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躺着也中枪的事?
历史上有哪些躺着也中枪的事?
网友解答: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对英、法宣战,准备出来摘点德国的果子,他兴冲冲的派精锐陆军在阿尔卑斯山附近进攻即将投降的法国,这个倒霉孩子怎么被法国抽的死去活来就不说了,因为这篇的主角不是他。意大利境内有个小国叫圣马力诺,这个国家似乎至今保持着国土面积最小的世界纪录,总面积61.2平方公里,当时人口不足一万。
听说意大利宣战的圣马力诺是崩溃的,大哥你就这么出去开片了让我咋办?我们领土在你们境内哎?你这么剽悍我实在没有安全感啊!他们冥思苦想了若干天后,国家领袖朱利亚诺.戈齐发表了中立声明,哪边我也不招惹,哪边我也不投靠,本来我们就是小透明,你们继续当我是小透明吧!
江湖传言点背不能赖社会,这个朱利亚诺.戈齐就是点背到一定境界,首先他出身是和墨索里尼一样的法西斯党,再加上圣马力诺一直都是意大利的小跟班,而且美国记者向来就有闹乌龙的逗逼传统,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后,1940年9月18日的《纽约时报》醒目的用头条文章报道了圣马力诺对英国宣战。
看到报纸的朱利亚诺.戈齐差点没被吓死,满头黑线的发外交声明,宣称自己根本没宣战。死命的给《纽约时报》打电话,抗议逗逼媒体毁人清白,美国佬那时虽然不靠谱,但还没像现在那么霸道,他们在次日的报纸上更正了错误。至于被宣战方的英国,对这事儿根本就没有反应,我正在伦敦上空和纳粹空军拼命,你让我怎么反应?再说那个全国动员也就200兵员的破国家,宣不宣战对我有影响?
圣马力诺悬着的心终于放心,开始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安心过小日子。一直到1944年6月24日,他们遭到了进攻意大利的英国空军轰炸,这帮兄弟赶紧给英国发外交照会。大牛哥~我们是中立的,不要再炸啦,40年的误会不是都说开了吗?英国佬根本就忘记还有宣战那么一回事儿,他们炸圣马力诺完全就是因为那边国土太小,手滑炸错了。可是高傲的英国绅士怎么可能承认错误,向这么鼻屎大的国家道歉都丢人,我就炸了你们能怎么着吧?丘吉尔回复了消息,我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你们的领土已经被纳粹占领,并且德军在那里收集大量物资,你们已经灭国了,我炸还有什么问题?未来我们还会继续轰炸的。圣马力诺就这么无辜的躺枪了,而且是明暗躺枪了两次。
接到消息的圣马力诺人全体石化,这完全是不给我们活路吧?我们宣布中立都打,那还中立个屁啊!宣战!老子要打10个!这群下定决心报复世界的小透明在7月5日宣布对盟军开战,盟军拿这事基本就当放屁,该干啥继续干啥。然后在9月11日上午圣马力诺遭到了前线溃败回来200余名德军的攻击,这帮孩子彻底抓狂了!我擦!我们是友军好不好?我对盟军宣战了啊!躺枪也不是这么躺法吧?我中立盟军打,我对盟军宣战就被德军打?圣马力诺人感受到了世界深深的恶意。在德军面前他们连两个小时都没坚持住,直接灭国了。然后德国溃兵们在圣马力诺进行了短暂的休整,继续开拔,扬长而去,留下这帮哥们风中凌乱,直到盟军姗姗来迟。
在盟军的主持下,圣马力诺复国,然后他们对轴心国宣战,虽然德国对此毫不在意。可是这群哥们忙活了一个月才突然想起一件恐怖的事情,他们确实对轴心国宣战了,可是他们没有宣布和盟军停战。也就是说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在单挑全世界。这个玩笑TM开大了,圣马力诺又一轮鸡飞狗跳的宣布和盟军停战,虽然并没有谁鸟他们。
就这样,西欧小透明完成了二战史上最大的壮举,向整个世界宣战,其无畏的勇气一直鼓舞着世界人民构成反抗大国的鄙视链。当然,他们也成了二战中的躺枪王,没招谁没惹谁就被盟军和德军两头抽,抽完还没处说理去....
