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三次救李世民,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尉迟恭三次救李世民,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网友解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尉迟恭是唐初大将,和秦叔宝一起作为中国民间的门神而备受赞誉。论武艺,这两人都是当世猛将上上之选,不过论和李世民的私人关系,秦叔宝比尉迟敬德还是要差了不少。为啥?就是因为尉迟敬德有三次救驾之功,所谓功莫大于救驾,就凭这关系,李世民想不和他亲近都不行。
好了,闲言少叙,言归正传,现在来说说尉迟敬德这三次救驾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槊刺单雄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际
李家是将门世家,素有打猎演武的习惯。李世民四弟李元吉就曾经说过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猎。李世民也不例外,很喜欢外出打猎,那时正是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王世充的时候,李世民一日外出打猎,身边没带多少人,正好遭遇了王世充麾下骁将单雄信。这种遭遇战,拼的就是人数和单兵战力,李世民以寡敌众自然不支。单雄信也是当世猛将,武艺高强,逐渐杀到了李世民身旁,正在危难之际,尉迟敬德仿佛杀神附体,大喝一声直冲过来,仅仅一招就打得向以骁勇自诩的单雄信吐血不止败落马下,然后尉迟敬德护着李世民回营了。
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
第二次:拔太宗于万众之中
上次是在打猎的时候,这次就真的是在战场了。在和刘黑闼的战争中,李世民有一次陷入了大军重围,左右都冲不出去的时候,尉迟敬德又一次发威了。当时尉迟敬德并不在李世民旁边,但是关心主公的他看到了李世民的险情,于是召集壮士数人,一路猛杀,终于杀到了李世民旁边。尉迟敬德再一次发挥自己那当世无比的武艺,护着李世民和江夏王李道宗杀出了重围,这算是尉迟敬德第二次救驾。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绩,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箭射李元吉,李世民得以不被勒死
这一次也是最出名的一次,我就不多说了。就是当时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之后,心神激荡控马不力,被绊倒了,然后在旁边的李元吉拿着弓弦准备勒死李世民。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是尉迟敬德赶过来了。李元吉甚至尉迟敬德武勇过人,不敢耽搁,连忙跑路,结果还是被尉迟敬德一箭送他去见了李建成。
尉迟敬德作为李世民麾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七,在武将之中位列第二,在他前头的名列第二的宗室武将李孝恭,在他之后的大唐开国第一名将李靖,可以说尉迟恭的位置是极高的,这和他三次救驾脱不开关系。
当然,我说的只是救驾,至于护驾,那是职责所在,李世民并没遇险,就不再赘述了。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
网友解答:
秦琼、尉迟恭、魏征、包拯、海瑞、文天祥等,这些人虽处不同时代,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门神。在这之中,秦琼和尉迟恭这对千年搭档,无疑名头最响。
秦琼和尉迟恭原来都从军于隋朝。后来,秦琼上了瓦岗寨,尉迟恭投了刘武周。归唐之后各自建立不世功勋,都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尉迟恭)
尉迟恭最了不起的功劳,就是他三次救了李世民。
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南下攻唐之时,夏县吕崇茂起兵响应。唐军攻夏县,刘武周派尉迟恭率军救援,与夏县里应外合,大败唐军。李世民派殷开山、秦琼到美良川截击尉迟恭,尉迟恭战败。
秦琼和尉迟恭虽只有短暂战场之交集,但就如同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或者如同邯郸保卫战中,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三大公子齐聚邯郸城一样,神级人物在历史上的短暂交汇,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一大美事。
公元620年,尉迟恭降唐,随即与李世民前往洛阳进攻王世充。随尉迟恭一起降唐的寻相等刘武周旧将不久叛逃出离,众人将尉迟恭下狱,并要求将其斩杀以绝后患。李世民力排众议,释放了尉迟恭。很快尉迟恭便投桃报李。这便有了尉迟恭“一救李世民”之事。
当日李世民同尉迟恭出去打猎,王世充随手下大将单雄信率数万人围攻李世民。尉迟恭跃马挺枪直奔单雄信,将单雄信挑落马下。趁王世充军稍缓,尉迟恭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尉迟恭随即反身与王世充军厮杀,大败王世充,俘六千人。
公元623年,李世民又与割据势力刘黑闼军接触。刘黑闼攻击唐朝名将徐茂公,李世民偷袭其后。刘黑闼回军将李世民包围。尉迟恭率勇士奋力杀进包围圈,李世民等趁机杀出,这便是尉迟恭“二救李世民”。
不久,刘黑闼也被李世民等消灭。
(李世民)
随着李轨、薛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割据势力的相继被灭,李世民在军事上的巨大成功,让其威望和权势与日俱增。功劳太大,封无可封,这才出现了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天策上将”之职。
同时,秦王府人才济济,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联络齐王李元吉,共同对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箭在弦上,已成不得不发之势。
“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和结果,人皆熟知。在这场政变中,如果非要推一首功之人,尉迟恭当之无愧。除了在行动中有“三救李世民”之功,尉迟恭还有“劝杀逼退”四大功劳。这五大功劳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玄武门之变”的结局不可想象。
尉迟恭、长孙无忌是秦王府中,劝说李世民采取措施武装夺权的最坚定支持者。在政变过程中,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因战马受惊跑入树林,被树枝牵绊不能起身。李元吉趁机上前,欲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又是尉迟恭神兵天降,喝退李元吉,救下李世民。尉迟恭同时转身一箭射死李元吉,射杀皇子。这种事估计也只有尉迟恭做得出来,但这还没完。
李建成、李元吉先后被杀后,李世民派尉迟恭进宫,挟持李渊。外面杀得昏天黑地,李渊此时却在皇宫里与美女泛舟湖上,也是醉了。尉迟恭披坚执锐,名为保护,实为控制。后又带着李渊的诏书和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与太子党观看,太子党因此一哄而散。
这两颗头是谁割下来的,史书没有明确交代,很明显,尉迟恭的嫌疑最大。
(玄武门之变,图取其意)
射杀皇子,斩其首级,挟持皇帝,这都是常人不敢为之事。但对李世民而言,却都是天大之功。尉迟恭后封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七。找个参照物,秦琼排第二十四位。
尉迟恭“三救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又取得了巨大功劳,在太宗朝自然如鱼得水,不管不顾。八个字形容,就是“性情耿直,居功自傲”,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开国大佬均有嫌隙。
在李世民的一次酒宴上,尉迟恭因不满自己的座位之前还有别人,十分恼怒,坐在他下首之人前去劝说,被他一拳差点将其眼睛打瞎。
