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垮台以后,曾经的摄政王载沣为何不再参与复辟?
清政府垮台以后,曾经的摄政王载沣为何不再参与复辟?
-----
网友解答:
-----
载沣不参予复辟,并非不想复辟,从他的历史经历来看,他复辟的念头,应该还是有过的。要不,他肯定会极力阻止溥仪北上了。他的相法应该是,溥仪更适合做这件事,有溥仪就行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载沣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弄不好还招来杀身之祸。其次,载沣有宅男情节,生活中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保守,不愿改变现状,这在历史上也有系列佐证。
(图:载沣肖像。)
一:载沣有自知之明:确实无能。
载沣的无能,他胞弟亲信的回忆录中多有刻画,历史也是见证人。曾经他权倾天下,担任摄政王的同时还任监国,比当年的多尔衮权力还大。但朝政被他弄得一团糟,上下离心。
尤其是他同汉臣搞对立,对立宪畏为险途,工作中抓不到要领,让振兴满清的机会一点点地流失。
汉臣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崛起的。经太平天国历练,能力胜满臣一大截。加之袁世凯训练的北洋新军,是满清最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这个载沣没有看清。八国联军侵华时,汉臣们搞〝东南互保〞,和洋人眉来眼去搞和平,根本不鸟慈禧和光绪娘俩的〝西狩〞,慈禧也不得不忍下,默认汉臣崛起的现实。
如果载沣能和汉臣亲善,拿来所用,满清的局面是可改观的。但载沣满脑子想的是怎样收拾汉臣。
当年袁世凯大声疾呼〝满汉一家亲,唯才是用,以定民志以固国本〞云云,可谓肺腑之言,对大清一片赤诚。载沣如果接过袁世凯抛来的绣球,顺应历史潮流,采取融汉,用汉的策略,也不至于引来汉人的敌意,以至天下烽烟四起。
早在慈禧在世时,袁世凯在写给其弟袁世勋的一封信中说:
〝在讨论官职改革期间,载沣在一次上朝时,竟想持枪杀我。〞
这是否脑子进水了?
执政后的载沣也一心排挤汉臣,他改组的内阁中,共十三人,满人九个,皇族五个,汉人仅有四个。他让两个胞弟载洵和载涛,一个掌海军,一个掌禁军。用满人载泽,敏朗,善耆,桂良,凤山等接管军中要职,把汉人精英陈壁,赵秉钧,唐绍仪,渠士诒,王士珍,段祺瑞,徐世昌等或休或降或调。议员有不平,载沣竟然说:〝组阁是皇帝特权,非议员所能干预。〞全然不把汉臣当回事。
(图:晚清革命党人)
载沣任用的这帮满臣,包括自己在内,平庸不说,又都非常年轻,不堪大用。美国人曾这样评价载沣的弟弟,时任海军大臣的载沣,曰:
〝热衷搞表面文章,不关心事物本质,喜欢拥有一个大国的所有标记,并象大国那样受到尊重。因此,他们想要陆军和海军,枪炮和保垒,战旗,战鼓和军号。〞
如此看来,这帮小王爷不通军事,又喜欢搞大排场。既不通军事,就不得不招聘大量留学生来做具体工作。但这些留学生,都具有革新思想,革命党亦不少,且以汉人为主。武昌起义时,荫昌带兵镇压,底下的新兵不鸟他,指挥不动,他不得不请教下野的袁世凯,直到袁世凯出来收拾残局。
徐世昌说:
〝大清之亡,不是亡于革命党,而是亡于小爷们。〞当然,首先是亡于载沣。
徐世昌的这个评价,显然是中肯的。
立宪是载沣的一个机会,他也白白流失。对于民间官绅高涨的立宪呼声,载沣一直有抵触。1911年各省立宪派请愿召开国会,载沣大怒,各衙门俱不敢接见请愿代表。直到宣统二、三年,载沣一直压着不推动立宪。到不得不立宪时,皇族内阁又占居一大半,让民间极其失望,谓〝假立宪之名,行专政之实。〞他也想抓财权,看铁路赚钱,马上搞铁路国有化,引发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他从武汉调兵镇压,致武汉军力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发动武昌起义,刹那间,满清风雨飘摇。
(图:溥仪戎装照)
二:载沣的性格缺陷:宅男特质,无担岗决心。
载沣胞弟载涛在回忆录中说:
〝载沣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既无用之别名。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金梁的《光宣小记》则说,载沣每天很早来乾清宫,批阅全国各地和中央奏章,
〝而苦不得要领,往往辞不达意,有入觐见者,常坐对无言,又进言者,分不清是否曲直。即请机宜,则嗫嚅不能主断,且所言常不得主旨,多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之类,无关宏者〞。
