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
网友解答:
-----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
可是据史料记载,和氏璧是环形,而且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可为什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
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11.2厘米,可以说是特别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达10厘米,东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玺并不是和氏璧整个用,因为这样太浪费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为精华的部位,制成了古今驰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虽然质地没有达到极品和绝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们的价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够比肩的。这些余料应该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玺并没有采取整块和氏璧,毕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时候就被人雕琢,虽说和氏璧是环状,不过只是取了一部分。
不过因为春秋战国离现在太久,关于和氏璧的秘密到现在还是个迷,而传国玉玺的下落到现在还是不为人所知。
-----
网友解答:
-----
很多人都曾听说过有关和氏璧的传说和故事,对于和氏璧之后的下落也基本上是如数家珍,但也有很多人对于和氏璧最后的归宿很有疑惑,其中最大的疑惑自然就是针对和氏璧被雕琢成传国玉玺这种说法。为什么会针对这种说法疑惑最大呢,原来,按照对和氏璧的描述,和氏璧理所应当应该是玉环一类的器物,怎么能雕刻成为那么大、那么厚的传国玉玺呢?这很难并且也很不科学。
那么,到底这种看法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可以佐证呢?当然是有的,事实上,由于和氏璧在历史上太过于有名,以至于历史上有关的它的记载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完璧归赵的说法更是相当的出名,这就是一块玉璧,既然是玉璧,那就不可能会成为那么重那么厚那么大的传国玉玺。
这种怀疑建立在这种看上去天衣无缝的推理之上,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传国玉玺一定是影视剧里面描绘的那种又大又厚的玉玺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吗?从来就没人说过传国玉玺是个大玩意儿呀。
那么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既然传国玉玺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是个又大又厚的玩意儿,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传国玉玺又大又厚?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影视剧印象,其实在笔者看来,也许还和明清时期的现存玉玺有关,在明清时期的印章和玉玺,往往很大很厚,用料基本都很足,而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皇太极,常常自称自己手里的玉玺就是自打秦朝;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但是实际上皇太极说的是一种谎言——乾隆亲自证伪。
之所以明清时期的印章又大又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明清时期矿场资源开发技术得到了进步以及明清时期雕刻工艺和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发展。这些都不应该在战国至秦朝时候产生,因为那个时候生产力不管从那个角度,都不应该比得上千年之后的明清。
秦始皇让那个李斯制作传国玉玺,还让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细节也让不少人认为,这个玉玺肯定要足够大,不然哪里容得下这么多的字呢?但很遗憾,这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具体来说其实这属于不了解秦汉时期的印章习惯,今天考古事业极为发达,出土了不少汉墓,在这些汉墓当中,不乏汉朝的许多诸侯王,这些诸侯手里的印章,不但形状较小,而且刻的字非常小且密,著名的汉初吴王,他的墓葬里面就出土了一枚娇小可人的八面印章,这个印章有八个面,每一个面都刻有许多字,汉初距离秦末其实并不非常远,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传国玉玺应该与汉墓出土的许多玉玺一样,属于较小的那种。
在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篡位,传国玉玺被狠狠丢掷在地,磕坏了一角,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传国玉玺自身极为大且重,怎么会轻易的被磕坏呢?然而,深究的话,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史料也曾经记载过:早在始皇帝时代就曾经被丢进过湖水里。那就是很有可能西汉的这个传国玉玺压根就不是当初始皇帝的那个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和氏璧说到底只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玉璧,能工巧匠再怎么巧夺天工,也不可能把一块玉璧当做玉石来雕琢,又厚又大的传国玉玺也许在以后的岁月中出现过,但是很有可能其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了,就拿始皇帝来说,按照史料记载始皇帝把传国玉玺丢进湖水里面后,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后,居然还有仙人把这块玉玺送回来了!随随便便用脚趾头想也会明白这里的水分有多大。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笔者猜测和氏璧造就的这个传国玉玺,大概率其实并不是很大,就和汉初那些诸侯的小印章区别不大,后世的传国玉玺早就被“替换”掉了。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非常好,宋代学者李心传就对和氏璧能否磨制成玉玺提出过疑问。
