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而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
为什么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而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
-----
网友解答:
-----
东汉的皇帝,除了初期的光武、明、章三帝外,几乎都是幼主继位。
可是,就这样,东汉王朝还是传了13个皇帝,延续了190多年。
接过东汉的曹魏就比较惨了。第一个幼年登基的小皇帝,刚刚继位10年,大权就彻底旁落,再也收不回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皇权“代理人”
小皇帝继位,还不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靠得住的人来“代理”。
小皇帝的爹爹没了,但妈还在呀。哪怕不是亲妈,只是宗法关系上的妈,也比一般人靠得住呀!
母后临朝,母后自然会启用娘家人来帮忙看着。
作为成年人,外戚大多是有能力“代理”的,甚至有的还具有极高的政治、军事素养(如窦宪),可以带领王朝获得良好发展。
另一方面,外戚的权力来源正是与天子的亲戚身份,离开这个身份,他们什么也不是(即使窦、邓这些功臣大族之后,以自己的名望来掌重权,也是要依赖外戚身份的)。
因此,东汉的外戚虽然多权顷一时,但当天子想拿回权力时,一般都是摧枯拉朽。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窦宪,他曾权势熏天,既掌兵权又掌政权还有大破北匈奴的不世之功。
可是,汉章帝曾表示:
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
。窦宪?根本不足为患!
果然,汉和帝在宦官的支持下收回大将军印,收捕、处死窦宪及其党羽。
此外,掌朝二十余年的梁冀,也被轻松扑灭。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外戚们,真的是完完全全的代理人,他们无论看起来如何权倾一时,其实质都是虚弱的。
他们替天子“看着”天下,天下却有人在替天子“看着”他们。
皇权“维护者”
替天子“看着”外戚的,有三种人。
1、太后。
外戚,只是太后委托的“代理人”,而皇权的合法“代理人”是太后(有时是皇后或太皇太后)。
太后既要娘家人来帮忙打理,但也不可能愿意把江山从自己儿子手里传给侄子辈。
后来唐朝的武则天,自己都当了皇帝,最后还是要立李家人作太子,就是这么个道理:儿子跟侄子谁更亲还是分得清的。
所以,太后会重用外戚,但在许多问题上也要与外戚斗争。
比如:何进要诛杀宦官,何太后死活不同意。
此外,“窦氏虽不守法度,太后常自减损”,窦氏也屡屡反对外戚的意见。
其实,在许多外戚倒台前,外戚都曾提出“永绝后患”的建议,都被太后所阻。
原因很简单,外戚要绝的“后患”,往往是太后母子的“后路”。
因此,无论外戚权势多大,宫廷内外都保持着一支时刻可以扭转乾坤的力量——宦官。
2、为天子代言的宦官。
外戚专权时,天子一般是接触不到百官的,即便接触到了也难以信任。
因此,天子可以信赖的,也就只有陪伴左右的宦官们了。
宦官既是天子的“分身”,可以将天子的指令下达各处,自身也拥有一定的实力。
因此,即便外戚掌控大权,但是,当天子以宦官为基本力量,以宦官传达诏令,对外戚发起致命一击时,外戚一般是没有抵抗之力的。
而在外戚被除后,宦官往往又可以利用天子的信任专权。
宦官没有子嗣,即便横行一时也没有自己称帝的可能,其威胁就不展开聊了。
3、根基深厚的士族。
豪强地主广占田业,掌握着经济命脉;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垄断仕途,是当时最强大的经济、政治力量。
世家大族的经济基础是庄园经济,关系纽带是血缘宗族关系,而他们的号召力则来自于世代传经。
通过世代传经,他们把控舆论导向,掌握人才品评话语权,从而广招门生,门生故吏遍天下,获取特殊的政治地位。
而只有恪守“忠”,才可能使世家大族们保持口碑,维系其舆论领袖、道德楷模的地位。
“四世三公”的袁术,就因为称帝,瞬间失去士族们的支持,众叛亲离,一败涂地。
曾极力辅佐曹操的荀彧,则在最后时刻为反对曹操称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与后来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不同,东汉时的士族领袖多是以忠诚勇敢闻名的。
动态平衡
因此,东汉的政治,一直保持着动态平衡。
小皇帝登基后,母后临政,外戚专权。
新皇长大后,利用宦官势力,铲除外戚集团。
宦官得到天子信任,宦官专权。
老皇帝早早驾崩,小皇帝继位,又是外戚专权。
东汉的皇权,如此在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中反反复复。
然而,宦官的背后,站着天子,外戚的背后,站着太后,宦官、外戚即便横行一时,也是上不着天。
同时,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舆论力量则掌握在以忠汉经学标榜的士族手中。高高在上的宦官、外戚,下不着地。
上面天子、太后看着天,下面世家大族踩着地,中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的政治局势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直到何进的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同归于尽,董卓军阀挟持天子,这一微妙平衡才被打破。
曹丕的调整
东汉的动态平衡,是以宦官-外戚交替专权为代价的,因此命虽长,但政治黑暗。
曹丕代汉后,雄心勃勃,决心避免重蹈东汉覆辙。
曹丕做出了几个调整。
1、限制后宫及外戚权力。
“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
曹丕明确规定: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人,也不得列土受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为限制后宫及外戚参政,曹丕竟然拿出了“天下共诛之”的语句!
而另一方面,曹丕、曹睿的皇后,出身都非顶级大族,本身的政治资源也十分有限,缺乏参与朝政的实力。
2、限制宦官权力。
曹丕一即王位,就下诏: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册著令,藏之石室。
事实上,新朝初立,限制宦官权力是很常见的。
随着时间的退役,这些限制通常都“松绑”。
不过,魏国国祚不太长,还远远没有到“松绑”的时候。
3、苛禁宗室。
曹丕令宗亲离开京师,到各地就国。
同时,曹丕又设立专门的遏者监督侯王,限制其权力。
曹魏宗亲,除了掌兵的一些将领外,其他人全部远离了政治中心。
4、借重士族集体。
曹丕以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为“四友”,引为心腹重用。
通过推出“九品中正制”,保障士族特权。
得到士族支持,是曹丕得以代汉的最后一步,但也引起了士族权力的进一步膨胀。
然而,魏晋时期的士族风貌,与东汉时相比,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不一样的风貌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亲亲、尊尊并列,忠、孝两全以维纲纪。
然而,曹丕代汉之后,这一风貌发生了变化。
数百年来,以儒家名教和仁政为旗帜的汉帝国覆灭了,过去的礼法思想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了。
不管怎么粉饰,篡位的事实总是掩盖不了的,因此,尊尊之忠的旗帜不可能再大树特树,亲亲之孝,成为唯一的价值体系。
对朝廷的“忠”思想大为淡薄,对家族的“孝”思想越发强盛。
所以,魏晋之际,世家大族们,家族利益已经摆在朝廷利益之前,成为世家大族的第一追求,东汉党锢之祸时,为朝廷不惜求死的风范一去不返了。
曹家给与士族更多利益,士族就拥护曹家代汉,别家给士族更多利益,士族就会拥护别家代魏。
曹丕,借重士族,而士族,已不再是东汉时的模样了。
唯一牵制力量的没落
曹魏初期,还是有一支力量可以压制世家大族的——谯沛集团。
曹操的天下,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其间,荀彧、郭嘉等士族代表多是以谋士身份相随,而掌握军队的,多是以诸夏侯曹为代表的谯沛武将。
曹操时期,领军将领悉数是谯沛武将,士族代表们出谋划策而不能掌握军权。
此后一段时间内,以曹真、曹休为代表的谯沛集团与以陈群、司马懿为代表的士族集团共同分享权力。
其中,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真对军队的控制权仍然具有压倒性优势。
可是,曹休、曹真等人去世后,宗亲将领后继无人。
早在曹真去世后,曹睿去世的几年中,诸夏侯曹就已经没有领军的代表人物,司马懿是唯一带兵的重臣。
曹睿去世前,考虑过以曹宇、曹肇、夏侯献、曹爽等宗亲集体辅政的方案,也考虑过以曹爽、司马懿(宗亲+士族)联合辅政的方案。
许多朋友认为,曹睿最终选择曹爽+司马懿的方案是最终失去权力的主要原因。
其实,当时年岁已经不小却功绩不多的曹宇、曹肇、夏侯献等人,难道会是司马懿的对手吗?
