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圣人你觉得是哪一位?
明代圣人你觉得是哪一位?
-----
网友解答:
-----
明代无圣人,顶多都是牛鬼蛇神!明代王阳明的心性大法和程朱理学,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优秀基因全部阉割,留下一堆蛊惑人心、泯灭人性的迷信糟粕,成为封建帝王统治和鱼肉百姓的超级法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有害的深远影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后,再无圣人!
-----
网友解答:
-----
张居正、李时珍、朱元璋、罗贯中、施耐庵。
一、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 ,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二、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
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 “药圣”
三、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向左转|向右转
四、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五、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
个人举得明代的圣人是王阳明。
那为什么王阳明是明代的圣人呢?
古代对圣人的要求标准是:“
立德立功立言
”,按照这个标准,古代只有两个半人达到了这个标准,王阳明便是其中之一。
01 立德:致良知,知性合一
立德是指拥有高尚的品德。
王阳明提出做人要致良知,讲求知行合一,何为致良知?何为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的道德意识,所谓致良知就是指践行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圣人,即人人都可以做圣人,而致良知就是找到心中的那个圣人。
知行合一,这个道理就像《大学》里所提到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思就是说你看见一个美女,觉得她美,这便是知,于是内心便动了一丝喜爱之意,这便是行。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你见到美好的事物就立马喜欢,不需要告诉自己喜欢,也就是说知行是一体的。
02 立功:屡立战功,无一败绩
立功是指建立不朽的功勋。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更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为大明王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正德年间,先是平定了江西多年的民变,后宁王朱宸濠犯上作乱,王阳明得到消息后立即部署,用疑兵之计,让宁王错失了最佳作战时机,后于鄱阳湖于宁王大军激战3天,活捉宁王,拯救了大明,也使大明的老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嘉靖年间,又平定了思恩和田州两地的少数民族叛乱。
03 立言:创立阳明心学
立言是指提出独到的言论。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创立了阳明心学,他的弟子们将平时与他的言谈写成《传习录》流传至今,阳明心学不仅得到了近代譬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推崇,更是流传到海外,像近代日本的西乡隆盛,东平乡八郎也都十分推崇阳明心学。
-----
网友解答:
-----
说起明代圣人,我想大多数人而实际上在我写这个的时候,很多写手也都认为非王阳明莫属,确实王阳明的大名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历史功绩不仅体现在思想领域,还体现在文学领域、军事领域等,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我认为除了王阳明,于谦也应该算是一个。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初入朝堂之时,还是籍籍无名之辈,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是他挽救了大明王朝,让大明的国祚延续了上百年。
一在立功方面。明英宗土木之变被俘,他拥立景帝,拒绝瓦剌的割地换英宗要求,并拒绝大多数朝臣的南迁建议,厉主抗战。景帝最终被他说服,升他为兵部尚书,统筹安排抗瓦剌事宜。他整饰兵备,亲临督战,帅师22万在北京九门外大败瓦刺军队,因其不世之功后被加少保头衔,总理军务。后来瓦剌首领也先以明英宗为人质逼迫议和。又是于谦力排众议,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要挟式谈判议和,最终维护了大明王朝的利益。
二是立德方面。在明朝中期,地方官僚进京朝见皇帝时,大都要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大量土特产品,献给皇帝和朝中权贵。而于谦在从山西巡抚调任京城时,却什么礼品也没有带。有人奇怪地询问他为什么不带礼品,于谦朗声笑着举起两袖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已足矣。”随后,于谦又作了一首七律《入京》该诗直抒胸臆,表现了他不愿意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同时,他兴办水利促进农业生产。不惜得罪权贵,创立平籴法储粮备荒,开办\"平仓\"、\"义仓\",设\"惠民药局\",救苦济病。
最后,以于谦写的一首《石灰吟》来结束这个话题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网友解答:
-----
在日本,最崇拜中国的两个人:一个是功夫王李小龙,一个是“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独创“心学”思想理论,使他成为继老子、孔子、孟子之后被后人敬仰的大圣人。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官民平等”、“戒恶向善”以及“格物致知”理念,影响了中国数百年。凭着“知行合一”强大意识,王阳明以一介书生之力,率军平定了盘踞在江西的数十年巨寇,扫荡了宁王精心准备了数十年的叛乱,清除了困扰明王朝多年的广西匪患。王阳明临终前留下:“此心先明,亦复何言”之语。其“心学”思想,提倡心性解放,引领时代潮流,深刻影响了其后的名人张居正、徐渭、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等等。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王阳明原名王守仁)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称王阳明为“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清初学者魏禧说:“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钱穆把王阳明的《传习录》归为七本“中国人所必读的书”之一。称王阳明为“其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对圣人的要求标准是:“立德立功立言”,按照这个标准,古代只有两个半人达到了这个标准,
孔子、王阳明算两个、曾国藩算半个,
所以我认为是那个提出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是明代圣人。
-----
网友解答:
-----
我知道,明代圣人,王明阳,但是在我的圣人里就这些人 1.至圣孔子:名孔丘,字仲尼?熏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
2.亚圣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者,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为“亚圣”.
