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
网友解答:
-----
《晏子春秋》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就如同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一样,世界之大,地域之广,各地有各地的人文特色,各地又都有不一样的风俗民情。同样,农村老年人去世,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不一样的风俗写出的路引也不会相同。
在豫北农村,老年人去世时,除了挽联外,还要用草纸写上灵位牌位,灵柩牌位,路祭牌位,以及引魂宝蟠。问答中所说的路引应该是指引魂宝幡。
引魂幡,是用柳枝等挂上有白纸黑字书写的文字组成,有长孙或长子扛着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边。柳枝上挂的是一个用白纸叠成的三角形,上面上、下、左、右书\"引魂宝幡”四个字,一个角挂在柳枝上,下面两个角吊一幅白纸对联:“金童引上天堂路,玉女接进斗牛宫\"。两幅对联当中,在三角的下面,贴上一条比较宽、长一点的白纸条,中间书写: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X老先生 寿终正寝 享年ⅩX春秋。或: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XX老夫人 寿终内寝 享年XX春秋。在寿终正寝的两旁,用小点字书写:左边:生于X年X月X日;右边:率于Ⅹ年X月X日。
也有用私称谓的,如家父、家母,内容改一下即可。
路祭牌位也大多是公称: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X老先生之祭位。
或: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老坤范之祭位。
灵牌牌位一般用私称:
先考X府讳ⅩX府君之灵位
先妣X府讳X氏内君(xx)之灵位。
-----
网友解答:
-----
在农村谁家里老了人,丧主会请来执事的人,其中有懂得礼仪,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人过来帮忙制作引魂幡。
引魂幡的制作相当麻烦,需要一道道工序才能完成。引魂幡的作用据说是,一般人都是被病痛折磨久了,好像一灯油慢慢熬干就熄灭了。人死亡之后他们的病痛全好了,灵魂出窍老高兴,就四处游荡。三天回来望乡台上望儿女,看着他们披麻戴孝哭,才知道自己死了,阴阳两隔。他们的灵魂并不知道自己的肉身最终的归宿地在哪里,于是活着的人就给想出引魂的办法:一个是烧倒头纸引魂,一个是引魂幡的东西来引导亡灵跟随到自己的墓地。还有一个就是写着牌位的明镜楼,有长孙抱着。
倒头纸是在人死后,把寿衣都穿好,孝子贤孙主要亲戚都到齐了。就制作一个钱袋子。它是有一张白纸制作成的,里面放上剪好的纸钱,上面写:民夫不许借,官府不许用。某某某之钱袋,年月日。
引魂幡的内容是:宝幡接引某某某老府君(老太君,先生,女士都行)之灵魂!
在农村打幡一般有长子右手拿着,左手拿着钻了眼的瓦盆,等到起灵时,长子把老盆摔碎,算是昭告世人老人交了面本了,世界上再没有他这一宗了,同时还代表着家族家产的继承与分享。
长子拿着引魂幡在前面哭哭啼啼开道引路,还有执事的边走边撒着已经加工好的纸钱,叫引魂纸。在唢呐手的吹奏下往墓地走去。
我已经发过引魂幡的制作视频了,受到很多点赞和评论,如果您想进一步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关注笨蛋爷爷进行观看。
-----
网友解答:
-----
路引,是死者的长孙在出殡时举的幡,一般内容是“佛令西方青衣童子接引ⅩXX先生或(女土)荣归佳城幡。”或“金童指引天堂路,玉女领进玉池宫。”
-----
