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里经常能听到哪些谣言?
汽车圈里经常能听到哪些谣言?
-----
网友解答:
-----
我四叔修车几十年了,他说网上流传的关于汽车的谣言大多都是胡说八道,为此还给我辟谣了10个最常见的谣言。在这里奉劝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谣言所迷惑,只有明辨真伪,才能更好地爱车、用车!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一些对汽车似懂非懂的人为了吸引眼球,捏造一些冷门的汽车谣言散播出来,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看到之后,以为发现了独门秘笈,迫不及待地转发到朋友圈里,使得这些谣言进一步扩散。
在这场列出最常见的10种汽车谣言,希望为迷惑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1、车皮越厚越安全
关于这点,最受诟病的就是韩系车和日系车,认为它们皮薄不安全,汽车的车皮越厚越安全。其实车子的安全性能,除了内部的安全配置外,最重要的还是车架以及车身的结构,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如今的造车越加趋向于轻量化,而车皮的材质、厚度和车身的安全关系并不大,毕竟我们不是需要一辆防弹车。
2、车越重越稳
这方面以美系车为代表,很多人都说美系车跑高速稳的一批,车身重量的确会增加车子的稳定性,但我们要清楚,控制汽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什么汽车的重量,而是汽车的整个空气动力学设计,除此之外,与轮胎的抓地力也是有关系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SUV和轿车,SUV比轿车重,但稳定性是不如轿车的,这是因为轿车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
3、等红灯时挂P挡,被追尾会损毁变速箱
首先要明确一点,早期的汽车,在等红灯时挂入P挡,如果被追尾,受到过大的撞击力度,的确会损害变速箱内部的锁止机构总成,而不是损毁变速箱。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车子在已经设置了保护措施,汽车挂入P挡后,锁止系统锁住车子,当受到猛烈撞击时,撞击力度超过设定的限度,棘爪后被强行脱开,不会直接损毁变速箱,但对车子的P挡结构和齿轮会造成一定的磨损,并且会划出”咔咔咔“的声音。
所以说,挂在P挡上的车子被追尾,不会损毁变速箱,但对变速箱的结构的确会造成一定破程度的磨损,建议大家在用车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4、涡轮增压动力更强,更省油
小排量车子是汽车市场为了的趋势,很多销售在卖车时也会宣称自己的车子使用了涡轮增压技术,与自吸相比,动力更强,油耗更低。
涡轮增压的全称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就是利用汽车发动机废气来驱动主动涡轮叶片,带动同轴的叶轮来对空气进行压缩后注入发动机气缸内进行燃烧,由于同体积内含有的空气更多,因此气缸内的燃烧就会更加充分,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
涡轮增压优点就是在相同排量的情况下,能大幅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大约能额外提升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1.8T的涡轮增压相当于2.4的自然吸气的输出功率,因为带T的发动机燃烧功率一般来说都比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燃烧更充分。
所以如果拿同排量的涡轮和自吸比,那么日常驾驶时,油耗一样动力一样,狠踩油门时涡轮费油但动力更强。
如果拿同功率的涡轮和自吸比,那么日常驾驶时,自吸费油但动力更强,狠踩油门时,涡轮费油动力一样。
5、变速箱油终身免维护,不需要更换
现在很多车子的说明书上都写着变速箱油终身免维护,这其实属于厂商的一种营销术语。
变速箱油同机油等类似,在包装上都是有标明保质期的,一般是3到5年,过期之后,油的性能肯定是会下降的,总不会因为油在变速箱里一直被使用,反而延长了它的保质期吧!
我也一度对这个问题非常疑惑,还专门咨询了奔驰厂家的售后,她们解释说,“在实验室里,我们是可以做到终身免维护的,但考虑到现实的行车环境,我们建议您在6年或6万公里更换一次变速箱油,这样才可以维持愉悦的驾驶和优异的性能。”
6、三厢车比两厢车更安全
三厢车在国内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人认为三厢车比二厢车更安全,理由就是与三厢车相比,两厢车少了独立的后备箱,如果被追尾时,少了后备箱的缓冲,后排乘客很容易受到伤害,毕竟尾巴那么短,稍微一撞就没了。
但在碰撞测试中,很多两厢车的成绩并不三厢车差,由于两厢车的屁股短,所以一些注重安全的厂家会着重加强车子的C柱和后部,在被高速追尾时,还是能够保障后排乘客安全的,而在低俗追尾时,碰撞能量基本都会被防撞梁吸收掉,也没啥好担心的。
所以,说到底,车子的安全性能还是由厂家决定的,设计不合理+偷工减料,无论多少厢都白搭。
7、自动启停会磨损发动机
汽车启停有助于燃油的经济性,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汽车的标配,但有些车主认为车子自动启停,频繁的启动发动机,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发动机磨损有8成发生在冷车启动时的瞬间,因为冷车启动时,机油的粘性大,流动性弱,还没有充分的附着到零部件上,才会加剧发动机部件之间的摩擦。
而自动启停的工作环境是热环境,在短暂的启停时,发动机内的温度还没有降下来,机油能够很快地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是不会磨损发动机的。
8、夏天空调温度越低越耗油
夏天到了,很多车主又开始纠结开不开空调的问题了,开吧,汽油又涨价了,越来越加不起了。不开吧,汗流浃背的实在是难受。所以有些车主就选了个折衷方案,将空调的温度尽可能地调高一些,能26度决不调25。
这种做法也不算错误,因为夏天将空调调的温度低一些,的确会更加耗油。但增加的这点油耗微乎其微,可能还不如路上堵5分钟耗费的汽油多,所以,真的没必要纠结空调温度的高低。
9、方向盘不能打死,会损坏方向机
首先,无论如何打方向,对方向系统的损伤都可以忽略不计。
家用车使用的转向系统主要有三类机械助力、液压助力和电子助力,与机械转向相比,电子助力转向增加了转向机,液压助力转向增加了助力泵、液压管路以及转向助力油。这三类助力转向系统在打死方向盘时,并不会受到损害。
虽然打死方向盘不会损害方向机,但还是不建议长时间打死方向盘,因为长时间打死方向盘会对车子造成其他方面的损害。
一是会加速方向机的部件老化,在打死方向盘时,转向杆和系统之间的齿轮一直处于受力状态,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影响,但时间久了难免会造成零件老化和变形。
二是方向盘长时间处于打死状态,会对轮胎造成极大的伤害,时间久了,会发生漏气或爆胎风险。
10、加满油会增加油耗
满油和半箱油相比,因为车子重量增加了,油耗的确会大一些。但这点油耗真的很小很小,也许你偶尔深踩一下油门增加的油耗,都要比这多。
所以,加满油箱增加的油耗真的不用那么在意,并且如果在意这个问题的话,那半箱油也比空箱耗油呢,那干脆每次出门前算好油耗,用多少加多少好了。
写在最后:
很多谣言除了会给我们造成一些困扰外,不会产生额外的危险,但有些关于汽车的谣言,如果轻信了它们,轻则损失财产,重则危及生命。所以当遇到不能分辨真伪的“经验”、“小窍门”时,一定要及时地咨询专业人士,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
以上就是我对部分汽车谣言的认知,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欢迎指正交流!
