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
网友解答:
-----
我们村有一个老爷爷,90多岁了,身子骨还硬朗,人也很和蔼,经常拄着拐杖在村里溜达,和村里人打招呼,村里人也都很敬重他。
后来听说,这个老爷爷不简单,年轻时在朝鲜打过仗,和美国鬼子真刀真枪的干过,是位老英雄。
有一次,我问老爷爷,你们以前打仗,真的像电影里面演的那样,冲锋号一响,所有人全都冲上去吗?
老爷爷和我聊了很多,大意就是,冲锋是肯定的,听到冲锋号,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上。
但是,不是电影演的那个冲法,像那样一群人大喊着乌泱泱的往前冲,还没等冲到,人就都死绝了。
退一万步讲,就是侥幸没死,等真正冲到敌人跟前,体力也早已经消耗殆尽了。
实际冲锋时都是分梯次的,在冲锋之前,会分成若干波,并且分配好任务。
比如一连你们先冲前面到达某某位置就自行寻找掩体位置就地掩护;二连跟在后面冲,一连卧倒掩护你们接着往前冲,到指定位置就同样停下掩护,后面的三连又到前面。
大概就是这种意思,
交替冲锋
,比较顺利一轮过去就你接着第二轮继续,这样一般说前面几波冲的其实风险相对较小,越往后风险越高伤亡越大。
所以从心理上讲,排前面冲的人都气势旺,不会有抵触心理,而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冲出去,群体效应下也顺势就出去了,冲一阵心理的恐惧也稳定下来了。
这样一来,冲锋是所有人都冲上去,但是每次冲最前面的总是不同的人。
他们当然会拼了命向前冲到达指定位置,越快到达存活几率越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只要我冲到指定地点就任务完成了,下一轮之前可以松口气了。
当然,冲锋路上地形肯定有不一样,有的地段障碍物较多,便于隐蔽,有的地方平坦开阔,冲上去几乎几乎就是活靶子。
像后面这种地形,谁碰到只能算谁倒霉。一般这种地方往往都是冲锋被卡住的地方,有时候连续一两波都冲不过,这时候后面的人就会停止继续冲锋,不做无谓的牺牲,这样是不算违抗军纪的。
当然,如果冲锋号又吹响了,那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一般一个合格的指挥员不会干这种蠢事,让自己的部下白白送命。
当冲锋遇到困难后,就稳住这一线,然后重新计划,或者重新分配冲锋任务,比如之前每波任务大致分配是冲一百米,这次每波缩减为二十米。
总之,就是让冲的人一直抱有生存的希望和侥幸的心理才成
。
那如果不冲呢?躲起来,等后面的人冲完了在上,是不是就能保住小命呢?
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第一,部队最看不起你这种怂包了,这样做以后在部队基本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二,这种畏战行为,在战后肯定要接受军法处置的,如果碰上关键战役,没等战后军法处置,战场上就被督战队毙掉了。
总之,一句话,冲不一定死,不冲肯定死。所以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其实,梯次冲锋这种战术很早就有了,各国军队都有使用。不过,我军在这种梯次冲锋的基础上,独创出了著名的“三三制”。
“三三制”的发明人是林彪,据说,当年林彪在苏联养病时,经常研究八路军与日军的战斗。
他发现,八路军冲锋时经常一窝蜂的往上冲,这样很容易被敌人的优势火力压制,造成较大伤亡。
于是,他吸收苏军冲锋的优点,发明了“三三制”战术。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冲锋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彼此拉开距离,交替掩护。
“三三制”在抗日战争后期就已经成型,解放战争时四野开始熟练使用,到了抗美援朝时期,“三三制”已经推广到所有志愿军部队,并且使用的炉火纯青,依靠这种先进的步兵战术,志愿军打出了人类轻步兵巅峰的威名。
-----
网友解答:
-----
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确实是这样,我们的师长是老八路,他一生打仗无数。据他给我们讲,真正的战场部队为了夺取有利地形,往往是进行拉据战。那就是我军好不容易站领阵地,不久又被敌人夺去。我军再只好去夺,在夺阵地时,先用火炮对准敌方土工事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在炮火未停时,我军就把夺阵地冲锋陷阵的队伍组织完毕,趁炮火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时,我军的冲锋号就开始吹得响亮,战士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冲锋时首长往往按排有经验的老兵打头阵。
后边的新兵跟着老兵学点作战经验,那就是曲线向前冲锋,当敌人枪响时证明进入了有效射程,这时首长们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就命令迫击炮把敌人的机枪干掉,再按排几挺枪找到能压制、还击的有利地形,来掩护大部队冲锋,一切按排好后,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这时前排老兵们一起向敌阵地投手榴弹,在烟雾下趁敌人看不清我军时,猛向敌阵地冲锋,在冲锋时不断用手榴弹作掩护,这样能震得敌人晕头转向,趁着烟雾不消就冲到了敌人根前,这时前排老兵用冲锋枪来几个点射,就把工事沟里的敌人消灭一多半,剩下的残兵败将就举手投降了,然后胜利夺取阵地。
