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中国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时至今日我国人口已经突破14亿人,还有大量的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些人口占到了全球人口总量的21%,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存在。
今天的世界上,国土面积和我国相差不多的国家不在少数,例如美国,巴西,加拿大等,但人口却难以与我国相比,那么为什么我国就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呢?如此众多的人口是如何增值而来的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
维持庞大的人口数量需要大片的土地,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领土大国。
虽然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起步最晚,但从未中断。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秦王朝,其国土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这奠定了我国疆域的核心部分。
秦朝之后的历代王朝也正是以秦朝的疆域为基础,不断向四周扩张,并最终形成今天的版图。
秦朝的建立,意味着东亚最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几乎被中原王朝占据,也意味着长城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正式结成牢不可分的整体。
从秦朝建立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除魏晋南北朝以及五代两宋共计600多年时间,其余时间内,这片土地都保持着统一的状态。
在这保持统一的1400多年时间里,除改朝换代及国内武装叛乱的短暂动乱,这片统一的土地,尽可能的保持了和平的状态。
和平是人口增殖的最大前提,在我国人口爆炸式增长的清朝时期,战争主要集中在东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等边疆地区,长城以内的汉地18省除三藩之乱,基本保持了100多年时间的和平,为人口的成倍增长创造了条件。
2、坚韧不拔的小农经济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国土,是承载14亿人口的坚实基础,但适宜发展农业的平原只占国土面积的12%,盆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9%,这意味着我国可耕地面积还不到国土总面积的13。
而国土面积约为我国13的印度,耕地面积却超过我国,这说明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并不十分优越。
但我国依然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这一奇迹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坚韧不拔的小农经济。
自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成开始,这一封闭但空前稳定的生产力形式就主导了我国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所以产生和发展的门槛更低,在能种出粮食的地区,小农经济就能够茁壮成长。
加上我国农民阶级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的特征,在统治者不过分干预和压榨的情况下,农民阶级能将庄稼种到几乎所有的土地上。
明朝初年开始,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陆续传入我国,并在清朝时期全面推广,这使得大量无法种植庄稼的坡地旱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可养活的人口大量增加,于是清朝开始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
小农经济的存在使得农业始终占据着基础性地位,而且小农经济也使大量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小农经济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就是增加劳动人口,即多生孩子。
在没有天灾的时期,小农经济空前稳定,人口也会出现大量增长。即使遭遇了天灾,由于小农经济的超强适应性,人口也能得到迅速恢复。
3、雷打不动的安民政策
相比于日本的万世一系,我国的改朝换代太过频繁。自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我国的所有王朝享国时间都无法超过300年。
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意味着持续数十年的腥风血雨,而这些异常激烈的战争和动乱毫无疑问会使人口大量损失,特别是蒙古对中原地区的征服,金国被消灭人口达到90%。
但正因为频繁的改朝换代,才有了地主阶级的一次次更新换血,而每一次的换血都意味着治世或者盛世的到来。
作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天然对立,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地主阶级必须有所克制,以使农民阶级创造更多的财富,特别是经过改朝换代之后。
新王朝建立后,统治阶级深知江山的来之不易,本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觉悟,统治者一般都能做到与民生息。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统治者轻徭薄赋,崇尚节俭,罢战息兵,为农民阶级的小农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在农民阶级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小农经济得到长远发展后,人口自然得到大量增加。