-----
网友解答:
真正“躺在那里”也中枪的其实是陈诚陈辞修,1948年3月末,这位身兼蒋军“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东北行辕主任”的大员,“土木系”军事集团的老大,正在上海江湾陆军医院躺着呢,因为他的胃病已经非常严重,经过美国专家的诊断,认为保守治疗已经很难康复,因此必须进行胃局部切除手术。
陈诚是1947年9月1日赴任东北的,虽然刚履职时牛皮吹的很响,然而仅仅两个多月就被林彪部队打得丧师失地损兵折将,11月17日胃病开始发作,勉强撑到元旦过后,陈林达新编第五军全部被歼的惨败,直接刺激得他胃出血了,逃离东北已成定局。好容易捱到卫立煌1月22日抵沈,基本完成了交接,1948年2月5日即飞返南京。
卫立煌当时只是就任“东北行辕副主任兼剿总司令”,虽然接管了东北蒋军的指挥权,但在理论上还是陈诚在东北的副手,也许是为了面子,也许是并未死心,总之陈诚当时并未辞去东北的兼职。就在他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的3月29日,南京政府的所谓“国民大会”粉墨开场了,位高权重的陈诚当然也是国大代表,只是因病未能到会。
会议期间,南京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按例做了关于军事形势的报告,这个桂系老二本来就对自己被架空怒火中烧(部长和总长的权责,见之前的专答),因此在报告中竭力指责陈诚的过失,中心思想就是军事形势糟糕到如此地步,全权负责作战指挥的“参谋总长”陈诚,需要承担最大责任,简直就是罪魁祸首。
这份军事报告立马让会议炸了锅,尤其是北方“代表们”群情激愤:“请政府杀陈诚以谢国人”!更有其它口号不绝于耳:“不让陈诚逃往美国”、“到上海把陈诚扣留起来法办”、“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们要求最高当局演这出戏”等等等等。一时间,在沪上养病的陈诚成为众矢之的,大有被唾沫淹死或者逮捕法办的危险,用“躺枪”的形容已是太轻,简直是躺着挨炮轰了。
1948年4月21日,大会居然一致通过《请政府严办参谋总长案》,弄得蒋某人也非常狼狈,因为提案中有一些相当“专业”的指责:比如不应该过早裁军和整编、不应该拒绝收编伪军、在山东和东北多次用兵不当等,都切中了陈诚的要害。显而易见,这背后有专业人士出谋划策和推波助澜,比如白崇禧的桂系、比如何应钦的“非土木系”等等。
南京和上海的各大报纸,也纷纷以“借人头,平民愤”的标题大肆宣传,闹得满城风雨。凡二十年来,陈诚的“土木系”不仅在军队中权势熏天,在黄埔系内部也是飞扬跋扈,树敌绝非一二,早有大票人看其不顺眼了。现在有如此大好的报复机会,可谓是墙倒众人推外加痛打落水狗,陈诚深感委屈,在给林蔚的信中大诉其苦,为“躺着中枪”反复解释。
之所以说陈诚是“躺枪的非典型代表”,一方面是他确实躺在医院里等着挨刀,另一方面其实各派势力发难的终级目标根本不是陈诚,而是他背后的蒋某人。要知道,蒋军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和人事安排,都在这个“微操大师”的控制之下,并且他酷爱越级指挥,各大战场败绩屡传,他才是第一责任人,而至于陈诚,不过是他安排在台前表演的亲信而已。
蒋某人心里也很清楚,处置陈诚就等于抽自己的嘴巴,但是坊间舆论汹汹,而陈诚也确有失当之处,于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力保“小委员长”过关:面示陈诚以养病为由提出辞呈,然后由他给予批准。
1948年5月13日,陈诚辞“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东北行辕主任”等所有本兼各职,一个月后的6月12日,陈诚在上海切除了三分之一的胃部,10月份举家转至台北休养,民国史上最大的“躺枪案”告一段落。
可是毕竟“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陈诚离开权力中枢实属无奈,也是为了避避风头,但终究是蒋某人的第一心腹,起复是早晚的事。随着形势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失去军事老本的蒋某人,终于被迫在1949年元旦第三次宣布下野,避居溪口之前紧急签发了两道命令: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陈诚为“TW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此时距离躺枪案发不过七个月而已。
-----
网友解答: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说起躺着也中枪的事儿,必须要提一提最经典的澳大利亚躺枪事件了。
1976年8月,东部半岛北纬38°军事分界线附近,美朝双方在军事分界线两边的哨所紧张的对峙。
有一天,韩美联军的士兵发现,军事分界线附近的一棵树挡住了自己的观察视线,于是决定派几个人拿斧子把树砍掉。
但是在朝方士兵看来,这是明显的越过边境线挑衅行为,于是也派出士兵阻止。结果双方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还好双方都没有带枪,双方唯一一个凶器就是美军士兵手中的斧子,结果一来二去反而被朝军抢走了斧子砍死了俩名美国大兵。
于是这一事件迅速发酵为双方的军事对峙行为。美军一度威胁要把核武器运到半岛。
但是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冷静,最终美军在大批装甲车的保护下砍掉了这颗可恶的树,这一威胁事件才告结束。
那么这件事情和澳大利亚有啥关系呢?
