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军及以上规模的装甲部队指挥、战术能力方面,巴顿和古德里安、曼斯坦因谁更厉害?
在集团军及以上规模的装甲部队指挥、战术能力方面,巴顿和古德里安、曼斯坦因谁更厉害?
-----
网友解答:
-----
比较下军衔就清楚了,古德里安的最终军衔是德国陆军一级上将(大将),巴顿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与一级上将类似),而曼施坦因是德国陆军元帅,重要的事情说二遍,陆军元帅!那是可以独挡一面、担负战略方向上作战指挥的军事家,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将帅之别”。
(古德里安)
就职务而言,古德里安指挥的最大战役兵团时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的第2装甲集群,后来升格为坦克集团军;巴顿指挥过美军第7、第3和第15集团军,诺曼底登陆前那个“第一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职务是假的;而曼施坦因被解职的1944年,已经出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比古巴两人高一个段位。
就年龄来看,1939年二战爆发时巴顿将军44岁,曼施坦因42岁,古德里安41岁,都属于年富力强的时间段。但是曼施坦因在战场上整整厮杀了五年,直到1944年去职。而古德里安只打了三年,被重新起用后再没上过战场,巴顿将军1942年底才到达北非真刀真枪参战,战争参与时间大约二年半,因此战场经验也是曼施坦因最是丰富。
(曼施坦因)
就资历来看,在二战爆发初期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期间,曼施坦因先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中将参谋长,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主张用装甲部队突破阿登森林就是他的想法,所以称为《曼施坦因计划》。此时古德里安担任第19装甲军的中将军长,从指挥序列上来说,得算是曼施坦因的下级。
而号称“血胆老将”的巴顿,二战爆发时刚刚晋升美军第一个装甲旅的准将旅长,1942年受命组建第1装甲军。这个时候,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已经在苏联战场上进行大规模装甲作战了。古德里安1941年底被解职后再没有掌握兵权,后面担任的什么装甲兵总监和“代总参谋长”都没有实际指挥作战之责,小胡子一个人包办了。
(巴顿将军)
古德里安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主要是因为他在早期便开始鼓吹坦克的集中使用和机械化“闪击战”,但这都属于战术思想和理念范畴,不代表实际的作战指挥能力。当然,古德里安在波兰、在法国和在苏德战争的前期也曾经势如破竹,可问题是,当时的四个装甲集群中,另外三个将军克莱斯特、霍普纳和霍特的部队,哪个不是一路顺风?那是德军的整体优势期。
巴顿的情况也差不许多,他也是美军在二战中最早接受坦克快速突破作战理念的人物,并且亲自组建了美军最早的装甲部队,擅长机动作战和远距奔袭。其实德国人的评价已经给出定位,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参谋长指出:“我们对巴顿将军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盟军中最敢作敢为的装甲兵将军,他和我们的装甲兵将军古德里安很相似,讲究兵贵神速”。
(小胡子和古德里安)
所以说,古德里安和巴顿基本在一个段位上,善用坦克集群,主张装甲突击,但是装甲兵团的应用需要充足的后勤补给和强大的空中支持,有关这两项,美国人从来都不缺乏,所以巴顿没有后顾之忧(当补给优先保障蒙哥马利时,巴顿也得趴窝)。同样,德军一旦在莫斯科城下陷于困境,古德里安也没什么好办法,“古巴偏猛,战术上未必如何高明”。
但是曼施坦因就不同了,“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他已经转任第56装甲军军长,在北方集团军群的编成内快速前进,创造过四天深入200多公里的战绩,坦克战术的运用并不弱于古德里安。而后在克里木、在列宁格勒,他都能够以少胜多重创苏军,这是古德里安和巴顿都不具备的能力。
