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都城?
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都城?
-----
网友解答:
-----
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都城?
笔者全心研究先秦文化已近十年,对于夏史着力尤多。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来谈一点个人看法。
第一,学界对二里头文化的研究历程和当前学术界的总体态度。
第一阶段,“二里头商都说”流行期。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1959年,发现者徐旭生先生最初判断二里头遗址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其主要依据是《汉书·地理志》班固有“尸乡,殷汤所都”的记载和郑玄注《尚书》有“偃师有汤亭”的说法。徐旭生先生以二里头遗址为汤都的观点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观点成为了此后20余年中国学界的主流观点。直到1977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第二阶段:“二里头夏都说”流行期。
在1977年河南登封告城遗址发掘现场会议上,邹衡全面提出了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全部为夏文化的观点。同时,他在1980年出版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对其观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徐旭生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二里头商都说”不能成立的原因有三:第一,偃师之亳不与葛为邻。第二,偃师之亳不见于东汉以前的文献;第三,西亳与汤伐桀时的“韦—顾—昆吾—夏桀”的作战顺序不合。
邹衡提出这些观点的根本依据是,他认为郑州商城才是汤都。同时,邹衡认为二里头遗址为夏都的主要理由是:夏文化的核心分区域在晋南和豫西,年代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二里头文化是在这个时间、空间范围中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且可能在这一时空中再也不会有其他考古文化,因此,二里头文化应是夏文化。邹衡的“二里头夏都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辨论后,逐渐成为了中国学术界此后二十余年的主导性意见。
第三个阶段:“二里头夏都说”的沉寂期。
1996年起,我国调集了大量学术资源,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当时,断代工程亦认为豫西地区是夏文化探索的核心区域。断代工程的开展,使得学界对二里头文化进行了更全面的审视,由此一些矛盾也暴露了出来。
断代工程将夏王朝的年代范围推定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但二里头的年代为报告中显示为公元前1880年至公元前1530年。2005年后,测年专家进一步把这一数据压缩到了公元前1735年至公元前1530年。这样,不但二里头文化的上限与断代工程确定的夏代上限相差300多年,且其最发达的三、四期文化已经基本进入商代纪年。
以二里头文化并不发达的一、二期为夏文化,显然难以形成说服力。
同时,按照现在的考古资料,大量的文献材料与二里头文化也显示出矛盾来。比如,赞同“二里头夏都说的”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寻,但《竹书纪年》表明,从后羿到夏桀均居斟寻,而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后羿代夏的太康时期。特别是2005年新的测年数据发布后,原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先生再提“二里头商都说”,并指出目前各家提出的“二里头夏都说”都只属于假说范畴,缺乏实证。同时,原来提出夏文化起源之“河济说”、“齐家说”的历史学家和从事理论考古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指出“二里头夏都说”研究中存在种种硬伤,比如概念不清(混淆考古学概念和历史学概念,没有对二里头文化与夏国家文化、夏民族文化进行区分等,可见陈淳教授相关文章)、早期缺乏成体系的玉文化等等(见叶舒宪相关文章)。以致刘绪教授在论文中直接了当地说,断代工程后,学界出现了一些考古学家“反对或拒绝探讨夏文化”的新动向(刘绪:《夏文化探讨的现状与任务》,《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5期)。湖南考古所郭伟民所长更明确地说,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不是考古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是文献史家需要回答的问题(郭伟民:《夏文化:传说与史实中的考古学角色》,《遗产》2019年第1期)。
综上可见,
目前学界对于“二里头夏都说”并没有形成一致性的共识,正如朱凤瀚等学者所说,夏文化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第二,关于夏文化探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研究夏文化多年,深感目前的夏文化研究在文献审查方面仍存在着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关于夏文化的起源,除了“豫西说”,我国学界至少还存在“河济说”、“晋南说”、“齐家说”、“四川说”、“石峁说”、“安徽说”、“良渚说”等近十种不同观点。而许多学者在关注“豫西说”的同时,并没有对其他各说进行很好审视。