诸夏侯曹后继无人,谯沛集团人才凋零,已经不足以压制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大族,这才是根本!
能压制世家大族的最后力量没落了,而世家大族的领袖稳定下来了。
成为士族唯一领袖的司马家
曹魏初期,司马懿、陈群都是士族代表,与曹休、曹真等谯沛集团代表一起位为重臣。
曹魏政权影响力大的士族人物,多是汝南、颍川人士,也叫汝颍集团,郭嘉、荀彧、荀攸、钟繇等人悉数是汝颍人士。
曹丕称帝后,汝颍集团的领袖是陈群。
陈群去世后,汝颍集团一度群龙无首。
不过,曹睿去世后,司马懿是唯一代表士族的辅政大臣,同时,曹爽等人打压汝颍士族。
为此,荀、钟等汝颍集团“二代”纷纷加入司马懿集团,以司马懿为领袖。
同时,河北等地的士族则早已经拥护司马懿了。孙礼甚至曾经埋怨司马懿,对司马懿迟迟不对曹爽动手感到失望。
如此,司马懿成为天下士族的领袖人物。
世家大族之间的同盟关系,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彼此的利益关系,不会因为家族代表人物的变动而发生根本改变。
因此,司马懿去世后,“议者咸云”司马师应当继承父亲的地位。
司马师去世后,曹髦下诏要司马昭留在许昌,令傅暇带兵回洛阳,企图夺回兵权,结果,傅瑕、钟会等人谋议,支持司马昭继续掌握大权。
因此,司马家通过世家大族的支持,牢牢掌握着局势,不再旁落。
东汉、魏晋,都是豪族世代,豪族是社会最重要的力量。
东汉时期,豪族以经学标榜,以忠于汉为号召,其领袖多为经学大师、道德楷模。
当时朝堂之上,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但由于不为豪族所支持,其根基都是不巩固的,只要皇帝想收回皇权,他们都没有抵抗之力。
魏国建立后,经学的政治理想幻灭,豪族们以家族利益为唯一标准,选择他们的立场,其领袖成了陈群、司马懿这样的实干、权力人物。
当时的朝堂之上,外戚、宦官、太后都不能过问政事,当曹操留下的谯沛集团人才凋零后,再没有力量可以压制豪族了。
因此,当豪族们选出司马家为其利益代表时,曹魏再也不可能拿回权力了!
-----
网友解答:
-----
出现这种情况不在于皇帝的年纪大小,而是东汉刘氏皇族和曹魏曹氏皇族作为朝廷元首标杆的地位不一样,而且,在权力的平衡上,曹魏也有些失衡了。
东汉是承接西汉的,两汉加起来有数百年,在民间和掌握着一定社会资源的世家们心里,刘氏皇族的威望是不可替代的,简单说,就是大家都习惯了刘氏为王。
对于世家们来说,只要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皇帝一直让他姓刘都行,王莽一度取代刘氏,但他没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马上被推翻。
在权力的分配上,东汉的平衡性也相当不错,世家、外戚,包括后来的宦官,这三个政治集团在权力分配上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互相制约和平衡。
在三大政治集团中,世家是最厉害的,皇权必须依靠外戚和宦官来压制世家们的利益野心,但归根结底,是资源分配上的问题,并非有人想取代刘氏皇族。
简单说,就是世家希望刘氏皇族垂拱而治,把治理国家的权限让世家们来分享,刘氏皇族的招牌还是需要的,不管刘氏皇帝年纪大小。
外戚、世家、宦官之间的政治斗争虽然看似你死我活式的,但整个大的利益分配原则并不没有改变,外戚和宦官保障皇权,世家保障地方,只要这个平衡不打破,皇帝年纪再小都没有关系。
刘氏皇族在权力上的崩溃是汉灵帝死后爆发的
“十常侍之乱”
,这场政治斗争让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一起没落,于是,东汉的整个权力架构失衡了。
接着是董卓进京,这个时候皇权已经无关紧要了,斗争的主要两方变成了董卓为首的西北军阀和
王允(貂蝉义父)
为首的传统世家。
由此导致了三国乱世的开端,但大多数人都还愿意把刘氏皇族的招牌留着,只是权力的中心转移了,最终是转移到从地方上崛起的曹操身上。
曹操是乱世崛起,依靠军事力量掌控整个北方,但曹操至死也没能称帝,曹操军事上强横,但政治上很失败,原因在于曹操得不到世家的认可。
曹操自认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代,应该也能算在世家之中,但他的父亲却认了一个宦官做父亲,这个出身让主流世家把他排斥在外,曹操祖上是否姓曹都一直有争议。
说穿了就是,掌握着社会主要资源的世家们不认为曹操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所以抵制曹家当皇帝,曹操活着时,仰仗军事上的成功才能够压制住世家们对他的不满。
到了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后,曹丕可没有耀眼的军功傍身,他继承的还是王爵,想要曹家的富贵保持长久,就必须更进一步,否则,刘氏皇族要是哪一天崛起了,曹家就要玩完。
曹丕为此作了一个重大的妥协,也是曹操在世时不愿意干的事,就是承认了世家们提出的
“九品中正制”
,把选官任官的权力交给世家,换取了他们支持曹氏代刘。
因此,曹魏从一成立就是一个皇族比较弱势的朝代,曹魏皇族借着曹操的余威掌军,世家掌政,勉强达成了一个小的权力平衡。
但曹氏皇族比起曾经的刘氏皇族来说,政治上的弱点太多,刘氏王朝是推翻的不得人心的暴秦和王莽,而曹丕是以臣代君,在他之前,只有一个被视为奸贼的王莽搞过这一套,禅让的行为天然的就被人不齿。
如果曹魏皇族一直能掌握住军权还好,至少枪杆子在手,能压得住阵脚,可以慢慢的削弱世家,但曹魏一族的人才青黄不接,连军权都慢慢地转移到世家们手中。
世家们从骨子里就不认为曹氏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即使曹氏当了皇帝,当政权和军权都握在手中时,权力就失衡了,曹氏也就到了被抛弃的时候了,别说皇帝年纪小,即使是长君也挽回不了曹氏的衰败。
取代曹氏的司马氏就有着被世家们认可的出身,他们的基因相同,天然的亲近,对于世家们来说,同为世家出身的司马氏可比宦官收养的曹家可爱得多。
所以,东汉虽然小皇帝出现的多,但因为权力平衡没被打破,就能一直支撑下去,
“十常侍之乱”
后,权力平衡打破了,东汉也就快玩完了。曹魏从建立之初就没有打好基础,是勉强建立的朝代,以一族人才弥补不了对整个北方世家的巨大弱势,只需要一个小皇帝就被司马氏抓住机会,大权旁落直至灭亡也是很正常的。
-----
网友解答:
-----
封建社会如果皇帝昏庸,或是没点头脑,搞不好就得弄的国家混乱,更有甚者,导致皇帝身首异处,政权更迭。但在东汉,十四个皇帝里有十个娃娃,就在这种情况下,王朝平稳渡过一百多年,甚至解决了西汉遗留的匈奴问题。这在历史上确实神奇,但又不是例外,比如宋朝也多有皇帝年轻,太后听政的局面,宋朝政权照样平稳发展,且繁荣程度超过汉唐。这种奇特现象归根结底源于权力制衡,一个政权的稳定性与否,往往取决于权力平衡与失衡,东汉的神奇之处就是权力架构的设定较为成功。
东汉皇帝在位的时间年龄
光武帝刘秀:25年—57年,31岁称帝,63岁驾崩;
明帝刘庄:57年—75年,29岁即位,47岁驾崩;
章帝刘炟:75年—88年,19岁即位,32岁驾崩;
和帝刘肇:88年—105年,10岁即位,27岁驾崩;
殇帝刘隆:105年—106年,满月即位,8个月驾崩;
安帝刘祜:107年—125年,13岁即位,31岁驾崩;
婴帝刘懿:125年—125年,生年失考;在位206天驾崩;
顺帝刘保:125年—144年,11岁即位,30岁驾崩;
冲帝刘炳:144年—145年,1岁即位,不到3岁驾崩;
质帝刘缵:145年—146年,7岁即位,8岁驾崩;
桓帝刘志:146年—167年,14岁即位,35岁驾崩;
灵帝刘宏:168年—189年,13岁即位,36岁驾崩;
少帝刘辩:189年—190年,13岁即位,5个月被废,15岁自尽;
献帝刘协:190年—220年,9岁即位,39岁禅让,54岁病逝。
汉代男子的成人礼是在16岁,汉高祖刘邦时期就以16岁作为帝王亲政的界限。高祖、武帝之后的继任者基本上都是16岁亲政,所以可以将16岁看作两汉时期成年的标准。那么在东汉的皇帝里,除了生辰不可考的婴帝刘懿,剩下的皇帝中有10个未成年,最小的皇帝即位时刚刚满月,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东汉王朝硬是撑了195年。
东汉的权力制衡体系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东汉第二代皇帝为了避免皇亲和士大夫作乱,把军政大权交给了自己老婆家的亲戚,也就是俗称的外戚。这就形成了外戚、宗室、士大夫相互制衡的格局,至此以后,东汉皇后无外乎就出自阴、耿、邓、马、梁、窦几大豪族,这也被称为东汉六大家族。其实熟悉汉朝历史的都知道,西汉同样重视外戚的力量,西汉最终也是亡于外戚王氏,那么东汉为何还要“重蹈覆辙”呢?