为啥老兵在前面冲锋不容易死呢?这是因为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号称老兵油子,他们知道该卧倒时就卧倒,该冲锋时就拼命冲锋。这也就像在战场上常说的那句话,越怕死越死的早,越不怕死,越死不了。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兵每次冲锋时都是争先恐后在前面带路。
-----
网友解答:
-----
我父亲是39年的老兵,身上没有一点伤疤,我问那么多叔叔都伤痕累累,你为什么没有,他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在战场上首先不能怕死,你必须冲在前面,一是前面可以看到敌人的意图,即时做出应对措施,二是你的一往无前的精神让敌人害怕,丧失了和你对战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怕死死的越快 。
-----
网友解答:
-----
确有这种说法!敌对双方一但开战,炮弹往往不是最前边的人!而是机枪和后面的支援。老兵打多了都知道打仗的规律!士兵怕的就是炮!一般来说过去的炮弹杀伤力,在半径15左右的范围之内,在爆炸与枪声喧哗的情况下,士兵无法听到炮弹飞来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老兵都知如何在战场上如何保护自己并开枪击杀敌人!对付敌人的机枪和步枪他们都有自己的招数。而不是象影视作品中的那样,乱喊乱叫,连续不断地乱开枪!红军、八路军的战士,每次打仗,每个战士身上不会超过十枚子弹、手榴弹更是稀有。每个班最多不会超过三枚!这是专门针对敌人的机枪和暗堡使用的!不能浪费!你若与老红军、老八路交往不多,你绝对不会相信这是真实的事情,先烈们在付出惨痛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听枪定位一记击杀、是红军与八路军对新兵训练的重要环节!那个年代弹药奇缺、一场仗消耗的子弹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老兵的经验就是战场生存的空间!绝不不会有错!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胡说八道了,世界上谁不怕死啊?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说是孙红雷为了演好刘华强,刻意去模仿他认识的一些大哥。
结果他发现这些大哥都有个奇怪的毛病,脖子通常不太好,尤其说话时候会有习惯性的梗脖子情况。
孙红雷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只是照着学,效果很好。
后来孙红雷同一个医生朋友吃饭,就是搞这方面治疗的。这个医生说,人紧张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梗脖子,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脖子就没有普通人好。
这些大哥一只脚踩在监狱,一只脚踩在鬼门关,平时经常生活在紧张中,脖子不好是寻常事。
孙红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大哥们平时也是紧张、害怕的,谁不怕死啊。
到底也是一样,无论是什么三三制,还是现代化战争,冲在前面肯定先死,躲在后面活下去的概率较大。
但关键是,任何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肯定都是老兵在前面,新兵在后面。
如果要是反了,这种军队肯定没战斗力,摆明了是让新兵去当枪子。
写到这里,想起抗战一次大规模反攻,当时要求国军一支部队也去攻打日军固守的几个阵地。
但这支部队1年内连续打了两个战役,损失巨大。后来算了一下,剩下的老兵只有五分之一,其余八成都是新兵。
最关键的是,新兵到部队时间很短,也就是练习了队列和跑步。新兵很多人连枪都端不稳,战术动作也不会,更别说有实战经验了。
众所周知,日军火力强大,工事牢固,防御最厉害。国军又没有重火力,完全靠士兵拿着步枪手榴弹往上冲。
即便这么打,国军也是要有一段长时间的训练,将新兵大体训练的差不多了,实战中要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这样来打仗。
接到命令后,国军军官犹豫再三,决定抗命。因为让这些训练不足的新兵在没有足够老兵情况下,擅自去攻坚,几乎等于送死,是一种极不人道的行为。
后来上级考虑到实情,就取消了这支部队的攻坚任务。
大家看电视剧《兄弟连》,其实里面老兵们对新兵还都是挺关照的,对于年轻军官也是如此。那个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琼斯中尉,主动要求参加危险的一线抓俘虏任务,温特斯少校不批准,因为他没有经验,很容易挂掉。
所以,打仗不存在老兵原因冲在前面,不怕死。
顶多是不愿意让年轻没经验战友顶在前面,因为他们更容易被打死,所以自己位置稍微靠前。
-----
网友解答:
-----
