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除了大唐玄奘西行取经,还有许多西行探路高僧,请问高僧法显是哪个朝代的?
众所周知,除了大唐玄奘西行取经,还有许多西行探路高僧,请问高僧法显是哪个朝代的?
-----
网友解答:
-----
法显是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在他完成西行之路时,已经七十二岁了。比起后来的大一统时代(唐朝时期)更年轻和更有名的两位西行高僧玄奘和义净,他出发时的年纪要大得多。 玄奘和义净都是在他们壮年时出发,并在五十岁之前完成了他们各自的西行之路。 法显的故事有着更加独特和令人回味的思考空间。对现代人而言,最大的启示莫过于:从四十岁看,七十岁才是人生的巅峰。
如此高龄,法显为何并且能够西行,让我慢慢道来。
1.四十年的专注修行:家乡时期
永和是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一个年号。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北方的前燕景昭帝慕容儁正式称帝,年号元玺,定都邺城。国势进入鼎盛时期,与南方的东晋和关中的前秦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南方东晋的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也就是北方前燕的元玺四年,那年法显已经十五岁了,却已经是一个出家十二年的佛家弟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出生在前燕平阳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县西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公元340年)。由于前面的三位兄长都是幼年早亡,他的父亲害怕他也会有同样的厄运,便在他三岁时就将其送至附近的仙堂寺出家成为沙弥。原本体弱多病的法显在寺庙里意外地变得强壮起来,一直好好地活着。
公元355年的秋天,正是农忙之际。对仙堂寺的沙弥们来说,这也是一个繁忙的季节。因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和尚们也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维持生计。 一天,当法显与他的数十位师兄弟们在寺庙附近的农田里收稻子的时候,一群饥饿的强盗突然闯入。他们看上去像是乌合之众,男女老少都有,手里抄着不同的家伙。 但多日的饥饿,让他们展示着人性中最穷凶极恶的一面。老老实实的沙弥们哪见过这样的阵势,一个个丢下手中的农具,四散奔逃。只怕跑地慢了,丢了性命。 奇怪的是,十五岁的法显一直站在原地,呆呆地注视着冲到自己面前开始抢粮食的强盗们。强盗们一看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站在哪里,以为他胆小,吓呆了。便只顾着自己闷头抢粮食,没有人关注着法显的存在。 看见强盗们抢得差不多了,法显双手合十,在夕阳的余光下高声喝道:“如果你们需要这些粮食,就请随便拿吧,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正是你们过去不做布施,所以现在才陷入了饥饿和贫困。你们又来抢劫,来世恐怕要遭受更多的苦难。我为你们的将来担忧,才告诉你们这些。”法显非常平静地说完了这些话,然后就从容地转身离开了。 不少强盗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他的身影,呆住了,竟然放弃抢劫,空手离开了。 当时逃到远处观望着整个过程的沙弥们无不佩服法显当时的勇敢和气魄,对他刮目相看。 史籍中对法显四十岁之前的描述非常简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家乡严格修行了三十多年,直到快四十岁时才前往当时的佛教中心长安继续精进。
2.二十年的持续精进:长安时期
为什么要去长安?这不仅仅是因为长安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前辈道安法师刚刚花费近八年时间在前秦皇帝的支持下组织巨大人力物力翻译出来的大量佛家律藏经文(从西域传入的)。全面学习和理解当时在中国最新和最完备的佛家原典是法显在长安一待就是近二十年的关键动力。 可是在长安学习了近二十年之后, 他发现当时佛家戒律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与不足,这会对中土僧众们未来的修行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和隐患。 当时有一个特别反面的例子。 后燕(继承前燕与西燕衣钵的北朝国家)颇受教徒和信众敬仰的一位高僧法长,在公元390年吴柱叛乱期间,被莫名奇妙地拥立为为天子。在他的号召下,吴柱裹挟了十万多佛家信徒作乱。僧团戒律的不足是造成此等恶果的重要原因。 为了杜绝此类恶果并更好地教化中土的僧众,法显在他五十九岁那年(东晋隆安三年,即公元399年),下定决心,与其坐等律藏东传,不如自己去取,开始了自己西行求取佛家律藏原本的漫长旅程。
3.东晋隆安四年:用十七天渡过千里无人区
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法显六十岁。一年前的三月,他与三位西行同道从长安出发,到达西秦(北方十六国之一)的都城金城(今甘肃兰州市)。休整一段时间后,继续西行,到达南凉的都城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然后翻越养楼山,到达了正处于动乱中的张掖镇,又碰上了几位西行求法的同道,西行的队伍最终扩大为十人。 由张掖镇出发前进至敦煌,西行小分队意外地碰到了敦煌太守李暠的帮助。 那年,李暠刚刚建立了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凉政权。这里八卦一下,这位李暠自称是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几百年后,唐高祖李渊则自称是李暠的六世孙。 这样算来,主动资助西行小分队继续西行的李暠可以说是法显在西行过程中得到的唯一官方赞助了。 从敦煌往西,就是法显西行小分队的第一个巨大考验:千里沙河。