原来朝军抢走斧子后,发现发现上面有“Made in Austria”(奧地利制造)字样,但是朝方翻译眼神不太好,错把奥地利当成澳大利亚(Australia)。
朝方认为韩美不是好人,提供斧子的澳大利亚也不是好人,于是立即宣布与澳大利亚断交。
莫名其妙的澳大利亚这就躺枪了,但是还不知道啥原因,也只能宣布也断交了事。
一直到了20年后的2005年,澳大利亚外长访潮的时候,双方关系升温,澳大利亚答应向朝提供价值500万澳元的12000吨小麦援助。
在这样的契机下,澳大利亚人才好意思寻问两国断交之谜,结果是朝外交部一位高官才不好意思的解释是当时一位蹩脚翻译错译国名所致。
澳大利亚:…………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
网友解答:
74军张灵甫和李天霞的内讧,这几个将领躺枪,最冤的还是3万精兵
最倒霉的国军将领,躺着也中枪,在张灵甫和李天霞的内讧中吃了瓜落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哪一支部队战斗力最强战功最多,大家都知道是74军。可是少有人知道,74军的内讧一直就有,从未停止过。
74军在抗战期间,一开始是王耀武的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后来又加入了施中城的57师。王耀武手下李天霞是第一战将,俞济时手下廖龄奇是第一战将,施中城手下余程万师第一战将,后来俞济时和施中城都调走,王耀武带着李天霞、廖龄奇和余程万打造了74军最辉煌的时代,上高战役、长沙会战都是这样的配置。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74军因为薛岳的瞎指挥损失过半,李天霞指挥有方损失最小,廖龄奇临时请假直接当了替罪羊,张灵甫就当了58师师长。本来,余程万这个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就挺碍事,于是常德会战中,张灵甫的58师见死不救,57师也晚了。到这时候,74军全成了王耀武-李天霞-张灵甫这一系的人。
你以为王耀武、李天霞、张灵甫都是51师出来的就是铁板一块吗?远远不是,当张灵甫和李天霞的斗争开始时,整个国军都要闹翻天了。
张灵甫和李天霞的斗争,一开始只是74军军长的位置。当时的情况是,张灵甫当的58师师长,没啥特殊功劳,不可能连升两级当军长。李天霞功勋卓著,作为74军副军长,扶正实在是情理之中。可是,结果却是,张灵甫生了74军副军长,而李天霞调到了100军当军长,原100军军长施中城当了74军军长。
李天霞天真的以为,施中城不是黄埔毕业的,最后这个军长一定是他的。但他低估了张灵甫的活动能力。在李天霞和施中城在湘西雪峰山浴血奋战时,张灵甫顺利搭上了蒋介石的船,通过委座特批的条子上了将官班。李天霞的后台,除了王耀武就是钱大钧,比起张灵甫巴结上的蒋介石,明显差远了。
李天霞更没想到的是,张灵甫待在重庆,还搭上了宋美龄的线。张灵甫的第一任妻子邢凤英是村妇,看不上,仅仅是判死刑前夕做了一次,生了个张居正;第二任妻子吴海兰被他一枪打死;第三人妻子高艳玉死了两个孩子,又疯又傻,实在不利于走夫人路线。于是,张灵甫娶了湖南名门女子王玉玲。王玉玲找宋美龄认了干亲戚,这个夫人路线走的很顺利。
就这样,当别人都在积极练兵准备抗日最后一战时,张灵甫一直在忙于自己的婚事。婚事一成,就当了74师师长。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似双喜临门,其实背后有很强的联系。
当然,张灵甫受器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得帅!
