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
网友解答:
-----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定天下。这里所说的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指的则是庞统。这两位出身荆州的名士,后来都加入了刘备的阵营。他们都担任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受到刘备的器重。不过,这两位军师中郎将对于荆州的看法却有所不同。从这里,我们能否看出两者的能力高低呢?
一、诸葛亮与庞统对荆州的看法。
诸葛亮是十分重视荆州的。在他的《隆中对》里,荆州一直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在他为刘备做的战略规划中,跨有荆益是计划的第一步。他对于刘表统治下的荆州有着清楚的认识,看出刘表集团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集团。这样的集团是早晚要被强者兼并的。因此,诸葛亮劝刘备先下手为强,先占有荆州。此后,再以荆州为跳板,进取由闇弱的刘璋占据的益州。
这样,有了荆州和益州组成的根据地,刘备就内修政理,厉兵秣马,外结好孙权,等待时机。当有利时机到来后,刘备就发动对曹魏的北伐。北伐分为两路,一路以蜀中为根据地,刘备率军出兵秦川,一路以荆州为根据地,由一员上将率军出兵宛洛。这样,就可以消灭曹魏政权,匡扶汉室。
而庞统对于荆州的作用却和诸葛亮有所不同。他在加入刘备集团后,就对刘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据史料记载,庞统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权,北有曹操,想要实行鼎立的战略,是难以得志的。因此,他劝刘备出兵收取益州,以益州为基本的根据地,来继续下一步的战略。刘备以刘璋是自己的同宗来推辞,庞统对此加以解释,并以如不先取,必然落入他人之手来劝说刘备,刘备因此采纳了庞统的策略。
我们从诸葛亮和庞统对刘备的战略规划可以看出,他们两人对荆州的看法是有所不同的。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荆州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是刘备集团起家的根本,还是夺取益州的跳板。在夺取荆州和益州后,荆州还是刘备出兵北伐的重要基地。在诸葛亮的战略里,荆州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能丢失的。
而庞统对荆州的看法则是,荆州经过长期的战乱,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荆州在庞统的眼里,根本就不能够作为根据地。因此,他将目光投向了益州。由于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益州的经济条件要远胜过荆州。再加上益州的四周环山的地理条件,适合作为刘备集团的根据地。所以,庞统劝说刘备夺取益州,将益州作为自己的根本重地。至于说荆州,它的战略地位就可有可无了。
二、诸葛亮与庞统对荆州看法分歧的主要原因。
我们从诸葛亮和庞统对荆州的看法,就能够明了双方的看法分歧,在于荆州对于刘备政权的重要性上。诸葛亮认为荆州十分重要,采取的是荆州、益州并重的态度。而庞统则认为荆州遭受严重的破坏,加上周围强敌环伺,应该以益州为根本重地。因此,庞统的态度是重益州,轻荆州的态度。
诸葛亮与庞统对荆州看法不同的原因,是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庞统的出发点是从刘备集团的当时处境出发,为刘备选择解决问题的出路。当时刘备在荆州的处境十分尴尬,在没有得到南郡的时候,他的四周被孙权包围。周瑜一直对刘备虎视眈眈,想要吞并刘备。虽然孙权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也是同床异梦,互相难以信任。
在周瑜死后,刘备方才松了一口气。他向孙权借来南郡,想要以此为跳板向外扩张。而孙权借南郡给刘备,却包含着让刘备势力离开荆州,归还整个荆州的心理。这样,刘备从被孙权包围的态势,变成了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身边还有一个同床异梦的孙夫人这样的态势。可以说,刘备此时度日如年,急于摆脱困境。
庞统是在刘备借得南郡后加入的人员,他对刘备提出的建议,实际上是夺取益州为立国的根基。至于说荆州,庞统并没有明言放弃,可是刘备将主力调入益州,荆州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刘备在荆州的时候,集中全部的力量,尚且在曹操与孙权压力下惶惶不可终日。那么,关羽率领一支偏师,怎么可能守住荆州?可以想见,如果采纳了庞统的建议,荆州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丢失掉。
这与诸葛亮的战略完全不同。诸葛亮的战略是要以荆州作为北伐的主要基地,荆州不但不能丢弃,还要予以加强。在诸葛亮的战略中,对于曹操和孙权有着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对抗曹操,结好孙权。这样,才能保证荆州的安全。实际上,诸葛亮采取的策略就是与曹操军事对抗,与孙权以各种外交手段,保证孙刘联盟不破裂。这样,死死将荆州抓在手里,为了下一步北伐做准备。
如果从两者的战略本质来说,庞统的战略实质上是一种保守的战略。他是以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让刘备将益州作为立脚点。有了益州有利的地理条件,刘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诸葛亮的战略则是一种进取的战略。他的跨有荆益的计划,是为了下一步北伐曹魏做准备的。为此,他才会那么重视荆州,非要把荆州抓在手中。
三、诸葛亮与庞统的能力高下之分。
其实,这个问题在刘备阵营中早就有定论了。从两人的地位来看就一目了然,虽然两人都是刘备的军师中郎将,但是诸葛亮是文官之首,在战争期间坐镇后方,管控全局。而庞统则主管军事行动方面,跟随刘备征战沙场。
就拿夺取益州这个战略行动来说,其实庞统劝说刘备夺取益州的这个建议,早就包含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在获得荆州,借得南郡后,出兵夺取益州势在必行。而这个时候庞统劝说刘备出兵益州,只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
