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做了什么决定让康熙帝下定决心除掉鳌拜?
索尼做了什么决定让康熙帝下定决心除掉鳌拜?
网友解答:
索尼全名为赫舍里﹒索尼,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当年福临继位为顺治帝的时候,索尼出力不少。但索尼与多尔衮不太对付,所以在多尔衮掌权期间,索尼受到了打压,几乎身死。多尔衮死后,顺治对多尔衮一党进行了清算,自然也就重新重用了索尼。所以,当顺治临死时,立玄烨为继承人,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其中索尼列四大辅政大臣之首。
康熙继位的时候,索尼已经62岁了,身体也不大好,所以经常称病不上朝,不大管事。而本来位居四大辅政大臣之末的鳌拜,则拉拢了遏必隆,斗倒了苏克萨哈,进而把持了朝政大权,对年幼的康熙的皇权造成了极大威胁。
索尼文武双全,战功赫赫,鳌拜虽然大权独揽,但对索尼仍有三分畏惧。不过索尼对鳌拜的所作所为也未多做干涉,因为对他来说,鳌拜和康熙两方面到底最后谁能胜利,对他影响都不大,而且他也看不准,贸然出手,可能会给自己家族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索尼的策略是两不相帮,也都不得罪,静观其变。
但是,索尼的如意算盘被孝庄打破了,孝庄主动提出,要康熙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这对索尼家族来说是极大的荣耀,也几乎是向索尼作出了共富贵的保证,只要能帮助康熙扳倒鳌拜,那索尼家族就会世代荣耀,福泽无穷。面对这样巨大的诱惑,索尼动摇了,他下定决心倒向康熙一方,将整个家族的生死荣辱绑到康熙这条大船上。
果然,索尼的影响力也不是吹的,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鳌拜的气焰被打下去了不少。康熙六年三月,索尼已经67岁了,自感时日无多,于是带头在朝会上谏议还政于康熙,而此时遏必隆的女儿也成了康熙的妃子,所以遏必隆也附议。
鳌拜措手不及,又提不出合适的反对理由,只好硬着头皮附议。虽然之后鳌拜仍然把持着朝政大权,但在道义上已经落入下风,朝廷上的风向开始逐渐倒向名义上已经亲政的康熙。索尼在做完这件大事之后,很快就病死了,临死之前他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正是这个决定为鳌拜掘下了坟墓。
当年六月,索尼病重不治去世,
临死前他让自己的第三子索额图辞去朝中一切职务,到康熙身边做一名侍卫。
要知道,因为索尼的关系,索额图当时的官已经做的不小了,康熙七年的时候,他的职位是吏部右侍郎,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副部长了。但索额图严格执行了索尼的遗嘱,于康熙八年辞去所有职务,做了康熙身边的贴身侍卫。这一年,索额图刚刚3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当时康熙虽然已经亲政,但鳌拜却不肯归政,于是与鳌拜有仇隙的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自己前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这就意味着鳌拜也也应该辞职。可鳌拜却不想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于是罗织了24条罪名,请求康熙凌迟处死苏克萨哈。康熙也知道苏克萨哈不该死,但慑于鳌拜的威胁,最后只得判了个绞刑。这件事导致康熙与鳌拜之间的关系极度恶化,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因为鳌拜势大,明着铲除肯定不行,而如果要秘密进行,康熙对身边的人都不大信得过,此时索尼临死前的妙招就显现了出来。康熙无论要采取哪种办法铲除鳌拜,都必须有人来执行,而此时在他身边唯一值得信任的,也就只有索额图一个人而已。
于是,康熙以弈棋为名,召见索额图进宫,秘密策划铲除鳌拜的相关事宜。两人计议后,康熙下令甄选侍卫中身体强健的少年进宫作“布库之戏”,陪他娱乐。鳌拜对此事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并不以为意。而秘密挑选人选,并进行训练的人,史料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想来只能是索额图,因为只有他才能让康熙真正放心。
康熙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召集这些少年,问道:“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伙伴,那你们是害怕我呢?还是害怕鳌拜呢?”众少年同声回答:“独畏皇上!”于是,康熙便公布了鳌拜罪恶,准备捉拿。
从此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些少年早已被洗脑了,这个过程必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以一群少年去擒拿身经百战的猛将鳌拜,无疑成功率不高,只有少年们抱着誓死效忠康熙的信念,才有可能一举擒拿鳌拜。从实际结果来看,索额图的训练是很成功的。在智擒鳌拜这件事中,可以说康熙是策划者,而索额图是具体执行者。
