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代妾不能变为正妻,妃却可以变成皇后?
为什么在古代妾不能变为正妻,妃却可以变成皇后?
网友解答:
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古代都不允许丈夫在妻子死后,将家里的小妾扶正。但是,皇帝的皇后死后,却可以从妃子中挑选一个册封为皇后,这是因为皇帝的身份和其他人不同。
中国最早的夫妻关系,有妻,有媵,有妾。
妻是男人明媒正娶的女人,通常来说要和男人门当户对的。“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这代表着一个明媒正娶进来的妻子,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很高,是家里的女主人,仅次于男主人而已。
媵是陪同妻子嫁到夫家的女子,一般是妻子的姐妹或堂姐妹,如果妻子不幸早逝,那么媵就顶上,成为名正言顺的妻子。既能维持两个家族的姻亲关系不断,也能善待正室留下的孩子。现在很多人总是拿姐夫和小姨子开玩笑,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妾一般是男人买来的,或者抢来的,也可能是别人送的,在家庭中地位很低,属于丈夫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所以妾就相当于奴婢而已。《红楼梦》里的赵姨娘给家政生了一儿一女,可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给王夫人打帘子侍候,就连亲生女儿探春也不太看得起她。
一代文豪苏轼,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他人换马骑,小妾不堪受辱,愤而自杀,此事虽然出自小说,真假莫辨,但是苏轼在被贬官时,把自己所有的小妾全部送人,其实有两个已经怀了身孕,却是史实。
秦汉之后,媵妾归一,只余妻妾,历朝历代的法律都不许以妾为妻,如果违反就会受到惩罚。虽然历史上也有人确实曾将妾扶正为妻,但颇受非议。
唐朝和宋朝的法律都规定,如果有人以妾为妻,必须马上改正,丈夫要徒一年半。明朝的皇帝喜欢打板子,所以明朝法律规定,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不过虽然法律是这么规定,但这种事民不告则官不究,然而丈夫就算逃得过法律的制裁,却逃不过道德上的谴责。
唐朝名臣杜佑,“始终言行,无所玷缺”,简直是个完人。但是他在妻梁氏死后,把自己的小妾李氏升为正室,不仅当时的人们议论纷纷,而且杜佑死后,在他的儿子们给他做的墓志铭上,提都没提这位小妾,可见当时的人们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皇帝也是一个男人,对比普通家庭,皇帝的妻就是皇后,妾就是后宫其他的女人,无论是明清的妃嫔也好,还是汉唐的昭仪、婕妤也好,都是小妾,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可是,皇后去世之后,皇帝却可以从妃子之中挑选一个册封为皇后,岂不是与礼法相违背吗?
皇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的身份决定了皇帝就是可以以妾为妻。
在普通家庭中,妾是相当于奴婢的存在,妻则相当于女主人,差不多可以和丈夫平起平坐。但是在皇帝这里不行,对皇帝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才,皇后是皇帝的奴才,国舅也是皇帝的奴才,甚至连皇后的父母也是奴才。
既然都是奴才,那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普通家庭中,妾之所以不能扶正为妻,是因为尊卑有别,一个奴才突然变成了主子,是不符合礼法的。但妃嫔升级为皇后,还是奴才,只不过变成稍微高级一点的奴才而已,并不乱尊卑上下之别。
而且,妻子和皇后并不是完全等同的,皇后更像是一个职位,职责是帮助皇帝管理后宫。历史上很多皇帝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娶妻了,但是在当了皇帝之后,还要履行一道册封程序,妻子才能变成皇后。历史上也有很多原配妻子没当上皇帝的例子。
汉光武帝刘秀在年轻时娶了阴丽华为妻子,但当他当了皇帝之后,却册封豪门大族之女郭圣通为皇后,阴丽华只被封了个贵人。唐宪宗李纯在做广陵王时,娶了郭子仪的孙女,这可是门当户对的正妃。但是唐宪宗登基之后,只封郭氏为贵人,一辈子都没立为皇后。等到宪宗死后,郭贵人直接升级为了皇太后。
除去以上原因之外,皇帝将妃子立为皇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比如说,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也不完全是贪恋她的美色,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要对抗朝中的功臣集团。汉文帝立窦氏为皇后,是因为窦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刘启被立为了太子,窦氏成了皇后,那么刘启就是嫡子了,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不过,皇帝虽然可以将妃子册封为皇后,但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这样做,因为册立新的皇后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皇后的家族会受到重用,影响朝堂势力的平衡,唐中宗李显第一次登基时,就是因为重用皇后的家人被武则天给废掉了。再比如皇帝已经立了太子,如果新封的皇后有儿子,那么就会多出一个或几个嫡子来,无形之中会给储君之位增添不安定因素。
