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的葬礼是怎样的规模?
清代皇帝的葬礼是怎样的规模?
-----
网友解答:
-----
清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驾崩于入关之前,葬于沈阳的福陵和昭陵。那时的满清还处于从奴隶社会末期过渡至封建社会时期,各类宫廷制度并不完善;顺治时期,满清加紧汉化。但这三位皇帝死后沿袭满俗均用火化,且仍保留有生人殉葬的陋习。清朝丧葬制度在康熙朝才得以完善…
清代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驾崩后称为国丧,全国军民都要为皇帝服丧,宫廷里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皇帝死后,在上谥号入葬之前称为大行皇帝。
皇帝死的当天要进行
小殓
,就是给死者穿戴,嗣皇帝、诸皇子和亲王、郡王等都要摘冠缨,剪发辫,穿白麻布做的孝服一百天,以后二十七个月内均穿素服。宫内上自后妃及公主福晋,下至宫女等人,都要剪发辫,穿孝服,还要摘去首饰和耳环;小殓后,视情况几日后进行大殓,即尸体入棺。皇帝的棺材是用稀有的
梓木
(或
楠木
)做成的,所以又称为梓宫。皇帝的梓宫必须按规定漆饰四十九次,四周由喇嘛敬缮西番字样,梓宫外边浑饰以金,内衬织金五色梵字
陀罗尼
缎五层,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层计十三层。大殓后,灵堂设在乾清宫,正中宝床上停放着梓宫。
乾清宫内灵堂布置得十分庄重肃穆,后面是一大块黄龙幔帐,两旁为白绫围幔,正中木制宝床上安放梓宫。梓宫前设有黄缎绣龙褥子的
花梨木
宝榻。宝榻前设花梨木大供案,上面放着银香鼎、烛台和花瓶。供案前设三个花梨木香几,摆有银质
博山炉
、香盒、匙、箸、瓶等;两旁香几上又放银羊角灯、莲花瓶案和册、宝案。另外,灵前还设早、晚膳桌和果桌等。乾清门外陈设大行皇帝的法驾卤簿,用织九龙片金缎做的引幡立在门外左侧。
嗣皇帝特命王公大臣具体恭理大行皇帝的丧事,并宣布治丧事宜:
1,亲王以下的文武大臣及皇室宗亲,公主福晋以下,乡君及宗室之女以上的成员,一律成服;
内务府
各官员,男截辫女剪发,一体成服。在京外藩王公、
台吉
、额驸及外国使臣等一律成服。
2,头三日,每日辰、午、申三个时辰,嗣皇帝要到灵前举茶、上食、奠酒行礼。
3,在京的文、武候补及候选官员,教习、进士、举贡、监生、僧道官等,均穿素服,冠去缨纬,在顺天府齐集三日,早、晚行礼举哀两次。京城内的所有寺庙,一律撞钟三万杵。
4,专司坛庙、堂子、宫内各祭神殿及陵寝官员、内监及出征将士均免成服。平民百姓若家有父母新丧、子女出痘者,也免成服。全国军民百姓,百日内不准剃头。
5,近支宗室二十七月内,远支宗室及在京王公大臣一年之内,都不许婚娶;二十七月内不许作乐和宴会。在京军民百姓,男去冠缨女去首饰素服二十七天,不许祭祀,百日内不许嫁娶和作乐。
6,各部院章奏均十五天后再奏,二十七天之内的奏疏、文移均用蓝印,百日内的上谕批本要使用蓝笔。
在办理国丧中,还要向国内外颁发大行皇帝的遗诏。宫内有一整套仪式规定官员捧诏,嗣皇帝接诏,宣读行礼等活动。诏到各省,文武官员要摘冠缨穿素服到郊外跪迎,跪听宣诏并将诏书供在正堂,此后三天内,每天朝、夕两次举哀行礼。自遗诏到时算起,二十七日后除服,百日内不准婚娶和宴乐。遗诏还要送往外藩蒙古诸部及出征将士驻地,迎诏仪式皆极为隆重。另嗣皇帝要遣使将遗诏送往朝鲜,琉球、
缅甸
、
暹罗
等国由各相关督抚转发。
大行皇帝的梓宫在乾清宫停放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葬入陵寝地宫之前,还要奉移到殡宫暂安一段时间。期间又是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并为葬入地宫预留充分的准备时间。梓宫奉移殡宫前要行启奠礼、奉移礼,嗣皇帝和文武大臣均要祭祀行礼并恭送梓宫,皇后、妃嫔及公主福晋命妇等女眷均预先要到殡宫恭候。
1抬舆的役夫共分六班或八班,每班八十名,首班和末班由
銮仪卫
的校尉充当,其余选用五城民夫。充当役夫的人要先洗浴,再穿上特制的丧衣丧裤丧鞋。梓宫前头是三十二人抬着的引幡,四角由役夫牵引着幡绳,使引幡保持平衡。在梓宫未入地宫安葬以前,还要举行多次祭祀活动。如初祭、大祭、释祭、
满月礼
二满月礼三满月礼,百日礼、清明礼
中元
礼、遇大行皇帝生日行圣节致奠礼,年终行岁暮礼,满一年二年时行周年致奠礼,最后梓宫奉移陵寝地宫时,还要行奉移致奠礼等等。每次致奠行礼都要用羊、酒陈供,饭桌若干张,烧大批的纸钱、纸制金
银锭
、五色纸,乃至皇帝的衣冠服饰等物。祭祀行礼一般都要嗣皇帝亲往,有时也派亲王恭代,但全体官员都必须随班行礼,一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可想而知。
皇帝丧仪中最后一项重要内容,是把梓宫从殡宫奉移陵寝地宫安葬。梓宫奉移日期由
钦天监
选定。奉移前遣官告祭天地、太庙,行祖奠礼,查看奉移沿途路线,划定宿程,每程设芦殿,搭凉棚,整修道路。梓宫奉移时,亲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福晋等人,事先在指定地点齐集跪送。然后就是浩浩荡荡的灵驾队伍,抬舆的除銮仪卫外,均从近畿地方和五城民夫中挑选。每个民夫除了发必要的衣履和报酬外,还免本人一年的
丁银
。沿途百里之内的各级官员、乡绅,在灵驾经过之时都必须到附近的芦殿跪迎。灵驾到临时,大小王公官员一律到十里之外跪迎,嗣皇帝行奠献礼,次日再行享奠礼、迁奠礼,并遣官告祭各陵和皇陵山神,以后照常行礼祭祀。至此,繁琐的皇帝大丧之仪才算结束。
另外,皇帝死后,嗣皇帝还要为他恭上庙号和谥号。如我们熟悉的乾隆皇帝即为‘高宗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字是谥号,至于那一长串的尊谥,大概有二十来字了,多是往脸上不断加字贴金,读之无益。综上所述,皇帝丧礼实在是一件复杂繁琐又劳命伤财,于国无益的表面文章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