罗70多艘渔船还是可以的,只是需要时间,而且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经过再三考虑,政委韦一平等人决定,临时征用中华轮船公司镇江分公司“镇江——泰兴口岸”线的“中安”号渡轮。中安轮是一艘大轮船,可以搭载500到600人,只需要1到2次来回就可以全部运完。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草率的。
中安轮是一艘陈旧的轮船,已经使用30多年。由于保养不利,船只严重老化,连传递钢板都已经腐朽穿孔。
当时只要在江中行驶,中安轮就会进水,必须同时用抽水机排水。
中安轮的老板认为船太老了,与其去返修,还不如报废。
所以,当时中安轮已经是报废状态,等待拆卸。
如果不是这样,中安轮也不可能被新四军轻易搞到。
对于中安轮的情况,新四军并没有太多了解。只是之前中安轮也曾来往于长江两岸,并没有发生险情,新四军就认为没有问题。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15日当晚,政委韦一平率领四纵队1000多人赶到偷渡点,中安轮就在不远的江上。
此时,渡江部队又犯了一个大错误。
本来中安轮最多可以搭载600人,1000多人就要分为两次运输。
长江来往一次需要好几个小时,还要将官兵先用渔船运到中安轮后才能够行驶,这也要几个小时。
那么,如果分为两次运输,就得将运输分为两天进行。
这样有一定的危险!
因为国军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中安轮这么大的轮船在运输军人。
于是,当时有人拍脑子决定,干脆一次性运过去算了。
虽然船只超载,但还是能够承受的,不会有危险。
这样一来,本来只能容纳600人的中安轮,前后搭载了新四军第四纵队一个全副武装的特务营和江南被服厂的职工干部及地方干部大队,总数有1000人之多(被服厂女工约200—300人),超载近一倍。
当然,超载本身不致命,中安轮过于老旧本身也不致命。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致命了。
由于严重超载,船只吃水比平时深得多。加上长江上当晚起大风,船只就吃不住了。
当中安轮新式到长江中时,船员发现船底进水速度远比平时要快,抽水机全部开动仍然赶不上进水的速度。
当时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没想到,当船行至泰兴县天星桥西南约两公里的江面时,老朽的船底钢板突然大面积破裂。
一瞬间,江水大量涌入底层。船员们为了自救,拼死排水。
这边一部分新四军官兵,也赶来排水。
然而,进水速度太快,实则轮船底部已经破裂。
不到15分钟,船只开始大面积倾斜,就要沉没。
当时此时中安轮刚刚过江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非常危险。
长江不是普通的小江小河,非常宽阔,水流湍急。
在夜晚游长江,即便水性极佳的人也要带漂浮物,不然很容易送命。
船上的1000多新四军官兵,绝大部分不会水或者仅有在小池塘游水的经历,甚至还有几百名女同志,根本不可能游过长江,幸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幸存的老兵叶春荣回忆:江浪啪啪地拍打着船体,大家都屏着气,谁也不讲一句话。有人说船舱底下漏水了,大家的情绪顿时慌乱起来。一位领导(韦一平)带着警卫,上下走动交待坐船行军的纪律,他还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轮船已航行到长江中间了,船底舱有点漏水,不要紧,再坚持一下就可以越过江中心了。如果有谁不服从命令,不听指挥,坚决按军纪处置!”大家的情绪这才暂时平定了下来。但很快,船舱下的漏水愈加严重,船体失去了控制,船舱内的人向船上涌,站立着的人也跟着船体失去了重心,一会儿向左倾,一会儿向右斜。悲剧顷刻间就发生了,气笛拉响了呼救信号,船上顿时一片哗然,轮船急速沉向江底,近900名新四军指战员掉入滔滔江水中,其余都被困在船内。
前后只有10多分钟,轮船沉没。
苏浙军区第四纵队政委韦一平、苏浙公学政治部副主任王绍杰、苏南行政公署财经处长李建模、溧阳县县长徐公鲁、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司令部侦察科长彭安、苏浙军区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长吴志斌、宣教科长王一、宣教科副科长司徒阳等800多人人,全部牺牲。
船只沉没时,会水性的官兵纷纷跳水逃生。长江水流湍急,人一下水立即被江水冲走,不见踪影,绝大部分被淹死。
大部分官兵根本不会水,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抱着暂时没有沉没的轮船部分,拼命呼救。
数百人的惨烈呼救声,竟然越过宽阔的长江,惊动了天星桥附近的渔民。
渔民们急忙驾驶七八艘小船,根据呼救声来救人。
但渔船都很小,最多可以乘坐20人。
当时大家性命都危在旦夕,见到渔船都拼死往上爬。
最先的一艘渔船一瞬间就被几十人抓住,翻覆沉没。船老大靠抱着船桨跳水,才侥幸生还。
这样一来,其他渔船不敢靠的太近,只能捞起一些零散落水的人。
这也前后一共救了100多人。
沉船的一瞬间,景象无比凄惨。
渔民丁广田回忆:中安轮沉下去之后,只有一段烟囱露出水面,沉船时间很快,最初烟囱还是滚烫的,足以将人的皮肉烧焦。但就是这段烫得入肉的烟囱上,10来个人一直抱着不肯撒手。
-----
网友解答:
圌山关之战:一发炮弹打翻日军驱逐舰,救下南京10万人
圌山关炮台位于镇江市东北约30公里的地方,与镇江焦山炮台、象山炮台、江北都天庙炮台同属镇江要塞司令部。
1937年12月,日军进逼镇江,台长卢佐周和要塞司令林显扬撤往苏北,临行前命令炮台班长骆熺标炸毁炮台、撤走大炮。骆熺标和手下11名弟兄,对长官的逃跑行为深感失望。出于民族义愤,他们主动留下来与炮台共存亡。