胡思敬在回忆录中说到这样一件事。一次湖广总督端澂有要事求见,载沣嗫嚅不知何语。过了一阵,他就问〝汝疾病尚未愈乎?〞直接把端澂的话堵回去。端澂不得不起身告辞。还有一次,汪大燮在出使日本时获得重要情报,几次上奏无回音,不得不回国面阵。岂料载沣根本不关心这个,闲聊一会,突然指着挂表说:〝己十点了。〞把汪大燮打发走。
可见,这个载沣,不仅脑子反应慢,而且说话结结巴巴,抓不到要领。这样的人,即使权顷天下时都这样,指望他复辟,当然是痴心妄想。
(图:晚清新军)
载涛说:
〝慈禧之所以用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肯听话,所以先叫他做军机大臣,历练历练。慈禧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虽己死去,她仍然贪立幼君,以免翻她以前的旧案。〞
载沣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是皇族共识,是历史的波滔把他硬推到那个位置。据傅仪回忆,载沣解职后回家,竟对家人说:〝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后来溥仪在东北称帝,派人来接载沣,载沣不去,甚至不放自己另外两个孩子去。他性格安静,不喜欢走动。即使不得不走亲戚,也呆一会就走。
从载沣当年对汉臣的态度,以及力保满人特权的努力,说他不想复辟,没几个人相信。但经过多年在政治旋涡中的争斗,他渐渐了解了自己的斤两,不想再参予政治,明哲保身,安安静静地做个宅男,也是不得己的选择。
据说载沣旧学深厚,字写得不错。如此,养养花溜溜鸟,确实很适合他。
-----
网友解答:
-----
摄政王载沣从来就没有参与过所谓的“复辟”,何来
“再参与?”。
清政府尚未垮台,载沣已经被袁世凯通过奕劻和小德张在隆裕太后面前告状,把堂堂摄政王挤出朝庭,隐居醇王府。摄政王载沣是名正言顺的大清政、军一把手,何至于此呢?只占用您两分钟时间,你会叹息的呻吟一声:“原来如此......”
抽心一烂 归家抱孩
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秉烛夜谈,密室中传出赵师爷的湖南口音:“大帅,恕我直言,大清如果风气(我理解为革命党的风潮)没有开,如果不是抽心一烂,那么土崩瓦解的局面不会形成。”
抽了一袋水烟后,端起桌上的冷茶就着壶嘴喝了一口,接着说道:“以烈文的观察分析,异日的祸事一定是从根本上颠倒,这恐怕不出五十年了。”
“会出现南迁局面不?”曾国藩三角眼瞬间闪过一丝厉芒后心胆俱裂的颤声发问。
赵师爷略一停顿后回答:“恐怕就是大陆沉沦,未必能效东晋、南宋做法。”
曾国藩似非所願的随口应道:“你就不要开玩笑了。”
赵师爷已经吹燃的纸捻子停顿在手,正色回答:“何至于拿这个开玩笑!”注一
不到45年的时间,赵师爷铁口断金;一语成谶!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千疮百孔老大帝国的倾颓,全部压在摄政王载沣身上,这时的摄政王等同于皇帝,但是,清朝沿袭己久的恶习没有稍减,反而更甚以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依然排斥汉人大臣。
载沣本人是个“半罆水”,他的才识很一般,当然作为摄政王,你可以不需要优秀的知识,但是,你的幕僚、智囊必须优秀!可惜他的周围几乎都是年轻的宗室子弟,天潢贵胄,排斥汉臣作风,毫无收敛。
所以大清的恶习带着巨大的贯性以4x100米的速度奔向深渊而无法驻足时......
载沣木讷迟钝的态度使这种恶习火上浇油,他倚仗的是载字辈同辈的兄弟叔侄揽权,对于风起云涌的国事改革,因为吃不透改革精神,举棋不定而进退两难。
难怪光绪进士、史官恽毓鼎就说过:(我翻译为白话文)我认为载沣应该继承遗志表明态度,为先帝光绪出一口气!恢复康梁活动,洗雪西市(戊戍六君子)沉冤,对光绪衣带诏应该遵旨拿下袁世凯。但是,载沣无所作为。
所以立宪派人对他由希望到失望。而满汉八旗也对他失望而怨声载道。
以载沣为首的少年权贵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大清的芨芨可危,却依然揽权、排斥汉臣。
我个人的观点,载沣最不应该的是在对
袁世凯的问题上首鼠两端
。如果载沣决心除去袁世凯,那就应该立即逮捕处理,载沣却不敢遽下毒手,而是放虎归山,听任袁世凯回乡养疾,这是载沣进退失据,软弱无能的表现。
(袁世凯小隐于野)
一个月以后,下野的袁世凯通过他的密友庆亲王奕劻(时任军机首席大臣)、小德张、隆裕太后的援手,得以顺利返回军机处,官复原职。
以载沣才干,根本不是谲诈险狠的袁世凯对手。
大权在握都保不住大清,遑论复辟?
