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
网友解答:
-----
首先逃到台湾也没用,忽必烈连日本都打了几次要征服它,台湾当时也是属于元朝的。其次,台湾本身也不是很太平地方,基本上台湾被当地的人统治者,如果不是近代日本用重型军火,才彻底打败当地的土族人...
-----
网友解答:
-----
崖山海战之时,南宋军民十万魂归伶仃洋,宰相陆秀夫带着宋末帝宁死不屈投海自尽,以身殉国,绵延三百多年的宋朝就此终结。
现在有人好奇,当时的南宋朝廷为何不退到海南或者台湾,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以图将来,其实当年的南宋的确考虑过,但现实是根本做不到。
虽然如今的台湾相对比较发达,然而历史上,台湾的开发时间很迟。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直到1680年也就是明郑晚期,台湾全岛的人口也才不到20万而已,即便是这样,也是建立在明郑时期,接纳了大量来自东南沿海的移民之后才达到的。
公元230年,东吴的孙权派遣大军抵达夷洲,也就是如今的台湾岛,《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关于台湾的描述,不过并没有留下在当地屯军驻民的记载。
隋朝时期,隋炀帝连续三次派人到流求,也就是台湾岛“访察异俗”、“慰抚生民”。
到了南宋时代,海峡中心的澎湖列岛被划入福建路泉州府的晋江县管辖,南宋在澎湖列岛有驻军与居民定居。
事实上,在郑成功之前的上千年岁月中,就不断有东南沿海的居民,因为躲避兵灾、寻找生计等原因移居到台湾,只不过无人组织,数量非常少。
而中原之民之所以不愿轻易移居,还是因为台湾岛的开发程度实在太低,中原连岭南尚且觉得落后,更何况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移民定居的台湾。
上古时代,将黄河中下游作为天下的中心,也是条件最好的地方,以此将四方分成东夷、南蛮、北狄与西戎,就算是长江流域,也被看做蛮荒。
隋唐以后,南方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局限于几个地方,比如江南、两湖等地,大多数华南地区依旧被嫌弃,古代四大流放之地,三个都在南方。
台湾岛与海南岛,在古代不仅是蛮荒,而且是蛮荒的蛮荒,不仅自然环境恶劣,而且实在过于偏远,由于开发得非常迟缓,其环境与中原完全是天壤之别。
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全完成,可就算是这个时候,台湾岛还是与上千年前一般无二,岛上人迹罕至环境艰险。
不仅台湾本岛的环境很不好,当时就算是想要渡海前往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南宋的航海技术非常发达,但终究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人口渡海迁移。
非工业化时代,渡海的风险巨大,而且耗时许久,南宋军民众多,若是想要从东南沿海迁往台湾,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蒙古大军不会给南宋那么长的时间。
台湾本土当时几乎没什么人口,如果要想将来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人口是必要的,既然岛内缺乏,那只能从大陆带过去,但南宋又能带去多少呢?
滋生人口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想要改造开发荒蛮之地首先要充足人口,这是很矛盾的,南宋时的台湾太落后,而且人口又少,南宋小朝廷去了也没有意义。
后来的郑成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收复台湾之后,组织了大量闽粤浙沿海居民移居台湾,可就算如此,加上多年休养生息,人口依旧不过区区之数,被清廷轻易收了。
长久以来,中原王朝对于台湾岛内的确切情况都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台湾岛内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甚至对于印度等地的了解都要相对多许多,心里当然没谱。
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就是福建地区,南宋朝廷离开浙江之后首先就进入了福建,那时候就有人考虑接下来如何。
台湾近在咫尺,但当时的南宋尚且还有不少的地盘,像是岭南与江西等地都还尚在掌握,断然没有退去不毛之地的道理,所以退去台湾的想法只是一掠而过就没了。
随着蒙古铁骑的步步紧逼,南宋朝不保夕不断撤退,根本没工夫组织大规模渡海,就匆匆退守到了广东地区,而这里不同于福建,已经离台湾远了很多距离。
当时日本曾向南宋发出了邀请,但日本太远,一时间根本去不了,剩下只有海南岛与占城,结果蒙元也察觉到了宋朝的心思,直接出兵先行占据雷州等地,断了去路。
崖山海战之前的南宋,其实已经完全没有了退路,四面八方全都已经被蒙古大军所包围,最终的背水一战是南宋唯一的选择。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萨沙简单说一说。
第一,台湾没有开发?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台湾的开发是很晚的。
到了清朝初年的1684年,台湾汉人仅有12万人。
12万人什么概念?南宋崖山海战跳海的军民都有好几万人。
而汉代中国人口就有5000多万。
就算逃到台湾去,依靠这点人口,不要说和元朝对抗,就算吃饭都是大问题,还是一个死。
第二,蒙古人不会追击吗?