圌山
此时, 圌山关炮台的9尊大炮已经有8尊被拆除带走或者沉入江底,仅有1尊在龟山头还没来得及撤走和销毁。骆熺标立刻派人将龟山上的大炮修复好,再把散落在江边的炮弹搜集搬运到山顶的炮座边,并组织人员在江边瞭望,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自江阴失守后,日舰一路畅通无阻,沿江西上。于12月8日进抵圌山前面的宽阔江面,鬼子的计划是拿下圌山关,攻克镇江,最后与南京的陆军会师,围攻南京。
要塞锁江
这支鬼子舰队有大小舰只15艘,先锋舰是一艘朝潮级驱逐舰。日军鱼贯而来,如长蛇般在江面展开。骆熺标沉着指挥,命令炮手彭永义开炮、刘福贵、谢翔贵等人装填。
当敌舰进入有效射程后,鬼子竟然没有发炮试探,估计是看到要塞已无人迹,故而志得意满,不屑发炮试探的缘故。此时,日军驱逐舰已经尽在眼底,骆队长一声令下,一发炮弹直向敌舰飞去,落在敌军驱逐舰的船头旁边,激起的水柱高达两三丈,敌舰船头满是淋漓水沫。
大炮
骆队长见一炮未中,立刻调整好发射角度,迅速又发出第二炮,可惜第二炮稍有偏差,又未中目标。骆队长再次瞄准,发出了第三炮,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敌舰的尾部,敌舰舵机被打中失灵,在水面上失去控制。
骆队长立刻下令装填第4发,此时日军舰上的大炮也开始轰击炮台,但鬼子的炮弹大多落在炮台前面的山壁下,并没有对炮台造成杀伤。众人以为第4炮能够将敌舰击沉,没想到由于炮弹质量不合格,炮弹非但没有打出,还把炮身炸坏了。
骆队长知道鬼子定然会来报复,于是连夜带队退出圌山,向苏北方向撤退。
被击中的敌舰指挥官晕头转向,以为在圌山关遇到了劲敌埋伏,于是下令调转船头,退到距离龟山头30里的北岸三江营江面暂泊。
第二天,日军派出飞机侦察,由于圌山和五峰山森林密布,鬼子无法看清,随后又调来轰炸机对山谷、森林进行狂轰滥炸。
第三天,持续轰炸2天后,鬼子还不放心,又派出攻陷丹阳的久保田大队攻上圌山炮台。当鬼子冲上炮台时,发现仅有废炮1座,并没有发现一个守军。日军这才发出旗语,让龟山头的日军舰队通过。当这支舰队抵达南京时,比原定日期推迟了3天。
而就因为这短短的3天时间,南京城有将近10来万人得以安全撤到北岸。原来,日军准备用这支舰队封锁长江航道和北岸,因为在圌山炮台的耽误,日军的围攻计划被迫推迟。
骆熺标等人用一尊大炮阻击日军舰队,迫使日军停留3昼夜,并且用一发炮弹打翻日军驱逐舰,救下南京10万人。这样的战绩和壮举在战史上是鲜有的,他们的英雄壮举和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1980年代,当年的炮手彭永义在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圌山之战的经过,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资料:
《南京史志》、《镇江县志》
-----
网友解答: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相信这个故事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的,我也是在一次去旅游的时候无意中听当地人给我讲的。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夕民国时期的四川西康省地区,即
现在的卫星城——西昌
。
1949年末,由成都逃往海南岛的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胡宗南返回当时西康省所属的西昌,与西昌的警备司令贺国光一起,纠集了那些从四川逃出来的国民党军残部,以及西昌警备司令部所属的师共约3万人,盘踞在西昌地区,企图建立所谓的“游击根据地”。
然而在人民解放军的南北夹击下,在1950年3月发生的
西昌战役
中,被解放军西南军区的部队击溃。胡宗南和贺国光两人仓皇乘飞机逃跑,余下的守军纷纷溃逃,在当地彝族群众的帮助下,于4月份被全部围歼。此役,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解放了西昌地区,巧家、华坪和康定等18座县城。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残军溃败的太快,情况非常的紧急,
胡宗南和贺国光
两人为了逃命,只带了正妻和儿女逃跑,其他的小妾、情人等家眷和钱财都丢下不要了。
那些个被丢下的小妾和情人也不甘留下,她们想办法征用了当时机场余下的一架运输飞机,把两人丢在西昌的金银财宝都搬上了飞机,然后也乘上飞机逃跑了。
不难想像,当时的那种小型运输机本来就没有多大载重量的,在兵荒马乱的情形下,十几个人挤坐在上面,还塞进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飞机能不出事吗?
听说那天的天气极其恶劣,整个西昌都笼罩在暴雨大雾当中,飞机从机场起飞后,由于太重了的原因,飞行高度无法攀爬起来,只能摇摇摆摆的在浓雾中低空飞行着,逃命了还贪心的人果然都没好下场,飞机在起飞不久后,便撞毁在离西昌仅三十公里不到的
螺髻山
上,可怜一群如花似玉的女人和天真的孩童因为贪婪而死在这次空难中。
飞机坠毁的剧烈的爆炸声惊动了当地的人们,他们跑上山去一看,都惊呆了!
只见一架飞机撞在半山腰山崖上的杉木后,坠毁在山崖下的乱石中,飞机的残骸到处散落着,已经变形了的尸首也是抛撒在四处,满地都是散落的金银财宝,特别是银锭子更是堆成了小山。
最先到达的人群沸腾了,这些穷苦了一生的人,眼见如此多的财宝摆在眼前,纷纷贪婪的扑了上去,红着眼睛疯狂的抢夺着。
众所周知,金条、银锭别看着个小,但拿在手里是非常沉重的,跑来看热闹的人事先都没准备什么装盛的东西,光用手拿和口袋装又能装的下多少?
