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庶吉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明代的“庶吉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
网友解答:
-----
首先感谢提问,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分三个部分,接下来逐一展开。
一:什么是“庶吉士”?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解讲经籍等职。
二:明代“庶吉士”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这事有点复杂,我们以明朝为例,从科举制度开始讲起。
科举制度由隋朝首创,真正成型在唐朝,明朝接过接力棒后,大加推广,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而考取秀才成为生员还并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其中,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即行政〝省”)举行的地方考试。考试的地点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使司驻地(即省会)。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称为乡闱。因乡试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好浪漫的名字)。
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之解元。如唐伯虎,就称为唐解元。
唐伯虎
唐伯虎的作品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全国考取举人的在京师会试,又称礼闱。会试举行的时间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考期在春季二月,故又称春闱。
会试考中的称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的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称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为为赐进士出身。
综上所述,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可以想见,饱富学识的才子要连中三元比登天还难。
殿试之后,一甲三名直接进入翰林院。其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庶吉士”还得等待。
一甲三名安排妥当后,其余的进士要再举行一次考试,叫做“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选拨优秀者,被选拨上的进士则称为“庶吉士”。
进士中的优秀者,排名仅次于一甲三名,如万历年间“庶吉士”出身,后担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
庶吉士张居正
张居正的作品
庶吉士在翰林院经过三年学习后再参加毕业考试,毕业考试被称为“散馆”。其中,考试合格的庶吉士,授与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考试不合格者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
那么结论来了,“庶吉士”虽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若按品级来划分,各部主事为正六品,委任为知县的至少是个正七品。但他的优势在于,这是被选拨为高级干部的储备人才,天下士子梦寐以求。
三:"庶吉士"一一一仕途新起点
进士通过朝考后被选拨为庶吉士,庶吉士通过散馆再考取翰林,成为翰林后才是天下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何等漫长,何其荣光。
从明朝中期后,又有一个特殊现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自进翰林院后便被视为“储相”,即内阁的储备人才。何其了得。
翰林本身不是官,但所在的翰林院又是最高级人才的储备地。
一句话,知识最重要,积累知识,获取知识太重要了。
-----
网友解答:
-----
不管是明朝的庶吉士,还是清朝的庶吉士,都不是官。
是这样的,殿试以后,经过皇帝主考,就分出了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叫进士及第,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人才立即授官,状元为翰林院修撰,六品或者从六品,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而那些二甲和三甲,要想做官,必须参加朝考,并且还必须等三年考试合格后才给官。而最热门的就是考庶吉士了。
有个说法是,非进士不翰林。但是要想考翰林可没那么容易。按理说,三甲的就很难能考上庶吉士。如果考上了,这些人就到词馆去学习,也就是进了翰林院了,他们也就是翰林了。当然,一甲的那三个人,也是在翰林院工作,但人家不用考,而且已经是官了。
这些人学三年,考试合格后,最好还是能留在翰林院,虽然只给他们翰林院检讨的官,是从七品,甚至不如分到下面当县官的品级高,但是以后升迁快。逢到乡试的时候,这些从七品到每个省里去,就能同从二品的学政平起平坐,哪个县官敢?在翰林院,他们就像在中央干部培训学校一样,不几年时间,就能远超那些外放的同年,甚至最终会位极人臣,这就是所谓的非翰林不能内阁(大学士)。
然后,还有一句话是,非翰林不能“文”,意思就是当去世的时候,你的官再大,如果不是进士及第,又不是庶吉士,就不能用“文”字开头的谥号。所有的官员最梦寐以求的谥号就是——文正。这是对一个二品以上的官员最高最好的政治评价。
-----
网友解答:
-----
于庶吉士,有很精彩的故事哦
明代,二三甲的进士不能立即授官,而要参加
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
,之后或
授翰林,或授低级官职
