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仪为何没有葬在清西陵?
明朝崇祯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仪为何没有葬在清西陵?
网友解答:
谢邀!
我国的明朝和清朝,是封建时期的最后两个王朝,崇祯与溥仪区别还是很大的,崇祯皇帝殉国时,他的身份还是皇帝。溥仪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了民主时代。这两位亡国之君死后的待遇是不同的,明朝崇祯死后,被葬入了明朝的的十三陵。
溥仪死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后又迁入清西陵。溥仪没有像皇帝一样葬入皇陵,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身份也是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平等的公民待遇。崇祯被葬入皇陵,是因为清朝也是封建王朝,清朝是异族入主中原,崇祯葬入皇陵是安定民心。
溥仪情况与崇完全不同,溥仪去逝时封建社会已经过去,中华民国已经灭亡,新中国成立溥仪成为了人民的一员。溥仪是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病逝后,被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后来与其遗孀李淑贤,迁葬于清西陵旁的华龙皇家陵园。跟自己皇室祖先葬在一起。崇祯和溥仪虽然都是亡国之君,但去逝的境遇有所不同,归宿自然也不同了。
-----
网友解答:
崇祯殉国的时候,身份是皇帝。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二日,太监们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的遗体,抬下后,与周后的尸体一起停放在东华门外一芦席棚内,后又安放在两口柳木棺材内。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下令改殡帝后,为棺材刷漆,为崇祯帝换上翼善冠、衮玉、渗金靴,为周后换袍带,一切殡殓事宜均照帝后礼仪进行。因而,崇祯夫妇可以埋葬在昌平的皇陵内。
清朝当局进入北京的时候,打着为明朝臣民雪君父之仇的旗号,还为崇祯帝举行哭临礼仪,议谥号等。顺治十四年,下令修缮思陵。
顺治十六年,顺治皇帝还前往祭扫,在崇祯灵前失声而泣,连呼:“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戏精)
上图明思陵,崇祯帝与周皇后、田贵妃葬于此。
溥仪在1967年10月17日,死于北京。
当时他早已不是皇帝,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去世后也是依据当时的法规火化。溥仪在10月19日火化,关于骨灰的处理,国家领导人做了明确指示:可由爱新觉罗家族决定,也可由家属选择八宝山公墓、万安公墓或其他公墓安放或寄存骨灰。
10月20日,溥仪的家属聚会商定了将骨灰寄存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上图溥仪和李淑贤
1995年1月26日,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决定将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葬到清西陵旁边的华龙陵园。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其他亲属并不同意,所以没有一个去参加迁葬仪式。
溥仪墓距离光绪皇帝的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上图溥仪墓,两边是谭玉龄和婉容的墓碑。
2006年9月2日,根据溥仪生前遗愿,其亲属将存放在长春伪满皇宫的谭玉龄骨灰领回,与溥仪合葬。10月23日,经过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先生呼吁,在溥仪墓为婉容举行了招魂葬,墓穴中放入了一张婉容的照片和一罐从延吉南山附近铲来的黄土,因为婉容死后被炕席裹着,埋到了延吉南山,尸骨一直没有找到。
李淑贤女士虽然主持了溥仪骨灰的迁葬,但她自己却不愿意与溥仪合葬,在1997年6月9日去世后,葬在了八宝山。
-----
网友解答:
回答:这个问题发表我的一知半解。崇祯皇帝,以到了朝内皇族和官员腐败透顶,殃及百姓,再加上农民起义蜂起云涌,局面失控,祟祯皇帝已回天fa术,积重难返,在穷途末路时吊死煤山,他并没有大错,只题没有治国的雄才大略,所以桉常理埋十三陵。
而溥仪就不同,为一己私利,配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把东北大好河山拱手让于贼寇,对倭寇的事无jⅰ惮的胡作非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甘当贼人魁儡,已犯下汉奸罪,我想把他葬什么地方都行。
-----
网友解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还真没得比。崇祯是皇帝,他到了死的时候,依然是皇帝,虽然他这皇帝做的不咋地吧,骨气还是有的。
至少老祖宗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死这诺言他是做到了,而且死的时候,心里头想的还是老百姓。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算是他最后的遗言,丢了江山,没脸见老祖宗,去了帽子,用头发盖着面容,至于自己的尸体压根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你们随便砍,分了都没问题,但不要对老百姓下手就成。
一代帝王,虽然没能力成什么事吧,骨气还是有三分的,好皇帝算不上,还是能点个赞的。
大家伙心里头啊,还是愿意给这个皇帝,找个安生的地,有个地方躺躺的。
接下来,咱就把崇祯如何埋葬的事,和大家伙捣鼓捣鼓,您也就知道这其中是怎么回事。
咋说呢?头一天李自成带着兵攻入了紫禁城,就没有找到崇祯,这就发布了命令,能把崇祯献出来的人,不仅给赏钱,还给个伯爵的帽子,这要是查出来把崇祯给藏起来的,这就得灭族。
其实这个时间点上,崇祯已经死了,李自成发现崇祯死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的时候。
跟着李自成就用俩门板将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拉到了东华门外头,装到一副简陋的棺材里头,简单的搭了一个灵棚。
有那么个意思,来一个抓一个,毕竟能来的这都是有能力,有骨头的人,李自成他也不喜欢那些个骨头软趴趴的跟个鼻涕虫一样的家伙。
你比方说当时的兵部尚书张缙彦,这个玩意,开城门有他,带着一队官员就差整一花环迎接了,跟能迎接新帝登基一样的积极。
如果有必要爬地上嘣嘣嘣的都能给你来三响头,就为了捞个好处。这些个东西,要多少有多少的,整个一跳楼大甩卖的东西,不值钱的。
那么结果呢?
