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个家族中,庶子担任官职比嫡长子要高,那家族事务该怎么排位?原因是什么?
古代一个家族中,庶子担任官职比嫡长子要高,那家族事务该怎么排位?原因是什么?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的嫡庶之别只相对出身而言,即生母的地位是妻还是妾,与嫡子、庶子所担任的官职无关。庶出的儿子即便官居大学士,而嫡出的儿子哪怕在家务农,嫡出永远都是嫡出、庶出永远都是庶出,无法改变!在家里,嫡子、尤其是嫡长子依然是合法继承人,庶出的儿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官再大也不行!
举个例子,如果父亲有世袭一等公爵位,庶出的儿子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大学士,而嫡子却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整日里花天酒地。可是,一旦父亲过世,承袭一等公爵位的依然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嫡子,庶出的儿子即便官居大学士也没有资格袭爵。大学士是官职、不是爵位,不能承袭,庶出的儿子退休后,他的儿子如果没有走父荫或者科举途径出仕,就什么也不是,白丁一个!而那位不学无术的嫡子却有一个儿子可以继续承袭一等公的爵位,仍然属于贵族,这就是嫡庶之别!
那么,到底谁说了算呢?如庶出的儿子在外面官居宰辅,他可以管外面的一切,甚至左右那位嫡子的仕途。但是,回到家中,他做不了任何主,做主的只能是继承了家产的嫡子!以袁世凯为例,他是其父袁保中庶出的儿子,虽然后来官居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但是,在其生母去世之后,袁世凯想要将生母与生父合葬时,其嫡出的哥哥袁世敦却表示了激烈的反对,坚决不同意庶母与父亲合葬!最终,袁世凯也不得不妥协,另寻坟地葬母,终究没能将生母与生父合葬。袁世敦只是一介革员,袁世凯彼时却位列封疆,但是,面对嫡庶之别,袁世凯干着急也没辙!嫡出的哥哥不同意,就是不行。
至于原因嘛,中国古代为了维护正妻的地位,对于嫡庶之别是有着明确法律规定的。《大清律•户律•婚姻》:“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生的嫡子才有继承权,妾生的庶子没有!即便是皇家也是如此,清朝爵位承袭和考封时虽然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但是,通常袭爵者还是嫡出优先。而且考封爵位时,嫡福晋、侧福晋和妾所生的儿子基准爵位之间是相差了好几个等级的。以亲王为例,一位嫡子袭亲王,其他参加考封的儿子,基准爵位嫡福晋所生者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侧福晋所生者为二等镇国将军、妾所生者为三等辅国将军。有了法律和宗法制度的保障,袁世凯即便位极人臣,也不便公然违反,这就是袁世敦的底气所在。
-----
网友解答:
-----
如果严格从宗法制度上来说,嫡长子就是嫡长子,在宗法观念上嫡子的地位永远比庶子高。即使嫡子没有任何官职
,但是他仍然在宗法上据有极高的地位,是宗法意义上的大宗,这是先天的优势。所以,
无论庶子有没有官职以及官职高低,都不影响嫡长子的地位
,在祭祀等方面,嫡子的地位永远优于庶子。
而且,
有些宗族嫡长子为宗子,负责包括祭祀等在内的宗族事务,而其余诸子则向外发展,在外为官,嫡子与余子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宗族发展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宗族嫡庶相争的情况。
另外,
嫡庶关系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界限清晰,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嫡庶之别普遍表现在爵位的继承上
,在其他方面很多宗族嫡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财产是诸子均分,宗族事物的管理由族长、房长等负责,而族长、房长不一定都是嫡支。
-----
网友解答:
-----
这一点其实并不绝对,主要看庶子的官职到底比嫡长子大多少,庶子和嫡长子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家族中威望如何?以及事务的性质决定的。
以清朝皇家为例,清朝只有一位皇帝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就是道光皇帝。其他的皇帝大都是庶子出身,比如说雍正皇帝,他的母亲乌雅氏在生下雍正皇帝时身份低微,以至于都没有资格亲自扶养雍正帝。雍正继位之后,康熙的嫡长子胤礽还活着,但是胤礽肯定是没有资格和雍正抢话语权的。