而在庞统提出建议的时候,刘备还故意假意推脱。从这个细节我们就能够觉察到,庞统连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细节都不知道,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程度了。不过,他的建议正好符合《隆中对》的需要,因此被刘备顺水推舟的接受了。从这些迹象,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要高于庞统。在《三国志》中,专门为诸葛亮单独立传,而庞统则是与法正同传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再看诸葛亮与庞统的观点,就会发现,诸葛亮侧重于全面,是站在战略的角度来看待荆州的作用。而庞统则是侧重于局部,是站在战术的角度来看待荆州的。庞统看待荆州,只是从它蕴含的资源来着眼,只是因为荆州的资源耗尽,而周围的形势不利,就要另寻资源丰富的地区立足。
庞统的解决方案,只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如果在得到益州后,荆州随着失去,那么刘备集团下一步的战略会怎么样,庞统是不加考虑的。从这一点来说,庞统的建议是短视的。他给刘备的建议,十分符合当时曹操手下对刘备的评价。那就是刘备只能凭借险阻,独立于边远地区,不能在中原与曹操抗衡,只能作乱而已。
可以说,如果按照庞统的建议,刘备会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在周边险阻的益州安度晚年,结束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活。可是那样一来,刘备又靠什么来统一天下呢?他的理想又该如何实现呢?所以说,按照庞统的方案,刘备虽然能够得到暂时的安宁,可却失去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而诸葛亮的战略,才是着眼于全局的战略。他预计在跨有荆益后发动两路北伐,是有着进取精神的战略行动。从战争形势来看,从荆州出发北伐,更能够直接达到目的。这一路直指曹魏的根本统治区,会给曹魏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在后来的历史中,也明白地显示了这一点。在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中,关羽只是水淹七军,消灭了曹操三万人马,就逼迫曹操准备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而东吴夺取荆州后,曹魏就一直将主力放在关东对抗东吴。对于蜀汉的北伐,曹魏只是以偏师应付。从这一点,就可以显示出诸葛亮卓越的战略眼光。
所以说,如果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方案,刘备在获得益州后,迅速将荆益联为一体,以益州为依托,以荆州为前哨,整个战略形势将发生根本的改变。那么,如果关羽发动北伐,取得的战果要远远超过襄樊之战的战果。而孙权方面,以外交手段和军事压力,保证孙刘联盟的稳固,刘备集团取得天下是有希望的。
结语:
诸葛亮和庞统对荆州的看法,代表了两人的对刘备集团发展方向的认识。诸葛亮认为荆州战略地位重要,不能够轻易放弃。而庞统则认为荆州已经失去了作用,需要占据益州,另寻根据地。至于说荆州的地位,就可有可无了。
其实造成双方认识分歧的根源,在于双方战略认知水平的不同。诸葛亮对荆州的认识,是放在战略的高度上的。他清楚的看到,荆州对于刘备集团将来争夺天下的重要性。而庞统的眼光要比诸葛亮小得多,他更多的是从战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他只看到了荆州资源耗尽,战争形势不利,并没有对未来的战略着想。
庞统只是为了刘备集团的安全着想,把夺取益州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庞统并没有去为下一步做打算。实质上,诸葛亮的方案是进取的方案,而庞统的方案是保守的方案。正是由于庞统方案的扰乱,使得《隆中对》的实施遭到了挫折。关羽由于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引起了荆州之战的失败,使得《隆中对》遭到破产。从这些方面来看,诸葛亮的战略水平要远高于庞统,庞统的才能更偏重于战术方面。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网友解答:
-----
我认为庞统说荆州是累赘是正确。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的关键则等于分散兵力。庞统的见解更高一些。
毛主席在评价诸葛亮的错误时候,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犯了没有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性错误。历史事实也证明,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诸葛亮也没有能力前来救援。结果是反被各个击破,白白损失一员五虎上将。
若算上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导致夷陵之战大败,蜀汉精锐损失殆尽,五虎上将折损其三,本人也被迫白帝城托孤,使得蜀汉元气大伤,内部矛盾空前激化,几近危亡。
由此两个事件发生,孙刘联盟彻底崩塌,恢复起来已经完全不可能了。这样,战略上又让曹魏占了上峰。
反之,若在蜀汉在获得汉中大胜之后,谈个合适条件让荆州给东吴,则蜀汉结盟巩固。这样既可真正两条战线攻曹、耗曹,曹魏长期不得安宁;又使得北伐的力量反而大得多,北伐成功的概率反而大得多,至少蜀汉仍处于力量的鼎盛时期,孙刘联盟也将处于较为牢靠的状态。
-----
网友解答:
-----
庞统完全正确,如果听庞统的,刘备完全有机会再得到陇右,从而控制雍凉地区,然后集中兵力居高临下,挥师中原!占据荆州看似不错,其实严重耽误了刘备集团的发展,最重要一点就是兵力分散;其次就是进退两难,别说发展,就算能守住就不错了,表面看是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其实前有狼后有虎,曹操孙权都居心不良。所以关羽败亡是可以预料的!