接到消息的有七百多家选择了举家自杀,太监自杀的也有百余人,当然之前战死的也有千余人,宫女自杀者也有三百余人。
最终也只有一个李国桢前去跪地大哭,没跑被李自成抓了。
历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以头触阶,血流被面
李自成劝说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要求李自成答应三件事,一个明朝历代帝王陵不能破坏,二是以天之礼葬了崇祯,三不要加害崇祯的孩子。
李自成算是答应了。
这才有了崇祯下葬的事,当然规矩满满的天子礼这是不可能的,但给崇祯和周皇后穿上帝后该穿上的衣服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下葬到哪里呢?崇祯这辈子活的时候,就没有给自己建什么陵墓,没地埋,咋整?
于是就有人出主意,崇祯有一个比较宠爱的田贵妃,入葬也没多久,干脆就把帝后葬一块就行了。
于是找人开坟,葬入棺木,前后就花了233.6两纹银,这还是主持这事的昌平州吏赵一桂组织募捐出来的。
到现在这笔银子开销的账目都留了下来,您有兴趣到网上也能搜的到。
李自成办的事,打着就结束了。
后来,满人入关这就是清朝了,最开始的时候,清朝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北方给收了。
这主要是很多士绅阶层包括士大夫阶层,就没啥抵抗的心,就想着不就是换个皇帝吗?无所谓,他们的小日子照过,该有的权利还是有的,毕竟你那个皇帝来了统治一下不需要人啊,他们这些个老人就一个——熟!俩字——太熟!
结果满人不讲武德,一上来就跑马圈地,把地都划拉给满人了,这帮人无家可归了,还给人家当奴仆种地去,为了防止他们逃跑,还特地弄了什么《逃人法》。
所以一帮人全慌了,打南边的时候,就困难多多了。
这不后来为了笼络人心,收买这些个地主为清朝效力,顺治元年的时候这就把崇祯帝后和后妃葬一块的陵墓,命名为思陵,将没有完成的地上建筑,加以完善。
这事也比较奇特,命令是下了,这银子可一直没有到位,就这么拖拖拉拉的,在曹化淳一帮人的催促下,这才在第二年完工了。
他是这么个过程。
那么溥仪呢?
咋说呢?
溥仪退位之后,其实还是顶着皇帝的头衔,在紫禁城那一亩三分地里头,还是有黄龙旗飘着,这一住就是十三年。
这不后来遇到了不讲道理的冯玉祥,带着部队把溥仪从紫禁城里头给撵了出来。
他出来之后,其实还是有皇帝身份的,至少末代皇帝的身份,大家伙是认可的,比如张作霖见到这个时候的溥仪还是会下跪请安的。
当时溥仪寻求庇护,找张作霖都没什么问题,你就算是随便找一个人,都不会把他轰出来的,但溥仪却找了日本人,他心心念念想的是复辟。
其实这条路压根就是一条绝路,当时溥仪的生父醇亲王都去劝过溥仪,让他回来,他再想办法让溥仪回到紫禁城,但溥仪压根就没打算回头。
甚至当了伪皇帝之后,还说:“不管日本人搁东北这块杀多少人,拉走多少东西,但不让俺当大清的皇帝就是不甘心!”
瞅见没这就是崇祯和溥仪的区别。
其实溥仪自打坐上了那伪皇帝位置的时候,他已经和大华夏皇帝之间被割裂了,他已经不是什么皇帝了,没几个人会承认,除了那些顽固的遗老遗少之外,没几个人了。
而日本人仅仅是想利用溥仪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搞笑吗?都不是了,还怎么挟?
当溥仪再回来的时候,脚丫子踏上大华夏土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战犯的身份,劳动改造之后,仅仅是一个公民的身份,哪里的皇帝身份?
既然都没有皇帝身份,题主这问题就可以解释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
网友解答:
同样都是亡国之君,崇祯死后,被他自己都想不到的人以皇帝之礼安葬,而溥仪,亡国之后又到处蹭皇帝待遇,后来也只能火葬,连清西陵都回不去。其中的缘由,不禁让人唏嘘。
1644年3月18日,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来到煤山,留下一封血书,大呼“诸臣误我”,自缢身亡。贵为皇帝,死之前身边只有一个太监;作为亡国之君,死之后,为什么还能埋入十三陵呢?