(古德里安和霍特)
尤其是曼施坦因与1943年接手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职务以后,在德军完全处于战场劣势的情况下,曼施坦因仍然能够维持东方战线。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中继续打败了苏军,期间对两个装甲集团军的使用非常到位,至少将纳粹德国的覆亡拖延了一年以上,所以说,在大兵团作战和装甲集团军的使用能力上,曼施坦因要高于“古巴组合”。
若非小胡子紧紧抓住军权不放,曼施坦因最应该出任东线德军总司令,果真如此的话,二战胜利的时间恐怕还要推迟一些时间。同一时间,古德里安已经沦为小胡子的传令兵,巴顿甚至没能指挥上一个“集团军群”,意外身亡时的职务仍然是第15集团军司令,因此,战略眼光和战术能力,三人二区间, 泾渭分明。
(四星上将巴顿)
-----
网友解答:
-----
“德军投放到苏德战场的总兵力为八百万,用在西线(包括非洲战场)的兵力不足六十万。而巴顿中将“单独”对付的德军最多的那次只一万多。他算哪门子的天才?”——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
网友解答:
-----
巴顿就算了,在后勤保障开了外挂的国家当将军,只需要他中规中矩别被吓住,胜利是早晚的事情,而且即使在勇气这一方面,巴顿之所以突出,也要感谢后来好莱坞的重新包装。实际上巴顿对德军作战,面对最多德军的一次也不过万把号人,还属于边角料拼凑出来到西线应付一下的德军,在北非对付隆美尔,世人都知道巴顿和蒙哥马利是胜在隆美尔没有后勤没有油,D日之后,西线德国人拼凑出来的西线部队一个反击,就让西线盟军屁滚尿流,最后也是输在没油,当时巴顿领导指挥的部队也没好到哪里去,最多也只能说算比别的盟军早一点醒过神来。就是说巴顿其实从没遭遇过德军的精锐和主力部队。
德国人最精华的部队,早在巴顿出场前,已经在苏联消耗殆尽,不过要是把巴顿投放进他出场时的苏德战场,大概他也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炮灰。而曼斯坦因跟古德里安俩人,正好隔着一条战术和战略之间的鸿沟,要做比较也不是很方便,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很多人总是拉偏架,认为是希特勒的瞎指挥耽搁了这两位大神的发挥,其实不然,我们要有一个认知基准点;那就是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巴巴罗莎计划开展起来之后,希特勒最不满意的就是一帮将军元帅老是只从纯军事角度看问题,真的,要不是希特勒“瞎指挥”,由着将军们性子来的话,前期完全消灭苏联纸面部队的战果都达不到,这里面最不让人省心的就是古德里安,他老兄一进苏联,就一直憋着朝莫斯科冲,明斯克大合围,明明他要负责一个方向的,结果他把主力带着赶路,明斯克那边任别人死催,也就派了个临近的团级单位过去应付一下,要不是苏联部队自己乱了套,这次合围就算白瞎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苏联部队从他负责的那个方向撤了下去,数据党可以复核一下,明斯克合围,苏军跑出去的比例,是不是德军前期占优时,几次大合围中最大的一次。后面基辅合围,就是希特勒直接把古德里安直接抽掉出中央集团,反复强调让他全军南下,这才与南方集团一起完成了最壮丽的基辅大合围。古德里安为什么那么狂热的要朝莫斯科赶?要说他不知道攻下莫斯科除了在政治宣传上有利之外,军事上也就只有中断苏联交通总枢纽这么个隐性的好处,实际效果是不及多消灭苏联大量军队的。他的私心很明显,就是赶到莫斯科,赶紧攻城,然后他本人可以封帅!可是战事一直有利,希特勒真的放手让他进攻莫斯科了,他在城下受到小挫折,又忙着要退兵,原本进攻莫斯科,该是北方集团的事,就是古德里安在德军的名望和他的急迫,希特勒做了很多调整,最终让他首攻莫斯科,结果事到临头,他又玩这么一出,违命撤军,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希特勒怎么会不勃然大怒?曼斯坦因也是,东线德军陷入困境后,提出一系列退守方案,当然从军事角度讲是没问题的了,可是德国和苏联难道还有缓和余地?这时候还看不出时间不是站在德国一边,必需在有限的资源耗尽之前打垮苏联之外,德国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你靠后撤防守,守出一朵花来,又有什么用?按曼斯坦因那些纯军事观点,后勤保障不足,武器兵员匮乏,非后撤不可,在前面强撑是死要面子,对不对?
