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大明朝开国皇帝,其有一子,名为朱标,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立为太子,朱元璋打算在自己驾崩之后,将他打下的江山交给这位太子朱标。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以他的能力,接管明朝定是一位明君。
太子朱标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得到了当时满朝文武的认可,他成为朱元璋的继承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可惜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打好的算盘一下子落了空,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朱元璋需要在四儿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炆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朱棣的能力很强,做皇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朱元璋却偏爱自己的嫡长孙朱允炆,因为他是朱标的儿子。
朱允炆与朱棣
朱元璋再三权衡之下,下定了决心让朱允炆做自己的接班人,虽然朱允炆年龄还小,而且威望无法与朱棣相提并论,但是朱元璋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这一切。于是,朱元璋拿出了自己的屠刀,开始对那些势力极大的开国功臣们动手,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登基铺路,一时间血流成河。
在朱元璋“大刀阔斧”的帮助之下,朱允炆顺利登基称帝,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朱允炆虽然很年轻,但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一上台,就开始为自己掌控权力做准备,因为朱元璋为他铺了路,开国功臣们已经威胁不到他,如今对他威胁最大的要数那些藩王叔叔了。
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开始在暗中削藩,并定下了先除掉朱棣“羽翼”,最后收拾朱棣的策略,按部就班的开始落实。
朱允炆的策略定的很好,执行的也没有问题,他成功的在朱棣不知不觉中除去了大部分的势力,最终等朱棣有所发觉时,朱允炆的形势一片大好,对朱棣进行了包围,朱棣看似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朱棣在暗中训练了800勇士,开始起兵造反,一时间他的旧部多有响应,同时朱棣战争经验极为丰富,通过几次与朱允炆军队的较量,居然让他站稳了脚跟,随后几年的对攻过程中,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了朱棣,最终朱棣以清君侧的口号,杀入了皇宫。
本来志得意满的朱允炆,如今一败涂地,选择了焚宫自尽。当朱棣来到大火熊熊的宫殿时,派人奋力“救”出朱允炆尸体,尸体烧焦已经无法辨别是否是朱允炆,但是朱棣却非常肯定的对外宣布了“朱允炆烧死”的消息,在“万般无奈之下”,朱棣登基称帝。
此时,朱棣最怕的是“朱允炆”还活着,如果朱允炆哪一天跳出来,则朱棣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地位恐怕不稳固,虽然对外宣称朱允炆已死,但是朱棣自己知道,朱允炆的生死尚不明确。
朱允炆被姚广孝收留的可能大
如果大火中的尸体真的不是朱允炆,那么他就一定还活着,并且在旧臣心腹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
离开皇宫之后的朱允炆,并没有立刻站出来反对朱棣,而是销声匿迹。在我国古代的民间,想要藏匿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民间的村落出现了一个仪表堂堂的陌生人,总会有一些风声流出,何况在朱棣有意寻找之下。
所以,朱允炆藏起在深山的可能性很大。一位养尊处优的皇帝,在深山之中自然不法生存,他落发为僧,隐藏身份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做也需要有人收留他,帮他隐瞒身份。而这个幕后的人很可能是姚广孝。
姚广孝是一个和尚,而且他是朱棣成功登基的重要谋士,但是他没有要高官厚禄,而是选择退隐家中,没想到却遭到了他的家人鄙视,认为他身为一个出家人,不该去管帝王家的闲事。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姚广孝不简单,他的家人更不简单。姚广孝也因为家人的看法,而有悔意。在朱允炆逃脱之后,很有可能被姚广孝收留,也只有这样,才能多年未被朱棣发觉。
其他的流落寺庙的传说也很多,但是都没有确凿的证据,都是猜想,不过,寺庙毕竟人多眼杂,有如此特别的真命天子进入,如果不是有人庇护,走漏风声恐怕在所难免。
这就更增加了姚广孝收留朱允炆的嫌疑,因为在那一段时期,寺庙多被征用为制造兵器的场所,朱允炆在一般的寺庙很难容身,同时,朱棣还派遣了一位心腹大臣胡濙,多年以来云游四海,名没寻找张三丰,但是实际是否是寻找朱允炆,不得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要想在一个人多眼杂的地方藏十几年,明显不现实。至于胡濙最终是否找到了朱允炆没有确切说法,史料中只记载了胡濙在1423年夜里回到了京城,当时的朱棣已经入睡,但是听到了胡濙回来,非常开心,立刻起床迎接,并且几乎彻夜与胡濙交谈,最后有释然之状。这样的情况很像胡濙得到了朱允炆的消息,并且是一个好消息。或者朱允炆已死,或者朱允炆已不会再与他争夺皇权。只有这样的消息对日夜不安的朱棣才是好消息,也只有这样的消息才能让朱棣\"释然”。
不过,1423年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朱棣在1424年就驾崩了。也就是说,胡濙是在朱棣临死前一年回到了京城交差。这样的特殊的年份,让人浮想联翩,是否是在外十多年的胡濙得知朱棣龙体欠安,所以想早点回京,免得朱棣死后自己的差事无人知晓,再无法回到京城呢?如此想来,这胡濙可能对朱棣撒谎了,他可能压根就没找到朱允炆的任何消息。
朱允炆不太可能去了海外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去海外找朱允炆,这一点不太实际。海外有多大?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漫无目的的航行,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当时的战乱不断,朱允炆能逃到哪去呢?他如果真的逃到了海外,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外国势力帮助他复国;一种是讨好朱棣,将朱允炆献上。结果是这两种情况都没有,所以,朱允炆出逃海外的可能性很小,即便出逃也可能葬身鱼腹了。
朱允炆烧死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每个人都愿意活着,自尽何必烧毁宫殿呢?他如果出逃,出海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偷渡,很可能葬身鱼腹。所以,朱允炆被姚广孝收留的可能最大,也只有这样身份特殊的人,才能保住朱允炆一命。
-----
网友解答:
-----
靖难之役的第四个年头,朱棣攻破南京城,但是当他来到皇宫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呢?
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已经成了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朱棣进入南京城的时候,皇宫已经着起了大火,朱棣急忙命人前去救火。最后,部下将一具烧焦了的尸体拖出来,给朱棣说这就是朱允炆。
于是,朱棣按王爷的规格安葬了建文帝,并且就此事对外的解释是:“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这段历史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这是朱棣自说自话而已,况且其中漏洞也很多。比如,既然尸体已经烧焦,不可辨认,那朱棣是怎么确定那就是建文帝的尸体呢?
很显然,朱棣夺位之后为了稳定人心,随便找了具尸体认作建文帝,为的就是告诉天下人,你们原来的皇帝已经死了,就不要再有其他的想法了,现在老老实实地跟着我干吧。
除去朱棣的官方宣传之外,建文帝在城破之时,通过秘道逃脱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相信。而且就连朱棣本人,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朱棣在位期间,曾派一个叫胡灐的大臣,以寻访张三丰为名,到处查找建文帝的下落。胡灐多次向朱棣进行过秘密汇报,但是汇报的内容以及查访的结果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甚至还有人说,朱棣六次派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也证明了郑和下西洋,有寻访建文帝和开展外交的双重作用。
如果建文帝没有死在南京,那么他逃出去以后的下落如何呢?对此,民间流传的版本也很多,主要是出家为僧说,出家为道说,隐姓埋名说,流亡海外说。
出家为僧说,剧情可是相当得离奇,当中为建文帝提供庇护的,居然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头号谋士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棣造反成功后,姚广孝不肯还俗,仍旧居住在寺庙里,只有白天上朝时才换上朝服,退朝后仍旧换回僧衣。
这一点的确很奇怪,于是就有很多人猜测,在当时大军环伺的南京城,朱允炆即使能够有密道逃生,也绝对无法逃远,很可能是姚广孝收留并保护了他。为了掩饰建文帝的身份,便为其剃度,让其出家。
而且建文帝出家的地点,就是东明寺!据说,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还有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当然这只是后人所写,如果当时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把对联写出来,你当朱棣的东厂和锦衣卫眼瞎啊!只怕转眼就要引来杀身之祸。
此外,一直到朱棣的重孙子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居然还有僧人自称是建文帝,被当地知府抓住送到了朝廷。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当时建文帝出家为僧的说法是占了主流的。
至于出家为道说,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还留下了很多石刻,到现在人们还不能解释其中的意思。
这个说法比较荒诞,但也不能说毫无可能,毕竟明朝时候道教盛行,教徒众多,鱼龙混杂,建文帝藏身于道观,更容易隐藏踪迹。
隐姓埋名说,出自一位湖北武昌的老先生,叫让庆光,他自称是建文帝的后代,证据是他家藏有的一本祖传《让氏家谱》。根据族谱记载,让庆光老人的十五世祖“让銮”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当年建文帝逃出生天后,历经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最后来到了湖北定居,改姓换名,繁衍后代。因为明朝的天下本来是朱允炆的,现在“让”给了朱棣,所以改姓让,至于取名一个“銮”字,可不就是金銮殿嘛!