从1627年登上皇位,到1644年兵败自缢,短短17年的时间,崇祯皇帝勤勤恳恳,励精图治,企图挽救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
据史书记载,二十多岁时,崇祯皇帝已经长出了许多白发,并且眼角有了深深的鱼尾纹,一副年轻人不该有的老态龙钟。
尽管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但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朝的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仅凭他一个人,真的是无力回天了。
崇祯皇帝之死。
1644年春节刚过,北边的满清军队,大兵压境,南边的大顺军队,步步紧逼,夹缝中求生存的大明王朝,岌岌可危。
但崇祯皇帝可以不死的,大臣们都劝他南逃,建立南明王朝(明朝在南京仿照北京的编制体制,也设有一套政府班子),就连周皇后,也劝他去南京,以期卷土重来。
但倔强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轻易放弃祖宗打下的千秋基业?想到历史上数次北京之围均被化解,此时的他,还是满怀着信心和希望!
1644年3月16日,听到大顺军队达到昌平的消息后,崇祯皇帝连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朝堂上鸦雀无声。
突然,不知道是谁,率先大哭了起来,接着,满朝堂没有人说话,所有大臣都跟着痛哭起来!
崇祯皇帝怒了:这还是国家的栋梁吗?朕的于谦哪里去了!
不久,昌平城破,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哭声,明朝的结局,崇祯皇帝的结局,仿佛已经注定。
3月17日,北京城被围,负责守卫的明朝军队,犹如惊弓之鸟,完全没有了军人的血性和战斗的意志。
对大臣们失望透顶的崇祯皇帝,也不再召集群臣开会,一个人绕着皇宫走走停停,偶尔大骂,偶尔痛哭。
3月18日,刚吃过晚饭,有太监跑过来禀报:陛下,守城提督李国祯带着守城官兵逃散了,现在敌军已经攻破内城!
正当崇祯皇帝想再多了解一点情况时,这名太监丢下一句“皇上您也赶紧逃跑吧!”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崇祯皇帝带着太监王承恩第一次来到煤山,看着紫禁城内火光冲天,听着朝堂内外炮声隆隆,悲从中来的崇祯皇帝失声痛哭。
良久,在王承恩的搀扶下,崇祯皇帝来到了乾清宫,此时的,已经抱定了誓于北京城共存亡的决心,开始安排后事。
他本来是打算让成国公朱纯臣辅佐东宫太子,光复大明江山的,可当太监拿着他的圣旨跑到内阁时,发现内阁早已人去楼空!
想到列祖列宗的千秋基业,就要毁在自己手上,崇祯皇帝再一次失声痛哭。忽然,崇祯皇帝停止了哭声:我要为大明保留火种!
把周皇后和袁贵妃叫了过来,又把太子、定王、永王叫了过来,当看到几个年幼的儿子还是锦绸罗段时,崇祯皇帝慌忙让太监给他们换上粗布衣服,并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
“大明社稷就要完结了,这实在是父皇的罪责和过失,但朕已经尽力了。皇儿们今天还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在战乱离别的时候,千万要记得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见到年纪大的人要称呼他们长辈老翁,见到年纪轻的要喊他们伯伯叔叔。万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给父母报仇雪恨呀!千万不要把父皇今天的告诫给忘掉了。”
真可谓是声声泪,字字血!
交待完几个儿子,便让太监把他们领走了,交给了他们各自的外祖父,也算为自己留下一点血脉。
托孤的事情完成后,便是自己的一众嫔妃了,想到历史上亡国后,后宫女子所受到的凌辱,崇祯皇帝悲从中来,他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在自己后宫发生。
崇祯皇帝对周皇后说:如今大势已去,你贵为皇后国母,理性自尽!
周皇后哭着说:臣妾侍奉陛下18年,今日能为国殒身,也算死而无憾了!
说罢,周皇后跑回坤宁宫,自尽身亡。
接着,崇祯皇帝又将白绫赐给袁贵妃和一众嫔妃:皇宫马上就要被攻破了,你们一定不能落入敌手,要守好贞节,方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说罢,摆摆手:自尽去吧!
安排完后宫,崇祯皇帝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两个公主,他手提长剑,来到宁寿宫,不顾长平公主的苦苦哀求,手起剑落,长平公主举臂去挡,右臂被砍断,昏倒在地。
接着,崇祯皇帝又来到小女儿昭仁公主的住处,面对年仅6岁的女儿,崇祯皇帝已经杀红了眼,直接一剑刺中昭仁胸膛,根本没有给她挣扎的机会。
刚结束自己女儿的生命,有太监来报:刚才有王贤妃、郑裕妃等五人准备出逃,已经被擒。
看到自己的嫔妃如此没有气节,如此不挣气,崇祯皇帝没有丝毫手软,让太监把她们带过来,一个一个全部杀死了。
处理完后宫,崇祯皇帝换上便装,手执三眼枪,带着数十名太监,打算从正阳门突围出去,可正阳门守军死活不开门。
大家又奔朝阳门而去,打算从成国公朱纯臣这里出去,没想到的是,朱纯臣为了自己的安全,居然闭门不纳。
来回折腾了一夜,崇祯皇帝也没有能够逃出北京城。无奈之下,他带着太监王承恩再一次来到了煤山山顶。
看着满城的大顺军队,看着自己空落落的身边,想想昔日的辉煌,崇祯皇帝悲从中来,他知道,自己结束的时刻到了。
他让王承恩给他找了一支笔,在自己袍服上写道: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写完,自缢身亡!