行动当天,索额图奉命在武英殿门外站岗,他的任务是想办法收缴鳌拜随身佩带的武器而十几名训练好的布库少年则暗藏于武英殿内,伺机采取行动。鳌拜对此毫无防备,他大大咧咧的把随身佩刀交给了索额图,进入了武英殿。接着,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宣布鳌拜30条罪状,建议立即斩首。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遂对他宽大处理,改为囚禁,不久鳌拜便在禁所死去。
作为“智擒鳌拜”的最大功臣,当年八月,索额图便升任国史院大学士,第二年康熙恢复内阁制,索额图改为保和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此后十年,索额图一直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虽然最后下场惨淡,但那已是他自己作死,和索尼无关了。
回过头来看,我们不禁要为索尼临死前的这一步“妙招”赞叹不已,只要康熙对鳌拜动手,辞去官职作了康熙贴身侍卫的索额图必然是第一功臣,加上已经成为皇后的赫舍里氏,至少可保整个家族在康熙一朝的荣华富贵,如果没有这一步棋,即便康熙后来除掉了鳌拜,索尼的子孙也不会受到特别优待。所以说,索尼不愧是“老狐狸”,真的是眼光独到、老谋深算!
-----
网友解答:
谢邀,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下面两个小问题。
一、索尼是谁?
索尼(1601年—1667年),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顺治帝临死前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做儿子康熙的辅政大臣,由于索尼年纪最大,功劳也最大,所以他是首辅。
索尼是历皇太极、顺治、康熙的三朝元老,在皇太极死后,他极力推举六岁皇太极的儿子福临(顺治)为接班人,顺治称帝后,索尼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元老。
顺治死后,索尼做了首辅,然后又把孙女嫁给了12岁的康熙了,他的孙女就是康熙的孝诚仁皇后。由此看来,康熙还得叫他爷爷呢!
(鳌拜)
二、索尼临死前做了一个什么决定呢?
说实话,四位辅政大臣各怀心腹事,尤其朝中的政治斗争很复杂,不能直接认为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不过四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劳苦功高之人。
四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只不过是权臣之间的争权夺利罢了。康熙皇帝年龄还小,还谈不上和皇帝争权。 康熙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四个辅政大臣,最初二、三年里还能同心同德极力辅佐康熙,打击南明残余势力和抗清农民起义,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随着战争的结束,形势日趋稳定,康熙亲政的条件基本成熟了,但做为辅政大臣的鳌拜随着野心的膨胀,日益嚣张跋扈。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当然他也不想让皇帝亲政。
鳌拜势力逐渐上升,他不遗余力的排除异己,尤其与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势不相容,两者之间的矛盾还是由\"换地风波\"引起的,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多尔衮一手造成。
但鳌拜此时显现出了霸道的一面,他假借康熙的御旨,杀了苏克萨哈的支持者。
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旨诛戮大臣。遏必隆知道鳌拜的恶行,但保持缄默不加阻止,亦不劾奏。索尼看到这一切,内心非常紧张。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力邀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起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鳌拜迫于无奈,也充了充样子。不过康熙这次没有答应,说实话,鳌拜就不想让康熙亲政,他也不想交出权利。
随着鳌拜逐渐掌握朝中大权。索尼深知鳌拜的野心,在临死之前他决定对鳌拜进行最后的一击。
在康熙拒绝亲政不久,索尼再次联合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要求康熙亲政,苏克萨哈也看懂了索尼的做法,便主动向康熙请旨解除自己的职务,全部归还皇帝。首辅索尼和苏克萨哈、遏必隆都如此做了,鳌拜有什么理由不交出大权呢?