于是就闹出了很多的笑话,愚笨的人装拿了十几二十个银锭后就再也没地方装了,只得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发呆,那些脑袋灵活点的人就脱下衣服来包裹金银,把衣服装满后就扛到没人的树林里藏好,由于贪心的缘故,这些人在树林里藏金银的时候,只是随便找个洞或是挖个小坑就匆匆埋了,然后又马上赶回去争抢,以至于后来很多的人都忘了自己究竟藏了多少金银财宝,也忘了自己的金银财宝藏在哪里了,只得在事后带着个锄头满山遍野的挖,据说差点把飞机坠毁地点周围的山林都挖断根了。
随着来的越来越多,抢夺更是变的激烈,在钱财面前,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人们哄抢着,相互撕打在一起,往日亲朋今日眼红的随处可见,现场一片混乱。
脑袋愚笨的人眼里只看到了堆成小山的银锭子,那些聪明点的人眼光就好的多,他们先去尸体残骸上搜寻,因为人一般都是把比较贵重的东西带在身上的,果然,这些人在尸体残骸上搜出了不少价值昂贵的金条和宝石,甚至还有个人在驾驶员的手指上得到了一颗巨大的红宝石戒指,听说是用刀子连手指一起砍下来的,可见人性之恶。
另外一些聪明的人就翻箱倒柜的翻寻那些行李箱,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些人在行李箱里的衣服口袋里或是在行李箱的底部找到了很多的金条和宝石,于是人们更加的疯狂。
就这样,在人性的贪婪下,整个场地很快就被人们清扫一空,等给我讲这个故事的老人两兄弟赶到现场时,只剩下满地的飞机残骸和死人尸首了,这让他们两兄弟很是不甘心,他俩也把现场彻底的翻了个遍,最终也只找到了一块已经压的变形了的银锭子,没办法,两人只好捡了一些飞机的机壳回去,融炼后做成小盆子使用,也算是物尽其用,没白跑一趟了。
也不知是谁把消息散播了出去,这些捡到财宝发了财的人们还没来得及高兴两天,就有大批的解放军部队赶到了,通过不断教育和宣传,人们把这些捡到的金银财宝都上缴了,至于上没上缴完就不知道了,听说那个砍了飞行员手指得了个大红宝石戒指的人还被嘉奖了,得了一朵大红花,别在胸前很是光荣了一回。
后来,大批的解放军部队开上了山去,在人海战术的密集排查下,从杉树林里找回了不少的金银财宝,让很多人欲哭无泪。还说在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初期,有人用先进的金属探测仪器去寻找过一翻,听说也是所获不菲。
这件事情对于在当时那种惊天动地大变革的大时代里,只能算是个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了,所以这件虽然已经发生了近七十年的时间了,也只是在当地人之间当做个小故事讲讲罢了,也许现在的当地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个事情,也许再过不了多久,等当时经历过这件事情的老人们先后去世以后,这件事件就会像过去历史上的无数其他事件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
网友解答:
民国第一命案,也被称为民国版的“黑色大丽花案”:英国外交官养女陈尸北平东便门角楼,死状和1947年震惊世界的“黑色大丽花”一样凄惨,事件不仅轰动了整个北平城更是由于牵涉到不少达官显贵和外国名仕而在国际社会上也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波,《泰晤士报》、《费加罗报》、《北华邮报》等中外各大纸媒还对此展开了专题报道,然而至今这件案子过去84年了依然没有告破,也已经成为了一桩名副其实的“永久悬案”。
1937年日军侵华前期,整个华夏大地局势动荡、民不聊生,甚至首都北平也不例外,各种恶性打砸抢杀事件几乎天天发生,但聚集于此的英、俄、日、美、犹太达官显贵们却对此丝毫不关心,还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直到元旦后一个星期的早上,一起惨绝人寰的命案终于搅浑了洋人们原本“平静”而又奢靡的生活…
1937年1月8日清晨,寒风刺骨,一位黄包车车夫(也有说是一位遛鸟的老头)经过北京明城墙东便门角楼(狐狸塔)附近时看到一群野狗正围着城墙下的一堆物品啃噬着,甚至空气中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这让老车夫很是好奇,心里嘀咕着:“
这年头北平城到处都发生自杀、凶杀案,该不会是有人死在那了吧
”?出于好奇,他放下黄包车走了过去,但就是这么瞟了一眼却被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向城门口并大喊着“杀人了、杀人了”…因为就在城门下的沟渠内躺着一具被破坏严重、死状极其恐怖的尸体:
死者一头金黄色的头发遮住了面庞,上披一件外套、下着一条皮裤,脚下蹬着一双皮鞋,看情况应该是位欧美女性。不过她的脸和胸腔都被利器划得血肉模糊完全无法分辨样貌,全身上下更是布满了遭人虐打的伤痕以至于多处手脚骨折,最残忍的是其腹部被人用利刃划出一道长达40公分的斜痕,脏器却被人(或者野狗)掏空并拖到了沟渠边上…不过非常奇怪的是不管沟渠内还是沟渠外或者死者体内都没有足够的人体血液,只是那些散落在沟渠边上的肠胃中沾附着些结冰的血污。
1月的北平室外气温零下几度,人体的血液要么在体内结冰要么流到沟渠后在渠内结冰,怎么会不见了呢?