别小瞧颜值这件事,委座是师从曾文正公的相面大师,看着长得浓眉大眼,那一定是打有前途的。第一眼看到孙元良,看着此君浓眉大眼,一定是党国元良,必须提拔,多不成器都要栽培,犯多大罪都不能判死刑;还有黄杰、桂永清,都是临阵脱逃的懦夫,都因为长得帅,不仅没有处死,反而继续升官。
不管是夫人路线还是外貌协会,总之张灵甫击败了昔日的上司李天霞,成了御林军74师的师长,红的发紫。可是,李天霞也不差,100军在他的调教下,居然从杂牌军跃升到了甲种军,改编为83师。
因为83师和74师都有74军的渊源,在上层也都有俞济时和王耀武的关照,所以一直是并肩作战的关系。在国军中,这两个师也是不相伯仲的主力部队。苏中战役中,83师损失3000人,两次涟水战役中,74是损失6000多人。解放军集中兵力歼灭一个整编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于是国军开始了建立整编军的行动。
建立整编74军,把83师和74师合并,军长到底是张灵甫还是李天霞?王耀武和俞济时都举荐了李天霞。因为李天霞资历更老(曾是张灵甫团长的旅长,还是黄埔三期),更因为李天霞的功劳更大。但是,很不幸,这件事让善于钻营的张灵甫知道了。
于是,就有了74师在孟良崮的惨败!
张灵甫认为,鲁中战役后,两军就要合并,到时候李天霞绝对要骑在他头上。所以,张灵甫当即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孤军吸引解放军来围攻,为鲁中决战立下不世之功!
李天霞哪里知道这些套路?看到74师异动,直接汇报上级,并且以第一纵队司令命令他后撤确保侧翼安全。张灵甫直接告状给委座,要求脱离第一纵队指挥序列,并且划归第四纵队黄百韬指挥。
黄百韬也不是傻子,他是日械部队,怎么可能指挥美械部队?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张灵甫想的是,将来要是打了胜仗,25师并入整编74军,黄百韬的杂牌军25师就成了张灵甫的!
张灵甫聪明反被聪明误,解放军阻击顽强,国军支援部队根本无法支援他。74师的3.3万人在解放军发起总攻仅仅半天时间就全军覆没了。就连救援最及时的25师都差点被包了饺子。
在李天霞和张灵甫这两位74军名将的内讧中,有多少人躺枪了?
李天霞,完全搞不懂张灵甫在干啥,莫名其妙丢了官职丢了军权。真不是不愿意救张灵甫,总司令顾祝同说张灵甫要投共啊!不躲远点怎么行?
黄百韬,为了救张灵甫,25师大伤元气,结果还受了处分,冤不冤?
汤恩伯,挂着陆军总司令的名头(排名还在总司令顾祝同前面),当了一个第一兵团司令已经够憋屈了,如今还要被张灵甫这个师长穿小鞋。
对了,还有余程万,张灵甫掌握整编74师后,把他一脚踢开,直接啥也没有了。
孟良崮战役之后,这几人都没有被判刑,大概老蒋也知道,战败的最根本原因,是张灵甫指挥无方、不听命令吧!