摄政王撵走了,退归藩邸。显得一身轻松的载沣用京剧道白哼哼:“也好,从此可以归家抱孩子了。”
我的眼里只有您一一俸祿
摄政王载沣“告老还乡”,袁世凯承诺保证他的俸祿每年照发。他的“养老金”是大清银行发行的“双龙直票大洋”五万元。直到清室退位,共和建立,从未拖欠。
载沣利用俸禄增值的方法还是有一套的,毕竟是皇亲国戚,比如吃利息,倒腾文物等等。
张学良少帅的私人秘书胡若愚在北大念书时,民国初年的一个夏天,在北京花旗银行看见四十来岁的载沣用拇指和食指揑着一把鹅毛扇子,一派羽扇纶巾的仙姿,手提一个女人用的钱袋到银行取七千元利息,当时的利息较低,说明本金可观。但是载沣就是始终数不清楚那七千元钱数目.....
(当时的文物生意兴隆)
自清室退位后,载沣就根本不和北洋政府的新贵往来,他只注意自己的五万俸祿的准时到帐,虽然北洋政府闹穷,危及了清室每年400万的用费支付,但载沣不管那么多,每到领俸禄的时候,他就到北洋政府门口催要,袁世凯是不敢拖欠的。
载沣可能是看淡了俗世的荣华富贵,荣辱兴衰,生死存亡。他安分的过着不错的生活,他不像肃王善耆(川岛芳子生父)、小恭王溥伟,想方设法想复辟;也没有伙同那班遗老遗少如張勋、梁鼎芬那么顽固和仇恨新朝。
丁已年(一九一七)故宫的神武门闹得沸沸扬扬,似乎大清又要醒过来了,这些遣老遗少三跪九叩要溥仪重出江湖。
载沣含笑不语,未予理睬。张勋失败后,发现载沣每天的日记都是“皇室经费及旗饷”等问题的记录。
一个彻底的维持现状派
溥仪是当年红极一时的人物,载沣总是用结结巴巴的语气告诫溥仪:“老老实实呆在紫禁城这个小圈子就可以了,不要给老子惹.....惹祸,每年的....的优待费.....费能够不打白条就......万.....万幸了!”
甲子(1924)年,冯玉祥“首都革命”,勒令溥仪限时迁出故宫,载沣排除一切非分之想,主张忍耐,静以待变,最好的结果是“复辟还宫”,实在不行咱家回府上当皇帝去。
当溥仪去满州当伪皇帝时,载沣已经无能为力教育好孩子了,因为他的身后是日本人。不过载沣始终没有跟进。
结语
一九三四年,他去长春看过一次儿子,不久仍回北平,溥仪每月寄二千元给他作生活,这点钱维持生活已经十分困难,日本投降后,溥仪兄弟被俘掳走,载沣王爷顿时陷入贫病交加的状态,当一九五一年的时代稳定后,他却一病不起,结束了他始荣终枯的一生。
注一 见于醒民、唐继无:《从闭锁到开放》,学林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313页。
-----
网友解答:
-----
载沣不能挽救大清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恰巧说明他比八旗皇室的一些人,眼光看得更远更独到。
载沣不是那种只知逗逗狗玩玩鸟听听戏的纨绔子弟,他是多少见识过一些世面的。1894年,他才十八岁,就被德国驻华公使推荐为大清国派去德国的特使人选,当然这活本身并不光彩,因为是去德国向人家道歉,说之前义和团那会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那件事,确实是俺们错了。可是这活再脏,总要有人干,而且还必须是有地位的人才能干。
而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慈禧太后的亲外甥,显然能满足外国人的需求。至于道歉,本身就是没啥技术含量的活,对于载沣而言,其实更重要的倒是出去见见世面,看看外头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所以在访问德国之后,他本来还打算顺便去英国比利时等地看一看,结果因为德国反对而作罢,但毕竟这一趟,使他成了满清皇室贵族中少有的出过国的人。
回国之后,他很快就得到提拔,二十岁就当上了随扈大臣,二十三岁当上正红旗满族都统,二十四岁,已经获得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的职级,进入朝廷中枢,甚至慈禧太后还特意赏给他西苑门内骑马和穿嗉貂褂的恩遇。
1908年,已经成为正式军机大臣的载沣,更成了自己的儿子、三岁小皇帝的监国摄政王。这个时候,他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袁世凯。当时有一批八旗权贵,尤其是少壮派,撺掇着载沣,要杀袁以绝后患。但袁世凯岂是好杀的?段祺瑞带着洋枪洋炮装备的袁系部队,从保定赶来北京,甚至有事无事地向城南开炮。载沣立马就明白了:袁世凯,不能杀!