传国玺乃用和氏璧磨制的说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语:“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见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宋代学者李心传考虑到玉璧和玉玺的形制,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按照玉璧的一般形制,和氏璧的大小无法改造成玉玺。我们这个题目中提出的问题恰好和李心传提出的问题相同。
史书记载,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玺,这枚玉玺在秦灭亡后被刘邦得到,从汉代开始这枚玉玺就被视作国家政权的象征,历代王朝将其宝藏,这就是传国玺。但是传国玺最迟在五代后唐时就失踪了,也有说在东汉董卓之乱时就失踪了。传国玺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能根据文献记载进行推测。
首先我们来推测下和氏璧的尺寸。
史书记载,和氏璧的原料是一块外表像石头的玉料,楚文王时经过玉工的打磨雕琢制成了和氏璧。所谓的“璧”,是正中有孔的平圆形玉器。根据出土玉璧实物测量,战国时期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带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璧稍大,直径在15一25厘米之间;玉璧厚度在一般在1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5厘米的玉璧比较少见的。(宿晨:《中国历代玉璧形制举例》)春秋时代制成的和氏璧,形制可能与战国时期玉壁差异不太大,推测直径10-2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
上图为战国晚期玉璧,外径21.7、内径8、厚0.8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我们再来推测下传国玺的大小。
传国玺为方形,上面还雕刻有盘龙钮,具体尺寸史书记载不尽相同。《三国志》《北齐书》《宋史》等记载方四寸,玺纽为盘龙。(三国至于南北朝,1寸约为2.45厘米,宋代1寸为3.12厘米)《唐六典》记载:方六寸,髙四寸六分,厚一寸七分。( 唐代1寸为3-3.6厘米,1分为0.3-0.36厘米。)如果是方六寸,那么传国玺的边长为18-21厘米,厚5-6厘米,玉玺钮高14-17厘米;如果方四寸,边长约10-13厘米,按比例缩小厚度就大概为3-4厘米,高7-8厘米。
玉璧中间有孔,边与孔的比例为二比一。即使按方四寸计算,传国玺的一边大概为10厘米,需要玉璧直径在30厘米以上,厚度7厘米以上。这么大的玉璧是很罕见的。所以把和氏璧改制成传国玺还真是不大可能。
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间江苏进献的仿制传国玺,高6.1厘米,印面6.7X6.8厘米,顶方3.6厘米。
传国玺可能是用陕西蓝田玉制造的。
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东汉末卫宏所著《汉旧仪》;而和氏璧说最早见于北魏崔浩。抛开形制问题,仅从传国玺的流传历程来看,卫宏的说法也更为可靠些。古时就有不少学者认为,东汉董卓之乱时传国玺就失踪了,史书记载孙坚发现的所谓传国玺应该不是真的。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了多个真假难辨的传国玺,大都是仿制的。东汉的卫宏肯定是见过真传国玺的,崔浩见到的可能是仿制品。而且蓝田离秦都城咸阳较近,在汉代就以产美玉而著称。《汉书·地理志》称蓝田这个地名的由来是因为产玉。《竹书纪年》说:“惠王命秦子向为蓝田君。”这说明说至少战国时期蓝田这一地名就存在,所以战国时秦人就应该知道这个地区产玉。秦始皇下令从首都附近采玉制作皇帝玺,可能性非常大。
-----
网友解答:
-----
和氏璧究竟是不是环形,这一直是个谜。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他命人将周代的“和氏璧”打造成传国玉玺,以此作为封建王朝传承的正朔之证,而传国玉玺上面,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方圆四寸”的玉玺,一下子成为了几乎整个中原文明最高规格的物品。
秦国击败赵国后,光明正大地拿走了和氏璧,在经历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之后,秦王一直把和氏璧视为自己的“禁脔”,多次都想要强行夺取,在秦始皇决定自封皇帝后,他把这一块斗争多年的玉石做成传国之物。
和氏璧,最早来自于春秋时代的楚国,发现者是楚国人卞和。
卞和是何许人也,不知,但他一生的主要故事,就是在荆楚之地寻找“宝玉”献给楚王,以获得荣华富贵。
也许卞和的确是个赏玉的人才,他在荆山的时候,寻到一块“原石”,这块原石,还没“解”的时候,就是块普通的石头,可卞和很自信,他认为这就是一块宝玉胚子,兴冲冲地献给楚王。
第一次献石,卞和见到了楚厉王。
他给楚厉王把这块石头说得天花乱坠,而当楚厉王看到这块石头的时候,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因为这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楚厉王让旁边的人互相观看,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卞和在骗人。
于是卞和就被砍去了一条腿,以示惩罚,卞和欲哭无泪。
腿被砍了,卞和也没有办法再走南闯北找石头了,这块“原石”,如果他这辈子都没有办法打开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这一辈子就是个废人了,所以在楚厉王被楚武王杀掉篡位后,卞和又开始了献石计划。
他把石头又拿到了楚武王面前,卞和再次大力推销这块石头,但邪门的是,仍旧没人愿意帮他打开这块石头,说他就是一个不知悔改的骗子,于是楚武王又下令让人把卞和的另一条腿给砍了,卞和欲哭无泪,人生即将崩溃。
以为卞和的人生就这样了吗?
非也,他已经“人玉合一”了,他还要继续献石。
终于又把楚武王熬死,楚武王之子楚文王继承王位,卞和又开始活动了。
他再次献玉,上一次还是瘸脚来到王宫,这一次就是完完全全的残疾人,走路都走不了了,这一次献玉,卞和不吹牛,不包装了,他就一个劲地哭,哭到楚文王都于心不忍了,索性让人满足卞和的愿望,打开了这块石头。
谁知道,真的开出了绝世美玉。
大家都震惊了,卞和这么多年,真的没有骗人,这块外表普通的原石,竟然真的是内有乾坤,楚文王很开心,也感念卞和的坚持,直接给卞和封了侯,是为陵阳侯,卞和很开心,这么多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因为这是卞和用鲜血作为代价打开的原石,于是人们便以“和氏”来命名这块玉石,而所谓“璧”,是古代“圆形带孔”玉石的称呼,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和氏璧,就是个圆形璧玉。
可问题也就在这里,和氏璧既然称之为“璧”,是不是就一定是圆形带孔的呢,如果真的是,那么秦始皇拿来制作传国玉玺的和氏璧,材料怎么足够,设计如何契合,岂不就是假货?