其实,崇祯皇帝完全可以不死的。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曾经派人秘密的和崇祯皇帝谈判,想和大明分疆而治,大顺占据西北,同时由大明解决大顺军队的粮草和军饷,大顺统治辖区无需向明朝廷缴纳赋税,也无需听从明朝廷的任何人事和军事调令,作为交换条件,则是大顺军立即出兵替明朝廷对付辽东的满清。
这种丧权辱国,分裂国家的条件,一身民族气节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答应?哪怕身死国灭,也不能做对不起祖宗的事儿!
鉴于崇祯皇帝的气节,加上明朝降臣李国祯的求情,李自成才决定厚葬崇祯皇帝。
但厚葬是需要钱的!活着的时候,崇祯不舍得花一分钱,没有为自己打造陵墓,突然国破身亡,发现居然无葬身之地!
后来,大家决定把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一起,与田贵妃合葬。田贵妃在崇祯15年的时候因病去世,崇祯皇帝为她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墓,崇祯死亡时,陵墓还没有建造完成。
但李自成又不愿意出钱,还是明朝遗老,一起募捐了200多两白银,崇祯皇帝才得以下葬。
后来,等到满清人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廷效力,又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下令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等到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才终于完成,共计花费为3000两白银。
崇祯皇帝至死都是皇帝,又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葬在十三陵,无可厚非。但溥仪不一样,他是不可能葬在清西陵的。
生于1906年的溥仪,1908年继位时还时两岁的孩童,就是1912年退位时,也不过6岁而已,完全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尽管1917年张勋复辟时,溥仪又当了11天皇帝,但这时他也不过11岁,说他是一个皇帝,有点名不副实。
这还不是他不能葬入清西陵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他在东北的所作所为。
1925年,被从皇宫里赶出来以后,溥仪辗转来到了天津,尽管受到了各国领事的尊重,甚至大家还叫他皇帝,但他心里也清楚,要想依靠这些人复国,简直是痴心妄想。
正在溥仪筹划着如何复国的时候,日本人来了,承诺帮助溥仪在东北建国,让他在东北做皇帝。
溥仪仿佛正打瞌睡的人突然有了枕头,便高高兴兴的跟着日本人来到了东北,准备励精图治,大干一场。
可到了东北才知道,自己完全就是日本人的傀儡,帮助日本人统治东北的工具,什么决策权利都没有,甚至一切行动都在监视之下。
从1932年到1945年,溥仪帮着日本人统治了东北长达14年之久,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让我们看不到一点民族气节。
解放后,溥仪被从苏联引渡回国,接受了将近10年的劳动改造,后来获得特赦,甚至还成为了国家政协委员。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为尿毒症在北京逝世,此时,距离清朝灭亡,已经过去了将近60年,能站出来为溥仪说话,让他葬入清西陵的,早就没人了!
其实葬在哪里,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而死!
虽然崇祯皇帝也是亡国之君,但他不单单是为了朱家江山,更是为了黎民百姓,这,从他的遗书中可见一斑。
并且,崇祯皇帝很有骨气,他不会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自己能够享乐,而去分裂疆土,更不会去做出丧权辱国的事情来。
所以,他能够赢得朝臣的尊重,赢得对手的尊重,葬入十三陵,也就顺理成章。
而溥仪不一样,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享乐,清朝灭亡后,他能够待在宫中,靠着军阀的供养,继续在宫中享受生活。
待到被军阀赶出来以后,他还想着享受,想着自己的皇帝待遇,以至于敌我不分,落入了日本人为他设下的圈套。
一个置国家民族于不顾的人,国家能够养他老,已经是恩赐了,怎么可能以帝王之礼葬之?