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大家自行判断就好。
最后一个说法,就是流亡海外说了。
这个说法纯粹是从郑和下西洋衍生出来的,属于典型的先有果后有因,证据更少。不过前些年,有一位法国的球星自称是建文帝的后代,也着实让网络上热了一阵子,可信度还是请大家自己判断吧。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朱棣最终找到了建文帝。但显然朱棣不会公布这件事情,唯一可能做的就是杀掉建文帝,以绝后患,并让这件事永远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笔者更倾向于相信城破之时,建文帝看到无法逃脱,而他也深知自己的四叔朱棣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落到他手里肯定没有好结果。破釜沉舟的建文帝决定,用自己的尸体作为射向朱棣的最后一支利箭。
他放火自焚,将自己烧成焦炭,这样朱棣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尸体,即使找到了也无法辨认。只要朱棣一天不能确定自己的死亡,那他就一天不能安心,朱允炆要的就是让朱棣日日担心、夜夜惊心,没一天好日子过。
根据史料记载,朱棣当了皇帝以后,性格暴躁,极易动怒,估计就跟无法向天下人明确证明朱允炆的生死去向有关吧。只要朱允炆生还的消息流传一天,那么朱棣这一脉的皇位合法性就是存疑。
-----
网友解答:
-----
朱棣找不到建文帝,对于建文帝来讲,这反而是好事,而实际上,不管朱棣有没有找到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因为朱棣和建文帝,不是什么好叔侄的关系,朱棣不是挂念建文帝,他找到朱允炆只是为了“斩草除根”,所以建文帝如果是真的躲起来了,有办法肯定也不会露面。
即便朱棣真的找到了他,相信朱棣也不会将他的下落公之于众,以免落得一个“篡位弑君”的骂名。
建文在历史上下落不明,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因为太过宠爱嫡长子朱标,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把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太孙。
这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还有众多的儿子不选,跳过直接选择了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
就是这样做,激发了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
在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最有实力的两个儿子也先后去世,分别是朱樉和朱棡。而朱元璋“九大藩王”的儿子里,仅剩四子朱棣实力最强。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讲,其实他继承皇位才是理所当然,但是朱元璋不愿舍弃嫡系继承的传统,于是便如此决策。
可朱元璋也给朱允炆埋下了一个大坑,那就是“藩王”制度,天下藩边皆由藩王镇守,假若调节不当,那么将大厦倾塌。
而建文帝也是顺应着“不归之路”越走越远,在即位不久,建文帝不用离间之计,不用远交近攻,直接对所有叔叔们开战,放出信号,要削藩,要将有实权、兵权的藩王们变成“傀儡”。
其实建文帝的思路没错,可方法太急,如此一来,便适得其反。
五位藩王被削后,特别是在湖南的朱柏还被迫自焚而死,天下藩王都对侄子建文帝起了戒心,这决定了建文帝后来的失败。
面对四叔,建文帝觉得刻不容缓,于是便要将一直以来有矛盾的朱棣“逮捕”进京。
也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激起了朱棣的反抗,在建文帝登基不久后,朱棣“靖难”,起兵要“清君侧”,接下来的几年的时间里,建文帝的年号都变成了靖难的战争记录节点。
说实在的,建文帝在位时期,被“战争”贯穿了一生,和刘启与周亚夫打赢了“吴楚七国之乱”不同的是,建文帝被卷入了靖难之役的泥潭。
朱棣一路高歌,建文帝因为猜忌一路失利,最终导致双方此消彼长。
公元1402年,南京的建文帝正式失败,朱棣带着燕军兵临城下,建文帝在南京城的纷乱中下落不明。
据史料记载,朱棣进城后,建文帝的人后宫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可唯独不见建文帝本人的“躯体”,所以若不是火势过大,建文帝很有可能出逃成功。
出逃成功,这是幸运的一种可能,假如是火势过大,建文帝有意“自焚”,那么或许真的连身体残躯都无法留下,真正的建文帝,与火焰一同成为未知的历史。
但朱棣显然很焦急,找不到建文,这是他纠结的地方,活要见人,死则要见尸,可一点消息都没有,朱棣很不放心。
虽说是靖难之役,但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建文仍旧是大统的合法继承者,对于朱棣来说,建文帝的存在是具有颠覆性的。
就连称帝之后的朱棣,都不敢在南京当太久的皇帝,后面把京城迁到北京,那就是因为南京暗流涌动。
公元1405年,在靖难之役数年后,朱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派出自己身边极其信任的太监带着船队下西洋。
这是一次中原王朝伟大的远航活动,堪称人类史上难得的一次探索外加外交交流,而这个太监,正是被称为“三宝太监”的郑和。
下西洋,背后其实有着一定的“隐情”,那便是找人。
明初,外交问题也是严谨的问题,自大宋之后,元朝对南方属国的控制逐渐失衡,大明朝才再次拾起关系进行维护。
郑和下西洋,本质上就是一场外交的交流延续,而基于这个基础上,建文帝,也非常有可能逃往了西洋地带。
于明代的大量民间野史中,指出建文帝逃到了和大明恢复了良好关系的西洋国度。
虽然没有真实的史料记载,但这一切不是空穴来风,结合郑和屡次下西洋的情况来看,此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而郑和下西洋作出的地理、外交、文化等等伟大贡献,这是郑和个人能力强大带来的一些良好结果,本质上,他也不是去做“送财童子”的,背后的真实意义,也可能和建文帝的消失息息相关。
时间久了,即便朱棣再大方,下西洋这件事都不能再继续了。
永乐年间,朱棣数次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却是给予了国内巨大的经济压力,太子朱高炽在京城苦苦支撑着,时间久了,下西洋这件事显得非常“离谱”,所以朱高炽即位后,下西洋就被立即停止。
总的来说,下西洋一事的动机是“蹊跷”的,而下西洋所带来的好处,这是郑和的能力加成所造成的,并不是朱棣一开始所想的那样。
而若是真的在寻找建文帝,朱棣安排的多次下西洋,都是在“白费功夫”。
这便是“西洋说”,这个说法乃是建文帝下落不明的最流行解释,但是西洋说本身有很多细节说不清楚,例如若是建文帝真的到了西洋诸国,又怎么会让朱棣找得到呢,这种行为比大海捞针更加地没有可能。
除了“西洋说”以外,还有一种说法也较为合理,那便是“自焚说”。
这个说法的本意,就是指建文帝其实在朱棣攻入南京城之前,就已经和后宫葬身火海了,而实际上,朱棣也发现了建文帝的遗体。
但是朱棣不能放出消息,说建文帝被逼得“自焚”,如此一来,朱棣就真的脱离不了“造反”的骂名了,而且还要被后世人辱骂。
所以面对建文帝,朱棣采取了“秘不发丧”的办法,声称建文“下落不明”,为的只是告诉世人,建文帝“心虚”怕了,而不是被杀了。
在礼法上,朱棣才有着可以闪躲的空间,不然的话,这会成为朱棣一脉的隐患,逼死皇帝,等同于“弑君”,后果很严重。
也有可能,朱棣”囚禁”了建文帝,建文帝后半生都是被困锁度过。
更有一种说法,那便是“隐居说”,这个说法,有着一定的感情色彩,那就是朱棣和建文帝和好了,但二人有约定,井水不犯河水,建文帝隐姓埋名,朱棣装不知道,当好他的皇帝就行。
可是从朱棣对待建文帝的儿子来看,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是无情帝皇家,建文的命运是悲哀的,也有后世人认为,建文是自作自受,削藩操之过急,根本没有章法可言,最终失败得连皇位都丢掉了。
而他最后去了哪里,于何年何月离开人间,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在永乐朝,建文帝的存在是很隐晦的,知道朱高炽登基后,才对当年靖难之役被判错的功臣平反,朱高炽也因此得到了“明仁宗”的谥号。
在此之后,建文帝成为了朱棣一脉的“警钟”,后世皇帝不断削弱宗室,导致大明的皇族,被后世人戏称为“养猪”。
在本质上,大明天子对于宗族之人,形式和养猪相差无几,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的安全性。
建文这一“悲剧”,也是历代皇朝史上特殊的,反映的是皇权矛盾之下的一种人性的悲哀。
而在朱棣的后半生里,他可能找到了自己的“大侄子”朱允炆,朱允炆有可能是生,也有可能是死,但他逃不过的,是年轻的决策下,命运的轮回。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建文四年七月十三日,南京城内混乱不堪,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当时的首都南京城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北平发动叛乱的燕王朱棣此时已经攻破南京城。
胜利在望的朱棣并没有攻破南京城的皇城,只是包围起来,希望皇城内的建文帝识趣一点,不要闹得太难看,自己退位。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朱棣迟迟没有收到建文帝退位的文书。
突然有一天,朱棣收到皇城起火的消息,不安感油然而生,急急忙忙的率领手下冲入皇城,吩咐手下寻找建文帝。朱棣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整个皇城内都没有建文帝的身影,听宫里的太监说,死在大火中的那一具尸体就是建文帝的。
大火将建文帝的尸体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没有办法辩认,朱棣无奈之下只能将眼前这具无法辩认的尸体认作是建文帝的尸体,向天下人宣布,建文帝已经驾鹤西去,目的是让忠于建文帝的那些臣子赶紧死心,不要想着造反。
当时那具尸体是否是建文帝的?
根据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那具尸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不是建文帝的。建文帝应该是趁着火灾逃到了宫外,至于那具尸体,则是宫中的某一位不知名人士的。
现如今流传最广的建文帝出逃故事是出自于
《明史纪事本末》:
朱棣攻破南京城时,建文帝朱允炆在皇城内走来走去,想要自杀,编修程济建议建文帝自杀不如出逃。就在这时,有一个太监跳出来说,高祖(朱元璋)驾崩时,曾经留下过一个铁箱子,说是要等到遇到不可解决的事情时再打开,这个箱子现如今存在奉先殿。建文帝一听这话,连忙命令太监将这个箱子抬来。
程济一见到这个箱子,一脚将这个箱子踩破,发现这个箱子里面竟然是袈裟、僧帽、剃刀、僧鞋、度牒以及白金十锭。除此之外,箱子中还有一则文书,文书中写着:“从鬼门(暗道)出去后,有一条河,河中有一条船,坐上这条船即可逃生。”
就这样,装扮成僧人模样的建文帝通过暗道到达一条河边,这条河边有一条船,床上有个道士叫做王升,是神乐观的道士。王升对建文帝说,高祖昨天已经给他托梦,先到神乐观居住,到时候再转移往他方。
这个故事的漏洞要多明显,有多明显。
箱子既然是铁的,程济为何能够一脚踩碎?再者说了,这个箱子如果说是高祖留下的东西,程济如何敢直接一脚往上面招呼。特别是高祖托梦,这真的是假到没边。
这个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是关于建文帝是死是活,皇室应该是有定论的,而这个定论就是还活着!