相对于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以及自发性质的小农经济,统治者的政策更能促进人口的大量增长。清朝康熙年间,推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雍正年间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人口增长开始加速。
4、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对于统治者而言,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统治者文治武功的重要证明。
为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除了实行一系列安民措施,更为民众制定了一系列伦理道德秩序。
古人常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伦理道德的巨大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将传宗接代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那种不生儿子誓不罢休的思维,使得人口不断增加。
除了传宗接代,统治者还提出“多子多福”的家庭幸福衡量标准,直接将家庭人口数与幸福指数挂钩。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底层民众即使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也要尽可能的多生孩子。
可以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导致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种世代相传的传统观念,几乎使所有家庭都深受影响,因此生孩子成为全民的自发意识。
所以,我国古代虽然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动乱,但人口依然保持了庞大的基数,即使受到巨大摧残,也能够在小农经济的支持下迅速恢复。而当清朝基本平定中原,大量推广高产作物,并推行了一系列人口增殖的政策后,我国人口在200多年的时间里,达到了空前的4.5亿人。
庞大的人口规模,使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实现瓜分和殖民我国的目标,我国因此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幸存下来,并在建国后实现了人口的再度翻番,达到今天14亿人口的最大规模。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实现我国再度崛起,完成伟大民族复兴的最重要基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
网友解答:
-----
李光耀:大陆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这句话,像是政治宣言,因为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吃饭问题,好像在最近几十年里,变得不那么迫切和紧急了。
在世界史上,中国的人口并不总是最多的,而且由于中国人对大一统的执着,在人类文明发展程度没有突破土地瓶颈前,治乱兴替,经常遭遇人口数量巨量起伏。
翻看史书,抚今追昔,如今的中国人,其祖上都是很强大的存在。李光耀曾经说:中国未来一定会崛起,因为(我们)新加坡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客家人)后代所建立的国家,都能发展的很好;大陆中国人都是进士秀才的后代,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李光耀)
政治成熟:社会发展的保障
人口学家一般认为一个族群少于5000人,就不能称之为族群了,因为缺乏多样性的基因组。中国的文明能够传承千年,与中国人庞大的人口数量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口数量众多,与发生在公元前1076年周王朝的“革命”至关重要。因为这场革命后的“天下宗周”后,周王朝“以德配天”,形成了后世中国的“郁郁乎文哉”的人文精神,让中国政治有了“迁其重器”,“不毁宗庙”的温情。“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牧野之战:周王朝的革命)
周王朝废除了商王朝的血腥的祭祀制度,开始用礼仪教化人民。中国在周王朝后,第一次整体步入了社会文明阶段。农耕稼穑的艰辛,让周王朝提出了“无逸”的思想。从此,中国的仁人志士“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孔子是商人后裔,却以周人“至德”为基础发展出儒家思想,即使他千般念祖,却也在道德做审判时说“吾从周”。到了宋代时,这样的思想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哲学。
由于有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文化,所以中国古代关于天下、国家、民族的政治理论就发展的很快,到了秦代,终于在世界各国中脱颖而出,政治成熟度一骑绝尘,领先了世界2000多年。也就是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古文明第一次超过了其他地区。
政府主导了社会行为后,由于当时有大片的土地未开发,还面临着严重的国际(当时的诸侯国)竞争,政府纷纷鼓励生育,增加人口,甚至到了生女孩政府送猪,生男孩政府送狗作为贺礼的程度。到了清代,为了增加人口,还推广了“摊丁入亩”。由此,民间的生育,既是自然本性,国家又提倡,自然乐此不疲。
文化传承:家庭伦理