后来,康熙亲政,组织了十几个小孩,进行系统的训练,很快这些小孩成了摔跤高手,最后把鳌拜引进宫,擒住了鳌拜,把他关押了起来。鳌拜最后死在了监狱。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加关注,点赞和留言评论】
-----
网友解答:
谢谢,我来回答:
康熙六年的一个晚上,已经六十多岁的孝庄文太皇太后带着孙子,也是近十二岁的康熙小皇帝深夜来到了辅政大臣的首辅“索尼”的府上,这使已经卧病在床的索尼感到惊讶之余又受宠若惊,挣扎着还是跪了下去。
位于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病了有些日子了,对于索尼的忠心孝庄文太皇太后的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可是近来观察索尼虽然是上了年纪,加之有病缠身,不至于一言不发而且不可能没有话说。
鳌拜的所作所为,索尼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己一个将死之人又有什么办法,搞不好会连累自己的儿子孙子,那不是惹火烧身吗?
辅政六年多了,索尼是跟随皇太极及顺治爷打天下大半生,如今又辅佐康熙帝,这已经是第三代皇帝。
索尼明白,以自己的威望,鳌拜是不敢造次的,可是现如今自己年事已高,又卧病在床,眼睁睁的看着鳌拜咆哮朝堂,又能如何?
索尼不想让康熙被鳌拜玩弄于股掌之上,待孝庄文太皇太后与康熙帝坐下后,
索尼气喘吁吁的说道:老臣愧对列祖列宗,以臣的身体情况已经不能在为皇上出力了
,说罢老泪纵横。
今日老臣还有一事,孝庄文太皇太后点点头示意索尼继续说下去,索尼不仅又接着说道:
我已经写好了奏书,还政于皇上,这样,皇帝就可以大展鸿图。
说罢又拉过来自己的三儿子索额图对孝庄文太皇太后说,这个儿子还算精灵,就让他跟着皇帝效力把,估计皇帝那用得上。
索尼又把长子噶布喇的女儿,自己的孙女赫舍里氏叫到眼前,孝庄文太皇太后与小康熙弟见了不仅眼前一亮。
只听索尼接着说道:我这个孙女还算聪明,老臣把她许配给皇帝做福晋,想她一定会兢兢业业的伺候皇上左右。
孝庄文太皇太后马上想到这是索尼的肺腑之言,更是一场政治上的联盟,这样不禁索额图是康熙帝的有力帮手,且赫舍里氏这个小姑娘看来更有大家风范。
孝庄文太皇太后知道这是索尼的临终托付,更是对于除掉鳌拜的一种暗示。
孝庄文太皇太后不禁对这位金戈铁马一生的索尼有着钦佩,又看着索额图年轻轻的,一定对孙子康熙帝的未来有大用,好!回宫!对于索尼的临终安排不知你有什么见解?
(图片来自网络及影视资料)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讨论、评论、留言一定回复!
-----
网友解答:
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皇帝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至此,赫舍里家族的利益与皇家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皇帝去世,为了预防多尔衮专政这样的情况再度出现,顺治在于他的母亲孝庄文皇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孝庄太后商议之后,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和鳌拜,由这四人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处理政务,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
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但是原本排名四人最后一位的鳌拜,权势不断提升,逐步开始专权施政。
其实,鳌拜的专权也有着其必然的因素,索尼固然文武双全、威望极高,但是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长期处于告病状态;苏克沙哈因为是多尔衮的旧部,与其他三人的矛盾本就根深蒂固;而遏必隆又是有勇无谋,一切唯鳌拜马首是瞻。所以权力逐渐掌握在了鳌拜的手中。
面对鳌拜不断的骄纵专权,孝庄太后在于康熙皇帝商议后,迎娶了索尼的孙女,即索尼长子噶布喇的第二个女儿赫舍里氏为皇后,将整个赫舍里家族与皇家实现了利益的捆绑,让索尼、噶布喇、索额图等朝中赫舍里家族的重臣从中立的位置上,全部站在了康熙一边。
康熙在迎娶索尼赫舍里氏的同时,还迎娶了遏必隆的女儿钮钴禄氏为妃,拉拢了遏必隆以及整个钮钴禄家族,进一步孤立了鳌拜。