以至于后期诸葛亮北伐总是被认为是缺粮,其实还有最主要的是缺兵!另外附上一大神的解析,很通透!
-----
网友解答:
-----
总体上来说,刘备能够称霸,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是依靠的谋士就是诸葛亮、庞统和法正,其中诸葛亮是奠基性的,法正是帮助刘备走上人生巅峰的,庞统助力最小,主要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
可以说,这些人各有优缺点,诸葛亮也不是神,庞统和法正也不能小窥,那么,为何会出现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而诸葛亮却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的关键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我认为,所处的境遇不同,看待的问题自然不同,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理想化的谋士,如果按照他的方略,也许蜀国可能真的会成功,但是庞统是比较现实主义的谋士,他的说法最终一语成戳,预言了关羽失荆州的结局。
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分析!
刘备在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给刘备的第一份大礼就是《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且极为精准的预测了天下大势的走向,并且给刘备提出了夺取天下的策略,即先夺荆州,对于荆州的情况,诸葛亮说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其实天下最好的地方都不用想,要么是关中,要么是中原,要说荆州是割据之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诸葛亮之所以跟刘备这样解释,那是因为刘备正在这里。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刘备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如果连荆州都得不到,那还谈何争夺天下,夺取荆州是刘备匡扶汉室的第一步,在夺取荆州后,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要夺取益州,“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三足鼎立,与曹操、孙权相抗衡的局面。
刘备在完成这两步之后,按照诸葛亮所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较为有可行性的军事著作,它不单立足于军事,而是结合了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得出的,按照这个剧本发展,刘备夺取天下还是有机会的。
但是在具体实操中,也有很多问题,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刘备好几次都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在赤壁之战后获得的也只有一大半的荆州,在取得益州后,还不得不归还孙权一部分。
当然,最根本的,还没等到北方有变,刘备就因为关羽被孙权所杀,向东吴开战,最后惨败夷陵。
可以说,诸葛亮的政策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实践当中存在太多的变数。由于刘备几乎无寸土之地,因此夺取荆州是其对刘备反复灌输的理念,实际上,只要是个人,都想夺了荆州,就是鲁肃在给孙权献策的时候,也表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那么,为何庞统说荆州是累赘呢?其实这是理解的有偏差。
根据《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中的记载,庞统曾向刘备进言:“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的意思是,经过赤壁之战后的荆州(刘备还未全取)不足以成为刘备夺取天下的资本。
可以说,诸葛亮说《隆中对》的时候,是让刘备袭取整个荆州,以图鼎立的局面,当时应该是够资本的,但是等到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一个残缺的荆州后,想要成霸业,是很难的。
当然,庞统这句话其实是半截话,重点是在后半句,强调益州的重要性,“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实际上,除了刘备之外,汉中的张鲁,东吴的孙权也都有吞并之意,为了让刘备下定攻取益州的决心,庞统还说到“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至于益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经说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在诸葛亮看来,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甚至是西戎和南蛮都摆平后,方可以争霸天下,从这一点来说,诸葛亮与庞统的大致战略构想差不多,庞统甚至还修正了诸葛亮的“争霸模型”。