庶子比嫡长子混的好,不仅会为自己赢的在家族内的话语权,也会大大提高生母的地位。
比如在雍正时期还有一位大臣叫尹继善,十分受雍正器重。他的父亲是当时的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尹泰,但尹继善是庶出,也就是尹泰与小妾所生的孩子。按理来说尹继善已经是朝廷命官,那么他的母亲在家中的地位也应该会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尹继善的父亲尹泰是一个十分古板刻薄的人,尹泰并没有改变尹继善生母在家中的地位,尹继善的生母依旧伺候着老爷太太。
后来尹继善从两江总督调到云贵总督,临行前去拜谢雍正。雍正无意间问了一句:“你的母亲受过诰封吗?”结果尹继善非常尴尬,因为他有两个母亲,一个自然是他的生母,另一个就是他父亲的正妻,他父亲的正妻自然是有诰命的,可他的生母没有。雍正问明原因后,表示要加封尹继善的生母。
尹继善自然十分欢喜,回到家后迫不及待把消息告诉了父亲。但是他的父亲尹泰却勃然大怒,因为他认为这不合礼法,于是打了尹继善一顿,还罚尹继善的母亲跪了一夜。后来这个消息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雍正很生气,因为雍正也不是嫡子,尹泰这样做不也是在打雍正的脸吗?于是雍正当即下令,封尹继善的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这个一品诰命夫人的阶级比尹泰地位还要高,尹泰对其也是要行跪拜之礼的。
但是,小编要说的是,也不能看轻庶出,嫡出对一个人家庭地位的影响。宗法制度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那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在家庭祭祀权上,嫡长子的优势和权威是很难动摇的。
比如说,1901年身为太子少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的袁世凯生母病逝,次年袁世凯扶母亲灵柩想要葬进袁家祖坟,此时的袁世凯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海内知名了,但是袁世凯的兄长袁世敦,以袁世凯的母亲是小妾为名,拒绝让袁世凯生母进入祖坟与袁世凯父亲合葬。袁世凯苦苦哀求,甚至于有传说袁世凯给兄长袁世敦下跪,袁世敦不为所动,最终袁世凯的母亲只能另选址安葬。
只是袁世敦虽然耍了一把威风,但是自此之后兄弟反目,袁世凯终身不回项城老家,袁世敦一族自然也难以享受到日渐发达的袁世凯的照顾,对于家族来说,实际上是一分为二了。
-----
网友解答:
-----
说一个历史人物,袁世凯知道吧?
袁世凯是他父亲袁保中的第四个儿子,其母为小妾刘氏。在古代,天地君亲师,人伦纲常可是最重要的。嫡长子如无特殊情况,一般是继承家庭的大部分财产的,其中也包括政治财产。按照这个发展轨迹,很难说袁世凯是不是以后能得到出头机会。
但袁世凯从小过继给了没有子嗣的叔父袁保庆,这样一来他的身份就从原来的庶子转变成袁保庆的嫡子了,所以他他才后来有了袁保庆的金兰兄弟,淮军将领吴长庆的提携,再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说了。
有点扯远了。后来袁世凯官至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其母刘氏去世,袁世凯想要把她葬在袁家祖坟,袁世凯二哥袁世敦,就是袁家嫡长子,也是袁家宗族话事人,他不点头同意,袁世凯也没辙。
-----
网友解答:
-----
嫡庶分明,这是定规。
嫡子继承家业,管理祭祀,掌握族产。庶子只能分到很少的财产,作为家族旁支。在宗族会议上,并没多少话语权。
比如袁世凯。他是庶子,自小过继出去,后面担任高官显爵,但族长依旧是他的嫡兄。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母亲病故,他回家办理丧事。但嫡兄明确禁止他的母亲自大门来出殡,理由就是妾不能进出正门。袁世凯贵为封疆大吏,可面对土财主的族长哥哥却毫无反抗力,只能恨很将母亲安葬在父亲斜后。
-----
网友解答:
-----
嫡庶之分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嫡庶之分等级森严,唐宋之前尤为严格,到明清时代逐渐趋于宽松。
嫡子是指正妻所生子女,庶子是指姬妾所生子女。
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家庭里面,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称为嫡妻,正妻与丈夫地位平等,正妻不能降为妾,也即是所谓的不去“糟糠之妻”。
0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