,这似乎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实则不然,明代这一规定完全出于一种储养人才、以备大用的目的。
庶吉士是明代翰林院所属机构庶常馆学员,或称庶常,掌管诰敕之事。自永乐二年 (1404年) 始,庶吉士专属翰林院,明成祖朱棣把翰林院当作官吏储备的机关。
据史籍记载,永乐二年的殿试后,学士解缙受成祖之命,选取曾棨 等28人 (以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 入翰林院读书,庶吉士
周忱以
己年幼,请求随入翰林院学习,获得朱棣赞许。
明廷对这29人给予很高待遇,发给他们笔墨和纸张,每人月钞三锭,供应每日早晚饭食。他们每五日可沐浴一次,外出备有车马。朱棣还经常亲到翰林院督促和检查。他时时提出各种疑难问题,考核29人的学习效果。
但不久,成祖发现这29人追求虚名和浮华,不认真读书,自己命令背诵的柳宗元《捕蛇者说》,竟无一人能全诵。于是决心惩治他们一下,下令将29人全部发戍边远地带充军,又令他们去干搬运木材的苦力。这使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儒士苦不堪言,纷纷表示,如能回京一定奋发上进。朱棣看到自己的惩治目的已经达到,下令将他们召回,重入翰林院读书。这29人经此挫折,果然都吸取教训,认真读书,奋发上进。后来,周忱等10余人都成为有名望的官吏。
明代“馆选”后,朝廷任命翰林院、詹事府中官阶高而又资历深的一人为教官,称为教习。3年学习期满,成绩优秀者留在翰林院任编修、检讨,其余的人出任给事中、御史,称为“散馆”。
天顺二年 (1458年),英宗规定
非进士不准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的进士不准入内阁
,以及南、北两京的礼部尚书和侍郎、吏部右侍郎等也均须由翰林出身。这样,“庶吉士始进士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事实上,明朝170多名宰相中,由翰林出身者占910。
庶吉士事实上已成为明朝宰相的后备队了。
明思宗朱由俭即位前后,大厦行将倾覆。为了挽救这一危急局面,年轻的明思宗励精图治,重视任用既有才干又有实践经验的人为官,打破了内阁臣僚专用翰林的旧例。崇祯五年 (1632年) 五月,翰林出身的大学士郑以伟在一件奏章中看到“何况”二字,误以为是人名,于是找其人提问题,当场为思宗纠正。
对此,思宗感到翰林虽有学问,但缺乏办事经验和能力,
于是产生了内阁之臣不再专用翰林 (即庶吉士)的念头,任用非翰林出身的官吏入内阁办事。
以后,他又多次下令从府、州、县官中挑选才学兼优者出任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宰辅的质量。
-----
网友解答:
-----
庶吉士,是一个特殊官职。
明清时,科举进士要进行二次考试分配。
前三甲,都是进入翰林院深造,未来官场发展都不怎么样。
剩余第4至第300名全部参加吏部考试,主要内容关于行政流程、本朝典章制度,通过者不会多,几名至十几名而已。这些人统一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身份,从七品,期限三年在中央六部九卿处观政,就是入部学习。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庶吉士统一晋升为正七品,分配到各部工作,开始京官仕途。
由于明清时有非翰林不入阁的约定,所以庶吉士有备位宰相之称——储相。运气好能在中央晋升快,正五品就会外派,迅速完成州府基层履历,大约20年就能进入内阁。
-----
网友解答:
-----
在明清两朝,庶吉士并不算是一个官职,它更像是一个储备干部的状态。成为庶吉士,并不意味着分配了具体的官职,而是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
一般来说,一甲进士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或编修,然后从二甲和三甲之中选拔优秀而有潜质者任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继续深造,深造期为三年。三年后的科举会试之前,对庶吉士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异者留翰林院任编修或检讨,其余则进入六部任职,或派到地方任地方官。
尤其是在明朝,一向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所以有明一代的士子,在考中进士后,一旦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将来进入内阁,平步青云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像杨廷和、张居正都曾担任过庶吉士。因此,庶吉士也被称为“储相”,即“储备宰相”之意。
清朝对于庶吉士的选拔基本沿袭了明朝,但更加严格。尤其在雍正朝以后,成为庶吉士,不仅要参考会试的成绩,还要再进行加试。清朝的庶吉士学成毕业后,也会根据成绩被授予官职,或留在中央任京官,或下放地方,担任州县官。
总的来说,在明清两朝,获得庶吉士身份是未来担任高官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于明清朝廷来说,选拔庶吉士就是选拔未来朝廷重臣,是朝廷统治天下的根基所在。
-----
网友解答:
-----
明朝的“庶吉士”隶属于翰林院,是一个比较初级的官员,主要负责起草诏令、整理文件等。
一般中了进士之后,最初分配的官职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别看级别不高,但是这个职位升迁比较快。
-----
网友解答:
-----
庶吉士,也称为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代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明英宗之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因此庶吉士有“储相”之称,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
-----
网友解答:
-----
我是予小草,我来回答。
“庶吉士”一职最早设立于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一直延续到清末,植根于科举制度,为朝廷培养重臣!