很多人拿郑成功作为例子,其实郑成功和南宋张世杰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别。
满清其实是捡漏占领中原的,基本都是陆军,海军非常烂,经常被郑成功打的落花流水。
而郑成功老爸时期,就已经控制台湾海峡,并且将汉人移民运到台湾,轻车熟路。
但当时蒙古水军是相当强大的,从襄阳战役后连续击败南宋水军。
后来远征日本,蒙古人能够一次运输10万兵力。
就算南宋能够逃到台湾,蒙古水军必然追击,到时候也还是一个死。
第三,穿越台湾海峡不容易。
台湾海峡看着不宽,但实际上从福建出发渡海前往台湾比前往冲绳或菲律宾要难十倍。
具体不多说,主要是季风和海峡的航道复杂。清朝渡台悲歌中形容移民台湾是六死三留一回头,就是这个意思了。
如果海峡真的很容易渡过,以福建人的威力,早就占满台湾了。
而当时南宋水军均是平底船,不具备长距离远洋航行能力。
甚至遇到台风以后,就算在近海也是非常危险。
前一个小皇帝和大将张世杰本人,都是死于风暴,而船只明明就在海岸附近。
当时想要将10万军民用平底船运到台湾,等于是自我毁灭,九死一生。
大体就是这些原因了。
-----
网友解答:
-----
1276年3月,忽必烈率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5岁的宋恭宗赵昺被俘,南宋灭亡。5月,南宋遗臣文天祥、陆秀夫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昰为帝。
宋将张世杰率领十万舟师,保护着端宗等赵氏皇族撤往泉州,但泉州守将蒲寿庚拒绝张世杰等人入城,并将泉州城内南宋宗室数千人杀害,掘墓抛尸,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本国地方官员屠杀宗室。张世杰等人只得转道广东。
蒲寿庚官商合一,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大肆建造了数百艘战船,麾下数千艘海船亦可瞬间转换为战船,成为名符其实的海上土皇帝。
蒲寿庚投降元军,并将自家全部战船无偿捐给元军,使元军实力如虎添翼,公元1279年2月6日,广东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43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又唯恐年仅8岁的幼主赵昺被蒙古军掳去受辱,背上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随行10多万军民闻此噩耗纷纷恸哭,忠比心肝,亦接连投海殉国,无一人贪生、无一人叛国,国破家亡断垣处,浩气长存同手足。
百余年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蒲寿庚掘墓鞭尸,禁止蒲姓家族读书为官,并将蒲性男人充军,女人为娼。
10万军民的最后时刻惊天地,泣鬼神,虽然捍卫了大汉民族的尊严,却没能挽救大汉政权的败亡,人们在惋惜之余,有些不解,拥有20多万兵民的南宋流亡政权,为什么没有选择流亡台湾?
