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网友解答: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历代帝王及嫔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视为神圣之地。在当时,只有皇家身份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葬入这里。
但是有一个奇异现象:
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监墓
。那么,这位太监是谁?怎么会葬在这里?能葬入皇家陵园,可见在这位太监的身上,一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惊天故事。(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首先,峰子哥来简单介绍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规模宏大,占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南京城破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所以没有帝陵。
于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五月,天寿山这一块地方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在总览图中,每个皇帝“某陵”字样,放大后都内容繁多)
其实,明十三陵埋葬了两位太监,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监姓名已无考,不知道是谁。
而这个太监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颇为详细,清朝帝王曾亲自为一个太监的他撰写碑文,还树碑立传。
那么,这个王承恩生前发生了什么?
其次,峰子哥来讲讲这个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盘踞于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核心权力人物皇帝们,朝夕相处,进而获得宠信,多是狐假虎威,权势冲天。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个个权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专权、作恶多端的现象,在明朝也尤为常见,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其中也有载入史册的著名好太监,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还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讲的十三陵太监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他的直属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为人忠心谦逊,深明大义,且无野心,算是一个特例,他完全不同于明朝历史上那些弄权、狡诈、满腹坏水的大太监们。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代为“批红”大权,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引为心腹太监,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谓已权倾朝野。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644年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军,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
一直忠心跟随崇祯帝多年的太监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担任兵马提督大元帅一职。王承恩临危受命,亲自上阵督战,其间还亲发炮弹,与敌肉搏,誓于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来讲讲王承恩的结局
怎奈寡不敌众,大势已去。
当闯王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明朝很多大臣将领,纷纷选择了避祸,或冷眼旁观,或者投入敌人怀抱献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北京城内外喊杀声一片,即将城破,在这千钧一发的危亡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
“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据史载,崇祯帝是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大量奏折,想努力挽救这搜即将沉没的巨轮,但怎奈大明王朝传到他手里时,已是积重难返,加之他虽拼命勤政但却能力有限,又有些刚愎自用以及个人性格原因,只能见王朝灭亡,而回天乏术!
19日京城被攻破,彻底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帝,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
为后妃免遭闯贼凌辱,令周皇后等一众嫔妃全部自缢殉国。
崇祯宁死不做俘虏,也不愿其他皇族沦为俘虏,于是崇祯帝持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血溅后宫。
随后,龙袍尚残留飞溅血迹的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祯看着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悲壮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德薄匪躬,然皆诸臣误朕,致死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殉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明朝灭亡。
太监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向崇祯帝的尸体重重的叩拜数下后,亦上吊而死,追随崇祯帝而去。
(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在崇祯帝生命危难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还誓死忠心跟随,不离不弃,而昔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爱表忠心的满朝文武们一个个都不见了。
其四,峰子哥最后来说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全城搜罗崇祯帝的尸首,并发出悬赏通告:有找到崇祯帝尸首者,赏金封侯。结果三天后,才找到崇祯帝及周皇后尸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为笼络人心,李自成遂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归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称“思陵”,并特地将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陵侧,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墓。
后来,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为王承恩此举震惊和感动,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特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亲自为一个前朝太监撰写碑文,碑首刻有“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静静的躺在思陵的旁边,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鲜有人来,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觉心生凄凉,不免在想:
