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土坯房都是用啥材料建的?当时建3间房需要多少钱?
六七十年代农村土坯房都是用啥材料建的?当时建3间房需要多少钱?
-----
网友解答:
-----
六七十代农村土坯房的建筑材料,用土加麦秸和水搅拌均匀手工抹的,我们这儿叫水坯,这种坯虽然麻烦但结实耐用,用土在模具上夯实的坯盖房子缝隙小,好抹墙。三间房子两架樑,九根檩条仨门窗,有的俩窗一个门,有的一门两个窗。门口窗口用砖垒,方便托带门和窗;檩条上边加围脖,上土上泥不下落,屋顶土和麦秸和,中间须高半尺多,冬天上房好扫雪,夏天雨水自行落。屋内坯墙用泥抹,挂住平整加麦秸,有的条件尚允许,再挂白灰屋亮些。
每间房子一百多,三四百块凑不着,你要能盖三间房,保准娶个好老婆。
-----
网友解答:
-----
《原创》我是农村人,那时二十余岁,当时自己住的也是这样的两间房。
那时走集体,都在生产队劳动,人和人友善,没有金钱观。盖房找人容易,不化人工弗,建房用木匠,也不花钱,他给你干几天活,你就给他过几个工。
盖房简单人人会,用材料为柁,檀木,椽子,门窗料,高梁杆子,坯。先备料,到县木材公司买木材,用生产队马车拉回家,生产队打完麦子就可脱坯,三间房,二十多人干一天就够了。钱多点人家,上述材料要齐整,钱少人家只用檀木就成。门,窗自己弄。
建房容易,先立挓,用坯垒房框,再上檩木,上椽子,上高粱杆铺,再上新挖的黄土,新土有湿性,铺平后压实,再上碱土,用石滚压实后,抹碱土泥防水,木匠上好门,窗后,三间房建成。
耗资在二百至五百元不等。
农安县高纪元
202Ⅰ年11月15日
纯自已之文,不知属原创否?
-----
网友解答:
-----
谢邀!我家地处南京南,与安徽宣城接壤,没有山林资源。
我们这里当年的土墙房的土墙有两种。一是将土翻碎,掺和一些小乱砖石再加适量水搅拌,用做好的木板夹(叫土墙板夹),把碎士倒入夯实,一层层往上加高。二是土坯,需要盖房时,先向生产队申请,待水稻收割后,在稻田中用牛踩实,再用圆形的石夯滚动压紧,有条件的还会在上面撒一层薄薄的生石灰,然后用定制的铁踩铲,在田里拉上细绳将田土定成长方形的小方块,起后堆磊在田埂上凉晒。到冬闲时再慢慢的挑到要盖房的地方堆起来,待建房时用。
以上是建墙的方法和材料。下面说说屋上的材料,屋面上一般都是用毛竹做行条,杂树做梁柱,毛竹梢子做棰子(我们这里一般人家都是早些年,父辈们来回步行肩挑,到200多里外的安徽山里去购买毛竹和竹梢),上面再盖稻草,将稻草用细草绳与行条和棰子固定起来。
土墙草房的优缺点。优点是相对而言,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不会太冷。缺点是,夏天遇到雷阵雨大风或台风,容易将稻草吹翻吹掉,冬天如下大雪,积雪过厚,容易压垮屋顶屋面。
我们这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土墙草房已逐步淘汰改建砖木结构的瓦房了。
-----
网友解答:
-----
说一下1985年我家盖房的经历吧;
那年,我家棉花大丰收了,卖了1700多块钱,我家兄妹4个,我是老大,那年我19岁,全家住在2间半老式的土房子里,里间住人,外间烧火做饭,爸爸觉得我们大了,住着不方便,就给我和弟弟在房子边上搭了个小矮棚子,四周用土泥糊上,凑合着不透风,冬天冷的上冻,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了,也觉得我都19了,也该准备房子了,就计划着用棉花钱翻盖那老房子。
秋季收完棉花卖了钱,就到了10月份,已经是秋末了,天气很凉了,但考虑到冬天怎么过,还怕以后把棉花钱花少了,更盖不了了,就决定先盖房子。计划很仓促但又很有必要、也很无奈。
于是,就走门串户找老庄乡们帮忙,先打土坯,那时在农村都是盖土坯房的,找到大凉场,在地里深翻土,我们叫翻泥窝,然后从自家的麦场的麦秸垛拉来麦瓤(就是收麦子压扁柔软的麦秸),在泥窝里放水,加麦瓤,用三齿或四齿杠耙深翻搅匀(我们叫咂泥),然后用木制的模子(我们叫mu子)脱模,我们叫脱坯。
全村老少上到60多,下到15-6,上百人都来帮忙,那时时兴家家户户帮忙,谁家盖屋打墙,都义务帮忙,主家管饭,就这样,咂泥的咂泥,上兜的上兜,抬泥的抬泥(我们叫抬兜子,就是用费布做的泥兜子),脱模的脱模(我们叫膀模子),热火朝天的干了2天,家中村里远近邻居的家庭妇女忙着做饭伺候饭,供干活的回来吃饭,人多,没那么多饭桌子,就用木板垫上砖,排成十几米长,有的2排3排,总之都能坐得下吃饭为止,干活的先吃,都吃饱后,帮忙做饭的女人们才吃剩下的。