君王也好,百姓也罢,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做事首先要考虑到国家,考虑到民族,考虑到他人,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走到什么地步,都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
网友解答:
崇祯皇帝和溥仪两人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虽然他们两人都是亡国之君,但明朝灭亡时,崇祯皇帝已经殉国了,他的身份还是皇帝,李自成攻入北京,为稳定局势遵守礼制将崇祯皇帝葬入皇陵,这没有问题,后面是有一些政治考量。
崇祯皇帝
溥仪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了民主时代,更重要的是他死亡的时候,他的身份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时也不存在满清残余势力,未将其葬入清西陵也是合理的。
李自成“礼葬”崇祯皇帝,多尔衮为崇祯皇帝发丧,都是有政治目的的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民变四起,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起义军接连攻城拔寨,势力不断壮大,崇祯十七年三月,起义军包围北京城,京师告急,十九日,北京城被攻破,崇祯皇帝煤山自缢。
崇祯皇帝死后,不管是先入北京的李自成,还是之后南下入京的多尔衮,他们两人的首要需求都是相同的,稳定住北京的局势。这两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某一个阶段的胜利者,既然是胜利者,当然要做出胜利者的姿态。
李自成入京后,大顺军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尸体收敛了,没来得及跑的王公贵胄都被俘获,其中就有崇祯皇帝的长子朱慈烺,朱慈烺被带到李自成面前,据记载他两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
李自成
朱慈烺问李自成:“你为何不杀我?”李自成答道:“你没有罪!”朱慈烺说道:“既然如此,希望你能尽快礼葬了我的父皇和母后。”事后李自成如约将崇祯\"礼葬\",还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最后将崇祯皇帝葬入了田贵妃墓中。
不久后,李自成在关外兵败,满清入关,大顺军在攻占北京城后,队伍迅速腐化,到处烧杀抢掠,虽然主要报复对象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但这种行为却会对政权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稳定民心上。
相比之下,多尔衮统领的清军,在贯彻政策上,持续性比大顺军好很多,至少没有那么快就原形毕露了,在收买人心上也很有一套,特意为崇祯皇帝重新发丧,停止剃发,严令禁止了抢劫,这样明显的对比下,自然也就增加了满清统治者在士绅阶层中的好感,所以崇祯皇帝被葬在十三陵,主要还是统治者为了收买人心。
多尔衮
溥仪死亡时,清朝已灭亡半个世纪,他的身份只是普通公民,不该葬入皇陵
溥仪的情况就非常不一样了,在清朝才灭亡时,蒙满贵族还在很有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当时,中华民国愿意给满清王室优待的原因,首先是希望政权和平过渡,其次是为了能稳定局势,毕竟那个时候中华民国的口号是五族(满、汉、蒙、回、藏)共和。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满清残余势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另外他们本身也不安分,还多次尝试复辟,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政府的统治,顺道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结束了清朝灭亡后,这段国中之国的历史,从此之后,溥仪就彻底不在具有皇帝的特殊身份了。
但这也给了日本人可乘之机,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溥仪是傀儡皇帝,本身地位就不合法,抗战胜利后,溥仪作为战犯被苏联关押,1950年才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这时起溥仪的身份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溥仪
事实上,在辛亥革命成功时,封建帝制在中国就彻底结束了,溥仪的墓室也就停止修建。新中国建立后,清西陵也属于国家财产,而非爱新觉罗的私人财产,1967年,溥仪病逝,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被其遗孀李淑贤迁至华龙皇家陵园(这是个人经营的商业性陵墓),就在清西陵旁。
-----
网友解答:
崇祯是明朝正统皇帝,虽说他刚愎自用、疑心太重,江山毁于他之手,但他是明朝正宗皇室,死于歪脖子树下,以身殉国。按中国封建传统,子孙死后安葬在祖坟,伴随先人,这种思想,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当时李自成也不可能违背国人意愿和破坏传统,也会允许朱家人葬崇祯于十三陵的。
而清朝溥仪,三年执政时国土尚属于清朝,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新的思想潮流冲击着腐朽的统治根基,溥仪做了日寇傀儡,完全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朝统治专制思想已渐行渐远,西陵已经属于人民,而不是清朝爱新觉罗家族的坟地,溥仪不想也不敢想再葬在西陵。
帝王占有风水宝地的历史已经结束,人民当家做主,所有土地尽属国家所有,十三陵也好,西陵也好,而今已成为风景名胜区,人们去参观,只不过留些感叹而已。这就是我的看法。
-----
网友解答:
这个很好理解。
崇祯和溥仪虽然都是亡国之君,但情况完全不同。
崇祯殉国之后,清朝还是封建王朝。为了稳定民心,清朝将崇祯葬入皇陵。是为了清朝自身的统治考虑。
溥仪虽是亡国之君,但他逝世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他也经由封建王朝的君主变成一位平民。他经历了清朝君主,王朝灭亡后成为日本傀儡,再成为苏联的囚徒,再成为中国的囚犯,再成为公民。
所以他逝世后先是葬在八宝山公墓,后迁入清西陵,与其祖先葬在一起,没有进入皇陵,因为他已经不是皇帝。而崇祯过世时还是皇帝。
图片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一,崇祯皇帝葬入妃子田氏墓,田氏墓在明十三陵的范围内,崇祯得以入明朝十三陵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紫禁城,准备把崇祯皇帝一家“优待”起来。
但是,他们几乎翻遍了每个房间,也没有看到崇祯皇帝的身影。
李自成很着急,就下令悬赏:
\"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二十日中午,才有士兵发现崇祯皇帝已经自缢身亡。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已故的皇帝尸体停在上面,再抬到东华门。先用柳木板仓促做成的棺木把崇祯皇帝装了进去。李自成命令有关人员搭建了临时灵棚。这时,周皇后的灵柩也到了,皇帝皇后算是又到一起了。
二十三日,有关治丧人员重新改殡,这一次是用的红漆棺殡帝,用黝漆棺殡周皇后。帝后两具棺木并在一起。崇祯皇帝入棺,皇帝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一如生前着服。周皇后一如皇后礼制加冠服袍带。
帝、后的棺椁停放在东华门灵棚内好几天。明朝的官员们不见一个踪影。襄城伯李国祯前来吊唁,替自己的皇帝皇后哭灵。
踉跄而至,泥首去帻,跪梓宫前大哭。以头触阶,血流被面。
当时,崇祯皇帝没有想到自己会早死,所以没有造陵墓。明朝除了朱元璋还朱棣朱棣的陵墓宏伟壮观之外,后来的皇帝陵墓规模一般都不大。
而且明朝帝王陵墓有许多是皇帝是驾崩后,才开始修陵墓的。到了崇祯皇帝,他居然还没有替自己修陵墓。因为没有陵墓,皇帝皇后现在该朝哪里去?