无论是王朝末路,还是帝王之过,都不是一个太监的错,他只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角色,而没有见主人危难而吃里扒外。
这里埋着一个忠魂,默默无闻。
【原创:峰子哥;点关注更多有趣历史!欢迎点赞、转发、评论交流!版权声明:原创版权、侵权必究。谢谢!】
-----
网友解答:
太监王承恩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能够和皇帝一起被隆重安葬,而且后来还接连有两位皇帝亲自为他树碑立传。
作为一名忠实的仆人和助手,他只是在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这天,尽了自己最大的本分而已。
这一天拂晓,司礼监秉笔太监陪伴着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跌跌撞撞爬上北京煤山。此时的山下,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前一天已攻破了广宁门,现在整个北京城已经被农民军掌控了。
绝望至极的崇祯帝已经完全处于疯癫状态,披头散发、神情恍惚地连呼“诸臣误我”,无比悲愤地写下绝笔血书后上吊自杀,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原本有机会苟且偷生的太监王承恩,失声恸哭。
他以头撞地,血流如注,对着帝王遗体三拜九叩之后,眼中噙满悲愤苍凉的两行热泪,义无反顾地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
一、苦命太监的愚忠
史料中关于太监王承恩出身的记载很少,只能大致推测他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
据说王承恩出身相当贫苦,他的母亲被恶霸糟蹋致死,迫于生计,他自小净身当了太监。
在崇祯帝出生之前,隶属东厂太监曹化淳名下的王承恩,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内应,准备日后监视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所以他看着崇祯出生,陪伴他长大,久而久之,他们之间早已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
两人虽地位上有着天地般悬殊的差异,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却有相似之处。
崇祯皇帝的曾祖母与祖母都是宫中婢女,自己的母亲刘氏也是王宫里地位低下的婢女,他是父亲朱常洛一次醉酒后跟家中低级婢女刘氏“不小心”生下的。
崇祯五岁那年,刘氏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书记载:
“失光宗意,被遣,薨。——《明史》”
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了绝路自尽,甚至可能是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活活打死了。
王承恩虽奉命作为卧底来此监视,但他看崇祯一个孩子生于深宫中孤苦无依难免会想到当年的自己,尚年幼便父母双亡被送入宫中做了太监。
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经历和感受,让王承恩一路陪着朱由检从信王到崇祯,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着崇祯。有两件事最能说明王承恩的忠诚。
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病逝,临终前下诏让十六岁的崇祯继承皇位。当时朝政把持在九千岁魏忠贤手里,宫里宫外都是“阉党”的人。
崇祯战战兢兢地进宫后,害怕被魏忠贤谋害,不敢吃宫中任何的东西。
王承恩偷偷将干粮藏在袖子里,一直守护在崇祯身边,陪伴他度过了登基前最危险的一夜。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统领的几十万大军围攻京城,守城的将领和太监都跑光了。
临时被崇祯任命为提督京营的王承恩,不顾生死,不管自己能不能抵挡城下千军万马,义无反顾地爬上城头“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二、末日帝王的挣扎
只是,时不由人,大明的灭亡已是无可挽回,任凭王承恩的一腔孤勇也无济于事。
况且,生死存亡的时刻,整个大明王朝,能够为皇帝分忧的,竟然只有这一位年迈的太监,这真是一幕无比悲哀却又心酸讽刺的景象。
与王承恩肝脑涂地地忠诚针锋相对的是,其他朝臣将领以及皇亲国戚们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变节反水:
内阁首辅大学士魏藻德五体投地跪迎李自成进入皇宫,李自成听说大学士范景文阖家殉国,于是就轻蔑地问魏藻德为什么不殉节,魏藻德却无耻地回答说:“方求效用,那敢死?”
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大顺军围攻北京的时候,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入京。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张缙彦又逃到了南京加入南明朝廷中,并谎称自己一直在北方召集义军,搞不清事情来龙去脉的南明朝廷甚至册封张缙彦总督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军务,成了南明的封疆大吏。
少詹事项煜甚至这样说道:“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把自己的变节行径跟一代名相管仲、魏征去做对比。
考功司郎中刘廷在见到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时,请求对方录用。牛金星说道:“公老矣,须白了。”刘廷急忙说道:“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牛金星被这马屁拍得挺舒服,于是勉强将其录用了。
明末史学家谈迁在他的著作《国榷》中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用一句话形容北京城破前,崇祯皇帝的处境就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当偌大的皇宫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太监王承恩陪在自己身边时,崇祯彻底崩溃了。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像疯了一样回到皇宫,开始挥剑砍杀妻女。他怕,农民攻破皇宫后,自己的妻女会惨遭蹂躏,不堪屈辱,他想在死后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崇祯哭着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周皇后跪下磕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直到这时才敢哭着说崇祯独断暴躁,从不听劝告,但已经悔之晚矣。在三个儿子被太监偷偷送出宫后,周皇后上吊自杀。
确认周皇后死后崇祯又逼迫袁贵妃自杀,没想到袁贵妃太胖,上吊带子竟然被压断,崇祯看到后疯狂地将其砍伤。其他多名妃嫔也被砍得死得死,伤得伤,宫中一片哀号。
当时崇祯在世的女儿仅剩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和未成年的昭仁公主。当时崇祯挥剑砍杀两位女儿时,小女儿当场死亡。
长平公主苦苦哀求,崇祯哭着说:“汝何故生我家?”然后挥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昏死过去的长平逃过一劫,这便是金庸武侠巨著《鹿鼎记》中“独臂神尼”的由来。
已经完全疯癫狂乱的崇祯,制造完这一幕惨绝人寰的人伦悲剧后,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爬上了煤山。
三、清朝统治的需要
在煤山上,崇祯皇帝看着山下的一片狼烟,内心悲痛绝望。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皇帝的威严,在奔跑过程中,他的一只鞋子也不知所踪。
崇祯咬破食指,在衣襟上写下血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庄烈帝纪》
我才德微薄,身体孱弱,触怒了上苍,上天惩罚于我。
但这都是诸位大臣害了我。
我死后无颜面对祖宗,我自己卸去皇冠,用我的头发盖住我的脸面。
任凭贼人把我五马分尸,只愿不要伤及无辜百姓!