万历二年十月,十二岁的万历可能是在皇宫中听到了什么,突发奇想,问当时的首辅兼老师张居正,建文帝去哪了?张居正回答万历,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此事,但是我听说建文帝当年削发为僧,从暗道中逃出了南京城,然后云游四方。
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室中人认为建文帝当年并没有死,而是逃出了宫外。
众所周知,朱棣分别派出两个人寻找不知死活的建文帝,一个人是郑和,一个人叫胡濙,郑和负责出洋到他国寻找,而胡濙则以寻找张三丰为名,负责在国内的南方寻找。
郑和下西洋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消息,但是却将大明王朝国力强大的消息传播给远在重洋的各国,给朱棣带来“万国来朝”。胡濙虽然没有给朱棣带来万国来朝,但是却给朱棣带来朱棣想要的消息,那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十一年,也就是朱棣驾崩的前一年,在外寻找建文帝寻找了长达十六年的胡濙,想返回北平向朱棣报告他的成果,但是此时的朱棣正在北征。胡濙无奈之下只能前往宣府,也就是朱棣的营地所在地。此时朱棣已经睡觉,胡濙叫朱棣的手下赶紧去通知朱棣。朱棣一听到胡濙要求见他时,兴奋万分,立刻传胡濙。
至于胡濙与朱棣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当时朱棣的寝室内只有胡濙一人,只是知道两人谈的时间非常久,一直谈到四更,胡濙才出来。
虽然说不知道胡濙与朱棣谈了什么,但可以肯定,胡濙与朱棣谈的内容绝对与建文帝有关,而且从谈的时间上可以看出建文帝还活着,如果说建文帝已经死了,根本用不着谈这么久。
谈话的内容应该是,
建文帝现如今在某个地方活着,表示对皇位已经没有执念,只想好好的生活。
以朱棣的性格他根本不会信胡濙的一面之词,要么建文帝给了胡濙一些信物,表明胡濙见过自己,要么朱棣后来还派人过去查证过。
事实证明,胡濙说的话是真话,因为后来的胡濙没有被朱棣处死,而是一直活着,善终而亡。
建文帝如果还活着的话,他在那里呢?
云南武定狮子山有一座寺庙叫做正续禅寺,正续禅寺有一座
“惠帝祠阁”
,这个惠帝指的就是建文帝。惠帝祠阁中有三尊佛像,左右两尊平平无奇,但中间那尊虽然身体袈裟,但坐的却是龙椅,佛像上方的匾额上还光明正大的写着三个大字——
“明惠帝”
,直接说明这尊佛像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佛像。
正续禅寺内之所以会有建文帝朱允炆的佛像,据传闻当年建文帝朱允炆曾来过此寺,封建社会的古人基本上都有拥立正统的思想,寺内的和尚为了纪念建文帝,在寺庙内设置起建文帝的佛像,以供后人敬仰。现如今当初的那尊佛像已经消失不见,现在能看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所造的佛像。
武昌有一族人姓“让”,他们自称是建文帝之后,证据是他们这一族的家谱。有的人或许好奇,建文帝朱允炆不是姓朱吗?怎么改姓“让”了?根据让姓族人的解释,建文帝朱允炆隐居于民间后,改姓为“让”,叫做“让銮”,所以后代也就一样姓“让”。
《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曾为了验证建文帝是否从南京城中出逃,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结果发现江苏吴县普济寺内有不少建文帝出逃时留下的踪迹,最具特征性的当属寺中的建筑,无意中凸显出建文帝应当在此居住过的痕迹。
徐作生记者结合当地的《地方志》以及各种文献得出结论,建文帝当年就是藏在普济寺内,后来在姚广孝的帮助下转移到穹窿山的皇驾庵,于1423年病死,埋葬在庵后的山坡上。
很遗憾的是,这些有建文帝踪迹的地方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建文帝还活着,只能隐隐约约地表明建文帝到过此地。
现如今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建文帝还活着,但是有学者根据地方志、遗址、遗迹、文献等等资料考证得出结论,
建文帝逃出南京城后,应该是流亡于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江浙、广东等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证据越来越多,建文帝将会被证明并没有死于火灾,而是逃亡于各地。
结语
建文帝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期间提倡仁政。元朝末年,江浙一带的百姓都支持张士诚,而不支持朱元璋,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为了报复江浙一带的百姓,将江浙一带的田赋提到其他地方的两倍,建文帝一继位,即取消了这一区别对待。《明史》称赞建文帝“天下莫不颂德焉”,但是无奈命运不眷顾建文帝,而是选择眷顾朱棣。
-----
网友解答:
-----
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看京城被叔叔朱棣攻破,万念皆灰,便在皇宫放了一把大火,了此残生。这时跑来一个太监:“太祖驾崩时,曾留下个秘密铁箱,说大难之际才能打开。圣上赶紧打开看看吧!
众人闻言,无异于落井得索,忙命王钺将遗箱取来。这是一个红色木箱,四边都以铁条封死,连箱上两把锁也灌了铁。
程济上前,打破木箱。木箱中存放着三张度牒,度牒是官府发给僧尼的身份证,度牒上分别写有应文、应能、应贤字样的法号。此外,还有袈裟、帽鞋、剃刀等僧人的必需品。
更为惊奇的是木箱内写有一行朱红小字:
“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朱允炆看到此处,禁不住泪如雨下,也许他命里该当如此。
在朱家的历史上,与僧人有着不解之缘。当年朱元璋为生活所困走投无路的时候,便进了皇觉寺为僧。朱棣20多年前要是没有遇到道衍,就可能永远失去挥师南京的机会。现在身为朱家第三代的朱允炆又要效祖父避难古寺了。也许,朱元璋早从佛中悟出了些道道。
度牒上所书“应文”自然是朱允炆无疑,“炆”与“文”相谐,“应能”则是吴王教授杨应能,“应贤”则是监察御史叶希贤。名分定后,众人忙为三人祝发,祝发后换上僧服,披上袈裟,带上度牒。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当时在朱允炆身边近臣共有五六十人,他们发誓要永远追随建文帝。
“人多了不免生变,各位有职有家,势必心有牵挂,宜各从便。”建文帝打算减少随从人员。在他催赶下,大臣痛哭一场,散去了一些。
出逃开始了。
朱允炆在九个随从护送下来到鬼门,水岸边泊着一叶小舟。从舟舱内出来一位道士,一见建文帝,倒身便拜,口称万岁:
“臣早知陛下今日至此地,几天前太祖高皇帝已托梦于臣,令臣在此相候。”
近侍认出他是神乐观道士王升后,不由分说,便拉建文帝登舟,小舟驶到太平门,由王升带入神乐观。此时,西天落日熔金,正向世间撒着它最后的余辉。
没多久,杨应能、叶希贤领着其余11人来到神乐观会合。这样,连朱允炆在内,这个流亡小组共有23名成员。
朱允炆开了个临时会议决定今后事宜。他们现在最大的危险便是面临着朱棣的追捕。
朱允炆首先要求全体人员一律以师兄弟相称,不必拘君臣礼节。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为建文帝贴身侍从,约定左右不离皇帝寸步。另选六人专司提供衣食物具。
朱允炆提出欲往云南依附西平侯沐晟。沐晟是朱元璋义子沐英的孩子,与建文帝情同手足,在西南很有势力。
史彬反对此举,这位徐王府宾辅认为公侯大家耳多目杂,有很大危险性。不如周游名胜之地,四海为家,由中产富足之家提供物资。在群臣一致劝说下,朱允炆改变了初衷,后来约定往来七家之间,七家是:廖平、王良、郑洽、郭节、王资、史彬、梁良玉。
神乐观离朝廷郊外祭天之地很近,朱棣夺取南京后,肯定不会忽视祭天这一神圣仪式。出于安全考虑,朱允炆决定第二天就离开神乐观,前往浦江郑洽家。
但夜半时分,允炆忽然患了足胫疼痛之疾,赴行浦江是绝对不可能了。于是众人约定分水陆两途取道吴江去史彬家。建文帝由七人护送从水路走,其余皆各行其路,约定于月底在史彬家会聚。
路上很顺利,没出什么差乱,到吴江后,朱允炆被安排在清远轩居住。三天后,诸臣陆续到达。鉴于外面风声颇紧,朱允炆过了两天又令诸臣返回原籍。
建文帝亡命之始正是朱棣登基之时,南京城破五天后,朱棣先是对群臣夜以继日的轮番劝进表示“不悦”,最后,在“无可奈何”中答应登位。他表面上不露声色,内心的狂喜却已无以复加,要是没有臣子提醒,他几乎忘记了应该先去拜谒一下钟山孝陵中父皇的灵位。
有人统计,建文朝廷臣中迎附燕王的有24人,逃遁而去的官员数字接近470人,只有极小部分留了下来,与流亡的建文帝相始终。也有数人混在投降队伍中,欲图行刺朱棣,功败遭戮。
朱棣对忠于建文不肯与他合作的官员进行了大迫害。齐泰、黄子澄被逮后即以磔刑处之,家属也受到株连。最惨的要属方孝孺,这位迂阔的书生坚决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边哭边骂,临刑前还赋绝命词一首,其宗亲受株连被杀者达847人之多。
八月,礼部行文各州县,追捕建文遗臣。苏州府派遣吴江邑丞巩德到史彬家追查,巩德进门便问:听说建文皇帝在你家中。史彬坚决否认,巩德无奈,悻悻而归。
第二天,朱允炆在应能、应贤、程济陪同下离开吴江西行,手下一切随从俱各走散。
朱允炆转到襄阳廖平家后,适值廖平也受到官府监视怀疑。显然,朱棣对允炆皇帝的线索是有所掌握的。建文帝觉得“七家”已不安全,遂决意前往偏僻的云南。
在永乐朝22年中,朱允炆并未在沐晟家里长驻,他在沐王府呆了十天便匆匆离去,此后再也没有重返沐家。他又先后在西南结庐永嘉寺、白龙庵、大喜庵等处。出于避难或“七家”之请,也四出揽胜,在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等处都留下了踪迹,他成了一名云游僧。
尽管他小心谨慎,但还是遭遇了危险。
永乐八年(1410年)春天,朱允炆在云南道上突然遇到了工部尚书严震,严当时被朱棣任命为出使安南(今越南)大臣,实际上负有查访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
旧君故臣蓦地相见,不觉潸然泪下,久视无语。严震只留下了一句话:皇上从便走吧,臣自有办法。当夜严震就在驿亭中自缢而亡。
这种肩负秘密使命的廷臣早在两年前就由朱棣派出了。最早的是户科给事中胡滢,他的公开任务是访求半人半仙的道士张三丰。接着便是三保太监郑和,其公开使命是航海西洋,通西南各国。胡、郑两人曾数次来往云贵之间,每当这种时候,建文帝总要走避中原或江南。
朱允炆的政治理想和权力欲望似乎消亡殆尽了,在所有记载其逃出南京后诸般事迹的史籍中,竟没有一处提到过他对复位的愿望或行动。或许,他真已成了一名僧人。
然而,朱允炆又对那些因忠于他而遭朱棣杀戮的死难诸昏抱有深深的歉疚。永乐三年(1405年),当他听到昔日部下在南京惨死之事时,忍不住潸然泪下,诸人皆为我也。两年后,他又亲自撰写诔文,哭祭遇难诸臣。人间的喜怒哀乐他又怎能绝然超脱呢?
