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银行,数万名官员遍布全国,朝廷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
古代没有银行,数万名官员遍布全国,朝廷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
-----
网友解答:
-----
咱们今天月底发工资,直接通过银行转账,然后直接到银行去取钱查账,非常的方便,那么在没有电子通讯技术的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以唐朝为例(宋朝发明纸币,到后来明清两朝发工资基本都是发纸币),年薪通常都是几十两银子,各地要拨发俸禄到官员手上是非常不方便的,那么当时数万的官员衙役,分布在全国各地,朝廷是怎么给他们发工资的呢?
其实我们今天有银行这样的机构,在古代其实我们也是有类似机构的,看古装剧我们常会听到库银这个词,国库在当时就相当于银行这样的机构,当然这是不对民间百姓开放的,通常官员们到了该发工资的时候,就会自己到国库去领工资,可能读到这读者们就会想这部胡说吗,古代交通多不便利,到国库去领钱,一去一回平时不用上班啊?其实国库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就在皇城有一家,其实在各地区各省都是有分号的,所以其实官员们领工资都只是到最近的地方国库去领工资的,这样就会方便了很多,到了年末各地国库在把当年的收支汇总上去,给朝廷做一个统计。
这里我们插个嘴,其实在古代虽然是中央集权,但是中央是有中央国库,地方有地方的,每年地方的税收除了给官员们发工资,赈灾,修建这一类,也有一部分要上交到中央的,中央国库有根据各地情况进行调度,哪有个天灾人祸就中央拨款接济下,同样的,就像蒙古叛乱时,中央国库也没钱,于是就下令各省通过各类税收,富商捐助凑钱,然后再调配到前线做为军饷,古代国库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运作的,虽然我们不能说他多么便捷,但是在那个时代,是具有科学运作的原理的,但是同样这样的系统容易滋生腐败。
中国自古有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说法,其实说实话单看工资,其实像明清官员的工资不算高,宋朝当官的都是暴发户,清朝一品文官的年俸也才180两年俸,单靠这些要养活一大家人,一堆仆人有点拮据,没钱的官员难免就会贪污,统治者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就有了养廉银的出现,也就是说官员们好好干,不要贪污,年底给你们发奖金,清朝二品文官的养廉银是16000两,除此之外古代官员的收入还在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成分,粮食绢帛(也存放在国库),土地房子,也就是说吃穿用度政府全包,当然有时候也是折算等价的钱发了。
在宋朝以前工资通常是一年一发,半年一发,因为取钱不易。直到宋朝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变,后来到了清朝晚期,由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速度变快,所以朝廷为了省钱通常就不在给官员们发俸粮,就一并折算成现金支付了,所以虽然我们看晚清时期,位居高位的官员贪污腐败,但是小官们大多过得是很清贫的,还整日提心吊胆。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中国从秦朝开始,就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大一统王朝,而且采用郡县制度,各地官员都由中央任命。雇人干活,就要付工钱,具体到国家机器上就是俸禄。
而在古代没有完整地银行金融系统,更没有微信支付宝转账,那么官员是如何领到自己的工资呢?是全部到都城领取,或者皇帝派人下来发吗?
不是的。事实上古代有一整套完整的俸禄制度,保证了官员工资的正常到位。
具体操作为:
1、首先,工资不一定是钱
在当时货币体系还不完善的时代,完全的货币时代还没有到来,因此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以物易物的交易,而且,当时的百姓向上交的赋税也不是钱币,更多的是实物,比如粮食、丝绸、布匹等。
所以官员更多时候,领到的俸禄就是实物。
郡县制推行后,皇帝会向各地派出办事机构,作为对地方行政的监督,这些监督机构在旅行监察职责的同时,也充当着办事处的作用。官员在领取俸禄时,就需要到这些办事处领取折实,相当于粮票等凭证。
领取折实后,凭折实到朝廷制定的地方领取粮食等实物。历朝历代发放俸禄的机构都不同,唐代发放的办法,在《唐六典》等书中有记载:京朝官的禄米、布帛等,由司农寺属下的太仓署负责发放,地方官员的禄米、布帛,由各州郡仓曹负责发放。发放时间是半年一给,一年两次。
到了宋朝,官俸的领取凭证称\"券历\",内含各种以实物形式发给的补贴,通称\"给券\",具体名目有馆券、驿券、仓券等区分,均由持券者到指定地点领取。
明朝就很有意思了,明代官俸折实的花样特别多,总是受禄者吃亏,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国库中堆积着大量西洋带回的香料胡椒等物品,一度作为官员的俸禄进行发放。
2、其次,朝廷不一定发钱
这种情况在古代确实不多见,但是也是存在的,比如北魏前期。
我们看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李尚书工作中犯了错,太武帝拓跋焘龙颜大怒,下旨罚了李尚书一年的俸禄。
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史实错误,为什么呢?因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官员是没有俸禄的,冰敬碳敬养廉银什么的统统没有。
那官员吃啥喝啥呢?问得好,当时的北魏还未完全成为封建制度的政权,还保留了大量的游牧民族的残余。北魏朝廷规定,官员的俸禄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什么意思,就是放任官员去抢夺和搜刮百姓,这是北魏官员的生财之道!