当时的沙河,指得是敦煌以西至鄯善国(古楼兰)之间的沙漠地带,它的另一个名字叫“白龙堆沙漠”。据季羡林先生考证,沙河(白龙堆沙漠)就是今天新疆著名的绵延一千五百里的“无人区”塔克拉玛干沙漠。
法显后来在《佛国记》中回忆这段经历。反复诵读下面这段文字,给人一种烈日当空下后背发凉的感觉。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用今天的话来说:沙河之中经常有恶鬼横行,热风肆虐(恶鬼可能是法显等人对沙漠风暴的夸张说法或是流行于当地的传说)。行人如果不幸遇到,就必死无疑,没有人能够幸免。沙漠之中,天空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极目四望,想要寻找走出去的路径,却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参照。只有以近处堆起的死人枯骨,可以作为我们行路的标记。 法显小分队最后花了十七个日日夜夜在没有一人掉队的情况下渡过了这片恐怖的千里无人区。 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还有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秘密在后面,那就是:夏坐。
所谓夏坐,是指严格遵守戒律的佛教徒在每年夏季室内进行的坐禅静修,古代中国及日本的佛教徒一般会选择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坐禅静修期。 如果条件不好的话,大自然山洞中也是可以的。 由于法显和他的小分队成员都是佛家中的戒律派,不仅年轻时遵守,在西行的前两年的夏季,分别在金城与张掖镇也都完成了夏坐,得到了很好的身心锻炼与休整。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法显虽已六十高龄,但体格强健,心里素质极高,这是他们可以安然渡过千里沙河的最大内因。
-----
网友解答:
-----
有人说,再不远行,就老了。其实,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任何旅行都能跨越年龄的限制。中央电视台的大型佛文化类纪录片《佛国记:法显西行》,揭秘了法显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西行取经并将其翻译成汉字,传于后世,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动人事迹。而法显比唐僧早两百多年就已经去西天取经,堪称中国第一人。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当时法显出发时已经65岁了,是东晋时期有名的高僧。而更牛的是,回南京译经的同时他还写下了我国首本记述当时中亚、印度和南海诸国山川地貌和风土人情的游记《佛国记》。
年过六旬才出发
法显,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东晋高僧、旅行家、翻译家。除了取经第一人之外,他也堪称是我国留学史上空前的第一人。
公元399年,法显大师以65岁高龄,历时15年,穿过雪山,越过沙漠,渡过惊涛骇浪的大海……在穷游了近30个国家后,这场求法之旅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觅得真经戒律。
著名作家冯亦同在“南京传世名著推荐手册”中写道:“法显(公元334—420年)是中国历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他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自长安出发,西渡流沙,越葱岭至天竺,游29国,历尽艰险,赉佛典多种以归。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抵首都建康,住道场寺五年,翻译经论的同时,将十四载取经见闻,融合着佛学智慧,写成了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此书亦名《法显行传》《佛游天竺记》,全文约万字,对行经诸国山川形势、佛教名胜和宗教活动都有真实记叙,为研究南亚次大陆各国古代史地、交通和风情保存了重要资料。自19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法、英、日文等,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是世界宗教史、东方文化史和南京对外交流史上的千秋瑰宝。”
相比途中肯定是没有妖魔鬼怪来捣乱的,但自然也没有各路仙人的“鼎力相助”,不过狂杀暴雨,想必法显大师取经期间所经历的又岂止是九九八十一难。值得庆幸的是,苦中也有乐,游学归来的法显大师在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不但译经,还写出了这篇著名的游记。
历经艰难只有他回来
法显这次取经,绝非《西游记》故事中唐僧所受皇帝之命一样。在后世很多研究者看来,《佛国记》书里没有攻略,没有线路,有的只是虔诚而执著的心。
“重读南京寻访团”的创立人、80后的李欣说,此前,五胡十六国之乱,法显大师研读国内佛教经典却发现,佛经很多,但西域流传进来的佛经大多都是口头传诵,无文字记述,导致了翻译的错误很多。辗转记录之后,错谬更多,残缺不全;且上层僧侣与官府勾结,欺压下层僧侣;一些僧侣不守佛法,无统一的佛家戒规。法显看到这些情形,十分感慨,便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求取“真经”。于是法显从长安出发一路长途跋涉,经过大戈壁、塔克马拉干大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一路同行者曾有十一人之多;经历了千辛万苦,艰难万险,“最后回国只剩下法显一人,可以讲不一定比《西游记》里面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的苦难少。”