3.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因为他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尊为“诗史”、“诗圣”.
4.词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宋代著名的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以往的词内容狭隘,他扩展了词的内容.他写的词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故被尊为“词圣”.
5.文圣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属江西)人,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说理通达,抒情委婉,主张“明道”致用,反对靡丽形式的文风,并积极培养文坛后进,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人尊他为“文圣”.
6.书圣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军”,东晋山东临沂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7.画圣吴道子:名道玄,唐代阳翟(今南禹县)人.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8.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阐述的“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9.药圣李时珍:字东璧,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花了二十七年的艰苦努力,写了一部一百九十万字的《本草纲目》.此书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故被尊为“药圣”.
10.茶圣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
网友解答:
-----
当然是我国心学大师王阳明了,其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理念在现在社会仍然是有很大用处的 毕竟圣贤的称号
-----
网友解答:
-----
明代 公认的圣人是王守仁,也是我们熟悉的王阳明老先生。
王阳明提出了心学理论,创建了阳明书院。他在儒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心学,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知行合一。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喜欢王阳明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看起来有点唯心主义哈,其实王老先生在贵州农场悟道时已完全明白了。
只有内心改变,而且遵从内心的改变,才能适应万物,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王圣人明明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能射出比军人还好的箭,所以王圣人能在短短的时日内迅速平定宁王叛乱。
所以圣人就是圣人,我五体投地的佩服。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我认为是那个提出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明清五百年间出过一个半的圣人,半个是曾国藩,一个是王阳明。关于后者,人们最津津乐道的,首先是他传奇的一生。
生而不凡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阳明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王阳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3-4] 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
年少有为
十二岁时,王阳明正式就读师塾。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步入仕途
游历四方归来,王阳明考取进士屡考不中,为此他的父亲劝他不要气馁,王阳明笑着回应他的父亲“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因为在他看来,有上榜之事,就有落榜之事,不要过分在意。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调整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
龙场悟道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为公开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战功卓著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发动叛乱。王阳明先是施疑兵计,稳住宁王大军留在南昌,而后双方大军决战于鄱阳湖。此战,王阳明掌握宁王大军铁索连舟的弱点,火烧宁王大营,宁王被生擒,王阳明也一战成名,被封为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在家守丧的王阳明被起复,奉命前往广西处理岑氏土司问题。王阳明十一月抵达广西,先采取安抚策略收服叛军,而后又巧袭断藤峡,破八寨,到次年7月即平定叛乱。令人惋惜的是,回师途中王阳明肺病加重,病逝于南安舟中。
隆庆继位后,重新评定王阳明的功绩,在券文中写道: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
传经授道
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继大统的世宗,在对王守仁有过短暂的赏识之后,便对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在世宗即位之际,王守仁因父老请归,世宗说王守仁有擒贼平乱之大功,正要论功行赏,不许他辞官。同年七、八月,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不许他推辞,稍后又准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不久,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
嘉靖元年(1522年),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嘉靖三年(1524年),他受邀在稷山书院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王守仁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 [6]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总结
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
网友解答:
-----
个人觉得明代的王明阳算是明代圣人了。
王明阳三教九流无一不通,五花八门无一不晓,身处正德年间,混迹官场,平定宁阳扰乱,最终也是善始善终,实属不易!
他也是一个儒家思想家,他系统地纠正了朱子对《大学》的错误理。其他,诸如军功,哲学,诗书文章,都是千年难遇的大才,说他是圣人应该没有多少疑义吧。
------------------
推荐阅读:
有观点认为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英语,你的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