一、大型船只数量远远不足,无法满足需要。
南宋流亡政权流亡福建之时,军队四处收集各类船只,最终东拼西凑只弄到包括渔船在内的大小近千艘船只,安置20万军民完全是捉襟见肘,元朝虽仅有500艘船,但元朝的500艘是一水战舰,双方的实力根本就不在同一档次。雪上加霜的是,南宋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又将自己上千艘船只无偿献给元朝。
台湾海峡气候条件恶劣,台湾海峡不是东北季风就是西北季风,海水洋流复杂,彼时南宋水军均是平底船,根本不具备长距离远洋航行能力。
所以船只数量、档次、气候条件等所限,南宋军民根本没有能力渡过台湾海峡。
二、台湾在当时还是处于蛮荒之地
当时台湾本没有得到开发,又被大量原始部落控制,面临的是一片蛮荒,在台湾岛拓展地盘要需要足够的实力和时间,这种地方短途短期内避难,但无法长期获取足够的战略补给,十几万人吃饭问题得不到解决,自然会崩溃。
数百年后郑成功登陆台湾,都无法解决两万多人的队伍的供给,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定《马关条约》,日本占领台湾后时,耗费了日本几十年的时间才逐渐控制全岛,几百年后尚且如此,几百年前南宋君臣即使侥幸登陆台湾,又将如何生存?
所以相比之下,广东等地的山丘纵横,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依托广东忠于赵宋政权的军民持续抵抗蒙元进攻,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三、蒙古人岂能放虎归山。
彼时蒙古水军相当强大,从襄阳战役后连续击败南宋水军。后来远征日本,蒙古人能够一次运输10万兵力,反观南宋政权到后期海军船队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民兵,根本抵挡不了蒙古强大的海上正规军。
即便张世杰全力保护赵昺退守台湾,蒙古水军必然追击,极有可能在途中被蒙古海军击败,最终还是一个死。
-----
网友解答:
-----
古有三德。
第一德——仁德,安万民,施仁政,福泽万方。
第二德——义德,人无信,难立天。信无义,无归途。
第三德——明德,光明之德,不辱父母,不辱国家,不辱民族,不辱尊严。
公元1268年,登顶亚洲巅峰的蒙古国挥师南下, 国君忽必烈将战争的矛头直指位于淮河和汉江之间的襄阳、樊阳这两座对于南宋政权至关重要的城池,南宋方面派出吕文德、吕文焕两兄弟驻守襄樊二城,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铁骑。
吕氏兄弟认为,蒙古骑兵只善于野战骑射,而长江流域的低洼环境和蒙古草原的平坦地势千差万别,南宋军队只要储备足够的粮草,固守城池,将持久战打到底,无力长期消耗的蒙古大军便会撤退。
令吕氏兄弟意想不到的是,忽必烈的军事头脑并不下于成吉思汗,在忽必烈的指挥下,蒙古大军非旦没有强行攻城,反而主动在襄樊二城周围筑起土楼。
时间每流逝一秒,蒙古军队所修筑的土楼就越加坚固,久而久之,一个一个的土楼连成了片,将襄樊二城紧紧的包围在了忽必烈亲手编织的死亡圈套之中,6年之后,吕氏兄弟不战而降,忽必烈不废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南宋政权最为重要的咽喉要地。
襄樊二城失守后,滴血未淌的蒙古大军士气大振,犹如一头刚刚睡醒的饿虎,杀气如风,强悍如凶,摧枯拉朽般的击溃了死守长江天险的南宋军队,1276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杀至南宋都城临安城下,南宋皇帝赵昺弃都逃亡,此时南宋仍有近10万兵力。
1279年,逃亡广东的南宋皇帝赵昺,被数十万蒙古大军死名追杀,正月,蒙古大军抵达广东崖山,除非赵昺坐着东风导弹飞往台湾,否则忽必烈一定会兵分三路,前后夹击,逼死赵昺。
千钧一发之际,张世杰集结进十万军民,准备和茹毛饮血的蒙古铁骑在崖山决一死战!