这件事有三个严重之处:一是当着李世民的面打人,二是前来劝架的是个李姓王爷,三是这个王爷便是620年进城劝其投唐的引荐之人李道宗。李世民虽然很生气,但什么也没有做。
李世民曾以刘邦与韩信、彭越之事说与尉迟恭听,这是忠告,更是警告。
643年,尉迟恭致仕回家,修道炼丹,十六年来几乎与世隔绝。公元658年唐高宗时期。尉迟恭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尉迟恭的无边功绩和李世民的帝王胸怀,成全了尉迟恭的崛起和善终。
在君主专制时代,毫无疑问,遇见李世民是尉迟恭的幸运。但凡投胎错投在刘邦或朱元璋时期,他纵有十个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
网友解答:
尉迟敬德本来是个打铁匠,这哥们估计工作比较认真,在打铁的时候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八块腹肌自不必说,强悍的肱二头肌,让人望而生畏。
因此起兵创业的刘武周看中了尉迟恭,就让他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尉迟恭不负所托,每战必捷,因此一路高升,成为了刘武周的心腹大将。
在尉迟恭的带领下,刘武周的部队先后攻克了李唐的老巢晋州和太原,好在李世民终于登场了,不仅将刘武周赶到了突厥,还收编了尉迟恭。
从此以后尉迟恭就是李唐编制的公务员了,他开始给李世民卖命。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三次搭救李世民的故事。李世民感恩戴德,让尉迟恭天天搁门口站着保护自己的安全,久而久之,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一、尉迟恭击败单雄信,保了李世民一命。
单雄信是著名的隋唐英雄,早年间和秦琼、李绩等人的关系比较好,在逃离瓦岗寨以后,几位兄弟分道扬镳。
单雄信跑去跟了洛阳的王世充,而秦琼、李绩等人,则跟着李世民混了。因此双方成了争夺天下的对手。
成为李世民的马仔以后,尉迟恭其实还是深受其他马仔怀疑的,因为他新入伙,忠诚度无法验证。尉迟恭气得牙痒,好在李世民这个时候对他进行了撒币政策,瞬间让他感动得稀里哗啦。
这还没立功就拿到了这么多钞票,心里总是过意不去。这天尉迟恭陪着李世民一起出去打猎,结果不小心就碰上了王世充的几万人马。
李世民没带什么人马,那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撒丫子就想要跑路。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带着一帮骑兵就要来弄死李世民。
立功的好机会来了!尉迟恭笑呵呵地冲了上去,一枪就把马上的王世充给弄下来了。尉迟恭是真的猛,不光战败了单雄信,还击退了王世充的几万人马。
唐朝的史书当小说看看确实挺精彩的,一个人不仅击退了几万人马,还俘虏了多达6000人的一支长矛骑兵,尉迟恭,你是怎么做到的?
二、尉迟恭大败刘黑闼,又救了李世民一命。
李世民在战场上是越打越顺手,这会子又跑来收拾刘黑闼了。刘黑闼当时正在追击李绩的人马,这个时候李世民带着人马前来支援。
结果没想到刘黑闼大军紧急刹车,一眨眼功夫就把前来援助李绩的李世民给重重包围了起来。李世民都懵了,你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被重重围住的李世民,多次突围都没什么成效。这个时候尉迟恭刚吃完饭,用牙签掏了掏牙齿后,嘿嘿一笑,表现的时候又来了!他立刻带着一帮敢死队的兄弟们冲入了包围圈,痛击刘黑闼大军。
此外将李世民从包围圈中给救了出来。如果说上次救李世民靠的是运气,那么这次救李世民可纯粹就是个人能力出众了。
三、玄武门之变,为救李世民射杀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在史料当中,李世民是个一无所知的小白,他非常无辜地、被动地在玄武门十分不忍地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李元吉,而其中尉迟恭是立下大功的。
当时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骑马跑入了树林之中,而李元吉自恃武艺高强,紧跟着追了上来。李建成已经被杀,只要李元吉解决了李世民,那这个皇位,就是他李元吉的了。
这个时候尉迟恭也跟了上来,李世民由于比较慌乱,缰绳卡在了树枝上,一不小心就栽倒在地。就在这个时候,李元吉也追了上来,他抢到弓箭以后,打算活活勒死李世民。
紧随其后的尉迟恭,二话不说大喝一声,吓得李元吉面无人色,拔腿就跑。被尉迟恭盯上的人,哪有跑得了的呢?尉迟恭在背后给了他一箭,就把李元吉给射死了。
这一次尉迟恭不仅是救了李世民的命,而且还帮助李世民夺取了李唐王朝的江山。你说他的功劳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解决完自己的俩兄弟以后,立刻让尉迟恭前去“保护”皇帝李渊。真不知道李渊需要他保护什么,可能是被自己的儿子们给气惨了吧。
四、尉迟恭对李世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一般武将跟着李世民,那是帮助李世民打江山,也是帮助李渊打江山。毕竟李渊才是皇帝,李世民也得听从李渊的调遣。
可是尉迟恭跟其他人不同,尉迟恭是李世民的私臣,这一身份就比较重要了。他属于秦王府的嫡系,关键时刻是要先考虑秦王李世民的利益的。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的表现就可圈可点。毕竟他亲手除掉了李元吉,这件事让李世民自己动手的话,那的确不妥。
所以在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李世民将尉迟恭的功劳定为头等,不仅赏赐了一万匹绢,而且将齐王李元吉的宅子和宅子里的所有财富,都赏赐给了尉迟恭。
总结:尉迟恭三次救主,却换来了功高盖主的嫌疑。
尉迟恭并非是个大老粗,但是他深知自己在关键的三次拯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因此他觉得自己的功劳,连天王老子都比不上。
所以这哥们在李唐王朝的朝堂上,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大家都是同僚,彼此寒暄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了大家利益,互相不揭发短处,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尉迟恭这家伙,看谁不爽就直接弹劾,发现任何人的缺陷,都会直言不讳地告诉李世民。这就很讨厌了啊,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房玄龄等人,全部都很讨厌尉迟恭。
李世民见事态控制不住,立刻把尉迟恭给调出去了。你也别做门神了,还是给你个封疆大吏干干好了。等到尉迟恭下次回来参加宴会的时候,发现居然有好几个人的座位排在他前面。
尉迟恭立刻甩脸色给人家看了:
你们他娘的什么东西!有我功劳大吗?就敢坐老子的位置?昔日的战友李道宗立刻上来想要解释,结果尉迟恭二话不说,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把李道宗给活活打瞎了。
李世民很不高兴,尉迟恭也知道后果可能比较严重,从这儿开始,尉迟恭在历史上就没什么消息了,可见李世民让他逐渐淡出了核心圈。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
网友解答:
尉迟恭三救李世民,一次比一次惊险。没有尉迟恭,李世民就会命丧弟弟李元吉之手,也就没有唐太宗了。
尉迟恭还救过唐高祖李渊,可见他大事不糊涂。
那是尉迟恭还在刘武周的军中。
刘武周获得了突厥人的支持,被封为“定杨可汗”,这名字,够土,够直接,就是突厥人想利用他灭隋朝,控制中原的。
尉迟恭作战勇猛,但是比较反感刘武周投靠突厥人,恰巧再一次对唐作战中,俘虏了中书侍郎唐俭。
唐俭看出尉迟恭对刘武周看不上眼,就偷偷地做尉迟恭的工作。
没想到,还真没有白做的工作,唐俭知道了独孤怀恩要诱杀唐高宗李渊的阴谋,就求尉迟恭放自己的随从前去报信。
这真的是千钧一发,李渊都已经上船要渡过黄河了,唐俭的随从拍马赶到。报告了独孤怀恩的阴谋。
李渊将计就计,召独孤怀恩过河见驾。独孤怀恩不得不过来,要不就显得心虚了,于是轻舟简从过河,结果到河中间就被抓住,阴谋破产。
这算是尉迟恭救了李渊一命。
李世民劝降了尉迟恭,并对他充分的信任,很快收到回报,尉迟恭一救,二救李世民。
尉迟恭是个直脾气,人家对他好,他就百倍回报。
李世民对他的充分信任,赢得了猛将尉迟恭一辈子的忠心
武德三年和尉迟恭一起投降李世民的大将寻相叛逃。
众将官担心尉迟恭也要叛逃,立刻把他捆翻在地,并建议李世民杀掉他以绝后患。
要说众将官也是糊涂,以尉迟恭的勇武,他要是想反抗,他们哪里能这么轻易的就得手呢?