写完遗书,崇祯在一颗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王承恩随后也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上吊身亡。
第二天中午,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紫禁城皇宫内苑,下令全城搜查崇祯踪迹,并宣告
“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三天后,有人在煤山上发现崇祯皇帝,此时,崇祯皇帝还在树上吊着,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左脚光着。
大顺军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四月四日李自成才命令明朝遗民将崇祯帝和周皇后的灵柩用牛车运到昌平,于十三陵中和田贵妃合葬。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亲自下旨为王承恩树碑立传,并亲自撰写了碑首的“御制旌忠”四字,并将他葬在崇祯帝思陵门外。
康熙继位后,又专门在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树碑立传,而他的事迹也被写入了《明史》。
王承恩生前的住宅,也被改建成了“理郡王府”,用以纪念他的忠君不二,为国捐躯的义举。
于是,王承恩成为了明十三陵中唯一陪葬的太监,
与清廷遥相呼应的是,在南京负隅顽抗的明朝残余力量——南明弘光朝廷,也赐了王承恩“忠憨”的谥号,但这一举动,相对于清朝的大张旗鼓宣扬,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清朝之所以高调地把王承恩葬入皇陵,还不遗余力的宣传,其实是有着深远的目的的。
一方面,他们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主张杀进中原,虽然已经问鼎天下,但政权刚刚建立迫民心未稳,而且南方的弘光政权还在让前朝遗民始终抱有希望。
这个时刻,清廷迫切需要有力证明,告诉天下,他们不是来推翻明朝的,他们是帮助明朝皇帝来消灭李自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树立典型的效应,宣扬王承恩这种忠孝精神,让官员和子民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忠心耿耿就能受到嘉奖,所以大清国效忠是最好的出路。
王承恩被清朝皇帝们刻意抬高,也说明了清廷对统治中原一直有存在于骨子里的这种“文化自卑”。
也基于此,导致清朝成了历史上“文字狱”最为泛滥的时代,无数典籍都遭受到人为的篡改的损毁,明朝史籍尤为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崇祯,关于李自成,关于王承恩,或者更多的明朝末年的人物事迹,都已经佚散,我们只能从一些亦真亦假片段中,拼凑出来一个大概的轮廓。
-----
网友解答:
公元1644年,北京内城外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了进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当口,还有一个太监在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说成白话文就是李自成的军队用云梯疯狂的进攻北京城的西直门,平则门,和德胜门,企图杀进紫禁城,王承恩临危不惧,指挥着禁军用火炮轰击乱匪,竟杀死数名叛军,然而寡不敌众,终于还是城破了。
在三月十九日早上,禁军几乎都战死殆尽,崇祯皇帝拼命的在皇城内击钟,想着召唤文武大臣做最后的一搏,但此时来到崇祯皇帝眼前的却只有王承恩一人,大势已去,崇祯决定保持最后的名节,在杀死了后宫皇后嫔妃及女儿后,他跌跌撞撞的向煤山跑去,准备在一棵歪脖树下殉节,当他环顾四周,这时王承恩竟还陪伴左右,承恩哭着对崇祯说:老奴愿陪伴皇上。又一阵隆隆的炮声传来,叛贼又在攻城了,这时崇祯最后望了一眼眼前的紫禁城,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而王承恩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之上。
王承恩的死表现了其强烈的忠贞性格,外人闻之,无不赞赏其忠义悲壮,在李自成被清八旗赶出北京城后,新入主的清代皇帝顺治听闻此事后也对王承恩赞叹不已,于是下召把王承恩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死后也守护的主人崇祯。并给王承恩树碑立传,现在王承恩的墓碑依旧在崇祯思陵旁,依旧默默的守护着。。。
-----
网友解答:
因为他是太监里的一股清流,他的忠君爱国事迹,后来还把顺治、康熙感动得,为他修陵寝、建祠堂,顺治甚至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他就是崇祯皇帝的秉笔太监王承恩,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在崇祯皇帝思陵旁边,看到那个六米见方的小坟包,碑上写着“王承恩墓”几个大字,那王承恩到底做了什么,才能获得如此殊荣呢?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4日,这一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当时明朝守军不足万人,并且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虽然崇祯命令将士奋死抵抗,但依旧无法阻挡李自成大军的来势,当天下午由于守军的倒戈,导致城门大开,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北京城。
此时,紫禁城已经危在旦夕,崇祯紧急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很多臣子早已死的死、逃的逃,真正来到殿前的大臣根本没有几个,并且这些大臣也都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崇祯无奈地遣散众臣后,在傍晚带着心腹太监王承恩,登上了景山查看北京城的情况,这一看更是让崇祯失望透顶,因为他看不到任何援军,目视所及内都是李自成的军队。
北京城也已经硝烟四起,到处都是惨烈的哭喊声,崇祯知道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该安排后事了,于是他立即回到宫中。
先是把三个儿子叫到身旁,叮嘱他们换上寻常百姓衣服,出宫逃命,指望着有一天,这三个儿子能重新光复大明江山。