其实,崇祯皇帝还是替自己想了归宿之地的,只是看风水的刘孔昭和张真人在天寿山没有找到合适的“吉壤”,后来到了蓟州凤台山找到了,但是,动土的日子要推到甲申年(崇祯十七年)后。大家明白,李自成是崇祯十七年三月推翻了明朝。这就把崇祯修自己的陵墓给耽误了。
因此,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没有现成的陵墓可用。崇祯皇帝的皇贵妃田氏刚刚下葬不久。有人就说把贵妃墓改成皇帝陵也可以的。
田贵妃,左都督田弘遇女儿,崇祯元年,封礼妃。崇祯十五年(1642)去世。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三葬入天寿山鹿马山南麓的坟园内,田贵妃埋进去后,地面建筑都还没有完工。现在又要改成为皇陵,也就是扩大一下规模,关键问题是李自成事情太多,必须让崇祯皇帝早日入土为安。
三月二十五日。计划四月初三发引田氏之墓,初四日下葬。
工程不大,时间紧,关键是没有钱!
赵一桂组织募捐。先后有人捐了大约有234两银子。赵一桂把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口上。连续四天后,才打开地宫入口,再打通两道石头大门。发现地宫是由前后两殿构成。前殿三开间,中间悬挂万年灯两盏。案上有石香炉和还有几口大红箱 ,里面是死者生前的衣服被褥。
后殿有九间,在正中间设有石头床,高一尺五寸,宽一丈。上面安放者田贵妃的棺椁。
崇祯皇帝,皇后的棺椁运到地宫后。人们把田氏的棺从椁里面抬出来,放在右边,然后把周皇后的棺放在左边。最后把崇祯皇帝的棺放入田氏的椁里面。
三具棺椁安放正了之后,点起万年灯。关闭石门,填平隧道。赵一桂又买了材料替崇祯皇帝堆起坟头,再修建了五尺高的围墙。
清人入关后的顺治元年(1644),五月,清朝下令为崇祯皇帝举行改葬仪式。并将此座特殊的坟墓命名为思陵。
简单地说,崇祯皇帝夫妇是进了田贵妃墓,而田贵妃的墓在十三陵之内。天寿山就是明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清朝自然怕麻烦 不想再操心了,有就如此如此了。
二,溥仪没有进清西陵的原因
溥仪在1967年10月17日,死于北京。
当经过改造之后,伪满洲国皇帝已经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性质完全发生了改变。溥仪在10月19日火化。鉴于他确实个特殊人物,关于骨灰的处理,国家领导人做了明确指示:可由爱新觉罗家族决定。可以选择公墓安放骨灰:八宝山公墓、万安公墓或其他公墓都可以。10月20日,溥仪的家属聚会商定了将骨灰寄存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到了1995年1月26日,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决定将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葬到清西陵旁边的华龙陵园。溥仪墓距离光绪皇帝的崇陵后围墙仅200米。溥仪墓的两边是谭玉龄和婉容的墓碑。
2006年9月2日,根据溥仪生前遗愿,其亲属将存放在长春伪满皇宫的谭玉龄骨灰领回,与溥仪合葬。
10月23日,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先生呼吁,在溥仪墓为婉容举行了招魂葬。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
网友解答: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人死后在埋葬上也是有区别的,帝王为陵,知名人士和公众人物为墓,一般普通老百姓为坟。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对历代皇帝的陵园特别重视,中国最知名的陵是秦始皇的骊山陵园,现在还没有挖掘,保护完好。这是对人的尊重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明14陵和清西陵和清东陵(但清东陵的乾隆墓和慈禧太后墓被民国的军伐孙殿英所盗),还有沈阳的清福陵和昭陵。
人们都说明朝有13陵,怎么出来个14陵,在北京有明13陵,在南京还有个明朝开国鼻祖朱元璋的陵墓,叫明孝陵,明朝共有16位皇帝,还有朱标和朱允文,朱标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在靖难之后,朱允效不知跑到何处,如果要建坟话,也是虚坟,朱标的陵寝也不大。
北京十三陵是我国著名的皇家陵园,修建宏伟,气派,现在已开放的是长陵和定陵。
清朝是我国最近的朝代,一共存在12帝,在北京10帝,在东北的沈阳(奉天)两帝,一个是努尔哈赤,他的陵园在沈阳的东陵,就是沈阳和抚顺的交界处,也叫福陵,还有一个皇太极的陵墓,坐落在沈阳的北处叫北陵也叫昭陵,在北京有十个陵园,清东陵埋葬5位皇帝,清西陵埋葬5位皇帝,一共是12帝。
这个网友问?为什么明朝的末代皇崇祯皇帝有了陵墓?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没有真正的陵墓。
下面我把这个问题讲一讲: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是个亡国之君,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末代皇帝崇祯,命令他的太监,马上化妆出城,带上银两,带领他的三个儿子,逃的越远越好。
崇祯皇帝,还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他不想像北宋的微钦二帝让金军俘虏,他要死的好像其所,他拿出宝劍,告诉他的嫔妃,与他寻情,胆大的上吊自杀,胆小的被崇祯皇帝杀死,然后崇偵皇帝在小太监的带领下,从故宫的北门跑到煤山,他要保持皇帝的尊严,以身殉国,上吊自杀了。
大顺军找到崇祯皇帝的尸体后,从崇祯皇帝内衣处找到遗嘱,由于时间匆忙崇禛就写了几个字,内容大致是”贼可对我鞭尸,勿伤百姓一人”,可见崇祯皇帝还是个好皇帝,心系黎民百姓。