索尼在临终前,做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就是上疏力谏要康熙亲政。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康熙完成大婚。一年半之后的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便力主“还政于帝”,联合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上书请求康熙皇帝亲政。对于这次的力谏亲政,康熙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为国,加封一等公,世袭罔替。
实际上,康熙不在这个时候选择不亲政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一方面,康熙需要进一步观察朝堂之上的动向,以便营造舆论氛围,统一朝堂之上的思想,为之后的真正亲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抚四大辅政大臣,特别是鳌拜,避免政局的骤变,同时康熙也需要索尼用现在的声望和地位来继续牵制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逝。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正式亲政。
尽管此时的鳌拜依然专权跋扈,甚至擅杀了苏克沙哈,但是亲政后的康熙皇帝不管是在能力实力上,还是在舆论上,都逐渐提升,而这也成为了康熙最终能够除掉鳌拜的基础,更是让康熙在除掉鳌拜之后,可以进一步主持清算鳌拜集团的同时,保证了朝堂和政局稳定,使朝廷的权力中心得以平稳顺利过渡。
因而,力谏康熙亲政,成为索尼帮助康熙除掉鳌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
除了力谏康熙亲政外,索尼还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和安排,成为康熙能够智擒鳌拜的关键。
索尼的这个决定和安排,就是让自己的三儿子索额图辞去了大学士和吏部侍郎等所有一切职务,担任康熙的贴身侍卫。
众所周知,康熙智擒鳌拜,依靠的是一群布库少年,而这群布库少年的选拔与训练全部是由索额图来实施进行的,并且,康熙设计在武英殿由布库少年擒拿鳌拜,也是由索额图全程参与策划和实施。
由此可见,索额图可以说是康熙智擒鳌拜的首功之臣,而实际上,这其中也有索尼和孝庄太后在背后的功劳。
而整个赫舍里家族也凭借着在康熙除鳌拜期间的功绩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尊崇地位,成为康熙朝前中期最为显赫的家族势力。
-----
网友解答:
顺治为康熙安排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索尼是首辅。索尼岁数大,身体不好,不怎么管事;苏克萨哈是多尔衮的人,多尔衮死后转舵顺治,揭发多尔衮,因此受到其他辅政大臣的排斥;遏必隆跟着鳌拜跑,见人打哈哈;
这样权力逐渐落在鳌拜手中。鳌拜专权,成了康熙亲政路上的拦路虎。
这种情况下,最着急的是孝庄皇太后。为了康熙能够顺利亲政,孝庄再次利用和亲这一招。不过这次她年老色衰,不能再下家了,这次是为康熙皇帝娶亲。她选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做康熙的皇后,选遏必隆的女儿做妃子,把政治老狐狸索尼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同时稳住遏必隆。
皇帝和别的辅政大臣结了亲,鳌拜也有一女,不和鳌拜家结亲,鳌拜会有想法。为解决这个问题,孝庄事前做了工作,让鳌拜之女嫁给了苏克萨哈的儿子。这样鳌拜没啥说的了,不是皇家不与你结亲,是你鳌拜没女儿了。
辅政大臣还剩一个苏克萨哈,他和鳌拜不和,不用和亲也会和鳌拜对着干。
索尼上了康熙的战车,就得帮康熙亲政。直接扳倒鳌拜,对索尼来说很困难,他需要等机会。康熙结婚,也算成年了,成年就可以亲政了。为了康熙亲政,索尼先是安排自己最能干的儿子索额图给康熙当侍卫队长,一方面保护康熙安全,另一方面协助康熙做事。然后
临终前宣布康熙亲政,辅政任务完成,辅政大臣这个队伍可以解散了。虽然鳌拜依然专权,但是专权的合法性没了。这样就把鳌拜置于不忠不义之地。
索尼死后,鳌拜依然故我,苏克萨哈再次逼他交权,苏克萨哈向康熙递交了辞职书,要去为顺治守墓。苏克萨哈要离开,鳌拜就更没理由不交权了。鳌拜不想交权,于是加罪于苏克萨哈,杀了他全家。
苏克萨哈死了,使康熙认识到不用手段鳌拜是不会交权的,于是让索额图招来布库少年,加紧训练,感觉有把握了,设计策一举擒住鳌拜。
索尼临终前宣布康熙亲政,使康熙与鳌拜的君臣矛盾由台下转到台上,加速了矛盾的激化,促使康熙下决心干掉鳌拜。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留言评论关注!