这句话是彻彻底底的外行说的,典型的属于外行忽悠军盲。
现代军队中的作战分队对敌人发起冲击(也称冲锋)是一种果决的战术行为,既然是战术行为,就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乌泱泱的就往上冲。
战术是科学的,是经过了无数战争的经验的积累,并且随着兵力的配置,兵器的发展,和实地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以一个步兵班为例。现代步兵班一般装备有突击步枪、班用机枪、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等单兵武器,每一种武器的用途和战术需要都不同。
所以在进行进攻的冲击战术时,每个士兵拿着什么武器,根据职务编制,都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行动,不是想站在哪儿就站在哪儿,想往哪儿冲就往哪儿冲。甚至连射击区域,警戒区域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如果再进攻中出现伤亡,班长或者战术小组长会根据他负责的界面进行兵力和兵器的调整,这个说起来挺复杂的,几百字肯定说不完。仅仅是步兵班进攻战术,就足以编一本书了。
一个简单的前苏军隶属于步兵班的步兵进攻的范例。
步兵班的班长在从排长哪里受领任务后,会向本班成员进行任务分配,在进攻中也会不断的根据战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即将突入敌军阵地的时候,步兵班成员会在班长的命令下,为武器装填新的弹药,并且想敌人投掷手榴弹,高喊“乌拉”突入阵地,以刺刀、枪托和抵近射击消灭、驱逐敌人,占领阵地。
在这个过程中,步兵班成员必须严格的按照班长的指令,在指定的位置上完成自己的任务,消灭或者驱逐规定射界中的敌人,并及时观察汇报警戒区域中的敌情。
有关这一点,美军也有类似的地方,在一些比较写实的美国战争片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个士兵发现敌情,会大声的叫喊:三点钟方向,枪手两名。然后现场士官或者军官会做出战术决策,再交由士兵执行。
-----
网友解答:
-----
在古代战场上,前排士兵往往是牺牲最严重的士兵,但是为什么每次当部队要上前线的时候,依旧会有人争相恐后地要上战场的第一线,要当前排的战士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就不怕死吗?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排在最前排的战士虽然整体伤亡率来看比较高,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存活的希望,因为一般被安排在冲锋位置的队伍往往可以得到整个军队内部最好的装备。
在古代战场上部队都是讲究披甲率的,最精锐的部队自然是全套铁甲的部队,但是这些部队往往只能在整个军队中占到30到50%左右。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封建王朝能够给自己所有的军队全部都装备上铁甲,而这些冲锋在第一线的军队,自然会首先获得装备铁甲的权利,他们所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
——最结实的盾牌,最锋利的长矛,可以保证他们能够像箭矢一样突破对方军队的防御阵线,还能有较高的存活率。
但是处于后排的士兵一般来说能够装备一个皮甲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士兵连盾牌都没有,他们在和对方短兵相接的时候,就只能依靠自己平常训练出来的保命能力了。
护甲方面的严重缺乏,直接导致了后排士兵也有着非常高的死亡率,在某些时候中后排的士兵死亡率要比排在最前排的精锐部队还要高,因为他们必须无可避免的和对手进行硬碰硬的白刃战。
在同样都是白刃战的情况下,这些前排部队除了在第一次冲锋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伤,一旦进入到混战阶段他们反而有着较高的生还率。
再加上部队的主帅在率领士兵冲锋的时候,为了保证整个部队的冲击力,在第一线所部署的战士一般都是老兵,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
老兵配合上最先进的装备,就可以爆发出非常巨大的战斗力,他们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突破对手的防御阵线,并且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害,打出一个缺口,让中后排的士兵突入对方的阵型内部,形成局部战术优势。
这些老兵也因为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每一个小队和每一个小队之间配合非常密切,甚至有一些经常上战场的老兵相互之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战场上往往可以获得胜利。
而就算他们被对手的弓箭手集火,也有着很高的幸存率。
因为他们毕竟装备有盾牌和铁甲,只要熬过对手弓箭手的第一波弓箭攻击,与对方短兵相接,就算整体的战场局势不利于自己,这些在前的老兵也可以在作战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在必要时刻逃跑也更加容易。