-----
网友解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一个搞笑的事情,是大名鼎鼎韩复榘的杰作。
韩复榘在山东做土皇帝的时候,很喜欢亲自去各地现县政府里判案。
他只有私塾文化,哪里懂什么案件、法律,只是想要体会操纵别人生死的快感。
韩复榘的判案很简单,草草看看卷宗,随后胡乱询问几句,就判决。
他的判决基本只有杀或者放,基本没有监禁一说。
被判死刑的犯人,往往会大哭大喊“冤枉”,而被释放的犯人则狂喜不已,扣头谢恩。
韩复榘的判决很随意,往往1个小时就连审问很多起案子。案子太多,他根本记不起最初审问了什么。
有一次,地方乡绅派来有个叫做小道的18岁少年,向县政府送信。
到了县政府以后,韩复榘正好在审判一群土匪,小道不敢打扰,躲在傍边看了一会。
然而,韩复榘下令“统统枪毙”的时候,小道躲闪不及,也被韩复榘的卫兵当做土匪捆绑起来。
被拖出去处死的时候,小道正好在院子里面遇到了韩复榘。
小道急忙对着韩复榘大喊求饶“我不是土匪,我不是土匪,我是送信的”。
审判的人太多,韩复榘根本不记得犯人的脸。
听说是送信的,韩复榘以为是为土匪通风报信的老百姓,就骂道“送信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起杀了”。
于是,小道就被堵上嘴,拖到外面枪毙了。
结果当地县政府收尸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多了一人,急忙向韩复榘汇报。
韩复榘这才醒悟,小道真的是送信的老百姓,被误杀了。
然而,韩复榘却不认错,还说“这小子现在就叫小道,长大不就是大盗了吗”。
最终,以县政府补偿给小道母亲50块大洋了解。
一条人命就值50块大洋。
小道可以说是躺枪的经典人物了。
-----
网友解答:
谢邀。
早年,我读过一则写错别字的故事。说的是北代战争前期,军伐混战时期的一位督军,他的姓名我忘记了,掌管一方大权,但他识字不多,就闹出人命和笑话。
根据故事的叙述说,督军掌权后,他的一位老乡找到他驻军的地方,想沾沾光,找个事干干。这位老乡被哨兵拦住了,他说明了原委,央求哨兵向督军通报一声。哨兵向督军述说了他老乡的要求。督军见是老乡要求,念及乡情,马上写一批条,交给手下。手下见了批条,二话不说,把那个人抓进牢房关着。
半个月后,督军想起这件事,问手下说,你们给我的老乡派了个什么差事?手下说什么差事,不是说抓进牢房吗?督军说,我叫你们派个事给他干,怎么抓牢房呢?妈那个巴子。手下说,不是你叫抓的吗?手下拿来批条叫他看,批条上写着“速抓”。原来督军是说速派,他把派字写成了抓字。一字之错,害得他的老乡平白地坐了半个月的牢房。
他的有一位军需处长,不知范了什么错,有人告到督军手里,问他如何处理。他马上写了处理意见,他手下照意见办事。过了一些时日,他发现没有见到那个处长,他问手下,军需处长在干什么,怎没见影儿?手下说,按你的意见已枪决了。“什么,什么枪决,我不是叫你们打几棍吗,怎么是枪决呢!”手下拿来他的处理意见,他见上面写着“打枪”两个字。他原来是叫手下打几军棍,不想把“棍″字写成了“枪”字。督军的一字之错,而使那位处长丢了性命。这说明我们千万不能写错字,写错字会误事甚或关人命大事的。
凭记忆写出,以答题主和平台,以供饭余茶后之谈资。谢网友和读者。
-----
网友解答:
说几个历史上躺枪的搞笑事件:
光绪二十九年,清廷开设经济特科,考中第一名的是后来的民国总理梁士诒。但这位状元郎的名字却取得不好,有流言说他的名字是“梁头康尾”,所谓梁头,指的是梁启超的梁,他也姓梁;所谓康尾,是因为康有为的别名祖诒,而梁士诒的名字最后也有个诒字,并且他还和康、梁氏广东同乡。
经过戊戌变法后的慈禧太后对康、梁二人恨之入骨,一看这个人的名字带着“康头梁尾”就来气,于是大笔一挥,除去了梁士诒的状元功名。
