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致的是什么“知”?该怎么理解
请问各位,“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致的是什么“知”?该怎么理解
-----
网友解答:
-----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中总结出来最经典的精华语句。“格物致知”格什么物?这个问题早有论述,在这里重述也可。
格什么“物”,这个“物”当然不是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产品,如果指的是这样的物那是很有局限的,而是物理学科里面阐述的定义上的“物”,是非常广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间形成的万事万物。宇宙空间就是天与地之间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再说通俗一点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对事物本质发生变化的认知(良知)。事物总是在发生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变化而变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表面变化而是本质的变化。说全面一点就是,事与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等,互为发生对立,又互为统一的内在因素起决的变化,就是“知”物体本质变化。
王阳明发明《大学》古本宗旨,是这样论述的“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时还教导人们“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就是格物,并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与所致的“知”,与“物”的行为本质形成一个整体(本体),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
网友解答:
-----
格物致知这句话来自于《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也就是致知在格物的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怎么做?
起点在于格物。
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是五花八门。
1、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给出的解释:
“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2、北宋的司马光不认同郑玄的观点,他说:
格,犹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3、南宋理学家朱熹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4、心学集大成者明代的王阳明说:
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5、当代哲学家熊十力先生说:
假定万殊之物界为实在,而分门别类穷其理者,是为格物学之观点。
当然还有更多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格物致知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而且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刚才举的这些人在儒学的发展史上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既然这些重量级人物的理解都不一样,那格物致知该怎么解释?
接下来知常容作来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一个非知名的作者来说一番吧,诸位估且看看吧,并非权威解读,觉得有道理或无道理都是诸位之事。
回到《大学》,可以发现格物的目的是为了明明德。
什么是明德?《史记·五帝本纪》: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明明德就是需要明白明德是什么,你只有职位达到最高,能治理天下之时,才能明白什么是明德。
这个和孔子的天下大同的理想还是一脉相承的,天下要大同就需要人去做,那只有明明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件事情,当然虞舜之时已经做到了,这说明已经有一个样板
,沿着样板去就可以了。
在我看来这是重走古代圣王之路,从哪里开始?从格物开始。
《大学》的作者相传是曾子,专家说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既然当时托“曾子”的观点,那证明《大学》是倾向于曾子的观点。曾子有一个学生孔伋,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有一个学生叫孟子,当然也有人说孟子可能是孔伋门人的学生。
孟子一派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人如果没有这四心,那非人也。王阳明则续了这四心观点,认为这是人们实践的起点,只要将这四心壮大,持续浇灌必可真大树。
王阳明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你抓住这四心,坚持下去,至于前面的诚意之类的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格物应该是与“心”相关。
佛教认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的意思不讨论,但起码可以看出心与心外之物是有互动关系的。
所以格物应该是两个方面:
1、心
2、心外之物
孟子说人有四心,但为什么这世界上坏人依旧在,因为他们被私欲遮盖了四心。有些人为了富贵和名利会出卖朋友,这样就属于典型的被私欲遮盖了。
再比如知常容一提到长江刀鱼,你们的反应是什么?好吃,贵,吃刀鱼的季节到了。
但是你会想起这是一条生命,它生活在哪里吗?抓了他会不会太残忍呢?
这些我们一般不会想起,因为刀鱼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道美味。这同样是被美味遮盖了我们对刀鱼这条生命的态度。
所以格物格的即是心又是物。
天地万物皆有它们生存的权力。虽然你还没有达到虞帝那种治理天下的高度,但你面对你能力范围之内的物,依旧有这种指点江山的味道。
比如你站在山顶,你就如同虞帝站在帝位上俯察天下,此时你怎么办?