送走三个儿子后,崇祯就把目光看向了后宫,熟读史书的崇祯,太清楚亡国后,后宫女眷的下场了,为了防止后宫女眷被李自成军队侮辱,玷污皇家颜面。
崇祯先是命令张皇后、袁贵妃等后宫女眷自尽,随后又砍断了15岁的长平公主左臂,刺死了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已经杀红眼的崇祯,随后又砍死了数位不愿自尽的嫔妃。
处理完后宫的事情后,崇祯在王承恩的建议下,换上百姓服装,带着数十名太监,尝试着从东华门、安定门等地逃出去,可均被乱箭阻隔,没有办法的崇祯只能又回到紫禁城。
这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也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天—1644年4月25日,崇祯尝试着在殿前鸣钟召集众臣,但却没有一个人来上朝,无奈的崇祯悲凉地说: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说完,他就带着王承恩重新来到景山之上,此时他的身边除了王承恩一直紧随外,再也没有一个人,崇祯悲痛欲绝,大声哀叹之后,在一颗老槐树上自缢身亡。
王承恩虽然一直看着崇祯皇帝,但他也知道,目前已经山穷水尽,除了死再也没有其他办法,所以他并没阻止,只是跪在一旁不停的抽泣。
等崇祯死后,王承恩对着崇祯的尸体三拜九叩,随后就在崇祯身旁的一颗海棠树上自缢身亡,追随崇祯而去。
由于崇祯死前,身边除了王承恩外,再也没有旁人,所以根本没有人知道崇祯吊死在景山,李自成率军攻入紫禁城后,立即命令军队掘地三尺,寻找崇祯的下落。
可却没有任何人知道崇祯去哪里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崇祯逃走了,直到三天后,人们才在景山发现吊死的崇祯和王承恩。
李自成为了拉拢人心,就把崇祯安葬在了,崇祯宠妃田贵妃的陵墓中,并改名为思陵,所以思陵的规模是明十三陵中最小的,并且也是唯一的一座,皇帝、皇后以及嫔妃合葬之墓。
李自成感慨王承恩的忠心护主,就顺势将王承恩埋葬在思陵旁边,等到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都对王承恩进行立碑表彰,赞扬王承恩的忠贞殉主义举。
太监这个词,在人们心中,一直没什么好印象,古往今来,大多数太监阴险狡诈,但王承恩却是一个矛盾体,因为他亦正亦邪,让人捉摸不透。
说他是奸臣,因为他为了掌控权力,心狠手辣的残害了,所有挡他路的人,手段之残忍血腥,心肠之狠毒,无人能及。
说他是忠臣,因为他曾力保袁崇焕,并始终对崇祯表现出,坚定忠贞的追随,至死都没有背叛明朝,没有卖主求荣。
他卑贱至极又权倾朝野,他忠诚无比却也坏事做尽,他的赤胆忠心和残忍手段,令群臣又敬又怕,甚至在群臣之间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
“论奸,当朝无人能奸得过他王承恩;论忠,也无人能忠得过他王承恩。”
他既聪明又狡诈,他既善良又残忍,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他也在一个朝代即将覆灭、几十万人“解甲”之时,忠心护主、不畏强敌。
他的死充满了悲壮,他的人格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正所谓“忠奸难断王承恩,梦断江山风雨情。”
-----
网友解答: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寝,自永乐七年(1409)明成祖建长陵始,至明末崇祯入思陵止。因明朝十六帝中有十三位皇帝葬于此,后世称其为“十三陵”。它坐落在今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占地面积达四十平方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皇陵建筑群。诺大的皇陵如果只有这十三位皇帝未免也太凄凉了,所以皇后与一些妃嫔死后也会葬于此。除此,十三陵中还有两位太子与两位太监。
或许其他人葬在这皇陵都顺理成章,但是太监凭啥埋在这?他们到底是谁?
根据史料记载,这两位太监一位名叫王承恩,他是崇祯皇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另一位至今不知姓甚名谁,更不知为何有此殊荣被葬于帝王之陵。但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旁边确实另世人信服。
王承恩给我们演绎什么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承恩初入皇宫时,寄名在总管大太监曹化淳名下,后来因其机灵能干,深受崇祯喜爱,很快就被任为秉笔太监。即使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他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尽忠职守。崇祯四年(1631)七月,洪承畴巡抚延绥(今陕西榆林)时,山贼盛行,王承恩率兵破之。崇祯十一年,“谈雄破安塞,掳其城,王承恩等前来解围,谈雄最终被诛。”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
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皇城里的军官守卫见敌方气焰高涨纷纷丢盔弃甲,但王承恩仍顽强抵抗。崇祯派大太监曹化淳上前迎敌,没想到曹化淳非但没有作战反倒将城门打开。紫禁城大乱,宫中文武百官大多各自奔命潜逃,宫女们或仓皇逃离或投河自尽,可王承恩仍带领人马与敌人拼死作战。
崇祯自知大势已去,但“士可杀不可辱”。他先命皇后自缢,接着亲自杀了自己的女儿和妃子,并将太子与其他两名皇子安排出宫。然后在王承恩的陪同下,他换装成太监准备逃出紫禁城到成国公朱纯臣府邸躲藏。可世态炎凉,无论王承恩如何声泪俱下,慷慨淋漓的求朱纯臣收留,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拒绝。主仆二人心中愤然,但也力不从心。无处可藏的崇祯万念俱灰,最终选择了自缢。而王承恩到死仍对主子不离不弃,待崇祯上吊断气之后在不远处也自杀了。
这是何等的忠心!饱读诗书的朝堂大臣们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有王承恩与君王相随。他不是没有机会逃,只不过他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李自成将崇祯葬在了田贵妃的墓里,取名“思陵”。后来清军入关,得知王承恩的事迹,顺治帝深受感动,便将王承恩葬在崇祯的旁边,还让朝中大臣秉承他的旨意,为王承恩撰写碑记,碑中写道:“顾见陵侧有邱岿然,为明故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墓,盖殉崇祯帝于万岁山者也。”