网友解答: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处乡村各处礼(规)。丧俗更是五花八门,没有所谓的“正规、正宗\"。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看周边的人是个怎么做法的,就照葫芦画瓢跟着怎样做。很多丧礼上的做法及习俗,其实跟做了的人,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因何而做,有什么效果,不做又会如何?只是为死人而做给生人看,求个心理上的安慰罢了。
说到“路引\",各地叫法不同,我地区叫“路票”,是用黄纸用亦色字写上一段格式文字,内容大约阳间的介绍信或通行证之类,折叠好后放在死者手上。好让他凭此路票顺利通行到地府之意。我地区死人用的\"路票\",一般都是使用事先印制好的格式冥品,在空格处填上死者的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死亡时间等就可以了。路票上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今有××省xx县xx乡××社,xx人x年×月x日寿终……特此通行等之类的文字。
-----
网友解答:
-----
农村老人去世后,通常会写路引,但所写路引又因为各地民俗风情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
路引其实就是写一些老人生前的成就和历程、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有地方路引内容的落款还写子女敬上。其实我觉得路引的内容和有些地方讲究写碑文的内容基本相似,因为我见过不少碑文,内容就是这样。
也有地方把买好的纸人纸牛纸马也要写上,等这些东西化完,希望去世的老人能够收到,当然这是一种对死者的敬意。
各种准备一应俱全,出殡时间一到,招魂幡,也叫灵幡,死者长子手持招魂幡,身挎栓在拉棺材车子上的孝带,按照备份排序,从大到小排到前面,姜水、纸钱、万年灯和笤帚在出殡前就由村里没结过婚的老者送往墓地。大家随着一路所撒的纸钱为引导而不会走错路,当然还有一个人在边上指挥着,万一风把纸钱刮跑了,就要乱套。
-----
网友解答:
-----
我们这里如果家里有去逝!就是叫接三!出殡回来太阳快落山之前,亲戚朋友一起拿上纸马:男:纸牛!女的!指路必须是孝子!用扁担一头三根棉花捻的灯芯绳,点燃后念!交单路引!今有南詹部州!北直隶古北口外河北省滦平县……乡……村……已故亡人某某,男或女,享年多少岁!于公元某年某月某日!驾鹤西游!随身所携带物品!白马一匹!或女的!黄牛一头牛童或马童一名稍码子一个!金钱无数!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路过各路关卡!准予放行!孝子念到!西天大路!明光大道念着逝者人的名字!不用惦记家里!骑马或者骑牛早早上路吧全体跪哭……不太完整……
-----
网友解答:
-----
我是西安市长安区人,曾修过地方志,对家乡的习俗略有了解。
长安是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域内王侯将相的陵寝众多,“少陵塬”及塬上部分村寨的来历、称谓,如大兆、中兆、三兆、小兆、大府井、二府井、四府井等,均与王公陵墓有关。封建帝王将相厚葬的观念直接影响着民间,故长安的丧葬文化历史悠久、礼仪繁缛,尤以老丧土葬为甚。
长安将路引称“引魂幡”“引路幡幡子”,用白纸制作,顶部为三角形,下缀四五尺飘带,顶端系绳,以竹竿擎之。正面,男丧主在三角形上书“唵、嘛、吽”,飘带书“太乙救苦宝幡接引某府君某某(名讳)之灵魂超升西方福地”;女丧主在三角形上书“叭、咪、呢”,飘带书“太乙救苦宝幡接引某门某氏某某(名讳)之灵魂超升西天三界”。反面,无论男女丧主,三角形上竖书“敕令”,飘带并排书一联:“金童领路瑶池去,玉女送入天堂宫”。
-----
网友解答:
-----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及程序不断简化,但主要内容并沒有多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农村,丧葬之礼讲究很多,过程繁琐,场面庄重。其中,出殡的习俗中少不了“引魂幡”。
何为“路引”?
