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学家杨振宁,为什么争议一直不断?
对物理学家杨振宁,为什么争议一直不断?
-----
网友解答:
-----
前一阵读了《杨振宁文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说一说。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数学家。中国老一辈的知识分子都是很爱国的,毕竟那时候外患不断,国家穷弱,知识分子想用自己的学识使国家富强起来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杨武之先生,著名数学家。用今天的话说杨振宁就是个学二代。
杨振宁先生是1957年得的诺贝尔物理奖,随后的1962年杨武之先生在日贝瓦与杨振宁见面,虽然没有把杨振宁劝回来,但杨武之的话还是对杨先生造成了很大触动。
想来这么一位爱国的老人,对自己的儿子后来(1964)加入外籍是会耿耿于怀的。
当然,我们站在杨振宁先生的角度考虑,二战刚刚结束的二三十年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白银年代,同时也是冷战的高潮,他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加入美籍是非常有利于他继续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
不能否认,杨振宁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规范场论——甚至不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可以说杨振宁没有选择在那个年代回国,继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对他个人是最有利的。
杨振宁先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敢于直言,在学术观点上,他不看好弦理论,不看好重型加速器得罪了很多圈内人,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杨先生虽然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但他的思路很开阔,知道国家在不发达的时候应该重点投入有应用背景的新物理研究,所以他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年轻人重视做凝聚态物理,比如现在很热的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就是在杨振宁的影响下由高能物理转投凝聚态理论的。
但杨振宁争议最大的还不是以上这些事,他争议最大的是以下三件事:
李政道和杨振宁在一起工作。
一、与李政道的交恶:李政道比杨振宁小一些,也是非常有才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因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分享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但这个奖也是日后交恶的开始。李政道显然认为自己在这项研究中更关键,而杨振宁则认为他更资深。这最终导致两人在学术上分手,再也不合作做研究了。两个人的恩师吴大猷先生曾试图说和,但于事无补。
这里我不想做谁是谁非的评价,但这个事件必将成为未来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话题。
二、杨振宁在原配杜致礼女士去世(2003)后,转年(2004)就娶了年轻的翁帆女士,这可能是杨先生争议最大的一件事了。这里我也拒绝作出任何更进一步的评价。
杨振宁回清华做了不少实事,包括给学生讲过大学物理课。
三、杨振宁在晚年回清华创立了高等研究中心,并最终在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杨先生创立的清华高研中心非常厉害,最近崭露头角的祁晓亮等新锐研究者就是高研中心培养的博士。
杨先生是物理学史中殿堂级的人物,他很有可能是还活着物理学家中对物理学贡献最大的一个人。从这个角度,我们更需要多了解杨先生对物理学的贡献,而搁置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争议。
-----
网友解答:
-----
我想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他回国晚,不像钱学森钱老一样,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回国,而是在老了才想着回国,钱老他们是雪中送炭,而杨老是锦上添花,所以说最感激的最怀念的是雪中送炭,最争议的是锦上添花。
第二个就是杨老把他最巅峰时期的研究留在了美国,而当今的中美关系是全球最复杂的关系,而美国又在各个领域处处针对中国,围堵中国。现如今他已经老了,除了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显然作用不是很大,但是他的权威依然在那。
第三个就是他反对国家建造大科学装置“粒子对撞机”,我不是物理学家,只是一个本分的中国公民,站在一个普通的公民角度,是希望国家建科学装置的,现在国际关系这么复杂,美国欧洲那些政客明着抢,简直就是不要脸,强盗。
不过,虽然对杨老一直有争议,但是也不可否认,杨老对国家的贡献虽然没有两弹一星那么巨大,但是也绝对没有我们世人眼中的那么小。
-----
网友解答:
-----
对杨振宁的争议,大多关于私人生活,外界对他与小54岁的翁帆的结合产生遐想,其实,少为人知的还有他和父亲杨武之的难言往事……
杨振宁即使在国外,一直和父亲有书信来往,他的长子1951年出生后,也是杨武之起名,和诺奖有关,叫杨光诺,希望能获得诺贝尔奖,为祖国争光。难道那时已经预测能得诺奖?