-----
网友解答:
-----
谣言一:鸡蛋不能用玻璃水洗
“如果有人用鸡蛋袭击你的前风挡玻璃,请你千万不要启动前雨刮的喷水功能。因为鸡蛋在掺水后将呈现白色,阻挡视线率高达92.5%,你将被迫停在路边而成为劫匪的囊中物。”
这个谣言也只能骗骗没洗过碗的朋友了。鸡蛋打在玻璃上,如果只用雨刮器刮肯定是越刮越模糊的,但是加上玻璃水清洗后会效果好很多,完全可以做到迅速清理干净。
谣言二:车内放过的水不能喝
“千万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饮料!车子在太阳下暴晒后,车内温度很高,会使瓶中的有害物质释放,直接饮用会危害健康。”
其实只要你的饮料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当饮料瓶在温度小于120℃时,是不会挥发和释放化学物质的,汽车内显然达不到如此温度。当然,开封过的饮料要及时饮用,长时间放置肯定要丢弃的。
谣言三:挡住车牌小圆点不会被拍照
“把车牌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去掉,电子眼缺少了对焦点,就拍不清你车牌照号码了!”
事实上,电子眼的对焦原理与手机的人脸识别是差不多的,即使你戴上口罩,相机还是会识别出你的人脸。同样的电子眼也不会以某个特殊的点作为对焦点,车牌照中间的点只是一个间隔符号罢了。另外,涂改车牌照属于违法行为,万一被眼尖的交警看出,又是一番波折。
谣言四:停车不能一挂到P挡
“停车时不能直接挂到P档熄火,这样会严重损坏变速箱。”
其实这样说有些危言耸听,大家都知道变速箱是通过液压进行换挡的。如果从D挡直接快速切入P挡,此时换挡机构里油管还是处于D挡的压力状态,但是远远达不到损坏变速箱的水平。
最好的停车方法是:踩刹车,先挂N挡(卸一卸油压),松脚刹,拉手刹,熄火,再进P挡。但其实直接挂P挡也没有多大的损害。
谣言五:日系车安全性差
“日系车的铁皮薄、车重轻、有的还没有防撞钢梁,安全性肯定不如德系车和美系车。”
咱们不是为日系车翻案哈,可实际上,汽车安全与否更主要看车身钢梁的设计。不仅要对车内人员做到足够的支撑和保护,还要具备一定的吸能作用。表面铁皮的厚度,对于轻度的剐蹭还有一定的抵御作用,但对于中高速的碰撞,并不会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现在越来越多人都认识到,车重和钢板厚度并不是评价一款车是否安全的根本参数。近年来,欧美车系也加入了轻量化的大军,类似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
谣言六:汽车空调温度越低油耗越高
家用空调大家都知道,温度越低越耗电,所以空调越冷油耗越高的说法也发也就被大众认可。
但事实并非如此,汽车空调压缩机分为定量空调泵和变量空调泵。一般家用轿车多用定量泵,其汽车空调泵的排量是额定的,也就是功率是额定的,只要开启空调制冷空调压缩机就会以额定功率的运转。
如果你的车子是变量空调泵,把温度调低是可以节省一些燃油的。但一般的车辆,不论怎么调节温度高低,其实只是调节风门大小,并不能影响多少油耗。
谣言七:日系可靠性高 保养费用低
日系可靠性高这个其实是相对于德系、美系而言,在过去的中国车市和海外市场,日系也一直靠着这两个优势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但是在近几年高压力的竞争下,很多日系产品因价格过高显得竞争力不足,于是在国内进行了大力的成本压缩。不少日系车也开始向德系车靠拢,彻底本土化,设计出很多低成本、低价车型。这也使得后期保养费用大幅上升,加上部分非日系车企最近开始对售后服务和备件价格下调,让日系在后期维护保养的优势也被进一步削弱。
(文图 优信)
老铁双击666!关注小优,向小优提问~~小优是你的贴心小伙伴~
-----
网友解答:
-----
「车圈谣言」比较多的有这样几点-真实情况往往颠覆认知
闲言少叙:谣言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的结论,广泛流传于对其专业领域缺少理论知识,但有善于偏听偏信的业余者。
在汽车领域的中谣言大多是“老司机”,或者是选择错误车辆而遇到问题,然而就是不愿意承认并且还想让其他消费者选择同样的车辆,以达到心理平衡的不健康心态而催生的一些结论。在车圈谣言中有些符合这一评价,有些则是戏谑成分比较多的内容,下文分为两类概述十条。
善于出发点·五条
1:空调温度调低会节油。
这种说法对于大部分汽车而言都是错误的,因其装备的冷空调压缩机是「定排量型」,不论温度调整为多少,压缩机都会以恒定功率损耗发动机的扭矩;只有少数使用可变排量压缩机的车辆会受到设定温度的影响,但达到设定后可以降低运行功率,所以即使温度调整低也能够更节油。
2:防爆轮胎能防止爆胎。
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轮胎的学名叫做RSC泄气保用轮胎,能够做到的极限程度是漏气后,以80kmh的最高车速短距离行驶。安全性确实高于普通的充气子午线轮胎,但真的承受较大程度的冲击而导致侧壁结构破损的话,爆胎后也会非常危险,所以这种轮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价值。
3:空挡滑行能够省油。
这种说法绝对是错误的,从2001.09月开始,所有量产汽车都要使用电喷系统;这是种通过为燃油增压的系统系统,喷油嘴由电磁阀控制闭合,关闭时蓄压、打开后喷油。汽车带档滑行时发动机是通过传动系被带动“被动运转”,此时没有运行负荷,发动机可以不喷油运转,电喷可以做到不喷油。空挡滑行发动机回到怠速状态,反而要持续喷油。
4:汽油标号越高越好。
对于普通家用而言并不是这样,即使是建议燃油标号有9295两个标准的车辆也没有意义选择高标号;因为发动机能使用低标号汽油,区别只是NVH的细微差异,其次是汽油面对对于续航里程的影响。但是标号的差异对里程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而两个标号的差价可以多加注的92号汽油,对于里程的提升效果会更好。
5:汽油少了会损坏汽油泵。
这是没有道路的说法,汽油泵的本质是个电动机,电机的定子转子本就不接触,运行中产生的热能是极低的,何谈磨损?同时油泵的吸油口在油箱的最低位,只要油箱里还有燃油(车辆没有熄火),那么油泵就始终可以吸出燃油实现散热;而即使在燃油耗尽后也不用担心,因为熄火后油泵就会断电,空转一点点又有什么关系?
恶意出发点·五条
1:汽车整备质量不影响安全性,对吗?
对于50万及更高级别的车辆而言,这种说法有点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这些车会使用大量的高强度铝合金打造底盘的基础结构,车身确实会比普通钢材底盘轻一些。但是这种铝合金采用的普通强度标准也要四万以上一吨,可以说中端及以下等级的车辆都是没有条件去使用的。
因为车辆的实际制造成本平均不到指导价的一半,其中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悬架系统与基础配置的成本,还有可能使用如此昂贵的材料去为车身进行轻量化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些钢材缩水车辆找的借口而已,优秀的代步汽车不会很轻。
2:三缸发动机可以做到不抖动,因为有平衡轴。
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平衡轴技术不单纯用于三缸机,四缸机使用单或双平衡轴技术的量产机型有很多,柴油发动机也会使用;甚至连单缸摩托的发动机都会使用,然而在这些机器中除了直列四缸感受挺好以外,≤3缸哪个不抖呢?
要知道三缸机的点火做功顺序或为1-3-2,或为1-2-3,做功产生的作用力交替出现并作用于机体,发动机总会想跷跷板一样的摇摆。新车时能够通过机脚胶一定程度的减振,怠速共振不会很明显,但等上几年机脚胶老化之后,怠速振动就会非常明显了。
3:无级变速器换挡非常平顺,是完美的变速箱。
这样的评价已经是屡见不鲜了,然而基本都是以日系车企为首的营销的结果,因为只有日系汽车善于为车辆使用这种低端的变速箱。CVT的换挡是依靠锥轮钢带的角度变化,传动基础是滚动摩擦;两者之间无法离合,减速时很容易出现发动机的拖拽,低速时拖拽力会消失,结果是会出现两次顿挫。
其次依靠摩擦传动则必然存在磨损,无级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很短;而且还会因冷启动变速箱油流动性差(无法有效润滑),低温启动必须原地热车,但其他车辆都不需要了。高频率大扭矩输出又会出现高温保护,所以这种机型除了制造成本低以外并无其他优点。
4:干式双离合可以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最起码不差。
以大众汽车为首,菲克JEEP、荣威MG大通奇瑞等品牌的汽车用户会有这种想法,似乎也恨不得所有人都去选择这种与CVT相比都不算理想的工业垃圾;然而没有任何润滑和散热系统的离合器,有高频率半联动的特点,长时间的滑动摩擦如何能控制磨损与温度呢?