只可惜,处于强弩之末的南宋军民,无法抵御恶如虎狼的蒙古悍师,南宋十余万军民命丧黄泉,崖山海口处浮尸千里,海水被鲜血染红,夕阳顿失颜色。
年迈的丞相陆秀夫望着满江的尸体,眼中瞋满泪水,海风狂啸,浪声如诉,说不尽血满江河的悲剧。
眼瞧着蒙古水军便要追赶上来,陆秀夫唯恐年仅八岁的幼主赵昺被蒙古军掳去,再受当年恭帝之耻,背上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
战船上的其他大臣、奴仆、士兵闻此噩耗纷纷恸哭,正所谓同心而德,忠比心肝,哀哀哭声汇成汹涌巨浪直问苍天。
杯中酒,仰头尽,国破家亡断垣处,浩气长存同手足,战船之上,数万军民一个接一个的投海殉国,无一人贪生、无一人叛国,南宋虽亡,但却未丢了汉人的骨气,不辱生身父母所赐之尊严,不辱华夏先祖所托之灵魂,不辱男儿傲骨所赋之灵魂。
败逃台湾虽然存有一线生机,但蒙古早已控制了杭州一带南宋所有的海军力量,而张世杰拼凑的十万海军大部分是家眷组成,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即便张世杰全力保护赵昺退守台湾,也极有可能在途中被蒙古海军击败,而且当时的台湾属于并未开发的荒蛮野岛,无法提供南宋政权实质上的帮助。
陆秀夫与张世杰打算在崖山入海口,以海战的方式击败不善水性的蒙古大军.
再以广东、福建为复国的跳板,休养生息,但花废六年时间击溃襄樊二城的忽必烈不想再次将战斗拖下去,忽必烈投入海陆二军最精锐的兵力,一举击碎了陆秀夫和张世杰的美梦。
话不妨说开一点,我认为南宋政权发动崖山之战并非是战略失误,反而是显示了我华夏民族精神的一战,退守台湾并不现实,不战而降反会倍受屈辱,不如决死一战,跳海殉国来的壮烈,来的豪迈。
这一跃虽然结束了生命,但却早已化为燃烧的火种,映入忽必烈自负的心灵,也为南宋这个注定要灭亡的国家,画上了一个不失尊严的句号。
-----
网友解答:
-----
彼时的台湾,与今日的台湾可是完全不同。
当时的台湾就是一片原始丛林,完全处于未开化的状况,南宋若是几十万人逃往台湾,不是饿死,就是病死。
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在南宋前的三国时代,一个是在南宋后的南明时代。
三国时代,东吴孙权派卫温率一万人经略台湾。这一万人到了台湾后,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野生动物那么多,很多是携带有病毒的,古代所谓水土不合,说的就是没有免疫力。结果,士兵们不断病倒,瘟疫流传,一年的时间里,人数由最初的一万人锐减到一千多人,死亡比例超过80%。卫温最终无法继续呆下去,只能放弃,返回吴国。
再来说说南明,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距卫温已经1400多年了,台湾的情况又怎么样呢?在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荷兰已经在此殖民38年,应该说,台湾的环境、经济等比起三国时代要强多了。可是郑成功在收复台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荷夷,而粮食。当时郑成功只带了2万人到台湾,光要解决2万人吃饭都是大难题,粮食要从福建运过来,好几次因缺粮,军队几乎崩溃。
卫温的1万人,郑成功的2万人,在台湾都难以生存了,若是南宋几十万人涌入台湾,他们吃什么呢?用不着一个月,基本上就团灭了。
-----
网友解答:
-----
《台湾四百年》曾记载过,1603年以前的台湾并不被中原朝廷重视,而当时的原住民还是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人口不到十来万。
清代的《裨海纪游》写到,去往台湾的路上可谓是艰难险阻,所以娇生惯养的南宋皇帝和官员们,能不能撑到台湾还是个问题。
再说,当时的台湾经济水平那么低,属于完全的蛮荒之地,中原朝廷也没将其划入版图,一直到了元朝时期才将澎湖列岛划入福建管辖,所以即便南宋朝廷跑到台湾,人家懒得理你,搞不好还要经历各种恶战。