随后,袁世凯呈上奏折,说是足疾,请求回故里养病。至少在中央,八旗少壮派看上去占了上风,载沣在全国人民眼里甚至成了掌握全局的人物,革命派的刺杀也随之到来,1910年,汪精卫的一击,便是范例。
仅仅是一年之后,更大的问题便来了,革命风暴波及全国,载沣这时候只能请袁世凯再度出山。而袁一上任,便迅即掌握了兵权。同时保皇派和立宪派也开始内讧,而载沣几乎可以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随即,他把军政大权全部让给袁世凯,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
大清,就这么完了。在载沣看来,完全是水到渠成,你的命数到了,死皮赖脸留在舞台上耍混又有什么用。所以,载沣对一切复辟活动都反对,张勋复辟他不参与,溥仪去东北搞满洲国,他更是一眼看出,一语蔽之,没戏!
所以,不管是溥仪派人来,还是日本人来,载沣始终拒绝,即便是1934年百般无奈之下,去了一个月,也立即返回。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载沣干脆把醇亲王府卖给了“国立高级工业学校”,换了九十万斤小米。两年之后,他便因风寒而病故。
载沣这个人,其实颇有自知之明,早年搞宪政,结果弄得一塌糊涂(根本原因就是他没有魄力将其他皇族旗人赶出内阁),他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清朝亲贵、虽无能但权欲极重的庸才。而那些皇族,其实又颇看不起他。
结果,他只能放弃一切权力,回家过安乐日子。末代皇帝溥仪曾经说:载沣胆小怕事,难堪大任,无法给予儿子一点保护。这话其实只对了一半,周总理曾言,载沣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不是因为载沣适合做摄政王,慈禧才选了他。而正是因为他不适合,慈禧才选他的。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
事实上,大清早就该亡了,还复辟它干嘛?
-----
网友解答:
-----
载沣,光绪的亲弟弟,溥仪的父亲,溥仪做皇帝那几年的摄政王。在清朝灭亡后,虽然有很多宗室都参与了清朝复辟的事情,但是载沣这个人却一直没有参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载沣
第一个,载沣感觉到累。溥仪在位的那几年,其实朝内重要事情都是载沣这个人在拿捏的,可以说他有些累,因为这个时候政治力量太多,包括皇室、革命派、立宪派、地方大员和外国势力,载沣这个人应该有些力不从心,这样一来对当权估摸着也没多大兴趣。
第二个,载沣认识到复辟几乎无可能。因为清朝灭亡后,我们看下力量对比,很多清朝的军队都成为北洋军阀的军队,这样一来,清朝自己也没有军事力量了。而且,复辟的话,究竟有多少人支持呢?看看张勋复辟大概就清楚了。
(载沣儿子溥仪这个人的一生,也是有些意思)
第三个,载沣自身软弱。其实溥仪自己写的回忆录中,对自己的父亲还是有一些评价的,整体来说评价不是很好,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这样的人指望着去复辟?