同样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死者内衣内裤均不见踪迹但围巾、外套、皮裤却穿戴整齐,身上还戴着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
北平城内死了一个外国女人,这让当地警员高度重视,消息传开后更是在城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过也正因为死者身份特殊,所以很快就查明了她的身份:
帕梅拉-维尔纳
(Pamela Werner),19岁,是一位退休的英国外交官
E·T·C-维尔纳
(E.T.C. Werner)收养的女儿,住在离东便门角楼不远一条狭窄街道上的中式庭院里。
维尔纳是个性格暴戾的外交官,在英国处处受到同事的排挤因此经常被派驻到“偏远”地区和国家工作,而对于英国来说遥远东方的中国就是足够“偏远”的国度,所以从10年代起他就带着妻子来到了中国,然而这位性格暴戾的外交官对这份“苦差事”却不是太在意,甚至还非常享受,因为他极度迷恋古老的中国文化,不仅著有多本和中华文化相关的书籍、论文,更是慢慢成了一位汉学家,一手毛笔字也比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写得漂亮,据说还喜欢唱唱京剧、听听黄梅戏,总之就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维尔纳和妻子结婚多年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孩子,因此担心老无所依的夫妇俩在1919年到北京育婴堂领养了一个东欧女婴,并取名为帕梅拉-维尔纳。夫妻俩日常对这个养女可谓是视如己出、疼爱有加,而自维尔纳妻子去世之后父女两更是相依为命打算永远在中国生活做个“中国人”,却没想到竟然会出这么一件惨案…
得知爱女惨死,维尔纳哭得死去活来,并责令北平警方立即破案给自己一个交代,所以很快由北平公安局东南分署署长韩世清、天津警务处处长谭礼士以及天津英国租界警局总督察理查德-丹尼斯组成的专案组就此成立对惨案展开调查,根据尸检报告显示:
帕梅拉死于被中午撞击头部造成的严重颅内出血和骨折,从伤口的形态判断她很可能实在近距离被认识的人袭击而死,死亡时间在7号晚上9~12点;
被剖开的伤口无生活反应,心脏和大部分器官被人取走(
野狗并没有吃多少,怎么判断出来的我也不知道
),尤其是女性特征器官均被干净利落地切割掉;
半截胃是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器官,胃容物显示最后一顿饭吃的是中餐,按时间推算应该是晚餐。
凶手会是谁呢?为什么会下如此狠手呢?又是出于什么作案动机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帕梅拉遇害当天的行程:
早上去了牙医诊所,接待她的是美国牙医
特沃斯·普伦蒂斯
(Wentworth Prentice)医生,但普伦蒂斯自己却声称当日早上并未见到帕梅拉。
临近中午,帕梅拉回家后写了几封信,家里的佣人曾问她要不要给买点下午茶,她回答说不需要,但是晚上会回来吃晚饭,并指定了具体菜单,都是中餐。
中午2点过后,帕梅拉骑车出门,和一位从小玩到大的俄罗斯籍闺蜜一起去餐厅喝下午茶,随后跟着闺蜜回了对方家里,闺蜜的母亲还为两人准备了面包、蛋糕,但由于两人都吃过下午茶了所以只是象征性地吃了点。
傍晚5点多,两姐妹约上另外一个好闺蜜三人一同去到一家法国人经营的溜冰场,一直玩到晚上7点,帕梅拉对两个闺蜜说必须回家吃晚饭了,于是向两人告别,这个时候闺蜜还问了一句要不要送帕梅拉回家但被其拒绝,这是大家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帕梅拉,之后就再未有人见到她。
专案组了解的情况就是这些了,而结合尸体解剖、最后一天的行程、尸体现场情况等所有综合信息他们也总结出一点东西来:
首先
,帕梅拉身上的金银首饰都还在说明凶手并不是冲着钱财而去的,基本上可以排除财杀以及北平普通中国老百姓作案的嫌疑;
第二
,帕梅拉女性器官都被割掉应该是凶手有性侵行为,这么做是为了掩盖这一罪行;
第三
,帕梅拉的内衣内裤不见了但外套、裤子、围巾都在,说明应该是死后别人给她穿回去的,凶手为什么要那么做呢?是因为虽然残杀了帕梅拉但又不希望她的尸体裸露在外吗?是因为对她有感情吗?
第四
,尸检显示胃里最后残留的是中餐食物,但上面的全天行程大家看直到7点都没有吃过中餐,是回家吃了以后遇害的还是和其他人在外吃了中餐后遇害的呢?这个陪她吃中餐的人会不会是凶手呢?
所以综上种种来看,肯定不是财杀、不是普通的中国百姓,但不管是情杀还是仇杀凶手一定对帕梅拉很熟悉!
经过调查和群众举报,专案组是有找到几个嫌疑人的:
第一位嫌疑人是帕梅拉的中国男友
韩寿清
,其实他是非常符合专案组前面几个推理的,对帕梅拉有感情、有性侵或发生性关系可能、最后一餐吃的是中餐。但问题是他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据,而且是多人可以证明的,另据了解帕梅拉和他的感情也不错,为此还不惜忤逆父亲维尔纳经常带着男友回家,因此他是凶手的可能性并不高,没有动机、没有时间还是正牌男友…
第二位是在酒吧当保安的加拿大逃兵
平福尔德
,其俄罗斯女房东举报说案发当晚看到他身穿一件染血的衣服并在房里藏了一把带血的匕首,警方接到举报后立即将其逮捕并在他工作的酒吧经理口中得知平福尔德经常参加一个秘密会所,这是一家在外国人圈子里非常有名的特殊癖好俱乐部,平福尔德也承认了自己经常介绍女性去这个会所供欧美官宦子弟享乐,但表示自己不认识帕梅拉,并且经过鉴定专案组发现衣服和匕首上的血迹【可能是】动物血;
第三位是帕梅拉在
天津读书时的校长
,据说此人对帕梅拉动了歪念头甚至有传闻说帕梅拉和他有暧昧关系,维尔纳得知这个事情后立即给帕梅拉办理了退学手续不让她继续读下去了,会不会这个校长真是个“萝莉控”一直忘不了帕梅拉所以得不到就毁灭呢?不过和韩寿清一样,他好像也没有作案时间,人一直在天津…
第四位是
国民党的特务
…这个推测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帕梅拉和一个女人长得非常像,这个女人叫做
海伦-福斯特-斯诺
(Helen Foster Snow),也就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著名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妻子!夫妇俩是不折不扣的红色斗士,是我党的老朋友,更是一直都被国民党特务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不受欢迎夫妇”,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宣扬我党革命斗争的巨著即将完成,特务们绝不允许这样的巨著问世,所以想尽办法除掉夫妇俩也不是什么秘密了。而他们当时就住在帕梅拉隔壁,海伦和帕梅拉身材、长相都很相似,所以会不会“看外国人长得都一样”的国民党特务认错人了呢?