所以,宋朝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的流行,皇帝册封妃子为皇后的事就相对少见了。乾隆皇帝那么爱令妃,最终也没将她立为皇后,慈禧给咸丰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也没有被立为皇后。
-----
网友解答:
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妾对正妻来说是奴才,道德和法律规定不许以妾为妻。
妃子是良人家的子女或者名门闺秀,刘秀建立东汉,称光武帝。光武帝制定了 前朝后宫制度,后宫比照朝廷大臣,妃子对皇后来说,是上下级的关系,所以皇后死了或被废后,妃子可以晋升皇后。
最早的中国夫妻关系是一夫一妻媵妾时代,程序上是妻亡媵替,小妾则不行
媵是陪同妻子嫁到夫家的女子,是妻子的亲姐妹或堂姐妹,她们同嫁一夫是万一正室无福,中间亡故了,自己的姐妹顶替上,既能维持两个家族的姻亲关系不断,也能善待正室留下的孩子。媵去世后,也是与丈夫、原配合葬。现在一些庸俗的笑话,老拿姐夫和小姨子开玩笑,其实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而小妾不一样,要么是奴仆,要么是主人买来的,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她们不能在妻子死后顺位成为妻子。
秦汉之后,媵妾归一,只余妻妾,历朝历代的法律都不许以妾为妻,但是以妾为妻,也会是时有发生,但是不合礼法,要受人非议。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与诸侯会盟葵丘的时候,就盟誓: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于国事。意思是诸侯国不能把江河截流,不让其他国家用水灌溉,不在灾年时将粮食囤积居奇,不能随便更换太子 ,不能将妾扶正为妻,不让女子干政。
唐朝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宋朝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大明律》里明确规定,“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不过这种事,民不告官不究,只要不是存心想整人,都是大家背后笑话议论罢了。就跟扒灰这种事情肯定不对,唐玄宗还就是干了。唐朝宗室李齐运,“以妾卫氏为正室,身为礼部尚书,冕服以行其礼,人士嗤诮”。唐朝名臣杜佑,“始终言行,无所玷缺”,简直是个完人。然“在淮南时,妻梁氏亡后,升嬖妾李氏为正室,封密国夫人,亲族子弟言之不从,时论非之”,杜佑死后,儿子们给他做的墓志铭上,提都没提密国夫人。
在红楼梦里,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给他安了一溜罪名,严格说确实有罪,被她揪住了把柄,大闹了宁国府,不仅出了气,还讹诈了几百两银子。
小妾只是主人的玩物,没有社会地位,所以有“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的说法。
红楼楼里,即使是贾府这样大富大贵的人家,小妾要么是买的,要么从奴才中挑的,没有好人家的姑娘乐意作妾,唯一例外的是尤二姐,她是宁府尤氏的继妹,原也是官家小姐,因为爱慕虚荣贪图富贵,早早与贾珍父子有暧昧关系,名声已毁,高不成低不就,听信了贾珍贾琏的谎言,做了贾琏的外室,想生个一儿半女,等凤姐死了就可以扶正做正房奶奶。
鸳鸯誓死拒婚,平儿也是凤姐威逼才做的通房丫头,香菱跟宝钗在一起,似乎和主子一样,可是夏金桂一来,晚上要她伺候虐待她,香菱没有半点反抗的权力,夏金桂诬陷她扎小人暗害,薛姨妈明知道是陷害,却要找人来把香菱卖了。周姨娘老实,无儿无女挂空名,一个月领二两银子等死,赵姨娘有一儿一女,一把年纪还要给王夫人打帘子侍候,大丫头们都能随意送人的东西,她要靠偷才能弄到,连芳官这样的小丫头都能撕打谩骂,贾琏的通房丫头,全部被凤姐找个错打发出去了。
不光是小说,现实也是如此,鱼玄机是李亿的小妾,可是正房夫人吃醋,把她赶了出来,只得做了女道士,陆游的妻子唐婉因为婆婆不容被休,小妾王氏因为续娶的老婆不容,也被赶走。
一代文豪苏轼,为亡妻种下三万棵松树,却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他人换马骑,致使小妾自杀,虽出自小说,真假莫辨,但是他贬官,把所有的小妾全部送人了,其实有两个已经怀了身孕也不闻不问却是史实。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轼之子,就连苏东坡认可的儿子苏过,都对这种情形不予否认,而与梁、孙亲密无间。据说梁师成甚至对家中帐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小八卦写着写着,感觉好正能量。
小妾不仅不能扶正,也不能当家。
红楼梦里林如海的妻子死了,又不想续娶,于是把林黛玉送到外婆家抚养,很大原因就是小妾不能持家,更没有资格教育嫡女。
宋仁宗的生母是真宗宠妃刘娥的侍女,仁宗一出生就被刘娥抢去认做自己的儿子,并籍此登上皇后宝座,仁宗在刘娥和自己的生母都去世后,才得知自己的身世,他给自己的舅舅高官厚禄以做弥补,他的舅舅是个卖纸钱的,发迹后娶了小妾杨氏,生下儿子李玮,李玮与仁宗的女儿福康公主年纪相当,仁宗把福康公主许给了李玮,但两人门第三观相差太远,公主与李玮感情不合,与婆婆杨氏关系更是紧张。杨氏偷听公主与太监谈话,怀疑他们有私情,侍从发现后,杨氏出言不逊,公主打了婆婆。