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后;杨振宁在瑞士讲学期间,致信父亲, 希望能在瑞士一聚享受天伦之乐 ,父亲杨武之为此专门致信周总理 ,希望通过这次相聚 能说服儿子杨振宁回国效力。
(他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曾在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任教,后为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即是杨武之的得意学生 ,
华罗庚在1980年曾说:“引我走上数论道路的是杨武之教授。”)
杨武之的请求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和支持。
50年代 ,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各领域科学家的参与,这一时期已有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两人老师张文裕先后回国。周总理对于国际知名科学家也非常关注,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自然是努力争取的对象。
杨振宁父亲杨武之在周总理的安排下,顺利抵达日内瓦,与杨振宁一家相处一月。在瑞士期间,杨武之始终惦记着自己向周总理的承诺,努力做儿子工作,迫切希望杨振宁回国。
当时,蒋介石也多方地派人去杨振宁赴台讲学。
经过父亲多次归国劝说,杨振宁做到了不接受台湾邀请,然而因当时国际国内大环境 及种种原因回国一事没有实现。
后来,杨振宁的父亲和中国代表团又两次赴日内瓦劝其回国,但毅然没有成功。至于具体原因外界难以揣测,正是因为此事 ,杨振宁和父亲产生了难一弥补的隔阂。(看着当时这张全家福,父亲杨武之表情耐人寻味)
后来,在杨振宁《父亲和我》的文章里,详细叙述了在回国问题上和父亲产生矛盾的经过:\"
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我影响极大。……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是父亲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可是他又十分矛盾……。我应该留在美国,力求在学术上得到更大的提高。
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尽管当时没有回国,但杨振宁还是自己特殊身份为国家做出了不少贡献。
比如他为了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亲自创办了美国华人协会。1971年,中美开始试探性地接触,他率先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访问。并积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的发展。
而且在他影响下,许多华裔科学家纷纷回国,为国家的科学教育等尽其所能。
1971年春,中美关系解冻后,杨振宁和妻子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
并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和宴请。
2017年,杨振宁落叶归根实现了父亲的夙愿, 定居中国 。
还有一个最引人关注的争议,则是翁帆与杨振宁前妻杜致礼之间的渊源。
有说杨振宁是老牛吃嫩草,实际上,前妻去世后 ,是翁帆先主动写信主动联系得杨振宁 ,有人猜测翁帆是杨振宁的助手,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不仅仅在生活中,在物理学上两人结合也是水到渠成的。
更多的争议,已经82岁的杨振宁在经历丧妻之痛后,遇到了28岁的翁帆。有媒体报道,两人相恋是因为翁帆与杨振宁亡妻十分相像,所以杨振宁才会如此深爱翁帆。
这只能起猜测,问题在于大千世界,怎么跨越时间长河,就能有这种姻缘巧合,即使有意去寻找,也很难保证长得像就能情投意合。是与前妻杜致礼有关系,有的人说年轻时的杜致礼与翁帆长相十分相似,杨振宁是缅怀前妻才娶了她,但这只是猜测而已,真相只有当事人心有灵犀。
还有。两个美丽的女性,竟然长相如此接近。如果不解释,你也许会觉得那张因岁月发黄的相片,是翁帆的艺术怀旧版照片,
当然了,杨振宁的第二次婚姻,饱受争议 很多人不看好这段婚姻,等着看他们结局 ,然而如今17年过去了,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生活依然平静而和美进行中。
-----
网友解答:
-----
人们对杨振宁的争议无非就集中在所谓的道德上
其实这也不对,杨振宁道德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集中在杨振宁该不该是儒家思想的圣人呢?