据说斯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他在案发前不久还真就收到了国民党特务准备暗杀他的消息,何况凶手如此残忍的杀人手法也确实很像他们的行事作风,只不过这事实在不好证明啊…
第五位就是那个自称没有见到帕梅拉的美国牙医
普伦蒂斯
,而他的疑点是很多的:
他和帕梅拉算是比较熟悉了,因为其一直在为帕梅拉做牙齿矫正手术,可他坚称自己当天去电影院了没有见过帕梅拉,甚至说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客户(病人)、不认识帕梅拉…
但多人证实他当天是绝对见过了的
!按理说帕梅拉是晚上以后才遇害为什么白天见面也要隐瞒呢?甚至要否认自己认识帕梅拉?这其中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根据法医验尸发现凶手行凶时的剖腹手法极其专业,避开了肋骨等胸腔坚硬部位具备一定的人体解剖知识,其行凶所使用的工具也不是普通人家的菜刀、杀猪刀而是非常锋利的手术刀、美工刀之类的刀具,那个年代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不是非常多但他本身就是一位医生,虽然是牙医,可大学时期也一定有学这些知识;
那位加拿大保安逃兵平福尔德所工作的神秘会所老板就是这个普伦蒂斯!而案发后一位在这个会所“上班”的俄国女人找到帕梅拉的父亲维尔纳称案发当晚亲眼看到老板普伦蒂斯和另外两名男子带着一个金发女孩来到会所,之后就听到楼上传来惨叫,她的一位“同事”也向维尔纳证实了这个说法;
那位加拿大逃兵平福尔德在被女房东举报后立即遭到了专案组的追踪,警方调查到一个拉过平福尔德的黄包车车夫,询问是否记得平福尔德坐车时身上有血迹等情况,更发现他的黄包车上也沾有血迹…但是车夫回答说当时平福尔德身上没有血迹,自己车上的血迹是拉另外几位受伤的日本兵时留下的。可维尔纳找到这位车夫时他却翻供了,称案发时自己拉着三男一女几个外国从会所附近去了角楼,而且路上被三个男人持刀威胁不许说出搭载他们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当时他就是这么和专案组说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报纸上竟变成自己否认看到平福尔德身上有血并称车上血迹是拉受伤的日本兵留下
…也就是说有人给他改了口供!
其实这以上种种证据都将最大的矛头指向了牙医普伦蒂斯,维尔纳也坚持认为普伦蒂斯就是凶手,可这个时候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案件就这么被耽搁了,因为维尔纳自己都被日本鬼子给抓去集中营关了好几年…
不过除此之外当年专案组还有列出一个嫌疑人就是帕梅拉的养父维尔纳自己!
这主要原因是前面提到的1936年维尔纳曾把帕梅拉送到天津读书,但不久后学校就传出帕梅拉和校长的丑闻(更多的说是遭到校长骚扰),这让维尔纳感到无比羞愧,和帕梅拉大吵了一架并立即给她办了退学手续准备送回英国去上学;
同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帕梅拉又一点儿也不想按父亲的意思行事,还故意把交往中的男朋友韩寿清也带回家,气得维尔纳大发雷霆甚至还对女儿及其男友动起了手;
再者就是帕梅拉胃里确实找到了中餐残渣,据说和当天出门前帕梅拉交代佣人买的食物种类【比较】一致,他们认为假如说帕梅拉是和其他人一起吃的不一定就又会点这个食物了(有说是牛肉丸),
意思就是说帕梅拉有可能是回家吃过了晚饭的
,可维尔纳说她没有回过家…
所以专案组有种怀疑就是会不会帕梅拉又惹父亲生气,脾气暴躁的维尔纳在和女儿争执中失手将其打死了呢?
当然,我认为他是最不可能杀害帕梅拉的人,因为牛肉丸又不是鹿茸熊掌,何况他们那种社会地位的人,到酒店、餐馆就点牛肉丸吃很不正常吗?再说虽然脾气暴躁但失手打死了有必要割下性器官、掏出内脏那么残忍吗?他是真的对这个女儿视如己出的,又是一个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难道还怕不小心把女儿打死后被北平警方抓去枪毙了?大不了回英国不就行了?