周王朝制定礼仪,分配资源,实现了殖民特权,在黄河流域实现了周人的势力范围。周公以宗法制配合封建制,完善了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家族伦理的“亲亲善恩”的原则。孔子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伦理观念,使得中国人普遍重视家族、家庭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等训诫,经过国家思想文化的强势宣贯,成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风景。
中国文明进入农耕社会,也在商王朝晚期、周王朝早期。由于铁器尚未推广,耕牛也比较少,农耕技术很粗糙,必须要借助大家族的力量才能够完成,这在经济上也要求中国人要注重家庭,要多子多福。直到清朝晚期,《白鹿原》里,还有着乡约,用以约束人们的行为。
(被称为“民族秘史”的《白鹿原》)
同时期的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罗马公民的日渐减少有莫大的关系。而罗马公民的减少,又是因为罗马人“好淫”的本性。相对于中国300年王朝的时间来说,罗马帝国的王朝往往三两代人就要更换皇帝姓氏,也即中国意义上的改朝换代。究竟原因,就是罗马人的“滥性”贪图享乐而不愿意生育孩子。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往往都是养子、继子,贵族人家的继承人也大多如此,到后来,闻名天下的罗马军团在罗马公民中招不到合格、满员的士兵,不得不雇佣日耳曼人,最终造成了罗马帝国的崩溃。
地大物博:人口承载力
东亚板块是一个优势的地缘板块,拥有平原、高山、河川、丘陵等各种地形地貌,在先民们的筚路蓝缕的开发下,因地制宜,适应不同的作物种植。在汉代时,黄河流域,包括河套一带(朔方郡)得到了大面积开发,人口在西汉末年达到了6000多万(齐民编户,登记在册),还会有一些贵族世家的奴婢、部曲没有统计在册的。经过了长达400年的战乱以及人口南迁,江南一带也得到了开发。到宋代,中国就有了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三个核心粮仓(此时的关中沃野由于水利年久失修,且处前线,已不具备经济中心的实力),这给了中央政府设立“粜仓”的基础,朝廷赈灾就有可能,就不会出现一场大的自然灾难,就亡国的悲剧。
不过,土地承载力是有限的,即使将南方的山地都开辟出来种上粮食作物,在化肥等现代农业技术没有出现之前,土地物产还是有限的。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深入,土地兼并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这是历朝历代都无解的困局。也因此,中国的人口数量长期在6000万至1亿徘徊。
(华北、长江中下游、成都三块平原,物产丰富)
发生转机的是在明朝末年,各种耐寒农作物的引进,使得西北干旱地区,如甘肃、陕西、山西、内蒙,甚至是青海等高原地带,都能种植耐旱的农作物,土地物产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口数量增长,在清朝末年,就已经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了。
至于建国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生育观念,加上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中国人口数量在短短数十年间翻翻,在1980年代初超过10亿。到如今,已有13.6亿人口,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结语:
有这样的人口总量、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再加上庞大的领土规模,世界上任何一个殖民国家,都不能轻易的征服中国,这才使得中国避免了近代的亡国危机。
有这样的人口总量、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中国在获得了一次和平建设国家的机会后,中国的复兴之路不可阻挡。
(世界人口密度,颜色越深,人口越多)
-----
网友解答:
-----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85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4.5亿,已经占世界人口的38%。之后中国经历了持续不断的战争以及各种让人口变少的灾害,到建国之初的1949年底,中国的人口依然还有6.12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1850年之前,中国没怎么统计过人口,没怎么和世界人口做过比对。不过,汉唐宋明这些朝代,根据当时的发展状况,应该也是那时候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众多的中国)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中国版图面积越来越大,历史没有断过。
中国历史上人口世界最多,与中国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大不无关系。中国从三皇五帝开始到现在,历史持续不断,版图面积总体上处于越来越大的状况。因为版图面积越来越多,自然在这样的版图上人口也就越来越多。
世界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大帝国,比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乃至后来的大英帝国等等。这些帝国在他们存在的时期,其人口也许比当时的中国的人口多。但是,这些帝国也就是盛极一时,很快就消失了。消失以后,有些完全不在了,有些也只是一些小国家。比如蒙古帝国,在强盛时期横跨欧亚,人口当然是那时候世界上最多的。不过现在的蒙古国,版图面积却已经非常小,而且人口也只有300万。
中国现在不是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比中国版图面积大的还包括俄罗斯、加拿大这些国家。但是这些国家,不但历史很短,而且也处在高纬度地区,气候非常恶劣。大部分版图处在冰天雪地里,或者有很多如西伯利亚这样的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所以中国的绝对版图,其实是最大的。