制度惯性
首先,后世的眼光看待外戚,总有一种避而远之的态度,那是因为历史的千百年经验,告诉我们外戚专权的危害很大。但这也只是教条主义的历史观,并不等同于两汉时期看待外戚的思维方式,一种制度的优劣需经过长久的经验才能看清。西汉初期,也是由于制度惯性,才将周王室的分封制进行演变和转化,形成了宗室分封的格局,但削藩带来的七国之乱,让中央朝廷看到了宗室并不可靠,所以汉武帝才把所封的王国,地方都削小,政权也都夺去。到了东汉明帝时期,刘庄屡兴大狱,完全杜绝了皇族宗室参与政权的可能。
而且汉初的政治中,皇帝发现比宗室更可靠的是老婆家的亲戚,外戚秉政,不仅可以制衡那些嚣张跋扈的本家亲戚,还能对前朝指指点点的士大夫形成对抗。而且外戚在治国理政、对外征战上更有动力,他们为树立更高地位,迫切希望建立功业,而不是仅仅依靠女人获得认可。所以整个西汉虽然亡于外戚专权,但兴盛之时,也多有外戚的功劳,这个制度的优越性并没有因王莽篡位而被掩盖。所以在东汉,排斥宗室,重用外戚就是一种制度惯性。
政治设定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后汉书·皇后纪》
东汉的外戚结局都很悲惨,这是权力制衡的规律。东汉小皇帝的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帝早逝,留下了年幼的继承人,另一类是外戚为了维护权力的延续性,从而扶持小皇帝即位。如梁冀先后拥立冲帝、质帝、桓帝三位皇帝,执掌朝政大权长达18年,达到“父兄子弟并为卿校”的效果。皇帝长大之后,需要夺回外戚的权力,由于外戚势力都是豪门大族,渗透至军政各界,想要夺回他们的既得利益,那就必须通过扶持其他势力。又因皇族宗室已经被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所以皇帝只能依靠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
这就是东汉政治的三大制衡体系,其中宦官相对独立,但由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比如身体和精神缺陷、文化修养落后等特性,使这个集团成为黑暗政治的代表。士大夫集团与外戚集团其实都来自豪族门阀,他们本身拥有共同的理想和诉求,但因东汉初期的政治设定,将两个集团推向了对立的一面。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后汉书·仲长统传》
光武帝刘秀时期,“三公”就已经成为荣誉和俸禄的象征,失去了实际权力。他将武帝时期的内庭秘书机构“尚书”,更为尚书台,也就是俗称的台阁,扩大其规模,充实其职权,以六曹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直接听命于皇帝。这就对原来外朝的公卿士大夫造成削弱,也体现了封建社会官僚体系发展的一条主线,即君权与相权的博弈。但由于东汉小皇帝居多,母强子弱的格局下,这种加强君权的设定就被外戚加以利用,他们以“近水楼台”之便,抢先注册“平尚书事”、“录尚书事”的小头衔,从而控制尚书台掌握国家政权,这就是外戚专权形成的过程。
当皇帝长大以后,夺权阶段首先考虑的就是收回尚书台的控制,这时候占据“近水楼台”之便的多为宦官。他们常居宫内,服侍皇帝,且由于尚书台是少府下辖机构发展而来,当初就是以宦官担任侍中、常侍的官职充任,所以就能顺理成章的帮助皇帝渗透并掌握尚书台,这又是宦官专权形成的过程。所以东汉的内庭政治就是外戚、宦官轮流“坐庄”,小皇帝时,外戚凭借太后形成专权,皇帝长大后,又通过宦官打压母族掌权者。
至于外朝,那就绝对是士大夫的舞台,东汉的内外之分,往往体现在决策权上。士大夫集团代表着门阀政治,虽然他们多以儒家思想树立了修身治国的伟大理想,但无一不希望推翻内庭的专权者,跻身决策的行列,从而实现门阀利益,或者是理想抱负。而且在察举和征辟制的影响下,士大夫集团不断得到充实,形成东汉政治中最大的官僚集团。
他们通过土地兼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地主,再有累世专攻一经的经学世族,门生多至成百数千。在财与才的号召下,社会名仕的士大夫化逐渐形成,更推动了士大夫集团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东汉的士大夫集团,内有互相推崇,外有太学生、郡国生的呼应、声援,以及地方大地主、名仕的支持,形成了与中央朝廷抗衡的社会权力中心。
这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相互矛盾的地方,所以才有了三个集团相互制衡的政治设定,一家独大必将颠覆政权。整个东汉政治,可以看做君主专制与门阀士族的内外相争,外戚集团就是倾向于内的,而对于外戚集团的制衡,又是以宦官集团为基础。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东汉末年,汉桓帝依靠宦官铲除了外戚梁冀集团,宦官形成势力之后,催化出打击士大夫集团的党锢之祸,这个大方向很明了,即宦官与外戚都是代表皇权由内向外的制衡,虽然最终是伤害了朝廷的根本,但在东汉小皇帝居多的现实情况下,这无疑是维护政权稳定的有效方式。
综合分析
东汉小皇帝居多,这是事实,但三大集团的制衡体系中,却都是以皇帝为中心。宦官集团处于最黑暗、最卑微的一方,没了皇帝,他们只是一个身体残缺的异类,所以在内庭之中,宦官倾向于保护皇帝。外戚集团同样需要皇帝做依托,否则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权力与利益,他们甚至希望皇帝长命百岁,在皇帝成年后,他们会抓住有限的机会,将本宗族女再嫁给当政的皇帝,以此延续权益。
这两个集团之所以长期“卑躬屈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士大夫集团的影响力太大。即使外戚舅舅多以大将军的身份掌握军权,但也不一定能够抗衡士大夫的联盟。因为他们掌握大量土地财富和家兵武装,且社会号召力极大,外戚发动内庭的政变成功性非常低。
而士大夫集团的理想抱负是建立在两汉经学的思想体系下的。这个思想体系可以说树立了最原始的“忠君爱国”思想,为人臣者的价值观束缚着士大夫集团的“逆反”心里,这也让士大夫集团成为千百年来较为稳定的体系,换句话说就是思想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士大夫集团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理想抱负拥有施展的舞台,那么他们也就会为了国家而奉献,此处忽略那些不老实的案例。当宦官、外戚向外廷施压时,“忧公忧国”的士大夫集团往往也只是规规矩矩的喊出“徒感王纲不慑,惧天网之久失矣。”
总体来讲,东汉桓灵之前,三个政治集团的制约是维护了朝廷的统治,所以哪怕连续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小皇帝,大体上能实现太后掌舵、内廷决策,外廷施行,分工明确,从而“天子垂拱而治”,帝国正常运转。
然而这种体制只不过是百余年形成的潜规则,未有任何法律的保证,当小皇帝成年,对外戚下手时,也导致内廷力量的内部分裂和矛盾激化。每一次外戚家族的更迭,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训,那么越往后,外戚集团就越需要寻求长久的专权富贵之策,梁冀就是外戚专权发展至鼎峰的例子,甚至有毒害小皇帝的嫌疑。
梁氏之后,窦氏、何氏将目光投向外朝的世家大族,欲与士大夫集团联合,彻底打压宦官集团,解除后顾之忧,从而牢牢控制皇权。这个时期的士大夫集团,与外戚集团确实拥有共同利益需求,宦官集团壮大之后,开始另寻出路扶持寒门士子,这就侵犯了世家士大夫集团利益。而且由于皇帝偏向宦官,党锢之祸彻底激怒了士大夫集团,他们开始抛弃东汉朝廷,导致三大集团相互制衡的权力体系崩溃,也就失去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宦官成了赢家。
汉灵帝驾崩以后,外戚何氏集团企图反攻宦官十常侍,但这次反攻造成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同归于尽。东汉内廷彻底崩溃,地方军阀成了这个时期的主角,随之而来的便是汉室衰微后的天下三分。三国归晋表面是版图统一,其实质又是政治架构的重组,最具代表的便是西晋统治者脱离门阀政治的尝试,以及魏晋玄学的思想探索。所以说,东汉的小皇帝仍然算是实打实的皇帝,三大集团的制衡拥护着他,而三国时期魏国的小皇帝,完全是权力失衡后的傀儡,并没有实质意义。
-----
网友解答:
-----
东汉频出小皇帝能够维持190多年,但是曹魏不行,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就是人心向背不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东汉和曹魏的权力制衡不同,而曹魏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曹魏皇权旁落。
我们一起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人心向背不同