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的,无非两个可能:
一、和氏璧无比地大,传国玉玺也只是它的边角料。
二、传国玉玺的前身不是真的和氏璧,乃是被人换掉的假货。
和氏璧到底体积有多大,历史压根没有详细记载,不过在周代的时候,“璧”是有着明确规格的,因为“君子配玉”,而“玉必成璧”才算完美,既然璧是用来给君主佩戴的,那么体积就不会很大才对,与平常的玉佩是大致相同的。
可很多事情,常态的逻辑中,总有另类的变化。
经过汉代及以后朝代的文书记载,和氏璧极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圆形圆孔”的常规“璧”,之所以称之为璧,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璧”,并不完全代表着圆形圆孔的玉佩。
所以真实的和氏璧,理论上是很大的,可能在形状上,类似于“璧“,却不太可能是人为打磨而成,这种天然度高的玉石,又叫做璞玉,也是基于这种属性,后来才被李斯拿来制作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尺寸,历史也没有记载,但体积是真的不大,可能比现在的一个魔方都还要小,因为同时期的虎符以及其他官玺,体积都大不到哪里去,传国玉玺虽然尊贵,却还是要按照礼法所制定的“规格”规律来订做,因此才说注定不会很大。
如此一来,拿和氏璧做成传国玉玺,这就有可行性了,也是历史推测下,逻辑性最强的一个可能性。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推测逻辑弱的,那就是秦始皇手上的和氏璧,其实早已经是“假”的和氏璧了,真的和氏璧,早就丢失了,甚至秦始皇自己都知道,可为了拿这块春秋战国的“名玉”的名声,他不得不继续用。
和氏璧当年在楚国,楚国人怎么玩这个和氏璧,历史没说,卞和被封了侯后做了什么,历史也没有明说,当记载中的和氏璧再度出现,已经是到了战国时期了,而且还不是在楚国的手上,而是赵国的手上。
而和氏璧是怎么去的赵国?除了和氏璧自己长了腿跑去赵国这个可能性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成立的。
常见的可能无非是两个。
一、赵国派人攻打楚国,拿强大的军事实力用来“打秋风”,逼楚国献出和氏璧。
二、赵国拿自己的城池和楚国换,而这件事,后来的秦国的确干过。
第一种可能性是高度存在的,因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很强,若是在胡服骑射发生后,的确没有什么国家能和赵国打,楚国被某一次不知名的“敲诈”勒索了保护费,这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保护费就是和氏璧。
第二种可能,其实是有相似的历史事件的。
战国赵惠文王,秦国仗着自己武力高,跑出来和赵国“谈生意”。
这桩生意,就是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赵王出于无奈,想答应了,可后来却得到了强大的外交官蔺相如,蔺相如作为“交易使”到达了秦王面前,又是威逼利诱,又是循循善诱,最后秦王被蔺相如哄得一愣一愣的,最后才听到蔺相如说,这和氏璧已经弄回邯郸了,秦王自便吧。
这便是“完璧归赵”,不过秦王不想背负骂名,才没有杀掉蔺相如。
而举出这两种可能性,与其匹配的和氏璧被调包的,就有一点逻辑了。
若是和氏璧当时每国君主都看一眼,那也就算了,真货假货,他们自然判断得出来,可是几乎没有人见过和氏璧,秦王到底手上拿的是什么,没人知道。
拿城池换不得行后,秦国一直等到灭掉了赵国,才正式拿到了这块和氏璧,但问题是,秦赵世仇,赵国人深知秦国人对这块和氏璧日思夜想,既然都要被灭国了,那么一气之下毁掉和氏璧也不是稀奇的。
因此,秦始皇那个和氏璧,极有可能是假的和氏璧,也有可能是一块“同名同姓”的玉石,只是此“和氏璧”非彼“和氏璧”。
可要说清楚的是,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和和氏璧本身的关联并不大的,不管是不是和氏璧,传国玉玺的重要性是来自于秦始皇,而在秦始皇眼中看来,他只是对这块百年命运情有独钟,后世人未必有如此共情。
只可惜传国玉玺在五代时已经被遗失了,所谓宋代传国玉玺再次出现,即便是在宋朝同时期,都已经被认为是“造假”的,仅是为了增强宋朝的法理性才说出来的。
所以真的传国玉玺,现如今是真的看不到了,若能再次找到,也还顺便可以一睹当年“和氏璧”究竟是如此精美,贯穿了两个时代。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号称皇帝身份证的传国玉玺,其前身是战国人人都想盘它,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战国时代围绕和氏璧发生了许多故事,这一块玉璧就想是一位美人一样,受到战国时代众多诸侯关注和垂涎。到了嬴政平定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秦帝国,自封始皇后,也学习大禹铸造了九鼎,周天子锻造编钟的套路。
为了体现自己独特性和九五之尊的身份,他将历代祖先最喜爱的收藏,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盘的和氏璧,让工匠削成了一个玉玺,还在上面雕刻几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特别之处是李斯手书的,作为中华文字的改革者之一,李斯的文字也算是文化瑰宝之一,所以传国玉玺撇开皇权的代表不提,也是即为珍惜的艺术品。如果放到现今,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堪称无价之宝。