(别的不说,载沣有个很大的对手,就是袁世凯,而载沣显然斗不过。)
所以,载沣去复辟就不太可能了。
-----
网友解答:
-----
醇亲王载沣,在多少人看来,载沣是一个蒙受祖上荫庇,没有真才实干,平白无故坐上摄政王之位,但却没有挽救大清的能力,经手三年,就把大清朝给玩坏了,导致清朝覆灭的人物。
或许,醇亲王载沣的能力的确不足以将即将倾倒的大清朝拯救回来,但载沣真的就只是一个类似花瓶的人物吗?自然不可能。
当然,载沣能够成为摄政王,与载沣的出身关系密切,慈禧选中载沣与选中光绪的理由基本一样,载沣也是光绪的弟弟,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以及载沣,这三人是同一辈分的,道光帝是三人的爷爷,加上早年载沣曾经出访德国,不卑不亢,为清朝长脸了,因此,载沣成为了慈禧眼中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虽说名义上溥仪才是皇帝,但溥仪登基的时候不过三岁,尚且是个牙牙学语的幼儿,而慈禧太后的继承人,隆裕太后又只是一个没有真知灼见的传统夫人,让隆裕太后抱一盆瓜子,坐在巷口与妇人们聊聊天或许还可以,但让她处理政务,那简直都要了隆裕太后的命,因此,清廷真正处理政务的还是载沣。
载沣确实没有什么能力,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慈禧去世三年就被迫宣布清王朝时代的终结,但之所以载沣会失败,最大的原因也不是内在的,并非载沣无能,而是清廷的腐朽已经蔓延多年,载沣无力回天而已。
载沣曾经试图动袁世凯,不过最后失败了,即使袁世凯被迫下野,袁世凯手中也掌握着清廷最精锐的北洋军,可以说袁世凯与北洋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动了袁世凯,北洋军阀随时可能叛乱,那将成为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奈之下,载沣将袁世凯请了回来,经过袁世凯的调解,载沣决定让溥仪退位,学习过先进新思想的载沣,其实早已经有了民主共和的思想,不过,载沣继承的毕竟是老祖宗的遗产,奋力一搏终究是必要的。
但现在,载沣已经无力回天了,不是清廷已经没有实力与革命军打硬仗,而是载沣不想为了个人私利再掀起战争了,若是战争打响,胜负尚且不论,彼时的中国必将民不聊生。
载沣辞去摄政王的职位以后,过起了为期数十年的退休时光,溥仪是载沣的儿子,也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在决定投靠日本人建立伪满洲国以后,曾经试图说服载沣与自己一起为日本人效力,不过载沣却拒绝了,载沣早已经看淡了虚名,曾经做过摄政王,如今再看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都像是看笑话一样,即使是溥仪想要复国,载沣也没有丝毫意动。
早在退位时,载沣就已经看淡了那些虚名,载沣的退位,很多时候,并非是真的看不清革命军实力弱小的本质,而是不愿意看到百姓民不聊生,不愿意再为徒劳之事花费力气而已。
-----
网友解答:
-----
因为载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会做注定成功不了的事情。大部分人的能力还是需要时间锻炼的,更不用说个人的人脉了。清朝的不幸在于最后一个皇帝居然只是一个孩子,而摄政王载沣也非常年轻。
载沣是1883年出生,7岁的时候就成为醇亲王,而18岁的时候就成了阅兵大使。25岁的时候,载沣成为军机处大臣。同年十月,载沣的长子溥仪继位,而他成为摄政王,管理着整个大清国。
从前面的时间线就能够看出一点,载沣过于年轻,他接管大清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也没有让人信服的政治资本。权力这个东西就如同一匹马,能够驾驭非常重要。更不用说晚清的时候,可谓是内忧外患。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除非有过人的天赋,否则多半是悲剧收场。
从载沣短暂的政治生涯来看,他尽力去维持清朝的统治,但是他的确没有什么能力,所以清朝很快就灭亡了。
当然了,大部分的人对他评价也不高。兄弟载涛说他遇到事情优柔寡断,而儿子溥仪说他胆小怕事,难堪大任。
不过这也不能够怪载沣,因为满清皇族或者当时贵族之中,的确没什么有能力的人。换句话来说,载沣想做点事情,也是非常难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晚清朝廷花了一大笔银子练新军,结果朝廷却无法指挥新军呢?因为载沣手底下的这些人没有带兵的能力,也没有勇气去前线去打仗,因此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不信任的人,最终结果就是大权旁落。
所以载沣清楚的认识到满清皇室和贵族是一群什么人,大清能够以一种和平的方式灭亡,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因为历代王朝灭亡,皇室的下场都是凄惨的,载沣这群人的结局绝对是非常不错的。
他们就是一群能力平平的皇二代,靠着祖宗留下财富,在民国富甲一方,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可以看到在清朝灭亡以后,载沣是非常识大体的。在民国那个动荡的年代,载沣一直都是积极拥护共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当时无数遗老遗少都在进行复辟,而载沣不参与其中。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人积极拉拢载沣,载沣一直不为所动,积极和溥仪这些人划清界限。对于载沣在民族大义上来说,他是做得不错的。
关于载沣,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历史。1910年的时候,汪精卫刺杀当时还是摄政王的载沣,事败被捕。汪精卫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间广为流传。那个时候汪精卫是革命志士,而载沣是阻碍革命的头号敌人。多年以后,面对日本的人劝降,汪精卫屈服了,而载沣不为所动。这段历史这是印证了一句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网友解答:
-----
他是政治家,他是太皇,他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为什么彩票不通过网络销售?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