因为《隆中对》终究还是随着时局的变换过时了,即使是全部按照诸葛亮的计策来行事,与东吴联合中,诸葛亮也更倾向于向东吴妥协,让出荆州。
事实上,庞统对于东吴可能失去荆州是有着高明的预判的,“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中,很难处理好各方的关系,纵使关羽这样的名将也未能保全荆州,如果不抓取夺取益州,在荆州丢失后,刘备可能又要陷入无立锥之地的窘境。
我还是认为,诸葛亮的主要功绩是帮助刘备夺取荆州,而庞统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法正则是在夺取益州的时候助力过,最大的功绩是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使得刘备到达了巅峰。
至于说谁更厉害,我认为各有所长,而刘备应该是更信任庞统和法正,入蜀的时候是领着庞统,取汉中的时候领着法正,只不过二人死得太早,把诸葛亮的影响力凸显出来了。
-----
网友解答:
-----
对于荆州的取舍判断,编者觉得诸葛亮的战略眼光是要高于庞统的。荆州的取舍其实和诸葛亮、庞统的性格有关。
人们常说诸葛亮的长处是善于理政,而庞统的军事才华是要高于诸葛亮的。庞统一生喜欢用险计,但可惜过早殒命。如果庞统不英年早逝,说不定蜀国还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其实问题得这样看待,军事行动是要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擅长理政的诸葛亮在隆中时,就从刘备的利益出发,做出过一番战略考量。
当时诸葛亮对荆州的定义是:只要刘备占据了荆州,就可以利用南海运输勾连汉、沔两地,东联吴国,西通巴蜀。荆州实乃主公用武之地,刘璋不能守住荆州是刘璋软弱无能,但主公却可以做到呀!
益州是座险塞,沃野千里,盛产粮食。刘邦成就帝业正是凭借于此。刘璋羸弱,张鲁在北,此二人民殷国富却不知体恤百姓。若主公能占据荆州和益州,那么主公就可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结交孙权,内修政事了。
从诸葛亮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荆州是保护益州的重要门户。益州才是蜀国产粮,成就霸业的根基所在。而刘备还可以利用荆州地理运输上的优势,勾连汉中。
诸葛亮所说的荆州实乃主公用武之地,有两层用意。一、将战火局限在荆州土地上。二、可以利用荆州战事大作文章,让蜀国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荆州真的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重要吗?这涉及了一些问题,蜀国边境有500里是与魏国接壤的。虽然蜀国可以从这五百里的边境上,从多个方向进攻魏国。但蜀国能选择的北伐道路,其实只有三条。一、荆州,二、汉中,三、子午谷小道。
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刘备就曾多次在汉中和曹军发生激战。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逼得曹操都想迁都时,关羽进军的线路也是荆州。汉中和荆州既是益州的两道保护屏障,也是蜀国进攻魏国的桥头堡。而汉中和荆州本身更是互为犄角之势,牵制着魏国和东吴。
那庞统为何说荆州是累赘呢?庞统觉得,赤壁大战过后,荆州已经极度荒凉。荆州人物殚尽的同时,东边还有东吴,北方还有曹氏,这样的荆州是不利于蜀国进行发展的。此时诸葛亮隆中构想的鼎足之势,已经很难做到了。
庞统所说的固然很对,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失去了荆州这个蜀军前出魏国的桥头堡,蜀军未来的进攻方向又能选在哪里呢?
向西南蛮夷地区进行扩张?西南蛮夷地区,林木茂密,蛇虫猛兽众多,化为之民更是难以管教。蜀国占据西南蛮夷地区,根本做不到扩充实力。
想要蜀国扩充实力,只有进攻魏国和东吴。但东吴是蜀国多年的盟友,一旦蜀国和东吴兵戎相见,那么两者都将无力,独自抗衡魏国。所以对于蜀国而言,向外扩张的方向只有一个:北方魏国。
进攻魏国时,荆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因为荆州可以荒凉,蜀国更需要的是荆州的地理位置。
可以试想,蜀国进攻魏国可以走汉中,可以走荆州。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更是多次发生大战,这时如果荆州再丢失,那蜀国会面对什么局面?被魏国堵在家门口,永远无法进攻只能被动挨打。
这还不是对蜀国最不利的。
魏国占领汉中后,东吴趁火打劫占领荆州,那时被堵在家门口的蜀国就将以一敌二,灭国也只是早晚之事。益州可以让蜀国积攒实力,而荆州却可以让蜀国赢得战略发展的空间与时间。
虽然庞统觉得荆州是累赘,但他也意识到了益州的重要性。