一直以来太监的名声都不太好,明朝更不堪。黄宗羲曾说“阉官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然而矛盾具有特殊性,有些太监不为邪风所染,讲究忠义。王承恩就是其中一员,所以最终他能被葬在十三陵,陪在崇祯身边乃合乎情理。
-----
网友解答:
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是崇祯帝朱由检的陵墓,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帝后与妃嫔合葬之墓;有一个陪葬的太监墓;没有守陵村。
它的特殊是由朱由检的死亡引起的,而这个太监墓属于朱由检身边的心腹太监王承恩。一般,能进入皇陵陪葬的都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那么,王承恩,他又是凭什么在死后陪葬思陵呢?这仍然和朱由检的死脱不开干系。
明十三陵地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朱棣派人寻找到的一块风水宝地,专门用来安葬明朝的列为皇帝,但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到朱由检亡国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是由十三位帝王埋在这里,还有三位皇帝的陵墓去了哪里呢?
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在他去世后,就葬在了南京,为明孝陵;
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了,也就没有他的陵墓。朱棣成了皇帝,迁都北京;
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成了皇帝,后朱祁镇回来做了太上皇被软禁,经过八年的努力,朱祁镇成功复位,认为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不承认他做过皇帝,而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才有了明十三陵,皇陵之中一般为帝后合葬,妃嫔陪葬。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个为妃嫔(有两个台子)墓,还有一个为太监墓,也就是王承恩墓。
王承恩是河北省邢台市人,少时因为家贫做了太监,进入皇宫,成为曹化淳手下的一名小太监,在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了朱由检身边监视他,后来阴差阳错,朱由检有了机会做皇帝,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帮助朱由检登上皇位,并成为朱由检的心腹太监,后来更是成为秉笔太监,可谓权倾朝野。
王承恩一步步走上高位,心狠手辣,心机颇深,但他一直忠于朱由检,凡事以朱由检为先。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王承恩或许会有个安逸舒服的晚年,但朱由检和王承恩的时代,偏偏没有那么顺利。
朱由检登基后,勤勉政务,其勤奋程度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媲美。他继位之初,即下决心清除阉党,一步步剪除魏忠贤的党羽,然后向魏忠贤下手,魏忠贤死后,前后近三百名阉党被处理。然后平反冤狱,贤臣良将再次被启用,其中就包括袁崇焕。风雨飘摇的大明似乎有了新的希望。
然而,朱由检刚愎自用又做事犹豫不决,多疑又决断不力,一次次做了错误的决定。
1628年开始,旱灾、蝗灾、鼠疫接踵而至,而百姓的赋税并未减轻,一时间,各地民变不断。1628年,朱由检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精简驿站,于是李自成成了失业人员,之后一系列的事件把李自成推到了明王朝的对立面。
而大明朝还有一个叫做后金的敌人。1629年,袁崇焕反击皇太极有功与朝廷,却被皇太极施以反间计,朱由检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大明失去了一员大将。之后的形势越来越坏。
1644年,战争达到了顶峰,大明朱由检、大清顺治、大顺李自成三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李自成率农民军率先攻向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逼近北京城,朱由检命王承恩领禁卫军迎战,是时,大势已去,城门守卫寥寥无几,李自成让士兵架起云梯,击中攻击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王承恩见贼兵将至,开炮攻打,竟杀死数人,但毕竟兵力不足,抵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很快,北京城沦陷了,这天晚上,朱由检交代后事,让成国公辅佐太子,把儿子们都送走。然后让周皇后和袁贵妃自缢,砍伤了长平公主,刺死了昭仁公主,又杀了很多妃嫔,之后朱由检带着十几个太监试图冲出去却不得。
十九日早上,朱由检鸣钟召集百官,试图做最后的努力,然而没有一个大臣前来,心灰意冷的朱由检登上了煤山,此时身边只有王承恩,朱由检在衣服上留下最后一段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然后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见朱由检已去,王承恩也不想独活,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三天后,两人的尸体才被找到,被李自成停放在东华门,四月四日,朱由检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墓中。
顺治入关后,将朱由检改葬思陵,顺治感念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其陪葬思陵,入了皇家陵园,继续守护朱由检,顺治帝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后来康熙帝也曾为他竖碑立传,褒奖他忠贞侍君的精神。
-----
网友解答:
一
明十三陵是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在迁都北京后建造的皇家墓地。根据朱棣身边的风水先生说,天寿山这一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可以保朱家江山千秋万载。