崇祯皇帝接了最后一班,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不可救药,但他还是励精图治,先杀了大太监魏忠贤,可见崇祯皇帝还是有作为的,可是明朝帝国已经腐烂透顶,凭他一个人的能力已无可救药了。
李自成见到崇祯皇帝尸体后,对崇祯皇帝怎么安葬也费了好大的心思,由于他的大顺军刚入北京, 缺少经费,而且崇禛皇帝生前也没有建好自己的陵墓,只好把崇祯皇帝埋葬在他的妃子田贵妃的身旁,当时田贵妃已葬在13陵的陵墓当中,陵园还没有完全建好,就这样草草安葬了。
多尔衮带领清兵入关后,在顺治二年,多尔衮与顺治重新修缮崇禛的陵墓,并派人对所有明朝陵园加以看管和修缮,对崇祯的陵墓起名为思陵。
顺治十五年和乾隆十年和十六年,对崇祯的陵园又进行了三次的进一修缮,其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笼络人心。
对南京的明孝陵和十三陵多尔衮派军队加以看管保护和修缮。
在清朝灭亡时,明朝14个陵墓,没有一个被挖掘,全部保存修缮完好,可见清朝廷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对皇家陵园的重视,特别是明孝陵,已近500年历史,保存修缮是非常困难的。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生,1908年继位,年号为宣统。1911年辛亥革命后,1912年 退位,住在故宫。
1924年发生了第二次直奉大战,吴佩孚战败,张作霖占领山海关,北戴河,天津。山西军伐冯玉祥趁虚而入,占领北京。冯玉祥派人到紫金城内,找到已退位皇帝的溥仪,让他出钱,以保护溥仪为名,实际上是打劫,遭到溥仪的训斥。冯玉祥恼羞成怒,把溥仪等人赶出皇宫,不许在北京城呆,赶到天津。
张作霖见冯玉祥占领北京城,马上派部队占领北京,冯玉祥不是张作霖的对手,很知趣,主动退出北京回到山西。
后来有个国民党一个军长叫孙殿英,以筹集军费为名,挖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的陵墓,开始找不到陵墓的入口,挖了近两个月,最后用炸药炸,把慈禧太后的陵墓炸开,进入坟墓以后,国宝无数,打开慈禧太后棺椁以后,慈禧太后的面部还栩栩如生,后来由黄变紫,开始腐烂,在慈禧太后的口中,发现了闪闪发光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就价值连城,她的套棺内还有很多稀世珍宝,整个墓室装了三四十箱子。
孙殿英挖掘了皇家坟墓,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也受到了各大报纸的谴责,他为了掩人耳目,经人指点,把好的项链,珠宝送给了宋美龄,金丝腰带送给了戴立等人。
末代皇帝溥仪听到这个消息后,真是如雷轰顶,他组织了爱新觉罗的后代,来到乾隆,慈禧太后的陵墓,到场一看,差点昏厥过去,慈禧太后的尸骨散落一地,当时溥仪捶足顿胸,后擦干眼泪,表示说不报此仇不是爱新觉罗的后代。
在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受日本人的拉拢,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他当这个“伪满洲国皇帝”,与挖他家的祖坟是也有一定关糸,他自己已没有力量,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报仇雪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溥仪这个”末代皇帝”,也成了战犯,先被苏联的红军押送到苏联的远东,后经我国政府要求,被遣送回国,被押送到抚顺的高尔山战犯监狱,服刑改造,1959年,毛主席发出了特赦令,这个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回到了北京。
回到北京以后,先后受到敬爱的周总理和毛主席的会见,并给他安排到政协文史馆工作,溥仪在1967年逝世,先安葬在北京的八宝山,后经亲属家族的协商,把末代皇帝溥仪的尸骨,迁移到北京的清西陵一处私人华龙皇家陵园,这也算与祖先团聚,虽然陵墓档次低了些,但比一些平民百姓还高的很多,这也是时代的变迁的结果。
-----
网友解答:
1644年,李自成打进了京城,崇祯皇帝一看,这事儿搞不定了,所以他就跑故宫后面那个煤山,也就是景山公园上吊自尽了。
他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可是让李自成来善后,这就有点小麻烦了。从理论上来说,李自成是崇祯的死对头,不给崇祯大卸八块似乎都对不起他赤裸裸的农民军身份。
可是李自成也是尊重好汉的一个人,至少崇祯没有撒丫子跑路,那就值得尊重。于是李自成就给崇祯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葬礼,找了个棺材,还给崇祯从皇宫里倒腾来了几件像样的衣服和装饰品,随后还是昌平小吏们花钱给葬在了昌平的田贵妃陵墓之中。
既然尊重人家崇祯,为啥还不给他风光大葬呢?因为李自成本身也缺钱,他的小农思想认为,不应该把钱花在崇祯身上,那是浪费!岂不知,尊重了崇祯,才能得到更多人心。
一、清军入关后,为了表示关怀,差点把崇祯挖出来再葬一次。
李自成坐江山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前后42天。等到他离开京城以后,多尔衮带着清军也就跟着进入了京城。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想到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崇祯皇帝的下落。为啥?因为多尔衮刚入关,打着的旗号,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雪恨来的。
这可真的有够扯的,人不要脸起来,真的啥事儿都干得出来。你老爹和你老哥跟崇祯干了17年的架,难道是在过家家?现在你多尔衮还假惺惺地给崇祯报仇雪恨来了?