尉迟恭在等,在等李世民的态度。
李世民没让他失望。
李世民一听就不乐意了,认为尉迟恭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以他的勇武,他要是想跑,怎么会落到寻相的后面!
他马上让人把尉迟恭给放了,还把他请到自己的卧室,又赐给他好多宝物。并恳切的说,咱们之间意气相投,不要因为这些许的怀疑坏了咱们的情意。他们对你怀疑,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还希望你能够体谅。这样吧,你要是真的想走,我也不拦着,这些许的钱财,就当这段时间咱们共事的情分吧!
这下可把尉迟恭感动坏了,他可是刚投过来的降将,人家秦王李世民就能这么信任他!
于是,从此尉迟恭对秦王始终忠心耿耿!
很快,在接下来的对洛阳王世充的战前侦查过程中,尉迟恭就救了李世民一命!
当时李世民带着尉迟恭和五百骑兵,登上了北魏玄宣武帝的景陵上观察敌情。
这地方,视野很好,但是也容易被敌人发现。
王世充麾下,隋唐好汉单雄信正好看到了李世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景陵。
好个尉迟恭,大吼一声冲入敌阵,一枪就把单雄信挑落马下!
趁着敌军大乱,护着秦王李世民扭头就跑。
正好遇到前来接应的唐军,尉迟恭毫不犹豫领着人回头就杀向敌阵。
不仅击溃了王世充的队伍,还俘虏了大将一名,骑兵六千,真是硬生生的把遭遇战,打成了一场歼灭战,尉迟恭勇武!
激动的李世民握着尉迟恭的手说:
何相报之速也!
从此李世民更加的重用尉迟恭。
而尉迟恭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在武德五年讨伐刘黑闼的战斗中,李世民包抄到刘黑闼一字长蛇阵的后部,结果却被刘黑闼反包围。
又是尉迟恭,杀入包围圈,护着李世民和江夏王李宗道突围成功,二救李世民。
尉迟恭曾经三次空手入白刃,给李元吉留下了心理阴影,为玄武门之变,三救李世民埋下了伏笔!
李元吉力大无比,号称可以一个打十个。他是挺不服气尉迟恭所谓的“避槊”,也就是空手入白刃的本事的。
约好了和尉迟恭要试试手。
李元吉还怕误伤尉迟恭,要去掉枪尖再比。
尉迟恭呵呵一笑,说根本没必要,您来就是了。
结果,
两人交手三次,三次尉迟恭都不仅避开了李元吉的进攻,还把李元吉手里的枪都夺了过来!
这下子李元吉彻底服气了,并从此见到尉迟恭就害怕,有心理阴影了!
到玄武门之变的时候。
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被骗到玄武门,刚进玄武门,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拨马就往玄武门旁边的小树林里跑。
李世民追,这时候意外出现了,李世民被树枝刮到,滚鞍落马。
李元吉也是久经阵仗,下了马就来夺李世民的弓,并且想勒死李世民,李世民没有李元吉的劲大,眼看着要不行了。
尉迟恭赶来,大喝一声,吓得李元吉扭头就往武德殿跑。
尉迟恭一箭就射死了李元吉。
太子府的私兵长林军前来救驾,李世民的军队人数少,眼看要支撑不住。
还是尉迟恭,果断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大喝,太子已死!
长林军一哄而散。
满身是血的尉迟恭陪着李世民来见李渊。
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下令都要听太子李世民的命令,
玄武门之变成功。
这就是尉迟恭第三次救李世民。
三救李世民,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每一次都体现了尉迟恭的勇武和忠心。
尉迟恭可以说是个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猛将。
但是,他没有坏心眼,对李世民一直是忠心耿耿。
李世民登基之后,尉迟恭虽然有点居功自傲了,话说回来,他也确实有这个本钱。
但是,从李世民拿刘邦杀功臣这个例子,劝说他身为功臣也应该自省,才能全了李世民的保全之意后,尉迟恭就非常的老实了。
甚至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绝不结交外人。
贞观十七年,绘图凌烟阁,二十四人中,位列第七。可谓善终。
-----
网友解答:
在民间演义小说当中,尉迟恭曾经三次救过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次,是李世民和王世充对战期间,被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围困。最后正是靠着尉迟恭的拼死搏杀,李世民才得以突出重围。
第二次,则是李世民去镇压刘黑闼叛乱期间,被刘黑闼率军围困。这一次同样是尉迟恭拼死相救,最后救出了李世民。
至于第三次,则是那场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事变期间,李世民曾经在乱战当中,跌落下马,差点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多亏了尉迟恭及时赶到,这才救了李世民的性命。
以上所说的这三个传奇故事,在演义小说当中,都是重头戏,也因此被后世所熟知。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尉迟恭对李世民的这三次救命之恩,在正史其实都是有真实事件对应的。而且,历史上真实的尉迟恭,救过李世民的次数,其实也不止三次。
正史上的尉迟恭,祖祖辈辈世代都是山西人。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山西这边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同时各地的盗匪也开始肆意横行。尉迟恭当时就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靠着个人勇武,多次镇压当地的盗匪,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在此期间,山西北部地区,有个叫刘武周的主力团团长,开始逐渐注意到尉迟恭。刘武周见到尉迟恭比较勇猛,所以后来便花了大力气,把尉迟恭招揽到了自己麾下。
而尉迟恭也没有辜负刘武周这个恩主,后来又过了一年多以后,随着隋朝在各地的统治土崩瓦解,刘武周也干脆杀了当地的太守,率领自己麾下的军队称霸一方,彻底占据了山西北部地区。在这个过程当中,尉迟恭一直冲杀在前,可以说是帮刘武周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随着刘武周的势力范围,逐渐壮大,后来就和李渊这边产生了冲突。再之后,李渊派李世民去征讨刘武周。李世民到了山西之后,刘武周虽然竭力抵抗,但最后还是打不过李世民。
所以最终,刘武周战败之后,只能逃往突厥,打算向突厥借兵,依靠突厥东山再起。但刘武周这一逃,尉迟恭就很尴尬了。当时尉迟恭手里还剩了不少军队,正坚守在山西介休一带,玩了命的坚守,已经被李世民围困了好多天。
得知刘武周已经逃走,尉迟恭倒也没有如何愚忠。之前两年的奋力拼杀,尉迟恭已经算是报了刘武周的恩情。所以,当李世民极力劝降之后,尉迟恭最后还是率部投降了。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尉迟恭正式加入到了李世民麾下,开始帮李世民征战四方。
不过,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作为一个降将,尉迟恭到了李世民这边之后,自然不可能让李世民绝对信任。李世民虽然是用人不疑,但对于一个被迫投降的降将,肯定还是有点戒备心的。而尉迟恭本人,对李世民的这种态度,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尉迟恭到了李世民麾下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获得李世民的信任。对此,尉迟恭当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尉迟恭当时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个人勇武。所以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替李世民奋力杀敌,以此来获得李世民的信任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接下来的几年里,尉迟恭玩了命地帮李世民打仗,立下了战功无数,同时也就有了后面三救李世民的故事了。