明13陵从1409年开始修建,到1644年自杀的崇祯皇帝埋葬在此,230年间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其他的还有两个太子,一个太监。
皇陵埋葬太监,这很有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起,但也有可能是最后一起。
二
同时埋着皇帝和太监的这座陵墓叫思陵,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陵墓,埋在他附近的太监墓的主人叫王承恩。
早在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崇祯的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后来明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也就是木匠皇帝死后,因为他没有儿子,按照兄终弟继的原则,崇祯幸运的当上了皇帝。
然而这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内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不断侵略的巨大压力。
自作聪明的崇祯皇帝,病急乱投医,整天瞎折腾,搞得已经生病的大明王朝奄奄一息。
崇祯在位17年,换了50多位内阁成员。对大臣和领兵将军们刻薄寡恩,毫不信任。稍有错误就被他革职甚至处死,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和崇祯皇帝离心离德,不愿意为他卖命。就这样,大明王朝走向了一条死胡同。
三
既是到了1644年,只要崇祯不犯错,明王朝还不会灭亡。怎奈不作死就不会死。
李自成不过是一个流寇,他并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他曾写信给崇祯皇帝,要求封自己为王,并且愿意率兵出关,与皇太极决战。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拒绝了他。
就这样,李自成率兵杀进了北京。急得团团转的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当时迁都到南京,还有最后一线生机。然而优柔寡断的崇祯却把这个机会也丢掉了,最后只能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四
当崇祯皇帝自杀的时候,身边跟随他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崇祯皇帝在死前对王承恩说:你逃生去吧,回老家也可以。王承恩哭着回答道:像我们这样的人,皇宫就是我们的家,皇帝就是我们的主子。如果皇上你死了,那我也不能独活。
崇祯皇帝吊死后,王承恩对着崇祯皇帝的尸体磕了几个头,在旁边的小树上也上吊自杀了。
1644年4月,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皇帝和他的周皇后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命名为思陵。并把王承恩埋葬在坟墓边上,让它永远陪伴着自己的主子。
清兵入关后,当时打的旗号是诛杀李自成,为崇祯皇帝报仇。因此顺治皇帝下令重新修建崇祯的坟墓。
顺治皇帝为了让汉族人效忠于他,特意表彰了王承恩的忠义,并且专门为他修墓立碑。甚至还为他撰写的碑文,表彰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后来康熙皇帝也曾经下旨表彰王承恩的忠义精神,号召大清臣民向王承恩学习,学习他忠贞不二的精神,学习他不离不弃的劲头。最后康熙皇帝强调,只要大家精诚团结在康熙的周围,以王承恩的精神为写照,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富强的大清帝国。
-----
网友解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忠义太监王承恩的陵墓。
王承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忠义太监。
本来,太监由于被阉割,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多少有些变态。
历史上,太监多半唯利是图,没有道德观念,当然这同他们受到社会歧视以及人生的悲惨遭遇也有关系。
少数太监如刘瑾、魏忠贤、赵高一样,有了权力就开始专权,甚至架空皇帝。
但王承恩恰恰相反。
从崇祯出生开始,王承恩就在身边照顾和辅佐他,成为亲信太监。
当时王承恩和魏忠贤的关系很好,但魏忠贤试图打击崇祯时,王果断和魏忠贤决裂,一心支持主子。
可以说,崇祯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没有送命,王承恩的功劳很大。
魏忠贤被杀、崇祯上台后,王承恩被重用,担任司礼监太监(是明代时太监的最高职位),权倾一时。
然而,王承恩却没有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更没有专权,而是忠心耿耿的为崇祯服务。
而崇祯最后几年有可怕的病态猜疑心理,此时王承恩又是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的地位极其重要,负责帮助皇上处理政务。
实际上,崇祯只负责处理绝对重要的政务,其他不太重要的主要交给王承恩处理。
也就是说,王承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当时很多大臣认为王承恩权力太大,随时可能成为魏忠贤,应该除掉。
如果换成别人,崇祯早就下令将他杀了。
然而,崇祯犹豫再三,破天荒的选择信任王承恩。
而王承恩也确实值得信任。
北京城破以后,紫禁城的数千侍卫、太监鸟兽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这个地步仍然跟在崇祯身边,没有私自逃走。
最终崇祯自杀时,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边。
一般认为,崇祯命令王承恩务必稍后再次,一定要确认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耻辱。
王承恩忠心的执行了主子最后一个命令,随后自杀殉主殉国。
可以说,王承恩这种太监从古至今很少见的。
为此,李自成下令打开田贵妃的坟墓,将崇祯帝夫妇葬了进去(贵妃墓因此改称思陵),并将王承恩附葬陵侧。
-----
网友解答:
明十三陵,是用以埋葬明朝定都北京后十三位帝王的皇家陵园群,共有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埋葬其中。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专门为一位太监修建的陵墓,并且这座陵墓的位置就在其生前所侍奉的帝王陵寝之前。