宣宗、英宗两朝,朱允炆继续过着他的流亡生涯。
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在各地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比较清楚地反映了一位流亡皇帝的心境:
牢落西南四十秋
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
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
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
野老吞声哭未休
一种有家难归,眷恋故地的惆怅之情跃然于纸端。
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假建文帝案”发,朱允炆被枷拿到阔别了37年的京师。那年春天,一位同寓僧人抄袭了建文帝所作诗后,向思恩(今广西武鸣)知州岑瑛自荐,自称建文帝。岑瑛遇此大事,不敢擅作判决,只得把责任推给朝廷,将同寓僧人一行械送京师,交大理寺审理,朱允炆与程济也在其中。
御史廷审时,假建文帝声称年已90多岁,不日将死,希望死后能葬在朱元璋陵旁。实际上生于洪武十年的朱允炆当时只有64岁,这个30年的误差顿令假建文帝露出马脚。经三法司火速侦查,证实其真名叫杨应祥后,将假建文帝判以死刑,同寓僧人都发送北方戍边。
朱允炆却一心想着南归,回到那青灯古佛、山山水水中去,于是向御史们以实相告。三法司吃惊非小,刚刚有一个“建文帝”被杀掉,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但到底不敢怠慢,最后,法庭请来了建文朝老太监吴亮,委托其辨认真伪。
君臣又一次见面。对于昔日身边的近侍宦官,建文帝是不容易忘记的,他一下便认出了吴亮。然而,吴亮却不肯相认。那段历史实在太令人伤心了,事过40年后,旧皇帝竟不期而至,似从天降,使他一下子不肯也不敢承认这活生生的现实。
与吴亮不同,朱允炆的脑海里并未出现迷惘,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在便殿就餐时曾亲手赐给吴亮三颗桃子,吴亮只吃了一枚,将其余两枚藏在怀中,因为他家中尚有老父在家。朱允炆当时就被他的孝道深深地感动了。
这段故事从朱允炆口中道出时,吴亮再也抑制不住了,他伏地痛哭,要求建文帝把左鞋袜脱下来,看一看其左脚趾上的黑痣是否依然。
吴亮当晚便自绝了。因重遇建文帝而自杀的大臣已经有好几个了。
朱允炆的身世已无可怀疑,明英宗朱祁镇立即对此作出了反应。他将朱允炆迎入大内,厚养于朱黄馆中,宫中人皆呼为老佛。颐养天年,安乐而死。死后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野史记载绘声绘色,建文帝失国后云游山水、终老天年,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明代官方记录里却把建文帝下落的句号划在南京城破的那一天。当时金川门投降后,朱允炆见大势已去,又无颜与朱棣相见,索性关上宫门,举火自焚。方孝孺也曾以“事已失败,当为国家社稷而牺牲”等语相激,遂使建文帝决意自焚。
朱棣远远望见皇宫中烟火腾起,用不了多久就会化成灰烬,便急命手下前往救火,并特派身边亲信太监前往宫中搜寻建文帝下落。
可惜,为时已晚,等燕王府太监闯入皇宫时,建文帝已被火烧死。朱棣立即将建文帝去世的消息讣告天下。37天后,建文帝的葬礼隆重举行,朝廷还特地罢朝三日,以表达对建文去世的哀痛。
在清代官修《明史》中,史家也倾向于朱允炆自焚而亡:
南京城陷落于燕军手中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燕王于是派太监从火中抢出建文帝后的尸体,八天以后,予以埋葬。
但是《明史》也没有独尊一家之理,在末尾添上了一句:也有人说建文帝从地道出逃了。
许许多多史家觉得建文帝自焚只是朱棣以假乱真,为自己登位寻找合法性的一个政治权术而已
。实际上那具尸体根本不是建文帝,因为被火焚死的人大多面目焦黑难以辨清,燕王府太监对建文帝身材体征不可能了然于胸,被烧焦的尸体是否真是建文帝,没人能回答。
当年,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对建文帝之下落作出过定论,具定他乃“阖宫自焚”。这样,朱允炆“自焚而亡”的说法便在当时的正史中成为定论。
明朝末年时,在南京任礼部尚书的钱谦益为“自焚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
建文年间,南京下水道的水门根本不可能通到城外,所以建文帝由地道出亡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而且这位名儒还作了一种合乎情理的推测。
假如建文帝没有死,他就有可能重新组织军队来推翻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从当时全国的局势来看是存在这类可能性的。因为朱允炆继承他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基业,全国各地都服从其指挥。明成祖朱棣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把建文朝整个军事力量摧毁,他的军事力量只是在北京至南京沿线,其他地方还是建文帝的势力。
朱允炆虽然柔弱,但也敢于削藩,出逃之前甚至手刃叛降亲贵,论其政治抱负及对皇位的留恋都是不容否认的。如果建文帝出逃,肯定会有一番政治军事上的复位活动。然而在朱棣即位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当时存在这类活动。显然,朱允炆没能离开南京。
清初以熟知明史著称的史学家甚至指出:
当年南京紫禁城根本没有水关,就连朱元璋遗字中提到的鬼门一地也无从考证,更无可出逃之理。南京危急之时,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燕军实际上已把南京与外界的一切交通都切断了。朱允炆派去各地诏催勤王的使者无一例外为燕军所获。朱允炆出逃的可能性,朱棣也不会想不到,他肯定会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总之,南京对外联系的可能性已被燕军中断,否则,勤王之师为何迟迟不至呢?
从朱棣本人来看,他残忍成性、意志坚定。在削藩之事上已同朱允炆水火不容,登基后杀戮建文诸臣,瓜蔓索连达数万人,许多报复手段是令人发指的。若建文帝出逃城外,他能不大索天下吗?18年后,朱棣为搜查农民起义军首领唐赛儿,逮捕了全国数万名出家尼姑,对一个业已起义失败的妇女尚且下诏大索天下,如建文者,岂肯轻易放过!
但是,自焚之说却有三个致命的漏洞。
第一,停朝三日祭奠某一个政治人物在明代应属王公以下告哀的礼仪,用在做了四年皇帝的朱允炆身上,可谓不伦不类,当时朱棣正以辅助成王的周公自居,笼络人心尚且不及,焉能以如此简单之礼对待故君?