可是对于大家来说都会有一个疑惑,当然笔者小小时候也有这样的不解。就是明明和氏璧是个圆盘状,中心是空的圆环。怎么能做出方方正正的传国玉玺呢?这的确是许多人的疑问,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当年也是阅读过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解说,大致整理一下成为了此文。
首先我们的听一下和氏璧出厂故事。
和氏璧出产地:战国时期楚国 发现人叫卞和,但是卞和发现和氏璧有点特别,由于他不是一个玉工,也不是玉石玩家。他捡到和和氏璧原石,却纯粹来自于自己的大胆猜想,对的,其实这就是历史上最早也最知名的一次赌石事件,但是别人赌石只是费钱,他赌石却是废腿,据说卞和一天在河边看到一只凤凰站在了一块石头上喝水,他就思考传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石头肯定是个宝贝,可是当时玉器交易是楚国皇室垄断的,同时玉器加工不是说现在那么发达,他也没办法找到卖家。
但是卞和脑子是比较聪明的,或者他非常忠于楚王,就将玉石送去了楚王哪里,希望得到赏赐,谁知道玉工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好久,判断这就是块石头。楚王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如果不惩戒一下,以后天天有人拿石头过来鉴定,不就是很麻烦吗?就砍了卞和一条腿,虽然遭遇此变故,卞和还是觉得这石头是宝贝,就一直找机会等。这一等机会又来了,又一个楚王继位了,他就一拐一拐的再次去献宝,可是不知道还是那个玉工,或者这原石外表的确普通,大家还是没发现这是宝贝,这一次新继位的楚王和老爹一样,又惩戒了卞和,卞和因为和氏璧失去了双腿,这的确是告诫大家,赌石有风险,但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看法,别人的劝说他也不听,反正也挺倔的,或者这就是楚人最后能够替代秦朝的原因,在卞和有生之年,他又熬死了一位楚王,新楚王继位,卞和却只能在路边哭,有人就问,普天同庆大王登基,你哭啥,卞和就感叹说,自己想献宝,可惜没了双腿去不了,那人也可怜他,就带了他和石头过去。
这次卞和还是被玉工退了票,可以路边捡到宝,未必就是福气,大家要谨记这个教训。天地灵物,被你捡到了,你还去换荣华富贵,本来卞和出发点就有点问题,但是金子终会发光的,这灵石这次虽然被依然评定不是玉石,但是遇上个比较开明和懂行的楚王,他让玉工开切,这一切惊世的和氏璧就此诞生,卞和也得到了应由的回报,所以坚持做一件事,最终总会有回报的,不过卞和的确是幸运儿之一,如果他判断错误,估计也就被历史遗忘了。
和氏璧被发现是,因为楚王太喜欢了,反而不好去雕琢它,也就将它收藏了起来,他就这么在楚国的仓库了睡了400年,到了后来因为楚国的为了封赏有功的大臣,就将宝玉粗劣的加工了一下,成为了玉璧赏赐给了昭阳。
但是围绕这块玉璧的故事才由此开始,昭阳一天将玉璧晒给大家看,放在庭院中心的桌子上,忽然鱼池边的鲤鱼奇葩的欢腾起来,大家连忙取看这个奇观,翻身回来一看,和氏璧不见了,因为宝玉太珍贵,更是楚王赏赐的,不见了可是要惩戒的,昭阳就学起了金田一,偷盗的人一定在我们这群人里面,最大的嫌疑人变成了张仪,张仪被打的半死,他也没说自己偷的,反正最后张仪晕死了过去,被丢弃到城外,之后有了他到秦国封侯拜相的故事。
而这天地灵物消失了50年后,忽然又被一个赵国人用500金盘了下来,当时这个人还是有点眼光,但是他不知道是丢失的和氏璧,后来他赵王硬是夺了过来一看,赵王的玉工检查,发现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这可是失传了许久的和氏璧啊。就这样和氏璧有忽然的出现在人家。
看来很可能是当时那个人收藏起来,嫁祸给了张仪,然后悄悄的带回家盘,等他死后其子孙又拿出来卖了,让和氏璧再度出世。
但是和氏璧的故事到了赵国手中,才是璧生巅峰时刻,赵秦两国围绕这块完美的美玉,大家互相争夺了其,当时的赵国保密手段确实差,赵王收藏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就被秦王知道了,这绝世的美玉,对于一个任何男人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通常男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喜欢一些花钱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秦王也不例外。
自此围绕和氏璧赵国和秦国发生了许多故事,例如价值连城,例如将相和,例如负荆请罪,例如完璧归赵等等,最后以蔺相如功成名就回到了赵国,此事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也是在秦赵外交历史上,赵国不多的胜利之一,可是这个胜利是暂时的,
想想秦国为了和氏璧不砸碎,还放了相如兄,他对和氏璧的喜爱都已经是无解了,所以在后来,对于和氏璧念念不忘的秦国人,最后在并购了赵国以后,终于将赵国的美女和收藏品,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秦始皇和赵国很有缘,他出生就在赵国邯郸,母亲更是赵国富豪女子,所以秦始皇有一半的赵国血统,他少时也在赵国长大,最后到了秦国时,已经懂事了,所以他对和氏璧的故事肯定知道还听的多,当然赵国肯定喜欢拿这件事来褒扬自己,所以他对和氏璧是非常有感情和喜爱的。
而秦始皇灭赵的时候,有进入了男人喜欢收藏的阶段,在统一六国以后,他忽然想为自己搞一个非常特别的印章,古代这印章还是非常重要得,因为当时不留下签名,都是盖大印,可能因为他喜欢盘和氏璧,就命玉工把和氏璧给削成了一个方形的大印章,这里大家也很奇怪了,这玉璧不都是中间有个大窟窿的吗?这玉璧怎么削成玉玺呢?