另外当时他就散尽财物征集线索,战后没几年被从集中营解救出来后依然坚持留在中国继续追寻凶手,不仅亲自从英国找来专业的侦探团队,更加大悬赏额度到5万美元誓为女儿讨公道,那可是相当于现在2000万人民币的“天文数字”啊?是他存在英国的“棺材本”吧?亲爹都不一定有那么上心吧?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我们抗日战争都还没结束呢…
其实女儿死后他在中国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英国都还有兄弟姐妹(新西兰出生的,那也有亲友),但就为了追寻真相,独自一人在中国苦苦寻了近十年,直到1951年自己实在走不动了才含泪告别令他又爱又伤心的北京,而回去以后在病床上躺了不到3年就去世了…说起来也是一个挺伟大的父亲了,我是选择相信他的。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帕梅拉的血流干了陈尸现场却找不到血液?假如发现尸体的地方就是第一现场,那么当时的天气在北京绝不可能一点血液的痕迹都不留,而如果那里不是第一现场,凶手又是怎么将尸体运出来的?要知道那个时候盘查还是挺严的,一具尸体想要出城并没有那么简单。
关于这个问题2012年推理小说家法兰奇在作品《午夜北平》中解释称帕拉梅被普伦蒂斯引诱到
现北京船板胡同28号院
后遭到木制凶器袭击,血流干后被普伦蒂斯用黄包车拉到了东便门角楼下,并在那里被肢解,也就是说黄包车车夫当时拉的三男一女是真的,但此时的帕梅拉已经是一具“干尸”…
不过如果真的是“干尸”,那好像突然解释了为什么弃尸前要给她穿衣服了,而且是厚厚的外套,怕被发现呗?细思极恐…
后来我们中国自己也将这个案子搬上了大银幕,《邪不胜正》和《午夜北平》都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
-----
网友解答:
谢邀!
明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关于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两个,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下:
一、上海名媛郑念从家世雄厚到“牢狱之灾”。
在民国时期,名媛大都是指那些出生于名门望族,集才华与样貌于一身,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所和各种上流社会盛宴中的女子。
她们既持有著名女子学校的文凭,还有家庭为其请的前朝的举人学士,她们谈诗词歌赋,学钢琴舞蹈,会说中文也会讲外文。她们可以飞车骑马,又可以研磨画画……这样一个出身世家大族,自己本身又有诸多才华技艺的人,大部分都会找一个同样优秀的老公,然后继续过着她们公主般的生活。
(上海名媛图片)
可是,事实却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的名媛却遭遇了牢狱之灾。
她就是出生于1915年的郑念,原名叫姚念媛。因嫁给同是英国留学生的郑康琪而随夫姓并易名郑念。其父亲是日本留学生,曾任职北洋政府高官,在当时算来,郑念也算是一个出生望族的名媛。抗日战争爆发后,夫妻两人投奔到重庆,其丈夫郑康琪加入了外交部。虽然有良好的身世,但她的命运并不是很美好。
两人自1949年就一直就在上海,1957年丈夫死后,郑念便继承其夫在上海任职壳石油公司的职位,担任英国总经理的助理,这看起无所谓的事却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化革命”爆发后,由于郑念是英国留学生,又长期在外商公司工作,当时就被人控告为英国间谍。hw兵先是抄了郑念的家并没收其财产,后又被当做英国间谍软禁在家中,9月被关进上海第一看守所,此后的六年便一直在监狱度过,期间没少受严刑毒打。其女儿也在她进监狱的几个月后自杀。
(郑念年老年时)
二、
繁盛后的苏州“乱象丛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我们的印象中,苏州是一个既美丽又繁华的城市,那古声古色的建筑,小桥流水人家的静雅,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又雅致的街道,无不令人向往。可这样一座城市也自有它的不好之处。其实,在民国时期。苏州就已经算是一个家底雄厚的长三角大城市,它商业发达,三教九流都汇集于此。
(苏州)
但高度发达的商业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黑幕。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有了闲钱都想在莺歌燕舞的苏州城找女子助兴,夜晚的时候,那些在白天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却成了风花雪月的场所。
不仅如此,当时的苏州还是一个盛行赌博的城市,凡事有真便有假,在这个赌博成群的地方,自然也会出现不少“伪赌”事件。在当时的赌博中,伪赌其实也是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伪赌的人一般心狠手辣,就像是盗贼一般,他们主要就是靠此骗人钱财。
当年在苏州有一个名叫元绪的人,他就以伪赌骗人为生,正巧那时有一个富商携带巨款前来苏州游玩,这个骗子就准备将他拉下水。于是,他就找来来人给这个富商设局,刚开始的时候,先让他输一点点,后来便变本加厉,开始出老千骗取钱财。所幸后来这个阴谋被识破,随后这几人抓了富商的钱财就开始跑,富商也只能无奈的看着这群人消失在视野里。
-----
网友解答:
讲一个蒋介石枪毙中将程泽润的事件,现在的史料记载程泽润在负责抗战征兵时,因吃空贪缺被蒋介石枪毙,其实不然,实质是征兵素质太差,多为抽鸦片的瘾君子,导致了战场的接连失利,影响抗战大局,蒋介石暴怒后,把军事法庭裁定的撤职判三年,直接改为枪毙,1945年在重庆执行。
图为民国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都说民国时期,军阀为获得银饷都让部队贩卖鸦片,其实部队官士吸食鸦片的更普遍,举例,有段时间,阎锡山的部下士兵,都有两支烟,一支打仗用的步枪,一支抽大烟用的烟枪,阎锡山打仗时都害怕碰到阴雨天,因为一旦下雨了,烟枪点不着火,士兵们解不了烟瘾了,精神萎靡,准是大溃败,所以士兵抽鸦片一直是各军阀头疼问题,抗战时蒋介石为了解决此问题,就曾枪毙了高级军官程泽润,虽震慑各军,但没解决任何问题。
图为抗战时期,士兵们体格普遍营养不良。
程泽润,四川隆昌人,北伐时就是广州政府的后勤参谋长,负责北伐军的物资补给与调遣,成为蒋介石亲信,后来派往四川瓦解地方军阀势力,终于刘湘归蒋,程泽润立下大功,所以抗战爆发后,担任军政部兵役署中将署长,负责抗战时期全国的征兵工作,国难时期征兵的岗位不但重中之重,又有油水可捞,只要操作别过,比起战场上打败仗受军法要安全得多,可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下烧起来,命没了。