有幸的是,后来的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完成封建化进程,官员也有了固定的薪水。
3、最后,官员不一定需要俸禄
这里指的是朝廷统治的羁縻地区。
历朝历代,羁縻地区占到了王朝统治区域的很大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官员虽然都是朝廷来任命,但是基本都是当地的部落首领。
虽然挂着朝廷官员的头衔,但是他们是真正的独立王国,部落首领就是国王。他们平时除了承认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定时向朝廷上贡,朝廷很少直接干预羁縻地区内部事务。
因此,关于官员发钱的事,朝廷大多数也是以赏赐的名义给了部落首领,这和俸禄性质上不一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
网友解答:
-----
答: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大诗人,即将卸任夔州通判的陆游动用满腹才情,给当朝丞相虞允文写了封“深情告白信”:信中除了描述时年48岁的自己家口多负担重,儿子年过三十都没钱结婚的窘境外,还感慨
全家“一日禄不继则不策矣”。也就是说,如果自家的俸禄不能“按时到账”,这老陆家连锅都要揭不开了。
虽说说起古代官员,我们的第一反应常是“高官厚禄”,
在号称“优待文官”的南宋,担任的又是通判(掌管地方水利、农田、粮运)这样的肥差,陆游的财政状况,都能窘迫到这地步
,可见对于古代大多数官员来说,俸禄能不能按时到手,确实是桩关乎养家糊口的大事。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版图广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成千上万。
比如陆游所在的南宋王朝,别看只剩残山剩水,官员数量却有四万人之多。
这么数量庞大的官员群体,人人都要按时领工资,粗列下账目就能把人看到头大。而且古代没有银卡,“转账”等操作梦里都没有。“发俸禄”这事儿,是个说来简单其实麻烦,稍有差错就可能“官不聊生”的大事儿。可在古代经济科技条件下,这桩大事,又怎么保证“准时到手”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看看,古代官员的俸禄,通常是发什么?
中国古代贵金属稀缺,白银成为法定货币的历史也不过四百多年。所以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历代官员的俸禄,内容也通常五花八门:
西汉一开始只发钱,后来也发粮食,东汉确立了“半钱半谷”的制度。
晋朝除了发钱发粮,还发米、绢、绵等物件。唐宋元三朝更复杂,除了发钱、米、绢等硬通货外,还有茶、酒甚至饲料。明朝一开始发禄米,后来用禄米“折钞”“折绢”,最后改为“折银”,
之后直到清末,主要是发白银。
这么多名目繁多的“俸禄”,怎么保证准时发到官员手里呢?一个延续了多个朝代的方式,
就是“职田制度”。即官员按照品级划拨农田,对农田有使用权,农田的部分租税收益作为发给官员的俸禄。
甚至在南北朝北魏年间时,北魏一度根本没有其他俸禄,官员们都是按照品级分配“职田”,县令可以分到6顷,刺史可以分到15顷,拥有“职田”的官员们,还得每年给国家缴纳田赋。
而在唐宋年间时,官员们的“职田”收入,也看上去非常优厚。特别是在宋代,五品级别的地方官,就可以享受十顷职田。
但对于更多的基层官员来说,这项福利却如镜花水月。宋代如陆游这种级别的地方官,只能享受两顷多的职田,而且一旦在边远地区做官,限于农业生产水平,职田收入更是少得可怜
,有时几乎等于没有,所以陆游才会在书信里凄然哀叹。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职田”也被彻底废除。
除了职田外,古代官员的俸禄,还包括“官俸”“岁禄”等项目,发放方式也各不同。汉朝的“官俸”有“俸钱”“俸米”,都是按月发放。隋朝的“官俸”包括钱、米、绢等物,每年分两个季度支付。唐朝“官俸”里的“岁俸”是粮食,是按年发放,“月俸”是钱,按月发放。
宋朝的“月俸”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职钱”“料钱”“茶钱”等各种补贴,看上去特别诱人。所有这些“俸禄”,都是官员们从中央或地方的府库按时领取。
这里要说说看上去“俸禄诱人”的宋朝,如果单看高官俸禄,那是真诱人,比如被陆游“深情表白”的南宋丞相虞允文,每月月俸一百贯钱以上,还有“料钱”400贯,外加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
但基层的县令,每月月俸只有十贯钱,要知道,宋朝皇宫里的御膳,一只螃蟹的价格就在十贯以上。
到南宋尤其惨:南宋铜钱稀缺,市场上的铜钱只有北宋的十分之一,其他都是纸币充数,底层官员工资又没怎么涨,日子也就难过。
典型如陆游,基本月光族。
所以,在宋朝做文官,贫病交加绝不是稀罕事。
北宋官至国子监直讲的学问家石介,去世时家徒四壁,妻儿靠了富弼等好友资助才有了生计。南宋曾官居提刑官的潘良贵,也是“所居仅庇风雨”,
“历史票友”们神往的“大宋豪奢文官”,只是少数人。
诸如“宋朝是文官幸福时代”之类的话,虽然某些“最牛历史教师”常说,但如果穿越到“铁血强宋”去说这话,百分百要被打脸。
至于常被吐槽“官员工资低”的明朝?其工资发放方式和唐宋元一样,也都是按月发放。
明代名臣周忱的一件小事,也说明了明朝官员“领工资”的方法:明朝前期时,江南的官员们往往都是拿着俸贴去南京领取禄米,然后再折换银两。这样不但路程辛苦,而且受米价波动影响,拿到手的钱也常缩水。后来巡抚周忱改革制度,命令官田租户折银交租,然后直接给官员兑换,这才“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
至于明朝官员的“到手工资”?明初时是以“石”为单位发放禄米,从九品官员每年可以拿到60石,相当于当时江南一个中等地主家庭的年收入。
如果真的都发禄米,在明初其实并不算低。但明朝有“折俸”制度,官员的禄米常被部分“折”成纸钞、苏木、胡椒等物,收入也结结实实打折。明朝中后期,官员俸禄该用白银支付,从一品官员拿到手的“折银俸”,每年也只有227两。单看这个,确实是低。后来的清朝,也沿用了这个“工资制度”。