而除了装备和作战经验以外,其次就是在古代作为顶在最前排的精锐部队,也可以获得整个军队内部最高的赏赐。
在中国古代军队的作战过程中,赏罚分明是激励作战士气最好的手段,在攻城战和野外作战的时候更是如此。每一个能够先杀穿对方防线的士兵,都会被全军通报,并且授予奖励。
——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中就明确写道,能够率先攻破对手防线者,就可以授予国大夫的爵位,并且赐予宅院。
丰厚的赏赐也是这些士兵愿意在战场上卖命和率先冲锋的理由之一,如果在率先突破的过程中,能够屡次获得战功也是有可能被提拔成将军的,而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时常出现。
在两汉先秦时代,大量的军事将领并不是依靠家世的,他们反而并没有很好地出身。
他们都是在战场上慢慢磨练出来的,在那个兵法尚且不完善的时代,能够流传于史册上的将军里面大多数都没有什么良好的教育水平,他们都是凭借着的作战时候的足够英勇,才能够获得上级的认可和提拔。
典型的例如跟随着刘邦打天下的樊哙,你要说他对兵法有什么深入了解那根本就不可能。
而他的故事也不断地激励着后来的人,学习他们奋勇作战完成自己的阶级跃升。
毕竟在那个封建落后的时代,能够提升自己阶级的手段实在是太少了,在战场上获得足够多的战功,是他们能够为数不多的选择的道路。
一直到了明朝时期,朝廷对于先锋战士的奖赏也非常高,典型的例如李如松攻打平壤城。李如松为了激励前锋士兵,率先突破对手防线者可获得赏银五千,折合到现在就是超过200万人民币。
在封建时代,这足以满足一家人一辈子的吃喝了,所以在丰厚的赏赐之下,总是有一些不怕死的士兵会抢着冲锋。
在不会读书的情况下,其实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别的选择,高风险一般也意味着高回报,只要能够在残酷的战场上活着回来总是能够获得一些好处的,要不然也就没有人愿意打仗了。
而除了极高的赏赐以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这支部队有信仰。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强军,他们并不是依靠赏赐或者是金钱作战,而是真的依靠信仰在作战。在近现代时期,解放军不就是凭借着坚定的信仰最后解放了全中国,打败了处于人数和装备优势的国民党军吗?
事实也证明,只有信仰才是一支军队能够永远保持有效作战能力的重要基础,只不过在那个落后的封建时代,想要一支军队保持长久的信仰近乎不可能,毕竟封建时代实在是太过残酷了。
中国历史永远都贯穿着战争,不过战争只会让老百姓受苦,所以能不爆发战争还是不要爆发战争的好。
-----
网友解答:
-----
谁冲在前面谁先死,怎么可能会让老兵当炮灰。战场上根本不存在,“不怕死就不会死”的情况。子弹也不长眼睛,肯定是先将冲最前方的人打倒。
一般来说,冲在最前面的人,死亡几率绝对大于后面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士兵为什么还要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这就是在赌,因为如果一场战役不死,那么接下来的战役中,可能就不用打头阵了。
因为在古代战争年代,伤亡比较大,一场战役能活下来的人,几乎都是精英。精英就要留到关键的时候用,像当炮灰这种事,基本上就留给新兵干了。
而且,古代还有很多奖励政策,就像秦朝鼓励将士的方法,就是通过杀敌来获取战功。
随着战功的累积,身份地位不断提升,就不用再担任冲锋士兵。这样的话,存活下来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是古代士兵为何愿意冲锋在前的原因。不是因为冲了就不会死,是因为勇猛杀敌就可以获得战功。所以说。只要能活下来,以后死的几率就小。
现代战争也是一样,冲在前面的人,死亡的几率更大。正是由于伤亡大,战斗减员严重。所以,能够活下来的人,晋升就比较快。
升级为指挥者以后,哪怕是基层指挥,死亡的几率都很小。很少会出现,需要连排级官员,带头冲锋的。
我们不要被影视作品所误导,一说打仗,就是铺天盖地的冲锋场面。
真实的战场上,冲锋场面是很小的,基本上都是连排级的冲锋。而且还是交替掩护冲锋,这样做就是为了减少伤亡。
而且,所谓的冲锋,也不是一股脑地往前冲。一般,冲锋都在100米的距离之内,最多也不会超过200米。
而且,在这100多米的距离内,也会分成几段,需要几组人员交替掩护,轮番到达预定地点。
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伙伴们,应该都记得,孟烦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担任副连长的主要任务,就是驱赶新兵去冲锋,因为老兵的命金贵。
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残忍,但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士兵,只有成为老兵的时候,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希望老兵去牺牲,因为在战场上,一个老兵的作用,能抵上几个新兵。