真对!只不过既然如此,还矫情防守个什么?直接投降不是更干脆吗?所以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些纯军事观点,如果在战争发生之前说出来,以致战争无法爆发,那么是很不错的参考意见,等仗打到你死我活的份上了,你反复强调这些,是几个意思?俩人单比集团军以上装甲指挥,我想既然已经是战略级层面的东西,那么还是曼斯坦因更强一些,这东西不是说谁发明的谁就最厉害,哪怕战术层面的指挥,当时德军装甲指挥官,就找不出谁是菜的,古德里安去掉他的名望,战役战术指挥上,也不能说战绩最耀眼。
-----
网友解答:
-----
曼斯坦因是战略级别的,古德里安是战役级别的,巴顿就是一个牛仔,充其量是战斗级别的!三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唯一的共通点就是三人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职业军人!
-----
网友解答:
-----
在集团军及以上规模的装甲部队指挥、战术能力方面,巴顿和古德里安、曼斯坦因谁更厉害?这个问题要与3位指挥员所处的战场环境和军队指挥体制联系起来分析,单纯脱离战场要素去谈指挥能力分不出一二,但从战术指挥上讲,曼施坦因肯定要优于其它两人。
首先,曼施坦因经历过一战,又在闪击西欧作战中立下大功。
对曼施坦因的才能,坊间分出了两派,一派称他为甩锅大帝,主要在回忆录中大量把战役失败的原因推到了统帅部身上,降低了他的威望;另一派又把他推向了神坛,神化了他的指挥才能。
实际上,事物要一分为二地看,曼施坦因确有过人之处,但认真分析他的长处,最关键的还是使用战略战术上有他人做不到的地方。比方说1940年5月德军使用他的镰刀计划奇袭阿登森林,让他一战成名,1942年7月曼施坦因占领克里木半岛战场封帅,1943年3月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被德军称呼为伟大的统帅等。
但是,曼施坦因也有不足,比方说在一线指挥上,他与瓦图京4次交手一胜三败,在苏德战争打响时,他的第56装甲军陷于原始森林转了半个月的圈出不来,严重影响了北方集团军群的进度,另外一个对曼施坦因的不利因素,就是他指挥顿河集团军群展开冬季风暴行动时,营救保卢斯第6集团军失利,主要原因是他擅自撤出了战场,而他的解职也是因为在防御第聂伯河作战中私自撤出战场等等。
从这个层面讲,曼施坦因的战绩可以用功过参半来划分,之所以他的镰刀计划能成功,还是因为德国空军一名作战参谋飞机出事,否则他的聪明才智永远被锁在抽屉里;但从他的指挥经历来看,由于参加过一战,又在德军总参谋部任过要职,二战爆发以后,他又从西打到东,虽然没有莫德尔那样从头打到尾,但能战场封帅和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建立功勋,已经非常不易了。
其次,古德里安的才能不在指挥作战,他最大的长处是创建了闪击战理论。
从根本上讲,古德里安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其它两位,如果用时间来区分的话,闪击战理论肯定让人们记得更远,对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影响意义也更深远,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
从世界军事装备的发展过程来讲,古德里安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装甲坦克的单独作战和快速机动应用到了闪击战理论,虽然这个理论是他集众家之所长,但没有这个理论,德军在二战初期所建立的所向披靡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德里安又是二战所有高级指挥员中独树一帜的。