最终公主因为夜扣宫门犯了宫规降了封号,杨氏不许再与李玮夫妇生活,由李玮的异母哥哥抚养,处罚最重的是侍卫,因为在里面挑是非。为什么会闹得这么厉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杨氏的丈夫和正房太太都去世了,她自认是驸马之母,是府里的一家之主,公主的侍从和宫女认为小妾根本不能当家作主,认为李家没有规矩,经常在公主面前嘲讽杨氏,导致婆媳关系越来越僵。
凡天子及亲王、後、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祖训,他规定在出身良好的官宦人家和良家子里,采用海选选秀的方式,公开层层选拔,优中选优,选出皇后和后宫嫔妃,不许大臣直接进献,以防结党营私,或进献心怀叵测之人。
而清代选秀也是,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
乾隆皇帝就一再强调:“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理由是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女是为诸王和众皇子挑选妻室,并非是只为了皇帝充实后宫。
可见,能参加选秀,被留下做嫔妃的人,必定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最终谁做皇后,则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比如索尼属孝庄拉扰的对象,他的孙女一进宫就是康熙的皇后,而其他嫔妃也是如朝中大臣一样,有各自的品格封号和相应的待遇,和做为奴才的小妾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清代的嫔妃与朝臣们的品级对照:后宫之主(凤品)
凤品:皇后(1名)(持有凤印,可以将庶二品及以下妃嫔废去。)
祥凤品:皇贵妃(两名)地位在四妃之上
正一品:贵妃、德妃、贤妃、淑妃(著名的四妃)
从一品:夫人;庶一品:妃(六名)
正二品:贵姬;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华各一名
庶二品:淑仪、淑媛、淑容、淑华各一名
正三品:修仪、修媛、修容、修华各一名 从三品:贵嫔各四各 庶三品:嫔(人数不限)
正四品:婕妤三名。从四品:贵仪二名。庶四品:顺仪、顺媛、顺容、顺华各一名。
正五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各一名。从五品:姬 五名。庶五品:容华、婉容各三名
正六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贤仪、微仪各一名。从六品:良媛、良娣各两名
庶六品:小仪、小媛各两名
正七品:贵人六名、从七品:美人、才人、良人人数不限。庶七品:常在人数不限
虽说妃嫔可以晋升,但并不是像宫斗剧里那样的,她们都是根据身家背景,是否孕育子女,然后在宫里的年限晋升的。
乾隆的孝仪纯皇后,父亲是包衣奴才,入宫的起点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19岁被乾隆宠幸以后封为令嫔,22岁晋封为令妃,33岁封为令贵妃,后来生下皇十五子永琰,在被晋封为皇贵妃,直到永琰登基为嘉庆皇帝后,才母以子贵,被追封为皇后。
慈禧的父亲惠征在吏部任笔帖式,是负责一些抄写工作的小吏,相当于人肉复印机吧,17岁选秀女入宫后被咸丰封为“兰贵人”,贵19岁的慈禧被晋封懿嫔,21岁的时候生下咸丰唯一的皇子载淳,22岁晋封懿贵妃,直到载淳登基为同治皇帝后,才母以子贵,被封为咸丰的皇后
所以有些妃嫔虽然得宠,但是地位并不高,想把别人拱下去,一步登天并不容易。
-----
网友解答:
那是因为帝王的嫔妃都是有官阶品位的,既然有官品,自然可以晋升,在皇后去世或被废后,其他嫔妃可以进位封为皇后。
上古时帝王生活简朴,妻妾数量有限,
帝尧、帝喾
都是四妃,一个正妃,三位次妃,
帝舜
只有两位妃子。夏朝从禅让制改为家天下,帝王妻妾数量剧增。
周天子称王,正妻为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敬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可以说各司其职。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始称皇帝,正妻为后,妾为夫人,尊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为皇太后。汉随秦制,后宫增设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又增加婕妤,娙娥,容华、充依。汉元帝时增加昭仪,嫔妃等级扩充至十四等,且
各有爵位。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娙娥比关内侯
,余者类推,此处不一一赘述。
清朝后宫专设女官,女官是仆役,嫔御则是皇帝妾侍,属皇族,但有些女官兼作嫔御,当然女官本身也可以得到皇上宠幸而成为嫔御。比如《红楼梦.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元春就是被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所以后宫中的嫔妃是可以一级一级晋升的!