我们一谈起杨振宁,几乎会自动忽略掉杨老的物理学成就,每个人提起杨老的轶事都可评论一番。
对杨振宁的批评主要是对比钱学森和邓稼先的事迹。得出的理由便是:杨振宁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依旧停留美国,而在晚年的时候却回国养老,这确实激发了一部分民众对杨振宁的不满。
但这里面存在了一个认知误区
其实物理学在最近一个世纪已经很细分了,大家都知道杨振宁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具体的研究领域是什么?在民众眼里,物理学家都应该会造原子弹,其实这忽略了理论和实践物理学家的区别。
杨振宁专攻的研究领域是粒子物理学,而且从事的是理论研究。他的主要成就是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这就是杨米尔斯理论。
而邓稼先是妥妥的核物理学家
。新中国建立以后,迫切需要发展国防的人才,这一方面体现在导弹和核武器方面,而钱学森和邓稼先都是相关领域的行家。我们这时候迫切需要实践物理学家,而理论物理家的研究成果反倒是长期性的,这时候要求杨老回国,不但给中国帮不了什么大忙,反倒让世界损失一个物理天才。
我认为让杨振宁转行实践物理学,是对理论物理学的一种巨大损失。
其实杨振宁留着美国,可以继续科研,研究成果是全人类的,中国人自然可以共享。现在杨老回国了,
在美国做的成就却没有花国人的钱,反倒晚年为中国做了贡献,咱们应该偷着乐吧!
还有人把目光聚集在杨振宁和翁帆的爷孙恋上,企图从道德上批判杨老
其实翁帆女士最有发言权。人家都没有说什么二话,你们这些喷子就闭嘴吧! 这件事,只要当事人没有诉诸于第三方,咱们都没有权利肆意批判别人!
杨振宁在道德上是没有问题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能你认为这种“过”就是当初没有回国,和晚年娶了翁帆。但是这些依旧阻止不了杨振宁成为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
网友解答:
-----
原因很简单
中国只有不到17%的人口是本科毕业生;
只有不到12%的人口是理科本科毕业生
只有不到4%的人口是理科硕士毕业生
只有不到1%的人口是理科博士毕业生
而中国的娱乐人口,达到86%.他们大多数关心的是 杨振宁 先生的房事.他们大多数对 霍金 的身残志坚更感兴趣.
而能切身理解 杨振宁 先生是当代在世物理学家第一人的,要么是搞物理理论研究的,要么是理解物理理论研究的,要么是知道杨振宁先生在物理研究上的成就的人.他们关心的是 杨振宁 先生的学术.
这在中国不到0.001%的人口
一边是以0.001%-12%为边界的认知群体
一边是以86%-74%为边界的认知群体
杨振宁 先生不被理解,就很正常了…
-----
网友解答:
-----
咱们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国家,首先你知道感恩,无论你多牛逼,如果不知道感恩大家肯定会看不起你,说你忘恩负义,杨振宁在外漂泊60多年,82岁想到了祖国,大家说还有什么用,你把毕生的才华和智慧给你美国人,虽然你的贡献可以涉及到全人类,但你是中国人,你为自己的祖国做了什么。
1971年第一次回国,20多年你不想念你的爸妈吗?你不想念你的亲戚朋友吗?你不想念自己的祖国吗?我们常说祖国在我心中,我是中国人,这些被你遗忘了。
在祖国危难之际,你在美国过着安逸的日子,在祖国战火纷飞的年代你在美国无忧无虑,在我们闹饥荒的年代,你在美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们的科学家在那个极其困难的年代回来了,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原子能创始人钱三强,火箭之父钱学森......,他们都回来了,你在哪里。
每个回来的科学家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只是心里装着祖国,他们与祖国共患难,他们不怕困难,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 ,积极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他们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才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咱们不说那么大,你的贡献虽然惠济了全人类,但你对祖国有什么贡献 ,你取得的所有荣誉都是美国的,你代表的是美国,不是中国 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容忍。