人心这个东西并不玄乎,非常实在,能够实实在在的体现在百姓心里。这个百姓的含义不仅只是普通的下层,还包含上层,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他们会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当时的人心背向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刘氏统治天下深入人心
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伊始,经过十多代皇帝,两百多年的努力,将刘氏家天下的信念通过文治武功的方式深入人心,即使到了西汉后期出现了一些纰漏,但是从平民到统治阶层对于刘氏家天下的理念总体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作为外戚的王莽大权独揽,借皇帝幼小时机,通过蒙蔽甚至欺骗的方式取得一部分人的支持,从而纂取了刘氏天下,结果仅仅过了十五年,在刘氏后裔刘秀的努力之下重新将天下夺回,为刘氏天下再次赢得了190多年的寿命。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氏统治天下确实深入人心,正是由于王莽篡位经历了短暂的统治而失败之后,后来者,无论是外戚还是权臣对于刘氏为皇帝的信念变得深信不疑,不愿意也不敢再次重蹈覆辙,取而代之。
因此,即使出现幼皇帝,权臣或者某个势力再也不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改朝换代,而是围绕皇权进行争权夺利,重新划分利益,这样就可以保持政权的延续性,从而可以维持190年之久。
曹魏统治未能深入人心
除去前期为创立曹魏的过程,曹魏真正从立国到被司马懿篡权,这之间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仅只有三十年的时间,如果算上后来曹奂逊位,曹魏立国时间只有四十五年,时间短从而导致曹魏的统治未能深入人心。
在曹魏立国之初,当曹丕询问贾诩是先灭蜀汉还是孙吴的时候,贾诩已经给出了非常合适的答案,那就是“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
贾诩向曹丕阐述了文治和武功之间的关系,武功只是手段,但是文治才是根本;国家长治久安依靠武功固然重要,但是从尚道德教化才是根本。如果文德能够跟上武功,平定天下就非常容易。
可惜,曹丕很难听进去顶尖谋士贾诩的肺腑之言,从而一味的采取穷兵黩武的方式,并且滥用民力,结果在曹魏统治时期,其麾下的百姓困苦,从底层到高层均产生对曹魏统治的不满,人心思变。
因此当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发动对曹魏的攻击的时候,反对曹魏的势力则拥护司马氏的行为,而中立势力则乐观其成。
因此,人心的背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刘氏天下的东汉能够延续190多年的寿命,而曹魏则仅仅只是经历四十五年就灭亡了。
东汉和曹魏的权力制衡情况不同,导致两国的结果不同
东汉以来权力制衡保证了基本的稳定
东汉延续了西汉的统治,在权力制衡方面进行了相对的完善,以至东汉出现了远比西汉多得多的幼皇帝,依然能够保持皇权不会旁落,维持了刘氏的基本统治。
刘氏治理下的东汉盘踞三个大势力,这三大势力在朝堂之上相互制衡,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即使一方在短时间里占据了上风,也无法完全消灭另外一方,依然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作为刘氏皇权就可以从中周旋,延续下去。
这三大势力分别是外戚势力,宦官势力和士族势力。皇帝幼小,没有能力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依靠母族的势力来掌握权力,而宦官势力和士族势力则成为外戚的制衡势力存在,确保外戚势力在擅权的情况下,无法越雷池一步,从而确保皇权不会旁落,导致改朝换代。
皇帝成年之后,希望亲自理政的时候,就依靠身边的宦官势力从外戚那里夺取大权,从而赢得对大权控制的目的。此时的外戚势力和士族势力就会作为宦官势力的制衡势力存在,保证皇权不会旁落,出现政权更迭的灾难。
无论是外戚势力,还是宦官势力以及士族势力,他们三者之间是相呼应,对立而存在的,有时候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勾结在一起对抗另外一方,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势力均衡,从而让刘氏天下能够产生一种稳定性,不至于出现改朝换代的悲剧。
可是当一方或者两方完全被消灭的时候,就出现了权力真空导致失衡,进而促使国家混乱。东汉末年刘氏皇权旁落就是因为宦官势力在和外戚势力斗争中同归于尽,从而导致权力出现了失衡,最终出现了刘氏天下被禅代的结局。
因此,东汉以来的外戚势力,宦官势力和士族势力相互制衡,从而延续了刘氏天下长达190年之久。
曹魏权力制衡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曹魏政权中的权力分布和东汉则完全不同,在东汉政权中的外戚势力,宦官势力在曹魏政权结构中几乎完全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完全不起到平衡权力的作用,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在曹魏政权结构中之所以没有出现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这个和开创曹魏的曹操有关,他本人经历了东汉末年的动荡,深刻明白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对于东汉政局的危害,因此自始终严格限制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的存在,正是在曹氏三代的努力之下,这两大势力自始至终没能够成长起来。
在曹操建立曹魏之初,政权结构是以曹氏宗室和寒门以及中小士族为主,他们成为拱卫曹氏天下的主要力量。无论曹操,还是曹丕以及曹睿这三代均是英明圣武之人,对于朝堂的控制能力非常强,能够独立使用皇权对抗其他的势力,并且能够将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可是随着曹睿去世,幼子曹芳即位之后,其个人能力弱小,这就导致皇权不得不被其他势力瓜分,共同执掌以维续曹魏政权继续存在。
可是曹魏政权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这个缺陷容易导致皇权旁落,被人取而代之。缺陷就是当皇帝具备执政能力的时候,能够确保皇权正常运转,一旦出现幼皇帝无力掌控皇权的时候,皇权就容易旁落,而当皇权旁落的时候,没有更多的势力之间相互制衡,很容易落入某一个势力之手,从而导致改朝换代。
曹操建立曹魏的时候,政权有宗族和寒门以及中小士族,等到曹丕即位后,为了赢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世家大族大开方便之门。
世家大族在曹魏政权中的势力得以膨胀式的增长,同时,曹丕又限制甚至削弱宗室权力,这样到了曹魏后期,其政权结构出现了世家大族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势力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出现世家大族专权甚至篡位的时候,其他势力只能坐以待毙,无力反抗,那么曹魏政权就出现禅位的结果。
因此,相比较东汉和曹魏而言,曹魏的权力制衡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东汉即使出现许多小皇帝依然能够延续190年的寿命,而曹魏仅仅出现一个小皇帝就导致灭国的悲惨结局。
总而言之
,东汉和曹魏有相同的问题,但是结局却大相径庭,其原因不外乎一个是东汉的统治早已深入人心,而曹魏在文治武功方面做得非常欠缺,以至无法深入人心;在权力制衡方面,东汉的政局虽然比较糜烂,但是权力制衡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因此能够一直维持刘氏天下的统治,而曹魏政局虽然稳定,可是出现权力失衡,因此避免不了被改朝换代的结局。
-----
网友解答:
-----
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位。
士族之所以能够世代富贵,那是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去触碰皇权。这就是士族们的聪明之处。因此就算东汉出了很多小皇帝,士族们也不会轻易推翻它。
司马家本身就是百年士族,两汉数百年,司马家一直都在朝中担任职务。可是到了曹魏王朝曹芳时期,司马家却动起了触碰皇权的心思,这是为什么呢?