解决了刘武周之后,当时的李唐政权,已经占据了整个关中和山西,外加四川和甘肃。这时的李唐政权,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所以,就在刘武周被打败之后不久,李世民正式率军,去进攻洛阳的王世充。
当时的王世充,雄踞洛阳,是中原地区的三强势力之一,与李渊和窦建德相互抗衡。不过在李唐政权干掉了刘武周之后,王世充得和窦建德联手,才能真正对付李唐政权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率兵进攻洛阳,开启了唐朝统一天下最关键的一战。
在这场战事开始之后,李世民一步步稳扎稳打,分兵多路,从洛阳周围的不同方向进攻,打算直接将洛阳彻底围困。就在交战期间,王世充和麾下的大将单雄信,率主力前来,迎战李世民麾下的主力。
在这次交战期间,某次,李世民以打猎的名义,率领一支精锐小队外出,打算探听一下王世充这边的虚实,结果却恰好被单雄信带队撞了个正着。单雄信也是有名的大将,个人武力超群,再加上当时麾下士兵数量占优,很快就把李世民给追上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尉迟恭忽然冲了过来,出其不意杀向单雄信,将单雄信挑落下马。随着单雄信落马,王世充这边的军队顿时方寸大乱,李世民也得以趁机逃脱。而李世民逃走之后,恰好唐军援兵赶到,反倒是正面击溃了单雄信的军队,取得了一场大胜。
对于这场遭遇战,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后世是有争议的。有史学家认为,这或许是当时李世民故意以自己为诱饵,诱使王世充这边犯错。
从李世民以往的战绩来看,这事李世民确实做得出来。但不管怎么说,在这场战斗当中,尉迟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确实救了李世民,这是毋庸置疑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救援,李世民算是彻底信任了尉迟恭。自此之后,尉迟恭便成了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军,并且被李世民编入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成为了玄甲军的几位统领之一。
顺便说一下,这支玄甲军,是李世民麾下最精锐的军队,总数也就只有三千人而已,向来负责冲锋和打硬仗。而当时玄甲军内另外的两个统领,一个是秦琼,一个是程咬金。
所以,从这个任命也能看出,自此之后,李世民确实开始彻底信任尉迟恭了。
在这次交战之后不久,李世民彻底将王世充围困在了洛阳城里。而王世充为了自救,便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救,而后窦建德率兵来援,打算坐收渔利。关键时刻,李世民带着麾下最精锐的数千玄甲军,前往虎牢关,打算依靠虎牢关的天险优势,挡住窦建德的大军,并趁此机会吃下洛阳的王世充。
而到了虎牢关之后,依靠虎牢关天险,李世民确实挡住了窦建德。但挡住窦建德之后,此时的李世民,又想着能够突然袭击,直接冲击窦建德的大营,解决窦建德。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李世民经常去窦建德的军营外叫阵,以此来麻痹窦建德。
在此期间,有一次,李世民引来的敌人有点多,差点就把自己给赔了进去。多亏了尉迟恭从旁辅助,刺死了十几个士兵,李世民这才安然无恙地逃脱,并且把窦建德的军队,引诱进了包围圈,最后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这一次战斗,虽然谈不上救命,但其实也很危险了。如果没有尉迟恭,李世民这次能否活着离开,或许也要打一个问号。
再之后,随着李世民在虎牢关击败并且俘虏了窦建德,王世充也不得不投降。此战之后,李世民一战定双王,同时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势,也就彻底定了。
不过,就在李世民刚刚返回京城后不久,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就再次起兵作乱。因为窦建德比较有声望,很多旧部也愿意追随刘黑闼,帮窦建德报仇。所以在这之后不久,刘黑闼便很快做大,威胁了唐朝的统治安全。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再次出马,率军去镇压刘黑闼的叛乱。
在镇压刘黑闼的这场战争当中,李世民打得非常艰难。因为刘黑闼本人的治军能力很强,而且还得到了不少山东士族的支持。在这场战争当中,李世民曾经想亲自带兵,偷袭刘黑闼的后方。但在交战当中,刘黑闼却凭着自己精湛的指挥能力,指挥军队将李世民给反包围了。
危急关头,又是尉迟恭率兵前来救援,拼死冲进了包围圈,为李世民打开了一个缺口,李世民才得以顺利逃脱,后来击败了刘黑闼。此战当中,尉迟恭可以说是真正救了李世民的性命。这一次,确实算得上是救命之恩了。
等到扫平了刘黑闼之后,唐朝基本上就统一天下了。而接下来的几年里,历史的主线,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在此期间,尉迟恭一直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边。而且,在玄武门事变发动之前,尉迟恭还曾多次劝谏李世民,劝李世民下定决心。
简单来说,其他参与玄武门事变的武将,或许只是参与者。而尉迟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发起者之一。
公元626年六月,玄武门事变发生。在这场政变当中,李世民率领自己府上的亲兵,把守在皇宫必经之路的玄武门周围。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的时候,李世民忽然带兵围困了他们,打算把他们就地处决。
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身边,也是护卫的。所以这场政变,打得其实非常凶险。李世民首先下手,干掉了太子李建成。但是李建成被杀之后,李元吉很快就趁势逃走,向皇宫那边逃去,李世民则是趁机前去追赶。
慌乱之中,李世民骑马的时候,被周围的树枝挂落下马。而李元吉见状之后,则是趁机返回,夺过弓箭,直接打算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关键时刻,又是尉迟恭赶到,救下了李世民。而后,李元吉慌忙逃走,打算逃到李渊那里,但就在逃跑的路上,尉迟恭一箭射来,最后射杀了李元吉。
在这场玄武门事变后,又是尉迟恭亲自率兵入宫,控制了整个皇宫,并且逼迫李渊点头,让位于李世民。
可以说,在玄武门事变当中,如果没有尉迟恭,李世民是必死无疑的。这次的救命,远比之前几次更加凶险。而这次救命,也是演义小说当中,尉迟恭第三次救李世民。
但是,请注意,在这之后,尉迟恭其实还救过李世民一次,或者说是救了整个大唐。
就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后不久,李世民顺利登基,成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不过,就在这时,北方的突厥,得知唐朝发生了内乱之后,打算趁火打劫。当时突厥的颉利可汗,直接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很快就一口气逼近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因为玄武门事变发生的原因,正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如果颉利可汗下令强攻,李世民是肯定守不住长安的。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世民再次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敢。