实际上,“豫西说”在文献审查上也并不能说就做到了全面系统。徐旭生先生虽然是“二里头商都说”的提出者,但他对夏文化地域的分析却对学界造成了很大影响。徐旭生先生认为夏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的颍水流域或晋南地区,并分析了大量文献。他的观点对“豫西说”影响很大,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的文章就可以发现,他的分析中是有重大欠缺的。比如,他分析夏族起源区域时,第一条材料就是《国语》中的“有夏之兴,融降于崇山”,从而把夏的兴起锁定在崇山附近。然后又引用《国语》以鲧为崇伯的记载来说明夏族与崇山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把先秦文献中与“融降于崇山”有关的几条材料列出来就会发现徐先生的说法大成问题。与《国语》这条材料有关的记录至少有这么三条:
(1)《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2)《天问》: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不前绪,遂成考功。
(3)《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综合以上四条材料分析,不难发现有关鲧禹时期的传说事件的发展脉络是:先有洪水滔天,然后有鲧窃息壤,次为祝融杀鲧,再又鲧复生禹,最后才是禹定九州。关于这个脉络,这里我们暂不展开。至少从这里可以看出,
《国语》所谓的“融降崇山”其实就是祝融杀鲧的事件,这到大禹兴起而布九州,中间还隔着鲧复生禹,而传统观点认为,大禹是生在西羌的,并不在豫西(徐旭生先生在1961年发表的文章认为禹出西羌不可信,原因是他认为岷江流域不会发生洪水,这显然不对,笔者此前有文章谈这个问题)。可见,崇山只能认为与鲧有关,而《国语》明确称鲧属有虞氏。此外《鲁语》称夏祖为颛顼,夏宗为大禹,而鲧被视为郊祭对象。
《左传》更提到三代都郊祭鲧。这说明,鲧被夏人祭祀,并不能证明鲧属夏族。
此外,笔者还在头条发布过多篇文章进行介绍,《左传》、《竹书纪年》、《墨子》等先秦文献中记录的夏与《史记》记录的“夏”在年代学上存在着重大差异(可参考笔者的相关文章,这里不再一一介绍)。而当前学界探索夏文化主要依据的就是《史记》的年代学体系。因此, 要使夏文化探索建立在更可靠的文献基础上,对《史记》的年代学框架进行审查可以说势在必行,而这项工作却至今还没有学者做过。
综上,就“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总结为两句话:第一,目前学界总体上处在静默期,对“二里头夏都说”不存在一致性共识;第二,就笔者个人研究心得而言,学界需要在夏文化研究中更基础的文献审查方面做更多工作。
-----
网友解答:
-----
二里头是夏都?别逗了您!
夏朝是4100年历史,不是只有3700年。
二里头真正繁荣是3600年前,属于夏商两头不靠。
一个大茅草棚子似的二里头,您就不怕冲过来一只部落,一把火把给您烧了?连个城墙都没有?
按目前的考古来看,和夏朝有关系的只有山西陶寺和陕北石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城墙,有宫殿,有发达的玉器,有权力的象征。
二里头在3700年前,只是河流中间的一个半岛型陆地。到了3600年前,才突然繁荣了起来。有可能是逃难的人跑到这里,也有可能当时这里是一个货物交流中心。大家看一下所谓的二里头宫殿,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大马厩。如下图。
你敢说这是一个宫殿?还不如4500百年前延安地区的芦山峁遗址出土的宫殿。
欢迎大家关注大唐神都,将会带给您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
网友解答:
-----
几乎可以肯定是。
最近几天,网络语言说刚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召开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研究所专家王巍,基本肯定地说,二里头就是夏文化的遗存,也是夏王朝的指向。
可以简单地理解洛阳偃师二里头可定时夏王朝活动的中心,虽然还没有完全证实,个人愚见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最起码是之一。
二里头遗址,考古年代分析在距今3800年至3500年左右,也正是历史记载夏王朝时期。遗址规模巨大,已经拥有了宫殿区、居民区、制陶和铸铜等手工业区,还有古代城市所有的窖穴和墓葬区;并且出土有大量生活生产用具,有石器,也有陶器、玉器,还有很重要的铜器,最关键的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十几个距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青铜爵。青铜爵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除了国家的中心其他地方更难出现。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规模和遗存,基本可以确定它是王都级别的,特别是同时期其它遗址很少存在的铜爵;根据年代测定,特已经超出了商朝的时间范围。
虽然,专家很严谨地,没有说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但分析结果可以认定,只是等待下一步考古的证据而已。
考古需要推测,更需要争论。等你来。
-----
网友解答:
-----
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都要看谁说了算?如果洛阳自己说了算,那就是河南版的“夏都”吧!如果是国家文物局呢?影子都没有,哪来什么夏都呢?这就像一个地方准备撤县设市,八字还没一撇,自己挂牌了,这什么行为?如果每个地方都这么干,全中国会有多少夏都啊!