可是搞政治就应该要这么个厚脸皮,不撕破脸时,大家你好我好,一旦撕破脸,谁还认识谁啊?多尔衮希望通过对崇祯的尊重,来获取大明王朝那些旧臣们的支持。
因为清朝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如果没有大明朝那帮大臣们的支持,那清朝想要一统天下,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为此多尔衮立刻找到了崇祯的下落,得知崇祯被李自成给安葬了。那叫一个生气啊,恨不得把崇祯给挖出来重新安葬一边,表示自己对崇祯的敬意。
既然不挖出来,那就给他重新办一场葬礼好了。于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崇祯葬礼就这么举办了起来。
为了表示清廷对崇祯的敬意,多尔衮还特地把田贵妃的陵墓给扩建成了皇陵,也就是后来的思陵。因此崇祯也算是葬在了明十三陵之中。实际上是多尔衮给他扩建出来的。
所以说,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崇祯皇帝本来也不应该在明皇陵之中。李自成看他可怜,而多尔衮想要利用他,仅此而已,这才有了所谓的思陵。
二、清东陵和清西陵,都是清朝皇陵。
明朝十三陵,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以外,其他13位皇帝全部都葬在了明十三陵。而清朝就比较有意思了,入关以后,主要有两处皇陵,分别是清东陵和清西陵。
其中清东陵有5座皇陵,分别是:
顺治皇帝福临的孝陵、康熙皇帝玄烨的景陵、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咸丰帝奕詝的定陵、同治帝载淳的惠陵。
清西陵则有4座皇陵,分别是:
雍正皇帝胤禛的泰陵、嘉庆皇帝永琰的昌陵、道光皇帝旻宁的慕陵、光绪皇帝载湉的崇陵。
除此之外,关外还有两座皇陵,
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
,全部在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奇怪的是,清朝从努尔哈赤算起来,一共有12位皇帝,可三处皇陵加起来,一共才只有11个皇陵,还有谁没有进入皇陵呢?
当然是清朝的亡国之君宣统皇帝溥仪了。溥仪3岁登基,6岁亡国,所以他压根就没机会给自己建造皇陵,更别想着能住进皇陵了。当然了,这也不是主要原因。
三、没有人怀念清朝,所以也就没必要捧着他了。
按道理,从对称的角度来说,清东陵有5座皇陵,清西陵也应该有5座才对。如果清王朝没有灭亡,那溥仪应该是会选择清西陵待着。
可问题是清王朝已经灭亡了,溥仪也就失去了给自己建造皇陵的机会了。此外,明朝灭亡的时候,明朝还留下了大量的官员在。
清朝刚成立想要稳住天下,就必须要笼络住这些官员才对。所以多尔衮厚葬崇祯,那是有政治需求的。
可是袁世凯需要靠溥仪来稳住天下吗?显然不需要,因为溥仪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一方面来说,大家并不怀念清朝,另一方面,溥仪个人从头到尾也只是个傀儡,完全没有任何号召力。
因此新成立的政府,自然不需要捧着溥仪。后来溥仪到了新中国,更是成为了一名非常普通的公民,就算他过去是皇帝,可后来也只是普通人了,又怎么可能给自己修建一座皇陵让自己待着呢?
值得一提的是,溥仪去世以后,骨灰本是安放在了八宝山,可是到了1995年,溥仪的媳妇儿李淑贤,却决定将溥仪的骨灰弄到清西陵旁边的华龙陵园。
为啥?因为这地方距离清西陵超级近,与光绪皇帝的崇陵,只隔了200米的距离。很显然,这是为了表达溥仪想要进入清西陵的一种愿望罢了。
总结:葬在哪儿还不是一抔黄土呢?
封建帝王对自己的身后事,往往有着非常痴迷的安排。他们甚至觉得,安排得越周到,在地下的生活就越快乐。
事实上是这样吗?显然并不是。崇祯葬在了思陵就能改变他是亡国之君的命运吗?
自然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影响,那就是后人会对葬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看法,纯粹是后人的思想在作祟,跟当事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
推荐阅读:
用于自驾游煮饭炒菜的移动电源,一般用多大功率的,什么样牌子的移动电源好?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