李欣认为,《佛国记》是我国第一本记述了当时中亚、印度和南海诸国山川地貌和风土人情的游记,“虽然不到一万字,但在今天仍然是人们研究南亚次大陆诸国古代历史、宗教和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文献。”
在今天的雨花台公园的雨花阁内,至今还藏有当年道场寺的古瓦,用来追忆当年法显大师对中国佛教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至今,《佛国记》仍是世人公认的不朽之作,备受各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的重视,近代有英、法、德等译本。
译出《摩诃僧祗律》成经典
南京古寺多,其中又以南郊的古寺为最多,成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南京的佛寺远远超过诗人笔下的‘四百八十寺’。”南京古都学会副会长、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王能伟介绍,在高峰时,南京的佛寺达700余所,佛学研究亦相当精深,雨花台一带寺庙更是成了佛经翻译中心。当时建康从事佛经翻译的中心,主要有城南的道场寺和城北的华林园,高座寺、瓦官寺、龙光寺、道林寺、祗洹寺、长干寺和天竹寺也是译经的重要场所。“这些寺院大部分集中在城南,以道场寺为首。就在雨花门外。”
王能伟介绍,“禅师窟”道场寺译经的有一批人。其中法显经30余国到达印度,取得了《摩诃僧祗律》的梵本,后又至狮子国得到《长阿含》《杂阿含》《杂藏经》等梵本,于公元412年返回中国。回到建康后,共译经6部,达100多万字。其中《摩诃僧祗律》成为后世研习律学的根本经典。
然而当记者询问道场寺旧址在何处,王能伟表示,在雨花台以外,但具体在哪,“我没有研究,不好说。”
一路艰难求得真经
一出敦煌,就是一片广大无垠的沙漠,气候酷热,多恶风,法显一行只凭偶尔见到的枯骨为标帜。后经鄯善国(今新疆鄯善)、乌夷国(今新疆焉耆)。当时的乌夷国奉行小乘教,一般居民不知礼仪,拒绝资助求法的费用。法显等人后幸得供给,又继续向西南方前进。在杳无人烟的沙漠中横渡,艰难困苦,一行人走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阗)。在于阗国,法显等人滞留了三个月,结束后,法显等人经子合国,南行入葱岭,到达麾国过夏。其后,法显等人经过了25天,到达与印度接境的竭叉国,与慧景等人会合,并参加国王所举行的五年大施会。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法显等人向北印度前进,越过葱岭,地势惊险,常有恶龙吐毒风,又经年飘雪,当地人称为雪山。到北印度境内的阮历国后,一行人又沿着葱岭向西南行,山路崎岖,千仞石壁,万丈绝崖。法显等人越印度河,到达乌苌国,在此结夏安居。然后南下,历宿呵多国、犍陀卫国、竺刹尸罗国,到弗楼沙国,其间,僧景、宝云随慧达回国,慧应在此病故。法显独自前往那竭国,与慧景、道整会合,并在这里度过严寒的冬天。元兴二年,法显等三人南度小雪山,忽遇寒风暴起,慧景突感寒疾,气绝身亡,法显抚尸,悲痛难抑。
越过小雪山,法显一行又先后经历许多国家。他们抵达王舍城后,打算前往城东北的灵鹫山礼拜,却遭一僧规劝:“路况不佳,噬人黑狮经常出没,不可前往。”法显说:“我远涉数万里,经历艰险,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参拜佛陀当年说法处,纵有险难,也绝不退缩。”后来法显独自上山,并感化了黑狮。后来,法显又沿着恒河东下,经瞻波国,于义熙四年到达东印度的印多摩利帝国,停留两年之后,泛海前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狮子国停留两年,求得《弥沙塞律》及《长阿含经》《杂阿含经》《杂藏》等梵本各一部。
义熙七年,法显搭乘商船泛海东行归国,遇风飘泊九十日至耶婆提国(爪哇),在此住了五个月。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法显才终于回到当时的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
道场寺究竟在哪?
作为六朝、明代等文明中心的南京,2012年,加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计划。“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申遗文本就是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负责编纂。在该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心目中,道场寺与海上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贺云翱说,法显是将陆、海两条丝绸之路连在一起的高僧,也是一位学者、旅行家。法显与一些来自国外的高僧一同译经,并写出了第一部反映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著作《佛国记》,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有一定地位。但遗憾的是,道场寺今天已没有实际遗迹。贺云翱说,按照史料,就在秦淮河南岸的长干里一带,“直到清朝还有人能够指出道场寺的位置,就在大报恩寺(又名长干寺)的东边。虽然其具体地址我们尚未找到,但今天有《佛国记》这部法显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遗产’。”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