其实这个观念是给我们传统的认知误导了,古代的玉璧未必规定就是要中间有个窟窿的,也有许多的玉璧就是一个玉盘一样,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和氏璧很大,所以玉工可以找到一个部位直接加工成方形,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看,和氏璧只给楚国加工过一次,也就是并且是春秋前期,可能在形制上是玉盘的模式,所以让秦始皇的玉工能够加工成玉玺。
但是如果你在看看传国玉玺的尺寸,就可能赶紧,这就是把和氏璧切割了一段下来,做成了玉玺,传国玉玺大小,三国志记载,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秦制,1寸=10分(1尺=27.7厘米)也就是传国玉玺的大小,最多是在10-12CM之间,这样的尺寸很有可能是秦始皇切割了和氏璧,做出了传国玉玺,当然和氏璧其他的剩料,个人猜测应该没有浪费,都被加工成秦始皇的日常用品,比如手串啊,玉佩之类的,反正和氏璧就此分解了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玩野,方便在手里盘。
而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随身带着的,估计是喜欢有空出来盘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在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是不是。而盘玉本来就是君子的行为。因此传国玉玺还离奇的丢失了又找回来了一次。后来秦灭,传国玉玺辗转到了不同朝代天子手中,在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作为天子身份证的传国玉玺就此失传,当然回到原来的问题,一个只有12CM大小的印章,只要玉璧尺寸够大,肯定够料子把它车出来,只是这样做确实有点奢侈,毕竟那可是和氏璧啊。
-----
网友解答:
-----
有关和氏璧,可以引出三个十分有名的历史故事。
一个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卞和泣玉”;
再者是战国中后期,蔺相如演绎的“完璧归赵”;
第三个,就是大名鼎鼎,
秦始皇专刻的印章——“传国玉玺”!
这三个故事,穿在一块儿,大致是这么个来龙去脉:
楚国人卞和,抱着块玉料原石,向楚王献宝。谁知,第一任楚王不识货,指责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了他的左腿。过了好些年,第二任楚王继位,照样不识货,又砍了卞和的右腿。
等到第三任楚王继位,卞和抱着玉料号啕大哭,终于这回碰上识货的了,剖开石头,取出绝世美玉,制成“和氏璧”。
到战国中后期,和氏璧辗转流落到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得知后,许诺拿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入秦,斗智斗勇周旋了一番,玉璧被完整地送回赵国。
直到秦始皇发动灭国统一之战,秦国才从被攻灭的赵国,正式拿到了和氏璧,并且将它制作成传国玉玺。
玉石产地、两次加工、流转经历,整个逻辑链条,时间、地点、人物,似乎都讲得通。
但是,如果咱们进一步细究,就会发现里面的很多疑点。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和氏璧由原石,到玉璧,再到玉玺的两次加工。
和氏璧,作为一块玉璧,外形上应当是一款通体扁平、中间带孔的环装造型,类似于咱们今天常见的音乐光盘,好几个叠在一起的样子,但不会太厚。
否则加厚成圆柱形,那就是另一款玉器,“玉琮”的造型了。
目前出土的古代玉璧,最大的是战国时期的“鲁国大玉璧”,出土于1977年发掘的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外径32.8㎝、孔径11.6㎝,但厚度仅仅0.6㎝。
0.6㎝,什么概念?
文史君特意拿了一把30㎝长直尺,还有硬币,矿泉水瓶盖啥的,尽量把这些个数据,整得让大家更明白、更清晰。
0.6㎝,相当于3个一块钱硬币,叠起来的厚度。
这点厚度,雕刻成几厘米见方,把手上还有各种纹路装饰的玉玺,显然是不行的。
而传国玉玺,又是个什么样的造型呢?
关于玉玺,受电视剧影响,咱们脑海中大体是这样的——四四方方,有块砖头那么大,上面刻着龙、貔貅等上古神兽,庄严感十足。
咱们现今能接触到的皇帝印玺,最直观的实物,是故宫博物院里,由乾隆下令制造的清二十五玺。最小的帝尊亲之宝6.8㎝见方,高6.1㎝;最大的广运之宝,有19㎝见方,高15.6㎝。
这么看来,电视剧也没瞎编。这玩意儿端在手里,真的够大气的,绝对能显出天子气派。
但是,乾隆定下的印玺形状,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原貌么?
要解答这个疑问,咱们可以参考一下秦汉时期,出土的印章文物,从尺寸和外形两个方面,配上文史君的30㎝直尺、一块钱硬币、矿泉水瓶盖,直观地比划一下。
玉玺,本质上还是一枚印章。既然是印章,就必须符合印章本身的特质。
如果我们去博物馆,看一些唐代以前的印章,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惊讶:怎么这么小!
以秦汉官印为例,通常大小为2.5㎝见方,称为通关印。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汉“皇后之玺”,相传为吕后所用的玉玺,其大小也不过是2.8㎝见方,高2㎝。
这些个印章的外形,造得跟矿泉水瓶盖比,大不了多少。
另一些“限制”印章大小的线索,史书上也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比如,西汉时期昌邑王刘贺,那个只当了27天皇帝的倒霉蛋,因为着急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入朝廷要害部门抢班夺权,被霍光等一票大臣联名废黜。现场,刘贺叽叽歪歪的,最后霍光干脆走上前去,把刘贺腰间的传国玉玺,一把给扯了下来!