第二,十三陵之一的长陵中,有仁宗朱高炽的御制长陵碑,碑文上说对建文帝曾备以天子礼仪殓葬,如果真是按照皇帝的规格举行葬礼,为什么陵园的所在地却避而不谈呢?明末崇祯年间,有人上疏,请将建文帝祀于孝陵之旁或者太子朱标墓侧。崇祯皇帝朱由检却说:建文无陵,从何处祭?可见正史上所谓礼葬,纯属虚构。
第三,在建文帝后死亡一事上,各种历史记载不是隐晦不明就是自相矛盾。有的说宫中火起以后,皇后马氏也赴火死,言下之意无非是建文帝业已先入火海。等到朱棣大肆清宫,刑讯建文帝近侍时,太监、宫女迫其压力,都以皇后马氏尸体应对。显然,在一场大火后,建文帝的尸首已无从搜寻,只好指后为帝。有的开始说金川门大开后,建文帝不知所终,接着又道燕王命太监把建文帝的尸首从火海中抢救出来。
朱允炆失而复得,其中到底有何蹊跷?令人百般揣测而不得其解。
前文中我们记录的建文受锦囊之计出水道逃亡,后又复归大内的故事以及民间半个世纪以来对其遗踪遗迹绘声绘色的口传笔录,则使自焚说相形逊色。
大约在靖难之役结束数十年后,一位名叫王诏的松杨人游治平寺时,在转轮藏上得到了一卷书,其中记载着建文亡臣20余人的事迹,但该书污损严重,可辨识之亡臣只有九人。如梁田玉于战后投奔佛门,出家为僧;梁良玉逃至海南,卖书为生,终老;宋和、郭节挟卜书奔走异域,客死他乡等等。后来一位叫郑僖的人记下了这些事迹,成为《忠贤奇秘录》一书。其中关于建文帝出奔的史籍,几乎都以此为蓝本。
明代各种私人著作中,作者们又将各自所闻的相关故事录之于书,尽管彼此略有出入,但在承认建文帝出亡一事上抱有一致看法。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史仲彬的《致身录》和程济的《从亡随笔》两书先后向世。
《致身录》共十八条,从洪武末年作者史仲彬充翰林院侍书起,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作者赴云南省朱允炆,次年闻洪熙帝朱高炽死为止。
《从亡随笔》的时限要来得长一些,从南京城破起,讫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将朱允炆迎入大内供养为止。两书都记载了朱允炆每年到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有哪些人随侍在侧,历历在目。
到李自成起义失败后,出现了一本集建文帝下落大成的书《建文年谱》,它始于洪武十年,讫于正统五年,年经月纬,有史有论,有诗有文,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在西南所存的地方志中,几乎都涉及到朱允炆在当地的活动。据今天云南地方史学者实地考证,建文帝在滇住得最久的一些遗迹,如武定狮山的龙隐庵、保山白龙山寺等多已不存,现在只有鹤庆观音山的石洞,由于地处偏山,卧床和桌凳等物均为石质,不易破坏,才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对建文帝遗踪也很关注,天启年间,他在贵州广顺东南的白云山间,看到建文帝手植的巨杉两株,并说距杉树西半里之地的一座古寺为建文帝亲手所开。附近还有供建文帝食用的“跪勺泉”、“流水洞”等具有神话色彩的遗址,以及当时人建造的“潜龙阁”和“建文遗像”。
与民间盛传的建文出逃相呼应,朱棣曾先后三次派人秘密侦访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三年(1405年)太监郑和与王景弘等人率领浩浩荡荡的舰队越风出使西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争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郑和此行负有多重使命。因为当时盛传建文帝逃出南京城后,入滇,继而由滇转至今天的印度半岛。郑和肩负追踪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是完全可信的。
两年后,江苏武进一位名叫胡滢的人也承担了同样的任务,他的分工与郑和不同,郑和的范围是海外,胡滢则是国内。
胡滢官为户科都给事中,朱棣命他以颁御制诸书及访寻仙人张三丰为名,遍行全国州郡乡邑,暗察建文帝下落。胡滢在外将近十年之久,不断将侦察到的情况及时上报,朱棣对胡滢所报极为重视,让他书写大字,以便晚间报至,也能立即披阅。为了保证密查的可靠,朱棣在委派胡滢出访的同时,又另派人监视其行动。
七年后,胡滢第一次返朝,向朱棣面告,但除去更多的传闻之外,建文帝的下落还是悬而未决。这一年,恰巧胡滢母亲病故,按照制度请求归家守丧,朱棣却没有准许。这在明朝制度中被称作“夺情”,在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度里,若非有至重至要之事,是决不会轻易夺情的。显然,事关朱允炆的踪迹。
在胡滢返朝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谷王朱槐案。这个当年开金川门迎纳燕军的藩王当然知道建文帝下落不明。他利用蜀王之子朱悦煤得罪逃来谷王府避匿之机,诡称当年他打开金川门时放走的建文帝,现在就在谷王府。这当然是-种拙劣的骗术。
这位朱元璋第十九子在靖难之役后对朱棣限制诸藩极为不满,暗中图谋不轨,妄图借建文帝之名,号召人心,反对朱棣。第二年,他就被削废藩王封地,禁锢终生。以谷王这样的身份,居然也利用建文帝下落不明为己用,足以证明建文帝确实未曾焚死宫中。
几乎同一时候,永乐朝另有一人也对建文帝之下落有过关心,这就是太子少师姚广孝,即道衍。
那年,这位功高盖世的84岁老僧病倒在北京大庆寿寺,朱棣对此极为关心,数次亲来探病。姚广孝临终前提了一个请求:释放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南京破后,有人传言他知道建文帝下落,也有人说建文帝即匿其所,被逮捕下狱后,一关就是十几年。
道衍的请求使朱棣颇为为难,在建文帝下落未明之前释放溥洽是不太合适的。这位肱股之臣临终之嘱竟无一句及私,朱棣感慨万分,当然不忍心让他失望,于是在道衍病榻前传旨释放溥洽。姚广孝闻听后阖眼过世。也许聪颖过人的姚广孝在临终前替朱棣分析过,任何力量都已不可能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了。
但是查访建文帝下落的行动并未因此中断,不到水落石出,朱棣是不会罢休的。
超一流特工胡滢重膺重任,他于姚广孝去世后第二年以礼部左侍郎的身份出巡南方各府,一去便是四年。当他还朝奏事时,国都已从南京迁至北京,当时朱棣为征蒙古事正出驻河北宣府行宫。胡滢披星戴月,驰赴谒见;当他出现在宣府时,已是深夜了。
朱棣业已就寝,闻听胡滢赶到,知必有大事,急忙起身召见。君臣两人密谈到次日凌晨,等更夫鼓打四更时胡滢方才告退。这次谈话的内容已无从知晓,但从两个月后,朱棣便下诏赦免建文朝遗臣家属,还给田产一事来看,他从胡滢处肯定得到了可以放心的情报。建文帝要么已经死亡,要么已表示甘心让国。
20多年的索寻建文帝遗踪之事竟这样悄悄了结了。此时距朱棣去世还有八个月的时间。这个夺位的皇帝在登极的22年中,竟被建文帝疑踪搅扰了21年。
建文帝自焚也罢,出逃也罢,都各有依据,又各有疑点。两说共存,争争吵吵,已越过500多年时空,至今未休。
有关朱允炆的争议直到民国才渐渐平息,但是建文帝到底是以何种方式谢世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谁也说服不了谁,“自焚说”和“逃亡说”都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一疑难问题。要考察朱允炆下落必须将他的存亡与朱棣的统治意志结合起来,“自焚”、“出逃”二说,都仅是朱棣为达到他的目的而耍的手段而已。
朱棣当年攻入南京,登上皇帝宝座后,除大肆杀戮建文诸臣以外,也销毁了一切不利于己的有关档案资料,致使建文一朝史实,几成空白,给后世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
永乐朝的官方文献又竭力诋毁建文帝及其朝廷。在那些文字中,朱允炆被描述成一个数典忘祖、丧失人性、荒淫昏聩的帝王。朱棣此举不惜歪曲当朝事实,敢冒为天下人耻笑之险,无非是为其靖难夺位寻找合法性而已。
同样,在建文帝下落上朱棣也试图大做文章,不仅假造了一个建文自焚的结局。自焚既能解释为朱允炆对自身的否定又能为朱棣登位扫清道路,在舆论、实际两方面使燕王应付裕如。
其实明朝官修史书对建文帝下落含糊矛盾的解释,直接为建文帝并非自焚提供了佐证。史书上一会儿说不知所终,一会儿又说在火海中发现了尸首,令人疑窦丛生。这种隐晦的记史方法现在可被解释为出于史官的传统正义感,以曲笔之法保存历史的真实面貌。
关于朱允炆逃亡的说法,大抵出于民间传闻,被一些朝野人士采辑入集,广为传播,为人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出于对朱棣虐杀建文诸臣的暴政的反感,以及对朱允炆这一仁柔敦厚皇帝的无限同情。
奇怪的是,这种与官方说法唱对台戏的出亡说,朱棣并没有严厉禁绝,连他的后世子孙们对此也是抱着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以至该说越演越盛,越传越玄。追其根源,完全可以解释为朱棣借民间传闻为政治烟幕,掩盖其弑君夺位,通死建文的罪名,以挽回民心。
朱棣以建文帝自焚结局寻找登基天意,又以建文帝出逃来挽回民心,一张一弛,一明一暗,充分显示了这位雄才帝王的政治手腕。难怪朱允炆会失去江山。
那么朱允炆到底是何结局呢?他只能有一个结局一死。不论是通杀、刺杀还是毒杀,反正他死在朱棣手中,没能逃出南京城。
叔侄二人之争,是政权、帝位之争。他们之间,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势不两存。朱允炆一即位就向叔父们开刀,不到一年,先后废黜五王、逼死一王。燕师称反后,朱允炆在北伐诏书中语气十分强硬,大有灭此燕地之概。
朱棣也多次在正式文字上表达过天下是太祖之天下,并非你朱允炆一人之天下的意思,无非是说皇帝轮流做。燕王入南京登上帝位后,立即废朱允炆为庶人,取消建文年号,一反旧制,复用洪武年号,并将朱允炆之父兴宗孝康皇帝朱标降为懿文太子,表示朱标、朱允炆一系无权统位。朱棣之所以这样做,其意在于表明他之有天下,乃是直接继承朱元璋的帝位,是正统皇帝。
明成祖朱棣除杀朱允炆外,已别无选择。
在有明一代,朱棣的继承者们没有一个正式承认过这位朱元璋的皇太孙曾在中国享有四年的统治权。虽然,正德、万历、崇祯年间,明朝大臣们都曾奏请追谥朱允炆庙号,但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成为现实。
有关朱允炆的传说却依然在继续着。
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年),经清诸臣合议,才给了朱允炆一个谥号恭闵惠帝皇帝。当朱允炆被他的亲人们抛弃三个世纪后,却由一个异族统治的朝廷给他争取了应有的待遇。可惜他的陵墓已无地寻找,不然,清代统治者肯定会替它修缮一番的。
朱允炆的确是一位倒霉的皇帝。对生活在帝王家,他也许是很后悔的。大家觉着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
网友解答:
-----
我个人认为,对于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这个问题,不管你是史学家还是业余历史爱好者,列入失踪人员名单就好。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历史研究得出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的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小。况且,研究者只是理论上论证,即使论文推理逻辑头头是道,也难以说服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因为现代的人们对于共识的知识,不是假设说,而是事实说。让事实说话的最好办法当前是基因对比和亲子关系鉴定。现代科技用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目前尚没有满足全部条件。
二、古代君王,如果真的想造成一定的假象,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就说朱棣在没有打起清君侧武力对抗前,对人员、后勤、士兵(敢死队队员)的暗中进行一样,是严格保密的。类似的还有帝王将相及古代名人的坟墓,虽然经过世世代代盗墓专业人员偷盗,以及现代考古人员考古,仍然有下落不明的。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三、古代的历史记录没有声频和视频科技。只是从史官或者当事人文章文字来推测,难度很大。说朱棣搜遍世界,也只能是一种文字描写,真相有待揭晓。即使将这个问题研究得一清二楚,学术意义不是很大,毕竟改朝换代已经多少年了,科研人们的精力大部分投入了科技创新创造中去了。
明朝的历史由于离现代不算太长,引起了很多历史研究和爱好者的兴趣。
个人见识。一笑。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大明第二个皇帝朱允文到底去了哪里?这个话题谈论了几百年,至今仍没有准确的定论,永乐皇帝朱棣有生之年就没有找到,别人就更不好说了,至于可能性只有两个,一个是逃走活着,隐居山林,一个是烧死。如果是烧死,那就啥话也没有了。如果活着,难道朱棣找不到他?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能去的地方都去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国内到国外,由团体查询到专人私访,哪个辟乡没去?哪个庙宇未到?竟然没有迅影,可以说烧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人说逃走了,只是没有能力复辟,这个可能性也不否认,不过他逃走也不可能是他一个人,只要他活着,总会有迅影的。不能没有一点儿蛛丝马迹。对于永乐皇帝来说,他自觉他这个皇位得来是夺取的,没有亲眼看到朱允文的死,心里是不踏实的,是否要来争皇位?是否要来指责他名不正言不顺……许多问题在心里考虑,确实难解这个心结。有人说,一个姓胡的私访使臣为永乐皇帝解开了心结,永乐皇帝知道了朱允文的下落了,这也没有定论,也是两种可能,一是烧死,一是活着,没有能力夺取皇位了,说到底,烧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
网友解答:
-----
朱允炆到底跑哪去了,这一直是千古谜团,一直有人想要解开这个谜团,但几百年来,迷还是没解开。朱棣曾暗地里在全国调查,甚至还派船队七下西洋,但到朱棣死,也死不见尸,活不见人。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他到底跑哪去了呢?