我们再看当时两方的军事力量,当时的元军不但在陆地上有着绝对优势,在海上由于金朝汉人张弘范那些的努力发展,已经和南宋不相上下。而在1276年谢太后投降后,留在杭州的南宋海上力量几乎都被元军给收编了。
陆秀夫和张世杰的船队也都是浙江、福建的民兵,让民兵跟正规军对打,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什么崖山海战是南宋十多万打不过元军一两万人。在这样的海上力量对比下,如果流亡政府逃亡台湾,在半路被元军堵截,那么死的更快。
1276年谢太后虽然投降,但两广、福建、江西一代还有人支持南宋政府坚决抵抗,这些的确对南宋政府来说还是有着可控的地方。也就是说,这看似小小的地区其实比蛮荒之地的台湾更好,台湾还未被开发,而对流亡朝廷来说起义军如果纳为己有或许还有一拼之力。
1279年的流亡朝廷能控制的地区已经被压缩到了只有广东珠三角和海南岛这点地方,等到流亡朝廷从浙江到福建再到广东,黄花菜都凉了,就是想逃也不可能了。在崖山海战之前,流亡朝廷其实想逃到占城,也就是越南南部地区,他们是想离元军越远越好。
因为离元军遥远,张弘范会因为后勤的原因不详再追,而元军如果沿越南海岸线南下必定会被越南北部的陈氏王朝阻拦,对流亡朝廷有心无力。但事实,流亡朝廷最终还是没有想逃亡别国的想法,最后才有那么多人跳海自尽。
按照上面的分析,南宋政府其实心里面还是想利用可控地区的力量再拼一次,而台湾在当时处于荒凉之地,进入这个岛除了要面对元军海上力量的围追堵截,在到达之后还要重新发展自己的势力,已经面对原住民的对抗等等因素,所以流亡朝廷根本没想过要逃亡到这样的地方去。
-----
网友解答:
-----
南宋的战斗力真的是垃圾到了一定境界,跟蒙古大军压根不好比。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封水陆两栖大军,朝着南宋进军。襄樊之战南宋败北,5岁的宋恭帝献出临安城,宣布投降,南宋正统朝廷自此灭亡。
这个时候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陈宜中等人,将宋度宗的俩儿子益王赵昰、广王赵昺给护送了出来,逃亡到了福建福州。
7岁的赵昰登基,也就是宋端宗,结果福州沦陷,宋端宗带着一大群人跑到了泉州。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他们为啥不直接从泉州渡海前往台湾岛避难呢?
一、人心涣散,连条船都借不到。
为什么很多人将宋恭帝献出临安城,作为南宋灭亡的标志呢?主要是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南宋已经彻底失去了人心。
愿意跟着南宋小朝廷混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世上忠义之人能有几个呢?还不都是想要谋个好差事,多捞点钱嘛!
因此自打临安灭了以后,大家心灰意冷,绝大多数南宋臣民,都选择了默然投降。连皇帝都投降了,大臣们和老百姓为什么就不能投降?
当时宋端宗带着小朝廷逃到了泉州以后,张世杰跟当地的泉州市舶司蒲寿庚借船打算出海,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他们极有可能想要逃到台湾岛去避难。
其实台湾岛早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帝孙权手里,就已经得到了开发。时间流转到了南宋,这座岛完全可以养活他们这十万人马。
可问题是这位蒲耿寿早就不想跟着南宋混了,他一口拒绝了张世杰的请求,并且随后就投降了元朝。这个时候的张世杰,连忙抢了点船只出海。
可惜这个时候时间没掌握好,刚好遇到了台风,船压根就无法渡海,因此只能靠着岸边走。
这个时候宋端宗的船还被台风给打翻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蒙古人欺负他们也就算了,这老天爷也不给力啊!