从隋朝开始中国朝廷的选拔制度,开始通过考试来筛选。
庶吉士主要的工作:掌编修国史、进讲经书、草拟诏谕,为皇帝讲解经籍,等高级文墨工作。
在明代庶吉士会得到高度培养,只要能入选翰林,基本上走的稳妥都是朝廷重臣。
明代164位阁臣之中,庶吉士出身的128人,达到78.04%,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这点跟清代很不一样,清代的皇帝是少数名族出身,都是满蒙,那汉人出身的
庶吉士,
只能浮沉于中低级职官,做过小官。
在明朝当官靠什么:后台、年龄、学历、能力!德才兼备,唯贤是举全是胡扯
千万不要太天真,以为科举考试就很公平。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你就知道,做官得有后台,俗称靠山又叫背景。古人云:“朝中有人好做官”也。
特别碰到贪官污吏的时代,德才兼备,唯贤是举的人,越容易被陷害和排挤。
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好官需要具备以下八个条件:忠、智、利、志、勤、谦、韧、传。
不忠的人,皇帝是不会喜欢的,被免职只不过是迟早的事儿。好官的前提是“好”字后面跟了一个“官”字。若没有后面这个“官”字,顶多只能算是好百姓(俗称好人)。
庶吉士的地位,虽然没有俸禄,仍是所有学子欣欣向往之地
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但是没有俸禄。
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在明清皇帝的眼里,庶吉士就是未来的朝中重臣,是国家统治天下的根基所在,他们给予了庶吉士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在民间的地位也极高,比得上三品大臣。
@予小草说悟空 喜欢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持续不断回答。
-----
网友解答:
-----
从明朝中期开始,很多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朝廷官员,大都做过一个叫做庶吉士的官。到了明朝后期,更是有所谓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说法。
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官?为什么在明朝中后期阶段,会有这样的规则呢?
1.古代的选官制度
要了解为什么庶吉士这个官位会这么重要,我们首先要先来了解另外一个问题。
古代是怎么选官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是通过科举制来选官。这当然没有错!但问题是,科举制是从隋朝才开始出现的,隋朝以前呢?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才的晋身和升迁的制度,经历过非常漫长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很大变化的。
首先,是秦汉之前。
众所周知,中国在春秋时期之前,一直都是奴隶制社会。整个社会,就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奴隶主,一类是奴隶。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
在古代,官员的作用肯定是为了维护统治,谈不上什么平等。这样一来,官员自然也就理所应当的由这些奴隶主贵族来担任的。
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春秋早期,都是这样的。比如在西周时期,一般一个诸侯国统辖地域能够达到几百里,就已经算大的了。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有几个心腹的贵族统治就够了,自然也不用太考虑选人才的问题。
但是春秋之后,就不一样了。
随着诸侯国之间逐渐兼并,国土面积越来越大。原本的统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广袤的统治地域。再加上诸子百家开始逐渐出现,普通的平民甚至奴隶,也有可能掌握一些很过人的本事,成为所谓的精英。这个时候,如果再单纯从奴隶主里面选拔官员,已经无法将绝大多数精英选拔上来,统治稳固性就不牢靠了。
于是,所谓的选拔客卿的制度出现了。
比如,战国时期,经常会出现哪个国家的国君,听说一个人才很厉害,然后拜为客卿后,迅速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如商鞅、吴起、苏秦、李斯等,都是这个样子。当时的制度,是可以让一个原本没有任何官身的人,短短几天内迅速成为一个国家最高级官吏的。
战国之后,便是秦朝。秦朝本身寿命很短,在选拔人才制度的改进上,并没有做出太多贡献。但到了汉朝就不同了,汉朝是个大一统国家。到了汉朝之后,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第一次开始出现了。