(中国版图)
二、中国处在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的地域,同时又处在农耕社会。
中国不但历史悠久,绝对版图最大,而且气候条件也是很适宜庄稼的生长。由于很适合庄稼生长,因此粮食产量就很高。只要粮食产量很高,人有吃的,人口自然就会生长。
除了气候条件很适合庄稼的生长外,中国古代又是最典型的农耕社会,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上至国家大政的制定,下到家庭的重大事情,也都是把农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古代家庭最重要的两件事,无非是“耕”和“读”。“读”的结果是当官,而当官则是更好地维护“耕”)。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确保了粮食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
只要不处在乱世,只要给老百姓一些休养生息的机会,粮食短时间内就会很快丰收。而粮食的丰收,也便意味着人口的增加。
(农业耕种)
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人口的增长。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生育,同时也激发生育的文化。
比如“家大业大”。古人认为成功的标准,首先是“家大”,也就是说希望生育的子女最多,能够开枝散叶。然后才是“业大”,在人生事业上取得成绩。
再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直接把有没有后代,提高到道德认知层面上来要求。认为没有后人,或者说后人中没有男子,是道德有亏的表现。在这样一种认知层面上,也就是“一夫多妻”制度的盛行。外国很多国家很早就提倡“一夫一妻”,而中国则一直提倡“一夫多妻”。直到民国时期,大学者辜鸿铭都还大力倡导“一夫多妻”。而“一夫多妻”的盛行,确保了生育的优化,也确保了人口的更多增长。
又比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里讲的是古代的养老体系。每个人要确保自己无助的后半生能够平安到老,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生育。多生育,就会多子女。而这样也带来了人口的多增长。
所以,从古至今这样延续过来,中国就成为了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人口》)
-----
网友解答: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事实。不过从价值层面说,我不认为中国人口过多。以中国的地理条件论,今天的13亿人口,并不算多。倒是由于计生政策的人为限制,这个数值显然是偏少的。
和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印尼这样的版图大国不同,中国是货真价实的国土大国。除新疆沙漠,青藏高原,整个中国内部,几乎都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从东北到华南,从甘肃到沿海,大部分省份的自然条件都很优越,足以蓄养足够多人口。
因此,古代中国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古老民族。华夏民族文明早熟,很早有“用诸夏变夷”的文明自觉,文明扩散,落后民族归化,都被视为自然的事情。迁徙流散,到蛮荒地区生活,播种文明,也为圣贤所取。哪里有人口黑洞,朝廷就积极鼓励迁徙填省。古代的省州府县,无论远近,只要适宜人类生活,都吸收了大量人口。
人口大范围的迁徙播散有什么好处呢?它减少了人口增长的损耗。
自然灾害再严酷,也不可能从华北到岭南都遍及——人民总有逃生去处。古诗里说的“十室九空”,很大部分是逃荒而去,真实人口损失,没有那样严重。中国气候地形多样,这有利于阻止疾疫广为传播。中国古代没像欧洲那样,一次鼠疫爆发,动辄消灭三分之一的人口。
对人口增长威胁最大的是战争。地域广大,并且复杂多样,这同样好处。此处争战,就逃往别处;即使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大地无日不争,无日不战,堪称人间地狱,当时甘肃的汉族军阀张轨张寔,他们积极收容流民,发展生产,抵抗胡人侵略。一时之间,偏远的凉州成了文明火种。类似事情在古代不绝如缕。放在欧洲、中东,一国有内乱,流民迅速就成别国民族。中国大一统的范围内,人口迁徙也是累积。
经过几百年上千年沉积,中国各地形成了较大人口基数。也就不难理解,传统边疆省份云南,一直被视为瘴气丛生的地区,到清朝中期,有超过1千万人口。东北更典型,其开发是清朝后期的事情。将近一百多年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东北从几十万人口,迅速增长到抗战前的三千万人口。
简而言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它所蓄积的人口多,是现实的承载,是历史的积淀,并不足为奇。把中国各省人口单拿出来看,放在同等面积、自然条件差不多的国家看,一点也不算多。比如说,德国的面积相当于中国的湖北省,它有八千万人口,而湖北省的人口不到六千万人。法国面积相当于中国四川省,人口将近七千万人口。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拥有九千多万人口,真的算多吗?
没有哪一个中国省份存在“人口过载”的情形,因此整个中国也谈不上人口过多。
从人口密度说,中国不算人口大国。不仅要比欧洲国家少,和日本、韩国这些人口稠密国家比起来,简直说得上稀疏。放在发展中国家来看,中国人口也不算密集。埃及90%以上国土都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沙漠,富饶狭长的尼罗河谷中下游,就蓄集了近1亿人口;菲律宾、越南、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的人口,都是已经接近或已突破1亿人口。中国适宜生活的国土面积,和这些国家相比,又何只是十几倍呢。
从这个比较看,中国人口还算很多吗?