凉场里的土坯需要晾晒十几天才能干,中间需要起柸(就是半干时立起来,干得快),然后摞柸(防止下雨淋湿),遇上下雨还要用塑料布去盖一下。等盖屋时运回家。
接下来就是去各地的窑厂买砖(做房子的底基,防止地气潮湿上移),再到各个大集去买木料,做房梁和檩条,以及房顶所用的各种木材,还要买苇子,要买好几车回来再找人帮忙用麻绳编成苇箔作为房顶。这个过程需要10天半个月甚至1个月才能完成,在这期间还要请木匠打造房梁和檩条到适合使用。全过程都是管饭的,我妈天天给帮忙的老乡们做饭,从买菜炒菜到蒸干粮,也挺辛苦和劳累的。
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准备拆旧房子,同样再去和老庄乡打招呼,定好日子,开工扒房子。然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挖地槽,打夯,砌砖,在这同时,还有一些人从凉场里往回运土坯,有的用牛车,驴车,也用手推车,上百号人,各有分工,齐心协力,从拆房子到起地基,需要10天左右,真正把房子盖好只需要3-4天就完成了。
我家盖完房子天就很凉了,但还没有入冬,还没上冻,趁着没上冻,我爸就招呼着我们几个孩子,天天赶紧的用泥抹墙,为的是冬天能住,否则,冬天就得住别人家了,说实在的,那时家家都没有多余的房子,挺为难的,于是我们全家用了几天,就把房子里外墙都做好了,也赶上天气好,不到半月就能住人了,我们搬进去时就到了11月底了,毕竟新房子没干透,还是冷森森的,但总比老房子强,由于急着住,地面也没整理,大体平整了以下就完事了。由于钱不够了,屋顶还没买瓦,那时最怕下雨下雪了,一旦遇上,屋顶就会漏水,会把房顶的檩条和苇箔污染发霉,那就真的倒霉了,使出吃奶的力气盖一个房子,最后把房顶糟蹋了,太伤心了,于是我和我爸就到处借钱,想办法买瓦,20天后,终于把瓦铺好了(我们叫瓦屋顶),这期间下了一场细雨,问题不大,没受多大影响。
几年后,我们兄弟几个都大了,都能打工挣钱了,就又按照村里规划,盖了另一个新院子,全家都去了新院子,老院子就做了我的婚房。
现在都全部拆迁改成楼房了。
-----
网友解答:
-----
谢邀,那年代用的石头,买几十块钱,墙,用土夯实,就是木材短缺,房梁,檩,门窗木材,个人没有,只有到集市买,也是最贵的,盖房,都是亲朋好友帮忙,不花钱的,吃饭买点肉鱼花钱,三间房花钱,三百五百,但也是毕生精力,家庭最大的花销,有的人,因无力盖房,讨到媳妇,也就黄了。
-----
网友解答:
-----
七八十年代在当时农村的土坯房都是用木材瓦匹土基建成的,什么叫土基呢?土基是用来砌墙用的,有的地方的墙是用土来夯实的,我们地方是用土基砌成的,土基又是怎么做成的。土基是用一块田碾压结实找平后,在用裁刀裁成大小一样的方块,晒干后在拉回来建房砌墙用。
在农村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坯房,三间房子在当时的造价需要两千五百元左右。这个造价不包括室内的楼板,只包括建造大架主体工程,在八十年代初我家也建造了三间土坯瓦房,造价就在三千元左右钱。
-----
网友解答:
-----
我来回答:
我们家是1961年3月从城市搬到农村的下放户,地点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乡下。到农村后,最先借住在我伯父伯母家给腾出来一间屋子。当年5月份开始盖房,所需的建材和建房经过如下:
盖房子必须由生产队批给一块宅基地,批给我们家是包括院落总面积约1.2亩地。开工后先把地基用石滚子或石杵子夯实,接着就是板打墙,够两米高以后,就再用提前准备好的土坯垒出脊部,固定檩木。当时的三间房子坐北朝南,建筑面积是(以外侧计算)东西长10米,南北宽4.5米,总面积45平方米,土墙宽约二尺,屋内面积也就剩30平方米,每间房子用七棵杨木檩条,每棵5元钱(从生产队里买的),檩条上面铺的片笆,片笆是经过公社护林员批准,找人上山割回来灌木编的,这个没花钱,只是找人干活管两顿饭,当时也没有肉,只是小米饭熬个素菜。片笆顶上就摸黄土泥了,等黄土泥干了之后,再用一种名叫羊胡子草(在山上割来的)在上面苫上,房顶就处理完了。然后就是把房子的内外墙用黄土泥摸上,屋内再用高粱杆子吊一个棚,糊上旧报纸,里屋用土坯盘个土炕,外屋盘个锅台,也是全都摸上黄土泥,这就全面竣工了。接着还要请木匠打门窗,这块总共花100多元,包括买木料和支付木匠工钱。另外一笔开支就是托人买的高价粮,花了100多元,都给干活人吃了,因为当年几乎是家家缺粮。据后来听我母亲说,盖了三间房子总共花了300多元。
大家不要以为300元只是现在农民工一天的工资,放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可是我们生产队一个好劳动力几乎天天出勤,两年多的劳动所得。