他想放弃荆州,利用益州积攒实力。可以预见如果蜀国真的按照庞统的谋划去做了,未来的蜀国是一定会用奇计去偷袭魏国(兵出子午谷)。这就是庞统一贯的行事风格,喜欢用险计。
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统一天下的关键,这就和庞统的谋划不同了,保住荆州,便可以让蜀国在保留用险计的同时,又给蜀国留了另一条后路:正奇之计合用。
正奇之计合用:从荆州,汉中出兵伐魏的同时,蜀国依然有机会兵出子午谷。
从战略上讲,诸葛亮的规划是更对蜀国有利的。庞统认为荆州是蜀国的累赘,只不过是从军事角度出发做出的考量。当时的蜀国一定不能轻易舍弃荆州,因为吴国、魏国都曾多次争夺荆州,这正说明了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魏国和东吴都希望蜀国不去做的,恰恰是蜀国最应该去做的。
-----
网友解答:
-----
没有荆州,刘备凭什么能打开益州的大门?诸葛亮的原意是先取刘表的荆州,以荆州为跳板,攻取“暗弱”、“非立业之主”的刘璋“沃野千里”蜀国,跨有荆益两州。“隆中对”指出:“……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此,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惜刘备不忍夺下刘表的荆州,反而被孙权和曹操占有,后来借荆州已经非常被动。再后来关羽没有按照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字“金言”行事,导致荆州覆没,几万兵马毁于一旦,关羽也为东吴所杀,蜀国元气大伤。最后刘备又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说,执意报复孙权,把益州生力军葬送东吴,刘备也一病不起,呜呼哀哉。如果按照“隆中对”规划,刘备应该有更好的成就,可惜了。至于庞统,和诸葛亮还真差远了,在耒阳县任县令对前去“问罪”的张飞吹嘘:“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伐蜀时怀疑诸葛亮妒忌他,不听劝告,贪功冒进,被张任算计,身死落凤坡。庞统如果真能视曹操、孙权“若掌上观文”,也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
网友解答:
-----
诸葛亮是龙,庞统是凤,还是羽毛未开之雏凤。龙在上,凤在下。
诸葛亮看中荆州,是心中早有"隆中天下计",需一大将率兵从荆州北上,主力出川遥相呼应,逐鹿中原,会师长安,匡扶汉室,定鼎天下。
庞统没有设计远大目标,专注眼前,他认为集中力量搞定汉川,有了稳固基业,再图天下。
诸葛亮有天下观,有大局感。他一生为之奋斗,在辅弼刘禅时,也不顾地少兵寡,进行精兵简政,训练出一支铁军,五伐中原。诸葛作为贤相,是一代政治家丶军事家。
庞统主要就是大谋士,擅长出谋划策,而不擅长吏治,做地方官时整日滥醉沉睡。
因此,诸葛亮是王佐之才,出将入相,国士无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厐统至多是参谋总长,专职军机,但不能独立担纲,最后会马失前蹄,误中埋伏,身首异处。
诸葛亮需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诚聘为军师,皇儿行亚父之礼。
庞统先后遭孙权冷落丶遭刘备下放,还是酒鬼张飞欣赏酒友,向刘备再荐庞统,方提拔到位。在用人上,刘备更欣赏法正。如果没有了诸葛亮,刘备更有可能重法正,也不会是庞统。
-----
网友解答:
-----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当时是在曹操营里面跟曹操这么说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就是庞统给曹操说荆州市累赘这件事情的时候,设置的前提。是什么前提这个东西很重要,有的时候这些说书的讲道理的都会给你设定一个前提和基础,这个前提和基础就是他在说明这件事情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东西,凭借着设立前提和背景,就能够把一件事情死的说成活的,正的,说成反的,不好的说成好的!
荆州到底重不重要,肯定是重要的,为什么对于刘备来讲,后期由于丢失了荆州军队,只能够从岐山这个方向进攻魏国的关中地区。最终造成司马懿只需要把关口给他拔死了,刘备的军队根本就出不了岐山!诸葛亮就算再聪明,他只能走老路去拿自己的脑袋撞墙,所以这种事情诸葛亮一开始在设计三分天下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包括他跟刘备说荆州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说到荆州四通八达!等到你的势力真正成熟的时候,帅两支军队并出关中地区,天下可得!一支军队是从益州和汉中地区初期那另外一支军队就是从荆州出击,荆州原先掌控的莞城地区就是原先西凉军阀张绣掌握的张秀就是从关中地区逃出来的!从荆州这个方向是完全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关中地区!
所以从诸葛亮的角度,或者说是从刘备的角度上来讲,荆州至关重要,争霸天下,如果荆州不掌握在手里面,那简直就是白搭,那么为什么庞统可以跟曹操堂而皇之的说荆州是个累赘呢?