察举制,举孝廉。
当时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很孝顺,这个人自然就会很贤明,当然也就能做好官。所以,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所谓的察举制便开始实行起来。由地方的官员或者郡望推荐,将这些在地方上有贤明的人,推荐到朝中去做官。
这种制度,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当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小。一个是大家因为都想做官,就开始比谁更孝顺。比孝顺的一个方法,就是谁祖辈去世之后,陪葬品更丰厚。据历史学家估计,汉朝后期,大约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被这些人给埋到土里了。
另一个,则是世家大族开始崛起。
既然你让地方的官员和郡望推荐,选拔和推荐人才的权力,就落到了地方上一些大家族的手里。从西汉开始,大量的世家开始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这些世家大族,在接下来的千年时间里,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轻易影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
三国时期,魏国首创的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在察举制上做出了一点改进,但其本质,还是这种推荐制度。从西汉开始,一直到隋朝,这期间上千年的时间里,都是靠着这种推荐的制度,来选拔人才的。
但从隋朝开始,随着科举制的出现,事情开始彻底变化了。
想做官?那你就得去参加科举!反正就是一场考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考得上就当官,考不上就不当官。这种选拔方式,比起当初的举孝廉来说,实在是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倍。
在接下来的千年里,科举制也在逐步发展。隋唐的时候,如果出身一些勋贵家族,不通过科举,也是可以做官的。但到了明清之后,要想做大官的话,那就非得考过科举才行。考不上的话,就算你老爹是当朝首辅,你老丈人是皇帝陛下,一样没有用!
2.观政制度的出现
到了这儿,我们大概将古代的选官制度,简单回溯了一遍。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从明代开始,科举制逐渐发展到了巅峰,想要做官,就必须经过科举考试。
但如此一来,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通过科举考试这群人,怎么分高下?怎么让他们分别去做什么官?
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要知道,古代科举大多是三年一考,每次考过之后,至少会出现上百个进士。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真正大官,数量才有多少?怎么确定这些人去做什么官?
让考试第一的状元去做首辅,完全凭成绩说话?这当然很公平,但却很没脑子。古代皇帝也不傻,当然能考虑到,如果一个人特别会考试,科举考试无敌,但是就是不会当官!那又怎么办呢?
让一个只会写八股文,其他什么都不会的状元,去处理天下大事?那还不天下大乱了!
于是,从明代开始,所谓的观政制度就出现了。
所谓的观政制度,其实就是说士子在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先别当官,先去六部九卿各大部门去看看!先去跟着前辈们学习一下!在观政的过程中,这些考过了科举的进士们在观察如何处理政务,皇帝和最上面的那几个大官,也在观察他们。要是发现比较有能力,自己又能信任的,自然也就会逐步任用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考过科举之后,直接就能当官。这种说法倒也不算完全错误。比如,著名的范进中举。范进中了举之后,就可以县府教宜、主簿一类的末流佐官。举人也有担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毕竟相对来说,官员的位置还是少一些,考过去的举人还是更多一些。
当然,考过科举就能做官,终究还是有一个限度。想考个状元之后,就直接让皇帝封你个封疆大吏?那除非是哪个皇帝瞎了心了。
真正的封疆大吏,往往是通过科举之后,仍然要在官场上攀爬好多年之后,才有望成功的。
3.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官
说过前面这些前置事情后,我们总算可以开始谈谈庶吉士的事情了。
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官呢?