官方的记录是没找到朱允炆,但民间却有几种说法记录了他的去处,比较靠谱的有四种。
第一种说法是死于乱军中了,当朱棣的军队打入南京城时,朱允炆的大臣和属下跑了个光,他也乔装成难民和难民一起朝城外逃命,当朱棣的军队进城时,把他当难民误杀了。由于死人太多,掩埋时也没人注意他是朱允炆。于是,他失踪了。
第二种说法是朱允炆在军队进城前就已逃出了城,传说宫里的水池下有一条暗道,他在一名太监的帮助下从暗道逃了出来。从此隐姓埋名,逃入人烟稀少的地方。过上了农人的生活,最后老死干乡野。也算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余生。
第三种说法是朱允炆当了和尚,逃出的方法和前面差不多,但逃出来后,在手下人的帮助下弄到一张度谍,最后在一座寺庙当了和尚。从此不问尘世事,一心研究佛学,终成一代大师。
最传奇一种说法是他逃出南京后,在心腹大巨的帮助下一路向南逃,先是浙江,然后福建广东最后带着十多个心腹逃往了南洋,也就是现在东南亚一带。郑和下西洋,传说就是为了寻找他,但终无所得。。
就这样,建文帝朱允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他最终去了哪里?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只是几种野史的说法。
-----
网友解答:
-----
公元1402年,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结束,朱棣如愿以偿的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而在位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则至此下落不明。
关于朱允炆的下落,《明史》给出了“
帝不知所踪
”这么一句匪夷所思的记载,可正是由于这句记载,才让朱允炆的下落成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悬案之一。
那么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他是死在了当年南京皇宫里的那场大火还是趁乱逃出皇宫,如果侥幸逃出皇宫,那么他是远渡重洋去了异国他乡还是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寺庙落发为僧常伴青灯,了此残生?谁也不知道,当然了咸鱼也不知道,不仅咸鱼不知道,朱棣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不重要,朱棣不知道那么他就有点寝食难安了。
毕竟,朱棣的皇位是从朱允炆的手里夺来的,所以朱棣上台后,用尽一切办法在寻找朱允炆,不管他是死是活,朱棣都必须知道他这个侄子的结局。
那么朱棣最终找到朱允炆了吗?不知道,或者说史书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咸鱼今天想要从史书的一段内容中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段内容出自《明史》,在谈这段内容之前,咸鱼想要介绍一个人,因为这个人将是下面咸鱼所要谈论的主角,这个人叫
胡濙
,建文二年进士出身,一生历仕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六帝七朝,是明初重臣,最终以89岁高龄于英宗天顺年间去世。
胡濙最初的官职是兵科给事中,这个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七品官,但这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官职,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具有监察与向皇帝谏言之责,也就是言官,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所以胡濙当初可以近距离接触建文帝,也就是说胡濙认识建文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么靖难之役后,胡濙成了永乐朝的大臣,朱棣虽然靠谋反而得了皇位,但对于归顺自己的前朝大臣,他还是能够量才使用,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给他们升职,胡濙就属于其中一员,然而从永乐五年起,胡濙却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什么任务呢?《明史》记载:
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胡濙得到的任务就是寻找朱允炆,那么胡濙寻找朱允炆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在永乐五年开始出京寻找,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才回朝,这中间过去了十六年,《明史》里还有一段内容没有记载,就是在永乐十七年的时候胡濙的母亲去世了,胡濙上奏朱棣想要回来为母亲守孝,守完孝之后再继续寻找朱允炆,可是朱棣坚决不同意,并给胡濙升职以此来安抚他,让他继续寻找。古代以孝治天下,朱棣宁愿违背孝道让天下人骂他都不允许胡濙回来,可见寻找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是最首要的事情。
好了,胡濙只能继续寻找朱允炆,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他紧急到宣府见朱棣,为何在宣府,朱棣那时候正北征北元,所以在宣府。当时朱棣已经睡下了,但是得知胡濙赶来,他急忙召胡濙见面,两人谈了什么不知道,但是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凌晨两点多,胡濙这才出来。
那么两人谈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结合后面的记载来推测一下,后面的记载是,在胡濙没见朱棣之前,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于是朱棣才派了郑和等人下西洋,而等到胡濙回来后,所以疑问终于得以解决,郑和也不用再下西洋了。
所以,咸鱼这里可以大胆推测,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两人谈到凌晨两点,说明建文帝一定健在,否则对于一个死人,两人是没必要谈论这么久的又或者没必要谈论的这么急,也许胡濙亲自见到了建文帝,这对昔日君臣时隔多年再次相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感慨要抒发,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即建文帝失位已久,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野心再去与朱棣争夺皇位,建文帝希望胡濙能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朱棣,让朱棣不必再寻找自己,而当胡濙将这些话带给朱棣后,朱棣已经稳坐皇位多年,他当然认为朱允炆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但想起曾经的叔侄之情,内心也会唏嘘不已,在了解到朱允炆的近况后,他终于释怀了,一切都将归于平淡。
以上只是咸鱼的猜测,当然了,现实中建文帝究竟是不是真像咸鱼所推测的那样,谁也不知道,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了。
-----
网友解答:
-----
公元1402年,发动靖难之役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率军攻入当时的大明都城南京城,而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虽然朱棣顺利地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自己成了后来的永乐大帝,但从此大侄子朱允炆去哪成了朱棣的心头病,而朱允炆去哪也在后世成了谜团,其实根据史料记载一个和尚临死前的一番请求也大概说明了朱允炆的最后下落。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标算是历史上权力最大、地位最稳的皇太子,朱元璋一直把他视为唯一的继承人选,但是很可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去世了,因此朱元璋面临着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最后朱元璋决定隔辈传位,把皇位传给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朱标一生包括朱允炆在内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是结发妻子常氏所生,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三人是朱标的侍妾吕氏所生。
按照法理来说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是可以成为皇太孙的,不过朱雄英在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而他的母亲常氏也在生育第三子朱允熥不久后因产后病而死,常氏死后朱标把朱允炆生母吕氏扶正为太子妃,因此朱允炆在法理上也具备了嫡子身份,所以在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决定由朱允炆成为皇太孙继承皇位。
朱元璋在生前就考虑到将来朱允炆年幼难以压制开国功臣,因此朱元璋开始替朱允炆披荆斩棘,把开国功臣都诛戮了一遍,朱元璋认为从此没有大臣能威胁到朱允炆的地位了,才终于放心的去世了。
正是由于在朱元璋生前把开国功臣都诛戮了一遍,开国功臣在朱允炆继位之后对其权力地位威胁并不大,但是朱元璋的那些被赐有封地和藩王护卫兵权的儿子王爷们对朱允炆威胁就体现出来了,因此朱允炆感到这些叔叔们对自己皇位的威胁,于是他在文臣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等人的支持下决定厉行削藩,废除这些藩王叔叔们的权力。
而当时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首当其冲,最受侄子朱允炆猜忌,因此面对朱允炆厉行削藩,于是朱棣决定起兵反抗,由此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最终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他率军攻进了都城南京,也引发了朱允炆自焚失踪的事情,而朱棣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永乐大帝。
其实关于朱允炆下落的记载,在《明实录》和《明史》中都有记载,只是它们俩之间的记载很冲突,按照《明太宗实录》(朱棣最初庙号为明太宗,后被改为明成祖)记载:
(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这意思就是说在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后,朱允炆就举火烧宫自焚,朱棣派人抢救出他烧焦的尸体,还对着他的尸身大哭表演了一番。
但是根据《明史·建文皇帝本纪》中记载:
上(指朱允炆)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按照《明史》的说法朱允炆自焚烧宫,只有马皇后遇难,程济把帮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跑而去,后来宫中的太监指着被烧为灰烬的宫殿中的骸骨认为是朱允炆遗骸。因此按照《明史》的说法朱允炆就是化妆成僧人逃跑了。
这里要说一说程济这个人,程济是朱元璋时期的进士,曾出任翰林院编修,他善于观察星象,在朱允炆登基之后,程济曾称夜观星象发现北方将有叛军作乱,由于当时朱棣还没有起兵,因此朝臣都认为程济蛊惑人心,请求朱允炆将其诛杀以正法典,朱允炆比较宽仁没有诛杀程济,而是将他打入天牢。
后来朱棣果然在北京兴兵发起靖难之役,朱允炆这时就想起了程济,认为他观测天象的预言很灵验,于是就把他留在身边当参谋。
朱棣的军队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就决心一死了之,被程济所阻拦,程济称自己昨夜做梦而梦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给他托梦,让他化装成僧人护送朱允炆逃跑,于是程济就拿出僧服和度牒与朱允炆一同化装成僧人,在程济的护送下,朱允炆化装成僧人从鬼门逃跑。
所以从《明实录》和《明史》中记载看来似乎是有些矛盾,其实仔细一想也并不矛盾,《明实录》是明朝官方所修撰的史料,而《明史》则是后来的清朝所修撰。
明朝自朱棣继位之后,官方肯定是希望朱允炆已经自焚而死,毕竟朱允炆如果活着,那么就证明了朱棣是篡位,得位不正,朱棣理应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当周公辅佐周成王的事例。
因此如果朱棣之后的明朝官方承认朱允炆在世,那么朱棣的皇位就不用想坐稳,所以为了朱棣及其后人坐稳大明江山,明朝官方必须承认朱允炆是自焚而死,那堆被烧的不可分辨的人体残骸不管是不是朱允炆,都得承认是朱允炆的。
清朝人则不需要考虑这些,所以清朝在修撰《明史》时记载了程济替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跑的事,也是《明史》记载使得朱允炆的最终结局成谜。
而《明史》关于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跑的事也是有历史记载可循,那就是历史上的朱棣在继位之后确实多次派人寻找过朱允炆,朱棣对于朱允炆的态度必须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到完整的尸体,否则朱棣心里难安。因此朱棣才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以及多次派户科给事中胡濙去民间寻访。
其实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之说不太靠得住,也许在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或许是出于朱棣授意寻找朱允炆的目的,但是此后郑和又有六次下西洋的事迹,那个时期朱棣皇位已经稳如泰山,也没必要再去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了,况且朱允炆生性仁弱,如果真流落海外,根本不会对朱棣皇位再构成威胁。
自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就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即张三丰为名,派遣了户科给事中胡濙去全国各地寻找张三丰,而实际上胡濙名为寻找张三丰,实则是奉朱棣密旨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胡濙一直寻访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十六年期间,胡濙既是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也是在民间秘密替朱棣探查隐情。在最后一年永乐二十一年,当时胡濙应该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下落,因此当时朱棣已经北征蒙古,还特意在前线宣府召见他。
并且当胡濙到达宣府时,已经是深夜了,都已睡下的朱棣听闻胡濙朝见,立刻深夜宣召胡濙入见,两人在朱棣寝室中彻夜长谈,一直谈到天快亮,胡濙才出来。这期间两人的谈话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自这次谈话之后,朱棣也彻底放弃了寻找朱允炆的事情,胡濙也没有再到民间寻访张三丰,所以后世认为胡濙很可能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那么既然胡濙已经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为何朱棣后来没有任何动作?