不过,明朝官员虽然工资出名的低,却有着很多朝代难以企及的“优免”福利,即可以减免大量赋税徭役。
凭着这个“免役”特权,他们可以大肆侵吞扩张土地。所以诸多表面领着“低工资”的明朝官员,家中不知不觉就良田成片。
比如明末大画家董其昌,作为一名退休官员,他只用四分之一价钱,就弄到十万亩良田,这都只是明代官员里的普通水平。
正是这样土地高度集中的畸形状态,引发了要掉明朝命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清代的俸禄制度基本沿用明朝后期,发放方式也类似。
清代的“法定俸禄”里,即使二品大员,一年俸禄也不过150两白银。雍正年间为了“养廉”,又发放养廉银。
但封建制度发展到清代,已经严重僵化臃肿,官员们捞钱的门路也极多,因此清朝立国一个多世纪后,上下就陋规丛生。就以官员“非法收入”来说,嘉庆年间时,直隶布政司的一个书吏只靠做假章,就前后加收了28万两白银,全被几个衙门的小吏分光……
放在清朝官场上,这还只是寻常操作:以《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
仅一个陕西粮道,每年仅一次“浮收”,就能从老百姓手里多收六万两白银,几乎全装进私人腰包。
当地官员的生活,也是格外“幸福”:
仅陕西粮道任上,每年给西安将军就要“三节两寿礼”,每次白银八百两以上
,另外逢年过节,各级衙门都有“孝敬”。粮道衙门的饮宴,更是每月都有“大宴”,每天都有小应酬,顿顿“燕窝烧烤各菜”,基本是躺着就有钱拿,坐着有饭吃,当然不白吃,每年进京活动,上下打点也要一万七千多两……
跟这一比,先前说的“官员工资水平”,简直都不算钱。
这样的场面,也是鸦片战争之前,大清官场生态的写照,所谓官员工资,放一块都不算事儿。整个大清官场,堪称进入了最幸福的时代,然后,就要陷入落后挨打的无奈——单看这一幕幕“幸福”就知道,大清挨揍,真不是枪炮的事儿。
一桩古代官员“领工资”的问题,多少众生相在其中。
参考资料:《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明代文官俸禄简析》《中国古代官俸研究》
作者:张嵚
-----
网友解答:
-----
领工资这事情,自古以来都难不倒咱们,古代官员领的工资叫“俸禄”,可是不需要自己上门去拿,有人专门会送过来。
古代封建王朝,一旦转动起来,需要的是极多的管理人员层层管辖,以此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在秦大一统以前,周代的政治模式实际上是“分封制”下的领土自治,在名义上,天下莫非王土,实质上,大家各管各的,俸禄这问题也是一样的。
这个官员是哪个封王、列侯之下的,俸禄问题就由他们解决,周天子不会管。
所以这也是分封制必然会导致政权崩溃、内部分裂瓦解的根本原因,可以想一想,工资都不是你周天子发了,那么谁会听你说的话。
不过周代的官员,他们领的俸禄,极少是货币,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货币。
他们到手上的,是最直接的资源,无他,一是耕地,二是鸡鸭鱼肉等物质补贴。
周代兴奴隶制阶级,有了耕地,有地位的士大夫就可以让奴隶无条件耕种,要知道,这是不用给他们发工资的。
而那些鸡鸭鱼肉类的食物,就是士大夫一家子才能吃了,毕竟周代规定了,即便是正式场合,平民和奴隶也只能吃“菜”,能吃肉的,那真的不多。
因此,土地自此成为了“俸禄”的核心要素,在后世都未曾改变。
而周代官员因为几乎没有实物可领,也没有说千里迢迢去哪里领工资的,都是上级直接派人一次性给发完了,这说的还是一年一度的。
到了秦代,这是个变化极大的分水岭。
秦代李斯深知集权的核心在于“施恩”的主体是皇帝,以前自治那套不管用了,以后全国官员的工资都由皇帝来发,大家都是皇帝的员工,皇帝是大家的老板。
于是在各地方,各级政府就有了一个管钱的职位,一般来说,这个职位都是由“主薄”兼任的。
而朝廷的俸禄发放,一般是一年一次,很少一个季度一次,而一个月一次,这就是西方后来传来的习惯。
咱们的古代发钱,最讲究的就是两个时间,要不就是最短的一天结一次,要不就是最常规的一年结一次,月俸这个概念,其实在官员群体里是很浅薄的。
相对来说,高级一点的官员,就会有人把钱和赏赐抬到家里去,每年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朝廷会派人下来,做的事情就是发工资。
秦朝吏治严苛,发工资也是很有趣的。
朝廷派下来主导发工资的住在高几级的地方官府,而下面的人,是临时调来的,他们都是各县的公务员,又为了避免因为亲近搞贪污,于是这些人会进行一次“调换”,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地方的公务员去发那个地方的工资。
虽然现金还是不多,依旧是以土地和物质为主,但这套方法的确很管用,若不是秦朝严苛过度,未必不能花数十年的时间来洗去六国之隐患,可是大秦太过过火,官员还没整明白,先得罪了最大的群体农民,最终陷入了泥潭,成为了历史。
但该说的还是要说,大一统的秦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后世公务员的工资,就按他的模式来发,大体是不会变动的,区别只是在于细节之中,每个朝代有所不同罢了。
随着官职的广化,地方政府的财务机构也会专门设立俸禄的发放岗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结合。
在古代封建社会,因为官员的俸禄是多元化的,所以管理方式也不单一,较为复杂。
虽然说朝廷严打贪腐,可对于官员,皇帝可以赏赐“田地”,除此之外还有“免税”政策,俸银只是他们薪资体系下一个很基本,存在感也很低的模式。
而且在汉代,还不兴金银俸禄,金也好,银也好,那是皇帝开心了才会赏,有功了才会赏,属于是附加值工资,并不是基本工资。
当时的基本工资是“粮食”,以石来衡量,结算方式有一年发一次,一个月发一次,统一都由朝廷来安排人运送。
所谓古代的“官道”就是为了发工资建起来的,这个说法并不是完全在开玩笑的,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再到后来商品经济的活跃,货币开始大量称为俸禄的载体,对于一般的大官员而言,他们本质是地主,有着自己手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自家的产物比商品还要好,不需要购买。