而王公贵族士大夫,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当然妾的数量也是有定数的。周朝时诸侯妻妾十人,大夫三人,卿士两人,即一妻一妾。汉朝时,对有特殊贡献的功臣妻妾是九人。唐朝时诸王妻妾十三人,郡王及一品官员妻妾十一人,逐级递减。明朝藩王妻妾十一人,郡王五人,将军四人。
从上古时期至元初,平民百姓一直一夫一妻制,庶民严禁纳妾。
元世祖忽必烈时,有官员上奏,四十岁无子时可以纳妾,以为宗祀计。忽必烈准奏,自此,男子四十无儿子时可以纳妾。
明清时,纳妾已成为士大夫,富人的家常便饭,只要有钱养得起,没有上线。
但是无论哪个朝代,妻妾待遇都是天差地别,而妾也不能成为妻。
妻子去世后,男子可以另娶门当户对的女子,称为续弦,而就是不能扶正的。春秋时诸侯就有“勿以妾为妻”的盟约。清朝法律明文规定,以妾为妻者,丈夫处杖九十,并须改正。
妻者,齐也,与夫齐体之人也。妾者,接也,仅得与夫接见而已。贵贱有分,不可紊也。
-----
网友解答:
古代妾不能升为正妻,一是有道德约束,二是有律法的规定。
夫妻夫妻,妇与夫齐者也,男子的正式配偶,明媒正娶进来的,在家里享受与丈夫同等地位,而妾,奔则为妾,妾不娉也,意思是男子买来的,不在婚姻范畴,也不属于家庭正式成员,就连男主人有罪,要牵连家人时,妾都不在其列。
《史记》记载,汉武帝颁布了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非正,就是不能以庶子乱了嫡子的地位,乱妻妾位,不能把妻降为妾,不能把妾扶正为妻;《唐律疏议·户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
所以古代,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如果妻子死亡或者被休,男主人一般会再续一个,而鲜有将妾扶正的,如果扶正,可能面临律法的惩处,更会迎来宗法礼制的谴责,比如西汉时期,就有个人以身试法,汉武帝针对诸侯颁布了推恩令,诸侯嫡子才能继承爵位,如果正妻无子,那就要国除降为郡,这就要命了,哀帝时期,孔乡侯傅晏没正妻无法生育,于是把生儿子的妾扶为妻,结果被发现,直接削了爵位,变成平民。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妾成妻的也有例子,《沈阳甘氏家谱》记录了一段往事,乾隆年间家主甘运海,正妻崔氏无子去世,妾罗氏生二子,抚养长大,付出操劳,家主甘运海非常感慨,召开家族会议,众人通过后,拜堂正式升罗氏为正妻,那年罗氏60岁,可见妾扶正之路艰辛。
朱琏,赵桓太子时的太子妃,宋徽宗主持婚礼,赵桓即位为钦宗,朱琏立为皇后,靖康之变北虏不堪污辱,投水自尽。
最后说皇后,看起来皇室里由妃升为皇后的例子很多,似乎在皇家妾升正妻很容易,但把历代皇后列表拉开看,大部分皇后是皇帝的结发之妻,死了或者废了后立的,有重新选出来的,只有小部分是由妃升为皇后的,这个就看皇帝的意思了,因为君权是位于制度和道德之上的,什么事皇帝说的算,如果皇帝硬刚,大臣儒生们也弄不过,比如嘉靖的张皇后,也要看妃子的背景强不强悍,比如宋仁宗的曹皇后。
-----
网友解答:
并非所有的妾都不能变为正妻的。
古代实行一妻多妾制。为了维护妻的利益,明文规定妾不能成妻。但这里的妾并非指所有的妾,而是指贱妾。
妾分为贵妾,良妾和贱妾。