不是我们争议不断,事实告诉我们,杨振宁确实做的不对,82岁你还回来干吗啊,你想到了叶落归根,回到祖国你还能干什么,最多给学生上上课,搞研究估计力不从心了,你回来就找一个那么小的姑娘做老婆,怎么不叫我们气愤,28岁的姑娘是你孙女辈,这个年龄了,你也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好好过完自己的一生是最完美的,你却选择不伦不类,严重影响自己的形象。
-----
网友解答:
-----
因为他的确很有才华,但当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却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自己的才华无私的奉献给了我们的敌人,以至于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认其子。他和邓稼先的年龄、经历以至才华学识极为相近。但在国人眼里,邓稼先是祖国的功臣,是民族的骄傲。而他,不过是一个极度自私的小丑,是民族的败类和人渣。
-----
网友解答:
-----
杨先生之所以引起不少争议,有以下三个事情也许可以折射出一二。
1.在诺贝尔奖金的领奖顺序上,杨当年临时提议自己先上台领奖,打乱了既定的程序。李先生做出了妥协。结果呢?后来大家开始有了心结,因为在获奖论文中李是第一作者,按照署名顺序应该是李先上台领奖。结果被杨临时改动这个历史性画面,确实让李先生越想越不是滋味。加上这个物理实验是李叫自己的朋友与同事做的,李可能觉得自己的贡献大于杨——这个具体怎么样也许可以参考赵天池教授写的书。现在这些问题在科学界还在讨论中,真相也许已经快被历史的尘土淹没。
2.在规范场论的物理评价上。杨米理论本身是一个数学游戏,但后来在希格斯机制的帮助下却变得重要,物理上的重要性没问题。但这个理论借鉴了外耳与克莱因等人的思想,原创性上也许存在一定的折扣,所以至今没有得诺贝尔奖?
3.反对中国巨型对撞机的建设。这个事情杨先生坚持他的观点,在社会舆论也引起了争议。
-----
网友解答:
-----
杨振宁的争议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回国,还入了美国国籍。
第二,娶了一个年轻的老婆。
关于这两点,我逐一批驳。
首先,我们有没有资格要求杨振宁回国呢?没有。杨振宁回国也好不回国也罢都是他的自由,我们不可以去道德绑架他。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且不论那些本身就在海外的,就说那些原本在大陆后来离开到海外的(张爱玲、胡适以及等等无数名人),怎么没听说有人骂他们呢?一般提到这些人,就是什么时代的可悲云云,被攻击或者认为需要反思的永远是新中国而不是那些离开的人,那怎么到了杨振宁这里标准就不一样了呢?
这样的双标还表现在,那些当年离开大陆的文人,大家觉得他们有骨气、有独立的思想,而那些留在大陆的人,却要么讽之为御用文人,要么叹息他们为什么不走。到了科学家这里就反过来了,当年回国的邓稼先等人被捧上神坛(当然他们当之无愧),可没回国的杨振宁就被骂得狗血淋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科学家有用,或者说起码那些骂杨振宁的人认为他有用。新中国少了一两个文人大家觉得没什么,可大家觉得如果新中国多了杨振宁这样一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人物,发展肯定会大大加快啊。
可是大家不觉得这有点太功利了吗?那些没什么用的人,走就走了,我们甚至还因为他们走了反思一下自己。杨振宁这样有用的人没回来,我们就气急败坏,大肆咒骂。这样的我们真的有资格去批评杨振宁?
我知道很多答主从杨振宁从事的领域出发回答这个问题,不错,杨振宁从事的是理论领域,新中国既用不到,也无力支持他的研究。结果是,杨振宁回来后既做不了贡献还有可能下场不好,而人类也损失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诸多重要成果。
我赞同这些答主的看法,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我不想重点说这个。因为这岂不是与那些骂杨振宁的人一样了?因为杨振宁有用,所以他没回来有人骂他。所以我们就开始论证其实杨振宁对新中国没用。拜托,不管杨振宁有没有用,我们都不能这么功利主义地去对待人家好不好。
有人拿邓稼先与杨振宁做对比,我想说,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你们所崇拜的邓稼先的意见?邓稼先要是知道你们拿他当例子来攻击杨振宁,怕不是在天之灵都难以安息。杨振宁与邓稼先可是一生的
挚友
啊!请大家理解一下挚友这个词的分量。邓稼先去世后,杨振宁悼念他的文章甚至就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上!