你看到的是整座山还是看到能够为你所用的东西。
如果你站在山顶只看到对你有用的东西,那你会怎么做?自然想使用他们,消耗他们。
如果虞帝只看到对他有用的人,那会怎么样?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格物就是将你的私心去掉,将你的心与心外之物连接,感受和明白万物生存之道以及固有的秩序,只有你明白万物生存之道以及万物之间存依的秩序,这样你到达治理天下的地位时,你也会明白怎么去安置天下万物,让他们有序而不是陷入无道之中。
而这个明白就是知。
有序的世界就是大同世界,这也是孔子一生想打造的理想社会。
这个知就是明明德。
只要这个知的功夫到家了,修身、齐家、治国、治天下无非就是万物的数量和范围变大,并无本质区别。
-----
网友解答:
-----
格:推究;致:求得。全句意思:穷究事物原理,从而得到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考虑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此语中的"格"为法则、标准的意思,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
后来儒家学者,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理学;亦称宋(朝)、明(朝)理学],将自已的观点带入"格物致知"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以他们自己的哲学观点诠释了"格物致知"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网友解答:
-----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的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当然,从礼记中的论述,似乎格物致知还是一个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好玩的国学先说一下结论,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哲学史上,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一种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从而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通俗点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而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这里面的格,是来的意思。就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让万事万物的理,来到自己的心中,从而获得知识。而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先有知识,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种看法,其实与传统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认识不完的。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就是很傻的行为。
另外,中国文化中的道家与佛家,与儒家的人生观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过一种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献,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而道家和佛家认为,人要过一种减法的生活,要尽量减少欲望,不被外界的万事万物所牵绊,所迷惑。所以你看庄子说了一句话,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减法的生活。他说,人要“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说你不能被物质的东西所限制,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逍遥。
在这种思想的逻辑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内涵。这里面的格,是删除去除抛弃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抛弃对外物的依赖,抵制物质的欲望,才能达到致知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显然是从道家和佛家的观点,去解释格物致知。当然,这种观点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流观点。
对格物致知的理论进行系统阐发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之所以说是理学家,是因为程颐、朱熹他们都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那么格物的对象就是万事万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穷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关于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说,格物就像是吃饭,而致知就像是吃饱。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那么中国将会和西方文化一样,发展出强大的科学。问题是,中国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只是强调要从万事万物中寻扎社会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格物是为了找到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的途径。正如朱熹所说,格物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当然”,而致知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应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圣贤了。
那么问题来了。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怎么能够格的完呢?朱熹在逻辑上修补了这样的瑕疵。朱熹认为,虽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万事万物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理,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别是朱熹的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要不断积累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从个别上升到整体,从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了。
但是,心学对此却不以为然。王阳明一开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结果他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结果一无所得还病倒了。所以心学就认为,人的知识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你不需要去那么努力地学习,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你内心的声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这种认识论,又有点像禅宗的理论了。
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渐进的努力,心学的格物致知,强调是顿悟,这就像是一个是努力的孩子,一个是天分极高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不同,最终都能达到致知的境界。
-----
网友解答:
-----
此语为儒家思想,出自《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
是研究、推断、事物的本质与来源。白话讲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件事物其根源及来龙去脉到底是怎么回事。
致知:
是在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之后,对事物的根源、发展、结果有了感悟和认知,从而对事物得以破解。
总体意思是:
参透事物的本质,化解内心的疑惑,从而就会掌握事物的本源,在做人做事中尊重其本质,不偏不倚地把事情做好。要想知道事物的内涵,就需要先探究事物的渊源,在探究事物的渊源后,得知其内涵,从而获得心理的解析,在感悟中得到智慧。
宝剑锋从磨砺出
干将与莫邪春秋末期为楚王铸剑,用了几年的工夫才打造出刚韧而锋利,天下无二的雄䧳双剑。其中包含了多少的智慧、多少的辛勤。