所谓贵妾,是指妾的娘家有一定地位,妾出身良籍,虽然为妾,却有一定人身自由。如《红楼梦》中的尤二姐,被王熙凤接到荣国府后,尤二姐名义上是贾琏的二房,实际上就是一个贵妾。贵妾是可以扶正的,所以贾连许诺给尤二姐,如果王熙凤死了, 就把尤二姐接到荣国府扶正为正妻。也正因为尤二姐有扶正的机会,对王熙凤的危害比较大,王熙凤才想方设法的把尤二姐给逼死了。
所谓良妾,条件自然要比贵妾低一些,但也是出身良民,有人身自由的,所以良妾也可以被扶正。
贱妾就与贵妾和良妾不一样了。他们是贱民出身,是签过死契的,既没有身份也没有地位,所以政府规定贱妾不能扶正。
至于皇家的妃子可以升级为皇后,自然是因为妃子身后的力量。
要知道皇帝的妃子都是与朝堂有联系的。如果出身不高,修养不好,是没有资格做妃子的,即使能讨的皇帝欢喜,一般情况下也做不成妃子。甚至很多妃子的出身比皇后还要好。所以皇后死了,妃子能升为皇后,也是意料中的事。
其实做妾被扶正也好,做妃子升级为皇后也好。看的都是他们身后的力量。如果他们身后的力量足够强大,无论什么目标都有可能达成。如果她们身后的力量不够强大,即使社会允许,也有可能只是一场空。
-----
网友解答:
为什么妾不可以成为正妻,妃却可以成为皇后?
如果大家有看过一些宫廷剧集,其实应该会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在古代,妾是几乎不可能变成正妻的,哪怕正妻早逝,也会重新续娶,大部分妾的出身跟正妻的阶级不一样,有很多是丫鬟上位成为妾室的,还有一些可能是通过买卖,或者别人赠与的,出生都是比较卑贱,而正妻是授礼教法律保护的,她本身的地位就要高一些,其实历史上也有妾扶正成为正妻的事件,但是对于一些官员来说,是比较忌讳的,这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仕途,古代讲究门当户对,门不当户不对就会影响一方的利益。妃子的出身,本身的阶级跟正妻差不多,有的会有家族势力,扶妃为后,这个妃子本身的背景也不会差。
下面我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我的观点:
1.婚姻本就是“结两姓之好”,不过因为妾的阶级地位本身低贱一些,无法达到门当户对的要求,男人纳妾时,都不需要明媒正娶,一日为妾,终身为奴。而且妾可以用来买卖和赠与转让等,所以很难扶正,《唐律疏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据相关文献记载,苏东坡之前就有赠与过别人小妾。有些朝代还有法律规定,如果将妾室转为正妻,会服劳役之苦。
2.妃子为什么可以成为皇后呢?皇后是母仪天下的至尊,妃子其本身的家庭地位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一般都是德才兼备,家族的势力也会比较庞大,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让妃为皇后,整个家族对于朝廷也不会有二心,能够全心全力的去辅佐的。
总的来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来妾不能为正妻,等级地位的森严,无法去逾越,而妃子不管是怎么样能够成为皇后,肯定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当皇后的,你们觉得呢?