得知颉利可汗率兵南下之后,李世民命令尉迟恭,带领麾下最精锐的数千军队,直接去阻击突厥的先锋。这一战,对于李世民后面的计划来说,至关重要。而尉迟恭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开战之后拼死搏杀,直接将突厥的数千先锋军队给全灭了。
也正是因为尉迟恭首战告捷,让颉利可汗产生了一种错觉,误以为长安城内并不空虚。要不然的话,李世民怎么敢主动出击呢?等到突厥大军抵达渭水河畔之后,李世民又亲率六骑,来到渭水河畔,指责颉利可汗不守信义。
见到李世民如此有底气,颉利可汗误以为,长安城内其实守卫很强,所以就不敢强攻了。在这之后,颉利可汗只能拿着李世民给他的一些财货,退回了草原。
对于尉迟恭的这一战,后世史学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虽然这一战看似不起眼,但如果尉迟恭没打赢,肯定会让颉利可汗坚定进攻的决心。到了那个时候,长安的陷落,恐怕就成了定数。要是那样的话,后来恐怕也就没有所谓的贞观之治了。
所以,这一次,尉迟恭其实同样救了李世民,甚至救了整个大唐。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大的功劳,后来李世民在平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时候,直接将尉迟恭评在了第七名的位置上。而和他同样作用的秦琼和程咬金等人,排名都要远在他之后。
但同时,正是因为功劳过大,后来尉迟恭也有些居功自傲,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还在某次李世民举行的庆功宴上,差点把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给一拳打瞎了。
对于如此无礼的尉迟恭,李世民自然极为生气,但想到尉迟恭当年的那些功劳,李世民还是极力忍让,并未真正问责。后来,在李世民的敲打下,尉迟恭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不再惹是生非。
到了晚年的时候,尉迟恭更是谢绝见客,一心在家颐养天年,沉迷炼丹。所以后来不管唐朝高层怎么乱,尉迟恭都再没有卷入这些斗争当中,最后得以善终了。
纵观尉迟恭的几次救驾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这几次救命之恩,虽然没有演义小说里说的那么传奇,但每一次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尉迟恭,李世民能不能活着,都是一个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后面的贞观之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尉迟恭对于历史的影响,确实也要比其他武将更大了。
-----
网友解答:
尉迟恭三救李世民,不是小说,而是有历史依据的。
尉迟恭肯定不像小说写的那样打铁出身,他是鲜卑族人,尉迟这个姓也是有名的鲜卑姓氏,他祖辈也都多为官吏,北魏时期的“勋臣八姓”其中就有尉迟。
但其实再往前追溯的话,其实这个姓也不出自鲜卑,而是西域于阗国,这个国家的君主姓氏就是尉迟,而鲜卑尉迟应该是迁移出去的分支,融入到了鲜卑。
第一次
尉迟恭第一次救李世民,有相当精彩的背景的。
尉迟恭在隋末时就已经从军了,因作战勇猛有些名声,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他有个“朝散大夫”的官名,是个文官加衔,可以推测尉迟恭当时应该是个中低级将官了。
很快,刘武周起兵自立,主动招募了尉迟恭。这点就很有意思,刘武周就这么锐眼识英才吗?未必,搞不好他们早就认识了。
因为刘武周早期投靠过一个人,叫杨义臣,此人本名尉迟义臣,隋朝大将,被隋文帝赐杨姓。不用怀疑,他和尉迟恭就是同族人,因为这层关系,他们可能早就认识,才走到一起。
尉迟恭不愧为猛将,作为刘武周的部将,把李家山西根据地打的七零八落,连太原都丢了,这就引来了李世民的军队。
凭借秦琼,殷开山等猛将,李世民多次率军击败尉迟恭,最后困守介休城的尉迟恭最终被李世民部下劝降。
虽说是降了唐军,但很多原刘武周的部下并没有被收服军心,过了一段时间,很多人还是偷偷逃跑了,尉迟恭却没有逃。这种人有武将的执着,偷偷摸摸的事干不来,既然主动降了,是留是走都得有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当时的战局是李世民正在攻打王世充的紧要时期,跟随作战的尉迟恭被殷开山等人怀疑迟早会叛逃,建议李世民提早杀掉他。
但李世民格局多大啊,直接提着金银财宝找到尉迟恭,说道:“大丈夫做事都要相互信任,我不是一个迫害迫害忠臣良将的人,你如执意要走,那这些金银财宝就当是我送你的礼物,以此表达我们共事的情谊。”
尉迟恭这种武将,你跟他来硬的,他能顶死你,但来软的他就扛不住了。况且,他觉的李世民这人真行,有钱是真送啊,果断感动的成铁杆死党了。
当天,收服了大将的李世民格外开心,趁着战局拉扯的空挡,去外出打猎放松心情。
但事不凑巧,直接就和王世充军队撞上了,对方集合了数万军马,准备围杀李世民。尤其是郑军骁将单雄信,二话不说,提槊就奔向李世民了。
正想好好表现的尉迟恭,也是立刻就提枪上马,对着冲上来单雄信就是一顿猛刺,直接把对方挑下马来,这操作直接就把郑军镇住了。于是趁机护送李世民,杀出包围,而后自己又率军杀回来,把郑军打败,俘虏六千余人,真是猛的一笔。
第二次
这次的对手是刘黑闼,属于窦建德余部的崛起,虽是余部,但也是相当的猛。
刘黑闼自起兵之后,先后击败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又攻陷定州,后来更是猛的击败大唐名将李绩,生擒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刘只用半年时间,全面恢复了窦建德时期的势力范围。
李世民也不得不上阵了,于是带上尉迟恭等人去支援李绩,双方在河北洺水县一代作战。
双方鏖战两个月后,某一天,刘黑闼突然派军偷袭李绩的部队,李世民得知消息后,急忙去反偷袭敌军以作援救,但着可能算是计中计。
兵力更多的刘黑闼军反手就把冲过来的李世民围了,同时被围的还有江夏王李道宗,关键时刻,从后方赶来的尉迟敬德,果断率军冲进包围圈,撕开口子,助李世民等人脱险。
随后,李世民又将早已截断的洺水河,开闸放水,水淹刘军,从而大获全胜。
值得一提的是,超级猛将罗士信,就是在这次守卫洺水县城时,被刘黑闼攻破城后杀死,这厮真有点猛啊。
第三次
这次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玄武门之变了。
626年,因突厥入侵乌城,李元吉被推荐为统帅领兵出征,推荐者当然是太子李建成了,但他又邀请李世民出长安成来,为弟弟送行。
这一行动的真相却是趁机杀害李世民,由收买的东宫眼线送出消息。
李世民立刻联系了麾下重臣,商议之后,还是决定要后发制人,等拿到确凿证据在动手就有理有据。
李世民的决策真假不好说,但说真的也不过分,毕竟之前的他没什么黑料,真要先动手的话,名声就毁了,不可能一丝顾虑都没有。
再者,李建成就不想干掉李世民吗?会吗?就凭李元吉出征,反而大批调集李世民的部将就很有问题,很明显有剪出羽翼的嫌疑。
回归正题,就在这时尉迟敬德怒了,说道:“我们这些人把性命交给你,你却为了私情而忘却国家大事,灾祸来了还不感到担忧,是拿我们这些人的性命开玩笑吗?我的想法是先干掉他门,您不同意,那就让我走逃吧,我做不到等别人来杀的事。”
这话其实说得挺重的,真走了,大概率就算是背主之臣了,李世民已经得着重考虑了。
长孙无忌也趁机说道:“您不立刻行动的话,我们就不再跟随您了,到时事情失败,您如何自处呢?”这话就有点硬逼的意思了,人才都带走了话,李世民肯定玩完,不想死就没得选。
接着尉迟敬德又找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他接到了李世民的命令:“二人不跟随你的话,那就把他们的首级带来吧。”这明显是已经下决定了。
然后李世民手下的四大巨头,就开始了商议具体行动过程。
在行动的当日,李建成二人入宫后发觉问题,准备逃跑。李世民张弓搭箭,先是射死了李建成,射杀李元吉的时候,自己坐下马匹受惊狂奔,跑向周边小树林,又把李世民摔下马来,李元吉看准时机,冲上来夺过弓来,要勒死李世民,幸而尉迟恭纵马狂追,一声大喝,吓的李元吉赶紧逃跑,但他还是被尉迟恭追上,放箭射杀了。