-----
网友解答:
-----
造价在100多元到300元不等
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建房所用材料,和各地区的生活环境,建房习惯有很大关系。
一般情况下,先准备一些青砖,各种木料,一些植物秸秆和柴草。
青砖主要用来砌房子的基础,以前的土地上盐碱比较多,它不但反潮,而且腐蚀性比较大,如果建房子,下面的基础不用青砖砌,全部用土坯,房子的基础很快就会被腐蚀,是土坯松散开和烂掉,这样的后果就是房子要倒塌。所以六,70年代以前的人们建土坯房,一定要用青砖砌基础,而且在合泥巴的时候,还一定要掺进去一部分生石灰,一是增强粘性,二是抗酸抗腐蚀。这样房子的基础会长久牢固一些。
各种木料是必须滴,主要用途在于:建房子的,梁,柱,缘,檩,门,窗。建房子在使用木材时,有一些忌讳,槐树,楝树,构树和一些果树,是不允许建房子用的,这些木材是建房子的大忌。
植物秸秆和柴草,它主要作用就是屋面的保温和防水,秸秆主要用来编一些扒,铺垫在缘子上,上边打一层泥,泥上面再铺一层比较厚的柴草,主要是以小麦秸秆为主为,小麦秸秆以没有经过碾压的为最好,叫:“麦茬”。小麦秸秆经过石磙碾压后的,叫:“麦秸”。
建土坯房注意事项:
一,工期不能过快,特别是还没有完全干透的土坯,如果工期太快,房子有倒塌的危险。土坯本身就是用泥做出来,经过太阳晒干的土块,如果没有完全晒干,中间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建房时再用比较稀的泥作为粘结物,这样泥中的水分,完全有可能把土坯泡软。这样上边的土坯越砌越多,重力和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下边的土皮已经被泥水泡软,整个墙体就要倒塌。这里边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好像是78年,我们单位的一个老同志,在家用土坯建了一个厨房,由于厨房比较小,只有十个平方左右,早上开工到下午五点就建好了。晚上,建房子的人正在主人家主房子里吃饭喝酒,就听到外面呼隆一声,刚建好的厨房就倒了。这就是工期太快,建房时用的泥把土坯泡软所致。
二,木匠一定要和泥水匠结合沟通好,这样在墙体砌好上木料的时候不至于出问题。有些建房子的时候,木匠和水泥匠没有沟通好,墙体砌好,架梁上檩条的时候,结果木料都短一截。没办法只好把墙体扒掉重来。
时过境迁,土坯房现在已经成了古老的建筑了,以前在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坯房,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
网友解答:
-----
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我1973年下乡,当时盖三间土坯房大概不会超过300元。 农民盖三间土坯房得需要三年到五年的准备,(今年买房樑,明年买木材,后年做门窗…经济条件不好。)土坯房用黄土和麦秸和水制成大土坯砖,(在农村干过)在用苇子或高粱杆制成房顶隔热、防雨层。外购方樑,制作门窗。土坯房基本上就这些材料。提前把大土坯砖制作好,房梁购买好,门窗制作好,再选一个良辰吉日动工,三间土坯房就建成了。
-----
网友解答:
-----
农村盖三间土房,我们地区很简单,房盖用财料当地盛产芦苇,自家准备,土坯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干。到稳梁时请帮忙者吃一顿饭,除了酒花钱,起余的都是土特产,花不了几个钱。花钱的就是檩条、门窗,三间土坯房也就是300-400元。
-----
网友解答:
-----
我们这里叫±墙房,筑土墙盖茅草。若建96平米的房,需材料:柱头5根,撑手5根,椽角48对,走水50根,柵網1600条,蔗杆草12000斤,土方102立方,这些材料不要成本钱,请人帮忙不开工资,整个工程只需生活费。那年代也没有多少肉卖,较好的就豆腐菜油,都是自产的,酒必须到食品公司打(买),那时私人不能烤酒,谁烤酒要遭揪。整个工程完工后,主人设便席待乡亲朋友们,宰自养的鸡鸭,磨自种的豆腐,酒则须到食品公司打。酒席虽不丰盛,大家却很开心快乐。
按当时的生活水平,大约要花200元人民币,对比现在也要花万把元。
------------------
推荐阅读:
对于一个很讨厌的人天天在面前晃,友友们都是怎样做到心平气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