-----
网友解答:
古时候,将嫡庶分得格外清楚,贵族士大夫群体还有满足一定条件的读书人,可以在妻子之外纳妾,但是妻妾之间有着极其严格的区分。
在过去大多数的情况下,妻子绝对不能被贬为妾,而妾也不可以随便被扶正为妻,通常就算妻子被休弃或者是去世,那么主君也是续弦一房妻子,而不是将妾室扶正。
可能很多人觉得,古代的男子都可以三妻四妾,但这是不对的,因为除了贵族之外,寻常百姓是不可以轻易纳妾的,只能满足一定条件以后方才可以。
像是明代,男子除非是到了四十还没孩子,才能够纳妾,之前的朝代稍微宽松。
纳妾也是比较有钱的人家才可以做得起的,要是条件一般,想要纳妾也很困难。
因为古代对于纳妾的规矩非常多,所以许多显贵想出了别的法子,就是以歌姬之类的名义将大量的女眷蓄养家中,实际上就是妾室,只不过没有妾的名分。
妻妾之间的地位存在着极其巨大的差别,毕竟妻子乃是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回来的,是主,而妾进门用的是个“纳”,也就是花钱即可。
从南北朝时期就记载“妾乃贱流”、“妾通买卖”,妾室其实就是高等奴婢,就是件物品。
主人家可以随便处置妾室,甚至将其打杀变卖等等,在《知否》当中,大娘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将林小娘给卖掉,这在当时也是合乎规矩的。
因为妾的卑微,古时候妻子即便是被休弃、或者去世,主君也会重新迎娶个妻子,而不是将家里的妾室扶正,在明清以前,扶正妾室要被流放、罚款与杖责,还要坐牢。
民间绝对不允许将妾室扶正,即便是到了相对宽松的明清,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将妾室扶正的现象,但是也很少见,尤其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
毕竟扶正妾室,说出去也是很不好听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形象。
但是有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皇家,同样作为妾室的妃嫔,当中宫之位空缺,妃嫔是很有可能成为继后的,也就是妾室成为正妻。
民间妾不得为妻,但宫里妃嫔可以继后,这是为何:
第一,出身不同
在民间有句话叫做“宁做农人妻,不做富人妾”,古代的妾地位实在是太低了,所以稍微家境好点的人家,都不肯让女儿做妾。
那些做妾的,几乎都是家里贫苦,或者犯了什么事情的罪人。
而宫廷之中的妃嫔不同,她们经过千挑万选入宫,通常都是家境比较好的,甚至可能就是权臣之类的家里出来的女儿,完全有资格成为继后。
第二,皇帝说了算
古代的嫡庶尊卑的礼法,乃是周天子时代传下来的规矩,但规矩是规矩,天子毕竟还是天子,很多的礼法其实也就适用于寻常百姓,天子要怎么做,都是他的自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当然乾纲独断生杀予夺。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将自己的妃嫔扶正为皇后,那么就算是违背礼法,那也没谁能够说什么,毕竟所有的规矩都是皇帝定下来的,规矩只能百姓去遵守。
在过去数千年岁月之中,有很多的皇后都是妃嫔之身上来的,比如说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其原本是汉景帝的夫人,薄皇后被废之后,王夫人成为了继后。
也正因为王夫人成为了继后,其子刘彻拥有了嫡出的名分,被册封为了太子。
后来还有很多的皇后,像是明朝宣宗的继后孙氏,清朝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整体来说,不能将妾室扶正为妻子的规矩,反正也是天子定下来的,可天子也就是后来的皇帝们,他们自己却未必需要遵守这些,甚至于他们都能自己改掉这些规矩。
-----
网友解答:
妻者,齐也,在古代正妻是与家庭之中的男主人平起平坐的存在,是受礼法保护的重要家庭成员。正妻如果没有重大错误或重大缺陷,丈夫是不能休掉自己的正妻的。即便二人关系名存实亡,也要维持下去。
而妾则不同,本质上妾就是奴婢,她与男主人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她与普通奴婢的唯一区别其实就是与男主人上没上过床。男主人与妾之间的结合纯属生育需要,与婚姻毫无关系,也不需要三媒六聘,举办婚礼,一般来说也不属于正式家庭成员。
当然,古代人纳妾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何时纳妾,能纳几个妾,这都要遵循礼法上的严格要求。不过,即便男主人特别宠爱某个妾,在正妻之位因故空缺后,也不能将其扶为正妻。
在《唐律疏议》中有规定,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也就是说,无论是把妻降为妾,还是把妾升为妻,都是违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从礼制的角度看,妻妾易位,属于贵贱尊卑大乱,不符合儒家尊卑有序的价值观。
但皇帝晋封嫔妃为皇后,却是可以的。
皇后这一位置,尊贵至极,干系重大。可以这么说,哪个家族要是出了一个皇后,要么就是皇帝都要倚重拉拢这个家族,要么这个家族立即就会鸡犬升天,荣耀至极。所以,皇帝一般不会为了选一个继后上来,而打破前朝的权力格局,这样做太不划算。而且,皇后死去,皇帝重找皇后结婚,怎么看怎么觉着有点不念旧情的意思。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来说,皇帝的做法有二:第一就是干脆空着皇后的位置,然后让某个妃嫔协理后宫。第二,就是扶立某妃嫔为继后。
之所以会出现扶立妃嫔为继后的情形,一方面是由于重选皇后有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想利用该妃嫔的家族去达到某些政治、权力上的目的,又或者是该嫔妃诞下子嗣,而皇后又恰好没有嫡子。