很简单,荆州这个地方属于四战之地,如何才能够把一个四战之地的交通要塞转变成自己的前进基地呢?或者说我有点儿透题了,意思就是,金州这个地方如果掌握在一个上镜心比较强的诸侯,(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一个想要统一天下的诸侯手里的话,荆州是一个前进基地,因为从这个地方可以攻打到任何一个地区,但如果对于一个守家或者是单纯就像保住自己家业的一个诸侯来讲,荆州四通八达,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揍他!
说白了就是一个防守方和进攻方的问题,防守的时候你需要守住四面八方,需要付出四倍以上的力量才能够把一个地区彻底守住,而进攻你只需要进攻一个方向!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面那些处于四战之地的势力,一旦势力强盛起来,就可以攻城拔寨,成为天下霸主,可一旦势力落实下,想要守住自己家的时候,却发现守都守不住,原因就在于此,实力对于一个处于四战之地的诸侯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你没有这个实力,你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你简直就是找死!
相比较而言,天下的其他地区,比如说江东一周,还有北方四周都有自己可以防守的关口和隘口,说白了人家就是一面营地,打仗的时候只需要考虑一线作战的问题,而荆州则需要考虑三线作战,甚至于四线作战的问题!
因此,庞统在和曹操说荆州是累赘的时候,就是把荆州带入到刘表的身上,刘表这一辈子都不想出金州,所以他只能够四面挨揍!但是一旦荆州落入到曹操或者是落入到刘备的手里面,这两个人都是上进心极强的诸侯手里面都拥有不同等级的实力,因此荆州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统一天下的跳板,通过掌握荆州就可以攻下天下任何一个地区,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荆州不是累赘。反而是统一天下的一大助力!
所以谋事在说话的时候,或者说现在骗子说话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个因素,讲话讲背景都必须得把你说服的那个人拖入到你所需要理解的那个背景之中,这样的话久而久之,人家就会慢慢的被你给洗脑。你想让人家做什么就做什么!
-----
网友解答:
-----
东汉末年,自从曹操拿下整个北方之后,就开始把目光转向南方的荆州,下一步曹操的目标就是拿下荆州,继而控制整个长江以南,而早在六年前的公元201年,在北方颠沛流离并且混不下去的刘备,比曹操早到荆州来投靠刘表,此外,三国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更早地来到了荆州,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来到荆州纯属偶然,父母早逝的诸葛亮跟随叔父为了躲避曹操对家乡徐州的屠城而南下,原本是到豫章郡,却因为朝廷安排了其他人而来到荆州,从此荆州成为诸葛亮一生最重要的地方,荆州既是诸葛亮事业的起点,也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龙兴之地,同时更是曹操想统一天下的关键之地。
一部三国史,半部在荆州。曹操准备进行统一天下之战时,他首先是盯着荆州的,与此同时,身在荆州的刘备和诸葛亮,同时在紧紧地盯着曹操,当曹操北征乌桓进行统一北方的最后一战时,徐庶恰好推荐诸葛亮给刘备,而刘备又正好在这一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同时《隆中对》战略也在这一年出炉。
荆州在东汉十三州中的位置
这不是巧合,而是紧迫,在曹操南征北战统一北方之时,身在荆州的诸葛亮一刻也没有闲着,时刻在完善他纳给刘备的投名状--隆中对战略,按照诸葛亮的设想,他将投靠刘备
。
然后建议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诸葛亮说荆州是用武之国,益州是天府之国,这两个地方必须夺取,然后再联合东边的孙权当成外援,与西边的羌人、氐人和好,安抚好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内革新政治、网罗人才,等到天下有变化时,命令一上将率荆州的军队攻打中原,刘备则率领另一军出秦川攻打关中,那么汉室就能复兴了
。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量身打造的政治集团发展战略,在此之前,刘备从来也没有想过可以这样发展,刘备在之前只知道打打杀杀,到处投靠,好不容易拥有了徐州,却因为巨大的政治错误而失去,刘备所缺的就是政治纲领和战略规划,最不缺的就是打天下的武将,比如万人敌关羽和张飞,所以当刘备听到诸葛亮的隆中对时,如鱼得水。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
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中,荆州和益州是同样重要的,但是分工不同,从诸葛亮从荆州和益州的定位不同就能看,
荆州是用武之国,什么叫用武之国?就是四战之战,也可以理解为前进基地,如果北伐,荆州就是直接的大后方
,这个地方是不断会发生战争的地方,所以叫用武之国。
此外,诸葛亮还指出了荆州优越的战略地位,荆州的北边是汉水和沔水,南边一直到达南海,东通江东,西达益州,境内又有长江横贯东西,最重要的是荆州从中原南边像一把利剑一样把整个南方切成了两半,一半是益州,一半是江东,谁占领了荆州,就等于切断了江东和益州的联系,同时还切断了长江航道,这个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诸葛亮对益州的定位是天府之国,什么叫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有两层含义,一是地势险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就是说益州是易守难攻之地,二是指益州物产丰富