但官员也分高低,也有那些一般条件的官员,他们需要买东西,那么要拿工资,他们就必须要拿银子,不然的话,真的没法生存。
而朝廷实际上要照顾的,这是这些绝大部分的人,于是乎在每个地方的税收部门每个季度收上来税之后,会就地把钱给分出来,作用自然是给当地官员发工资,一般来说,都会有盈余,这部分盈余才会层层上交,最终回到朝廷。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灾难地区,某一年收成不好,或是天灾人祸,就会收支不平衡,政治开明的朝代,就会在周围设立粮仓和银仓,这里面是时刻备着东西的,譬如李世民所统治的贞观二十多年,就是这个制度让李世民赢得了巨好的名声。
也正是三省六部制彻底成型的隋唐时期,户部、吏部这两个部门的职能渐渐清晰,让发工资这件事情显得不再那么麻烦,效率极高。
在唐代,“转运使”这个职位,也偶尔当然当地官员俸禄的发放者。
转运使乃是唐代为了平衡地区的经济失衡所设立的一种巡逻职位,主要负责经济这一块,但是职权很高,当地官员都要听他们的,所以这也是实际意义上的“钦差大臣”。
随着发展,转运使越来越多,出现也非常频繁,他们总管了天下官员的俸禄问题,而也是他们的存在,让官员们每一年到手的工资,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今年收成不好,那可能就是拿银子,如果收成多了,那么今年就是发米,转运使的调节作用极强,让唐代以后的每一个封建朝代都推崇无比。而他们也是发俸禄这项巨大工作的推动者,影响了上千年的历史。
到了明清时期,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商品经济发展,让银子这东西越来越金贵,以前的地主自给自足生产出来的东西,渐渐地比不上民间手工业者的水准。
所以那些坐拥万亩良田,佃农无数的大官员,也开始转变。
这两个时代,“商号”出现的很多,而商号,其实就是早期的银行。
商号一般来说都是有着大背景的人才能开,他们虽然是私人生意,但却有着政商关系,能让朝廷把一个地区的税收都存在他的库里头,而商号支付朝廷利息。
久而久之,朝廷干脆让商号把发工资这件事情给承包了,所以严格来讲,在明清时代,官员们已经有了“工资卡”了,虽然不是智能的,但却很管用。
譬如清代的富商胡雪岩,他就是做商号发家的,胡雪岩的经商底气就在于朝廷存放在他的银号里的税收,然后以此来进行金融操作。
而地方官员的俸禄,也是由商号来进行承担发放,对于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还需要亲自送上门去,而一些一般的小官员上门取钱,那都是要客客气气的。
细数历朝历代以来发放俸禄方式的变迁,本质也是古代金融手段的一次次进步。
而且作为社会的主要阶级,官员们领导的不仅是银子等一系列货币这么单调的工资,背后还反应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掌握土地便掌握一切的生产力根本。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问得好,好久没答题了,试着说说这个问题。古代官员众多,没有银行,也没有现代的物流,各地的官员们怎么领到钱,是个问题,一般是到京城去领取俸禄,比较麻烦,比如康熙时给蒙古各部亲王、郡王等贵族的俸钱,需要他们亲自到京城领取,发工资的时间还是六月最热的时候,经常中暑,康熙二十年,朝廷为表示体恤蒙古各部贵族,决定把俸钱运到张家口,让蒙古王爷们去张家口领钱,蒙古王爷们不用在大热天的跑去北京晒太阳了。
此外,古人有古人的智慧,为了让各地的官员能够按时领到工资,也是发明了很多的办法的。来看看我们古人的智慧吧。
为解决远距离发工资不方便的问题,唐朝发明了职分田的方法。职分田按照官员等级分配田地,最高级官员可以分到12顷,最低的也有50亩,官员自己找人去耕种,当然,为了防止官员趁机捞好处,朝廷规定不准地方官去找有田产的人去耕种职分田,只准找“浮户”(没有田产的人)去耕种,这样官员就不能借机去侵占租种职分田的佃户的田产。
职分田的收入,基本上可以保证官员的吃饭问题,同时规定:职分田不准出售,卸任的时候要移交给下一任官员,所以职分田不是官员的资产,官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宋朝更厉害,朝廷为保证地方官的工资发放,专门在各地设置了“俸户”,将每个县里的中等财产的家庭选一部分出来成立“俸户”,每个俸户每月给官府上交500文钱,为保证俸户能够稳定的给地方政府上交俸钱,凡是被选为俸户的家庭,可以免除给官府正常的上交两税,还可以免除傜役,即不用缴税,还不用去给官府干活,所以这是一个优差。
宋朝对职分田也有一些改革,宋朝商品经济发达,钱比实物更管用,所以当时职分田的耕种的粮食收获以后,由当地政府将境内所有官员的职分田的收获统一收入官仓,再统一出售,所卖得的钱按各级官员的职分田的多少折价用钱支付给官员们,这样免去了官员去催缴职分田的佃户的田租,趁机欺压老百姓的问题。
当然,这些方法还是不能解决官员领工资的问题,为了保障工资的发放,古代是有专门的俸料库之类的东西的,每月是可以从地方上的仓库领钱的,有时还因为领钱时闹出事情来。《明史》记载,明武宗的时候,一批锦衣卫去仓库领俸钱,仗势横取,搞得仓一片狼籍,当时主持仓场的官员把锦衣卫们抓起来打了一顿,结果这批锦衣卫向皇帝告发仓场官员殴打皇帝的禁卫官,这个仓场官员被下狱流放。
-----
网友解答:
-----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很多人都会发现关于古代官僚的工资待遇历代都不相同,总的来讲,高级官僚的合法收入——俸禄其实往往就要远远胜过普通的自耕农的全年收入,更不要说高级官僚还有各项补贴乃至灰色收入,至于中下级官僚,他们的俸禄也不低,一般来讲都是普通自耕农的好几倍。
历代王朝俸禄当中有部分就是粮食和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唐代的俸禄当中会包含一些绢布丝绸也可以当做俸禄算,在唐代,朝廷制定过许多收税的法规,其中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家里该交的税如果实在筹不出来,那么就可以用家里面织的布、绢来充数,这么一来,真正的俸禄也就掺杂了大量所谓“等价”的其他东西了。