一支刚劲而锋利的宝剑,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矿物、材质的千挑万选,再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才能成为一把至善至美之剑。
对一把宝剑的感悟。
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是如何才能磨砺而出?人生如剑,人生就是一把经过不断磨砺之剑,这把人生之剑给人们一个在感悟中的启迪,让天下之人,在人生的旅途与事业的奔波中,要有一种千锤百炼之体魄、不畏苦难之心志,才能经得起风霜,从而拥有“经得苦中苦,才为人上人”的砥砺前行的毅力。“能经天磨真铁汉”更是让人有一种壮怀激烈,勇猛向上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思想境界。
这就是对宝剑的格物与致知,从中体悟人生这把宝剑的来之不易。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之高洁之品德、傲立霜雪之中而绽放的精神,让世人咏颂。古往今来踏雪寻梅,对梅花的赞叹、歌颂之篇章不胜其数。“不经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朴鼻香”。
对梅花之感悟
。人生如梅,在看似短暂而实则漫长的人生之旅中。一个人的品格,就应该像梅一样的拥有一种高尚的品德、个性的独立。有一种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独立的人格与品行。耐得住人间的寒冷与辛酸,忍得住人生的困苦与艰难。
这是一枝梅给人生的最好的启迪。
“自强不息,洁而独立”。自强不息,在困惑的人生中,感悟人生之艰辛,把自己打造成坚强挺拔的风骨,敢为人先的精神,铮铮傲骨,塑出一个勇者的形象。
这就是一枝梅给人树立了一个勇往直前的精神榜样。
人生需要感悟,需要致知,感悟人生如万物,顺应自然;致知旅途多艰险,从容不迫。胸如大海之宏阔,志如雄鹰之搏击长空,融入天地自然,走好坦荡的人生。
-----
网友解答:
-----
格物也就是格式化事物,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握事物运行规律。通过事物运行规律来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你能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你一旦参与其中;那么你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
网友解答:
-----
格物致知,我个人理解,/格,格式,物,物体,致,尽处,知,智也。/从格式中去观察事物或物体是不全面的,而是要以整体来分析事物的真相,这样才能做到知,懂这个道理,所以才叫智也。
-----
网友解答:
-----
格物的格,就是与事物进行零距离接触,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格斗,你一拳打过来,我伸手格开,就是格。由于引伸,格也就有了间隔和距离的意义,比如方格本中的格,就是字与字之间的界线。
格物,就是与事物的近距离零距离接触,研究事物内外规律。从而使得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理论,与现代认识论没有什么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按理来说,沿着格物致知的路径,中国人应该也可以走进现代科学的殿堂之中,可是,中国人却慢了一步,让西方人先致了现代科学之知。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格物致知的学术途径被后世儒家过分的引入到社会道德伦理的层面,而忽视了对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的探索,使得中国的学术在社会科学方面畸形壮大,而自然科学被称为奇技淫巧,一直不被重视。最终倒致自然科学落后,以致国家全方位落后的局面。
我们可以用王阳明的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王阳明从小读的是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他当然是清楚明了的。因为从小抱定做圣人的远大理想,他当然是自觉的按照儒家修身的路径进行自我修养。于是,格物致知就成了他学术上的起手式。了解一点王阳明的人,都知道他“格竹子”的故事。
按照格物致知的路子。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竹子当然是可以研究的。研究竹子,当然也可以致知的。比如竹子的形状,特性,生长习性,以及它的功用,这一些,都不能不算是知。只是,这是自然科学知识。以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大禹来说,他之所以能成圣人,其修身之路,当然也应该从格物致知开始。他治水的经验不就是从观察和研究事物积累经验开始的吗?所以,大学中的格物,当然不排斥,或者说包括自然科学之知的。可是这一点,被后世儒家学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王阳明“格竹子”几乎把自己格出病来,以失败而告终。王阳明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很简单。他格竹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然科学之知,而是为了人间大道,为了寻找所谓的良知良能。为了这样的目的去格竹子,自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不可能成功了。因此,王阳明便放弃了格具体之物这样的途径。当他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时候,他的眼中心中看到的不是某一具体的物,而是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这个物,再加上自己从小所学的儒家理论,二间深度混和,在内心发酵,终于产生质就,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这就是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
明白了这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儒学从孔子手上传下来,到《大学》《中庸》形成的时候,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哲学的话,它的内涵中,既包括社会科学的内容,当然也不排斥自然科学。可是到宋明之后,儒家的知识分子实际上都成了道德家。而不是学者。包括王阳明在内,都是一样的。因此,后世儒爱的格物,格的是是良心和道德。也正是因为这种学识和眼界上的偏颇,使的儒家在明清之后走入死胡同,失去了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民间之后被主流意识形太所抛弃。虽然如此,儒家文化中还是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格物致知,在今天也依然不过时。用句白话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
网友解答:
-----
简单点啊,格物有两种解释。一是物理的意思,物理学最初就叫格物学;二是格去心中的物欲,也即禅的意思,即相离相,内心不被物所束缚。
-----
网友解答:
-----
所谓格,就是推究。
格物:就是推究或研究万事万物的
原理或法则。
致知:是通过对事物原理法规的推究
后而得出的理性知识。
这样,你就会对什么是“格物致知”一词
有所认知了。
-----
网友解答:
-----
哈哈,你这问题,恰恰问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们所见所闻的万事万物;知,乃我们依照各自的悟性对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发现。——但是:
格物致知,暂且按照传统因果关系的观点来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后果。
人类更为完整的认知过程,还要包括接下来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后果,完成这样一个循环,才算完成了整个认知过程。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格,是具有最伟大意义的人类认知的方法论。是有着最为深刻华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简单说一下吧:
2=1+1,是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七个格;
梁山好汉们,是108个格;
全部化学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是118个格;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7个格;
………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腊思想家认识物质的格;
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观世界物质粒子的格;……
区隔眼前的世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全过程。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可以说出一首歌来证明你老了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