由此,尉迟敬德完成了三救李世民的壮举,不怪后世把他多为门神,这紧急护主的能力真算是一绝了,妥妥的福将。
-----
网友解答:
提起唐朝,往往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性作用,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图|唐太宗李世民——示意图
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唐朝迅速从隋末动荡之局中稳定了下来,并且唐朝的文化、民生、经济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为后世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给华夏历代帝王进行排名,以李世民的文治武功绝对能排进前三甲,可以说李世民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明君。
不过,俗话说“明君贤相能将”,李世民能取得如此功绩,自然也离不开能人将相的辅助,特别是在反隋建唐的过程中,李世民多次遭遇生死之境,若没有尉迟恭拼死相救,那历史上也就没有唐太宗了。
那尉迟恭是如何救助李世民的?接下来,我们就一同走进历史,来看看尉迟恭三救李世民的精彩故事:
尉迟恭又名胡敬德,于公元585年出生在朔州善阳(现今山西朔城附近),从小家境贫寒,以给人打铁为生,但也正是这段打铁生涯,使得尉迟恭练就了强大的体魄和高超的武艺。
图|尉迟恭——示意图
隋朝末年,天下烽烟四起,一直渴望建功立业的尉迟恭毅然放弃了打铁事业,在高阳城加入了隋朝军队,自此开始了军队生涯。
因为尉迟恭作战勇猛,在讨伐暴乱兵众期间屡立战功,所以他很快就被提拔为朝散大夫(从五品官职)。
不过,尉迟恭虽然参加了隋军,却不想一直跟着隋朝混,当时隋炀帝荒淫无道、征敛无度,致使天下民怨四起,各地都有农民揭竿而起,隋朝覆灭已成大势。
尉迟恭虽然纯朴忠厚,却也明白什么叫大势所趋,于是在公元617年,尉迟恭转投了割据一方的刘武周,加入了反隋队伍中。
后来,刘武周被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击败,于是尉迟恭又转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而李世民知道尉迟恭勇武过人、能征善战,一直对他颇为欣赏。
图|刘武周——示意图
为了彻底降服这员猛将,李世民对尉迟恭付出了最大的信任,不仅任命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并且还让尉迟恭继续统领自己的旧部。
但李世民的过度信任,却招致了其他唐将的不满,众将曾多次劝李世民将尉迟恭处理掉,可李世民却一直拒之不理。
众将眼看无法劝动李世民,只能暗自防备着尉迟恭,不过后来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唐军将士改变了对尉迟恭的看法,而也正是这件事,让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恭。
那是在公元620年7月份,李世民奉命攻打王世充,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势如破竹,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王世充打的只剩下洛阳一座城池
不过,洛阳城高池坚,如果强攻唐军也必然损失惨重,所以李世民并没有立刻攻打洛阳,而是派兵将洛阳城围住,准备困死王世充。
图|王世充——示意图
此时王世充犹如待宰的羔羊,李世民只需等待收割就可以了,而在这期间,闲来无事的李世民就率领一些骑兵在洛阳四周打起了猎来。
李世民倒是悠闲了,被困住的王世充却焦躁不已,一直苦思该如何破解眼前的死局,就在这时,王世充的一名部下偶然发现了四处打猎的李世民踪迹,并立刻将此事告诉了王世充。
王世充听后顿时兴奋不已,这简直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只要杀了李世民,必然能破解眼前的死局,于是王世充立刻聚集了数万兵马,然后强行冲破了唐军的围困,向李世民袭击而去。
李世民根本没想到王世充竟会殊死一搏,因此他平时打猎只带500骑兵和降将尉迟恭,现在王世充大军来袭,仅靠这点兵力硬碰纯属找死,于是李世民带着骑兵转头就跑。
可李世民没想到,王世充对此次袭击准备得非常周全,李世民刚率兵回头就撞上了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带领的骑兵。
单雄信身经百战、勇猛非常,仅仅片刻间就率兵突破阻拦冲到了李世民身前,正当单雄信要挺槊击杀李世民时,跟在李世民身边的尉迟恭突然大喝一声,直接一枪就将单雄信挑下了马。
图|单雄信——示意图
随后,尉迟恭浴血奋战,带着李世民强行冲出了王世充设下的包围圈,并在和援军会和后,又率兵迎战王世充的军队,并在几个回合后就击将其击溃。
经过此役后,尉迟恭不仅得到了唐军将领的认可,还让李世民更加信任他,也正是从此刻开始,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
接下来,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不断立下战功,而且还在李世民征讨刘黑闼期间,再次救了李世民一命。
当时李世民率领的军队遭到了刘黑闼的埋伏,因为双方兵力悬殊,所以李世民的几次突围均被拦下,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李世民必然会被围杀致死。
但就在这时,尉迟恭如同天降神兵,竟率领一小队士兵从外围冲破了刘黑闼设下的包围圈,在与李世民会和后,尉迟恭又仗着高强的武艺,带着李世民强行杀出了重围。
图|刘黑闼——示意图
这已经是尉迟恭第二次救下李世民了,自此以后,尉迟恭成了李世民最信任的手下,而尉迟恭也没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在玄武门之变中,第三次救下了李世民。
当时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内,准备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没想到李建成二人在到达临湖殿时,突然察觉出了异常,竟直接调转马头逃跑。
李世民眼看伏杀不成,就直接率兵追击李建成二人,在追击过程中,李世民仗着高超的箭术射杀了李建成,而李元吉为了躲避箭矢,只能弃马逃入了树林中。
李世民自然不肯放过李元吉,于是直接策马追入了树林中,当李世民眼看就要追到李元吉时,却突然被树枝勾住了衣服,并直接摔下了马。
李元吉见状,顿时兴奋不已,直接回头夺过了李世民手中的长弓,并用弓弦狠狠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想要将李世民活活勒死。
幸亏此时,尉迟恭恰巧骑马赶到,尉迟恭眼见李世民命悬一线,立马大吼一声,并跃下马来向着李元吉冲去。
图|唐太宗李世民——示意图
李元吉被尉迟恭的吼声吓了一跳,手中的弓弦不自觉地松了一些,而差点窒息的李世民连忙趁机摆脱了李元吉的束缚。
李元吉看着正在快速逼近的尉迟恭,知道其武艺高强,明白自己今天是杀不了李世民了,于是李元吉只能起身向武德殿跑去,准备获取李渊的庇护。
但尉迟恭征战多年,不仅身手高强,也练就了一手强大的箭术,所以李元吉还没跑多远,就被尉迟恭给射杀了。
就这样,尉迟恭第三次救下了李世民,而在后来的论功行赏中,尉迟恭被定为头等功,李世民不仅赏赐了尉迟恭一万匹绢,还将齐王府的钱财器物,乃至整个府第,全都赏给了尉迟恭。
-----
网友解答:
大唐猛将之一的尉迟恭三次搭救唐太宗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第一次从单雄信手中救下差点丧命的秦王李世民,第二次从数万敌军围困中再次救出李世民,第三次玄武门之变中射杀齐王李元吉,又一次救下差点死于其弟之手的李世民。最终李世民才得以成功登上皇位,成为一代雄主唐太宗。
-----
网友解答:
我们都知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皇帝当中,李世民作为一个军事才能非常出众的皇帝,不但能够带兵打仗,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成就。