这就是“王承恩墓”,其“主人”便是陪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一同自缢于煤山之上的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唯一陪伴崇祯皇帝走完生命最后一刻的人。
在明朝历史上,有着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宦官,这其中就有七下西洋,名垂青史的“三保太监”郑和,张居正的重要政治合作伙伴,对于“隆万中兴”同样功不可没的冯保,还有权倾朝野、构陷忠良,自诩为“九千岁”的一代权阉魏忠贤。
相比之下,王承恩虽然在权势、地位以及知名度上不及上述几位,但是他的精神和气节却为其赢得了极高的身后殊荣与历史评价。
王承恩,北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一直跟随着崇祯朝时期的大太监曹化淳。
曹化淳曾在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担任崇祯皇帝的侍读,后来遭到魏忠贤的迫害被发配到了南京。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后,曹化淳被重新召回了北京。在他的主持下,一大批魏忠贤擅权专政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得以被平反,因而曹化淳不仅为崇祯皇帝所信任和器重,同时他也赢得了朝堂上众多官员的敬重,声望和地位非常高。
而这一时期的王承恩作为曹化淳的亲信,深得曹化淳的赏识与认可,并得到了重点培养,地位也是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了宦官队伍中仅次于曹化淳的存在。
崇祯十二年(1639年),时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正式告假归养,于是在曹化淳的推荐下,王承恩继任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就此被正式“扶正”了。
事实证明,曹化淳的眼光确实独到,王承恩办事公道、勤勉负责,并且态度和善、为人谦恭,不仅崇祯皇帝对其极为信赖,就连朝臣们对其也是颇为尊敬。
不过,王承恩最让人钦佩的,还是他对于崇祯皇帝的那份忠心。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到了北京城下,王承恩奉命
“提督京营”
。在这个关乎到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的时刻,王承恩丝毫没有懈怠,登上城楼直接参与作战指挥,表现极为英雄。
“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
然而,此时的王承恩以及守城明军所做的,也都是“困兽犹斗”,再加上城内不断有人投降,终究没有能抵挡住李自成大军的攻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
崇祯原本想要召集最后一次朝会,可官员们竟无人前来,此时这些人正在城门口排着队的向李自成投降。而皇宫之中也已经是乱成了一片,在前一天晚上,崇祯将自己的三位皇子乔装打扮后秘密送出宫,之后命周皇后、袁贵妃等自尽殉国,接着又亲手将自己的女儿和一众后妃们或刺死,或砍伤,所有的太监和宫女也都四散奔逃。
这个时候,陪伴在崇祯身边的,就只有王承恩了。
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陪伴下来到了煤山之上,并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之上的一棵老槐树下自缢身亡。
而王承恩在向崇祯皇帝的遗体行了三叩九拜之礼之后,也选择了在旁边的一棵海棠树下自缢殉国。
“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
就这样,王承恩陪伴着崇祯皇帝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顺治皇帝为王承恩修墓,康熙皇帝为其树碑立传。
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而归,草草举行完登基仪式后便连夜离开了北京城,从而结束了其对京城42天的短暂战令和控制。随后就是清军入关,顺治皇帝也在多尔衮的扶保下来到北京,同时也将都城定在了北京。
由于清军是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口号挥师入关,并且清朝一直是以明朝的“继承者”自居,所以为崇祯皇帝修葺陵寝并为其发丧,成为了清朝证明自身统治“合法性”,进而获取舆论支持,笼络民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王承恩忠君爱国的举动,也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认可,于是顺治皇帝专门下旨,为其在崇祯皇帝的明思陵旁修建陵墓,使其能够在九泉之下,继续侍奉崇祯皇帝。
“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不仅如此,顺治皇帝还亲自为王承恩撰写祭文,之后又为王承恩竖碑两座,以称颂其精神与气节品质。
而到了康熙朝时期,康熙皇帝为了纪念并表彰王承恩,再度为其树碑立传,进一步抬升了王承恩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为王承恩修建陵墓,曹化淳也是出力不少的。
清朝定都北京后,曹化淳选择投降了清朝,但是他对于崇祯皇帝依旧保持了一份忠诚,特别是在为崇祯修葺陵寝的事情,他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愿望。
“庶恩旨信而大义昭垂,芳万世而无斁矣。”
而王承恩作为曹化淳曾经的心腹,本就与曹化淳关系密切,再加上王承恩如此忠诚的举动,确实令人非常的感动。于是,主张为王承恩修建陵寝,也成为了曹化淳能为王承恩所能做到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现在,王承恩的陵墓仍较好地保存了下来,陵墓中的三通石碑,也诉说着王承恩的过往,而他的这份“贞臣为主,捐躯以从”的气节精神,也将为后世所铭记。
-----
网友解答:
明十三陵是朱棣迁都北京后,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建立的陵墓园,异姓是没有资格在死后入葬的,何况是太监。可为什么十三陵中,却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谁获得这么大的荣誉呢?