总而言之,皇帝把妃嫔提拔为皇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妻妾易位问题,而是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更何况,即便是妻妾易位,皇帝作为国之大者,也具备一定的超越礼法的特权。
-----
网友解答:
古代的妾大多数是买来的,是没有身份地位很低下的女子,而正妻恰好是身份地位能与夫家相匹配的女子,所以妾不能成为正妻。妃子能够成为皇后那是因为妃子相对于皇后来说她也是妾,但她不是普通妾而她背后的娘家势力也是皇帝需要的助力,或者是皇帝需要平衡的权利,所以妃子是能够成为皇后的。
在中国古代,妾氏是很难被扶正的。因为她们身份地位低下,见识浅薄,扶正她们对教养子女不利,所以正妻死后很多大户人家男子宁可续弦也不会扶正妾氏。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林噙霜那样的妾氏是永远不可能被扶正的,盛宏虽然宠妾灭妻,但林噙霜是犯官的女儿能被盛宏那妾已经很好,绝不可能被扶正因为会对他仕途有影响。
红楼梦中贾府的丫鬟娇杏成为了贾雨村的妾,在贾雨村正室死后还被扶正了。也只有贾雨村这样的爆发户才能不顾及阶级身份把丫鬟扶为正妻。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也只有明清两朝对妾氏扶正妻不严格,其他朝代男子宠妾灭妻把妾氏扶正妻都要被罚。比如,在唐朝唐律规定“妾乃贱流”,“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家庭中如果把妾氏升为正妻,两个人都要被判刑一年半。除此之外,还要被迫离异。可见,妾氏被扶正几乎不可能,当然少数除外。
-----
网友解答:
《唐律疏议·户婚》
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以上是《唐律疏议·户婚》中的节选,从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妻就是妻,丈夫可以休妻、可以与妻和离(大致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离婚),但不能把妻降为妾,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徒二年”并“各还正之”(恢复原状)。二、妾、客女(外室)、婢女不得为妻,以婢为妻同样要“徒二年”,即便是以婢为妾,也要“徒一年”!妾、客女同样不得扶正为妻,否则也要受到“徒一年”的严厉处罚!而且一切都必须“各还正之”、恢复原状。换言之,就算男子强行把妾扶正为妻,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后世王朝大体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包括离我们比较近的明清,唯一的区别仅仅是具体量刑方面的差异。
也就是说,现而今许多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小妾欺凌正室、甚至搞掉正室后被扶正为妻的情形在中国古代基本是不会出现的。即便出现了,也会被官方强令“各还正之”!妻是理所当然的主母,而妾只是没有奴籍的家奴而已……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由马思纯女士主演的电视剧《将军在上》,这部电视剧的剧情虽然很扯,但有一点却是比较“公道”的,那就是南平郡王的几位侧室与女主角叶昭的关系。即便几位侧室进门比叶昭要早很多,但他们在叶昭进门后必须执下人礼、去向新进门的主母请安。
妻坐着,妾只能站着!这就是中国古代妻与妾的区别,小说《红楼梦》里的赵姨娘为什么到处不受人待见?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她的身份是妾。如果她的身份是妻,就算再不得宠,恐怕也没人敢不拿她当道菜!
中国古代为何严禁以妾为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中国古代同样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妾是丈夫的附属品,只是丈夫发泄生理欲望和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只有妻才是丈夫的正式配偶。或者换一种说法,妾只是丈夫的“财产”而已,是可以随便送人的,据说宋朝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曾经把自己的小妾送人……当然,也有说苏东坡遣散送人的只是家中的歌姬,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古代妾在家中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甚至连自己所生的儿女也只能管嫡母(妻)叫母亲,而管身为妾的生母叫姨娘。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妾的来源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无论哪个朝代、甚至是民国时期,清白人家是没有多少愿意把女送去别人家做小的!举个最典型的例子,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二夫人”福芝芳女士,在她进门前梅先生已经有原配王明华女士在了。福女士及其家人无法接受“做小”的待遇,最终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福女士以平妻身份嫁入梅家,与原配王女士“两头大”、平起平坐。