-----
网友解答:
-----
洛阳肯定是夏朝都城!
首先,我国先民有在先朝都城反复建都的习惯,水经注-洛水篇,说洛阳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帝喾之墟,帝喾的都城,夏朝离帝喾高辛氏王朝一千多年,这对夏人建都洛阳有足够的吸引力,辛朝才是洛阳的第一个建都朝代。
其次,二里头考古,是在司马迁给出得夏都斟撏的位置上,找到的王城遗址。只要发现巨大的宫殿,青铜器,祭祀坑,时间相符,基本就可以确定她是夏都斟撏,这一点也完美做到了。第三,二里头遗址巨大,从60年代至今,才挖掘了十分之一,二里头出土陶陶器最多,部分陶器上带有陶文,而我过贵州荔波县的水族人能够读懂陶文,这为找到完美的自证文字证据,打下了良好基础。文字证据极有可能会出自夏朝的陶文。王城岗夏都阳城遗址的发掘,就是因为出现了写有阳城仓器的陶瓷残片。相信文字证据也肯定会出现。关于王城岗遗址的陶文阳城仓器,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这么重要的证据,应该现在还能查到,欢迎广大网友查一查。但是,阳城遗址很难成为夏朝存在的证据,因为规模小,早早就废弃啦,余留物品应该等级不高,关键是司马迁没有记述他是夏都,他说的是夏都斟撏的位置,阳城并不是洛阳,阳城是夏朝的初都在登封。夏都遗址还有新砦遗址。不要听说阳城遗址就一惊一乍,阳城并不是指洛阳,而是大禹和启的早期都城,我看到一些陕西朋友过来指责,连这都不知道,还要辩论?他们是误以为阳城就是洛阳啦,但是也反映一个事实,他们是不希望夏朝存在的,以凸显西安的伟大,可是连洛阳和阳城都分不清,还来争辩,气哼哼地质问我?我一头雾水,想了半天才明白,他们是把阳城和洛阳都搞混啦!
-----
网友解答:
-----
不是夏都!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是“二里头遗址保护规划”!随意给二里头戴上夏都的“桂冠”就是考古造假,考古腐败!就是伪造历史!
-----
网友解答:
-----
自古河南就属于江淮流域,那里自古就是刁钻、野蛮不知羞耻的三苗族聚集之地,怎么能与伟大的夏都产生关系呢?
有人说涂山就是嵩山,借以说夏发源于河南,完全胡说八道
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涂山氏是安康人或者汉中人,大禹当年南巡来寻找涂山氏,结果没找到。涂山氏做了一首歌《候人兮漪》,我在这里等候你呀,怎么等不到?后来周公召公来此采风得诗《汉广》《关雎》,编纂。于《周南》《召南》
安康平利出土女娲墓就是涂山氏的墓,与河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西山经也记录了膏涂之山、涂水,这些只在西山经,与河南无关系
-----
网友解答:
-----
答案是不确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问题:其一,二里头是不是夏遗址;其二,二里头是不是夏都。
针对第一个问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先生说:“二里头极有可能是夏,最有可能是夏。但是,你让我说它肯定是夏,有违我作为一个学者的科学理念和底线。因为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疑则疑之,不疑则无当代之学问。”
被问及二里头是不是夏都,许宏先生接着说:“在这种情况下,‘夏都’这两个字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一个博物馆馆名这样偏正式的定义,这样的场合中,是不是该放,是有争议的。所以,国家文物局都在给河南相关部门的正式回函中,建议不在二里头博物馆馆名中出现‘夏都’字样。但是河南省方面、洛阳市方面,坚持这个东西应该放。”
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后期的考古工作中,发掘出一处明确的夏都遗址,并且和二里头同期。到时候,岂不是很尴尬。
-----
网友解答:
-----
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都城?一直都在争论,而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现在也有争论,基于本人对历史的一点点了解,说说自己的观点,夏朝应该是存在的,但是二里头绝不是夏都,谁要将二里头定为夏都,就是对历史的造假,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
首先说,关于中华文明的中原起源说兴起于近现代,主要基于考古发现和东周、秦汉以后这里长时间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遗址、八里岗遗址、仰韶遗址等,当时很多学者达成共识就是中华文明的中原起源说。而在1996年国家发起的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更是有很多的学者在毫无任何依据下硬是将夏文化探索的核心区域定为了河南地区,这里有什么问题存在不得而知。
这些专家们在最初为了让二里头更能符合夏都的要求,刻意地将二里头的年代提前几百年,这种造假手段让人所不齿。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文化遗存,一期为公元前1735年~公元前1705年;二期为公元前1705年~公元前1635年;三期为公元前1635年~公元前1565年;四期为公元前1565年~公元前1530年。我们现在公认的夏朝时间是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一、二期不过是夏晚期,三、四期不过是早商时期,而这三、四期才是二里头遗址中文化最发达时期,却被跨时空的当做一最初、二期文物来说,所以二里头根本与夏无关。
大禹为西羌人,现在已经得到很多人的共识,而羌人生活在西部,怎么会跑到了河南?有人会说是迁徙到了河南,这更罔顾历史,一派胡言,夏朝还处在新石器晚期,这种大迁徙绝不是几年、几十年能够做到的。