想象一下,如果传国玉玺如果做得太大,皇帝挂在腰间,晃荡晃荡的,挺不方便的吧?
唐代以前的印章,印纽之上通常有个小孔,那是为了穿上印绶(绳子)后系挂在腰间。上至天子玉玺,下到普通私印,无一例外。直到唐代以后,改官职印为官署印,才逐渐变大。
那可能有人会问了,不挂在腰上就不行吗?你怎么知道玉玺一定要挂在腰上。
行,那就不提挂在腰上的问题,从使用方法来说,包括玉玺在内的古代印章,也必须是小的!
目前我国发现的古代印章,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但是作为印章载体的纸,却直到东汉蔡伦手里才发明出来。
在这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工具,是竹简和木牍。
当时的印章,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将写完字的竹简,用绳子或者牛筋穿起来,打上绳结,于绳结处放一块泥,盖上印章,称之为“封泥”,类似于今天信封的封口。
这种方法,也就决定了印章的大小,只能两三厘米。
试想,如果竹简上带着一块巴掌大小的泥巴,成何体统!
所以明白了吧,把印章造得那么小,不是古人舍不得铜,舍不得黄金,也不是挖不出大块的玉石,而是整得太大,根本没法用。
好,解释清楚了玉璧,和秦汉印章的尺寸问题,咱们就能够定下结论:传国玉玺,并非是由和氏璧加工而成。
用一块玉璧,雕刻一个玉玺,宽度上来说,的确是没问题。
不过要雕刻一个3㎝见方的玉玺,由于玉璧中间有孔,则其直径至少要20多厘米,厚度也需要3厘米以上。毕竟中间有个小孔,以及边上的圆弧都不能用。
那可是和氏璧啊!一块天下闻名的至宝,一个直径20几厘米的玉璧,就给凿成那么一个缺口,你不心疼啊?
而且前文说了,现今出土的尺寸最大的“鲁国大玉璧”,厚度也仅仅0.6㎝。这个厚度,基本也能套到其它出土的玉璧上,故而和氏璧,应当也不会搞非主流。
那么,和氏璧做成传国玉玺的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说,《史记》里面写的呗。
大错特错!其实不止史记,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正史记载过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制作的。
以《史记》为例,虽然确实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没有一处提到传国玉玺,只是讲到了玉玺、天子玺,都是一笔带过。
班固的《汉书》中首先出现了“传国玺”的描述,但对其材质、大小、形状等都没有记载。
直到南朝范晔著《后汉书》,才在《光武本纪》的玉玺谱中讲到了:
“传国玺,其玉出蓝田山”。
注意!这里说的是“蓝田山”,也就是说,传国玉玺用的是陕西那边盛产的玉石,而并非是出产自楚国的和氏璧。
《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也记载:
“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
秦始皇用自家本土挖出的玉石,命能工巧匠雕刻成印章,让丞相李斯题写“既寿永昌,受命于天”八个字,理所当然,合情合理。
而和氏璧,是出自楚国荆山,地理上属于今天的湖北。
最早说和氏璧制作传国玉玺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道士杜光庭。
他编写了一本《录异记》,其中有一段专门讲了和氏璧,最后一句“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录异记》是什么?道教神仙集,从名字上就知道了“录异”,专门记录奇闻异事的,满满的八卦味道。
看看,就是这么个出处。
很多时候,老百姓脑海中的历史,就是从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各种怪力乱神,毫无逻辑可言。真正厅堂之上的文人,通常会对这种传说嗤之以鼻。
最后来提一句,世界上有过玉文化的地区,古代只有中国、新西兰的毛利人和中美洲的玛雅人。不过只有中国的玉文化,发展到了璀璨夺目的地步。
现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也稀罕玉石。但像俄罗斯拿坦克运矿玉,缅甸人挖老坑翡翠,就纯粹是为卖钱了。
传国玉玺、和氏璧,这些古代名玉,除玉质精美外,还被赋予了某种仪式感和庄严感,其实真搁在三国乱世、五代十国,顶多也只是块值钱的石头罢了。
-----
网友解答:
-----
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中都看到过传国玉玺,在皇帝们拿出传国玉玺的时候,通常是被装在一个比较大的木盒子中,而且木盒子中的传国玉玺看上去也比较大。
其实,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也还是真的,很多来自秦朝、汉朝甚至是后来三国时期的电视剧都是一个这样的情况。
其实,我们都被这些电视剧误导了。 一直以来,传国玉玺块头非常大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人可能去过故宫,在皇帝宝座两边摆放着两排大木头盒子,据了解里面装的就是玉玺,从木头盒子的块头来看,那些玉玺应该是比较大的,毕竟如果用大木头盒子装小玉玺,未免让人觉得多此一举。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传国玉玺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比较大的。 其实,我们抛开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如果传国玉玺真的存在的话,它也不可能太大,根据史料记载,无论是在秦朝还是汉朝,官员们执掌的印玺普遍比较小,这也成为了国家的一种传统,以此类推,传国玉玺也肯定不会太大。
随着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在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玉玺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最早的印玺就是在西汉南越王墓中发现的“文帝行玺”,而且这块印玺还是目前发掘出来的最大的印玺,而这块“最大”的印玺实际上只有1.8厘米高,3.1厘米长。