1951年,土耳其远征朝鲜,其政府派出参加“联合国军”的一支5000人步兵旅,该旅是一支比较顽强的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共作战三次。
第一次刚到前线,被寄予厚望的5000人土耳其士兵,猛扑一直规模千人的“中国军队”,经过激烈交战,他们使用著名的土耳其弯刀砍死了数百“志愿军”,打死打伤不少的“中国人”,并俘虏了200多人。事后调查那是南朝鲜军第六师的一部分。
第二次他们伏击了一支“中国军队”,土士兵猛攻猛打,缴获了青天白日旗一面。
第三次与真正中国人民志愿军交手,经历了真正的白刃战,但反被志愿军歼灭三千多人。美帝紧急征调土耳其旅上来,想堵住德川失守后的战线缺口,防止志愿军侧翼迂回,万万没想到,具有英雄光荣传统的奥斯曼突厥军队,替志愿军把从德川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南棒子残军给全歼了。
再说个土耳其的躺枪的队友。1974年,土耳其和希腊争夺塞浦路斯大打出手,7月初,土空军的侦察机在塞浦路斯外海发现一支驱逐舰队,由数艘大型驱逐舰组成,看到猎物后的土空军甚是兴奋,便立刻派出战斗机直扑这支舰队。
经过一番激烈的海空交战后,他们成功击沉了一艘“科卡德裴”号驱逐舰,然后又重创“艾达德裴”号和“斐夫齐恰克马克元帅”号,这次攻击一共造成232名海军士兵死亡。
在土空军载誉而归时,土海军部队也发来“贺电”,首先祝贺了土耳其空军傲人的战绩,然后申明这三艘被摧毁的驱逐舰其实是土耳其海军。
秦国攻打郑国,长途奔袭,才走到郑国境内,遇到了一个放牛的,说是郑国的使者,特地来犒劳秦军的。秦国的将领想:我们本来是来偷袭的,现在人家都提前知道了,都已经派人来犒劳我们俩,那还偷袭个毛啊。于是就没有攻打郑国,可是大军已经出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他们就把郑国旁边的滑国给灭了。
滑国:这也能顺手?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与英军大战失败,滑铁卢在比利时。
1870年,普鲁士在色当俘虏法王拿破仑三世,普军是通过比利时进入的法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与德奥再次打的难解难分,比利时被打成白地。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再次和德国开战,德军打垮比利时绕到马奇诺防线背后,打败法军。
可怜的比利时。
-----
网友解答:
1938年11月的长沙“文夕大火”,不但怪事连连,长沙一万多名百姓、警备司令酆悌等三人、以及杀酆悌的刽子手也都因“躺枪”而丢掉了性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8年被焚毁前的天心阁
诡异的“文夕大火”事件
文夕大火实质上是“焦土抗战”政策的产物。为了不让日军利用中国的战争资源,国民政府命令一旦日军逼近城市,在日军距离城市还有30华里时即可执行焚城计划。焚毁长沙这座古城的决定,也是武汉沦陷后就定下的。
甚至在文夕大火的前几天,蒋介石还曾飞赴长沙,再次叮嘱落实焦土抗战之事。11月13日凌晨,一方面因为长沙南门意外起火,加之日军攻进新墙河(岳阳)的情报被误译为新河(长沙近郊),
让警备司令部和警察局误以为日军已经逼近也就安排到处点起了火。
此次长沙大火烧了整整三天。长沙数万所房屋被焚毁,“仓皇中葬身火窟者达万余人”(出自陈诚回忆录)。11月16日,蒋介石由韶关飞临长沙,下令严惩肇事人员。三天后,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第二团团长徐昆、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被判对大火负责,立即执行死刑。