其实这还得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一个和尚的圆寂说起。
这一年圆寂的和尚不是别人,正是朱棣在靖难之役时的主要谋士道衍和尚,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朱元璋崇信佛教,因此他继位之后特地设置了主录僧这个职务,主要负责皇室家族祭祀,为皇室成员做法事,从皇帝到藩王都有各自的主录僧,道衍和尚就是朱元璋分配给朱棣的燕王府主录僧,专门负责为燕王府做法事的和尚。
道衍和尚为人聪慧,精通释道儒三教,朱棣在靖难之役时多亏道衍和尚为其出谋划策,当初建议朱棣速攻南京的人正是道衍和尚,朱棣在继位之后也极为信任道衍和尚,每遇国家大事都会与其商量,可以说朱棣继位之后道衍和尚虽然没有还俗,但却成了朱棣的政务顾问,所以民间才会称其为“黑衣宰相”。
因此在道衍和尚去世时,朱棣多次去他居住的庆寿寺探望,并问道衍和尚有什么遗愿,道衍和尚作为出家人也没什么别的愿望,他最后只对朱棣说希望能释放被囚禁的僧人溥洽。
这个溥洽是什么人呢?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的主录僧,在朱棣登基之后,朱棣就对朱允炆当初自焚而死抱有怀疑,因此怀疑溥洽帮助朱允炆办理了和尚身份潜逃了,但是朱棣又不好直接以这个理由抓捕溥洽,于是朱棣以其他罪名将溥洽拘禁起来,而溥洽也始终没有说出朱允炆到底是否成了和尚,也因此溥洽一直被朱棣囚禁。
而道衍和尚虽然当初出谋划策帮朱棣夺取了皇位,但是他其实内心对于朱允炆是有所愧疚的,所以如果溥洽帮助朱允炆化妆成和尚逃跑之后,那么继续帮助朱允炆掩饰身份的人就只能是道衍和尚了。
在朱棣继位之后,道衍和尚被朱棣授予了总领全国佛教事务的权力,因此能让朱允炆顺利的继续在民间以和尚身份隐藏下去的人也就只有道衍和尚,所以道衍和尚才会在临死时恳求朱棣释放溥洽。
其实释放溥洽也是道衍和尚想在最后化解朱棣的心结,毕竟道衍和尚去世时朱棣已经在位日久根基稳固,朱允炆即便在世对他也构不成威胁了,朱允炆更多的在朱棣心中就是一个心结,所以道衍和尚希望朱棣以后不要再把朱允炆当作心结,而释放溥洽也代表让朱棣放下过去,放下对朱允炆的执念。
朱棣确实很尊重道衍和尚,在得知他的遗愿只是想释放溥洽之后,朱棣果然下旨释放了溥洽,让道衍和尚安然圆寂。
但是朱棣释放了溥洽不代表他真的放下了对朱允炆的执念,所以胡濙还会继续再探访朱允炆的下落。
而胡濙在最后一次探访结束,在宣府与朱棣彻夜长谈时,应该是已经掌握了朱允炆的具体情况,所以在这次彻夜长谈之后,朱棣才会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从此不再让胡濙继续探访了。
胡濙得到的情报应该是朱允炆确实从皇宫中逃了出来,但是当时已经去世了,根据现代历史学者徐作生教授的考证,他认为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时,朱允炆就已经去世了,享年46岁,而胡濙给朱棣带去的正是朱允炆去世的消息。
只有确切得知朱允炆终于不在人世了,朱棣才会有解脱和释然的感觉,毕竟朱允炆只要尚在人世,那朱棣的皇位就永远是得知不正,朱允炆就像是插进朱棣心里的一根刺,只有这根刺消失了朱棣才会觉得舒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允炆就如《明实录》所记载已经自焚而死了,至于朱棣派遣胡濙寻找张三丰,也很可能就是他真的想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而并非是寻找朱允炆。
不管朱允炆是否活着,朱棣都必须对外公布他已经死了,只有朱允炆已死,才没人再会威胁到朱棣的皇位,朱允炆如果活着,那始终意味着朱棣得位不正,难逃一个“篡”字,所以朱允炆只有死才是朱棣对外最好的交代。
-----
网友解答:
-----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明成祖入金川门后,建文帝是否死于火中,这一直是明成祖的一块大心病。他派心腹大臣四出,不遗余力地寻找建文下落。
一、建文帝死于大火?
《明史·恭闵帝本纪》载,燕王入金川门的当天,“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几乎都能一字不错地背下这句话。
明史馆始创于清顺治二年(1645),《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刊行,此时距明成祖入金川门已300多年。《明史》中的这句话模棱两可,实际上它正是建文下落不明的反映。
据我国著名的明史学者黄云眉先生考证,《恭闵帝本纪》出自徐嘉炎之手,而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清前期的著名学者朱彝尊也在明史馆,他则认为已死于火,就像《明实录》中所记载的那样。
自明代嘉、万以后,社会上流传许多有关建文逊国的野史笔记。所谓“逊国”,即让位给明成祖、自己出走的意思,也就是说建文帝没有死。
修《明史》的诸学者意见不能统一,遂依违于二说之间,留下了这句模棱两可的话。
这句话又给后来的学者留下疑点,吸引着许多人弹精竭虑地要寻个究竟。黄云眉先生考证《明史》可谓用力最著,成就也最大,但他考来考去,最后也不得不无可奈何地表示:“不妨两存其说。”
据《明实录》记载,燕王率兵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
8天后,明成祖“备礼葬建文君,遗官致祭,辍朝三日”。以后明代官书都沿用此说。
据《明史·王景传》载,明成祖询问礼部侍郎王景,葬建文帝应该用什么礼仪。王景说:“宜用天子礼。”明成祖“从之”。
朱彝尊认为,明成祖不会用天子礼仪安葬建文帝。实际上,只要想一下就会发现,明成祖礼葬建文帝是完全可信的。
这是因为,在全国百姓的心目中,建文帝是合法的正统的真龙天子,他如果不死,皇位就应该是他的。明成祖要明正言顺地即帝位,就必须给全国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印象。
不管火中的尸体是谁,反正已经烧焦,无法辨识,或者说根本就不需要辨识,就指为建文帝的尸体,并用天子礼仪安葬一下,正可以遮天下人耳目。
这样做,与明成祖起兵“诛奸恶”的旗号相一致,本来不是要推翻建文帝,他自焚死,便依礼安葬他,天下臣民对明成祖便无可指责。这样做,明成祖登极称帝才明正言顺。
既然建文帝已死,国不可一日无君,明成祖这才能即帝位。
对这一点,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也看出了其中奥妙。他说:“必以置陵守家为用天子礼,则未必然。但葬时稍用天子仪仗,以震都人耳目,为绝天下人望之计,与出其尸于火,意正一贯,不必甚以为难信也。”
也就是说,明成祖礼葬建文帝是可信的,只是“稍用天子仪仗”,在形式上使用皇帝的旗帜、车驾、乐队等等,而不一定要“置陵守冢”,就像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北京十三陵那样。
但明成祖礼葬的真是建文帝吗?从各方面的材料来看,安葬的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她是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被册为皇太孙妃。
《明史》明确记载道:“(建文)四年六月,城陷,崩于火。”
死于火中的不是建文帝,而是马氏,但各种材料都看不到安葬马氏的记载,且尸体取之于火中,明成祖正可以指为建文帝之尸,接着便“稍以天子仪仗”将其安葬完事。
二、建文帝出逃的证据
纵观各方面的材料可以断定,建文帝确已出逃。这至少有以下一些证据:
第一,尽管明成祖“用天子礼”安葬了建文帝,但南京却没有建文帝的坟墓。
《国榷》的作者谈迁是明末人,他记道:“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这是本朝人在记本朝事,相距还不算甚远。
此时就已指不出建文陵墓,足见当时安葬虽“用天子礼”,但封冢肯定不大,时间稍久,人们就不能辨识。更重要的是,因明知安葬的不是建文帝,史碟中未予明确记载,太常寺不按时祭扫,时间用不了多久,坟迹就湮没无闻了。
第二,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
次子文圭,被明成祖幽禁于广安宫,即历史上常常提到的建庶人
。后来,明英宗将文圭释放,年已57岁了,不久即死去。那末,皇太子文奎哪里去了呢?