唯一的方式就是把这种机器当做半自动变速箱使用,在拥堵道路时用手动模式升降档可以减少半联动的频率;但是选择了自动挡汽车却要当做“自动离合器”的手动挡使用,是不是有些尴尬了呢?相同预算总能选择到没有问题的湿式双离合,所以干式双离合没有选择的理由。
5:自然吸气发动机比涡轮增压节油,对吗?
很显然这是反智的说法。相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发动机对比,扭矩可以会低一倍;而扭矩与转速相乘再除以常数的结果是功率,相同转速输出的功率越高则加速能力越强,车速也会越快。想要节油就得以中低转速输出大扭矩,以低转速(低频率喷油)才能控制耗油量。
那么中低转速扭矩很差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当然会比较费油,因为要达到增压机相同的动力只能拉升转速。可以确定的说,同款汽车使用增压机的版本油耗总会更低,当然也会有动力更强而形成偏激进的驾驶风格,所以实际差距不是很大——但问题在于人而不是车。
总结:汽车圈里的谣言还有很多,比如不原地热车会伤车,然而这是淘汰几乎20年的化油器汽车的使用方式;其次还有AT变速箱一定平顺,白色汽车安全等级高,贴膜可以阻挡红外线等等,这些说法或为不够精准、或为营销的结果。
所以如果真的喜欢汽车,关注点应当在于各大总成的机械特点与运行原理,以及各项配置的功能的多角度解读。盲目的下定论往往都会错,缺乏谨慎的态度总是会变成这样。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
网友解答:
-----
谣言太多了,以至于我敢说,
在大多数人关于汽车的认知里,有一半以上是错的
。本文将从
选车
和
用车
两部分,
挑选危害最大的谣言,做一次系统的辟谣
。
一、国产车不行
这肯定是所有车圈谣言中,危害最大的一条。伤害的不仅仅是国产汽车品牌的形象,更是误导了一大批消费者!的确,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国产车确实不行,没有自己的技术,工艺也落后。那时还处在用三菱发动机攒车的阶段。那时候说国产车不行,挨打得立正!
可是现在,你还说国产车不行,根据什么?道听途说
!真说是十年前买国产车被伤了,我也理解,可是十年前国产车是什么水平?现在又是什么水平?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最起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吧
?这些人受过伤,说国产车不好我可以理解,当初的不行,导致口碑下降,品牌力不足,到今天我们只能咽下苦果。可是那些根本没买过国产车的,甚至连驾照都没有的人,也跟着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这就有点太不负责任了吧?
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葬送的是国产汽车从业人员多年的努力
!
现在的国产车行不行?其实不用我多说,你说话之前亲眼去看一看就明白了。车展转一圈,4S店里都走一走,每年都出了那些车型,有什么特点,技术水平如何,都去了解一下。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多接触一下相关领域,自己就能做出判断。
说发动机,热效率最高的是国产,比亚迪的骁云1.5L,热效率达到43%。说变速箱,长城、比亚迪、长安、吉利的湿式双离合不管是耐用性还是传动效率,都达到了接近AT变速箱的水平。最省油的车,最省油的技术不是丰田的THS,不是本田的IMMD、更不是日产的e-POWER,而是比亚迪的DM-i!30万价位,最强性能SUV是唐DM、20万价位,最强轿车是汉DM!还有吉利的领克、长城的坦克平台、咖啡平台车型,都是远超同价位合资车的水平。新能源领域,更是连美国总统拜登都承认的,全世界第一,是美国要学习和赶超的对象。
说到这,肯定有人会说质量——觉得合资车质量优于国产的,这也是谣言的一部分!我们看故障率,看投诉率,合资车没有任何优势。去查投诉排行,最近一年投诉量前十的无一是国产品牌!前20里,只有一个国产品牌,前30里,只有两个是国产品牌。前50里,只有6个国产品牌,其余都是合资!
当然,你要是拿那些已经倒闭,本来就是三四线的车企去比,它们的确不如合资,然而它们也代表不了国产。认真地和你说,
国产车现在行
!更新你的认知,停止谣言的传播,不说利国利民,最起码能让你买车的时候少花冤枉钱。
二、开合资车有面
有人说了,我知道现在国产车质量上来了,性价比也高,但是开合资车有面子啊。没有,这个真没有!国家从来没说给合资车主颁发个荣誉证书啥的。
有的只是自己崇洋媚外,也觉得别人一样崇洋媚外,进而会因为你开的是“洋”车而高看你一眼的错觉
。
不用说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话,所谓的面子,其实大多数都是错觉。很多人心中的价值排行是这样的,国产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上面是丰田大众这种普通合资,再上面是BBA这类豪华。殊不知入门级BBA不到20万,而国产车里,也有蔚来、红旗、比亚迪,卖到了30万以上的价格。
哪怕就单论价格,你开着一两百万的迈巴赫就一定有面子吗?随地吐痰,满口脏话,我一样瞧不起你!开十来万的国产车,哪怕没有车,能路见不平一声吼,舍己救人的,那也值得人崇敬!
车这东西,咱不用那么极端。你有那个身价,买一台符合自己身价的车,没毛病。我就是开百万级豪车的级别,那我买辆S级,买辆A8、7系,没毛病。可是这样的话面子是车给我的吗?不是,面子是我打拼出来的,只是用一辆车,一块表或者一个包来告诉你而已。你要是没到这个层次,翘着脚的去够,那不叫面子,那叫打肿脸充胖子。装,总有露馅的时候,假的真不了。
也不是说开合资车就没面子,只要这车是你自己花钱买的,钱是你打拼赚的,哪怕是一辆几万块的五菱,
没偷没抢,你让家人过上了有车的日子,这就是体面
。
三、安全无用论
“
车安不安全是人决定的
“还有“车
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
”,诸如此类,全都可以归为谣言!车辆安全性,在你选车的时候,至少要排在前三!
你买车不是为了玩命的!是为了提升全家生活质量的
,车上不仅仅有你,还有你老婆,孩子,父母!不出事什么车都无所谓,可是真的出事了,你车安不安全,就是生和死的区别!真正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你想一想,这个风险值不值得你冒?
这就和系安全带一样,你系一万次都没用,白系了,可是万一用上一会就能救你命!去年十一黄金周,高速公路堵车,一辆大货车失控,追尾撞上队尾的一辆唐DM,唐DM又向前撞上了它前面的宝骏。结果是唐DM车上的人安然无恙,还拍照发朋友圈呢,而前面宝骏车上三人不幸罹难。如果前面那辆车能再结实点,可能三个人就没事!这就是生死的区别!