但是,这就给许多现代人带来了一些疑惑,那就是这么多的绢布粮食,古代又没有支付宝、银行等业务,而且似乎靠着京城还好,可以发“现金”,但要是在边缘地区,那可怎么办啊,派人押送“快递”业务吗,那也太耗人力物力了吧: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得空耗多少国力啊,更何况这样送过去得要猴年马月啊。
实际上,并不存在现在许多人推测的通过“快递业务”进行押送“工资”给边远地区为官的人,这里以宋朝乃至宋朝之前为例。
在宋朝,由于右文抑武政策的持续发力,大宋对于文官极为优待,往往给予惊人的俸禄与福利,而且宋代有鉴于五代军人乱整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因此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与整治: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之后,还特别增设了地方通判进行系列监督,此后对于地方财政进行严厉规定,不允许地方自留大量财物,而是坚决的要求将当地税赋中的大部分全部交给中央朝廷所在的京城国库,那么还有一小部分是作为行政开支留在地方府衙库房之中等待取用,这里的行政开支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其实就包含当地官员的俸禄发放。
一旦当地出了事,行政总开支入不敷出了,当地官员往往就暂时没有俸禄可以领了,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持续多久,只要国家还能够正常运转,在上一级地方政府的参与命令下,周围的州府也都会给予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就比如说四大名著当中的《水浒传》就写得非常清楚,一旦大宋的哪个州府缺粮了,往往要在上表朝廷之后,得到上级政府的同意后,才去隔壁的州府进行请求支援。
我们再来说一下大明朝和大清朝,在大明朝早期,用一种非常时髦的办法来发工资俸禄——用“纸币”来支付。与宋代类似,大明朝收税的时候也会收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各样折价的东西,但是呢,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不喜欢官员的君主,所以他给官员制订了很苛刻的工资水平,接着又用所谓的“大明宝钞”来支付官员的工资,“大明宝钞”由于缺乏正常的贵金属储备,滥发纸币的下场自然而然导致“大明宝钞”如同废纸,官员们叫苦连天,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再也看不到纸币的影子了。
在明中期以后,由于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白银普遍为百姓所接受;至于在清,货币因此基本变成了白银,虽然也有铜板发行,但白银的流通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在这种时候,大清朝就开始发放用白银支付官员们的工资了,白银比起粮食和绢布要靠谱许多,方式也与宋朝类似,大部分是从地方库房进行分配后,拿了就能用。
-----
网友解答:
-----
在没有汇款转账等技术服务的古代,“发工资”这桩现代人看来简单的事,却是桩技术含量十足的折腾事。放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王朝里,这个折腾事,也是各有各的招数。
首先比较简单粗暴的,就是汉朝。俸禄一年一发,所以叫“年俸”,工资额以粮食来结算。所以汉朝形容官员品级时,常是“年俸XX石官员”。不过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止发粮食。汉朝的赋税里,就有收取钱币的算赋。所以西汉政府发工资,也经常把粮食折算成钱。
到了东汉时,干脆改成“钱谷各半”,京城以及各地大小官员,每年固定时间,在所在地指定仓库领取钱粮。
比如东汉末年曾担任安喜县县尉的刘备,他的年俸当时是一百石,理论上说“半钱半谷”,但在东汉兵荒马乱的年头,粮价月月飙升,基层官员拿到手的粮食,常见一半都不到,其他的只能用货币凑数,基本上发钱的速度,远比钱贬值的速度慢的多。领工资时这钱还能买一斤粮,转天半斤都买不上。在鞭打督邮出去闯天下前,三国枭雄刘备早年的小官生活,就是这么清苦。
到了晋朝时,工资发放就复杂了一些,
以《晋百官注》的记载,晋朝县令级别的官员,工资已经是按月发放。
形式和汉朝差不多,定期去指定仓库领。县令年薪四百斛米,折合成每月,变成领十五斛米外加两千五百钱。等于是每天领五斗米。大诗人陶渊明做诗人时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愤的就是这事。
但千万别以为,悲愤的陶渊明县令,就只有这点工资。晋朝发工资的另一个办法,是“官占田制”,只要是官员,就可以按照品级领一块田,所有权归国家,田里收成归个人。还可以驱使衙门里的属吏给自己种田。陶渊明做县令时,也分到了三顷田地。
所以悲愤辞官的陶渊明,喊完“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却也一度赖在任上不走,眼巴巴算秋收的日子
。走?那得收割完庄稼,结清工资后再走。
当然,这种发工资的方法,虽说拿钱方便,但也杂乱无章。到了唐朝时,就变得更正规了。《唐六典》记载,唐朝的工资发放,改成了半年一发,京官工资由太仓署发放,地方官的工资由各州郡敖仓发放。除了发禄米和钱外,主要还是发绢帛。拜唐代突飞猛进的纺织技术所赐,
绢帛在唐代已是硬通货,十贯以上交易就要用绢,一匹绢折合500钱。
所以,每到发工资的日子时,唐朝官员家的仆人们,就常见大车小车,吃力把绢帛往家来。
不过如果唐朝官员们肯出点钱,领工资也不一定这么吃力。长安城的太仓,只要官员支付“脚钱”,就有“送工资上门”的服务项目,《朝野佥载》记载,唐朝清官李畲 领工资,就是由太仓派脚夫送到家里来。李母为表达儿子清廉品格,拒绝太仓讨好,坚持结清“脚钱”。
而《旧唐书》更记载,太仓门前更有大批脚夫,专以“送工资上门”为业。
领工资,都领出火爆产业。