而在李世民征战多年当中,能够让李世民全身而退,为他保驾护航的这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被世人称作“门神”的尉迟敬德。不但武艺高超,而且都在关键时刻三次救下了李世民的命。尉迟敬德响应征兵的口号来到了刘武周的军队里。后来刘武周部队投降,尉迟敬德便跟随着大部队归降于李世民。在当时很多人反对李世民这个决定,认为里面必定会出反贼。
但是李世民却不以为然,甚至还给尉迟敬德一笔军费,如果尉迟敬德心不在此,便可带着这笔军费离开。如此的信任让尉迟敬德非常感动,于是便留下跟随李世民。当李世民攻打郑国的时候,李世民部队势如破竹。
加上妥当的指挥,除了洛阳城池之外,其他地方很快便攻下来了。为了等待时机,李世民便借着打猎的借口在周边刺探军情。而这一举动很快被敌人发现,得到此情报之后,王世充于是悄悄率兵准备刺杀李世民。
虽然李世民武功高强,对于这些杂兵也能够应付,但毕竟是突如其来的埋伏,很快李世民便招架不住。说时迟那时快,尉迟敬德便持一马枪,往敌人的首部冲刺而来,成功保下了李世民的一条命。
再度救下李世民李世民感到不服气,于是回到部队之后,重新整顿直接出兵大破郑军之后,因为救李世民的一条命,便对尉迟敬德越发重视,还给予了“金银一篋”的称号。这是王世充眼看大势已去,便急忙向夏明的首领寻求帮助。
但此时夏明王早已被李世民活禽,关于牢狱当中。这也引发了夏明国许多人民百姓的不满,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反唐战争。此时李世民早已带兵占领了夏明国的许多地方,此时却被这些义愤填膺的军队们打的节节败退。
李世民此时突发奇想决定切断敌军的补给,然后待在原地不做任何反击慢慢的耗死对方,时不时在深夜之时突击对方的军营。这也让敌军感到恼怒不已,于是想出一记暗招。
正当李世民以为胜券在握之时,却没想到遭到了敌军的埋伏,虽然李世民有着丰富的对敌经验但是已经身负重伤,连自己的爱马都无法帮助李世民逃离这个困境。此时尉迟敬德再次带兵赶到,在重重的突袭当中救出了李世民。
在这之前李世民已经发出援助,太子李建成愿带兵出征直接拿下了对方的首领。但是这一切功劳却被归于太子,李世民内心不满为了自己的大业决心要除掉李建成。很快李世民便召集了许多得力助手,埋伏于玄武门刺杀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为人小心谨慎,便带着自己的亲弟李元吉前往,察觉到一丝不妙连忙掉马赶回宫中,幸好李世民反应快连射三箭直接刺向李建成。好在李建成命大连忙奔入附近的丛林当中。
李世民眼看胜券在握于是快马加鞭乘胜追击。但是茂密的丛林并不适合骑马追击,很快李世民被路边的树枝打到地下身负重伤。看到李世民有破绽李元吉便拿剑打算直接刺死李世民的时候。
尉迟敬德再次出现直接一个箭步刺死了李元吉,再度救下李世民。而宫中得知太子已死,太子阵营的人们恼羞成怒,为了再次保住重伤的李世民,尉迟敬德拿着太子的头颅在宫中示威。
把这些发誓要杀死李世民的士兵们吓的一动不敢动,这才让李世民顺利登基,后来李世民将尉迟敬德封为“门神”。
-----
网友解答:
尉迟恭,又名胡敬德,出生于隋末唐初年间,朔州善阳人,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从小家境贫寒,以打铁为生,但他也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正值隋末年间,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渴望建功立业的他决心投靠民主,后辗转投靠在秦王李世民旗下,自此开始了南征北战,戎马一生,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的生涯。尉迟恭之所以能够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尊重和赏识,除了他英勇善战,尽职尽忠,忠心不二之外,其实也是为了报答当年尉迟恭当年对自己的救命之恩,那尉迟恭总共救了李世民几次呢,下面我们可以来看看。
在尉迟恭投奔李世民之前,他是在刘武周手下做事,当刘武周被唐朝军队击败后,李世民见其体恤战士,收拢残兵,坚守阵地,是一个大将该有的风范,于是把他收在麾下。一开始李世民过分信任尉迟恭引起了唐军的不满,李世民都拒之不理,直到发生了一件事,让全军将士对尉迟恭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也是这件事让李世民更加的信任他。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有一天,李世民率500骑兵在尉迟恭的陪同下来到榆窠打猎,可是没想到在途中居然碰上王世充带领数万士兵前来挑战,很快李世民和尉迟恭就被敌军包围了,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这紧要关头,尉迟恭驱马冲上前去,太吼一声,斜刺里一枪把单雄信挑下马来,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几个回合之后,郑军狼狈逃散,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王世充只身逃脱,此战后,李世民更加坚定了尉迟恭誓死效忠唐朝的决心,特赐他黄金百两,君臣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唐统一大业基本完成后,北方的突厥不断南侵,成为唐朝的主要敌人,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尉迟恭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李世民的实力越来越大,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一定的威胁,李建成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联合,共同反对李世民。此时正逢突厥率领数万骑兵进攻大唐边境,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元吉奏请抽调秦府勇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这个消息无意中被尉迟恭知道,他没有犹豫,抓紧时间告诉了李世民,并希望他能够先发制人,以免引来杀身之祸。最终在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的说服下,为了自己个家人的性命安全,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后面就爆发了震惊史上的玄武门政变。李世民于前日凌晨设兵埋伏于玄武门的两侧,在顺利地铲除了李建成后,尉迟恭率领70骑赶来,李元吉不幸被左右的流箭射中坠马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立即纵马追赶,但衣服被树枝挂住,坠马落地,李元吉见状,立刻赶到,夺弓将扼杀李世民。在此危难之时,又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跃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见到尉迟恭,不敢再做逗留,发了疯似的逃走,结果还是一箭被尉迟恭射死。