一、东汉和曹魏的根基完全不同。
东汉的开国之君是刘秀,刘秀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也就是说东汉王朝,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那就是西汉王朝的延续。
虽然延续的过程中,有15年的新朝作为插曲。但是完全不影响老刘家在天下官民心目中的地位。
试想一下,一个西汉王朝就有两百年的历史,再加上东汉初年接近100年的耕耘。这老刘家在天下士族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这么说吧,绝大多数人从出生到死亡,只在这一个朝代之中。他们的概念里,天子就应该是老刘家的。因此就算东汉出了那么多小皇帝,依旧不影响老刘家的统治地位。
曹家就不一样了,曹操打江山的确很牛掰,没有曹操就没有汉献帝。所以是曹操给东汉续命30年时间。
可问题是后来曹丕篡位了,历时400多年的大汉王朝,就这么被曹丕给篡夺了。
那些世代给老刘家打工的士族们,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变化。
所以说曹家得天下,本身在概念上,就没有让士族、百姓们完全接受。人家的概念里,还是老刘家的根基深厚。你曹家说不定只是插曲。
一个有400多年历史根基,一个只有几十年的风光时刻,如果是你,你觉得哪个更像所谓的正统呢?显然是汉朝更具有优势,一般人还真不敢动。
二、你敢动汉朝,我就不敢动曹魏?
曹丕算是开历史先河了,这么一个长达400多年的王朝,就这么被他给推翻了。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实力。
但是与此同时,曹丕也给后世的臣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的力量,只要手握兵权,那就可以取而代之。
那些世家大族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曹操花了一辈子功夫,都没能把他们给收拾了。因此这波人日后成为了搅动天下的重要角色。
你比如说弘农杨氏,从司马迁的女婿、西汉丞相杨敞开始发迹,到了东汉出现了四世三公的局面,此后数百年一直都有很强的势力。甚至隋朝初年的隋文帝杨坚大概率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代。
曹操拼了命摁住了士族,却始终不能灭了他们。
转到曹丕这儿,为了保住自己的大位,居然公然向士族妥协,开启了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让士族们掌握选拔官吏的权力,这和过去的察举制本质上没什么太大区别。
对士族来说,老曹家算是彻底妥协了。现在就是士族们自己发力的时候了,司马懿作为士族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曹魏手握兵权的悍将。
在曹丕篡位的事件中,司马懿似乎找到了灵感。
他认为,既然曹丕敢废了持续数百年的汉朝,为什么我司马家就不能废了才短短数十年的曹魏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司马懿效忠过曹操、曹丕和曹叡这三代曹家的明主,知道他们心心念念想的是什么。
曹操是想篡位却怕被骂,曹丕是篡了位却也做出了妥协,曹叡是只想着守住一亩三分地。司马懿彻底明白这是什么样的游戏以后,也充当起了曹操的角色。
三、士族的存在,有利有弊。
东汉是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里士族显得比较低调。为啥?因为他们想要求生存。
不过外戚或者宦官之所以不敢推翻老刘家的江山,实际上就是因为有士族这么一个庞大的集团存在。
士族集团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的联姻几乎笼罩了整个朝堂。别看外戚上台以后都那么牛掰,实际上他们更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因为每一代皇帝都有新的外戚,所以新老外戚交替掌权,此外宦官也是一样,每一代皇帝都有一批自己宠幸的宦官。
唯独士族集团,虽然他们够不到最高权力,但是他们始终绵延不绝地存在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股力量啊?外戚、宦官都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说士族集团的存在,是掌权者不敢推翻汉室江山的重要保障。虽然有点碍事儿,但关键时刻却能够帮大忙,这就是士族集团存在的重要作用。
曹操就比较霸道了,他认为自己手握军权,就能够操控天下一切人。可是没想到士族如此难以臣服。因此曹操对士族下了杀手,杀掉了一大批士族集团的成员。
这也成了士族和曹家结仇的根源,当然了,士族集团的成员太多,是不可能杀得完的。因此等到曹操去世以后,这帮人再次崛起。重新崛起以后,人家也没打算给老曹家留下什么活路。
总结:东晋时期士族和皇权,真正达到了相互依存的局面。
如果两汉时期的士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恢弘大气,那么时间再往后推一推,到了东晋时期,士族集团几乎成为了主宰王朝命运的关键所在。
王家、谢家、桓家等等世家大族,几乎和皇权并驾齐驱。
他们取代了外戚、宦官力量,真正成为了紧贴着皇权的集团。
可是他们就是不篡位,为啥?因为他们明白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位。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他们扶植起来的,他们也因此才获得了如此荣耀的地位。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士族集团,才算是真正走到了历史舞台的巅峰。
而昔日那个篡位的司马家族,过去也是士族集团,但是因为他们篡夺了皇权,因此果断被士族们所抛弃。皇权和士族,成了相互依存的状态。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
网友解答:
-----
东汉频出小皇帝。却长期没有出现王朝的动荡。而且维持了东汉190多年的统治,主要原因有这么两个方面。
首先东汉频出小皇帝是东汉中后期的事情,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都是成年后才继承皇位的。
这样,东汉从公元25年到88年基本上有60多年的时间,是成年皇帝在用心治理国家。
经过60多年的时间,东汉初期三代皇帝励精图治,东汉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已经非常健全,即使没有皇帝,文官集团也能很好的运转,很多事情只要依照惯例就可以解决问题。
事实上,经过60多年的稳定发展,东汉已经进入太平盛世,这个时候东汉王朝就已经沉淀了很多制度文化。
这些文化也是东汉小皇帝可以顺利成长,最终顺利完成权力继承的重要基础,比如汉和帝9岁登基,13岁就亲政了。
汉和帝比康熙皇帝更加厉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亲政,而且有实权的最小的皇帝。
当然,东汉王朝初期60多年的深厚根基,真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是这个朝代“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的原因。
这些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这么两个点。
其一、东汉王朝比较重视忠君文化
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就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即使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已经形成乱世的格局,仍然存在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忠于汉室的英雄。
可以看出东汉的“忠君”文化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只要天下太平,相信在东汉中期,这种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诸葛亮保护幼主刘禅,其实,可以看做是东汉小皇帝成长的特殊缩影。
也就是说,即使是乱世,忠君文化都有很大的惯性,何况是天下未乱之时呢!