我国一年交通事故20多万起,每年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很多时候,这种事情是不可控的,你再经验老道,再稳健,也架不住人家撞你啊!你可以不买车,但是千万别买一辆不安全的车,给自己和家人增加风险不值得。
关于车辆安全性,这里给大家几条建议:
1、碰撞测试成绩差的别买。
碰撞测试属于开卷考试,成绩好未必真的安全,但是成绩不好,一定不安全。
2、小微型车别买
。哪怕碰撞测试成绩好,依然别买。因为碰撞测试是撞墙,碰撞能量和车辆自重成正比。而马路上多发的是车与车之间碰撞,大车撞小车,肯定是小车给大车吸能,而且小车没有足够的溃缩吸能区,很难保护你。
3、没有ESP的别买
。在欧美是标配,而我国标准比较低,并没有强制要求。现在大部分车型都有,不过还有一些廉价车型没装。这是车身稳定系统,很多时候,你急打轮的时候,可能ESP已经救了你一命了,你都不知道。
4、气囊越多越好
:正面、侧气帘必须要有,别图便宜买丐版。因为很多时候碰撞不可能直来直去,没有侧气帘,侧面碰撞的结果就是你头撞玻璃上。如果后面经常坐人的话,那后排的侧气帘也要有。另外,上车一定要系安全带。
5、三元锂电池别买
:可能有点极端了,因为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都是三元锂。但是我还是建议优先考虑磷酸铁锂。就算三元锂的能量密度更大,冬天的耐低温性能更好,但是安全性远远不及磷酸铁锂电池!但凡你看过针刺试验的对比心里就有数了,虽然现在电池自燃爆炸的事故比较少,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又不是没得选。万一发生事故,三元锂电池受到冲击爆燃,对车上乘员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
四、动力无用论
动力够用就行,车你要那么快干嘛?这类话是不是也听多了?流传甚广!您想想,都是什么样的人说这样的话?1.5L自吸,2.0L自吸,应该是以日系车主居多。说是动力没用的,大多都是自己车动力不行的,里面总有点死撑的意思。
动力就好像钱包里的钱,你可以不花,但是要有!只有用钱没钱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钱的重要。动力也是如此。你市区专挑拥堵的道路走,平均时速超不过20公里,那动力是没用。可是您就不去一趟城边吗?就不走一趟高速吗?如果光是两点一线通勤的话我建议您买电动车。
动力的意义不在于极速有多快,限速120,你卯大劲开130,再快就超速了。这里说的动力主要指的是
提速
的快慢!相当于车辆直线的灵活性,动力强的车,在车流中更加游刃有余。
车辆的动力是性能的最关键指标
之一,而且关乎安全性。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双车道的省道、国道,你前面一辆大货50Km慢悠悠地开着,你想超过去,必须借用对面的逆行车道超车。这时候动力好的车,看准机会,一脚油门干净利落地就过去了。而动力不好的车,你需要很长一段直线,对面又没车的机会。油门都踩到底了,并道逆向车道和大货车并排,跟赛跑似的,发动机嘶吼,你恨不得把油门踩到油箱里去。这时候对面来了辆面包,就问你这脚油你是给还是不给?车你是超还是不超?硬超怕出事,出了事你全责,而且这肯定不是小事。不超的话,松油门踩刹车往回并也未必安全,这时候后面再顶上来一辆呢?
那么动力怎么叫够用呢?粗略地给个范围吧。百公里加速10秒以内,勉强够用。6—8秒,那是动力充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需要地板油的,而且已经能给你提供一些驾驶乐趣了。6秒以上,其实意义就不大了,我现在座驾是唐,百公里4.9S,混动运动模式,能给你强烈的推背感,甚至是不适感。但是实际使用中,我超车从来不需要切换混动运动模式,很多时候纯电给一脚地板油就足够了。像是汉的3.9S,特斯拉又搞出一个2.1S的,那就真没啥意义了,除非下赛道。
五、插电式混动需要插电
插电式混动,可以说是被最多消费者误解,且误会最深的车型。很多人买车的时候,哪怕预算足够了,也不考虑插混,甚至都不想了解一下——我没有车库,充不了电,用不了。
记住了同志们,插电式混动不是必须插电,而是可以插电充。哪怕一辈子都不充电,它依然可以保持强劲的性能和堪比日系双擎的油耗。PHEV,去掉插电,相当于大电池大功率电机的HEV。
这则谣言估计要归功于一些日系车企,营销中宣传什么真混动不插电,这就好像太监义正言辞地喊:真男人,不好色。您把那个插电的零部件给阉割了啊!装什么真男人啊,你多大的电池啊,肾行吗?
其实关于插电式混动的谣言很多——其心可诛!插混车型是比亚迪最早量产的,从DM1.0的F3DM,到现在的DM-i,已经是4.0了。早期插混车型出来的时候,传统车企都懵圈了,这玩意百公里加速4.9S,能充电零油耗,用油也就8个油左右,就卖20万!你这样我们车怎么卖?
于是,各种谣言满天飞,除了插混需要插电,不插电开不了的这种意外,还有的是对电池的攻击——你看现在省油,等换电池的时候十来万,你换得起吗?比亚迪现在电池终身保,然而很多人还是持这种论调。
说到这插一句,买新能源车,电池终身保是底线,所有电池只保8年的车都不值得购买。包括所有的合资新能源车和部分国产,这可以作为我们选车的一个门槛。
很多人还不知道该买燃油车还是插电混,比亚迪的插混叫双模,DM。可油可电两种模式,能当燃油车开,也能当纯电车开,其实还能油电一起发力爆发强劲动力。过去插混车成本高,比较贵,选燃油车还有理由。而现在秦Plus DM-i已经杀到了10万元价位了,还没有购置税。再选择燃油车的话,那你肯定是谣言的受害者,希望你能从今天的辟谣中获益。
其实新能源车的科技树颠倒了,应该是先造纯电车,续航不断提升,但是因为续航焦虑的问题还是无法取代燃油车。这时候插电式混动再横空出世,没有续航焦虑,可油可电!现在纯电车是没办法完全取代燃油的,但是插混可以!
以上是选车的谣言,下面是用车的谣言。分割一下。
六、给爱车吃“细粮”
并不是98比95好,95比92好。汽油标号只是异辛烷的含量不同,只加对的,不选贵的。如果加了高标号汽油,(比如说你92车老家95),不但浪费钱还更易造成积碳。当然,如果95车加92油就更不行了,容易造成爆震,伤发动机,不过没办法的时候加半箱应急也不是不可以的,找到加油站兑半箱98是一样的。
这是正确答案,但是这个谣言之所以流传甚广,还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主要是他们加了高标号汽油之后感觉动力提升了,油更耐烧了,甚至发动机声音也小了。这是怎么回事?