为防止民夫逃跑,用铁链锁脖串起来。
1944年,蒋介石在黄山开会,主要讨论各战区屡屡失败的原因,各战区的长官、各省主席均参加,蒋介石亲自主持,开会共8天,前4天汇报打败仗经过,后4天讨论解决方法,当到了第一战区长官卫立煌发言时,他直接指出:后方送到前线的兵源质量太差,有很多有烟瘾,根本不能打仗。蒋介石一听,叫人通知征兵署程泽润前来问话,程泽润当然知道蒋介石是最厌弃部队中黄赌毒的,连忙解释道,仗打到现在,征兵越来越困难,虽然质量有所欠缺,但部队中绝对没有烟瘾的,并且欢迎各长官到壮丁验收处视察。
图为1944年,被征召修筑机场的四川百姓。
于是黄山会议结束后,各战区长官前往重庆验丁处视察,提前得到消息的程泽润买了很多身体强壮的临时工充当新兵,而征到的质量差的烂兵全藏起来了,结果视察工作很满意,不久这批临时工得到赏钱高兴回家了,其中有个冒充新兵的其实就是个烟鬼,他和征兵人员串通,专门顶替别人征兵登记,在军营里由串通人员放行逃走,酬劳两人分。这人正在烟馆里联络生意时,被军统的人听到了报告了戴笠,几番拷问出了结果,戴笠告诉了侍卫长俞济时,结果是蒋介石拍案而起。
抗日名将张自忠先生,他也是个屡抽屡戒的大烟瘾者。
不久,总参谋长何应钦、军法总监何成浚等人再次往征丁验收处察看,果然见到的新兵全都面黄肌瘦,一副烟容,有的新兵都是街上抓的乞丐,走路都摇晃,根本跑不起来,更多的是抽大烟的,有的烟鬼专干顶替活儿,再半途逃跑,有的烟鬼混不下去了专门到部队铤而走险发横财的,没门路的烟鬼就是被抓来充新兵的,这样的人根本无法上战场。于是兵役署的人员有嫌疑的很多被抓,等候审判,最先办的就是兵署头目程泽润,本来军事法庭审判的是判刑三年,被蒋介石直接蓝笔改为枪毙,程泽润被执行时,口中一直喊道:各战区打败仗,为什么把我一人判死刑!
-----
网友解答:
蒋介石养子驻扎汉中时,利用信息差割当地韭菜。
蒋介石养子
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都熟悉,但他还有个次子蒋纬国,是蒋经国的弟弟,名气没有他哥哥大。
蒋纬国其实不是蒋介石亲生的,是戴季陶的私生子。戴季陶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一位日本女子,不知道是津渊美智子、还是重松金子,两人生下了一个男孩。
可戴季陶是已婚人士,还有妻管严,根本不敢把孩子带回家,只得交由蒋介石代为抚养,并取名蒋纬国。
蒋纬国20多岁时在德国入伍,进入了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德国军中服务,还参与过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
1940年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开始在国军系统中任职。
青年军历练
在国军中,蒋纬国最出众的经历是在装甲兵部队任职。起初,蒋介石为了让蒋纬国掌控中国驻印军的装甲兵,曾将满装的3个营编成了战车第4团,任命蒋纬国为副团长。后又成立陆军装甲司令部,由于资历原因任命其担任副司令一职。
不过在这之前,蒋纬国还有一段在青年远征军中的经历。这支青年远征军是国民党为了储备反攻日军力量、组建的一支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现代化武装部队,简称青年军。
不过这个青年军只是一个花架子,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没上过抗日战场。蒋纬国到青年军206师616团报道、担任2营少校营长时是1945年6月,距离日本投降还有2个月。
这个部队驻扎在陕西汉中,位置比较偏远、消息流通也较为闭塞。
囤积居奇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蒋纬国通过自己携带的无线电机收到了重庆播放的广播消息。久经苦难的人或许会第一时间欢呼、庆祝、分享,但他却没有。
反而灵机一动,招来了随员,让士兵拿着第2营的军饷到汉中街上大肆采购,什么烟酒、鞭炮、吃喝用品,全都囤积起来,使这些物品在市面上成了稀缺物品。
过了一段时间,抗战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汉中当地。士兵百姓知道后无不欢欣鼓舞,准备大肆庆祝,结果发现市面上没有烟酒鞭炮等物,只有蒋纬国那有售卖。
蒋纬国提高了售价,大家又不得不买单,这种囤积居奇的做法使他大赚了一笔,然后给每个士兵发了双饷。
不得不说,利用信息差来获利很有商业头脑,小王考虑到蒋家与四大家族的亲戚关系,推测蒋纬国应该是从小受到了熏陶,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早已成为他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听闻抗战胜利消息,第一时间是囤货赚钱。
这事出自《蒋纬国口述自传》,在自述中讲出此事,说明赚取这笔“胜利财”后,蒋纬国还是打心眼里为自己的精明感到高兴,毕竟狠狠割了一把韭菜。
-----
网友解答:
民国距离现在不足百年,而且当今的历史研究又如此细致,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能有几个呢?只能是有一些事件知道的人比较少而已。
我这里说一件不为人知或者说有人不愿意知道的事情。
“西安事变”以后,国共开始讨论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后,国共迅速达成协议,开始了第二次合作过程。
按照双方协议,1937年8月25日,共产党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
协议好签,命令好下,但是国共十来年的恩怨不可能一夜消失,尤其是对于当初留下打游击的南方红军游击队。
南方游击队大多在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并且活动区域分散,因此有几支游击队改编较晚,甚至有的游击队拒绝改编,比如下面我们要说这支游击队。
1937年10月,江西弋阳磨盘山区,闽浙赣苏区游击队经过整合,成立了赣东北游击大队,其中游击队员五百余人,地下党员四百余人,裴月山任司令,杨文翰任政委。
早在1937年2月,国民党就派人上山,称谈国共合作。结果游击队下山途中被敌人伏击,损失十余人。杨文翰裴月山大怒,称“非见到红军大部队,决不下山”。
图——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这种情况下,要想改编此游击队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红军大部队不可能来到此地等他们验证。