-----
网友解答:
-----
中国人口多主要是西方的责任,因为科技发达发明了青霉素也就是各种抗生素,中国幼儿三岁前那个没用过抗生素,如感染细菌发热不用抗生素三天就死,那个家长敢不用,抗生素至少救了中国十亿人的命,如果没有抗生素中国人口最多只有三亿,古代中国能穷生,但病死一大半。
-----
网友解答:
-----
中国在国际上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人口众多,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更是多民族的国家。如今中国放开二胎政策,继续刺激人口上涨。那么很多人就想要搞清楚,到底这么多人口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最初华夏文明刚刚开始的时候,拥有的地盘并不是非常大,人口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哪怕是后来秦统一全国,人口也没有那么夸张。因为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实际上我们的国土条件没有那么出色,中国内部严重缺乏平原,山地、丘陵分布非常广泛,而南方河流交错,实际可用的耕地非常少。早先像云南,广东这些地方更是有名的蛮荒之地,这种环境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并不算非常有利。
但华夏文明出现之后,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生产力。到秦朝,不仅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始皇帝统一全国之后,制定严厉的户籍政策,国内人口在这个时候开始不断增长。
当然,华夏文明是一直同外界进行交流,比如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引进大量的物种,隋唐时期又有大量的物种传入到中国,而随着唐宋时期对于南方的开发,以及运河的出现,粮食产量开始有明显的提升。宋代的水稻种植技术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让宋朝时期国内人口突破1亿的大关。与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华夏文明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不断提升的生产力,以及长期的和平稳定,各类优质资源辅助,人口飞速增长是很正常的。
等到明清时期,全国已经被开发得差不多,此时马铃薯,红薯,玉米的引入,再度让粮食产量得到提升。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国内开始大面积去种植马铃薯,玉米,这些作物可以在山地,丘陵里面生长,也不用过多去照顾它们,这就让原本荒废的很多土地得到开发,粮食的种类也就更多,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加快。
当然,明清时期人口暴增,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粮食问题,而是国家的政策出现变化,雍正时期,加大人口普查的力度,废除人丁税,他采用的摊丁入亩,真正奠定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之前的康熙为了恢复人口,选择永不加赋的策略,雍正进一步发展,不仅减少民众的负担,还让之前严重的人口隐匿问题得到解决。其实古代想要做好人口普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之前的王朝都采用严格的人丁税,这就让不少的民众承受不了剥削,选择去依附地主豪强,使得土地兼并不断加剧,人口隐匿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中央又很难去触碰这些地主豪强,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历来的这些王朝在后期的时候都面临着这种困境。雍正采用的这种政策,使得清朝中期开始人口暴涨,在道光年间,国内人口就已经达到4亿多,而当时世界的人口总共才只有10亿。
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遭遇长期的混战,但相对的,很多先进的技术传入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开始大力帮助人口恢复,随着医疗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大家生活水平更好,本身就有着人口大国的基础,经过刺激继续上涨是很正常的。
说到底,人口的增长还是与国家的政策以及实力有着一定的联系,当然,最主要的是中国长期保持着稳定统一,像欧洲那种地域狭小,又长期割据混战,就很难出现什么人口大国。不过人口过度增长,对于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国内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过量的人口就会使得资源越来越紧张,那样的话民众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
网友解答:
-----
根据最近的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中国境内总人口数量已经接近14亿,占世界人口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开,国内人口增长或将迎来新的峰潮。
那么,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仅从自然环境来看,中国虽然有着广袤的国土,但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广阔,相较于其他诸如美国、加拿大之类平原面积广泛的大国而言,我们的农业发展条件并不占优,所以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便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根据经验总结,我国占比最大的温带、亚热带地区恰好是最为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而明显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则改善了河流水域的分布,有利于农业生产尤其是以水田农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了人民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于是,中国早自先秦就兴起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了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