分几种情况:
1、你车虚标了
:有一些车企,本来发动机是按照95设计的,但是为了迎合国内市场——很多时候一看需要加95的油,消费者不买账。所以他们就调整了发动机的相关参数,通过推迟点火提前角来抑制爆震,让其可以兼容92。这种车最适合加95,但是加92也没问题。这是可以加95的。这类车看说明书,有的会告诉你,推荐95,最低92。现在新车,随着大家对高标号汽油的宽容度提高了,所以这种事情也比较少了。像是十来万的车需要加95,大家也都很能接受。
2、汽油密度不同:
1L95号汽油的确比92号汽油耐烧那么一点点,因为高标号汽油往往密度更大。在气温20度,一个大气压下,92号汽油的密度是0.725gml,95号汽油的密度是0.737gml。也就是说,1升92汽油重0.725千克,1升95汽油重0.737千克。同样是50L的油箱,你加满一箱油,95的比92的重0.6公斤,所谓耐烧,可能就是那0.6公斤汽油的功劳。
3、积碳
:多见于5年以上的车型——三年也有可能。加什么标号的汽油,和发动机设计之初的压缩比息息相关。而你车开了好几年,也不好好保养,积碳严重,导致汽缸内部都是积碳,本来2.0L的气缸,积碳0.2L,你这就相当于1.8L了。活塞运行都相同的位置,相当于气体被压缩得更小了,所以会产生轻微爆震。这时候加95号汽油,恰好抑制了爆震,所以动力好了,油耗低了。
检验也很容易,和新车时对比,如果你油耗有较明显的升高,那很可能是积碳的缘故,拿内窥镜看看,不行先清清积碳。这时候不推荐用95号汽油,因为只能让积碳越来越严重。
综上所述,没必要加高标号汽油,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七、空挡滑行省油
这也是老司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谣言,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当然,也有可能是习惯了空挡滑行的老司机们嘴硬,知道不省油,还习惯操作,也不好意思承认这是陋习。
空挡滑行省油不对,说费油其实也不对。简单说一下原理:空挡滑行发动机怠速,车辆切断了动力源,以低负载的情况下高速滑行,会滑行的很远。而带档滑行,发动机会进入滑行工况,也就是说停止喷油,发动机提供反向制动力。因为有发动机的拖拽力,所以滑行距离没有空挡远,但是这期间是零油耗。说到底哪种情况省油,不一定。
如果你看到前面红灯,空挡滑,然后一脚刹车定住。那肯定没有比带档滑到停止线前刹车省油,毕竟你有个怠速油耗。可是如果你空挡滑行了很远,一直到车速很低很低才停,带档滑行是滑不了这么远的,那就要看带档滑行补那脚油和你怠速的油耗哪个高了。所以说,大多数时候,带档滑行更省油。
主要是更安全!不说长下坡这种路况,这是根本不允许空挡滑行的。就是普通的马路,你正空挡滑行呢,看后视镜来了个失控的大货。你想给油避开它,紧急情况下,你能不能记得踩离合挂挡?直接给油是一脚空油!即便你经验老到,操作还需要时间呢。
空挡滑行是没有任何优点的,缺点倒是一大堆。完全可以当做是一种驾驶陋习。
八、刹车离合一起踩
谣言出处是驾校,主要是教练怕你考试时熄火,所以才这么教你。而有些不负责任的教练,教完就不管了。其实驾校里的东西很多都是错的,都是为了让你应试。
总有人问是先刹后离还是先离后刹,很多人还说什么车速快先刹后离,车速慢先离后刹。这里明确一下,
都是先刹后离!
一起踩的情况有,也只是相当于先刹0秒之后离合。
讲原理很容易理解,你要干嘛?你要减速,你要急停,你怕追尾,所以一脚刹车干下去!紧急情况你不用踩离合,最多不就是熄火吗?那为什么手动挡需要踩离合?怕熄火而已,你不踩刹车是不熄火的。先有踩刹车的事,才有熄火的事,所以不踩刹车你踩什么离合呢?
再说一起踩为啥不对?很多人开了一辈子车都没弄明白,没追尾是你运气好。前面说了,你带着档呢,松油的时候,汽车是什么工况?带档滑行!带档滑行因为有发动机制动,所以不如空挡滑得远,对吧?那你踩下离合,不就相当于空挡滑行吗?先刹后离和一起踩,就相当于带档滑行和空挡滑行之间的区别,中间差啥?发动机的制动!所以先刹后离,有发动机制动,会有效缩短刹车距离。不懂回去试试就知道了。
九、前排系安全带就行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果不出事,驾驶员不系都不影响安全,可是要出了事,系没系安全带那就是一念天堂一年人间了。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真要是发生碰撞,不仅仅自己会受到严重伤害,甚至还很有可能牵连前排乘客。您想吧,后面一个大活人扔前面去了,能把前面的人砸成什么样?
比如说之前登上热搜,长城WEY VV7落桥的事故,车上所有人都系了安全带,无人伤亡!一方面是VV7确实过硬,禁受住了考验。另一方面也和所有人都系上安全带有关系。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没系,车辆在那样翻滚的情况下,里面一个人在甩来甩去,会是什么后果?不堪设想。
十、一鹿平安
打车的时候遇到很多次了,不管是滴滴的还是出租车,很多司机都愿意在前面弄个小摆件。什么一鹿平安的,什么弥勒佛,什么香水瓶,要么就是挂个像章、佛像吊坠在后视镜上……
您要是迷信吧,车屁股后面贴个壁虎不就完了了吗?你非在中控放那些玩意。包括化妆镜那塞CD,夹遮阳板的,都赶紧扔了。你家你爱怎么装饰怎么装饰,在车里不行,因为车是会动的!
就以那个一鹿平安举例子,这要是发生碰撞,那玩意飞出来速度也不比子弹慢多少。正面碰撞是飞后排,之后不一定弹哪了。侧面偏置碰撞可能直接就奔你正副驾驶过来了,鹿还特么有鹿角,你琢磨那能有好吗?还一鹿平安,那平安的了吗?
记住了,中控什么东西都别放!这才是最平安的做法。
车圈里的谣言很多,像是停车不能直接挂P档,高档位低转数省油的,太多了。写了这么多,太累了,求个赞。
-----
网友解答:
-----
第一,这车车皮薄,不安全。对于大多数轿车和城市SUV而言,基本都采用承载式车身。其安全性是通过车身整体架构的钢度来保证的。再辅以五花八门的主动安全以及被动安全配置。尽最大努力来为你的行车,保驾护航。跟所谓的车皮厚薄真没什么关系。
第二,天窗,大灯清洗,发动机启停等,都是鸡肋配置。讲真,所有的汽车配置都有用(不包括自己添加的装饰和配置,下文有述),在某些特定的情况,环境之下还有大作用。天窗或许成为你最快的逃生通道;大灯清洗在道路泥泞的夜晚,真能为你擦亮车眼;当你避开堵车高峰时段,使用发动机启停功能,环保又节能,很好啊。所以没有鸡肋的配置,只有和你用车环境,用车需求,购车预算,是否匹配的那款车型。
第三,高标号的油动力更好,对发动机更好。从90号汽油到98号汽油,都是清洁能源。标号不同,仅仅是实际汽油抗暴性与标准汽油的抗暴性的比值不同。发动机压缩比应与标号匹配。说明书让你加多少号油,你就加多少号,别自作主张。反而耽误了发动机。
第四,贴膜,加个方向盘套,仪表盘放瓶香水等,是新车的必备之选。我想说,这些都可以不需要,至少是非必要之需。贴膜,说是隔热,挡紫外线。贴膜\"水\"之深,深得你难以想象。是不是贴到了真的隔热,挡紫外线的膜很难说。关键是再好的膜,透光率也在75%以内。想想,光透进车窗,给打了个75折,多影响安全性啊。至于方向盘套和香水,千万别买。方向盘套一定会影响到手的握感,最关键时刻,需要你猛拉几下方向的时候,可能你就差那么0.001秒。仪表盘上放香水,纯粹就是一个随时启动的飞弹。伤的就是你。至于你香水的品质,我暂不评价。
第五,因为我喜欢自驾游,所以我选择了SUV。由于市场的青睐,SUV溢价高,所以近年SUV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可选择面确实很广。但对于绝大多数城市SUV而言,轿车能通过的路段,它肯定能通过。轿车不能通过的路段,它也很可能不能通过。如果你不是极限越野爱好者,轿车和SUV都能满足你自驾游的愿望。而且,你还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购车,相对实惠的养护成本支出,更平稳的驾乘体验,更灵活的操控。
第六,带\"T\"的车和自吸车之间非要分一个孰优孰劣。首先要承认,涡轮增压技术运用于汽车发动机,一定是汽车科技的进步。排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带来了更好的动力效果。但是,自吸成熟可靠的技术,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带来的驾驶体验-----动力的线性输出,后劲延绵不绝。那不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可比拟的。所以,二者各有优劣,切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第七,日系车省油,但不安全。德系做工扎实,但价格稍贵。美系车大,但油耗高,小毛病多。其实,这些在汽车圈内由来已久的言论,并不是那么可靠。早期这些国家的进口车,或者早期的合资车,在汽车工业起步不久的国人面前,留下了这么些根深蒂固的印象。由此几代人口口相传,把这些车系打上了固定的标签。我不否认,这样的认识,在早期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但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日系车里,也有常年霸占安全性测试前列位置的汽车,德系车的新技术运用最快,最多,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可靠性也面临一些挑战。美系车在轻量化上下了功夫,变速器不断升级调教,油老虎的帽子真心可以摘掉了。
没有完美的汽车,如同没有完美的人。喜欢的车,多了解一下,听听真实车友的声音,结合自己最本真的用车需求,量力而行,买自己心仪的车。千万不要用固定的思维,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汽车。任何一系的汽车,都有好车,也有需要改进的车。
-----
网友解答:
-----
谣言七:日系车节能、省油还安全,开个几百年几亿万公里螺丝都不用换,保值率还高!不买日本车的都是不懂车的傻冒。
日托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最擅长把黑的说成白的,不断刷新着人类的智商和道德下限。
日本车节能省油是事实,但是不是日托说的采用了黑科技?当然不是,无非就是“车轻+窄轮胎”,代价就是安全隐患,和牺牲驾驶的操纵感。日系车上高速会飘,这是公认的,而且出车祸,撞的最惨的就是日系车。
针对自己偷工减料,日托抛出“轻量化”的说辞。但轻量化,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实现的。可日本车呢?新材料的采用量没觉得比人家高呀。就好比,同样的钱,以前买五斤白菜,现在换成一斤牛肉,价格差不多。但你非说日本的白菜好,能当牛肉卖,就只能蒙傻子了。
再说安全,安全不单是人身安全,还包括财产安全。那些所谓的安全测试,都只关心人身安全,不包括财产安全。但小老百姓开车,特大事故很少发生,可轻微碰撞小擦挂时时有。结果人家屁事没有照样跑,你就撞的稀巴烂直接报废,你还觉得你赚了?