杨文翰裴月山虽然早就知道抗日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但由于消息闭塞,并不知道其中原委,他们认为这只不过又是国民党消灭吞并红军的一次阴谋。
1937年秋到1938年春,共产党先后四次派人上山联系游击队改编事宜,均被杨文翰、裴月山拒绝。
图——新四军阻击日寇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的
黄道
写信劝他们下山,裴月山拒之不理,将信撕毁。
党组织四次派上山劝说的人均被当做叛徒杀害,其中包括第四次上山的原皖浙赣省委书记、裴杨二人曾经的直接领导
关英
。
杨文翰杀害关英以后,心存疑虑,派人到南昌新四军办事处了解情况。办事处负责人对杨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让来人转告杨文翰,令其立即下山改编。但杨文翰固执己见,坚持见到红军大部队才能下山。
后来,赣东北特委所属弋阳、贵溪党组织同杨文翰领导的党组织,发展到同一个村庄,成立了两个不同的党支部。两个支部均知道对方的存在,偶尔还一起开会。赣东北特委想借此说服杨文翰,但未成功,这已是这支部队最后的机会,但杨文翰裴月山二人并没有抓住。
此后,赣东北游击大队彻底成了孤军。
图——新四军阻击日寇
经过敌人和地方地主武装的数次围剿,此游击队覆灭,杨裴二人也分别被害。
-----
网友解答:
国民党保密局长春站在长春解放前夕的罪行……长春大屠杀事件
1948年10月末,长春已经成为被东北野战军重重包围的一座孤城,即便是国民党军政人员也都明白:解放军开进长春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在国民党长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保密局长春站的公开身份)看守所里还关着几十位地下党和进步学生。保密局长春站站长项迺光(原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后叛变成为军统特务)决定要把这些人都杀掉。他指挥保密局特务在一个夜里把这些人杀害后埋在稽查处的院子里(现省政协大院)。长春解放后这些遇难者的遗体被挖出来了,因为遇难者中有长春大学的学生,长春军管会找了几位原来长春大学的学生(包括家父)去辨认遗体。家父和几位同学根据遇难者穿的服装和佩戴的校徽辨认出了几位遇难的长春大学同学。其中有一位遇难的黄姓学生给家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据家父说这位黄姓学生既不是地下党也算不上“进步学生”(他从不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活动),他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公子哥”,玩世不恭,说话口无遮拦,说过对蒋总统夫妇的“不敬”言论。结果被“特务学生”告密也被抓进了稽查处,最后也遇害了。当年家父辩认出他的遗体是凭借他佩戴的一个“十字架”。这位黄姓同学的一个哥哥是“中美航空队”的飞行员,在美国受训回国后送给他一个银质十字架,这位黄同学非常喜欢这个来自美国的小物件,每天都要挂在脖子上。家父生前每当说起这件事时都唏嘘不已。
项迺光还指挥特务在南岭另一处刑场杀害了地下党和进步人士一百多人。长春解放前夕被特务杀害的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人数甚至比在重庆渣滓洞杀害的还多。
-----
网友解答:
宋美龄的初恋根本不是刘纪文
坊间传闻的宋美龄和初恋情人有若干个,其中流传最盛是刘纪文。甚至有人为此出书,大赚一笔。那么,刘纪文究竟是不是宋美龄初恋呢?
显然不是。
刘纪文,曾经担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十年,先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市长、广州市长,他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标签就是宋美龄的初恋,使得刘纪文的大名广为人知。传言中刘纪文是宋美龄哥哥宋子文的朋友,当年宋子文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期间,在日本留学的刘纪文应宋子文之邀到美国看望宋子文。从而认识了宋美龄,两人开始交往并订婚,1916年暑假两人周游美国。传说还有刘纪文就任南京市长是宋美龄在蒋介石面前美言,力荐刘纪文当选市长云云。
其实刘纪文早年留学日本和英国,1925年底到才去欧美各国考察。1917年宋美龄已经回国,两人并无交集。1918年刘纪文就和国民党元老古应芬之女古婉仪订婚,古婉仪才貌双全且精通英语。不料在次年古婉仪因病早逝。刘纪文在古婉仪的墓碑上称她为“聘妻”。由此可见伉俪情深。
在古婉仪去世后的近十年里,刘纪文没有考虑婚姻问题,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刘纪文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北伐军军需处长,南京第一位市长,成为蒋介石麾下的重要大将。1928年10月18日,38岁刘纪文与一小他21岁的美貌女学生许淑珍结婚,许淑珍出身名门,父亲是上海保险业巨头。婚后夫妻恩爱,生活幸福美满。
之所以刘纪文与宋美龄被传绯闻完全是市井之人主观臆想。
其实,蒋介石、刘纪文、宋美龄三人本来私交很好。刘纪文留学英国和日本,口语不错,而宋美龄长年在国外刚回国,中文反而不流利,出去办事往往叫上刘纪文陪同。另外,1927年9月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在日本长崎看望好友,蒋介石去日本拜访准岳母也是刘纪文全程陪同。由此可见。流言是以讹传讹所致。
1949年刘纪文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57年刘纪文因患肠癌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67岁。
2012年10月,刘纪文的后人公开否认刘纪文是宋美龄初恋并订婚的传言。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
------------------
推荐阅读:
农村自建房阳台外飘1.5米,现在二楼墙体开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该如何修复?
一般都认为盘古开天地是神话的开始,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