,在成都有几百年前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是出产粮食的好地方,所以益州适合当大后方,这就是天府之国。
三国形势图
这就是诸葛亮对荆州和益州的定位,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旦缺少一个,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基本条件,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不顾一切发动了东征孙权的战争,为的就是抢回荆州,但没有成功,而荆州一失,蜀汉再也没有资格与曹操或者东吴争夺天下了,而是彻底地沦为地方割据政权。
相对来说,庞统对荆州的看法则显得比较局限,庞统是在刘璋派法正来迎接刘备入川,同时法正建立刘备谋取益州,而刘备还在犹豫再三,所以庞统对刘备说了这样一番话:
荆州荒芜残败,人和物流失殆尽。而且荆州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有百万之多,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益州,以此为根基,当可成就大业。
庞统说这话的直接目的是劝刘备夺取益州,间接目的是把荆州和益州做了一个比较
,庞统在说这话时,刘备的地盘就是荆州五郡,还包括向孙权借来的南郡,荆州在刘表去世刘琮投降之后已经三分,分别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曹操占领了荆州最北边的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樊城,刘备占领了南郡和荆州南四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孙权占领了江夏郡。
刘备与庞统
庞统认为以益州为根基就能成就大业,但是庞统所说的大业是不是统一天下呢?从字面意思来说,很难说是,也不能说不是,但刘备表现出犹豫再三的样子,明明就是故作姿态了,几年前诸葛亮就已经跟刘备说过了,要夺取益州和荆州,现在刘备已经夺了荆州五郡,接下来明摆着就是夺取益州,这么道理难道刘备还不明白吗?
刘备之所以犹豫再三,这是一种故作姿态的谦让,这就像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帝位还要谦让三次一样,刘备心中所想就是夺取益州,只不过为了美德还得谦让,于是庞统就来劝刘备,这个跟劝曹丕称帝是一样的道理,庞统对刘备所说的话,仅仅是对刘备当时犹豫再三的劝说,并不是他对荆州和益州的定位,也不是蜀汉的战略规划。
但是,庞统一直就有夺取益州的规划,当年庞统还是周瑜的功曹时,周瑜曾经向孙权提出夺取益州的计划,孙权还批准此计划,可惜周瑜当时病死了,不然真有可能率军攻打益州,很难说周瑜的攻打益州计划是不是庞统建议的,但作为周瑜的功曹,庞统肯定知道这事。
刘备、诸葛亮与庞统
如果庞统的战略是放弃荆州,夺取益州,然后效仿当年刘邦从汉中出秦川攻取关中,再夺取天下的战略,那这样一定会失败的
。
道理很简单,因为天下形势不一样,这个非常重要,当年刘邦夺取天下时,北方的关中及中原是一盘散沙,关中三秦王得不到百姓支持,中原又是分封的诸侯,而且刘邦最大的敌人项羽还深陷齐地,而刘备时期则完全不同,北方的曹魏已经是铁板一块,而且上有明君,下有贤臣,从益州、汉中一路北伐难以成功。
最为重要的道路难行,路难走,人难行,粮食物资也很难运输,这会严重影响北伐的进度,其实看看后来诸葛亮的北伐就会明白,换了韩信同样难以成功,但是如果蜀汉政权除了益州之外还拥有荆州的话,情况会完全不一样,荆州四通八达,可以很容易从荆州北伐,事实上,看看后来的关羽北伐就会明白。
刘备与诸葛亮
如果荆州的关羽与益州的刘备同时北伐,那对曹魏来说才是致命,这样能让曹魏分兵对付,无法集中兵力应付,这从汉中之战同样能看出来,关羽的北伐不就是响应刘备的汉中之战嘛,最终的结果就是汉中之战刘备取胜,关羽北伐襄樊也打出了威震华夏的小高潮,至于孙权偷袭荆州导致关羽败走麦城,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关于荆州的说法,当然是诸葛亮说得对,隆中对战略几近实现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庞统关于荆州与益州的说法甚至连战略都说不上,诸葛亮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告知刘备要夺取荆州和益州,这个战略想必庞统也应该知道,庞统只不过执行了诸葛亮的战略而已。
蜀汉最后的失败与隆中对没有直接关系,蜀汉的失败是刘备头脑发热进行的战略冒险而导致的,关羽北伐而益州毫无反应,这是刘备的责任,而不是诸葛亮的,刘备可以阻止关羽北伐,或者对关羽进行支援,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刘备才是蜀汉政权唯一的决策人,这个锅只能刘备来背。
-----
网友解答:
-----
放弃荆州是对的,历来就有大伽持此看法,前有苏老泉,后有毛委员。
毛委员是从纯军事角度去看,他认为战争就是如何集中自己最大的兵力,又如分散敌人的兵力的问题,像蜀对魏,以一隅敌一国,还要考虑分兵北上,其结果只能是死得不能再死。
事实上《隆中对》所谓兵出汉中,和兵出荆州互为犄角之势,完全是纸上谈兵的行为,不仅汉中至长安路途艰险,荆州到益州同样艰难困苦,至到20世纪,从湖北宜昌到重庆这截路仍然是日军机械化部队恶梦般存在,在1800年前,诸葛村夫又如何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连交通运输都解决不了,还犄角,洗洗睡吧!