日本的精细化管理,其中就要求,在产品经济寿命里,质量优秀,既可以塑造产品形象,又可以节省维保费。但经济寿命一过,马上老化淘汰,好逼迫消费者二次消费。所以日本车,质保期是一个坎,经济寿命是一个坎。根本不可能像日托吹的好到天上去。在欧美国家,开了几十年的老爷车,全是欧美品牌。除了日托嘴里,谁见过上了十年的日本车?
也许因为日本车爱采用淘汰技术,总被喷。现在日托又开始宣传技术先进了,甚至无耻地宣称“涡轮增压是日本人发明的”,真好意思。涡轮增压是瑞士人发明,通用最早用在汽车上,萨博大规模推广……跟你日本人有半毛钱关系。
我一直很奇怪,日托造的这些谣,他们自己信吗?
-----
网友解答:
-----
汽车圈存在很多谎言,很容易被准车主们忽略了,而这些谎言相信很多人都蒙在鼓里。现在就为大家一一揭晓
真皮座椅≠真皮
国内购买的顶配车型基本会配真皮座椅,但此真皮非彼“真皮”。所谓的真皮绝大部分是人造皮革,真正的动物真皮价格昂贵,20万以下的车用的基本是PU革,主要成分是聚氨酯。虽然动物真皮经过加工手感质地柔软,乘坐舒适性极佳,但在塑形方面真皮不及人造皮好,出于成本考虑和耐用性要求,人造真皮被普遍使用在汽车上便可理解了。
自动驾驶≠自动
就目前而言自动驾驶技术并不能实现“自动驾驶”,部分车企声称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已达到level3级别,其实应用在实际的场景中还未能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原因:1、智能算法不够高级2、物联网技术未完全普及,时间误差非常大,安全性、稳定性不够好。而ACC自适应巡航,仅属于低端的驾驶辅助技术。
防爆胎≠防爆
防爆胎其实称呼为缺气保用轮胎,英文名RSC。意思就是汽车被扎到时,还是会漏气,但能以中低速行驶,相比普通轮胎其实安全性高,原因是轮胎加厚了胎壁的厚度,在扎破漏气时还能行驶,因此才有人说是防爆胎,其实并非防爆。
三缸机≠一定省油
现在很多车企热衷使用三缸发动机,大家认为三缸发动机省油,如果省油直接用四缸发动机降低排量足够。有些三缸发动机排量不算低,其实使用四缸同排量的发动机更好,为何还需要多此一举?实际三缸发动机在调教上,动力足,并不省油,三缸发动机不代表汽车就省油,羊毛出自羊身上。厂家为何用三缸机,你细品。
双边排气管≠全部排气
一些车喜欢用双边对称式排气管,而实际上有部分排气管是不排废气的,仅是装饰作用,增加尾部美观性。
全险≠全赔
汽车即使买全险的也不一定全赔,如酒驾、无证驾驶、车辆在维修期间被破坏、是不会得到赔偿的,还有所谓的撞到第三者,假如不小心撞到家人也是不赔的,家人不属于第三者赔偿范围之内,因此大家在注意看保险条款时的详细说明,以及做到文明驾车、安全驾驶才是重要的。
总之,以上汽车圈谎言相信大家都了解了,买车时别被蒙骗了!
-----
网友解答:
-----
第一是看销量买车。这就是典型的东郭先生,自己不懂车盲目跟风,这个弱点已经被很多车企利用,各种假销量喷涌,税务局早该按他们的吹嘘数征税,其实销量跟车主有毛关系,只为了被坑时有人陪绑心里平衡?别指望别人懂车,多数是托或被托蛊惑,否则断轴门也不会坑了56万人。
第二是汽车网看口碑,同样是假的,有名的车托之家很多人领教过。
第三是挑车看铁皮、听关门声,这是杂众忽悠中国人的拿手戏,当然它不能提问题百出的三大件。
第四时盲目追求大。其实多数时间一人用,浪费了多少油,还被无良车企的拉皮车坑害。
总结买车该做的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车型、空间,再根据预算划出选择范围,第三上质检总局网缺陷投诉页查询,缺陷多不可接受就Pass掉。最后现场试驾,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
-----
网友解答:
-----
汽车圈里最大的谣言是:“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
在中国的合资车当中,丰田车和大众车分别代表了日系和德系。这老两种车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影响力可谓最高。日系丰田和德系大众各有庞大的粉丝群,为了说服对方,双方的死忠粉可谓绞尽脑汁,到头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丰田车真的开不坏吗?其实丰田车公认的缺点都数不胜数。
缺点一:发动机问题多
缺点二:内饰用料差,噪声大
缺点三:配置缺失严重,性价比低
缺点四:悬挂硬底盘低,通过性差
大众车真的是毛病多,永远都修不好吗?这也不见得吧!大众车的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
优点一:用的车身钢材质好,厚实,比较安全.
优点二:驾驶感来说比较沉.驾驶感操控感很强.舒适感一般悬挂一般偏硬朗.
优点三:座椅也是比较硬的.正好和日系的沙发般感觉成反比!
所以买车还是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别在网上听他人瞎咧咧,你说是吧!
-----
网友解答:
-----
不可否认这20年间、咱们的汽车普及速度飞快,可以说很多家庭都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虽然咱们的汽车保有量巨大,但围绕汽车的一些不实说法、谣言众多,比如说CVT打滑、日系车轻、德系车修不好等等等等,除了是一些朋友懒于较真之外,惯性思维也是关键,下面鄙人阐述几个车圈常见的谣言!
CVT变速箱特别容易打滑
相信99%不喜欢CVT变速器的车友在谈这类变速箱时,都会提到打滑问题?那么CVT变速箱到底会不会打滑?实际上CVT变速器真的会打滑,但这种打滑与人们认知中的打滑是两个概念;因为在这个位面、存在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存在
纯滚动
,所以即便是两个咬合严密的齿轮之间也存在打滑,只不过这是微观层面、也可以理解为肉眼不可见到的打滑状态!