《战长沙》的文夕大火剧照
据同样承担文夕大火善后职责的陈诚回忆,酆悌仅接到上面电话就下令徐、文二人执行放火计划,因此手头一点免责的凭据都没有。
诡异的连锁“躺枪”送命
一万多名可怜的长沙百姓,都在睡梦中或被烧死,或被浓烟呛死,可谓最大的人间悲剧。负责放火任务的酆悌等人也被处以了极刑。
有人说酆悌等三人死的有点冤,但如果与执行酆悌死刑的刽子手的遭遇相比,他们也就不冤了,毕竟大火就是他们在他们的直接命令下燃起的。
新一任长沙警备司令由74军军长俞济时兼任,他与酆悌同为黄埔一期同学。酆悌被刽子手行刑后不久,俞济时一枪又把该刽子手毙掉了。
一说是该刽子手贪没了酆悌的钱财而引发了俞济时的震怒,二说是俞济时出于为老同学报仇的目的直接将其毙掉了。反正不管哪一说,这名刽子手也挺倒霉,“躺枪”送了命。
文夕大火惨剧,并没有让国军吸取教训。到了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在白崇禧的授意甚至亲自操办下,桂林城又在日军逼近前焚毁了。。。
本来是想通过放火“扫清射界”,结果桂林城外的大火借着风势蔓延到了城内,结果31军军部和16兵站存放弹药、粮食、被服、军械等全都着了火。而桂军放火后的十天,日军才攻击到湘桂边境。
据时任桂林防守司令部副参谋长覃戈鸣回忆,为应对重庆方面的追责,白崇禧派人从重庆秘密带回来一些烈性燃烧剂到桂林,以便充当证明桂林大火系汉奸放火的物证。然后还把枪毙的四名为日军飞机指引方向的无业游民(他们每天可从日军那领取四角银毫)当成放火的“人证”。
虽然这四名无业游民的确干起了汉奸行径,也该被枪毙,可死去的他们却又躺枪成为了“纵火犯”,也是有点黑色幽默了。
-----
网友解答:
中国历史上这种人有好多……
躺枪榜第一位,我就不知道这个叫常凯申的人得罪了谁……
躺枪榜第二位,李浑,隋太师李穆之子,郕国公。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术士安伽陀向隋炀帝进言:皇上,微臣夜观天象,未来将有姓李的人取代大隋统治天下,您赶紧把姓李的都杀了吧。
隋炀帝:em...朕最近听宇文述说,他亲家李浑想谋反?
于是,李浑被杀。
躺枪榜第三位,李君羡,唐左武卫大将军,武连县公,武安县人。
这次,历史奇妙地循环了。
唐贞观二十二年,术士李淳风向唐太宗进言:陛下,微臣夜观天象,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将有天下,杀李氏子孙殆尽!
唐太宗:噗哈哈哈李爱卿,朕跟你说,刚刚行酒令李君羡这小子说他的小名叫五娘,诶,李爱卿你说啥?
于是,李君羡被杀。
躺枪榜第四位,张永德,后周驸马,殿前都点检。
周世宗柴荣:朕刚刚翻书,捡到了一块木片,嗯,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
术士甲乙丙:皇上,臣等夜观天象……
柴荣:不必说了!朕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张永德GG。
躺枪榜第五位,曾仲鸣,汪精卫秘书。
1939年3月21日,由于对汪精卫降日汉奸行为忍无可忍,重庆国民政府命令军统暗杀王陈恭澍对汪精卫执行制裁,陈恭澍带人摸到河内汪精卫住处,直接冲进汪精卫卧室,遇到了当天睡在汪精卫卧室的曾仲鸣。
陈恭澍:狗汉奸汪精卫,拿命来!
曾仲鸣:不不不,你们搞错了,我是他秘书曾仲鸣……
陈恭澍:狗汉奸,少废话!
于是,曾仲鸣身中数弹,当日一命呜呼。
-----
网友解答:
历史上躺着也中枪的事? 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冤案应当要数《窦娥冤》了!
