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先开悟了才生智慧,还是智慧了才开悟?
人是先开悟了才生智慧,还是智慧了才开悟?
-----
网友解答:
-----
———开悟始自于灵魂的觉醒;
———智慧来源于生活的磨砺。
~~~~(一阴一阳谓之道)
\n
-----
网友解答:
-----
方法生方法,智慧生智慧;
问题生问题,是非生是非。
思维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
一诺真思维:
要想改变世界,首先改变自己;
生平最大的困难源于自己,
战胜自己才能克服困难!
-----
网友解答:
-----
说到开悟与智慧,总是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人生的意义,多少有点哲学的意味。人生一世,除了追求洞房花烛和金榜题名之外,能够证悟自性并拥有智慧,应该算是精神追求的一种高尚境界吧。
什么是开悟呢?佛祖在一次法会上,给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富商共娶了四位老婆,第一个老婆聪明伶俐,整日陪伴着他,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个大美女,是他见色起意抢回家的;第三个老婆是个贤妻良母,每天照料家里的日常生活;第四个老婆勤劳活泼,整天东奔西走,但是富商经常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富商要出远门,为了避免旅途寂寞又能够有人照顾,他想让一位夫人陪他一起出行。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四位夫人后,第一个老婆说:这次路途太远,我身体不好,你还是自己去吧;第二个老婆说:我从来就没有心甘情愿的当你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我虽然想陪你去,可是家里有还有这么多事离不开,我就送你到城外吧;第四个老婆说:别看平时你不想着我,可我是你老婆,无论你去哪里我都陪你。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位老婆开始了他的旅行。
故事讲完了,弟子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佛祖的意思。佛祖笑着说道:你们知道吗?那个商人就是你们自己,长途旅行就是死亡。第一个老婆是你们的肉体,死后注定会消亡;第二个老婆是名利,人的一生巧取豪夺,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现实生活中的妻子,活着时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最后一位陪你的老婆才是你们的自性真心,虽然平时你们忽视了她的存在,但她却生生世世和你们在一起。
释迦摩尼真是一位故事大王,他讲的故事总是恰到好处、直指人性。不知各位看完上面的故事对自己有没有重新审视一下,内心有没有点感悟呢?其实,开悟没有那么复杂和神秘,我们在生活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了解了一件事物的本质都叫开悟。小学生懂得了一个数学解题方法叫开悟;长大知道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现象叫开悟;年老了体会到人生无常也叫开悟。所以,开悟是一个人的思想与心灵成长的过程;开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开悟是我们看清楚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开悟纯粹是我们内心与思想的觉悟,与外界无关。
什么又是智慧呢?我们再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位武士来到著名的一休禅师的房间,他手里握着一条鱼,对禅师说道:一休师父,我想和您打个赌,您能知道我手里这条鱼是死的还是活的吗?一休禅师明白,如果说这条鱼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反过来如果说是活的,那么他一定会暗中用力把鱼捏死。于是,一休禅师说道:是死的。武士马上把手松开,哈哈大笑道:一休师父,您输了,这条鱼是活的。一休禅师淡然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一休输了,但是鱼却活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就是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一定要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聪明人也许会直接拆穿武士的小花招,可是结果呢?要么小鱼死了,要么武士会很沮丧。一休和尚没有那么做,反而是承认自己输了,他是不是有点傻?答案肯定不是。事实上,一休禅师用智慧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即救了小鱼儿一条性命,也让武士感到心情愉悦,至于自己的输赢,其实是无所谓的。所以,智慧就是慈悲、就是利他、就是无我。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到底是先开悟了才生智慧,还是有智慧了才会开悟呢?我的答案是:
智慧本自具足,开悟不分先后,悟慧相辅相成。
开悟与智慧都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是外在的表现因层次高低而有差别。开悟与智慧不是像我们吃饭,先吃哪盘菜后吃哪盘菜的问题。即使用吃饭作比喻,您说是第一口饭让您吃饱了,还是最后一口饭让您吃饱的呢?