这种生产方式以精耕细作为标准,通过消耗充分的劳动力以期实现单位面积土地产量获得最大化的目的,加上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农业生产和应用技术发达,农作物产量较大;明朝初年开始,由于地理大发现和世界贸易的萌芽,原产于美洲的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陆续传入我国,大面积荒地坡地得到充分利用,农业产量不断提升,提供了后期人口数量增加的粮食保障。
另一方面,传统的耕作方式所形成的大量劳动力缺口,也需要通过必要的增加生育来缓解。
封建社会的特性就在于地主阶级通过对农民阶级的统治和管理,实现不用直接从事生产就能享受大量劳动生产成果的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则主要是通过赋税和徭役。
古代的赋税征收标准是按每一户有多少“丁”即成年男子来计算,且徭役的征用也都是用男丁,这便加大了对小农生产模式的压力,刺激低层劳动者通过生育添丁的手段来缓解和分担家庭任务。
封建政府的赋税政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巨大的,以清代康熙年间为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康熙帝在谕旨中指出:
“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
这条诏令为后来的“摊丁入亩”奠定了实践基础,清朝的人口也因此出现了爆炸式增长,雍正晚期统计人口尚且仍两千六百多万丁口,七年之后便增长到了一亿四千三百四十一万人口。由此可见,赋税制度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之重大和深远。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战争的爆发向来是影响人口发展的两大对立要素。
考证我国历史不难知道,虽然封建时期历朝纷争不断,拓边、起义、侵略等各类战争爆发频率颇高,照理应该对人口的增长影响很大,但倘若对这些战役进一步总结,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战役——无论内战还是对外战争,都有意避开了人口密集分布的中原地区。
另一方面,受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积极影响,统一的封建王朝在任期间大多会采取安顿民生的政策,抑制作为统治阶级的封建地主官僚对农民进行过多的压迫和剥削,甚至某些励精图治的最高统治者还会下令轻徭薄赋、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使得社会整体上保持安定的局面,这些对于农业生产力和人口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文化方面对中国人口的影响不可轻视,甚至可以说是极关键的一环。
自先秦绵延至今的宗法制观念和传统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两种思想结合在一起,长期引导着历代人民始终以传承和延续香火为家族的头等大事,在此基础上鼓励早婚和多生的习俗自然也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习惯,因此以前无论经历了怎样激烈的战乱导致了人口如何凋零,中华民族都能够快速地恢复过来,甚至相较于之前的人口总额还能有所超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逐渐地形成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
网友解答:
-----
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多子多福,都要生男孩。希望人丁旺盛,将来就会更加有福气。多子多福作为民族传统观念,可谓深远流长,是古代人的一种理念,认为儿子多就人丁旺盛,将来自己就会更有福气,一家人能够团结、如意、幸福、美满。看我们村,基本上每家都有3-4个孩子,而且都是为了追男孩。
当时有政策要求农村的:第一胎是男的就不允许再生,第一胎是女孩就允许生二胎。但在农村,第一胎是男的,都不会满足,都会再生的。小孩长大了,人多人脉广,有困难互相帮助。逢年过节、办喜事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人口观念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劳动力的增殖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必须有足够的男性劳动力才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人口自然就增多。
-----
网友解答:
-----
个人见解:有一句话叫人多力量,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慢慢想都证明是人多力量大、好办事、主意多的意思。人口多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用到至极。第一次,古代为了战争,如:人多打败匈奴等。家族兴旺,姓氏传承,各家各姓都在壮大自己的家族。第二次,深挖洞、广积粮,为的是中俄国家平衡,应付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人多对方不敢欺负。第三次,1950年底至60年开始,国家提倡多生子,赞扬伟大的母亲年代,每个家庭都生四至十多个小孩,为的是尽快恢复生产。由于当时是和平年代,这个时间段,我国人口增长最多。这些都是我国突飞猛长人口生长的时候。应该是为了当时的需要。
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人口多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如果不稳定,管理(处理)不好就变坏事,整天在混乱之中。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制让全国人民劲往一处使。能做到:人心齐,泰山移。这些打消了外国人轻视中国的念头。相信这也与我国人口多,团结一心的作用有关。