(明十三陵中的太监墓)
这座太监陵墓的主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才被葬在了崇祯身边呢?
第一,铲除魏忠贤及党羽,帮助崇祯巩固帝位。
天启七年,遵明熹宗遗诏,朱由校继承了帝位,是为崇祯帝。
一向对朱由校忠心不二的王承恩,被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朱由校继位时,朝中多是权宦魏忠贤的爪牙。魏忠贤为了继续一手遮天,也想控制朱由校,在朱由校入宫后,便以恭贺的名义送了他四个美人。
由于王承恩数次提醒,朱由检对这四个美人慎之又慎,后来果然在她们身上搜出四颗迷魂香。
从此,朱由检对王承恩更加信任。而王承恩也深知朱由检继位之艰,所以他建议朱由检先将祸乱后宫的客氏撵出皇宫,接下来把魏忠贤的党羽一一剪除,瓦解了魏忠贤势力后,才一纸诏书把魏忠贤打发到凤阳守陵,迫于形势的魏忠贤最后在绝望和恐惧中自尽而死。
干掉了魏忠贤,朱由检在朝中树立了权威,巩固了皇位。
(帮助崇祯巩固皇权)
第二、整顿锦衣卫,肃清吏治
锦衣卫在朱由检继位之前,一直听命于魏忠贤,为虎作伥,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恶事,在社会上声誉极坏。
王承恩升任司礼监总管后,并没有清除这支队伍,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纠正了他们以前的歪风邪气,使他们忠于皇帝,为皇帝服务。
另外,明朝到了朱由检继位的时候,已是贪官横行,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王承恩多次用计惩治贪官,整顿吏治,为朱由检分担了不少政务。
第三、缓解朱由检和朝臣的矛盾
由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断,朱由检万事都得亲手抓,在处理政事的过程中,朱由检和朝臣之间极易产生分歧。每当双方发生争执时,王承恩总是负责从中斡旋,化解双方的矛盾。
(王承恩剧照)
第四、崇祯身边唯一一个陪到最后的人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了总攻。
此时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无可用之人,崇祯不得不任命王承恩为提督京师,据《明史》记载:“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尽管王承恩顽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没能保住北京城。
眼看大顺军就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又力劝朱由检效仿建文帝伪装出逃。朱由检却以“君王死社稷”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
万念俱灰的朱由检为了不让妻女受辱,命嫔妃们自尽殉国,而曾得他疼爱的公主也被他狠心砍杀而死。
此时的皇宫空空荡荡,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趋陪伴在朱由检的身边,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煤山,放眼京城,处处狼烟,哭嚎阵阵。
(生死相伴的主仆)
朱由检在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后,自缢于槐树上。
面对朱由检的死,王承恩没有一毫办法,他痛哭不止,对着朱由检的遗体跪拜在地,叩头不止,以至血流如注,行了三跪九拜之礼后,也自缢而亡。
攻破紫禁城的大顺军将朱由检及周皇后的尸体被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后来思陵),而王承恩也被草草地葬在朱由检的附近。
然而大顺军还没坐稳皇位,就被入关的清军打得四散而逃。清军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顺治掌权后,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了安抚汉人,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不光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还专门在崇祯陵寝的附近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寝,让他与朱由检生死相随,并亲自在碑上撰写“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以颂扬他忠心不事二主的精神。
这就是为何在明十三陵中会出现一座太监的陵墓的整个过程。
(参考资料:《明史》)
-----
网友解答:
明思陵
明十三陵是北京一个重要景点,里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但是就是在这个皇家陵园内,崇祯皇帝的思陵前方竟有一个太监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陵墓属于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因为王承恩在明朝灭亡之时仍能忠心于崇祯皇帝,受到世人尊重,被安葬在崇祯皇帝身边。
王承恩于明朝万历年间进宫,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出生的时候就被派到身边照顾,陪伴着朱由检一路成长。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王承恩也是魏忠贤势力的一份子,但在魏忠贤要迫害朱由检的时候,王承恩选择帮助朱由检,最后在朱由检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王承恩侍奉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半辈子,任司礼监太监,但是从来不弄权,一心帮崇祯做事,是对皇帝最忠诚的人。
公元1644年明朝大厦将倾,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大学士李建泰、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纯臣等文臣勋贵纷纷投降;武将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人空有数十万兵马却狼狈而逃;江南地区的文武大臣已经抛弃崇祯,谋划另立新君。就是在这种危急时刻,王承恩对于崇祯皇帝生死相随,提督北京兵马和李自成大军拼死作战,最终和崇祯皇帝一起吊死于煤山之上。
在一个王朝灭亡之际,世受国恩、享尽荣华的文武勋贵纷纷投降,几十万兵马未战先溃,最终只有一个出身卑贱的太监王承恩誓死保卫皇帝,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却突显出了王承恩忠贞性格,受到世人称颂。因此当满清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后为了收买人心,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顺治、康熙两代清朝帝王还亲手为王承恩撰文立碑,称颂这位太监的忠君节烈、不事二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