-----
网友解答:
索尼在临死前,让已为二品官吏的儿子索额图辞去一切官职,专职做了康熙帝的侍卫。为助康熙以后除掉鳌拜,以保他索家万代兴旺埋下伏笔。
康熙继位时,尚年幼。由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助理朝政。四大辅臣各心怀鬼胎,对儿皇康熙并非忠心不二。四辅臣中,尤鳌拜专横。
孝庄皇后甚明,智慧一举:令康熙取了素尼孙女为皇后。由此,把索家的命运绑在皇家的战车之上。如此,素尼紧紧地靠近康熙帝。
1667年,索尼去世后。十二岁的康熙决心废除四大臣辅政体制,实行亲政。而鳌拜是其最大的阻碍。为此,康熙借助索额图之力,除掉鳌拜,方实现亲政。
-----
网友解答:
索尼,赫舍里氏,满州正黄旗人,他的父亲叫赫舍里硕色,他的叔叔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索尼和硕色,希福因为精通满汉蒙文,所以被命入值文馆,文馆就是专门翻译汉书书籍的地方,他们被叫做“巴克什”,也就是有知识的人的意思。索尼还被授予一等侍卫。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索尼随皇太极攻打锦州。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索尼随皇太极率军逼近明朝京师,这个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袁崇焕率军前来救援,皇太极的长子皇格突入战阵,被明军包围。
索尼冒着箭雨,冲入战阵,斩杀很多明军士兵,将豪格救出。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清军攻破重镇永平,索尼率军驻防。天聪五年,索尼被任命为吏部启心郎,启心郎仅次于侍郎,相当于满汉大臣之间的翻译。
索尼跟随皇太极进攻大凌河,锦州明军前来援救,被索尼击败。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索尼随征察哈尔。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索尼被封为三等甲喇章京,章京是清军对武官的称呼,甲喇章京相当于明军的参将。
再往上就是梅勒章京,相当于明军的副将,昂邦章京,相当于明军的总兵。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索尼随多尔衮率清军入关。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索尼被封为二等昂邦章京。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索尼被封为世袭一等伯,内大臣,内务府总管,议政大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福临三子玄烨继位,也就是康熙帝,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成为辅政大臣,而索尼为首。
康熙六年六月,公元1667年,索尼病死,虽然索尼在生前不能遏制住鳌拜,但是索尼死前的一个决定,给了康熙帝最终除掉鳌拜的契机。三月的时候,索尼上书请十四岁的康熙帝,仿照顺治帝也是十四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七月,康熙帝开始亲政。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帝召鳌拜入宫,用身边练习布库(布库就是摔跤的意思)的少年,最终将鳌拜擒拿。
-----
网友解答:
索尼是个职场老狐狸,没有利益的事情不干;看不清形势的事情不干;不利于自家前途的事情不干。他什么都清楚,真病假病窝家里,就是不表态。非等孝庄上门提亲,才合盘托出。孙女做了皇后,康熙的事,才是自己的事。上三旗,正黄旗、正白旗的屁股都坐在康熙这头了,镶黄旗鳌拜还想做多尔衮?做梦!
-----
网友解答:
谢邀,“历史长河,微观陪您看历史!”
索尼,满清重臣,早期索尼追随皇太极,曾经为清朝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又跟随野心勃勃的多尔衮入关,但是因为政见不合多遭打压,曾被连坐削爵,顺治亲政之后才再次被启用,并委以重任。
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病逝,遗命索尼为四大辅政大臣之首,辅佐康熙。
索尼在最初的三年时间里与各位辅政大臣和衷共济,对清政权的巩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军事上清除了南明的残余势力和农民起义军队,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民生上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安置流民,为康熙帝亲政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仅仅是前几年,到后来,索尼干脆经常以生病为由,企图远离政治风波,这就造成了鳌拜篡权乱政的局面。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段:
康熙:中堂大人身体如何了?