而CVT变速器钢带(链)与两个锥形普利盘之间的打滑也是这种微观现象,而并非车友们认知中宏观、肉眼可见的滑动!可以说对于任何一台CVT变速器钢带与盘子之间哪怕滑动了1厘米、甚至1毫米,这台机器也就废了;而不存在车友们口中的提速无力、肯定是钢带打滑了,而奇葩的是打滑之后、CVT还能正常使用;实际上提速无力本就是CVT的特性,低温保护也加剧了这种不升挡、车速上不来的状态!
日系车轻、所以不安全
日系车轻的说说法至少持续快30年了,可以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刚有私家车时就伴随着这种说法,而如今已经21世纪了、几乎全民大学生了,遍地的汽车APP、随便查一下不到5秒钟,所以想判断日系车在同级别中到底轻不轻、是不是很简单?如上图所示2.0T的迈腾、奥迪A4L以及2.5L凯美瑞的对比,轴距更长、且还是配铸铁发动机的迈腾比凯美瑞轻了45公斤!
而奥迪A4L则比凯美瑞重了30公斤、这是不是能证明凯美瑞轻?咱们不去讨论什么豪华、不豪华的话题,只说那些我们能看到的东西;比如奥迪A4L纵置变速器体积大(如上图所示、完全是巨型)、奥迪A4L配备的是前后五连杆悬挂、铸铁发动机(没有说铸铁机不好的意思)等等,结果是只比凯美瑞重了30公斤,还能说日系车轻么?其实卡罗拉也是一样,同级别不说第一重、也比较靠前了!鄙人没有说重就是好、更不会说日系车省油,实际上同级别轻重几十公斤太正常了,
不可否认朋友们有喜欢德系、也有喜欢日系车的,但要明白实事求是远比个人好恶更重要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涡轮增压不省油
这种说法最厉害之处就是引入了能量守恒定律,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比如拿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2.0L自吸相比较,向本田比较极端、给1.5T打了1.28Bar,功率可以飙到约190匹以上(雅阁高功率),这个参数已经接近了2.5L自吸,根据能量守恒、一定比这2.0L自吸费油?只不过漏洞在于,峰值功率更大、就等同于日常使用功率也大么?
不可否认地板油状态下,1.5T的油耗一定比2.0L自吸更高一些,因为根据了能量守恒定律,1.5T释放功率更高、烧油更多!那在输出功率一样的条件下呢?比如日常使用、都输出50千瓦的功率呢?油耗肯定不是一样低,因为涡轮机转速更低;那如果是保持匀速巡航状态呢、如100km巡航,对于大部分车型而言只需要30千瓦的功率足够,且这种状态不需要增压系统参与、此时1.5T约=1.5L自吸,同样速度匀速行驶,1.5L与2.0L谁省油?物理定律肯定没错,但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的!
我们买更大、加长的汽车是因为虚荣
咱们真不容易,想买加长、更大的车子都会被自己人嘲讽一番;总会有人拿欧洲来举例子,比如欧洲人高马大、结果却喜欢开A级的小车,而我们买大车是因为虚荣?真的是这样么?实际上这与汽车普及度、人均保有量有关,与虚荣没有任何关系!咱们这大部分家庭、只有一辆车,也就是小两口、双方父母、孩子至少7人都有可能用车,所以车辆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非常重要,满载时轴距长的就是舒服,所以我们喜欢买大车以及加长车,根本是出于对家庭的爱、以及实用着想,而并非虚荣!欧洲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接近800辆,几乎人手一辆、所以用不到后排,所以小车也无所谓!
总而言之流传于车圈的各种不实说法其实还有许多,就不在这一一赘述了;实际上有些不实说法很容易戳破,只是很多朋友不喜欢或懒得思考罢了,比如日系车轻、随便花几分钟就能搞清楚到底轻不轻,但很多朋友似乎更愿意相信他们愿意去相信的事情;再或者一些人总说自吸是王道、直喷不好,其实花上几分钟就能搞清楚如今的自吸发动机还有几款、歧管喷射发动机几乎绝迹,所以实事求是并不难、对么!
-----
网友解答:
-----
马桶吸可以轻松打开汽车门?是真的?还是谣言?
事件: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
当事人居然用马桶吸打开车门
,于是我吓尿了,赶紧淘了一个上等马桶吸,去给爱车验证一下,
结果车门没动静,马桶吸却坏了,还把油漆拉掉了一块。
这是谣言,假的,马桶吸压根拉不开车门!
相信科学:
不管你是高端豪车,还是低端国产车,车门中控锁都是左右方向的力才能开关,而马桶吸是垂直方向的力,除非你把门锁直接拉坏,否则是不可能打开车门的,更别说轻松打开。
懂一点物理常识都能知道,可惜我的物理是体育老师教的。
痛定思痛,决定把关于汽车的谣言一网打尽,大家不要像我一样交智商税哈!
第1条:车内暴晒的瓶装水,不能喝,会致癌,是真的吗?
事件:
我妈最近转了个帖子给我看,还嘱咐我:“闺女,赶紧把你后备箱的、车内经过暴晒的瓶装水都丢了,那个喝了会致癌”。我说:“为什么?”,
她说:“瓶装水在高温下,会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因为水瓶是塑料,所以物质会渗透到水中”。
这是谣言,假的,车内温度达不到塑料瓶释放有害气体的最低要求!
相信科学:
瓶装水的容器是塑料的,
遇到明火确实会变形、甚至助燃,还会产生刺激性气体
。但是正规厂家的水瓶,
一般不会添加增塑剂等物质
,而瓶体主要成分是PET,
这种材料在120℃才会变形,
哪怕在海南暴晒,
车内温度最多也就80℃
,压根达不到条件。
但时间过长的瓶装水,可能会过期,有时也会有沉淀物,在有效期内饮用是没问题的,也不会致癌。但是在东北地区,由于天气极寒,有时候会把瓶装水冻破,等到汽车发动,车内空调一开,冰块会融化,水可能对汽车电子产品有危害。
第2条:遮住车牌中间的“小圆点”,就可以躲避电子眼,是真的吗?
事件:
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有个司机为了躲避电子眼的拍摄,将口香糖挡住车牌中间的“小圆点”给挡起来,
让电子眼的摄像头没法聚焦,车牌拍的就是模糊的。
这是谣言,假的,“小圆点”确实有作用,但是摄像头是拍整体车牌的!
相信科学:
车牌的小圆点确实有作用,它的主要成分来源于稀土金属,
能吸收周围的热量,好让摄像头的红外线探头捕捉,
能起到快速聚焦的作用。但电子眼拍摄的逻辑是拍整个车牌,哪怕挡住“小圆点”,车牌也能抓拍清楚,因此堵住“小圆点”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被交警发现,直接扣12分,罚款200元。
第3条:砸到挡风玻璃的鸡蛋,立马用雨刮会越刮越模糊,是真的吗?
事件:
看过一个小实验,低速40KMH,突然扔一个鸡蛋到前挡风玻璃,实验者不敢用雨刮,只能立马靠边停车,用手清洗破碎的鸡蛋,
还说立即用雨刮会越刮越模糊。
这是谣言,假的,遇到鸡蛋,立即马上打开雨刮,不要吝啬玻璃水!
相信科学: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旦跟玻璃水中的酒精结合,确实会产生模糊状的沉淀物,如果处理不得当,
遮挡率达到90%以上
,相当于给车蒙上眼睛。此时如果不能马上停车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马打开雨刮,不停地用玻璃水水冲洗
,最终车玻璃是可以清洗干净的,
但速度要快,要舍得用玻璃水。
如果超过3分钟不清洗,在飞驰的汽车上鸡蛋由于气流会大面积散开,且跟空气摩擦会凝固成模糊状,这时候再用雨刮,基本是很难弄干净的。
第4条:汽车空调温度越低、风速越大,越耗油,是真的吗?