邓稼先、钱学森等人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想当然地去道德绑架别人。杨振宁不回来,我们可以表示遗憾,可以不提倡,但是我们不可以谩骂他。
还有,杨振宁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经常访华,为我们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似乎在喷子们的眼里,这些都不算什么,只有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的贡献才算贡献,后面的就不算了。
至于他的婚姻问题,我就一句话,关你们什么事?婚姻自由不适用于科学家?
好在,正义不会被歪风压倒。之前在一些大v的煽动下,确实有许多人攻击杨振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正义之士发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杨振宁。前几天霍金先生不幸去世,杨振宁又被提出来,与霍金进行对比。我很欣慰看到,绝大多数对杨老的评论都是正面的。
-----
网友解答:
-----
我觉得杨振宁之所以受到争议,是因为他的高调.
太高调在中国这是最要不得的.以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建树,本身就是一个话题热点,无论他加入美国国籍还是回国,都倍受关注,他在一言一行无疑都会成为焦点,再加上他高调婚姻娶了比他小53岁的翁帆.这在美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然而到了国内,通过网络的发酵和大V们的煽风点火,导致很多人骂他为老不尊.甚至将之前没有在祖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回国帮忙建设的事说成为不爱国的表现.当然还有加入美国国籍的事,这些都成为网友攻击的原因.攻击的人大多并不了解杨振宁,很多人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知的,在网络只会骂人,这个在网上叫\"喷子\".
娱乐媒体要负一定责任
近几年,杨振宁是经常是上新闻头条.我觉得这并不像一个物理学家的日常,我倒觉得更像混娱乐圈的人.时不时的成为大家交谈的热点,我觉得这些媒体有一定的责任.太过关注他了,以至于大家经常看到他上头版.同时又没有把人家报道好,只挑一些私生活相关的内容报道于众.引起一些不明真像的\"喷子\"们的攻击.
我觉得要评价他还得从了解他开始,当你了解他时,就可以给他一个客观理性的评价,而不是光骂光喷了.至于人家的私生活方面的内容,我希望媒体要尽量回避,不要把人家的生活曝光在全国人民眼前.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尊重.
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
-----
网友解答:
-----
科学界对杨振宁是没有争议的,毕竟杨振宁的科研成果可以称得上是当世第一 ,对杨振宁的争议主要还是杨振宁的生活和道德方面,但是这些所谓的“争议”普遍都站不住脚,更像是网络喷子的行为。
对杨振宁的争议无非就是年轻时不回国效力,老来娶了翁帆并且把国籍改回中国。就因为这两点,杨振宁在网络空间中一直被很多人抨击和摸黑,但是这些抨击和摸黑的原因本身就有问题。
首先第一点,杨振宁没有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马上回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杨振宁搞的是基础物理,基础物理需要的研究环境当时的中国是不具备的,杨振宁回到中国反而是限制他的发展,再者基础科学是服务全人类的,不会像导弹原子弹一样被少数国家垄断,所以杨振宁的科研成果可以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被全人类所利用。
杨振宁第一任妻子是杜致礼,杜致礼的父亲是国民党杜聿明,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的束星北在青岛扫了十几年厕所,要知道束星北可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老师,所以杨振宁不回来反而更好。
关于杨振宁的另一个争议点就是他娶了翁帆,但是这种事情并不违反法律,双方也都是你情我愿不存在强迫,无非就是年龄悬殊太大而不被部分人接受而已。
杨振宁回国以后为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来很大的贡献,还引进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科学家来中国。
------------------
推荐阅读:
女朋友在西安做1040的阳光工程,让我加入,我没有加入,现在不理了怎么办?
《一拳超人》中老师知道king是个麻瓜,为什么不仅没有揭穿他,反而还在暗中保护他?
上一篇:什么男人让人看一眼就觉得他很穷?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