至于晋朝时的“占田”,唐朝的规矩也变了,改成叫“职分田”,且允许官员们佃租给农户耕种,是为官员们的另一份收入。到了宋代,又变为了更优厚的“职田”。
而除了职田外,北宋官员的其他工资收入,看上去也十分丰厚,除了每月的“正俸”外,还有各种补贴。
宋朝的官员们,可以凭着朝廷发放的“券历”,在指定的地点领取补贴。
比如北宋“包青天”包拯,开封府尹任上,以《宋史》统计,仅每年凭券领取的额外“公使钱”就有一万八千贯。而北宋淮南一个州的赋税,也不过一万五千贯。北宋高官的待遇,不算基本工资,就已这么吓人。
不过,这吓人的工资水平,也只限于高官阶层,基层的官员,还是一个赛一个苦,比如这津贴,就是各种不靠谱。
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时,拿着官府的“券历”领补贴,结果却领来一堆卖酒用的包装袋。
可怜苏东坡大文豪,每个月只好把钱装成三十袋挂房梁上,每天节衣缩食用一袋,过得十分清苦。南宋学者周密《浩然斋雅谈》里,也记载了不少小官典当度日的惨状。
到了明清年间,特别是号称官员俸禄低的明代,领工资的方式也没发生变化,依然以米粮和钱为主。但明朝前期比较悲催的是,官员们要领的米粮,相当多都要折成纸钞,而纸钞贬值的速度更是飞快。所以特别是京城中小级别的官员,常见清苦不堪。
15世纪中叶时的明朝,还常用外国进贡的苏木胡椒货物顶工资。
赶上货物行情看涨的年头还好,倘是货物贬值,那更叫官员们叫苦不迭。
一直到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后,明朝至清朝的官员工资,改为货币与米粮支付,情况才稍好些。清代时又有了“养廉银”,清代正七品官员的年俸是45两,远高于明朝的25两。至于“养廉银”呢?养廉银的发放,是地方财政拨钱,全看地方府库的家底,所以在穷地方做官,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看上去清苦的明清官员,有一点可不苦,在极其发达的科举制下,有功名的明清官员们,兼并土地逃税也都更轻松。看过《儒林外史》就知道
,只要功名在手,土地钱粮都是坐着就来。
官员们苦哈哈熬几年,家里头就土地连成片。就靠这隐形福利,再苦再累?也远比老百姓幸福。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
网友解答:
-----
在日常生活中,转账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大到公司发工资,小到买油买菜,无一不在进行资金的流通。
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只需要进行扫码支付,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交易过程,根本不需要登记和核算货币真假。不得不说
二维码的登场以及电子货币的流通
,的确是现代社会的伟大发明。
但是话又说回来,现代之所以这么便捷,是建立在两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基础上,那么在遥远的古代社会,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资金流通呢?
由于古代社会是中央集权制度,所以我们就以官员工资的发放,来观察古代的转账手段。
在中国古代社会,资金流通力度最大,流通最频繁的莫过于官场的工资发放。以南宋为例,即使在风雨飘摇的陆游时代,宋朝也依旧存在4万多官员。
而且这些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分门别类,每一个人的工资转账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而且数目差异到让人头皮发麻。在没有二维码的古代,中央政府真的能够顺利运转吗?
如果放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取分封制度,个人管个人的。
但中国与之不同,
我们最早建立起了文官体系,而且我们通过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央与地方形成了完美的衔接。
在出土的考古文献中,以汉代的中央简书为例,当时的汉朝中央政府不仅掌握了地方上的人口和财物数量,居然还能在户口的旁边标记,此家有女长得美。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早就已经形成了
中央云系统
,对地方数据与中央的联通掌控能力极强。
而在隋唐之后,中央集权制度基本成熟,并且衍生了三省六部制。
也正是在这一体制下,一个叫
户部
的部门登场,它开始统一管理全国的钱粮数据。这其中包括对于全国财政收入的统计,对于各个部门的预算,还有对于皇室的开支以及灾年赈灾的统计。
在这套体系下,中央户部可以轻松解决所有京官的工资运转问题,毕竟这只是所有对账项目里的一个小科目。
而且有意思的是,正如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给官员发放工资一样,在大明王朝时期,户部有更加明确的细分,大体上分成了12个部分,分别对应全国各地方,例如海瑞就是兼领云南的四川部,专门管理云南的度支和工资发放。
而像海瑞这样的官员,也有了一个有趣的称呼,被称之为清吏司。史书记载,在明宣宗之后,12个部门被统一整改为清吏司制,后来基本上被称之为
清吏司十三部。
在这套运转体系下,中央官员的工资直接发放,可以完美运转,一般不会出现转账错误,而且就算有户部有记录在案,可以随时调查。
但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因为户部官员统计中央和地方的数据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如果要直接针对地方官员发放工资,却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所有的货币变成了数字,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转移,但是在古代社会,没有高铁也没有铁路。
古代一个官员从地方走向中央任职,可能需要三个月以上,难道说给官员发工资需要三个月的延迟期吗?