索额图:过去父亲的病逝三分真,七分假,但是这次恐怕是真的不行了。
由此就可以看出,年事已高的索尼已经再无争斗之心,只是想安度晚年。不过为了自己对顺治帝的承诺,索尼还是在临终前对康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也应该是帮康熙下定除去鳌拜决心的话。
“皇上,如今朝中依旧有两大隐患,内有鳌拜篡权乱政,西南有吴三桂称王,皇上不应该急于一时,应该防止他们乃外勾结,分而治之。”
同时,索尼也将自己最精明的儿子和孙女交给康熙,表明自己是和皇帝是同一阵线,让皇帝放手去做。
-----
网友解答:
其实,纵观鳌拜被扳倒的过程,更像是鳌拜被榨干利用价值后,受到孝庄、索尼等人算计的结果。而孝庄和索尼这样做,其目的自然是巩固康熙的皇权。
鳌拜成长之路
鳌拜这个人将门虎子,精通骑射,早年曾随皇太极征战天下,攻察哈尔、征朝鲜、战皮岛,参加松锦会战等等,均立下不小的战功。也正是凭着这些战功,鳌拜成为了皇太极身边最受信任的武将,被赐号“满洲第一勇士”。
清朝入关之前皇太极暴毙,此后,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帝位,双方一度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此时,鳌拜深感皇太极知遇之恩,因此和索尼等人共同立誓;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为帝。这也让鳌拜成为了多尔衮的眼中钉,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倍受排挤。
清朝入关之后,新任的小皇帝福临只是一个傀儡,大权旁落于摄政王多尔衮之手,因此,很多朝臣见风使舵,为了富贵而投靠了多尔衮。但鳌拜谨记誓言,始终在明里暗里反对多尔衮。
也因此,在这一时期,鳌拜一方面在前线打仗,一方面还要受到多尔衮的政治打击。虽然多次立下战功,但却屡屡受到处分,甚至还差点被“论死”,后来,鳌拜还被革职为民。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鳌拜虽然受到了多尔衮的打击,但却成为了孝庄和顺治的心腹。
多尔衮突然去世后,属于鳌拜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顺治亲政后,对鳌拜极为敬重,鳌拜也成为了顺治的心腹大臣,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如果按照这个剧本发展,鳌拜或许成为忠心为君的榜样,必将留名青史,但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也突然暴毙,临死前福临立下遗旨,指定由玄烨继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这四个人的辅政之位,实际上是孝庄太后的决定。
当时的清廷,从本质上已经摆脱了开国诸王功高盖主、操持国政的情况,大权基本上已经被顺治、孝庄二人掌控。而顺治帝暴毙后,能够左右朝堂的人只有孝庄一人。因此,这四人辅政其实是孝庄太后精心挑选的结果。
孝庄挑选这四人,首先是因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站在了顺治、孝庄的立场,对打击多尔衮立下了功劳。其次、这四人全部出自于上三旗,因此,他们为辅政大臣可以巩固原有的八旗制度,以上三旗压制下五旗。
另外,
最重要的则是他们并不是诸王贝勒,完全是因为依附皇权而得到了如今的地位,因此完全不必顾虑他们效仿多尔衮擅权掌政,再说了,即便他们嚣张跋扈,由于没有根基,皇帝铲除他们也是易如反掌。
四大辅臣内斗
四大辅臣之中,索尼资历最老,为首辅,满洲正黄旗出身。苏克萨哈为满洲正白旗,原本依附于多尔衮,但多尔衮死后,其见风使舵,跳出来接发多尔衮罪行,因此得到晋升。
鳌拜和遏必隆为镶黄旗出身,遏必隆在四大辅臣之中虽然比鳌拜高一个名次,但其为人庸弱、无主见,再加上鳌拜战功赫赫,且深受孝庄信任,因此,鳌拜很快就盖过了遏必隆。
四个人之中,鳌拜最先发动攻击,目标直指苏克萨哈。
为什么是苏克萨哈呢?