那么,中国古代的妾主要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大致有这么几个来源:一、家奴,如通房丫头以及一些被男主人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的普通丫鬟。二、类似电视剧《大宅门》里杨九红那样的角色或者戏子之类。三、破产百姓不得已将女儿卖入大户人家为妾,当然名义上是不会叫“卖”的。
当然,也有一些下层人士为了往上爬主动把女儿、姐妹等送入大户人家为妾的,但这不是主流。换言之,在中国古代,妾的出身往往都会的卑微的,甚至是被古人称为“下九流”的娼妓、戏子等等。这些人在中国古代的大户人家看来是根本不配登堂入室的!也就无怪乎中国古代官方严禁以妾为妻了。
皇帝为何可以将侧室扶正
虽然中国古代严禁以妾为妻,但帝王家不在此列。皇帝的侧室是可以被扶正为皇后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清文宗咸丰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和继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了,她们原本都是皇帝的侧室,却都在前任皇后驾崩之后被扶正为了皇后。那么,为什么皇帝的妾可以扶正为妻呢?这还要从皇帝这些妾的出身说起。
能够称为皇帝妃嫔的女子,首要条件便是家世清白的!即便不是贵族、官宦之后,起码也必须是清白人家,什么娼妓、戏子之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称为皇帝嫔妃的。即便真有皇帝纳了这样的女子,也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她们洗白身份!举个例子,曾经被清圣祖康熙帝骂作“辛者库贱妇”的良妃卫氏,她出身包衣、以宫女身份被康熙帝临幸并生下了序齿皇八子胤禩。那么,她的出身真的很卑微吗?不不不,卫氏可是如假包换的“官二代”!她的父亲阿布鼐官居内管领之职,是内务府下属有正式编制的正五品官员!正五品,什么级别?与地方上的府同知品级想当,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厅局级。这个级别低吗?现而今,绝大多数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一辈子恐怕也到不了这个级别,不是吗?
换言之,皇帝的妻与妾之间,出身、家世背景之间的差距远没有民间那么大,无非父亲的官职高低不同或者有无官职罢了,但起码都是清白人家!之所以有的成够成为皇后,有的只能作为妃嫔,无非皇帝的政治需要而已,其中的政治因素远高于其他因素。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皇帝将侧室扶正根本不会出现民间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情形。公爵的女儿当皇后可以,难道子爵、男爵或者没有爵位的将军、督抚的女儿当皇后就“丢人”了?更何况,皇帝拥有无上权力,就算是看上了哪个娼妓、戏子,给她们洗白一下身份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不是吗?无非操作层面的问题罢了,法律本就是皇帝定的,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之所以官方严禁以妾为妻,除了维护妻的合法权利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民间妾的出身太过卑微了。在上流社会看来,这些人是不配登堂入室为妻的!中国古代的法律从来都是上流社会制定的,她们又怎么会容忍以妾为妻呢?皇帝则截然不同,无论皇后还是妃嫔,绝大多数都是拥有一定家世背景的贵族、官宦之后。即便不是,最起码也是身价清白的良善人家。之所以会出现皇后与妃嫔的区别,无非政治需要而已。在同样政治需要的大前提下,降妃嫔扶正为皇后,又有何不可呢?更何况,中国古代的皇帝一言九鼎,法律本就是皇帝定的。就算哪位皇帝看上了所谓“下九流”的女子,洗白她们的身份对于皇帝而言也无非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罢了,不是吗?
-----
网友解答:
在古代妾不能成为正妻,即使正妻去世,也不能把妾扶正,只能续弦。是有明文法律规定的,违反了是要受到处罚。古代是非常讲究等级,不能混淆。妾不能成为妻,婢不能成为妾。历代对于这样的事处罚是非常严的。唐代的处罚是徒刑两年,就是去劳动改造。明代的处罚是杖责九十。
汉代规定
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
也就是说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奶奶称太皇太后,正妻称皇帝,妾统一称夫人,再往后还给妾增加了一些称号。妃正常来讲也不能变成皇后,皇室不能带头破坏规矩。皇室是天下人的榜样,如果皇室破坏礼制,底下人如何尊守。
家道正而天下定。
但是有例外,就是
母以子贵
,也就是说当儿子地位高,其母的地位也相应提高。特别是皇帝选了其儿子当上储君,就会提高其母的地位,让其当上皇后。而大臣知道其子是储君,也不会反对的那么激烈。汉武帝就是因为卫子夫生了儿子刘据,立卫子夫为皇后并立刘据为太子。
元朔元年生男据,遂立为皇后。
还有一种就是妃子依仗皇帝的宠爱当上皇后。比如三国时曹丕要立郭氏为皇后,大臣纷纷上书反对。有位大臣讲:如果因为受到宠爱而坐上皇后之位,使身份卑贱之人突然显贵,我害怕后世有样学样,也这样做,造成这种乱根的是陛下您。
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
郭后家里世代长吏,也就是说世代都大概是县级官员,这样一个身份都是贱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