宋端宗没多久就挂了,他7岁的弟弟赵昺随后继位,也就是宋。而他们的船只能沿着海岸线,从雷州到了广东,最终到达了崖山地区。如果没有借船风波的话,可能时间点就没那么巧了,毕竟台风一阵就过去了,小皇帝也不会挂了,他们极有可能前往台湾岛。
二、关于目的地的问题,其实南宋内部存在分歧。
当时张世杰跟蒲寿庚借船,到底是要去哪里?这一点他没有讲清楚。不过左丞相陈宜中的态度很明显,他希望将宋端宗带到占城,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南部。
而且他自己已经亲自前往占城了,可是呢,张世杰等人却没有带着宋端宗前往占城,而是顺着海岸线到达了广东崖山。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这说明南宋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路线分歧。所谓占城借兵,纯属子虚乌有,陈宜中就是想要去占城避难,后来张世杰多次邀请他回来,他都表示拒绝,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在内松朝廷内部,支持出海的,估计只有陈宜中这一派人马,至于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依旧对大陆抗元充满了信心。
一直等到在江西抗元的文天祥,被张弘范的人马击败并且生擒后,张世杰等人才意识到,整个大陆抗元的力量,几乎全部覆灭,只剩下了他手里的这些人马。
而当时张世杰再想要撤走,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早就在崖山这里构筑好了基地,并且攻防有序,自认为可以作为大本营。
这个时候他们再想要出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比如说大量粮草辎重,他们都放在了陆地大本营中,而且还在陆地上兴建了宫殿、据点,这都是不动产。
等到他们最后想要撤离的时候,元朝大军已经杀来了,而且将南宋军队三面包围。你想走也来不及了。
三、最后关头出海的话,也未必能逃得了。
别以为蒙古只有骑兵没有水军,其实在征服了金朝以后,元朝也建立了强大的水军力量。而且人家是正规水军,你南宋是陆军上了船而已,能相比吗?
从后来南宋在海上的表现也能看得出来,张世杰看船只颠簸,不利于作战,居然也学习曹操铁索连舟,保证了船只平稳。目的就是为了让船上的陆军适应海上漂泊的感觉。
而且在狂风暴雨面前,张世杰也是无能为力的,连主将都没有海上作战的能力,其他人又能跑哪儿去呢?
所以说就算最后关头,张世杰和陆秀夫达成共识,打算一起渡船前往台湾,那也比不上蒙古人水军。在相同环境之下,元朝的水军绝对可以击败海上潜逃的南宋军队。
因此就算南宋登陆了台湾岛,也只能束手就擒了。
毕竟元朝在水上作战时,曾经多次击败南宋军队,这次在海上,也一定有相同的结果。
公元1279年,陆秀夫发现无法突围,只好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同时十多万军民也跟着他们一起跳海,结局相当惨烈。第二天海上浮着十多万人,的确是惨况非常。
总结:张世杰本来已经突围了,结果被海浪打翻。
张世杰毕竟是武将,他行事果断,主动砍断了连接船只的绳索,带着一小撮人突围而出。本来打算再找个老赵家的人扶植起来,日后东山再起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张世杰自己的船只却被海浪打翻,最终在平章山下溺亡。由此可见,张世杰主要还是一位陆军将领,他带不动海上作战的部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出海作战的这一方针,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说不定陈宜中当初选择逃亡到越南占城才是正确的选择,这可比选择逃亡到台湾岛要靠谱多了。毕竟越南后面还有大片陆地,而台湾岛一旦被围起来,南宋小朝廷才叫彻底玩完了。
参考资料:《宋史》
-----
网友解答:
-----
台湾啥时候开发的呢?答案,明朝时才开发的。开台第一人颜思齐,是在日本大阪做生意的中国人,因为日本排外,不得以离开日本,又不能回中国,因为中国人厌恶这种“二鬼子”远超日本人。颜思齐只能带着36名手下跑到台湾,当时台湾只有“生番”,并无文明人定居。颜思齐派人悄悄回内地招募移民,许诺每人给十两银子,一头牛,一块地。福建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百姓贫穷,颜思齐的条件有极强的吸引力,前后移民台湾的达三千多人,颜思齐也被奉为开台王,今有祠堂供奉。
你让宋朝未代皇帝怎么往台湾跑?