这就是尉迟恭救主的故事,尉迟恭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拯救了李世民的性命,尉迟恭也因为多次救主这个主要的原因,才得到了李世民的厚待和赏识,由于尉迟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认为自己的功劳应该排在其他人之前,于是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之时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朝堂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此后,尉迟敬德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到贞观六年,唐太宗大摆宴席犒劳有功之士,尉迟恭也在邀请的人中。宴会上,尉迟恭见有人的位置在他前面,不禁满嘴抱怨,在他下方的李道宗便要向他解释,尉迟恭非但不听,反而还和人家打了起来,这件事闹到了李世民处,李世民遂和他说了一番话,尉迟恭听完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忙磕头谢罪,从此才约束自己的行为。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急于建功立业,丝毫听不进贤臣的进谏之言,反而让尉迟恭与他一同出征高句丽。此次远征,唐朝大军吃了败仗,直接导致了贞观后期唐代国运急转直下,唐太宗的病体也因此愈发沉重。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心灰意冷,依旧回家养老,再不问朝政之事,据说尉迟恭晚年除喜爱丹青乐器之外,还迷信炼丹服药,以求长生不老,同时谢绝宾客,十六年未与外人来往。唐高宗显庆三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一代名将的人生至此落幕,唐高宗为此还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同时册赠尉迟恭谥曰忠武,并郑重将这位开国元勋葬入昭陵,为唐太宗陪葬。尉迟恭,又名胡敬德,出生于隋末唐初年间,朔州善阳人,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从小家境贫寒,以打铁为生,但他也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正值隋末年间,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渴望建功立业的他决心投靠民主,后辗转投靠在秦王李世民旗下,自此开始了南征北战,戎马一生,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的生涯。尉迟恭之所以能够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尊重和赏识,除了他英勇善战,尽职尽忠,忠心不二之外,其实也是为了报答当年尉迟恭当年对自己的救命之恩,那尉迟恭总共救了李世民几次呢,下面我们可以来看看。
在尉迟恭投奔李世民之前,他是在刘武周手下做事,当刘武周被唐朝军队击败后,李世民见其体恤战士,收拢残兵,坚守阵地,是一个大将该有的风范,于是把他收在麾下。一开始李世民过分信任尉迟恭引起了唐军的不满,李世民都拒之不理,直到发生了一件事,让全军将士对尉迟恭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也是这件事让李世民更加的信任他。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有一天,李世民率500骑兵在尉迟恭的陪同下来到榆窠打猎,可是没想到在途中居然碰上王世充带领数万士兵前来挑战,很快李世民和尉迟恭就被敌军包围了,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这紧要关头,尉迟恭驱马冲上前去,太吼一声,斜刺里一枪把单雄信挑下马来,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几个回合之后,郑军狼狈
逃散,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王世充只身逃脱,此战后,李世民更加坚定了尉迟恭誓死效忠唐朝的决心,特赐他黄金百两,君臣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唐统一大业基本完成后,北方的突厥不断南侵,成为唐朝的主要敌人,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尉迟恭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李世民的实力越来越大,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一定的威胁,李建成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联合,共同反对李世民。此时正逢突厥率领数万骑兵进攻大唐边境,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元吉奏请抽调秦府勇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这个消息无意中被尉迟恭知道,他没有犹豫,抓紧时间告诉了李世民,并希望他能够先发制人,以免引来杀身之祸。最终在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的说服下,为了自己个家人的性命安全,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后面就爆发了震惊史上的玄武门政变。李世民于前日凌晨设兵埋伏于玄武门的两侧,在顺利地铲除了李建成后,尉迟恭率领70骑赶来,李元吉不幸被左右的流箭射中坠马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立即纵马追赶,但衣服被树枝挂住,坠马落地,李元吉见状,立刻赶到,夺弓将扼杀李世民。在此危难之时,又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跃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见到尉迟恭,不敢再做逗留,发了疯似的逃走,结果还是一箭被尉迟恭射死。
这就是尉迟恭救主的故事,尉迟恭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拯救了李世民的性命,尉迟恭也因为多次救主这个主要的原因,才得到了李世民的厚待和赏识,由于尉迟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认为自己的功劳应该排在其他人之前,于是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之时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朝堂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此后,尉迟敬德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到贞观六年,唐太宗大摆筵席犒劳有功之士,尉迟恭也在邀请的人中。宴会上,尉迟恭见有人的位置在他前面,不禁满嘴抱怨,在他下方的李道宗便要向他解释,尉迟恭非但不听,反而还和人家打了起来,这件事闹到了李世民处,李世民遂和他说了一番话,尉迟恭听完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忙磕头谢罪,从此才约束自己的行为。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急于建功立业,丝毫听不进贤臣的进谏之言,反而让尉迟恭与他一同出征高句丽。此次远征,唐朝大军吃了败仗,直接导致了贞观后期唐代国运急转直下,唐太宗的病体也因此愈发沉重。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心灰意冷,依旧回家养老,再不问朝政之事,据说尉迟恭晚年除喜爱丹青乐器之外,还迷信炼丹服药,以求长生不老,同时谢绝宾客,十六年未与外人来往。唐高宗显庆三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一代名将的人生至此落幕,唐高宗为此还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同时册赠尉迟恭谥曰忠武,并郑重将这位开国元勋葬入昭陵,为唐太宗陪葬。
-----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