很明显中央政府并不会这样死板,早在汉王朝的时候,中央政府就已经推行了地方官员的工资制度。
这就不得不说到官员的工资组成部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官员的俸禄,并不直接只带工资,而是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俸钱,其二是禄米。
俸钱很好理解,就是指我们的月工资
,全部按照官员的等级来发放。这部分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货币,以铜钱为主,偶尔也会掺杂丝绸和大米。
以汉朝的九卿级别的官员为例,他们每个月要领四万钱,其他的地方一把手例如州牧之长,相差也不会太大。如果从中央直接调配钱财,这些恐怖数目的铜钱将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巨大的运输成本。
所以,从汉代以来,中央允许地方在缴纳赋税的时候,截留部分钱财作为地方财政。在后来封建制度成熟之时,这些小金库或被称为府库,或被称为藩台库,其数额一般都不会太少。
以明朝的历史文献为例,这些地方府库不仅要直接支付官员工资,而且还要进行不同时节的货物价格平抑,当然还包括必要时候的赈灾。
因此在这个小金库面前,地方官员的工资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运输,中央只需给出工资条,地方官员会直接进行转账处理。
除了这些月工资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禄田,这部分不是指月工资,而
是指官员的爵位等级,
当然,后来也指代地方府衙给县老爷准备的府田收入。
同样是以汉朝为例,当时很多人以封侯为目标,只要成为了列侯,每一位官员就会有固定的田产收入。例如卫青立功后,就被册封为关内侯,有上千户食邑。
中央政府会有明确的登记,然后某一片区域的粮食产出,会直接送到对方家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明确的账本记录,当然这一过程运输成本会比前者高出很多,但依旧在可控范围内。
至于后来,明清时期地方基层官员就可以在府衙种地,例如海瑞虽然穷得响叮当,但是县府里面给他安排了几亩地,他可以靠着这些田产生存。
这一过程自产自销,没有运输成本,基本上不存在账目错漏的问题。
所以结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高科技,但是中央集权制度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阶层全部联系起来。
中央有一个“云存储”,掌握了所有的钱粮数目,然后通过户部十二衙门进行具体的清算。针对中央官员户部可以直接进行数目转账,而针对地方官员的地方有属于自己的小仓库,他们也可以自己消化,只需要明确好中央的工资条即可。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在资源掌控以及审核方面远超那个时代,我们现代人也不要小瞧了古人的套路。
-----
网友解答:
-----
古代的官僚系统是十分庞大的,官员遍布全国,空间上的广度是非常大的,那么官员的薪水问题要怎么样解决呢?毕竟古代货币制度是非常复制的,很长时期内都没有货币流通,更不用说存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普遍的银行了。但是既然官员制度是完善的,那么俸禄制度就一定是跟随着发展的。要知道找人干活就得给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那么朝廷会如何将俸禄发到全国各地的官员手中呢?实际上不同时期是有不同方式操作的。春秋战国之前,官员的俸禄比较单纯,就是田邑,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土地,这就是他们的收入。随着时代的进步,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另一种俸禄形式,即实物俸禄,它是作为土地的一个补充出现的。到了汉朝就开始出现了货币形式的俸禄。
实物也好,货币也好,再发到官员手中就不会像土地那么简单,就必须有一个部门专门来分发工资。我们以唐朝为例来说明,唐朝时期的俸禄制度已经是非常完善了。
俸禄的主要发放形式就是钱帛和粟米以及土地。同样的,土地的话比较好解决,当时的土地分为永业田和职分田,还有一个公廨田(这个不太常用),永业田和职分田都是按照官职大小、内官外官来设定,一般是逐级降低的。
除了土地之外,官员的主要俸禄就是月俸和禄米。月俸主要是俸银, 在唐初是分很多项的,也因此比较混乱,容易被投机分子钻了空子。比如一名正一品的官员月俸8000,食料1800,杂用1200,还有96名防合等。到了唐玄宗开元时期,就将这些全部放在了月俸中,“令百官防閤、庶仆俸食杂用以月给之,总称月俸。”因此一品官员月俸钱31000贯。
而禄米则是按年算,比如一品官员是700石,依次递减。外官比同等级的京官再降一等。如果没有粟米则以盐代替。到了唐中期之后,官员的福利还有很多别的形式。官员的俸禄形式是跟着税收的形式变化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发放俸禄的部门就是户部,掌全国的户籍、土地、赋税、俸禄等,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和财政部。其有四属:户部、度支、金部和仓部。其中俸禄的审核发放就在金部和仓部。
金部主钱帛,仓部主粟米。
百官领月俸的时候要带着自己的符、牒到相关部门领取月俸,一般按季度来领,到时候金部会下发110只木契到太府寺和有关部门,木契和符、牒对上,则官员就能在太府寺有关的部门领到月俸。月俸里面并不只是货币,还有缣、帛。
而百官的禄米则是一年领两次,分别在春天和秋天领取,也是有专门的符、牒,仓部下发100个木契到司农寺和相关仓库与部门。木契和符、牒对上后,官员就可以在司农寺相关仓库领到禄米,
这些部门之间都是根据符、牒和木契(分雌、雄)作为凭证取得联系,然后实现官员俸禄的发放。