但是,也不可能让新兵,去做无谓的牺牲。这就需要有部分老兵站出来,带领新兵一起往前冲。
因为老兵对战场状况有所了解,他知道在两个攻击波次之间,会有一个短暂的空隙。这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在这时候往前冲,就能安全地到达,预先找好的掩护地点。
同时,在士兵冲锋之前,还会有相应的炮火支援。就是为了让士兵能够以最小的伤亡,抵达目标地点。
在战争期间,老兵之所以愿意冲锋,一方面是由于升值快,另一方面是要有合理的战术配合。
关于步兵冲锋,我军根据国际步兵掩护战术,发展出适应于我们的“三三制”战术。
由于八路军装备简陋,基本弹药都供应不足,也没有相应的重武器支援。在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阵地时,八路军的伤亡就比较惨重。
因此,为了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还要强调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因此,“三三制”战术也就因此而诞生。
“三三制”就是三人一个小组,呈三角形进攻阵型。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人进攻,一人掩护,一人支援。
它是以班为单位,将每一个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个人。再由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接近一个排的兵力。
为了便于相互接应,一个战斗班一般编成三梯队,在进攻时,呈“散兵线”分布。
在进攻时,士兵会根据组长或班长的指令,随时变换阵型。战斗群之间,以口语、手语或是军号,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27人的战斗群,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进攻的时候,每个战斗小组,可以根据敌人火力强弱,决定是散开前进,还是集中突进。
同时,战斗小组还可以灵活地运用现有火力,对敌人发起进攻,或者交互掩护。
如果遭遇敌人的炮击,即使被命中,伤亡人数也会控制在三人以下。等到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肉搏之时,还能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敌人或两个敌人发起进攻。这样就可以,凭借优势的兵力,击破敌人。
若是有人员负伤,也可以彼此照顾。
“三三制”战术,是我军同日军作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也使得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快速站稳脚跟。并且武器装备落后,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重创敌军。
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同样在武器装备比较落后的状况下,发挥“三三制战术”的强大机动灵活性,一度打得美军苦不堪言。
在抗美援朝中,最典型的,应用“三三制”战术的战役,就是长津湖战役。
1950年11月7日,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从东西两条战线,向中朝边境,开始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我军采取“示弱诱敌”的战术,且战且退,将敌军引入事先埋伏好了包围圈。
其中,在东线的第四十二军,边打边撤,逐步将美军陆战一师和步兵第七师,引诱到长津湖地区。
而西线的小股部队,则将联合国军,引入到清江川一带。
到了11月24日,麦克阿瑟还坚持认为,志愿军抵挡不住美军强大的火力。麦克阿瑟就发动了所谓的“圣诞节攻势”,并且放出狂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半岛的战事”。
等到美军全部进入包围圈之后,我军在11月27日傍晚发起反击。
第九兵团,率先在零下30度的恶劣环境中,打响了长津湖战役的第1枪。
第九兵团的第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将长津湖地区的美陆战一师和美步兵七师,切成四段,使得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美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都是在二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部队。
他们的反应也很迅速,发现被包围之后,迅速用坦克,装甲车,汽车构成了环形工事。凭借着强大的空中支援,以及自身的火力优势,开始拼死抵抗。
这时,志愿军就开始采用“三三制”战术,进行冲锋。在冲锋的时候,每个三角形战斗小组,彼此相互掩护。
在美军眼中,志愿军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搞得美军大伟苦恼,由于无法确定我军大部队的具体位置,从而让美军的炮火失去了用武之地。