从这两个数字中看,完全可以看得出,古代印玺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要知道,在汉朝印玺的规模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而且当年对玉玺的形容还可以用“方寸天地”四个字形容,而从这四个字之中也可以看得出汉朝印玺的规模,一寸差不多是2.3厘米,普通官员的印玺是不能超过这个数字的,而皇帝的印玺可以超过这个数字,即便是超过了这个数字,从上面的“文帝行玺”来看,也不会超过太多,肯定不会像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那样,超的实在是太离谱了,已经超出了这个数字的十倍多了。
既然文帝行玺是这样,那么传国玉玺也必定不会太大。我们都知道,“璧”是中国传统的玉器,圆形小圆孔,而和氏璧也是如此,如果拿和氏璧来做成特别大的“传国玉玺”,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如果那些和氏璧来制作类似汉朝的印玺,还是有可能的。
这样来看,传国玉玺即便是真的存在,那么,他的规模也不会大过和氏璧的宽度。 当然了,现在我们对和氏璧制作传国玉玺的种种理解只不过是猜测罢了,真正关于秦国制作玉玺的史料并不多,除了史书上的少数记载之外,还真看不到其他的记载。
传国玉玺真是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现在的人根本看不到它的真面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传国玉玺的规模不可能像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它取自和氏璧,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
网友解答:
-----
以前也觉得很奇怪,环状的玉壁无论如何也造不出方形大块的玉壁,后来听一个专家分析过,才想明白,大块的玉壁是我们的误解!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的玉玺,是纸张普及以后才用的,秦朝时纸张还没有发明出来,那么大的玉壁作用是什么?盖章肯定不行!后来在博物馆看到西汉时的印章,很小,指甲盖那么大,秦始皇所做的玉玺是不是也很小???小块的玉玺盖在竹简上才是应用的方法。
-----
网友解答:
-----
和氏璧是环状的没错,本是由卞和进献的一块美玉雕琢而成。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以后视若珍宝,一直随身携带。后来他命人做成传国玉玺的并不是用这块和氏璧,而是用蓝田玉雕刻完成的。但就是秦始皇的这个传国玉玺,最终也湮没在民间,不知所踪。
我们先来看和氏璧的经历,纵使被砍去双脚,卞和一直坚信他拿到的就是一块真正美玉。直到楚文王感动于卞和的执着精神,令人剖开璞玉,然后制成和氏璧
。后来,楚国把和氏璧作为聘礼送给赵惠文王,这才有了蔺相如和廉颇的将相和,以及完璧归赵,珠联璧合等成语
。
秦统一六国之后,和氏璧到了秦始皇嬴政手里。秦始皇对和氏璧爱若珍宝,最终命手下将和氏璧陪葬,目前真正的和氏璧有可能还在秦始皇陵中。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问了,秦始皇后来的玉玺是用什么做的?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使用陕西的蓝田玉制作的,并在上面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根据文献《晋书舆服志》,《玉玺谱》记载,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
而且在这两个史册中明确指出,传国玉玺使用蓝田玉制作而成
。所以后来秦朝以后的传国玉玺就是这个蓝田玉玉玺。
即使是这个蓝田玉玉玺,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最终湮灭于人间
。刘邦破咸阳之后顺利接收了子婴送来的传国玉玺,刘邦把这个玉玺叫做汉传玉玺,西汉王莽夺权以后,曾让他的兄弟王舜到长乐宫强行索要玉玺。当时的太后非常生气,把王家大骂一通,并把玉玺狠狠地摔在地上,导致玉玺碰掉了一个角。
王莽拿到破损的玉玺后,命人用黄金镶好玉玺,也因此,这个传国玉玺就成了一个
金镶玉的玉玺
。王莽兵败,玉玺又到了刘秀手中。三国时期,玉玺又多次易主。东晋之后大隋统一华夏,隋朝灭亡之后,萧太后斜传国玉玺逃亡漠北。贞观四年,萧太后携传国玉玺回来,于是玉玺又落到了李唐之手。
据史书记载,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看见石敬瑭攻破洛阳,携带玉玺和嫔妃跳入火中自焚,至此以后,传国玉玺杳无声息。
也因此,后来有人给乾隆献上一个玉玺,乾隆看了一眼,发现其完整无缺,立马断定是假的传国玉玺,直接扔到一边理都没再理。
综上所述,和氏璧本是环形,并没有刻成传国玉玺,最大的可能目前还在秦始皇陵中。而且据史书记载,和氏壁的厚度太薄根本无法用来雕刻传国玉玺。
我是石痴惠子,弘扬我国奇石玉石文化,如果您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留意关注。
-----
网友解答:
-----
“和氏璧”被打造成“传国玉玺”的事,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子虚乌有之事。这里还有一堆人信以为真,还分析头头是道,简直扯淡。
传国玺的材质话题渊源
其实,在南北朝时,关于“传国玉玺”的材质已经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距离“传国玺诞生”已经五六百年了。
【一般来说,玉中有孔,称之为璧。】
在北魏帝国,崔浩提出:
传国玺是和氏璧制作而出的。
北魏·崔浩《汉纪音义》曰: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而在南朝人沈约(宋齐梁之际)著《宋书》中则写到,
传国玺是蓝田玉所造
。
《宋书·礼志五》: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往后的唐代,在当时流传的《玉玺谱》中的说法,也是继承了沈约的说法。
《玉玺谱》: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
因为“传国玺”在历史上的传承路线是在南朝这一系,最终也入了隋唐,所以,北魏崔浩的意见可信度倾向于无。
崔浩一辈子都没可能见过传国玺,他说传国玺的故事可信度怎么可能高过沈约?