其二、儒学神秘化
东汉儒学有神秘化的趋势,特别是光武皇帝用图谶治理天下,皇帝已经具备“神格”,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小皇帝也是具备君权神授的特点,普通大臣往往相信皇帝就是天子,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所以总得来说,大部分小皇帝都能够顺利长大,这个与东汉儒家思想神秘化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图谶之学被认为是内学,可以说是儒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何曹魏出来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
根据上面的分析,其实对照一下曹魏的情况就非常好理解,看看曹操是从208年开始崛起,曹魏初期,经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皇帝,曹叡于239年去世,满打满算三代人只有30年的成年皇帝的天下。
而且曹操在208-220年没有称帝,只能算曹丕的6年、曹叡的13年,也就是说曹魏的成年皇帝只有19年的治国时间。相比东汉初期的三代成年皇帝励精图治60年来说,曹魏王朝的根基太浅。
239年曹叡去世,8岁的曹芳成为曹魏的第一个小皇帝,也是大权旁落的起点。主要原因就是曹魏初期的三个皇帝执政时间太短,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王朝运行机制。
而且曹魏还处于三国乱世之中,不是大一统王朝,而东汉之前是大一统王朝西汉,所以东汉小皇帝是长期在大一统王朝这样的环境之中。
结合上面两个方面的情况,就可以搞清楚“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曹魏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的真正原因。
-----
网友解答:
-----
东汉是历史上小皇帝最多的王朝之一,皇帝年幼意味着大权旁落,然而东汉却能维持国祚将达二百年。与之相比,曹魏帝国在小皇帝曹芳上台后,就一落衰落直到被晋室取代。细察历史,就可以发现东汉之所以国祚能比曹魏长久,着实有运气的成分,因为东汉的小皇帝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政变并侥幸成功,重掌至尊无上的权力。
下面我就来说说东汉小皇帝的政变史。
第一,汉和帝刘肇的政变
汉章帝死后,年仅十岁的刘肇登基,史称汉和帝。由于汉和帝年幼,朝廷大权掌握在窦太后与大将军窦宪之手。
汉和帝并非窦太后的亲生子,他的生母梁贵人是被窦氏迫害而死。自他登基后,窦氏外戚集团一手遮天,窦宪不断地把亲信、心腹安插在朝廷之内,重要的人物有穰侯邓叠、邓叠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邓叠的母亲邓元、窦宪的亲家长乐少府郭璜及女婿郭举、郭兴。邓、郭两家的权势仅次于窦氏,邓元与郭举可随时出入宫廷。
随着汉和帝一天天长大,窦宪担心皇帝终有一天会为生母报仇,遂决意除掉小皇帝。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在永元四年(公元92年),年仅十四岁的汉和帝竟然绝地反击,发动政变,奇迹般地打倒窦氏外戚。汉和帝在宦官郑众的协助下,联合清河王刘庆,动用北军的力量,将窦氏一网打尽,成功翻盘。
第二,汉顺帝刘保的政变
刘保是汉安帝的儿子,公元120年,年仅五岁的刘保被册立为太子。刘保与汉和帝刘肇颇有类似之处,他的生母李贵人被皇后阎氏陷害致死。因此,阎皇后不断陷害太子刘保,最终汉安帝废掉刘保的太子位。
公元125年,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暴死。皇帝一死,阎皇后的身份变成了太后。她马上任命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并立汉章帝的孙子刘懿为皇帝,刘保则贬为济阴王。然而,刘懿只当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谁将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呢?
宦官孙程把赌注押在废太子、济阴王刘保身上。他秘密与刘保亲信联络,并在宫中找了十八个可靠的宦官,发动政变。就这几个人想搞政变?这谁都不会想到。历史有时就是在不可思议之中被改写的。
孙程等十九人先杀掉投靠阎氏的几名大宦官,打开皇宫大门,迎刘保入皇宫,拥立为皇帝。紧接着,孙程传达皇帝诏令,召尚书郭镇率领羽林军捉拿阎氏集团成员。阎氏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纷纷落马,悉数被处死。年仅十一岁的刘保在政变中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汉顺帝。
这是东汉小皇帝的第二起政变夺权。
第三,汉桓帝刘志的政变
汉顺帝死后,朝廷大权落入梁太后及梁氏外戚之手。梁太后的哥哥梁冀是东汉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外戚,他统治的时代是东汉最黑暗的时代。为了大权独揽,梁冀立年仅八岁的刘缵为皇帝,史称汉质帝。不料汉质帝对梁冀的倒行逆施极为不满,斥他为“跋扈将军”,梁冀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汉质帝毒死。
汉质帝死后,梁冀又立年仅十五岁的刘志为皇帝,史称汉桓帝。汉桓帝是东汉历史上的一个昏君,但是他曾干过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发动政变除掉梁冀。
为了铲除梁氏外戚集团,汉桓帝秘密培植五个宦官亲信,在五宦官的协助下,果断发动政变。五名宦官分两组,一组由具瑗率领宫廷卫队,逮捕梁冀在宫中的亲信,另一组拥桓帝上殿,召尚书火速入朝,以皇帝诏令宣布捉拿梁冀。汉桓帝以宫廷虎贲战士、羽林军为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梁冀的大宅。梁冀及其夫人畏罪自杀,梁氏外戚集团灰飞烟灭。
这是东汉小皇帝的第三起政变夺权。
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汉小皇帝虽多,但是运气真是不错,汉和帝、汉顺帝、汉桓帝先后政变夺权,实力大权独揽,避免帝国过早走向衰亡。相比之下,曹魏的小皇帝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第四,曹魏小皇帝的政变屡屡失败
曹魏帝国经魏文帝、魏明帝后,第三任皇帝曹芳上台时只有八岁,大权掌握在曹爽手中。后来,司马懿发动政变,干掉曹爽,从此司马氏把持朝政,曹芳仍是个傀儡皇帝。对于这样的结果,曹芳当然心怀不满,密谋夺权。公元254年,已经22岁的曹芳时不时密召中书令李丰。司马师担心对自己不利,痛下杀手,杀掉李丰,并扩大打击面,把朝中异已分子一一屠灭。
皇帝曹芳对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恨之入骨。左右心腹献策说:“不如趁司马昭入见时把他给杀了,收罗其部众,攻打大将军司马师。”有人甚至把诏书拟好,只要杀了司马昭,就以皇帝名义发布除奸诏书。
然而,事到临头,曹芳终究没有东汉那几个皇帝的勇气,并敢下手。计划泄露后,司马师果断废掉曹芳,改立十四岁的曹髦。
不过司马师没想到,曹髦比曹芳更加激进。公元260年,曹髦效法东汉几个小皇帝,发动政变。他虽然勇气可嘉,可是与汉和帝、汉顺帝、汉桓帝的政变相比,他的政变如同儿戏,既没有心腹羽翼,也没有任何规划准备。政变结果,曹髦不仅失败,还被刺身亡。
通过东汉小皇帝与曹魏小皇帝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汉皇室能避免过早出局,实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汉和帝、汉顺帝、汉桓帝的政变失败,那么结局不会比曹魏好多少。
-----
网友解答:
-----
东汉的小皇帝,在汉章帝之后。
任何事情,都有个循环渐进,篡权也不例外。
我们大多听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令人佩服。但殊不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可能死掉。
我们继续说东汉,东汉的小皇帝在外戚手中,我们简单把东汉分成三个家族掌权阶段:窦氏、邓氏、梁氏。
窦氏掌权的时候,战战兢兢,根本不敢有什么太大动作。
邓氏上台,邓绥、邓骘有了窦氏的经验,稍微嚣张了些,最明显的便是弄出个“百日皇帝”。幼儿皇帝死后,邓绥不得已另立汉安帝,但是哪怕汉安帝到20多岁,邓绥也没有归还大权。
安帝就是个傀儡。
这个时候“皇权”还有一定的威望,皇帝仍是高高在上的,所以邓绥一死,成年(注意,皇帝一定得成年才行)的汉帝轻易夺回大权。
到大将军梁冀时代,外戚专权可谓是驾轻就熟,因此也越来越跋扈,干出毒杀皇帝的事情来。
窦氏到邓氏再到梁氏,事情是一点点变化的,正所谓熟悉了,也就不奇怪了。
汉魏名称不一样,但整体环境差不多。
曹芳时代,大权在“外戚”曹爽手里,没有司马懿,曹爽会不会篡权也说不准。这是历史问题——皇权、宗室、权臣之间的博弈。
有了东汉的外戚专权,曹爽当权也就见怪不怪了,有了王莽、曹丕的“禅让”,司马氏也可以有样学样,但也用了三代人的时间。
到晋末南北朝,权臣篡权成了家常便饭,一般一代人就搞定了,刘裕、萧道成、杨坚(宇文泰、高欢是因为彼此互为威胁,权势不稳,才各立魏帝)无不如此,只因为大家已经习惯——拳头大的掌权,这个朴素的道理。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东汉吸取西汉的教训,对外戚干政有制度上的预防。
大家都知道,西汉的外戚一度篡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莽。
东汉建立以后,对外戚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其实外戚干政是有一定的必然因素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西汉建立的时候,中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不久,一切制度都比较粗糙。
当时皇帝主要防备的是权臣篡位,因为很多权臣本来就是地方豪强家族的代言人。
从战国到秦国,地方豪强家族的传承奴隶制遗风,实力非常强大。
如果权臣在中央掌握实权,又能够利用地方的力量,是可以改朝换代的。
所以西汉主要是限制权臣和王爷们的力量,对于外戚并没有太重视。
这主要是皇帝即便年幼,暂时由母后和外戚大臣干政。一旦皇帝成年,就必须将权力归还给皇帝。况且太后毕竟是皇帝亲娘,而外戚只是太后的亲戚,亲戚再亲密也不如儿子,太后怎么可能不倾向于儿子?