我们现在将黄河定为了“母亲河”,华夏文明就是依托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但当查阅先秦的古文献,我们都找不到关于华夏文明起源黄河记载,多是写道是“河”,全国各地江河多了,就一定是黄河吗?还有就是大禹导河水入渤海,可是当时的黄河入海口不是渤海,而是从今天江苏的盐城、淮阴一带入黄海,再看看在《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所记载的一段话:“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翻译过来就是河水从东北角发源,向北流淌,再折向西南流入渤海,又流出海外,就此向西而后往北,一直流入大禹所疏导过的积石山。
如果此渤海就是今天彼渤海,怎么可能再流出海外?之后又流入到大禹开凿的积石山?
在先秦中多次提到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就是夏商周时期,远在东北地区的东北角生活的肃慎人入贡“楛(hù)矢石砮( nǔ )”引以为傲。如果按照我们所说的不管大禹在河南还是西北、西南,包括商周,在没有公路、铁路、航空的情况下,为什么远在五六千里之外,不可能产生任何利益关系的肃慎人,却要跋山涉水的跑去为夏朝“贡弓矢”?不值得反思吗?
还有就是关于商人的起源,在史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商人起源于东北,那么夏还有可能在其它地区吗?因为商人的先祖弃是与大禹一起治过水,而大禹在东北也能说通了肃慎人“贡弓矢”这一事情,关于西部的羌人,也是东北地区的西部,并不是现在中国的西部。
现在史学界有个很不正常的事情,关于东北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几乎不宣传,甚至是刻意隐瞒,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的骨笛,可是在贾湖出土骨笛当年,辽西地区有着万年历史的兴隆沟遗址中也出土了一件骨笛,但却被锁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资料库里12年。
只有打破中原起源之说,将考古重心转向东北地区,可能会让我们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
网友解答:
-----
二里头遗址,用碳14测定其最早的物件是4000年前,最晚的是3500年前,这段时间查阅历史是相当于夏朝中晚期至商朝的初期。遗址面积据讫今考古公布的数据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考古鉴定二里头是源于夏朝晚期的城邑是一定的,但是否就是夏晚期的首都却未有定论:这个关键是还未出土有关夏王的文物,而且至今还未发现系统性的夏文字。因此从严谨的角度看,二里头是夏城而不能确实是夏都。
-----
网友解答:
-----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众多“中国之最”,包括:最早的双轮车辙;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紫禁城”宫城;最早的国家级祭祀遗迹和祭祀区域;最早的大型围墙官营作坊区;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全长差不多70厘米由2000多块绿松石堆积而成的“龙图腾”……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
它的时代、地理位置和文献记载的“夏”相吻合。在距今3800—3500年,绝对年代大致为公元前1750年至1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包括碳十四在内大量科技手段证实,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正好就是文献记载的“夏”的重要范围《史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国语·周语》“伊、洛竭而夏亡”,均指向地处伊、洛、河(黄河)三大河流交汇处的二里头这座当时的大都市。
遥想3800年前,这里居住着约6200户城市居民,有三四万人口(也有认为至少两万人),基本可分为贵族、手工业者、自由民、城市贫民,等级制度分明。当时全世界人口只有一千万左右,逝去的繁华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经过对骨质的检测发现,这三四万人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至少一半以上是移民。这表明,二里头就是当时的“中央城邦”。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认为遗址的建筑是超出普通人需求的大型建筑,是供统治者使用的王室禁地宫城,显示那里曾是权力中心,据此判断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或者是前夏后商。
中央政府投入了六个多亿修建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物馆,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研究遗址,毕竟现在发掘的部分只是不到遗址面积的2%.期待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不断有更多惊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郑州四厂五厂是什么?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