答案是,类似于今天的储备干部。当然,是比较高级的那种储备干部。
明朝洪武初年,自打朱元璋登基之后,便创立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观政制度。老朱是苦出身,当然不会做蠢事。他当然知道,人才光通过科举还不行,通过科举之后,还是需要长时间磨练的。
在科举考试当中,通过殿试之后,被称作进士。考中进士之后,大家被分配到各个衙门去观政。被分配到六部的这些,就被称作观政进士;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则被称作庶吉士。
被分配到六部的这群进士,朝廷对他们的期望,就是将来去六部任职,他们在观政期间,做的也是学习六部运转的工作。
而那些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庶吉士,就完全不同了。
庶吉士的工作,是作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运气好的,还会被直接派到太子府上,做太子的老师。如果皇帝不幸驾崩了,太子即位的话,那这个之前给太子做过老师的庶吉士,自然就会直接进入朝廷中枢,成为一等一的权臣了。
比如明朝的徐阶和高拱,就是这样的。
既然要给皇帝陛下讲解经籍,这种机会,当然要比去六部观政强太多了。所以,就算庶吉士这个官完全没有俸禄,甚至还要在翰林院再多学三年,仍是让所有进士都梦寐以求。
当然,想要给皇帝陛下讲经,当然也不是谁都可以的。只有考中一甲的前三名,再加上二甲里面一些特别优秀的,才能担任庶吉士这个职位。
至于为什么说,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有了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规矩,有了之前这些信息,我们当然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因为庶吉士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用来培养阁臣的。这些庶吉士,本来就被称之为储相。
明清两代的皇帝陛下很聪明,从一群能够考中进士的厉害人物里面,再选十几人,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这十几个人,只要不自己作死,一步步在仕途上稳稳当当的前进,基本上最后都能成为庙堂重臣。
从明英宗以后,明朝的内阁大臣,大多是由这些庶吉士担任,例外的情况很少。到了清朝,这个制度同样沿袭了下来。清朝比较有名的汉人内阁大臣,基本上也都有过担任庶吉士的经历。
-----
网友解答:
-----
了解明清历史的朋友,对朝廷中央机构的构成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明朝英宗朱祁镇开始,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内阁成员,基本上都做过一个叫庶吉士的官,而且此后更有非庶吉士不能入阁的说法。
吉士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殊的选官制度,他是明清时期选拔内阁成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我们知道,起源于隋唐,完善于宋元的科举选官制度在明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要想做官,就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了会试科举考试的学子就是进士了。朝廷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订排名,分配到中央或者地方去历练历练。而考试前三名就是我们说的状元、榜样、探花就可以直接进去翰林院,后面二甲三甲的进士,朝廷也会再挑选其中的精英,成为庶吉士。他们的职责就是给皇帝讲解经书典籍,并起草诏书,基本上是皇帝的秘书,离皇帝越近,就能得到更大的权利,得到了锻炼,就有了入阁的政治资本了,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明朝最厉害的几个庶吉士就出现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杨廷和,夏言,严嵩,徐杰,高拱,张居正都是那个时代响当当的内阁首辅,他们都是直接凭借庶吉士的身份直接进入朝廷中枢,成为一等一的权臣。
这里再介绍一下,要想入阁,一般来说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就是你得进过翰林,当过庶吉士,这个是起码的硬性指标;第二必须由朝中大臣推荐,就是所谓的明主选举,表明你有群众基础;第三就是内阁起草,让皇帝老板签字盖章确认一下,不过这就是走个过场,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嘉靖前期有个内阁成员张璁是个特例。他只是一个进士,因大礼仪事件而受到群臣的唾弃,却受到皇帝的亲睐和重用。这位仁兄想更近一步入阁拜相,他看了看入阁三条,就走了上层路线,因为学历不用说了,只是个普通进士,翰林院的大门都没进去过。让大臣们选举他,那是痴人说梦,光是吐沫星子就能把他给淹没了,没办法只能靠皇帝下旨将他抬进内阁。不过张阁老后来因为和群众关系处理不好,栽赃陷害夏言被揭穿,人格尽失,前途尽毁而光荣入狱,首辅职位让与夏言了。
明清两朝的皇帝都很聪明,从考中进士的精英里面再挑选十几个,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只要抓住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为自己尽心尽力的办事,自己也减轻了负担。而这十几个人只要规规矩矩办事,和皇帝陛下保持一致,自己不作死,一步步在仕途上稳稳当当的前进,基本上最后都能成为庙堂重臣。
-----
网友解答:
-----
在明代“庶吉士”只是一个职衔,并不是一个很正式的官职。我们知道的一般科举考试有四次,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最后的殿试中排定名次一般为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亦进入翰林院。
其中能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翰林院的进士,被称为庶吉士。称为庶吉士之后要在六部等部门轮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散馆做准备。等到三年期满后进行考核,通过的会直接安排进入六部做官,不合格的外放地方做官,一般是从正七品做起。
在明代如果一名官员想要进入内阁,一般前提是你是庶吉士出身的才可以,才有机会成为帝国文官集团的最高掌权者首辅大臣。所以能够成为庶吉士是明代士子非常向往的。
关注@公子品史,每天分享历史干货。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想买股票,怎么买?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