-----
网友解答:
-----
中国现在人口已经有14亿多了,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但是,在历史上中国人口甚至达到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多次达到这一水平。可以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古罗马时期和阿拉伯帝国时期的人口曾经有过接近或超过中国的情况),并且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在人口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说道为什么中国的人这么多,原因还是很多的,下面我说几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条:中国古人具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无数民族和国家,但是在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都消失了。他们主要的消失方式就是被强大的民族灭族。比如著名的迦太基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起来,迦太基人也是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民族,曾经在最强大的时候,这个民族占据了几乎整个地中海的贸易权。
(繁荣的迦太基城)
(迦太基疆域)
但是,随着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的崛起,迦太基受到了挑战,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将迦太基人彻底击败,并且将迦太基人的家乡迦太基城铲为平地,最后又把盐撒到这片土地上,迦太基人也被消失了。
(罗马人攻入迦太基)
所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足够自保的能力,很可能最后连渣都不剩,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而中国人在古代自我保护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5000年前,华夏族的祖先炎帝、黄帝部落和蚩尤大战,击败了这个他们在东亚地区遇到的第一个强大的敌人,确保了族群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此后,华夏族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不断作战,不仅成功保护了自己的土地,还顺带向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
(炎黄战蚩尤)
这就是中国人口发展的基石,足够的自保能力。
第二,地方大,土地肥沃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并且占据了大片肥沃土地,为人口的增长确保了物资方面的供应。
举个例子,在秦朝的时候,中国人口大约为3000万,国土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在这片国土上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辽东平原等非常适合种地的大型平原。它们为秦朝出产了无数精美的粮食,也抚育了当地人口。
(秦朝疆域)
今天,这几块平原仍然是世界上粮食产量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肥沃的华北平原)
相反的例子就是居住着游牧民族的北方草原,由于当地为苦寒之地,土地承载能力低,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图为蒙古草原,这种地方只能放牧,开荒种地就会沙漠化)
第三,包容之心
中国人不好杀戮,喜欢将周围民族融合到自己的大家庭中来一起生活。黄帝击败蚩尤的九黎部落之后,将这个部落纳入华夏部落中间,和他们一起开拓当时还很荒蛮的华北平原。于是,华夏部落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变弱小,反而比以前更强大了。
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让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最终,使他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
第四,民族的精英阶层还是比较给力的
中华民族最大的问题是不爱生育,这好像是我们悠久的传统。
为了鼓励老百姓生育,古人创造了很多思想、制度等提高国人的生育率。比如汉朝初年的时候,政府规定达到一定年龄不结婚就要罚款。还有,除了宣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思想,古代“多子多福”的思想也是为了鼓励老百姓生育设计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提出的思想,他为我国人口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
-----
网友解答:
-----
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完全可以用“不可遏制”来形容。
草原上的鹿群,靠狼的捕猎来控制;人口增长,有什么力量来“遏制”呢?
多的是!
比如我曾经写过的“溺婴”现象,过去许多地方都有将初生女婴溺亡的陋习,大量的女孩呱呱坠地,就被狠心父母杀害了。在男多女少的大背景下,杀死一名女婴,不单只减少一口人,同时也是剪除了人类“繁衍树”上一条分枝。这一枝条,说不得机缘巧合,能生出多少再小的细枝和树叶呢——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以一己之力,竟然在两百年后造成那么多人口(由明朝开国到明亡,朱家子孙总有几十万人吧)。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尽焉!