据《明史》记载:“蒸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看来是逃跑了。
即然7岁的太子在这次事变中逃跑在外,建文帝也可以逃往外地。
第三,有一天明成祖对左右的人说:“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
朕深协之。”《明实录)中的这条材料为历代学者所忽略,实际上是一条很关键的材料。宝玺是封建皇帝发布诏令时所用的印章,被视为传国之宝。
《明实录》无意中保留了这句话,却透露了一个重要的史实,即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和建文帝一起消失了。此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自秦朝到唐朝的千余年间,都使用由和氏璧琢成的玉玺,上有李斯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唐高祖李渊改“玺”为“宝”,所以后世又称宝玺。
据传,这颗传世之宝散失于五代时。明朝时又出现了另一种传说,即元顺帝北走沙漠时,带到了塞外。看来,和建文帝一起消失的不是这颗宝。
那么,这颗宝玺要么是明太祖朱元璋琢制的那一颗,要么是建文帝琢制的那一颗。建文三年,使者由西域带回一块颇大的青玉,建文帝命琢制为玺,一改八字之古制,琢上16字:“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颁用此玺时,礼仪还搞得颇为隆重。大概是受宝玺丢失这件事的影响,弘治十三年(1500),陕西鄠县人献上一颗伪玺,玺文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字。但弘治帝弃置未用。
不论随建文帝一起消失的是哪一颗宝玺,对新继任的皇帝都是一件很大的憾事。如果死在火中的是建文帝,即使宝玺有所损坏,也决不至于无影无踪,至少应有残截在建文帝身边。
明成祖也像指建文帝死于火一样,谓“有言”宝玺毁于火,谁也未亲见。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在逃跑时也带走了宝玺。更何况,即使建文帝真的投火自焚,他也没必要带着宝玺去自焚。相反,建文帝逃跑在外则要带上宝玺,这样,他既是正统的合法的皇帝,又有着皇帝合法的印玺,号令群众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
因此可以说,这条不起眼的材料恰恰是建文帝未死于火的有力证据。
第四,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燕军虽然进入京师,但建文帝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不要说江南基本上还是建文帝的地盘,即就江北而言,明成祖实际上所控制的地盘也不很多。当时,整个辽东还在朝廷控制之下,孙岳还控制着中都凤阳,铁铉仍控制着山东一带,猎马梅殷“尚拥兵淮上”。
因此,当时建文帝可以调动的兵力仍然很多,没有必要跳火自焚。他完全可以逃往外地,再图兴复。
唐代发生“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占了京师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后来终于平息了叛乱,唐室再兴。建文帝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因此可以说,当时建文帝并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人们看到,明成祖进入南京后,建文遗臣除大量逃跑以外,有那么多人抗节不屈,有那么多人受株连,死得是那么惨烈,但很少有人认真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建文帝那么忠心?其中除一部分人确有气节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自对建文帝抱有幻想。
他们知道建文帝已逃亡在外,还有可能复位,这成了他们不愿屈节归附明成祖的一种动力。要知道,这时并不是臣下显示气节的最佳时刻,因为它并不是改朝换代,依旧是大明江山,依旧是朱元璋的后人当皇帝,只不过是由朱元璋的儿子当还是孙子当的问题,而他们实际上都有资格继承皇位。
奇怪的是,这时旧臣所表现的气节比改朝换代时表现出的气节还要壮烈。李自成进京时,“文臣、阁部、词林、卿寺、台省以及郎署,自裁者仅二十人,竟无一人骂贼而死。”
汉族士大夫称清是异族入主,该是显示气节的最佳时刻了吧,但也赶不上明成祖即位后那样惨烈,那样规模大。稍有些明清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明朝旧臣没有多少人因拒绝降清而被杀。在著名的清初“文字狱”中,株连最多的大概就是庄廷鑨的“明史狱”了,株连被杀者才70余人,数百人充军边疆。而方孝孺一案牵连被杀者即达873人,谪成边疆者“不可胜计”,至少比被杀的要多。
其它建文旧臣受株连被杀数百人者有好几起。这显然是清初所无法比的。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建文旧臣中显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建文帝抱有复位的幻想。
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入们,建文帝并没有死于火。
第五,姚广孝在临死前,请求明成祖释放了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他因知道建文帝逃跑一事而被禁系了16年。
《明史·姚广孝传》载:
(永乐)十六年三月入觐,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日:“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博洽……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明末清初的大文人钱谦益在《初学集》中有过考辨,建文帝出逃时剃发为僧,即出自溥洽之手。
这件事有力地告诉人们,明成祖心里很明白,建文帝已逃亡在外。
正因为如此,明成祖派出心腹大臣四出查访建文下落。这事情本身就表明,建文帝的确没有死于火。
三、建文帝去哪里?
据记载,金川门失守后,建文帝长吁短叹,打算自杀。
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逃。”少监王钺跪秉道:“太祖驾崩时留下个铁篋,说有大难时打开,现放在奉先殿左边。”身边大臣急忙拿来铁篋,不只是裹着铁皮,两把锁也灌上了铁。建文帝急忙让人到大内点了把火,皇后马氏赴火死。
程济打碎铁,里边有度牒3张,分别叫应文、应能、应贤,有剃刀一把,白银10锭,还有僧人穿的袈裟和鞋帽,里边还写着逃出的路线。程济随后为建文帝剃了发,杨应能愿剃发随行。
监察御史叶希贤以自己名字中有“贤”字,认为“应贤无疑”,也剃了发。当时身边的五六十人都愿随行,建文帝以人多目标大、行动不便为由,让大家“宣各从便”,自己身边只带9个人逃去。神乐观道士王升用小船将建文帝接出。
接着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赶来。此后,建文帝身边只留四五人做护卫,其余的人“遥为应援”。于是他们便忽南忽北,往来名胜,浪迹江湖,在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们的传说和故事。直到现代,云南“大理民家仍有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者”。
建文帝在云贵一带留下的遗迹和传说较多,不少书还记录了一些建文帝的诗文。
这些诗文有一些属后人假托,但有一些颇合建文帝的身份,似不像假冒。其中常为人所提到的是《罗永卷随笔两首。这是建文帝避居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罗永庵时所作。
其中一首是: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风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建文逊国》对建文帝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由什么人跟随,记载得就像旅行日志,其可信程度已难以详考。有些内容肯定出自些人的附会和传闻。例如建文帝由南京外逃时,说明太祖留下个铁篋,有的书还说成是明初大奇人刘基的主意,颇有神秘色彩,显然是后人附会。最关心这件事的应该说还是明成祖。
他心里很明白,只要建文帝仍活在世上,他就是一面很神圣的旗帜,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随时都可以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此,他派心腹大臣四出,有的是明言出使,借机访察,有的则扮成普通百姓,秘密寻找建文下落。
这正像有的史书中所说:
文皇(明成祖)初,以逊国伏戎为虑,以故轺车四出,几于“上穷碧落下黄泉”矣。
私访建文帝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胡濙了。在明成祖在位的20余年间,他的主要活动就是四处寻访建文帝。《明史·胡濙传》,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避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明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
所谓“颁御制诸书”,“访仙人张邋遢”,都不过是名义,他的主要任务和真正目的就是“隐察建文帝安在”。这里提到的张邋遢是个奇人。他原籍辽东懿州(属今辽宁黑山县),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
因为他不修边幅,所以人称张邋遢。
他身材修长,龟形鹤背,大耳圈目,胡须根根如针。不论寒冬盛夏,随身只有一件破神衣和一领袭衣。读书过目不忘,善戏谑,旁若无人,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行无定处。其形象就像家喻户烧的济公一样。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访察过他,未访察到。
明成祖这时让胡濙去访,也是“积数年不遇”,也许一开始就没准备遇上,因为他的真正目的在于访索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实际上也有察访建文帝的用意。《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也就是说,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往海外,所以让郑和出使海外诸国,时暗中访察。仔细检索一下史籍就会发现,在郑和的使团中也有锦衣卫人员。
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都是明代的特务机构。这些人跟随郑和出使,显然有暗中察访建文帝的用意。这种情况在《明实录》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一般说来,用宦官为使臣出使外国并不适宜,因为宦官被人们认为是“刑余小人”。那么,明成祖总是用宦官为使臣出使外国,难道就是因为只有他们才胜任、别的没有人才了吗
?显然不是,而是明成祖有其它考虑。不难想象,建文帝对待宦官严厉,纷纷逃归明成祖,透露建文帝宫中虚实,帮助明成祖夺得帝位。这些宦官不像士大夫那样讲究忠义,明成祖认为他们最为可靠,所以就让他们为使臣,“轺车四出”,暗中担负着访察建文帝的任务。
如果不是有这种特殊任务的话,明成祖完全可以派文臣充任使节,而不必大量地使用这些宦官。
明成祖直到临死前一年才对此事放下心来。
永乐二十一年(1423),胡濙 由外地回朝,“驰谒帝(明成祖)于宜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因为这是明成祖的心腹大事,所以尽管已经睡下了,还是起来接见胡濙,并谈到“四戴乃出”。至于疑虑是怎么消失的,后人已不得其详,但肯定是得到了建文帝不会再为患的确切消息。
另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是,郑和连续6次下西洋以后,明成祖从此就再也没有让他出使。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宜德年间进行的。这不应被认为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与不必再访察建文帝有着内在的联系。
近人在考察建文帝下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文汇报》编辑徐作生原是学历史出身,他利用记者的方便条件,曾去南京寻访建文帝遗迹,后又赴北京多方考证。
后来,徐作生数次去江苏吴县鼋山和穹窿山一带进行实地勘访,在此找到了建文帝出亡的遗迹、遗物,例如雕龙柱础、御池、御池桥、神道、方台等。
他以文献材料结合自己实地勘访的结果,连续写成两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赞同。他经过7年的努力得出结论:
当年建文帝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盈山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病死于此,葬于皇驾虑后的小山坡上。作者的结论与胡濙向明成祖的回报恰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建文帝没有死于火,而是逃亡在外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推荐阅读:
想买一套6000左右的hifi音响,只要功放和音响,有什么推荐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