因此,古德里安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方面可能有一些欠缺,比方说在进攻法国过程中,在进攻明斯和斯摩棱斯克的过程中,他的装甲部队只顾前进却忽略了与步坦协同,导致进攻成效果大打折扣,从而也导致他的装甲车辆损失惨重,斯摩棱斯克一战打下来,他的第18装甲师仅剩12辆坦克可用。而在进攻莫斯科最关键的时期,他因进攻图拉受阻又擅自撤下战场,导致德军在南线进攻失败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人们会发现,尽管1943年德军重新启用了古德里安,但仍然是看中了他的专业才能。他上任装甲兵总监以后,由于德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受到英美空袭损失严重,只能通过改革装甲兵部署调整战斗力,以装甲营和装甲连为建制部署虎式坦克成为他的首选,这才有了德军在东线的苟延残喘。从这个层面讲,古德里安的指挥才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的长处体现在专业指挥上面,并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这也可能是他没有升为元帅的原因吧。
再次,巴顿的才能更多地体现在美军的作战实力上,他的长处在于敢打敢冒险。
事实上,一场二战涌现出了无数绝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但巴顿只能算战术上的成功,并不能跻身战略家行列,原因就是美军中懂指挥会打仗的人太多,比方说麦可阿瑟,比方说艾森豪威尔,甚至英军的蒙哥马利都排在他的前面,原因就是他太自负太目中无人了。
从个人作战经历来看,巴顿参与二战的时间太短,又在欧洲战场参与作战的战役不多,由于诺曼底登陆以后,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在东线,也会影响到巴顿的指挥才能发挥,可以说,1944年隆美尔接替西线B集团军群指挥权后,除了这个战斗群还有些战斗力外,其它战斗群基本都没什么斗志。更因为当时德军害怕苏军报复,都把投降美军作为首选,导致盟军不需要怎么努力也能完成作战任务,从这方面讲,也客观地提高了巴顿的身价。
当然,巴顿在战场上敢打敢拼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不需要考虑兵力够不够,以及美军的空中火力和远程打击能力,客观上讲,美军在二战的作战实力也让巴顿加分不少,如果让他在苏德战场指挥苏德双方任意一支部队时,可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曼施坦因的才能是内在的,属于参谋型指挥军官,所以在东线指挥作战时,他总能打出奇迹,并不是以敢打敢拼著称;而古德里安恰恰从专业长处称雄,指挥装甲部队冲锋陷阵可以,但让他指挥集团军群又缺一些协同能力;至于巴顿的指挥才能,是排除了一切后顾之忧,他才能在战场上大刀阔斧,从个人能力方面,既没有隆美尔那样我行我素,也没有曼施坦因那样会纸上谈兵,所以,他的成功得益于美军有强大的作战实力支撑。
-----
网友解答:
-----
二战时欧洲的陆军著名将帅,只有苏德双方才有这样的资格,英美法的那些只配打打边鼓。不服就跟苏联置换一下,保证被德国精锐打的连亲妈都不认识。
-----
网友解答:
-----
古德里安拥有强大的战略、战术执行力,纳粹能与他比肩的估計仅有下属莫德尔
-----
网友解答:
-----
巴顿出名不是因为他多会打仗,而是非常的固执!!!
-----
网友解答:
-----
乔治.巴顿是美国著名将领之一。二战时期他以作战勇猛,对德国作战中指挥出色而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若谈及巴顿战略、战术的胜利,归总起来有这么几样特殊的武器。
巴顿指挥艺术的武器
一、治军严厉
巴顿相信从严治军是胜利的法宝,所以当他来到美军第2军时,看到第2军军纪松散,和被德军打得士气颓丧的样子,立刻下决心给部队来一次“高压电休克治疗”。
他规定士兵们必须按时吃饭。
不许迟到早退。
军人必须衣着整齐,打绑腿、扎领带、戴钢盔。
就这样巴顿仅用了一个星期,就把美军第2军整治得有条不紊。
二、“特技表演”创独特领导风格
巴顿十分注意自己在士兵中树立指挥官的威信,建立个人影响力。他在带兵打仗时,随时都可能出现在士兵中间,有时甚至合给将士们一种错觉,好象巴顿将军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出现在好几个不同的地方。
巴顿在视察野战医院时,会随身带着勋章,在野战医院的病房里,跪在伤兵的床前为奄奄一息的将士,满含热泪地祈祷授勋。用亲切的话语和伤员们聊天:
小伙子,你什么地方受伤了?