而外戚权力主要来自于太后,太后只要稳得住,外戚篡位的可能性就不高。
同时,东汉建立以后对外戚进行限制:外戚当官的顶点就是九卿,一般就是侍中、黄门侍郎、中郎将等这些职务,不能成为最高官员。外戚原则上不能掌握重大的兵权,还不能封侯。
所以严格按照制度来,外戚的实力是有限的,不应该出现王莽篡位这种情况。
然而东汉的最大问题就是,皇帝的人丁不旺,出现了很多青黄不接情况,必须让幼年天子上位。
而幼年天子没有执政能力,也就只能依靠亲娘。但太后一般也缺乏政治能力,只能依靠外戚,所以外戚的实力不可避免抬头。
东汉第四个皇帝刘肇上位时只有9岁,无法执政,被迫由养母窦太后代为执政。
而窦太后身份特殊,大司空窦融曾孙女,家族实力强大。
第三个皇帝汉和帝给儿子埋下了一个大坑,导致窦太后和他的娘家专权多年。
窦太后权力欲望很强,而且刘肇也不是她亲生儿子,反而是情敌所生,当然没什么感情。
所以窦太后一度将刘肇软禁在皇宫内,不允许他同官员接触,完全掌握了权力。
好在刘肇有一定政治能力,13岁就夺回了权力。
这主要是外戚的实力毕竟还是有限的,当时还有刘姓王爷和一些有实权大臣、将军支持皇室。
所以汉和帝刘肇没有花费太大力气,就铲除了窦太后一伙外戚。
不过,由于刘肇长期被软禁宫中,只能同太监接触,于是培养了一些太监成为自己的心腹。这些太监也立下大功,随后被刘肇重用,给了一些政治权利。从此,宦官又登上东汉的权力舞台,同外戚开始争夺大权。
刘肇之后,由于皇帝经常年幼甚至是婴儿,外戚和宦官斗得非常激烈。
由于这两大政治集团的出现,皇帝已经无力同时对付他们,由此外戚专政和宦官专政已经难以阻挡,皇权则越来越弱。
但是,东汉皇帝并没有彻底失去权力,仍然掌握大部分权力,同唐朝末期皇帝是不同的,只是无力铲除两大集团而已。
最终的恶果是,东汉末年汉灵帝时代,外戚和宦官集团互相残杀,最终基本同归于尽。这两个集团互相残杀的结果是,不但国内大乱,且中央政权几乎崩溃,出现了权力真空,反而让董卓这种武将黄雀在后改朝换代。
相比起来,曹魏则不是小皇帝的问题,而是曹魏制度上没有杜绝司马懿这种权臣。
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开始为官,到了曹丕时代成为头号文官,但没有兵权,还不足为患。关键曹丕没多久死了,曹叡时代为了打仗,迫不得已交给司马懿兵权,让这个家伙养成了自己的军政势力。更关键的是,曹叡看人不准,竟然将司马懿定为托孤的大臣,让他辅佐年幼的曹芳。
这等于是将曹魏的大权,交给这个虎狼之人。司马懿轻松除掉了用来限制他的另一个大臣大将军曹爽,一手把持了曹魏的军政,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可以说,是曹魏四个皇帝将司马懿推上篡位者的宝座的,怪不了别人。
-----
网友解答:
-----
东汉在我国古代绝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东汉除了前三个皇帝之外,都是皇帝小登基。东汉小皇帝的数量和比例绝对可以排在古代王朝之最。
东汉成年登基的皇帝只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其余都是未成年登基。汉和帝刘肇登基之时只有九岁,去世之时也就是二十七岁。汉殇帝刘隆登基之时一百天,去世之时一岁。汉安帝刘祜登基之时十二岁,去世之时三十一岁。汉顺帝刘保登基之时十岁,去世之时二十九岁。汉冲帝刘炳一岁即位,两岁去世。汉质帝刘缵七岁即位,八岁去世。汉桓帝刘志十四岁即位,去世时三十六岁。汉灵帝刘宏十一岁即位,去世之时三十二岁。汉献帝刘协八岁即位。
东汉一连出了九个小皇帝,如果再加上不被后世承认的小皇帝,东汉的小皇帝更多。东汉出了那么多小皇帝,最终还是维持了190多年。代汉自立的曹魏也曾经出现过小皇帝,但是只出现了曹芳一个小皇帝就出现了大权旁落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东汉其实是豪强联合统治
刘邦打天下靠的是草根,刘秀打天下则靠的是豪强。刘秀建立东汉过程中,不少投靠刘秀的将领基本上都带着“嫁妆”。刘秀手下将领大多是地方豪强势力,在地方有一定影响。邓禹、窦融、耿弇、耿纯等云台二十八将大多是豪强地主。
刘秀依靠豪强地主建立了东汉政权,并没有大肆屠杀功臣。刘秀在限田、限奴等问题上,反而向豪强地主示弱。比如刘秀的度田政策,就因为豪强地主的反对而作罢。刘秀实行退功臣进文吏政策,并没有动摇豪强地主的根基。
东汉政权已经跟豪强地主牢牢地拴在一起,刘氏政权是豪强地主的政治代言人。只有刘氏才能维持各个豪强地主之间的平衡。各个豪强地主之间相互影响、牵制,使得没有一家可以独大。最终每个豪强地主都要依靠刘氏,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东汉时代,实际上就是六大家族轮流执政,六大家族深深影响了东汉的政治。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统家族、窦融家族、马援家族和阴氏家族。东汉的太后和重臣也多是出自这六大家族。比如邓家的邓骘、邓皇后,窦家的窦融、窦宪、窦固、窦武、两位窦太后,梁家的梁商、梁冀、三位梁皇后等。
东汉各大豪族轮流执政,大家都能分享政权,谁都不敢打破这种均衡。一旦一家敢于打破这种均衡,既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比如梁冀。所以东汉政权反而比较稳定,大家都需要小皇帝,但是都又不敢废掉刘氏皇帝。
东汉朝堂之上形成了外戚、宦官、党人相互牵制的局面
外戚和宦官是吸附在皇权之上的两股毒瘤,两股政治力量既腐蚀了皇权,也反过来支持了皇权。最后东汉形成了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握政权的局面,东汉党人的存在又使得外戚和宦官必须依靠皇权,也不敢特别过分。
汉章帝去世之后,窦氏外戚外戚掌权,控制了年幼的汉和帝。汉和帝长大之后,联合宦官郑众等人铲除了窦氏外戚。宦官势力抬头。汉和帝去世之后,邓氏外戚掌权。邓太后去世之后,李闰、江京等宦官掌握了权力。汉顺帝死后,梁氏外戚掌权,梁冀更是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局面。汉桓帝联合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等宦官铲除了梁氏。这五位宦官同日封侯,史称之为五侯。五侯中的四侯非常跋扈,当时流传这样的话:“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
汉桓帝时期,外戚势力大大削弱,宦官成为朝廷之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外戚开始和党人联合起来对付宦官。外戚窦武成为反对宦官的先锋力量,宦官只有依靠皇权才可以与外戚、党人抗衡。宦官诛杀了外戚力量,发动了党锢之祸。无论是党人、还是外戚、宦官,都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无论谁掌权都要保证刘氏皇帝的正统性,否则就有可能遭来杀身之祸。
十常侍乱京之时,宦官和外戚同归于尽。先是宦官消灭了何氏外戚,接着宦官也被一锅端。宦官和外戚同归于尽之后,东汉等于被抽去了筋骨,东汉由此前的名存实亡到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东汉的皇权随着宦官和外戚一起沉沦。董卓进京之后,东汉小皇帝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王莽篡汉的先例以及曹丕篡汉的示范作用
西汉灭亡于权臣王莽。王莽以外戚的身份逐渐掌握了西汉大权,王莽后来废掉西汉皇帝,建立新朝。王莽建立的新朝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王莽的下场非常凄惨。王莽的头颅被做成标本放置于起来,汉朝、魏朝、西晋都将王莽的头颅保存起来。王莽篡汉的下场就摆在汉朝大臣面前,汉朝没有到腐朽到非亡不可。所以大臣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会轻易代汉。