从佛法来说,众生平等。这个平等的东西就是与生俱来的自性,这个自性就是我们的根本智慧,这个智慧是不以我们的自我意识为转移的。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为人处世精于算计、左右逢源,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这都不是大智慧,因为靠聪明得来的东西都不长久。红楼梦里有一首曲子叫聪明累,就揭露了八面玲珑的王熙凤的命运,歌词是这么写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智慧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什么,什么就映照在镜子当中。由于受到酒色财气外物的污染,年纪越大,时间越长,镜子上面积累的尘垢就越来越多,到最后什么也照不见了。开悟就好比我们不断擦拭镜子的过程,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当然,这个比喻还没有达到六祖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到了那个境界,又怎么会有这些问题,我又怎么会写这些啰嗦的文章呢。
知道了自性本足与开悟的功用,自然就明白了开悟与智慧是不分先后的。对于已经开悟的人来说,更不会用世俗的功利心和眼光看待别人和处理问题。所以开悟的早晚不重要,智慧原本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不会因你开悟的早晚增加或减少,关键是在这个证悟修行的过程中要与智慧相得益彰,从而找到我们的自性真心。
开悟也好,智慧也罢,悟与慧都和心有关。了知这个不变的、平等的、一尘不染的心,自然就会悟,自然就会生慧。人生一世,不敢奢求成佛作祖,但求内心平安快乐,这就是开悟,也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就像苏东坡诗里写的一样: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祝各位早日开悟,拥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快乐人生!
-----
网友解答:
-----
先开悟之后才生智慧。
-----
网友解答:
-----
从婴儿说起,首先有慧根,就是不傻有灵性。婴儿一无所知,先啟蒙吧?开悟的学问太多了,多数是一行,一业,一事,一物,的开悟。向老子全开悟难。也是俗称的全开窍,十万个为什么也只是开悟啦一点点。
学而知之,生而知之,争论几千年了,也没出结论。一般人是不学无术,首先是学,其后是熱,熟能生巧,巧了旧的基础改进创新不是智慧生吗?
黄帝居中央戊己土,土生金。后帝嚳,发明了金属工具,智慧出,居西方金(白)帝。
-----
网友解答:
-----
智慧:有根本智,所得智,成所作智等,智慧又称智慧之光。开悟:如拨云见日,见智慧光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慧等持。凡夫智慧暗淡,如云遮日月。圣贤菩萨佛智慧之光如亿万太阳亦是比喻,倒不如说是同时开启了众生心灯之智慧光明。
-----
网友解答:
-----
我们现在微小的智慧微不足到,所谓智慧是以自己的长久修学增长了自己的心中,智慧要有着长期在工作学习中才产生,有些真正的智慧是在修炼中得到地。
有了很多智慧容入自心,而不可磨掉,而在精进中智慧又产生了很多事情,但对事情来说不用来思考而用智慧把各种事情处理好,这种智慧地产生就是悟性所在,没有了悟性就谈不上智慧。开悟的前题就是智慧,智慧以更深开悟就自然而形成。智慧的本身就是一个悟性,但开了悟就是更大地智慧。对一切事物了如指掌!
谢谢回答完毕。
-----
网友解答:
-----
人生就从:“做事——开悟——智慧——做人。”不断的实践,不断的修正,往复循环到终老。由低技术量级地劳动开始;努力提高开悟去精益求精;不断升华努力使自己成为精灵空灵的智慧人;积极努力进取,上进不止,不断食的人类人类社会进化。人法地,尊道而行,光彩做人。大道曰:人法地道,地法天道,天法自然大道是也!就是揭示人提升自己的方法!也解释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然大道。
-----
网友解答:
-----
人人有悟和慧。只是大小之分。
问题如指的是大智慧,答曰:只有大开悟才有大智慧。
人人生来平等,都是一个头脑两条腿。智慧上的区别,原于开悟的多少。
悟有五个口,一个竖心。吾口代表人之五行藏器,竖心代表脊椎神经系统。所谓悟,就是把这些器官之门打开,连结互通就生成智慧。
当然这不是随便能开而慧的。因为天地运行有时序,作为小宇宙的人之生命精神活动亦有的节律,不得法的强开会造成危害。只有通过明师指导,或自已在松静状态下得灵感之示,方能逐步完成开慧的过程。
-----
网友解答:
-----
仔细品味是因为开悟了才生智慧还是因智慧才开悟,本人觉得智慧就是悟,悟就是智慧!不分先后,就是一回事,同一时完成。
开悟是什么,禅宗讲明心见性。而如何能明心见性,靠慧,慧从何来,戒生定,定慧等持。慧至极处是何境界?开悟。
所以,开悟离不开慧,慧极即悟。
悟了就是看一切都了了分明,内心如如不动。极慧又何尝不是呢?真正的大智慧者,是有智者的眼光和高度来看待一切人事物,能看清事情表像背后的实质,能看清一切实质者,就是对一切了了分明。能看清一切实质者,就是心不随好去欢喜,不随不好去悲伤,心不随境走,这就是内心的如如不动。
所以开悟不离慧,至慧即开悟!大悟大慧一如。
-----
网友解答:
-----
智慧和开悟是一而不是二,一体两面。慧中有悟,悟中有慧。就向灯灯为体,光为用,用中灯,灯外有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