长官,在胸部。
好!你听了可能会感到有趣,我最后见到的一个德国兵既没有胸腔,也没有脑袋……快养好伤吧,小伙子一一你还要参加那最后的一仗呢。
巴顿还有一样武器“特技表演”。有一次,一个寒冷的雨天巴顿去前线视察,路上刚好遇见一群士兵在修理一辆战车。巴顿便从自己的车上跳下来,向战车走去,并爬到车底下就和正在修车的士兵聊天。
修车的士兵看见泥浆中闪闪发光的将星,非常激动,巴顿和这位士兵聊了半个小时左右。当巴顿带着满身泥浆油污,回到自己的吉普车上时,他的侍卫官问巴顿是什么地方出毛病了?巴顿说:“我不知道,但我确信这个师马上就会传遍这样的消息,我曾爬在泥泞地上修理过战车。”
这种有声有色的“特技表演”,正是他创造个人领导艺术的生动镜头。他认为,一位真正的军事领袖,不但要了解士兵,而且还要使士兵了解他。
英雄与恶魔,有时候中间只差一个权力
读过《巴顿将军》,你会发现巴顿绕不开的人是希特勒。希特勒是暴君,战争狂人。而巴顿将军和希特勒是具有同样的特质,意志坚强,作战英勇、臭脾气和优秀的演讲能力,也同样都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偏执的种族成见,同样都疯狂地热爱战争。巴顿有句名言:
为我悲者,不知我也。和平是我的地狱。
战争的历史实际上是勇士的历史,尽管其人数少之又少。征服世界的不是马其顿王国,而是亚历山大……
巴顿在战前动员时说:
我们要强奸他们的女人,掠夺他们的城镇,把那些狗娘养的赶下大海。
他就是这样鼓励热血男儿的火热激情,义无反顾地杀上战场。巴顿的突击战术和希特勒的闪电战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希特勒有权力,希特勒是帅,巴顿是将,希特勒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而巴顿却被体制牢牢地控制着。
如果希特勒没有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他把一个战败后百业凋零的国家,几年内变成一个各方面都发达的强国。那希特勒也同样是德国历史上的英雄。
可惜的是,希特勒没有率领德国人民走向光明,而是将德国推向了战争的深渊,成就了同样热爱战争的巴顿,成为了二战的战斗英雄。
-----
网友解答:
-----
曼帅是帅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是战略家,而古大将和巴顿是将才,但是其对于装甲部队的使用有极高的天赋,尤其是古大将可称之为装甲专家。
所以论战略及指挥规模,曼帅遥遥领先。但是对于装甲部队的战术及使用水平,曼帅就不如古大将等人指挥的好了
-----
网友解答:
-----
一战结束后,关于怎样使用装甲兵(坦克)众说纷纭,法国的理论是把坦克作为“伴随坦克”,分散到各步兵连营,跟在的冲锋的步兵后边作支援和掩护,所以法国的坦克设计时速很慢,每小时十公里左右,苏联元帅屠哈切夫斯基的理论最为了得——集中使用坦克,大面积迂回穿插打身后,希特勒大为震惊,于是采用“离间计”挑唆斯大林将屠哈切夫斯基元帅杀害了,第一个使用屠哈切夫斯基理论的是朱可夫,斯大林打算在诺门坎之战后枪毙朱可夫,木想朱可夫用屠哈切夫斯基的理论集中使用坦克大迂回实行中央突破,大获全胜,将入侵诺门坎的日军全歼,朱可夫保住了一个条命,同时保住了日后二战斯大林的命和苏联红军,德军的古德里安、隆美尔和曼斯坦因是德军闪电战的姣姣者,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军坦克战的规模都不大,木有和德军形成大规模的坦克集群作战,苏军总结二战胜利的因素是——朱可夫元帅、T—34坦克和坚韧不拔的苏联红军,美军总结二战的胜利因素是——飞机、登陆艇和吉普车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玉米用什么叶面肥效果好?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