事件:
汽车开空调制冷,这个耗油大家没争议,
但司机觉得空调温度越低、风速越大,耗油量越大,
因此每次故意把空调的档位调低一点,哪怕忍受一下酷热。
这是谣言,理论上是真的,真实中可以忽略不计!
相信科学:
风速的大小,取决于鼓风机,而空调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压缩机。
汽车空调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变频,一个是定频
,而一般的家用车基本是定频,也就是说汽车制冷的功率是恒定的,之所以档位高就凉快,那是因为鼓风机吹出的风速大,短时间内冷空气进入多。
理论上鼓风机耗电,电瓶的电需要燃油提供能量转换,会增加油耗;实际真实中,把风速调到最大,对油耗的影响微乎其微,大家放心大胆把空调调到最大档。
第5条:真皮座椅,就是动物的皮毛,是真的吗?
事件:
经常听到4S店销售说,我们这车配备的真皮座椅,压根不需要包装,消费者一听就信以为真。
这是谣言,20万以内,你想要动物真皮座椅就是做白日梦!
相信科学:真皮座椅≠真皮,
国内的车,价格低于20万的,谁敢说自己的车是“真皮”座椅,你笑笑就可以了。
你想想买一双真皮皮鞋得多少钱,一分钱一分货。所谓的真皮,
实际就是PU皮,也叫人造革,主要成分是聚氨酯
,从外观、质地上看上去跟动物真皮有几分相似,但比不上它的柔软,舒适,PU皮唯一优点就是在
塑性方面比要好过动物真皮。
第6条:2000公里要首保,5000公里要换机油,是真的吗?
事件:
买车后,销售都会说,车子到了2000公里一定要来首保,这样对新车有好处,等你做了首保,又说5000公里一定要换机油,这样保护发动机。
这是谣言,假的,一年换一次机油错不了!
相信科学:
之所以让车主尽快去做首保,那是好催促你尽快花钱去做保养,不管是矿物质油、半合成机油,还是全合成机油,
如果只看公里数不看时间就让你换机头的,都是耍流氓!
如果一个月开5000公里,后面继续开压根没事,这时机油反而是最佳状态;但是2年开2000公里,机油就必须换,因为机油受时间的影响大于公里数的影响。
但是5000公里一换有点费钱,
正常情况一年换一次足矣,
一般一年跑个8000-10000公里够本,当然全合成机油跑个12000~13000也是可以的,发动机没那娇贵。
第7条:加油站推销的燃油宝,可以降低油耗,是真的吗?
事件:
每次去加油,加油站员工都会给我推荐燃油宝,可是对于男司机就不推,还说加燃油宝可以降低油耗,搞得我像会动心一样。
这是谣言,假的,燃油宝,不说了,套路满满!
相信科学:
所谓无利不起早,如果燃油宝可以降低油耗,为什么不直接融合到汽油里面,还要单独分开卖?燃油宝也叫
汽油清净剂,确实可以避免一部分积碳,但也没有那么夸张。
说燃油宝可以降低油耗,就是无稽之谈
,甚至有些低质伪劣的燃油宝,不但不能清除积碳,反而会加快发动机的损伤。
第8条:销量越大的街车,就越靠谱,问题也少,是真的吗?
事件:不看疗效,看广告,
这是绝大多数国人的消费观,一个车好不好,就看它是不是家喻户晓的街车,可是车企的人也是国人,他们能不懂国人的心理吗?很多人就喜欢看销量,身边人、4S店销售也会说这车销量排行靠前,
于是大家跟风从众
,压根不会去思考。
就好比现在的特斯拉,真有那么香吗?刹车失灵看见没?这才火几年。
这是谣言,假的,销量好不代表就是好车!
相信科学:很多车型只有中国才会投产,也叫特供款
,大家知道为什么?
因为没有国外车型对标,车企就可以随意减配,老百姓也不知道这辆车,花几十万是否值得。车企为什么热衷排名,
因为有排名,傻白甜才会去买啊
,什么朗逸、轩逸、速腾、捷达等,不是说这些车不好,而是质量与价格不对等,至于加价买车,只能说服你YOU。
第9条:空挡滑行更省油,是真的吗?
事件:
很多老司机会告诉新手司机:
挂空挡滑行更省油,遇到下坡路大胆的挂空挡,能省不少买烟的钱。
这是谣言,假的,不但不省油,还很危险!
相信科学:这不是省钱,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以前的汽车,手动挡这么做可能会省一丢丢的油,如今都什么年代了,
现在发动机都是采用电喷,喷油量不会因为挂空挡就降低。
反倒是下坡路挂空挡,
发动机与驱动轮的离合器分开,
车辆下坡利用的惯性行驶,发动机没有介入,一旦遇到前方紧急事故,单纯依靠刹车可能会造成事故,甚至是翻车。
第10条:肉眼看得见的配置越多,车就越安全,是真的吗?
事件:
很多人买车为了面子,
车上肉眼看得见的配置越多越好
,不然熟人不知道这是好车,可是对于保命的安全配置,不管不问,也不会去关注。
这是谣言,假的,花里胡哨的配件就是鸡肋!
相信科学:
基于国人这个消费习惯,车企为了投其所好,给车加装一堆肉眼看得见的配置,比如说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超大中控屏等,看上去车的科技感满满。
可是减配
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如ESP)、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副驾驶安全气囊、雾灯都减配,甚至防撞钢梁都用泡沫来代替
,反正车主也看不见。车企要赚钱,加一些花里胡哨的配置,那么肯定就会减配保命配置,毕竟买的没有卖的精。
关于汽车圈的谣言,真的是让人防不胜防,那老百姓如何甄别呢?
1、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以前信息闭塞,网络不发达,很多人去网吧上个网都是奢望,因此会有不透明的信息差,导致大家不能科学理性地辨别谣言的真伪,何况是专业汽车知识。如今面对谣言,一定要利用互联网资源,
当然网络有利有弊,毕竟真实信息和谣言都会传播,所以要信息比三家,学会甄别。
2、趋利避害,将对立面的“敌人”培养成同盟“朋友”。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利益也不会相同,比如说你去买车,是找熟人还是找陌生人?很多人说找熟人省事,我想说如今的社会坑熟得太多,你买辆车可能优惠不了多少,反而欠别人的人情。
但是找陌生的销售,看似是买卖关系,只要你会欲擒故纵,最后销售就跟你一条战线的,因为他的工资、奖金来源于潜在买主,如果你不买,他就会损失一单,毕竟顾客拿着钱去哪里不能买车,哪怕同样的车型,可以去不同的品牌经销商,所以要将“敌人”培养成“朋友”,这样很多汽车谣言就不攻自破。
3、走进车友论坛,了解真实的车主用车情况。
不要听车评人的建议,
很多人被车企买通了,因为他们靠车企发工资。
不要听熟人的建议,
除非自己的爹妈,跟你讲真话,买车这种事,就怕“朋友”说好,反正也不是花他的钱。
如果真想理解一款车,规避谣言,
买车前潜伏到该车型的论坛或者沟通群
,每天看看车主的真实用车情况,就算你是小白,也会懂车了,也能甄别谣言的真伪,毕竟聚少成多。
写到最后的一句话!
谣言止于智者,前提是需要学习,不然辛苦存了100000元去买车,发现买回一个“车爹”。
如果不听劝,那就亲身去实践,反正钱多无所谓,不就是个车整那么多干吗,不开心就换,对吧!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新全顺和大通V80哪款汽车更好?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