因为苏克萨哈的正白旗曾属多尔衮,在多尔衮时期备受优待,实力远超鳌拜所在镶黄旗,以及索尼所在的正黄旗。
而鳌拜的主动出击,实际上是符合孝庄和索尼利益的。孝庄希望三旗保持平衡,利于管控,而索尼也希望打击正白旗,为正黄旗争取利益。也因此,此时的四大辅臣是三对一,三旗是二对一。
结果,鳌拜冲在最前面,以更换镶黄旗与正白旗所圈土地为由而发难,以此打击苏克萨哈和正白旗。虽然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反对,但鳌拜以藐视上命、拨地迟误为名上书请求将他们处死。
四大辅臣之中,索尼隐忍不发,凡事不动声色,并且附和鳌拜,目的就是要保存实力,同时也为鳌拜专权擅政打开方便之门。而遏必隆与鳌拜同属镶黄旗,自然表示同意。反观苏克萨哈,虽然内心不同意,但若一味反对,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只能沉默不语。最终,康熙批示,将三人抄家并鞭刑一百。
不过,鳌拜并没有理会康熙的决定,而是矫旨将三人处死,然后强行交换了镶黄旗和正白旗所圈土地。
通过这件事,鳌拜在朝廷中的势力越来越大。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鳌拜在朝中势力的发展,必将引来孝庄这股风的注意。
在鳌拜扩张权势的时候,孝庄也在思考克制鳌拜的方法。于是,孝庄将索尼的孙女许配给了康熙,此举一石两鸟,既为康熙拉来了索尼的支持,又为康熙名正言顺的亲政铺平了道路。
而索尼呢,虽然以前总是装病,且遇事隐忍不发,不与鳌拜争夺,但自从得到了孝庄的提拔,将孙女送到了皇宫后。老狐狸迅速变得精神抖擞,马上站出来为康熙亲政铺路。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就在鳌拜权力膨胀,势必要将苏克萨哈扳倒时,索尼站了出来上书,希望康熙效仿顺治帝,也在14岁亲政。
康熙接到奏请后不知如何处置,于是找到了孝庄,孝庄以皇帝年幼为名拒绝,但加封了索尼为一等公。
索尼此举让朝臣看到了帮助康熙亲政的功劳,众臣子纷纷上书,请康熙亲政。一时间,辅臣中掌控实际权力的鳌拜成为了众矢之的,所有的朝臣都将鳌拜看成了康熙亲政路上的绊脚石,只要能为康熙除掉鳌拜,那将来的富贵指日可待。
也正是索尼此举,鳌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实际上已经处在如履薄冰的位置。康熙除掉鳌拜已经成为了迟早的事儿。
然而,此时的鳌拜仍不知急流勇退。
同年六月,索尼病逝,苏克萨哈成为了名义上的首辅。但苏克萨哈有名无实,因此决定以退为进,请求解除辅政大臣的职位,去遵化守卫顺治陵墓。苏克萨哈此举一来是避免成为别人的靶子,二来也是助力康熙亲政,毕竟索尼死后,名义上的首辅苏克萨哈已经主动请辞了,你鳌拜何德何能,竟然敢窃取朝廷大权。
最终,矛盾激化,不愿意放权的鳌拜罗列罪状,将苏克萨哈处死。而康熙却在皇宫训练一匹亲贵子弟练习摔跤,且逐步的将京城卫戍部队换成了自己的亲信。然后在某次鳌拜入宫觐见时突然将鳌拜擒拿并囚禁,解除了鳌拜辅政大臣之职。康熙也在此事之后正式亲政。
纵观鳌拜的辅政大臣之位,更像是被孝庄当枪使,以此平衡朝中势力。也因此,鳌拜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都在孝庄的掌控之中。而鳌拜权势增长后,孝庄果断的联合了索尼,索尼得到好处后,主动上书请求康熙亲政。此后,鳌拜实际上已经成了大部分朝臣中眼中的靶子、众矢之的,身败名裂的结局早已注定。
-----
网友解答:
就算索尼不做出任何决定,康熙也得除鳌拜,只是有索尼加盟,康熙胜算更大,康熙除鳌拜,与索尼做出的决定没有直接关系更不能说索尼决定什么才让康熙除鳌拜,要知道康熙早就想除鳌拜了,只是还没有合适的机会。在说索尼死前决定什么?他只是说朝庭有几大患要皇上除去几大患,在加上要他儿子忠心辅佐皇帝,这只是做臣子本该说的,难到皇帝来看你你还不表示忠心吗?在加上他帮助皇帝是因为孝庄很有政治手段,让他的孙女嫁给皇帝并成为皇后。通过政治联姻才让索尼和皇帝一起的。
-----
------------------
推荐阅读:
如果佩恩入侵木叶,村子只有扉间,自来也,纲手,卡卡西,这四人能否灭了佩恩?
被马布里称为“比詹姆斯强太多,不是一个档次”的锡安-威廉姆斯到底是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