-----
网友解答:
-----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吴王孙权的船队首先抵达台湾,是大陆人最早接触、认识、开发台湾的印证,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加之三国争霸战争不休,所以大陆对台湾的认识就处于只是知道有那么一个原始落后的地方,并没有在那里宣示主权和大力开发。
宋元时期,中国的外贸需求不断加大,造船业也极为发达,于是闽粤这些沿海地区的商人逐步意识到了台湾的经济价值,接着就派出了一批批船队远赴台湾,为当地带去了生产与种植技术,为台湾开启了农耕文化。元太祖时期,元朝虽然设置了一个所谓的澎湖巡检司,但并没有台湾岛上的驻军和对台的实际控制权。
明初时期,明朝的主要精力花费在了北方游牧民族身上,对于海外拓展毫无兴趣,于是颁布了海禁政策,与此同时西方开始了海权时代,一盘散沙的台湾就被西班牙、荷兰这些国家所武力侵占,直到南明时期,延平王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占领了台湾,在西方列强和郑氏家族的大力开发下,此时台湾才有了可以自给自足割据称霸的基础,清朝时期,清军灭掉郑氏攻克台湾,台湾正式被纳入到了中华帝国的行政区划之内。
所以,为什么南宋君臣宁愿跳海自杀也不愿意跑到台湾割据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因为宋末台湾并不具备东山再起的条件,宋朝之前官方并没有重视和很好的发展台湾,以至于台湾还保持着半原始半开化的状态,粮食产量比较少,不能满足自给自足,岛上人口比较少,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土著人,这些土著人不认同南宋政权,直到南明郑成功时期,台湾全岛不到二十万人,可见宋末时期台湾人口之少,根本不具备成为国家的基础。
另外,南宋并未在台湾驻军占领,所以台湾并不属于南宋管辖,而南宋以前之所以不占领台湾并不是没有占领的实力,而是压根就看不上这一块物资匮乏的不毛之地,即便是十万军民当时上了台湾岛也要面临着渴死饿死的境地,就算是侥幸活了下来,蒙古人就不会攻过去了吗,一旦蒙古人发水师来攻打,又该怎么办呢,不一样横竖都是死吗,还有必要瞎折腾吗?
-----
网友解答:
-----
根据南宋赵汝适所著《诸蕃志》,“泉有海岛,曰澎湖群岛,隶晋江县”,澎湖列岛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归属于南宋领土,并派兵戍守。
所以确实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何对台湾有了一定了解和控制权的南宋政府,不选择逃亡台湾岛呢?我想答案应该有两点。
其一,宋元水师实力的对比。
谈到退守台湾岛,就不得不对比一下当时宋元的水师实力,似乎蒙古人在水师上丝毫不占优势。
显然南宋的水师是十分强大的,宋代的造船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一度拥有强大的水师。反观蒙古一方,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连精通水性的人都没几个,更不要说操舟控舵、水上对战。
然而崖山之战的结果却告诉我们,并没有怎么简单。
崖山海战,南宋一方1000艘战舰、蒙古一方400艘战舰,最终南宋落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跳海自尽,十万军民一同殉国。君主跳海,十万浮尸,代表着宋王朝的彻底终结,也告诉我们,蒙古人的水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小。
尽管崖山海战有蒙古占据陆地优势、战术取巧等因素,但蒙古人的确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水师。
事实上,蒙古人一路的征战中,一直在吸收各国的军事实力,不仅早早地拥有了较为强大的火器,还掠夺了很多南宋沿海的船只,在一些南宋叛降水师官兵的指引下,建立起相当实力的水师。
所以即使是宋朝残余势力溃逃到了台湾岛,台湾海峡也无法阻挡蒙古水师的进攻,这并不是一条可取的路径。
其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水师的实力对比只是客观因素,南宋朝廷之所以没有逃往台湾,更主要的还是在主观因素。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儒家传统思想来看,中华大地才是王朝的根本,即使像高丽、占城这样陆地毗邻的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台湾这样孤悬海外的岛屿则更低一等。一旦大陆的根基被断绝,海外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所以南宋政府压根没有想过逃往台湾,他们把岭南之地作为最后的根据地,认为失去了这里就不会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
推荐阅读:
如果学校真的取消寒暑假,从年初到年尾轮番不间断的上课,你觉得老师和学生谁会先“疯”?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