在这种强大的机动灵活的战术之下,志愿军多次在夜间,突破美军的核心阵地。但是。由于装备简陋火力不足,无法将得到手的阵地加以巩固。只有在天亮之前。再次撤出夺回的阵地。
“三三制”战术,在后来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表现得更为出色。最经典的战例,就是号称“最牛中国士兵”的庞国兴,王世军,冉福林三人战斗小组。
战争打响以后,三人随着连队发起冲锋。庞国兴和王世军两人,一边用机枪扫射,一边投掷手榴弹,率先冲上了目标高地。
当他们发现,有一股敌人,正在慌忙地向西山口逃窜时,立即追击的过去。
冉福林看到庞国兴和王世军,在追赶逃兵,他也立刻赶了过去。
三人利用”三三制”战术。组成临时战斗小组,在印军腹地展开了战斗。他们由于冲得太快,深入敌军纵深十五里,与大部队失去联系18天。
在此期间,庞国兴三人战斗小组,同印军打了5仗,攻克了2个敌军炮兵阵地,击毙了7名敌人,缴获了7门火炮,以及4副望远镜,4副炮队镜,和4台汽车和推土机。
“三三制”战术,在许多次战役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来,“三三制”战术还被美国西点军校,列为经典案例,被多个国家军队借鉴和采用。
我军之所以敢在战场上,勇猛的冲锋,一是拥有着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其次,是我们拥有先进的战术,能够在残酷的战场上,最大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
网友解答:
-----
没有这个说法,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这个说法,都是要按照训练成熟的基本战术进行冲锋、防御,而不是胡乱冲锋。古代打仗时,也是要排兵布阵的,并不是胡乱冲锋,古代也是有上下级编制的,都有一个作战单位,例如大家熟悉的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等等,是有一个作战单位编制的。需要说明一点,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代排在第一排的士兵,现代冲锋在前的士兵都未必是必死的“炮灰”。
先说古代打仗时排在第一排的士兵,这样的士兵属于阵列中的正军,也就是前锋、前阵;而排在第一排的士兵又是前锋中的前锋,他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防御作战中,排在第一排的是投掷兵,就是弓箭手,轻弩手之类的,先是对冲来的敌阵一通箭射,敌人阵形逼近时,他们撤回阵内,盾牌手前出第一排。第一排士兵是整个阵形中最重要的,负责压住阵形,都是精兵,都是力气大的士兵,可以说是兵阵中的核心力量,都是有荣誉感的人。而他们并不是最危险的,甚至是相对安全的,因为,他们有专门的士兵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
例如,戚继光的鸳鸯阵法中,每12个人编为一个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最前面有两个盾牌手,一个拿长牌、一个拿藤牌,其中一个人就是这12人的头,也就是队长(也有独立指挥的队长位于两个盾牌手后面的情况),后面跟着10个保镖,其中两个狼铣手、再后面跟着四个长枪手,他们负责用长枪刺杀敌人,最后是两个短兵手。由此可见,排在第一排的士兵并不是最危险的,他们的安全关乎整个阵形的完整,是重点保护对象,他们死掉了,后面马上就会有人替补。冷兵器时代,第一排的盾牌手很难被直来直去的兵器攻击到,所以,他们在阵法中相对安全。
古代打仗进攻时,不是胡乱的前冲,更像是步步紧逼,整个阵形压过去,前排士兵力气大,使劲撞击对方第一排的士兵,双发长枪手选择盾牌缝隙一通乱扎,冲破对方的阵形。前锋的任务就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所以,前锋的士兵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因此有“选精兵,置先锋阵”之说。中间的兵阵叫大阵,这个阵列是整个军队的主力部队。古代武器配置通常都是前锋以盾牌、长枪兵器为主,后面很着标枪手,弓箭手,重弩一般都在居后位置,拒马、战车等做为阵脚。
古代登城作战时,不论排第几都不安全,通常做法是攻击城门。负责登城的士兵由盾牌保护运动到城墙下面,搭云梯登城,后面的弓弩手负责掩护。古代作战冲锋破阵还有一种手段,重骑兵冲在前面,步兵跟进,而对方则用拒马、盾牌、木障组成防御墙。即便是步兵之间对冲,最前面的兵士更容易躲避对方的长枪,但是后面的士兵视线受阻不容易躲避。所以啊,古代打仗时最前面的兵士还真不是最危险的,这一点在西方古代打仗时也有论述。还有一点,古代打仗时,严格禁止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军阵中决不允许逞匹夫之勇,每个士兵都要阵守各自岗位。这个可能和影视作品描述的不一样了,绝不会是拥挤着冲锋,都有一个间隔,方便士兵变换位置,发扬兵器作用。
古代说完了再说说现代,现代好理解了,子弹不长眼睛,火力打击也不是只盯着前面的士兵,后面有比前面更危险的机枪手。即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谓乌拉冲锋时,万岁冲锋时,还分前后吗?难道第一排士兵被打倒了,第二排的就安全了?噱头而已!