所以我的看法是《隆中对》是诸葛村夫早期键盘侠手笔,看似逻辑完美,其实并不可行,当然随着蜀国革命事业发展,不仅诸葛亮,包括刘备在内也发现其可行性很差,所以关羽兵败荆州,最反对出兵报复的反而是诸葛亮本人。
但刘备最终还是出兵东吴,道理很简单,因为蜀汉的领导班子骨干成员均来自于荆州,失去了家族的支持,这些骨干成员军心不稳将动摇蜀汉的政治基础。
-----
网友解答:
-----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都向刘备阐述过自己的天下战略观。有人认为庞统主张放弃荆州,诸葛亮主张守住荆州,其实这里有理解偏差,诸葛亮和庞统在叙述荆州问题时,都有着具体的情境,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当时的状况,才能理解二人的准确意思。
诸葛亮的战略分析——隆中对
诸葛亮是在大名鼎鼎的《隆中对》中,提出荆州的重要性的。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
△诸葛亮的设想,大致如图所示
荆州在地理位置上,确实是个好地方:北边有汉江、沔江的水道便利,向南能利用南海地区的资源,东边连着江东地区,西边通着巴蜀地区,这明显就是个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地,作为争雄攻伐的基地,那是再好不过。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按照诸葛亮的“双翼”谋划,如果时机到来,派大将从荆州向曹魏的宛城、洛阳方向进攻。同时,刘备从益州发兵攻打关中地区。两路夹击之下,大业是可以期待的。
作为其中“一翼”的荆州,自然是十分重要,这也是证明诸葛亮看重荆州的依据。
庞统的推动成果——取西川
庞统提出荆州问题,是在劝刘备进取西川的时候。当时赤壁之战胜利,刘备在荆州南部获得了难得的根据地,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刘备借荆州,初得领地,但难以持久
然而危机应依然迫在眉睫,北边的曹操依然实力强大,而东边的孙权也不会放弃荆州这样的重要所在。显而易见,身家单薄的刘备,根本无法承受日后的任何风浪。
在张松和法正的投效下,摆在刘备眼前的最佳选项就只剩下夺取西川了。然而,刘备并不愿意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一直以来刘备的制胜法宝便是“仁义”二字。而夺取西川、攻击同宗这样的事情,明显会对刘备的声望造成重大的打击。因而有自知之明的刘备不愿意轻易舍弃自己唯一的优势。
但是时局紧迫,蜀汉政权经不起耽搁,身为新晋军师的庞统便挺身而出,向刘备进谏,帮刘备理顺思维。
《三国志》注引九州春秋曰: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告诉刘备,荆州这个地方连年战乱,已经残破不堪,人才也已发掘殆尽。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蜀汉政权在此难以发展。而益州地方富庶,人口数百万,经济上还可以自己自足,这么好的地方,为了完成大业,我们可以暂且占据它。
△刘备夺取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于是东吴攻荆州,从而有了“湘水划界”,刘孙重新分配荆州领地。
根据当时的语境,庞统是为了劝谏刘备,说明荆州之地不足以发展壮大。但他并不是嫌弃荆州是累赘。在没攻下益州之前,荆州是刘备唯一的根据地,又怎么会当累赘?
结语
综上,庞统当时是为了劝谏刘备出兵西川,陈述了一些荆州力量单薄的情况,并非是把荆州当累赘。
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也是明确支持取西川的,只是他说服不了刘备,暗自着急,庞统能说动刘备,诸葛亮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在此事上谁高谁低,二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英雄所见略同。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