在我们当地也叫“引魂杆杆”,即用黄(白)纸制作(现在都用白布),字是黑色的,边缘缀着黄纸剪制的图形,上覆一绺红布,将其串在一根细木棍上,由长孙挑起来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边,意即引路。
其实,这个“引魂幡”就是“路引(子)”。元·施点《幽闺记·文武同盟》:“你去渡关津,又没个官司文凭路引,此行何处安顿?”原来,路引就是古代的通行凭证。
路引的基本格式
路引是黄纸,用黑字书写,从右向左,竖着写,开始写“路引”,字形要大,位居中间。接下来写正文部分。
古时路引正文一般格式:
灵宝大法师,城隍土地司,今照得x省x县x村x社信男(信女)xxx因病身故,前往x曹x府公干(女写“进香”),随身携带行李马匹,金银财宝,衣服首饰,所逻关津渡口,凶x恶x验票放行,不得阻拦,须知路引行者尊。
牵马引路人xx人,再是计开白马一匹,马夫一名,行李俱全,金银万两,花轿一顶,轿夫x人。
牵马引路人应该是死者已经离世的晚辈。
x年x月x日发
例举如何写路引?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文体渐渐的转变为白话文,试举一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县xx乡×x村xx社府×x老太(君)公,于农历公元x年×月x日仙逝。亡人一生勤劳持家,抚儿育女,为人善良,急公好义,品德高尚。为表示对亡人一生品德、功绩之敬重,报答慈父(母)养育之恩,有孝子、孝女出银钱若干万两,为其购买:白马一匹(或耕牛一头)、马车一套、车夫一名,以消除路途劳顿。仆从童男曰随心,女童一名谓如意,使其驶使。另有生活物品数件,金银财宝,衣服首饰,供其使用。
上述物品均属亡人一人所有,他人不得侵占。敬请x府对亡人财产予以保护。若有強x、恶x、不法者抢夺霸占,请X府有关部门及时严厉谴责拘押,交由都城问罪。
幽冥有凭,立票为证。
特示勿违,急急如律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县xx乡城隍、土地之敬献
xx年x月×日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哪里路引怎么写的?
-----
网友解答:
-----
大家好,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在农村生活的习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规,就算在一个县里,风俗也不一样,我们这里如果哪家有老人过世,就会去请当地的有名的风水先生,办丧葬的事情就全听他的,当天下午来就开始扎灵位,写路引。不过我们都看不懂写的什么东西,所以也就不关心这些。
不知道题主问的问题,是不是你们那里要自己来写?开头肯定是先写过世之人的名字,出生年月日,下面就是开始写记得老人的好,高风亮节之类的话,就跟写悼文差不多,先夸一下然后是对他的哀思之情。这些也都是要烧掉的。还有一种是要插的路引,送殡的路上插红麻杆。也是风水先生安排的。
你最好还是多问问家里的老人和村里的德高望重的人,他们都很了解这些事情,了解清楚再写也不迟,毕竟地方的风俗不同。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各地风俗不同,写法也不一样,叫法也不一样。我们这里的风俗不叫路引,叫桥单,在出殡前一晚上烧掉。具体写法:X府X县乡镇X村XX人,于X年X月X日驾鹤西去,孝男女买来,马一匹,牛一头,仆人一名,书童一名,官家一名,杠二抬,桥一顶,金纸银钱若干,因西南路上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供你享用。民不借,官不占,空口无凭,立此桥单为证!X年X月X日。
-----
网友解答: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尤其是白事讲究大头绪多,今天就先简单说迎灵引魂。在我们这里讲究的是老人去世后埋葬前一晚上迎灵祭风神。
在黄昏时先由逝者的长子或次子拿上引魂幡和手电提前去坟莹去迎先逝的父或母的灵位,如果不是合葬的是叫作暖穴。到坟莹后先跪拜烧纸再到坟莹转三圈,男左转女右转。然后喊叫先逝的爸妈回家,走时手电就不能灭了,意思是给先祖照路。
另一路接灵,三通鼓后灵桌在前,两个外甥搭灯照舅分走在灵桌左右。到了村边祭奠风神后开始接灵,由孝子拿着手电和前迎灵的手电光对着,走到碰上跪拜由孝子接住引魂幡,鼓乐齐鸣接灵回家。
到了第二天下葬时先由担发罐提前引路一路上撒纸钱直到坟莹,意思就是买路钱。然后才是棺木起身随后到坟莹入土为安。
白事头绪大,各种礼节都要面面俱到,稍有不审就被人耻笑。新社会现在基本上都不讲究什么了,只要逝者入土为安就行了。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你在金钱面前有没有自卑过?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