再说说老兵宁可冲在前面也不愿意冲在后面之说,现在打仗冲锋也是有战术的,也不是一直冲,也是要利用地形地物的。还有,步兵班也是有战术的,例如,著名的三三战术就是典型的冲锋时的班战术动作。老兵想在哪里就在哪里吗?都是有任务和武器配置战术的。别把打仗想的太随意,战场上生活,作风要求松散些但打起仗来,纪律严明,决不允许乱来,不是老兵想冲在前面就能做得到,通常情况下老兵起到头作用,他们单兵机能,作战经验更丰富,新兵跟在老兵后面踏实,这是存在的。而且,每个班都有战斗小组,老兵都是班长副班长、战斗小组长,他们指挥新兵作战,危险时老兵也会尽量保护新兵。到这不能用老兵愿意冲在前面,不愿意落后面这样的话定义,是不严谨的。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
网友解答:
-----
我的爷爷是个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他告诉我发起冲锋的时候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没有一个人后退。
小时候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冲在最前面,最前面那么危险,很容易就被子弹打中,为什么不跑的稍微慢一些,在队伍的中间或者后面,这样生存率就会大大提高。
没想到爷爷听完之后,马上就翻脸了,特别生气的对我说道:“我们当时根本没有人会考虑这些,大家都抢着往前冲锋,谁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大家都想自己去面对危险,让战友更安全些,也想早冲上前去杀敌人,为老百姓报仇。”
当时的我并不能很理解这些话,因为年纪还小,到了后来,了解了那段历史之后,我才明白了,为何我们的战士总是冲锋在前,抢先去当排头兵,那是因为对敌人的憎恨,对人民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
像爷爷这样的老兵,都是亲眼见过日军残暴杀戮的,所以他们本能的有着仇恨,有着想要报仇的心理,还有着想要保家卫国的豪情。想想看,自己的朋友和亲人被敌人杀死了,这是家仇。自己的国家被侵略,被掠夺,这是国恨。国恨家仇,这是让每个人都会愤怒的,让每个人都会奋不顾身的,在战场上遇到敌人的时候,满眼都是愤怒,都是想要和敌人拼命的想法,自然就不会畏惧死亡,会奋力的向前冲锋。
更为关键的是,自己的身后就是家乡,就是亲人,自己如果退缩的话,战斗失败,家人和朋友将沦为俘虏,甚至被伤害,所以每个士兵,都会奋不顾身的向前冲锋,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太多太多需要他们保护的,有太多太多他们想要保护的。
另外,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像爷爷这样的老兵,他们的心中是有一股信念的,是有一种革命的冲劲儿的,为了革命,什么都可以舍弃,哪怕是生命。在那段特殊的时期,有太多太多的士兵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从未退缩,他们都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都是死在了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的道路上,他们也是幸福的,他们有自己的身躯换回了如今的和平,挽回了如今的美好生活,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其实,没有人不怕死,士兵们也是一样,士兵们也怕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自己的民族,献出生命也未尝不可,所以在冲锋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奋勇向前,争当排头兵的,因为他们冲锋在前,就可以早一点杀伤敌人,因为他们冲锋在前,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因为他们冲锋在前,就可以尽快结束战斗,所以他们才会奋不顾身,在枪林弹雨中不断的向前冲锋。
可惜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很多他对我讲的故事我也记不得了,但是我能感受到,每次爷爷讲述他打仗的故事,他总是会陷入深深的回忆当中,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是在想念战友,也许是在回忆当年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是无论如何,爷爷都是英雄,是永远冲锋在前的英雄。
所以在那个时代,真的没有人贪生怕死,躲在后面可能会一时安全,但是一旦战争失败了,那大家都会有危险。所以每一次冲锋,都是决战,没有人会退缩的。
-----
网友解答:
-----
老兵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特别是山地战和丛林战,会利用地形地物,而且胆量特别好,42年前那一战就是因为新兵太多,没有经过训练,就走向了战场,之所以…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录音中的呼吸声怎么去掉?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