但这并不是真实的案例,它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编的段子。
今天,我来给大家说一些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比窦娥还冤的历史事件,绝对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
在东晋时期,后赵有一个领军将军叫王朗。他对后赵主石虎上奏说:“太子建宫殿,劳民伤财。民间怨声载到、民不聊生。”
石虎听了王朗的谏言,就召见了太子,把他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且命他停止修建宫室。太子石宣心里这叫一个生气啊,觉得这些工匠能为皇家建宫殿明明是他们的福气嘛。
而当他知道是上奏告密者是谁之后,只想把王朗杀之而后快。
不久之后,太史令赵揽告诉太子石宣说:
“荧感守房(火星停在房宿),主不利天王(陛下)”。
而太子正愁怎么找借口弄死王朗,于是命赵揽借此机会游说石虎杀了王朗,就说是上天的意思。
可是呢,赵揽也没有这么笨,他知道如果不按照太子说的做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但如果按照太子说的做,王朗就得死,他也不落忍。
领受任务后,他思前想后,后来对石虎说:
“臣夜观天象,见火星停在房宿。房宿是天王您,火星代表灾难。所以陛下最近可能有灾祸,而且灾祸还不小,所以臣连夜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让朝中姓王的大臣来替陛下承受这一劫难。”
得,我装一回糊涂吧。老王,看你自己造化了。
石虎非常信任赵揽,听到这里就让赵揽干脆算出这个老王的名字不得了嘛,瞎卖什么关子。
而赵揽也不敢直接说是王朗,要能说早就说了,直接说就暴露意图了。于是他对石虎说,算不出来,道行浅,只能算到姓这一步。
别说,石虎最先想到的还真是王朗,毕竟王朗也很受石虎的青睐嘛。
可是王朗对自己忠心耿耿保卫自己啊,作用挺大,没有其他人能代替,还真是舍不得呢。
冥思苦想后,对了,朝中不是还有那个大臣姓王嘛!忽然回忆起前段时间中书监王波使他在成汉这个小国面前丢脸。就他了!
于石虎说:“那就王波吧!”
赵揽也没有办法,自己倒是松了一口气。
之后石虎就下诏说王波建议送弓弩给成汉国,犯了自取其辱之罪,依律处以腰斩之刑。并且怕他一人难以承受这个灾祸,连他的四个儿子也被杀了,并且弃之漳河,可以说是死无全尸。
这位叫王波的哥们,恐怕至死都还一脸懵比吧!
在春秋事情,也有一个躺枪的事。
郑国公在位时和秦国是盟友,郑国就请求秦国的援助,抵抗晋国,秦国应邀派了一部分兵力来帮助抵抗晋国。
在郑国公死后,郑穆公继位,秦穆公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就派三位将领带兵前往攻伐郑国。
而在这三位将军前往郑国的路上,遇到了郑国的牛贩子弦高。
弦高是一个有胆有谋的商人,他看到秦国的军队觉得很是疑惑。最近国家之间都很安宁,秦国军队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呢?
不会是来攻打我们国家的吧!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是接近事实的,于是他派他的仆从回去报告敌情,他自己则假扮成郑国的使节来接待这三位将军。
他把他的牛当作是敬献秦军的接待礼物,假装来迎接他们。
弦高说:“我们大王知道你们要来我们国家做客,所以特意命在下前来此处接待你们,吃点牛肉养养身子。”
秦国的将军听到他说的话,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被郑国全盘知晓,自是有内奸泄露了他们的踪迹。那既然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仗还怎么打?
干脆对弦高说:“使者您太客气了,我们不是去贵国做客的,而是去攻打滑国。”(滑国是郑国旁边的一个小国)
而滑国就这样被惨被灭国了,躺枪的原因竟只是因为一个借口。
-----
网友解答:
我看了下大家分享的内容,有些确实也挺有趣的,但大家似乎把东床快婿的典故给忽略了,这件事非常符合“躺着”和“中枪”这两点,而且主角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当然这件事中的“中枪”是一桩好事,成语“东床快婿”也是由此产生。
下文我就来分享下这件与王羲之有关的“躺着也中枪”的事件,希望大家能喜欢。
王羲之家族在当时是顶级的豪门望族,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就是指东晋名臣王导,而王导正是王羲之的伯父,“谢”则是指东晋名士谢安。郗鉴与王导是同僚和挚友,也是当时的重臣,官居太尉,郗鉴听闻王导家族子弟多才俊,所以就希望在王家择个女婿,王导欣然应允。郗鉴派管家带着重礼来到王家择婿,王家子弟听闻太尉要来择婿,无不悉心准备,唯有王羲之若无其事的袒腹仰卧于东房床上。
郗府管家回去后将他在王家的所见所闻汇报给郗鉴,当听到王羲之的情况后郗鉴颇感欣慰道:“我要选的就是像王羲之这种个性的人!”于是郗鉴欣然前往王家见王羲之,在了解到王羲之是一个豁达而又儒雅的青年后,郗鉴甚是满意,当即下聘择为女婿。
成语“东床快婿”讲的正是王羲之“躺着中枪”被郗鉴选为女婿的典故。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