这一整套程序走下来,保证了俸禄的及时和准确发放,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随着时代继续往前走,制度只会越来越完善,总之,官员的俸禄发放完全不是问题。古代有古代的办法,现在有现在的办法。不管是铜板、银子、纸币还是粟米、布帛、盐都能发放到官员手中。
-----
网友解答:
-----
古代是没有银行,但是古代却存在着和银行职责差不多的钱庄和银号。
我国最早的钱庄和银号出现于明朝时期,在清朝时期的时候,发展得最为鼎盛。
凭借着这些钱庄和银号,古人们兑换钱财还是比较简便的。
而虽然说银号和钱庄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它们实际上的作用却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南北差异的叫法不同罢了。
在明清时期,一些大商人们或者是有些小钱财的百姓们为了避免大量银子或者大量铜钱带在身上所产生的累赘感,他们一般会选择在自己出发地的钱庄里储存进钱财,然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再通过相关的凭证,把自己所存的钱财提取出来。
古代朝廷给官员们发放工资的途径
当然,古代虽然有拥有类似于银行的钱庄、银号,但是在钱庄和银号出现之前的年代里以及钱庄、银号出现的时代里,朝廷发放给官员们的工资却从来不是通过这种渠道发放的,在古代,给官员们发放工资的途径其实还是比较正规的。
一般来说,在都城工作的官员会由户部或者类似于户部之类掌管财政大权的部门给他们发放工资,所发放的工资从国库中调取。
至于地方的官员,则由地方政府中掌管财政的部门给他们发放工资,所发放的工资从地方仓库中调取。
古代人并不是傻子,在那个交通运输那么落后的年代里,朝廷不可能把全国各地的税收粮食、钱财都运送到京城的国库里,然后再傻乎乎地从京城国库里调拨粮食、钱财到全国各地给官员们发放工资。
这种极大影响工作效率的事情,在古代是不可能会存在的。
一般来说,地方官府在征收到税之后,他们除了会按照规定把一部分的粮食、钱财、布匹上供给朝廷国库之外,也会把一部分的粮食、钱财、布匹留在地方相关的仓库中,以供给官员们发放工资或者在其他方面使用。
古代朝廷给官员们所发放的工资
而与我们了解的不同,其实古代朝廷给官员们发放工资并不仅仅只是发钱,更多时候发的,其实是粮食、布匹、钱财并发的。
在西汉时期的时候,朝廷给地方官员们所发放的工资就全都以粮食来替代。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在那个粮食是硬通货的时代里,官员们想要换取什么物资,大可以用粮食去替换。
发展到了东汉时期,朝廷给官员们发放的工资再度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他们会以粮食的形式给官员们发放一半的工资,另一半,则是以铜钱的形式来发放。
再往后的一些时期里,官员们的工资形式里则出现了田地,一般在官员们担任某个官职期间,上头就会给官员分配一定规模的田地,田地中的产出全由官员们自己给笑纳。
到了唐朝时期,官员们所发放的工资里出现了一个新计量物品,这个物品就是绸缎。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绸缎,在唐朝时期,这也同样是可以拿来当钱使用的。
在某些时期,甚至还有把香料当成工资发放给官员们的状况。
当然,这也并不奇怪,虽然现如今几块钱就能买上一大包香料,但是在古代那个香料贵如黄金的时代里,这些香料同样是能拿来当硬通货使用的。
而从明朝中期开始,官员们发放的工资里出现了白银,这种状况主要跟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有关。
由于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从美州大陆开采了大量的白银,所以在他们和明朝交易的时候,就开始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了我们国家。
正是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原本一直非常缺乏白银的我们,这才拥有了足够的白银可拿来当货币使用。
至于黄金,因为在古代实在太过于稀少的原因,所以除了被皇帝拿来赏赐给官员之外,基本不太可能被拿来当成工资发放给官员们。
-----
网友解答:
-----
这要分情况来定,有本著名的《越缦堂日记》,是晚清官员李慈铭积四十年心力,铢积寸累而写成,记载了自己清咸丰到光绪四十年间的朝野见闻、尤其李慈铭还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还在日记里记账,所以我们看看他是怎么拿工资的就知道了。
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月,李慈铭被授予户部江南司郎中一职。按说户部管理财政,江南又是富裕地方,但清朝各司都有两个郎中:满郎中和汉郎中,满郎中是一把手,汉郎中只能是二把手,所以李慈铭其实是一个无实权的,一年中,他基本上不去衙门,只在报到时去了一次,年终考核去了一次,其他时间基本上不管司里的事,当然,工资照发。
他的工资是工资(含养廉银)是135两银子,和大约1200市斤的糙米,做为一名官员,
他的工资 都是司里的工作人员送到家里来的。
如日记里记载四月十六 日,送来春夏两季俸银45两; 五月 初三, 送 来养廉银10 两等等。
以上是京官,不是地方官。
地方官的工资,当然不是像今天这么发到工资卡里,搞收支两条线,而一般是随着每年征税的时候自己截留。而收税的也是地方官,最后提留的也是他们,所以一般来说地方官要捞钱,比京官好办的多。
比如
雍正 五年, 湖北 布 政 使 黄 焜 曾经 向雍正汇报 湖北 征收 地 丁 银 加收 火 耗 的 情况。
火耗是按国家正式税收的10% 加收, 也就是 每一两银子的正式税收加收一钱银子。 这一 钱 银子就是官员的收入:
总督分一分五厘, 巡抚一分五厘, 布政使一分五厘, 按察使六厘, 守巡道四 厘, 各 府 知府 一分。。。。。等等等
雍正时期反腐工作抓得好,所以地方官员们拿得不敢太贪心,但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古代官员们发工资的两种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