传国玺的材质争议
从南朝上溯到秦汉去寻找传国玺的材质记载,很可惜,找不到,在东汉时期,卫宏著的《汉旧仪》一书上,记载皇帝的六块玉玺(非传国玺)是白玉所制,仅此而已。
《汉旧仪》:玺皆
白玉
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
如果强行猜测,
传国玺大概也是白玉所制
。
在汉魏之际,是没有“传国玺为和氏璧所造”的故事的,过了几百年,从一辈子没可能见过传国玺的崔浩口中说出来,所谓“信口雌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到了宋代,曹彦约著《玉玺本末》来考证传国玺的材质问题。写道:
汉宣帝立玉宝璧祠于未央宫中,刘原父以为受命宝。
“和氏璧”当是据崔浩而言,崔浩《汉书音义》曰“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舒元舆云“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则其玺当为白玉;
徐令言云“其玉出蓝田山”蔡京等云“其色绿如蓝”则其玺当为绿玉;
《石虎别传》曰“武乡长城县韩强在长城西山岩石间得玄玉一方,四寸,与玺同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虎以为“瑞则又有玄玉者矣”。
由此可见,传国玺的材质问题到了宋代,又是各说纷纭。
现代流传
“传国玺”自唐末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再无现身,同样的“和氏璧”也更早就消失了(汉代都没有记载),所以有好事者(如崔浩)附会传说成:
和氏璧被制作成了传国玺。
让两个大“神器”之一的“和氏璧”有了“历史归宿”,这纯属谣传。
当然这种谣传是很有市场的,毕竟,大家喜欢听一些历史八卦,让两大神器结合在一个故事里,符合大家对传说的期待。如果说出真相时,只用
两个字:
没了!
三个字:
不知道!
大家都会觉得失望,觉得历史冷冷冰冰,索然无味。
所以,有好事者发明一点历史花边故事,给大家一些幻想空间,填补一些“历史空白”,增加“故事美感”……
(严肃脸)
“发明历史”真不是现代人才有的事,其实古已有之!
最后我要说的是,对于“历史故事谣传”,普通人没有分辨能力很正常,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要知道史学圈内的学者也常常会中招,被古人坑,例如:
现代史学家
王利器
(1912年~1998年)在给《颜氏家训》做集解时,也采信了崔浩的说法,他在注文中也写道:
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
哎!专家都信以为真,又何况普通人呢?
-----
网友解答:
-----
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年代久远且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所以很多都只是现代人的猜测罢了。
和氏璧的来历就不说了,“卞和泣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那么根据有限的记载,和氏璧最后没有争议的出现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和氏璧落入秦始皇之手,之后有的史书记载和氏璧被秦始皇做成了传国玉玺,有的则记载传国玉玺乃蓝田玉制作而成,而和氏璧不知所终了。至于哪种说法准确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去猜测。
那么这里关于“和氏璧制作成传国玉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白两点:一是和氏璧的大小,二是传国玉玺的大小。
首先是和氏璧的大小。从现有我国出土的先秦时代的玉璧大小来看,那时候的玉璧通常的尺寸是:
用于佩戴的直径在10厘米左右,用于陪葬或礼器的直径在15-25厘米之间,厚度均在1厘米左右
。所以如果和氏璧是一块被完整加工过的玉璧,那么按照当时的审美观念的话,和氏璧的厚度最大一定不会超过1.5厘米,因而这样一块玉璧是根本不可能被做成玉玺的。
但是,根据记载,和氏璧是一块难得一见的美玉,当年有可能从青石中取出后没有经过太精细的雕琢,所以和氏璧也许不是那种常见的玉璧,那么它的尺寸也极有可能比一般的玉璧要大很多,完全有可能制作成玉玺,当然了这也只是猜测。
那么我们再来谈一谈传国玉玺的大小。根据正史记载,传国玉玺当年随着后唐末帝李从珂的自焚而消失,从此不见踪影。如果传国玉玺的大小和今天我们常见到的玉玺大小差不多的话,我觉得和氏璧制作成传国玉玺的可能性太小了,除非就像前面说的和氏璧其实不是一块我们所认知的那种玉璧而是一块几乎没有雕琢过的璞玉!
但是还有一点也很有可能成立,那就是传国玉玺的尺寸本身就很小,因为从现今出土的秦汉时期的玉玺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玉玺其实很小,像西汉皇后之玺长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南越王文帝行玺长3.1厘米见方,通高1.8厘米。
所以秦汉时期的玉玺也有比较小的,而且秦汉时期的皇帝有专门处理政事用的“六玺”,
而传国玉玺不属于六玺,只是一种皇权的象征,这种象征极有可能只是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物品或者是专门收藏的物品,就像传家宝一样。
所以传国玉玺也许不是很大,和氏璧又不是很小,那么和氏璧做成一种可以佩戴的小尺寸玉玺也不是不可能。
但真实的和氏璧和传国玉玺是什么样子,我们根本不知道只能去猜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