与溺婴相比,更多的婴儿死亡,是落后的医疗条件造成的;我记得一个数据说,过去有百分之十的人,在幼年时就夭折了,能够长到青年,要靠运气。
过去生育率固然高,死亡率也不低。与落后的医疗和生活条件相比,战争、疾疫和自然灾害造成是死亡率更是惊人——想想古代讲杀人,用的“流血千里”“血流漂橹”这些词。
陋习、战争、疾疫、自然灾害,都是遏制人口增长的因素。
可是,这些因素都没能真正有效遏制中国人口的增长。
这也是一种形式的人定胜天。
(汴京的桥梁,都要被人压垮啦!人实在太多了,出游时看滚滚人头,不是今天才有的景观皇帝不称朕)
两千年来,动乱不断,与此同时,中国人口持续地稳定地增加。但在清代之前,中国人口从未过亿。明末清初,中国大部地区,经历了长达一二十年的大规模动乱,像张献忠“屠川”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导致一些地方人口急剧减少,不得不通过从其他地方移民来“填”补人口,比如“湖广填四川”。但仅仅几十年,这些地方的人口又重新膨胀起来。
在
号称
“盛世”的康雍乾三世,中国人口第一次破亿,然后就两亿、三亿、四亿的上台阶。
虽然清代疆域辽阔,但其人口体量最大的区域,仍是“汉地”(即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本土,在清代称为“关内十八省”);最多的人口,仍是“汉人”。“藩部”人口基数不大,也比较稳定。
清代在“盛世”的虚名之下,是普遍的饥饿和贫困,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生育的意愿。国内长期的稳定,也保障了人们生育的基本条件。清代以来,过于巨大的人口总量(到新中国建国时,已经是4.9亿人),使得无论是战争还是大规模的天灾人祸造成的死亡,都不足以对人口数量的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即便一时之乱,死亡几百万、上千万人,中国人口还在涨!
中国人口增长,是一条最为坚挺的红线。
中国人口增长真正减速和稳定下来,还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如果没有过去二十多年坚决地执行这项“基本国策”,中国现在的人口,直接奔二十亿去了。二胎政策去年一放开,虽然新闻里说“群众生二胎意愿不强”,但就我所见,我住的那栋楼里,这一年就生了好几个小孩,还有一个双胞胎。说不强,也是相对的。
根据上面的梳理来看,造成中国人口快速膨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国家富强”(如清代,被人形象地称为“饥饿的盛世”),但长时段的稳定环境,确实是有利于人们增强繁衍的信心;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中国人,不单没有控制生育的观念(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不想生、不敢生”),且以多生为荣,甚至通过更多的生育来补充较高的婴儿死亡率,从来不考虑生育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和不利影响。
中国古代出了那么多学术“大师”,却从来没人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控制人口的学问,必然是政治上不正确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生育率与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发达的地方,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往往较为低迷,甚者出现人口负增长;反而是落后的地方,生育率更高,不断地制造贫穷的“新人”。
(庞大的饥民群体)
综上所述,我认为造成中国“如此众多人口”的根本原因,一是国家实在太大了,相对够用的空间和资源,摆布得下如此众多的人口(亚洲人似乎生育能力都不弱,南方热带的印尼如此,北方较冷的日本也一样。而西方国家人口却一直较为“谨慎”的增长,或许与国土面积及地理、气候条件都有关系)。
第二,是国人自古以来崇尚多生,有着多子多福的观念。许多女人一辈子生下七八上十个娃儿,简直是“撒欢”地生。这些孩子起码能活一半下来,开枝散叶,就是四五房人口,接着再生……这些大小“房分”,在中国的继承文化里,是完全平等的;除了女孩没有财产权,男孩无论长幼嫡庶,都拥有大致平等的财产权,这与西方在权利上倾向于保障长子的利益不同。一定的财产,对于接着生,实在是一种必要的保障和刺激。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多子多福是相适应的。
人生育的冲动(其实最初的冲动倒不是为了生,“生孩子”只是一个副产品)是十分可怕的,幸亏人类一胎多只能生一个,怀胎还要满十月,如果人类像啮齿类动物一样,天啦噜,地球早爆炸啦!(皇帝不称朕答题)
------------------
推荐阅读:
听说福建省跟江西交界的光泽县以前属于江西,不知是什么时候划归福建的?
女生28岁、本科三本、硕士双非,这样的情况有必要继续读博士吗?
有人说彩票除非中一等奖,否则其它的奖迟早都会全部还回去,怎么看?
上一篇:遇到过什么火车上的道德绑架?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