曹魏的根基其实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如果没有曹操东汉可能提前灭亡。东汉的文武班底其实就是曹操的文武班底,东汉的大旗其实靠曹操撑着。即使这种情况下,曹操都不敢代汉自立。当孙权建议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还说孙权想把他放在火上烤。由此可见,汉朝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曹操也不想做王莽,而想做“周文王”。
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才建立曹魏。曹丕的行为无疑开了一个不好的开端,大家可以有样学样。司马氏对待曹氏的行为完全就是效仿曹操和曹丕父子。司马炎也不愿意背上“篡逆”骂名,把称帝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
曹魏政权得不到士族的支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当时的天下大势就是士族掌握政权。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都不是士族出身,都算是出生于寒族。所以三国的统治基础都不是特别稳。三国统治者也都大力打击士族势力,比如孙策和孙权打击陆家。三国统治者也都想拉拢士族集团。比如刘备娶了蜀中士族吴氏,重用吴懿。
虽然三国统治者极力拉拢士族力量,但是除了吴国稍好一些之外,其余两国都做得很一般。曹魏打过来的时候,川蜀士族,完全没有站在蜀汉一方,蜀汉短时间内灭亡。司马懿的夺权行为实际上是北方士族的夺权行为。司马氏本身属于北方士族,也比曹氏更能代表士族的力量。所以曹氏与司马氏对峙的过程中,大部分士族站在了司马氏一方。站在曹氏一方的士族非常少,比较著名的也就是桓氏。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占据绝对优势,刘氏皇帝得到豪强地主的支持,自然能够延续更长时间。魏晋时期,士族地主占据绝对优势,曹氏皇帝得不到士族的支持,只要曹氏皇权稍微衰落,就会出现士族夺权。即使夺权的不是司马氏,也会有其他士族夺权。
选择辅政大臣
辅佐东汉小皇帝的主要力量基本上是外戚。外戚需要依附于皇帝才能存在,所以外戚一定要保住刘氏皇帝。东汉外戚力量,往往和太后有直接关系。一旦太后去世,外戚的力量就会相对衰落,皇权就会抬头。
曹睿在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不仅选择了曹氏宗亲,还选择是士族集团。曹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拉拢士族,却没有想到的是士族的力量远远大于曹氏宗亲,而且曹爽又是一个草包。曹爽各个方面都比不上司马懿,司马懿一旦有机会自然会夺权。结果司马懿只是占领了京城,曹爽竟然放下了武器,拱手将权力让给了司马懿。
归根结底,还是东汉刘氏皇帝得到了豪强地主支持,形成豪强与刘氏共同掌权的局面。曹魏政权得不到士族的支持,所以快速灭亡。
-----
网友解答:
-----
曹魏大权旁落,与是否出现小皇帝关系不大
曹家的出身就不行——寒门、宦官之后。这标志着曹家就不可能像司马家那样根基深厚。而且,东汉的小皇帝是有宦官和外戚保护的。曹家则没有这两样。
反观司马家,出身士大夫阶层,在之后称为门阀世家。而在此之前的东汉,士大夫阶层是依附于皇权的存在。
东汉是怎么玩脱的
东汉是三层权力结构:顶层的皇帝;中层的外戚、宦官、宗室;下层的士大夫、豪强。在朝廷上,皇帝依靠宦官制衡外戚,用外戚行使权力,士大夫则是臣属。在地方上,皇帝又依靠宗室监督地方州牧,用州牧监督地方豪强。
外戚、宦官、宗室,都不可能独立于皇帝存在。同时,士大夫与豪强可以互相转换,豪强在朝中就是士大夫,士大夫在地方就是豪强。
通过这个结构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在朝的士族,还是在野的豪强,一直是被皇帝压制的。但别忘了,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就是士族豪强出身。
当初,王莽之所以被推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推行的反对土地兼并的政策不得人心,触动了士族豪强的利益。
最终,士族豪强出身的刘秀消灭反豪强的王莽。但当刘秀自己成为皇帝后,也得面对土地兼并的问题,所以还是得返回头来压制豪强。好在当时刚刚经过天下大乱,社会被重新洗牌,士族豪强的势力也不强。
而当士族豪强的成长势头放缓之后,皇帝的代理人(外戚、宦官)开始了互相倾轧,一般的发展是这样:
1、皇帝小时候,依靠外戚掌权。因为,外戚再外,也毕竟是亲戚,是可以信赖的。
2、皇帝长大了,则依靠宦官消灭外戚势力。因为,宦官再坏也是和皇帝一起长大的身边人,比外戚还要亲,更值得信赖。
3、等到宦官权力大了,皇帝再和外戚联手,再消灭宦官。
4、皇帝去世,下一个小皇帝继续这个循环。
而在这个循环中,士大夫基本上站在圈外,偶尔被拉进来帮手。外戚和宦官,哪一方没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来,就处理哪一方具体的人。甚至有的
皇帝也被处理掉
了。但总体来说,东汉皇帝能做到置身事外,国家也就成了事实上的虚君制帝国,相对稳定的运转。
因为,宦官和外戚,也基本上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用也好用,甩也好甩,不会尾大不掉。所以,历代都有外戚,除了东汉早期皇帝还比较强势,阴就、马防等外戚就没能发挥多大作用。中后期的外戚,权势比较大的有窦宪、邓骘、阎显、梁冀、窦武、何进,也都没有好下场。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有两个势力抬头了:一个是士大夫阶层,一个是地方军阀。士大夫们拱着外戚何进要灭了宦官,又怕实力不足,再引进外面的军阀入朝。谁知道,何进非要把事做绝。宦官们无路可走,索性来个鱼死网破。
这下好了,宦官和外戚都灭了,东汉的权力结构也就无法平衡,彻底玩脱了。随后,就进入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模式。而士大夫阶层也就只能选择依附势力强大的军阀。
曹魏被取代的合理性
曹操也属于军阀,是最后一个胜出的军阀。但当尘埃落定之后,士大夫阶层就要分蛋糕了。曹操起兵时,用人的方式是“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只看能力。而当曹丕即位后,则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此后就是上品无寒门的时代了。无非是对士大夫阶层的安抚。
有了这样的交换之后,士大夫阶层自然默认了曹丕取代汉朝。
同时,曹丕做了皇帝之后,也无法信任自家的宗室,开始极力打压。宦官则更没有了存在的余地。这样,权力的格局就从皇帝、士族、宗室宦官三层,变成了皇帝与士族的二元对立。
合法性上,汉朝再不济,也是统一的王朝。而曹魏只是半壁江山。当初汉朝是怎么被曹魏取代的,当时的人也都看在眼里。
曹家又是寒门出身。难道,曹家能做得,司马家就做不得?
尤其,司马家本身就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又积累了两代的军功和威望。取代曹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
推荐阅读:
每年固定往银行存2万,30年以后连本带利取出来大概有多少钱?
世界上拥有最多邻国的国家是哪个?邻国多的话有什么好处与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